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1)

合集下载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一、背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有关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信息。

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1.调查问卷通过设计和分发毕业生调查问卷,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和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等。

调查问卷可以包括就业行业、职位水平、薪酬状况等内容,以帮助教育机构评估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2.校友网络3.就业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就业趋势和培养方向。

通过对就业数据的分析,教育机构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评估教学质量,并调整课程设置以提高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社会评价机制1.雇主评价教育机构可以与雇主合作,收集雇主的评价和反馈。

雇主评价可以提供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客观评价。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雇主的合作,了解毕业生在职业领域中的表现和胜任能力。

2.专家评估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教学评估,可以提供从专业角度对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专家评估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3.社会反馈教育机构可以与社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收集社会反馈和意见。

社会反馈可以从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社会价值的评价中得到体现。

通过有效的社会反馈机制,教育机构可以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

四、结论通过建立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教育机构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评估教学质量,并提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这些机制为教育机构提供了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类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类专业为例
业 生态反馈 机制 等方 面提 出今后 优化 就业 的对策 。
和指 导 ,在 工作 中学 习 、在学 习 中工作 ,学 生 的学 习地 点在 学院 和实 习单位 ( 主要 是商业 银行 业务 网
点 )之 间交替 进行 。通 过 具体 的实 训 和 实 践 活 动 ,
1 深化人 才 培 养 方案 改 革 ,推进 专 业 内涵建 .
2 0 届 高 职高 专 院 校 毕 业 生毕 业 半年 后 的 就业 率 09 约 为 8 . ,全 国示 范性 高 职 院校 2 0 52 0 9届 毕 业 生 的就业 率 ( 8 1 )高 出非 “ l ”本科 院校 ( 7 8 . 21 8. 4 )0 7 ①。通 过文 献调 查 发 现 ,当 前 高职 院 校 . 毕业 生 就业过 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并不 能完 全归咎 于
[ 关键 词] 毕 业 生就 业 高职 院校
金 融类专业
人 才培养
跟 踪 调 查
[ 图 分 类 号 ]G 4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 0- 54 ( 0 2 0 一O O 一 O 中 60 文 文 0 5 8 3 2 1) 3 13 3 [ 作者 简 介 ] 郭 富春 , 张 国 民 , 浙 江金 融 职 业 学 院教 务 处 ( 江杭 州 3 0 1) 浙 10 8

l 4 — 0
理念 ,坚 持课 堂理论 教 学和课 外 实践教 学并 重 ,强 化 “ 国际化视 野” 应 用型” 创 新型 ” 的人才 培 、“ 、“
促 学生 主动 就业 ,为学 生就业 出谋 划策 。
3 加 强就 业创 业 指 导 与服 务 ,建 立就 业 信 息 .
反 馈 机 制
高 教 研 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构建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构建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构建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仅仅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优化与完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势在必行。

一、现状分析当前,虽然高校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脱节。

仅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忽视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薪酬水平等方面的考量。

2. 缺乏信息互通。

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畅通,造成岗位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的不匹配。

3. 就业结果反馈不明确。

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及时反馈,无法根据就业情况调整和改进高校的就业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跟踪调查,可以了解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岗位层次和薪酬水平等信息,为高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优化高校的就业工作。

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高校可以针对性地调整就业指导策略,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培养。

3. 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可以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供需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有利于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的方法为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 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信息库。

高校应建立一套信息化的数据库,记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及时更新维护相关数据,以便为其他工作提供参考。

2.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了解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和招聘计划,及时反馈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3. 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高校应定期组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意愿,为高校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估机制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估机制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估机制引言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估机制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和就业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机制的定义、目的以及实施方法。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旨在了解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以及对他们接受的教育质量和能力培养的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设立追踪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学生信息的系统,用于毕业后的跟踪。

2. 跟踪调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问卷等方式,联系毕业生,并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工作满意度、薪资待遇等信息。

3.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整理出结论和建议,以便改善教育和就业指导的质量。

社会评估机制社会评估机制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整体表现和社会认可度进行评估的工具。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学术评估:评估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表现。

2. 就业评估:评估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雇主认可度等方面的表现。

3.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社区服务、社会企业合作等。

实施方法及挑战对于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估机制的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标、内容、对象和时间表。

2. 定期调查更新:定期进行追踪调查,保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与应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教育和就业指导中应用,以改善教育质量和学生职业发展支持。

然而,实施这些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 数据收集的难度:毕业生的联系信息可能不完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调查。

2. 数据使用的限制: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受到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的限制。

3. 数据分析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进行深入的统计学和评估。

结论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估机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有效的追踪和评估机制,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支持。

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摘要本文介绍了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发展状况,为改进教育质量提供反馈和参考。

社会评价机制可以通过调查、评估和对毕业生表现的反馈来评价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两个机制,学校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是指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和发展状况的跟踪和了解,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个机制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跟踪调查:学校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面谈等方式与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

2. 反馈与指导:根据跟踪调查结果,学校可以及时给予毕业生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建议。

3. 教育质量改进:毕业生的反馈可以作为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学校可以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发展状况,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进。

社会评价机制社会评价机制是指学校通过对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这个机制的实施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调查评估:学校可以定期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毕业生在职业岗位上的表现和能力,收集社会单位和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反馈。

2. 校友网络建设:学校可以建立校友网络,鼓励校友分享就业经验和职业发展心得,帮助学校了解毕业生在职业领域中的表现和成就。

3. 职业素质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结论毕业生跟进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这两个机制,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跟踪、反馈和指导,同时加强与社会单位和雇主的合作,使毕业生能够在职业领域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通过建立有效的追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并促进高质量的教育。

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是指对毕业生在离校后的工作、研究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1. 调查问卷:定期向毕业生发送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和研究需求等。

2. 毕业生访谈:组织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体验、职业发展规划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毕业生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通过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及时了解毕业生的需求和就业情况,调整教育教学计划,提升教育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支持。

社会评价机制社会评价机制是指通过社会各方的评论和评价,对学校进行评估和监督,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1. 学生评价:组织学生对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水平等进行评价,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 雇主评价:与企业合作,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企业对学校培养质量的评价。

3. 社会反馈:收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和意见,了解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借鉴外界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校的社会声誉。

结论毕业生追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机制,定期进行毕业生调查和社会评价,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和反思,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支持,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大学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方案

大学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方案

大学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方案毕业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检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及改进机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目的意义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目的是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发展状况、工作适应能力等信息,收集毕业生和社会机构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检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为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等提供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是学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责任机构学院是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责任主体。

为保证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质量与效果,各学院应成立专门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实施跟踪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

工作小组的组成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委员会成员、督导专家、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及学院管理人员等。

根据工作实际,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办公室等部门可以通过抽样问卷、座谈访谈、委托第三方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毕业生专项跟踪调研活动。

三、跟踪调查对象及内容(一)应届毕业生。

主要围绕就业情况、专业教学满意度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等开展调查。

就业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意向或就业状态、择业考虑因素、对学校就业指导措施评价等;专业教学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认同情况及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教学条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自我评价。

(二)往届毕业生。

主要围绕职业发展情况、培养过程反馈、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等开展调查。

职业发展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称岗位、专业对口度、收入状况、职业满意度、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工作适应能力等;培养过程反馈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合理性、核心课程有效度、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指学生对培养目标达成的自我评价,主要针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进行调查。

基于质量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反馈体系的构建

基于质量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反馈体系的构建

基于质量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反馈体系的构建【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质量评估的监测反馈体系构建方案。

在介绍了问题的背景,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就业问题,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质量评估在其中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建立就业状况统计体系和监测反馈机制的步骤,还讨论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观点,强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改善,监测反馈体系的有效性,以及质量评估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该研究对于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质量评估、统计体系、监测反馈、指标体系、改善、有效性、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就业机会不足、岗位需求不匹配、薪资待遇不合理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建立一个基于质量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反馈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反馈体系,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和质量评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结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体系、构建监测反馈机制以及建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为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突出质量评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向,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

1.2 问题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竞争变得激烈。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毕业生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研究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作为一种评估和指导高校教育的工具,能够帮助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指标单一:现有评价机制过于依赖于毕业生就业率,而忽视了就业质量。

仅从就业率方面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片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充分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成就。

2.不同学科差异被忽视:不同学科的就业形势和需求存在差异。

然而,现有评价机制没有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细分评估,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缺乏指导性。

3.评价静态化:现有评价机制多以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为评价依据,忽视了毕业生在学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评价机制的静态化无法体现高校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努力。

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的建议为了更好地评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有以下建议:1.多维度评价:评价指标应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岗位匹配度、薪资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考量这些指标,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能力。

2.分类评估: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毕业生,可以设立不同的评价体系。

将学科差异进行细分评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在特定领域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3.动态评价:评价机制应该不仅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还应关注毕业生在学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通过定期对毕业生就业前后的能力提升进行评估,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高校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贡献。

4.建立反馈机制:高校应建立起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渠道,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5.加强实践教学: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深度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基于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基于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3.在毕业要求方面,工程类毕业生在人文素养、实 研究型与工程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的发展目标需要培
践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终 养,使其成为工作团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者;增强吃苦
身学习、英语与计算机水平、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国 耐劳的精神,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
际视野、国际竞争力以及适应多元化发展方面需进一步 神,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能够与他人很好地合
2020 年第 3 期 (总第 1309 期)
■人才培养模式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Appraisal)
No.3,2020 Serial No.1309
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 ——基于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科研
2.在课程体系方面,实践环节学分少、实践机会少、
设计性实验缺乏,课程衔接不紧密、课程安排顺序不合 理、课程设置有重复现象、课程安排均太靠后,课程不能 体现专业特点、主干课程学分偏少,生态和环境类课程
图 1 以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为基础的本科生人 才培养质量提升模式
偏少。
的选 修课 数量,以 适应 新 时代 科 学 技术 发展 需 要 ;强 调

行 业
教 授
教 学
师专 家
委 员 会
督 导 组
持续改进
二、工程类本科生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
根据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工科毕业生跟踪反
馈和社会评价结果 质、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复杂工程
本科生
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

高职警察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警察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建设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S M 171高职警察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建设研究宋迎朝 贾莉蔷 郭思颖 张俊鹏(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3)摘 要: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工作体系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方针、进行教学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估的必要举措,对高职警察院校来说具有检验校准、提高就业、鼓励学习、扩大影响、塑造氛围、整合资源、遏制欺诈等多重积极功能。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在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在提高重视、加大投入、积极调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注重情感投入、提高跟踪反馈信息利用、引入第三方调查等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

关键词:警察院校;就业;跟踪;反馈;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171-4自2003年第一批扩招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迅速成为受普遍关注社会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在现实需求和教育部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关注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问题,不少院校已经尝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但该项工作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工作开展现状参差不齐,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必要性 (一)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是落实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方针的必要举措。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和质量反馈体系能够纠正高职警察院校学科型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从学科教育到就业导向的彻底转变,对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所谓“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规模和质量来招录和培养学生。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设研究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设研究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设研究作者:张白梅张乾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7期摘要:本文论述了毕业生跟踪反馈的内涵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和网络交流三方面构成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对其组织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问卷调查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与否是高校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尺。

高校做好人才培养的各方面的工作,严把培养各环节的质量固然重要。

但,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关键。

高校所给予学生的各种培养和锻炼,能否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人生成长提供飞翔的翅膀,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直接标尺。

高校毕业生跟踪反馈是,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人才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

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高校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毕业生质量,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评价,明晰社会的人才格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调整、改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全面能够持续发展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多年的学生培养工作经验,提出了有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和网络交流三方面构成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对其组织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问卷调查制度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常用手段。

专业可以围绕对毕业要求各项能力重要性的认同情况以及毕业生在这些能力上的表现和达成情况,科学地设计了标准问卷,每年向部分毕业生和企业发放,并向学生和单位说明回答问卷的重要性,要求客观准确填写问卷并按时返回。

经过多年的实施,一般情况下,问卷的返回率可达80%以上,已是毕业生反馈的重要渠道之一。

此制度由主管学生口的学院副书记和专业建设负责人协同负责,学工办具体实施。

学工办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将专业的优点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梳理,形成分析报告,提交给学院副书记和专业建设负责人,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引言: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关乎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满意度。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高校提供改进就业指导服务的参考意见。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目的是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促进其顺利就业。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在线调查平台发送问卷链接给不同高校的毕业生。

问卷包括毕业生个人信息、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方面的问题,采用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评估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有效样本包括4000名来自不同高校的毕业生。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56%的毕业生表示对就业指导服务感到满意,19%的毕业生表示非常满意,15%的毕业生表示一般满意,7%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3%的毕业生表示非常不满意。

综合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持积极评价。

2.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内容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毕业生的自由意见反馈,可以总结出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信息提供:毕业生普遍认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和岗位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

(2)求职技巧培训:毕业生认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在求职技巧培训方面做得较为出色,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求职竞争力。

(3)个性化服务:部分毕业生认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需要更加针对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就业辅导和职业规划。

(4)就业反馈跟踪:毕业生希望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能够与他们保持更长久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以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支持。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概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是指高职院校在学生毕业后,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方法和程序,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持续跟踪,并收集毕业生及其雇主的反馈信息,以评估教育质量和就业服务效果,进而不断优化教育培养方案和就业指导服务。

这一机制对于提升高职教育的适应性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的核心目标该机制的核心目标主要包括: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和稳定性;收集毕业生和雇主的反馈,评估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的应用场景该机制的应用场景广泛,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持续跟踪:对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岗位适应性、职业发展等进行跟踪。

-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了解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内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 雇主满意度调查:收集雇主对毕业生工作表现、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评价。

- 教育培养方案的调整: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的构建构建有效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需要系统化的规划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2.1 建立就业跟踪数据库建立一个全面、动态更新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库,记录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职位、工作地点等信息,为跟踪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2 设计跟踪与反馈流程设计一套标准化的跟踪与反馈流程,明确跟踪的时间节点、方法、内容等,确保跟踪工作的有序进行。

2.3 开发跟踪与反馈工具开发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跟踪与反馈工具,如在线问卷、移动应用等,便于毕业生和雇主参与反馈。

2.4 培训专业跟踪团队组建并培训一支专业的跟踪团队,负责实施跟踪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跟踪报告等。

2.5 建立反馈信息分析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反馈信息分析机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与反思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与反思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与反思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发展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实际情况,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意义和问题进行反思。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结构以及就业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为学校提供合理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从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

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需要较长时间找到理想的工作。

这就需要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加强,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择业技巧,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就业结构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多样化,涵盖了金融、教育、医疗、科技等多个行业。

一些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容易就业,他们的就业领域相对集中在技术岗位和服务岗位。

而一些理论型专业的毕业生则更多选择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

这说明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就业培训方面需要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比较高,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比较满意。

这说明学校在毕业生培养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毕业生基本具备了较高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也有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并不满意,主要集中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意义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学校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发展和就业满意度,为学校提供合理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毕业生跟踪调查还可以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

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

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建立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长效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

西南大学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的长效机制,为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调研与反馈制度化(一)就业跟踪调研制度化在多年不断探索,重点总结学校2021年开始实施的《西南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白皮书》制度基础上,学校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固化先进经验,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于2021年1月制订了《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离校毕业生就业调研与持续服务工作的意见》(西校〔2021〕35号),强调离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明确毕业生离校后至少1年内的就业调研和持续服务工作是毕业班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就业工作内容,建立学校领导、部门组织、学院落实、辅导员分工负责、明确时间、内容和方式的跟踪调研制度,确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的制度化。

(二)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学校建立“三参与”、“四挂钩”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制度,畅通就业状况反馈通道,构筑就业状况反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

“三参与”指就业工作部门深度参与专业设置、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深度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实施的制度,通过每年的新专业设置论证会、招生计划制定联席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等形式落实制度的执行;“四挂钩”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招生计划挂钩、与教学评估挂钩、与绩效分配挂钩、与干部考核挂钩的制度。

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有力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落实。

近三年,学校先后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学等3个专业停招或隔年招生,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等6个专业大幅减少招生规模,同时新增了物流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4个需求旺盛的专业;大力实施以适应国家重点项目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学内容方法更新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等5大工程18项计划,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引导毕业生就业,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规定。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定进行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目的和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供就业信息和技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向和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它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高校提供就业信息,包括就业市场的情况、劳动力需求的行业和专业分布、企业招聘信息等。

其次,高校还提供就业技巧的培训,包括制作简历、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

此外,高校还鼓励毕业生参加实习、创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三、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是实施就业指导的重要环节。

高校可以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提前为毕业生提供相关信息。

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四、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还应注重个性化服务。

不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各不相同,高校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和优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道路。

个性化服务可以包括针对性的职业咨询、导师制度的建立等。

五、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式应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和培训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提供在线咨询、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毕业生的需求,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用性。

六、评估与反馈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

高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调研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摘要】: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阐述就业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的概念,以期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有所改观。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信息统计反馈机制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1999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逐年加大,同时由于国企改制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下岗人群,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难。

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纷纷减产或关闭,一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2009 年政府为刺激就业,想了很多办法,如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 在大学毕业生中征兵; 硕士研究生扩招; 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授招收毕业生参加科研实验等; 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

今年,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就业难还将持续。

在就业率逐层下达任务的情况下,学校想了许多办法,组织各种招聘会,给考研学生提供必要条件,组织学生考公务员,征兵工作下达指标等等,许多高校层层定就业率指标,完不成,有惩处。

同时在一些学校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统计机制,是解决高校就业率失真的根本。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近一个时期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大。

参考各种统计数据,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11 万人,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约六百三十万人,加上 2009 届三百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 2010 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

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滞后。

近十年来的扩招,造成高校硬件规模急剧膨胀,而相对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等软件建设严重滞后,有的专业和市场需要衔接不好,专业和课程建设缺乏前瞻性,学生学非所用,市场不予认可; 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也不对称,市场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缺口大,供给少; 另外,扩招以后各个层次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下降,浮躁、不踏实是通病,个人定位不准、职业生涯目标模糊; 三是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需求量大减。

2008 年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不仅结束了中国股市的神话,同时使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受到冲击,企业订单大量减少,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也接包困难,裁员不断,甚至企业关门,对外加工型企业尤为突出。

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表明,今年外企招聘企业减少了 10% ~ 15% 。

全社会就业岗位总体紧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学生有业不就,观望等待思想严重,就业心态“高居不下”,这个看不上,那个不想去,眼高手低,“精英意识”根深蒂固,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需求形成一定反差。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人们长期形成对就业的偏执理解也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

在许多国人眼里,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教师、研究所或大企业的工作叫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不叫就业,对小企业以及基层单位工作看不上眼。

造成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甚至热到 2011 年国家能源局招 1名报考 1054 人,是最热的部门,除了六个不够招录比例的部门外,大多数都竞争激烈。

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先后采取 15 项鼓励政策,如: 1、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从 2009 年的 10万增加到 2010 年的 20 万; 2、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工作;3、省、市事业单位分别招聘;4、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5、省、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公开招聘;6、研究生扩招;7、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省、市分别招考公务员;8、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9、选调生项目计划;10、“三支一扶”计划;11、国家五部委鼓励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12、教育部等四部委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13、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14、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1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这一系列政策,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项目学生认可度不高,学校广泛宣传,学生积极性不很高,就拿征兵来说,报名人数远远低于征兵指标。

有的是学生自己理解偏差,不去报名,有的是家长做主不让学生放弃难以实现的理想工作,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宁愿孩子啃老不工作等等。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价值观的问题; 有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高校升格,学生扩招,教育投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也有学校教育从小到大重视知识学习,重视升学,轻视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问题,也有教育内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问题;更有独生子女从小娇惯,社会适应性差问题。

另外,社会风气不正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在逐年累积后问题日渐凸显。

社会风气差,用人机制不够健全,走后门,认熟人,内部照顾风气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危害,也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学生成才、成长、就业。

在学校学习不好,表现不好,却早签到理想单位,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业不就,不理想岗位不去,这也造成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学生选不到就业单位。

而这一现状一时难于解决。

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大学招生指标中,把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评估的指标,还逐步加大权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

”各专业当年就业不到 30% ,将限制招生; 就业达不到一定百分比,评估难过关。

各校都重视毕业生就业,还层层下达任务,与部门年终考核、奖金分配等挂钩,与学校未来发展联系,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准的客观环境。

另外,毕业生不协助学院统计就业率,没有任何制约作用,社会又没有准确信息可以参考,这样只有学校统计就业率,工作偏差是在所难免的。

如何使就业率统计工作客观、准确、有效,让公众信服,让人民满意,让管理机构有真实参考数据做决策,是目前我们必须研究的的问题,这项工作也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一项大事。

二、大学生就业信息统计机制研究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各高校自己统计,报省教育厅,由省厅确认后公布。

毕业生就业情况来源于信息统计,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仅仅靠学校统计学生当年就业率,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统计就业率难于统计已经有工作、单位不给学生签协议的学生,也难于统计不配合学校工作、就业后不提供信息的学生,更难统计依靠家庭找工作、拿了毕业证就去工作的学生。

第二,学校单方统计,可信度有多大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质疑,尤其是学生有“被就业”问题出现后,学校被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一个教书育人,一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地方,一个为国家培育栋梁和建设大军的场所,有作假行为,在祖国大地还有哪儿是净土? 人们不得不质疑。

第三,每年 11 月份,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组织招聘会,有本校组织的,有外校组织的,于是乎大量毕业生请假,参加招聘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持,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四年学习,变成了三年两个月,第二学期的毕业设计,学生也是坐不住,东拼西凑,指导教师到处找学生,不是学生主动找老师,有相当的学生时间难于保证。

第四,六月底一次性就业率统计,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12月底的统计又不能落到实处。

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问题。

就业形势的好转依赖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多方组织就业招聘,动员亲朋好友帮助学生联系单位,指导学生面试技巧,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同时又从一个循循善诱的教育者,变成了给学生讨要学费、讨要就业协议、证明的“黄世仁”。

这样,就使其教育功效大打折扣。

就业与否,学生就业后开不开证明,对学生没有太大影响,学生就不主动,管理者催缴就业协议、证明就有一定困难。

有的学生认为我工作单位没有定下来,过一段也许就辞掉了,不干了,为什么要开就业证明? 有的学生说我只要拿到毕业证,家里人给联系好单位,就可以上班,离校前不找工作,就业证明、协议自然就没有,可是,学生毕业后就难于给学校提供就业材料,还有学生换了电话号码,你找不到人,学校统计就业率就很困难。

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直接就不找工作。

如何实现学生顺利就业,使就业信息统计通畅,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

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解决目前就业率统计工作带来的弊端,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统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1.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专门机构,统计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

这个机构负责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地收集学生就业信息,一方面,来自高校统计的就业信息; 另一方面,来自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筛选出当年或前一两年使用大学生的情况,形成第一手用人信息,要求用人单位定期上报用人情况,以便掌握动态信息; 另外,社会组织,比如协会、政策研究机构等,定期调研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2.各高校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情况摸底,并将信息反馈给统计部门,在学生毕业后,积极与统计部门联系,信息互享,准确了解各专业学生就业的质与量,以服务社会。

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培养目标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轨,缩短学生试用期。

3.社会各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本单位用人信息。

建立社会整体用人大网络,使统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每一个单位的用人情况,动态地、准确地做出信息统计工作。

4.大学生自觉上报登记就业情况。

把学生参与就业情况统计与个人利益挂钩,与社会福利保险挂钩,使学生在就业后主动进行登记。

政府定期公布掌握大学生就业信息,并形成监督、校队机制,对虚假信息进行过滤,对高校、社会所有用人单位、大学生自己登记的信息建立信息库,供大家分享。

可行性论证: 首先,政府,也只有政府有能力,有效协调方方面面工作,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另外,政府为了决策,也必须了解真实的信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

其次,对于高校来说,有义务提供学生在校期间被用人单位录取情况,教育学生积极主动提供就业信息,并主动与统计部门联系,及时调整掌握的信息,使自己手上的信息更客观准确。

再次,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动态用人信息,通过一定的制约作用,规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定期在统计系统中输入新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