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面临挑战及对策分析论文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31e3c3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f.png)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摘要:在工业领域中电力行业碳排放较大,而在低碳经济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也要主动应对时代的行业发展要求,对于技术进行变革,在明确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营管控情况,分析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探究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探究了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低碳经济;挑战与应对引言:电力企业在经营与管控背景下,要与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相融合,而当前在整体的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电力企业也要引入低碳机制,对于系统内部进行优化调整。
由于该种机制与电力企业的经营管控存在着利益冲突以及管理矛盾,因此电力企业在工作落实中要提前做好企业经营管理规划,正确认识到低碳经济对于电力企业变革带来的挑战,通过调整电力企业内部经营管控的方式,使电力企业更加顺利地完成由传统经营模式向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的快速转变。
一、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背景下,虽然电力企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在这个市场的复杂条件下,电力企业与低碳经济的融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我国宏观经济与实体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危机对于电力企业及上下游产业带来的影响,导致了电力企业经营的压力。
而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在成本、价格、资金、投资方面的多重压力,在该种严峻及复杂的金融危机下,电力企业要有效地变革管理方式,不断地调整内部管控措施,在对市场积极因素、有利条件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也结合时代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对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电力企业在提供服务时应用到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虽然节能环保经济在持续推进,但电力企业对于清洁能源与可再生的能源使用比例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对输电调度进行持续的优化,对于高污染的发电机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高污染转变为清洁能源发电机组来使整个的电力企业更加的低碳环保节能。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16572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d.png)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一、本文概述1、碳中和目标的全球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
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一目标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例如,中国政府在2020年9月明确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贡献,也反映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实现碳中和目标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电力系统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此,碳中和目标的全球背景与意义不仅在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更在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新型电力系统在碳中和中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在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型电力系统不仅具备高效、清洁、低碳的特点,还能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系统保障。
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碳排放量得到显著降低,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
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论文
![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e760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0.png)
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论文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能源供应的瓶颈,而且能源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实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对策,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一、低碳经济的构想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能源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减少或防止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污染为目的。
低碳经济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构建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低碳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
在科技方面,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的研究和开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另外,政府也应该通过立法、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加大对低碳经济产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清洁能源的优越性清洁能源是指不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清洁能源具有以下优越性:(一)环保。
清洁能源源源不断,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环境,不像化石能源带来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可持续性。
清洁能源不会耗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来源是自然而然的,而且地球上的清洁能源比化石能源多,有发展潜力。
(三)经济效益高。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净效益更好。
“购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等于在银行储蓄20年的利率”。
三、能源对策(一)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利用,整合优化在生产、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二)加强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该通过改变生产技术、优化生产结构、推广新产品等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国家应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落实减排义务。
当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b1e7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d.png)
当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电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逐渐加大,导致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不断攀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力行业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相当比重,严重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我国电力行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和排放问题。
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在发电、输电、配电和终端用户的使用环节中,同时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问题引起的原因电力节能减排问题是当前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问题的根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电力消费总量庞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由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导致能源消耗过大,并且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我国电力行业存在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
部分电厂采用的是老旧设备,能效低下,存在能源浪费现象。
由于管理不善、监管不力等原因,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漏电和能源浪费现象。
电力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着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企业缺乏动力去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政策法规不健全则使得一些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缺乏规范和规范。
我国电力节能减排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电力消费总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 正文2.1 我国电力节能现状分析我国电力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双碳”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建议
![“双碳”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1b3a4b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3.png)
“双碳”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建议摘要:在当前双碳背景下,需要构建以低碳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从不可再生能源主导朝着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方向过度,将传统发电的石化能源转变为清洁型能源,关注新型平衡体系、复杂安全机理、成本疏导机制变革。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分析研判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路径,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率、高质量的技术,下面将对此展开分析与论述,从问题方面你入手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双碳背景;新型电力系统;挑战与建议前言:近年来我国为达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不断推进能源改革,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替代技术,提升了电气化水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力行业若想在当前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优化,结合现代化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现如今新能源的集中式开发、规模化利用已成为实现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但实际应用中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较为不利,下面即将对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1 双碳"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概述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常规火电机组为主力电源,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电源,传统电力系统基于常规电源发电侧的精准控制,新型电力系统中则随机性、间歇性特征明显,电源负荷侧界明确,现如今已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形态主要特征[1]。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贯彻落实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2021年10 月,我国提出了《2030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推动可再生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为此现阶段电力企业若想契合时代发展,就需要做好电力系统的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电力脱碳与清洁能源的有效应用,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双碳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能模高供电质量和效率,且能够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十九世纪末期便对新能源技术进行研究,而我国一九八七年才首次对新能源进行研究,虽然未能成功但填补能源消耗量加剧的缺口,但也为未来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8355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0.png)
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研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个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从技术、政策和经济等角度深入分析,以期推动低碳电力系统的发展。
一、低碳电力系统的定义与目标低碳电力系统是指在电力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电力系统。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
二、低碳电力系统的技术及应用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清洁、不可枯竭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是低碳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
2. 电网技术的改进低碳电力系统需要建立灵活、稳定的电力输送和分配系统,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性大的特点。
优化电网结构及调度运行,加强电力系统的柔性和响应能力,提高输变电和储能技术的效率,是推动低碳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措施。
3. 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低碳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储存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电力。
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储热等方式,但其成本与效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加大对能源储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有助于实现低碳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电力系统的政策支持与推动1. 法律法规的制定国家需要加快制定与低碳电力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为低碳电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些法律法规应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优惠政策、能源转型与电力市场的改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 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低碳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是推动低碳电力系统发展的一大挑战。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探讨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探讨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2fec1a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8.png)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探讨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探讨——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凸显,碳排放成为各国重要的议题之一。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电力行业对碳排放的控制与减少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的问题,并分析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电力行业碳排放的现状与挑战电力行业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也使得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不断攀升。
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包括发电过程中的燃煤和燃气燃烧,以及电力设备的制造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碳排放控制方面,电力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传统的电力生产方式主要依赖燃煤和燃气,这些能源的燃烧过程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其次,电力供求的不平衡也导致了电力企业在保证供应的同时难以降低碳排放。
再者,电力设备的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能源消耗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二、减少碳排放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碳排放问题,电力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首先,通过提高发电技术的效率,减少燃煤和燃气的消耗量,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次,电力企业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
此外,通过引入先进的碳捕集技术和碳交易制度,以及推行能源消耗减排标准,也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三、减排对电力企业的挑战减少碳排放对电力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减排需要电力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对企业的经济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需要电力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这也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减排还需要电力企业积极应对政策法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减排带来的机遇减少碳排放也为电力企业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电力企业可以提高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降低了能源供应风险。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c3cf4e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b.png)
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摘要:电力行业可以说是工业行业中最高的碳排放量单位,目前也处在全球最好的状态。
在此背景下,能源的转变也将遇到一系列困难与危机。
为此,能源工业需要全面评价低碳机制对能源工业引进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及时编制项目经营计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解决困难,为中国能源工业的低碳经营奠定理论依据,使能源产业转变的运行方式完成新时代低碳的环境文明的转变。
关键词:电力企业;低碳经济;挑战;应对策略引言低碳经济下的电力企业,存在着非常多的政策风险。
重点是如何进行低碳排放量的管理,以及如何引进碳交换制度并对低碳排放配额赋予相应的标准,以及未来将会实施什么减排政策,以及如何推出碳税的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对各种低碳产品的政策扶持将会有哪些。
因为机组使用的寿命长,发电厂一般为20~30年。
所以,政府在作出决策时,必须长期考虑政策走向,以避免政策风险,而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将对发电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收益能力形成重要影响。
一、我国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自世界金融危机出现以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实体经济运行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财务危机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对中国电力行业以及相关下游企业都形成了重要负面影响,从而给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供需、成本、价格、资金、投资、监管等运营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财务危机的蔓延与发展也将日益加剧。
面临的情况复杂,所面对的问题也具有挑战性,但有压力,才有动力。
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和复杂化,电力企业也应该充分运用它所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有利因素,并以此为契机,谋求最大的发展,赢得最大的投资机会。
2.电网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仍需加强首先,由于核电、生物质能、风电等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少,因此洁净火电的发展趋势也必须逐步完善。
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165f7b8e9951e79b892777.png)
当前 的 电源 结 构 ;② 低 碳 电力 的 发展 ,有 利 于 发 电 技 术 的 革
在 降低 污 染 的 同 时提 高能 效 ; ⑧ 电 力 企 业低 碳 化 能促 进 电 候 的 变化 不 仅 影 响 着对 人 类 赖 以 生存 的 自然 环 境 . 同 时也 会 新 , 能 生 产 的 提 高 , 有 利 于节 能 , 从 而 减 缓 对 能 源 的 消 耗 速 度 。 所 对 社 会 的 经 济 发 展 产 生 不 良 的影 响 。 引发 全球 变 暖 的 主 要 原
低 碳 经 济 的 概 念 是 由英 国政 府 最 早 提 出的 ,它 是在 人 们
进入新世纪后 , 人 们 对 社 会 未 来 发展 的 新 的 思 考 , 它 是 一 个 全
新 的 发 展 思 路 ,也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新 体 现 。顺 应 时 代 发
步 恶 化 到逐 步好 转 的倒 U型 的 规 律 , 即环 境 库 兹 尼 茨 曲 线 . 也
、
都 要 排 放 出 大量 的二 氧 化 碳 . 在 工业 领 域
中. 电力 企 业 是碳 排放 量 最 大 的行 业 。 如 何 实现 电 力 企 业 的低
碳化 . 已经 成 为 了 目前 电 力 企 业 重 点研 究 的课 题
一,
卜
l
1 低碳经 济的本质分析
张 蕾( 四川省电力公司 综合服务中 心, 四川成都6 1 0 0 4 1 )
【 摘 要】 随着 全球经济 的高速发展 , 以及全球 资源 问题 的 日益凸显 , 低 碳经济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 的必然趋势 。低碳 经济是人 类社 会在工业
文 明 向生 态 文 明 的 转 变 过程 中 , 逐 渐摸 索 出来 的 一种 新 型 的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在 工 业 领 域 中 , 电力 行业 是 碳排 放 量 最 大 的行 业 。本 文 以 低 碳 经 济
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困境与制度建议
![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困境与制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6115c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困境与制度建议嘉兴市长三角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经开分中心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绿色低碳电力发展成为各国迫切面临的重要课题。
然而,绿色低碳电力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议,以推动绿色低碳电力发展走上可持续的道路。
关键词:绿色低碳;电力发展;困境引言绿色低碳电力发展是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对于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推动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度障碍和困境。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制度建议,以促进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实施和推广。
1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意义1.1实现碳减排目标绿色低碳电力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发展绿色低碳电力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为全球碳减排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2优化能源结构传统能源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发展绿色低碳电力可以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通过增加清洁能源比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力产业将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1.3促进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电力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1.4提高能源安全性传统能源的供应安全性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发展绿色低碳电力有助于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困境2.1技术挑战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清洁能源技术仍面临成本较高、提供稳定的基础电力需求等挑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2.2市场机制不完善由于绿色低碳电力的成本相对较高,传统能源补贴政策和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清洁能源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
2.3资金难题绿色低碳电力项目需要巨额投资,但由于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吸引投资仍存在一定困难。
碳排放减少电力行业的关键挑战
![碳排放减少电力行业的关键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f7f5e8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b.png)
碳排放减少电力行业的关键挑战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减少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
碳排放的减少不仅是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要求,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然而,电力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限制了碳排放减少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碳排放减少的关键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困境清洁能源的替代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清洁能源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清洁能源的投资成本较高,导致其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此外,清洁能源的可再生性和不稳定性也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由于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难以实现,给电力行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带来挑战。
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提高清洁能源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并通过能量存储和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
二、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瓶颈碳捕集与储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电力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然而,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目前面临着技术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等问题。
此外,碳捕集后的二氧化碳的长期储存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境,需要加大对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的研究投入。
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电力企业采用碳捕集与储存技术,促进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三、能源效率提升的挑战电力行业的能源效率提升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然而,能源效率提升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电力设备和系统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其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提升能源效率的重要条件。
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建立创新平台,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化人才支持能源效率的提升工作。
四、需求侧管理的难题需求侧管理是电力行业碳排放减少的重要手段。
然而,需求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需求侧管理需要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和习惯,需要一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其次,需求侧管理需要电力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需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1373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1.png)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应对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
而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问题,并提出电网的应对策略。
一、碳排放控制的背景与现状电力行业作为能源行业的核心,其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相当大比例。
随着发电量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电力行业需要积极控制碳排放。
目前,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升级发电设备、改进燃烧技术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3. 实施碳捕集与储存技术:将电厂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储存起来,避免其释放到大气中。
二、电网的应对策略随着能源转型的加快和电力市场的改革,电力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碳排放控制的需求,电网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将信息与能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高效和可持续。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优化能源配置,降低碳排放。
2. 多能联供:通过建设多能联供系统,实现电力、热力、气体等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和优化利用。
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电力市场的改革:通过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体系,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促进碳市场和碳交易的发展,提高清洁能源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有效减少碳排放。
三、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与电网的协同发展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和电网的建设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只有两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鼓励碳排放控制和电网建设,并对碳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中国电力市场低碳化所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中国电力市场低碳化所面临的瓶颈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a1ad3a9d1f34693daef3ef2.png)
中国电力市场低碳化所面临的瓶颈及对策摘要:近年来中国各行业的低碳化逐渐升温,然而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下,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却面临许多困难。
这是因为改革中建立理想电力市场的要求与低碳电力系统建设与运行的要求存在固有的矛盾,在当前中国电力市场条件下实施低碳化也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总结发现其中的瓶颈,提出了采用综合绩效的发电价格定价方法、以合理的售电价格体系优化用电结构的节能性、严格强化整体评价与节能型评价等措施,以权衡这两方面要求。
继而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下,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字:电力市场;低碳;经济运行;可持续发展Countermeasure for Bottlenecks of Low-carbonElectricity Market in 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ow-carbon technology of all industrie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However, with the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the low-carbon of the power industry has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Because there ar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rfect electricity market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ow-carbon power system. Also,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en develop low-carbon technology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urrent electricity market in China. Though found the bottleneck, proposed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generator pricing method, the reasonable electricity selling price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andenergy-saving evaluation. Then provided a new paradigm of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to maintain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requirements economic.Key words:Electricity Market; Low-carbon; Economic 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引言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的不断增多,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个行业的低碳化都势在必行[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7eaa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b.png)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摘要:目前,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大规模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逐步接入,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改变以火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主动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实现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发展综合服务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举措。
综合能源服务可以在多能协同互补、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微电网建设应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高终端电气化及能效水平,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是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挑战;应对措施引言建立起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方向,文章分析了双碳目标以及在该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的挑战,研究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路径。
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向,解决目前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关键技术1.1源—荷精细化预测相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新一代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更强的随机性,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很难受人类控制,因此需要建立可以应对随机情况的决策模型,方便开展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风能和太阳能会受到风速、阳光照射强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分布特性,建立能源的随机出力模型,完成对发电状况的预测。
1.2 低碳电力市场的机制分析低碳电力市场以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最基本的应用场景,其内部的碳交易、电力市场互动机制、运营模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
随着各国对碳排放控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加强了对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探索,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碳市场交易规则,一般都采取免费分配和拍卖两种方式打包碳配额。
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碳交易试点,积累了很多碳市场的运行经验,由于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所以结合两者的交互关系,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市场运营机制和运营方式,对改革我国电力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碳电力技术研究及展望论文
![低碳电力技术研究及展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97ba5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6.png)
低碳电力技术研究及展望论文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CO2减排的主力军,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本文在深入揭示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特性与碳减排潜力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全面地分析了在低碳经济中电力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与呈现的新特点,剖析了"低碳电力"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进行了展望,阐述了实施低碳电力发展战略所将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建立了低碳电力技术的整体研究框架。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日益影响着各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气候问题更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正是由于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使得各国争相研究低碳技术。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有利于改善环境,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净化空气。
全世界各国已经就低碳技术达成共识,而我国已经将环境问题、低碳技术和气候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电能作为主要的应用能源,具有成本低、集中度高、易于大规模减排等的特点,能够极大的推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同时低碳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标,也能够改善电源的结构,促进电能技术的发展,降低污染,清洁发电,提高能效。
因此,研究低碳技术以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1低碳电力技术1、1低碳电力的构成。
(1)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封存。
低碳电力技术能够将企业和各种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从其他产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将分离的二氧化碳传输并且储存在与大气隔绝的地方,例如深海底部等。
通过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能够很好的收集和利用二氧化碳,极大的减少了污染。
(2)能源可再生发电技术。
可再生发电技术是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并且能够循环往复利用的能源作为发电的主要能源,具有可持续利用的性能。
例如自然界中的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相关能源。
(3)高效清洁。
低碳发电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利用能源、降低污染的目标。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bfc14a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a.png)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发生了广泛以及深刻的改革。
其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主动承担工业、建筑、交通以及居民等领域的电气化水平重任。
而在现有电力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主动朝着低碳化与智能化的趋势进行发展。
这样才能够在电力行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价值。
关键词: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挑战与展望引言在当前经济体制下,电力行业将快速发展与壮大,电力系统的安全调度运行是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加强对电力系统安全调度运行的研究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电力正常供应。
同时,也可以更好提升电力系统调度的管理水平,提高电力系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深入探讨了在“双碳”影响下电力安全调度运行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当前电力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电力安全调度运行的有效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电力安全运行水平提供参考。
1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趋势探寻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趋势下,电力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以及公用性产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将在提高电力化水平作为重要内容,这也是促进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就电力供给方面进行分析,需要将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电力增量的主体,而且清洁能源发电装机以及发电量占比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风电以及光伏发电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在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的广泛,其可以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基础上,促进电力行业朝着安全、低碳以及智能经济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利用
![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8865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a.png)
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利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利用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低碳转型旨在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而清洁能源的利用,则是指利用氢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以达到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利用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低碳转型的现状与挑战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的相当比重。
因此,低碳转型成为了电力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然而,实施低碳转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成本问题是低碳转型的一大难题。
由于清洁能源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成本较高,导致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也是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障碍。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给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无法全天候稳定供应电力,这给电力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最后,能源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也是低碳转型的一大难题。
电力行业需要对现有的发电设备和输电网络进行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清洁能源的利用,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二、清洁能源的利用策略为了解决低碳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电力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清洁能源利用策略。
首先,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通过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其效能和成本效益,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从而推动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
其次,推动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
能源储存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的关键。
通过研发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能源储存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供给充足时储存电力,以备不时之需,从而保证电力行业的稳定供电。
此外,鼓励跨行业合作也是促进清洁能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电力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如交通、建筑等展开合作,例如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能源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06f58f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1.png)
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摘要:世界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在全球各国均有鲜明体现,但因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条件各异,各国的能源转型道路各不相同。
本文对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展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挑战展望引言电力系统是能源链的枢纽环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发展与“双碳”目标之间关系的官方表述,而能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yber-Physic-Social-System-in-Energy,或CPSSE)是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路径优化的框架。
1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1.1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双碳”为总体目标,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作用,统筹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提高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稳步推进跨省区远距离清洁电力输送,构建规模合理、结构清晰、安全可靠的交流同步电网,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调度运行水平,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直流配电网等新模式新业态,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2坚持清洁低碳,绿色优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激发负荷侧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潜力,形成源网荷储协同消纳新能源的格局,适应碳中和情景下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持续开发利用需求。
1.3坚持远近结合,先立后破杜绝脱离实际的“运动式”减碳,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在现代电力系统基础上逐步升级换代。
2能源链转型与“双碳”目标紧密耦合能源链中的一次能源通过电力系统转换成二次能源,将清洁、方便使用的电能传输、分配成为用户消费的终端能源。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能否顺利克服其不确定性与不易控制等技术特征带来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能否实现有效而可靠的转换和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摘要:电力行业作为最大碳排放量工业部门之一,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受到各方面的挑战。
首先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对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电力系统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035-021 引言中国的电力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系统之一,它支撑着世界上第二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它也是世界上co2排放的最大个体来源。
而电力系统包含着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即电力生产环节)以及电能的输配与使用(即电能消费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中国政府在2010年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首次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清晰量化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要完成这一目标,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低碳发展和低碳转型成为关键。
因此,我国低碳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着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分析本文对电力系统发展现状的分析主要从需求、发电、电网运营、电价和可再生能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需求中国的需求情况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工业用电比重较大。
中国电力工业始于1882年,第一台发电机的产生是为了给路灯提供电力,其后随着工业发展的增长,电力系统也得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
1980年,当时正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期,工业用电占整个中国电力消费的80%。
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截止到2007年,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的总量已经超过了1990年的全社会用电量。
然而,工业用能依然占全中国净电力需求的70%。
2009年重工业的用电量占工业用电的83%。
(2)负荷曲线相对平缓。
相对于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较多的国家,比重较大的工业用电使得中国保持了一个较高的系统负荷因子(即电力负荷曲线相对较为平缓)。
因此,中国的电力系统的调峰发电机组相对也较少。
(3)需求增长较快。
从1980年到2009年,中国的年平均电力需求从295twh增长到了3660twh,增长了12倍之多。
这种大规模高速度的增长,导致了装机容量的不足,也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
监管机构为了简单的满足电力需求,牺牲了其他部门的改革目标。
2.2 发电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中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为7.8%、7.9%。
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3亿千瓦。
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
我国的发电主要依靠燃煤发电。
为了提高对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小环境污染,我国已经下令关停了一大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
1999年到2010年间关停的小火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共计1200台机组,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2%。
“十一五”期间通过“上大压小”、“上煤压油”的举措,关停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1500万千瓦,以及关停老小燃油机组700万千瓦以上。
2.3 电网运营中国从地域上划分为六个区域电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和南方电网。
其中南方电网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管辖,其他五个由国家电网公司管辖。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逐步形成以220kv线路为骨干网架的省级电网,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逐步形成跨区互联同步大电网,90年代起随着??00kv葛南直流投运,进入跨区互联阶段。
截至2010年底,国家电网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60万公里,变电容量21.3亿千伏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电网之一。
2.4 电价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电力供应紧张和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形势,我国的电价不断调整,但是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呈现基本稳定、逐年略有上升的特点。
2003年至2008年,国家先后六次对电价进行了调整。
2011年,中国出现较大程度的电力短缺,2012年上半年我国政府推行了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2.5 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从“七五”开始建设风电场,到2004年底,内地已建成43个风电场,累计装机1292台,总装机容量达到76.4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7%。
单机容量达到2000千瓦。
地热发电得到应用。
到1993年底,西藏地热发电的总装机达到28.13兆瓦,约占全国低热发电装机的94%,年发电量9700万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开始起步。
至1999年,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3兆瓦。
2004年建成容量为1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小水电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万多座,装机容量达2485万千瓦时,占全国水电装机的32.4%,占世界小水电发电量的40%以上,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36.27%。
3 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1)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受到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并网运行的冲击。
发展低碳经济将促使各类低碳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近年来,新兴的电力汽车行业悄然出现,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和并网率也将不断提高,这些都要求电网应当能够对各类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并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与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电能的生产、传输与使用受到各类低碳宏观政策的“碳约束”。
由于国家碳排放量有了清晰的量化目标,根据目标设定的碳排放额度的分摊将使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碳的约束,即“碳约束”。
因此,电网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类低碳政策和机制的影响,以使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的宏观规划相吻合,并满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这将对电网企业的运行与投资策略提出新的挑战。
(3)低碳经济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难度,亟须科学、高效的发电调度方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促使新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以水电、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清洁发电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发电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难度,因此科学、高效的发电调度方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亟待积极探索。
4 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对策分析4.1 调整电源结构,实现清洁生产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
在一次能源中,能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水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而这些非化石能源大多要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效使用。
为此,我国各发电行业逐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
(1)大力开发水电。
水电是目前技术成熟的、可大规模经济稳定地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
在低碳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电力行业应大力开发水电。
(2)积极发展核电。
核电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
同时,也不存在大运量、长距离的燃料运输问题,是安全、清洁、可靠、高效的低碳清洁能源。
我国核电发展势头强劲。
2008年底,我国已建设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3个核电基地,拥有11台运行核电机组,907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15%。
根据我国制定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
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3)大力发展风电。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风力资源以其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优势在各国发展迅速。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陆上距地面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千瓦,5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由此可见,我国的风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风能资源还有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等缺点,但还是仍然不能阻挡它的快速发展。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目前全球排名第四,以目前发展势头来看,未来3~5年,将有望达到世界第一。
(4)探索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最重要的能源,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每秒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
生物质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具有数量大、分布广泛、可再生、低污染和无二氧化碳净排放的特点。
为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要达到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4.2 实行产业一体化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在多年的实践中,中国的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要发展低碳电力,就要放弃传统的电力发展模式,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少污染排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电力工业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发电企业作为能源转换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所以,目前许多中国电力企业积极实行产业一体化发展,即通过促进关联度大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4.3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设备,实现资源节约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了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推广利用洁净煤发电技术,启动了以igcc为代表的绿色煤电计划,在缺水地区采用空冷技术,鼓励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切实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粉尘排放。
在电力生产及输送环节,通过改进技术和更新设备,中国电力行业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9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42克/千瓦时,累计比2002 年下降41克。
线路损失率6.55%,累计比2002年下降0.97个百分点。
截至2009 年7月,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关停小机组5000万千瓦计划,新建火电厂除尘效率99%以上,脱硫机组60%左右,废水重复利用率70%以上。
5 总结建设低碳电力系统将全方位改变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模式,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挑战做个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讨论。
参考文献:[1] 田廓.我国低碳电力系统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j].陕西电力,2010(10):6-9.[2] 中国电力委员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路石俊,杨淑霞,林艳婷.低碳经济下电力行业发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82-86.[4] 蔡丽丽,赵子健,赵旭.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的政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64-70.[5] 曾鸣,田廓.节能减排须走中国特色低碳电力之路[n].中国电力报,2010-0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