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中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

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

两个高的意思一样吗?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水是否快灌满了。 其判断的依据:瓶里水位升高,空 加快 气柱变短,振动____(加快或 减慢),___逐渐升高。 音调
水的三态
状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 体积(固定/不固定)
冰(固态)
固定
固定
水(液态)
不固定
不固定
固定
不固定
பைடு நூலகம்
水蒸气(气态)
凝华(放热)
温度计
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体温计
1、体温计——测体温用的医用温度计
2、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
3、测量范围是35º C到42º C,每一小格是 0.1º C
水循环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固态 凝固(放热) 液态 液化(放热) 汽化(吸热) 气态
期中考试复习
重难点解读:
1、声能 光能
2、乐音的三要素 3、温度计及正确使用
4、物态变化
声音的能量
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
通过交流谈话,人们可 以交换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 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光具有能量——光能
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电能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 化学 太阳能汽车: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内能 能
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波清洗器 (4)超声波焊接器
(5)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6)超声波体外碎石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题

A 、声音B 、声音的利用C 、光的反射 透镜D 、光的折射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B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 、回声的声音速度比原声音的速度要小D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音调高 2.在下列的利用实例中,属于传递能量的一项是( )A 、铁路个人通过倾听敲击钢轨的声音来检查铁路B 、次声波武器可以在无形中使敌人失去战斗力C 、工厂里用超声波探测仪来检查工件内部是否有裂缝D 、医生常用“叩诊”检查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 3.下列几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 、晚会现场舞台上的合唱团发出激昂而嘹亮的歌声B 、春游中,同学们活泼轻松的说笑声C 、交响音乐会上,几十种器乐演奏时发出不同音色的器乐声D 、午休时,有两位学生在轻声讨论题目 4.下列几种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客厅的墙壁上装有一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B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 、晚上在家照镜子,为了能看清自己的脸部,应让镜子正面朝着灯光,脸背着光D 、白色是最纯的颜色,它可以合成各种颜色 5.下列图形与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6.下列实例中,成的不是实像的是( ) A 、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B 、晴朗的天气里,树荫底下有不少的圆形光斑C 、上课时,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美丽的画面D 、用照相机摄下全班同学的合影像7.下列实例中不是凸透镜产生作用的是( ) A 、清早,草叶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 B 、医生查看体温计时看到了变粗的水银柱C 、一支铅笔放在厚玻璃板下,铅笔被玻璃板压住的那部分位置发生了偏移D 、森林里的雨后,游客随手抛弃的纯净水瓶成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8.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下列四种光路正确的是( )9.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 、我们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 、皮鞋擦得又光又亮,这个“亮”是表示皮鞋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下面是小刚同学在复习有关知识时所做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 产生:物体振动 能够传递能量传播:需要介质 能够传递信息光的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平面镜成像特点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1.在大礼堂的墙壁上,有许多不规侧的突起物或植有短绒,这是为了 声音来减少回声,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谈,原因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2、木块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产生该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木块的形变B.地面的形变C.木块和地面的形变D.木块的分子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4、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 B.4.8m/s C.5m/s D.6m/s5、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弋的小鱼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6、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9、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10、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1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1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15、如图所示是小伟跳远时的情景,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由于(不计空气阻力)()A.不受力 B.受重力作用 C.受推力作用 D.受脚蹬力作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2、如图所示的小车驶向弹簧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碰到弹簧后,速度会减小,说明力能改变小车的________;车上的小木块向前倾倒,说明小木块具有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点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点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点复习(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2、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5、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B.图b中的t时刻之前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6、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A.B.C.D.7、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9、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10、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D.牛顿11、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 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12、一个初中学生在地球上的重力最接近()A.5N B.50N C.500N D.5000N1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飘浮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14、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5、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获得蓬勃发展,某位航天员在太空飞船演示了在“失重”状态下奇特的物理现象。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和运动基本概念•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合力和分力的概念2.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量值公式3. 重力和重力计•重力和重力的特点•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计算•重力计的原理和应用二、能量和节能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量值公式•动能的转化和计算•势能的概念和种类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定义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转化和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3. 节能措施•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节能措施的方法和原则•节能与环保的关系三、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基本概念和电荷的分类•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量值公式•电场线的表示法和作用2. 电势和电势差•电势的含义和电势的量值公式•电势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电偶和参考电势的概念和作用3.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单位•电阻的概念和量值公式•电阻率和欧姆定律的关系四、电路和应用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联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串并联组合电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器、开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示波器、万用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 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装电源和布线须知•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上是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务必按照上述内容进行认真复习,以期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总复习(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重力为25N的书包放在桌面上,用20N竖直向上的力提书包,此时书包受到的合力为()A.20N B.5N C.0N D.45N3、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4、以下选项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B.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C.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

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C.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8、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11、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1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14、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B.C.D.15、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将一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N,木块重力为_______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复习检测卷含答案(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2分)1.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大干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具有能量D.白光是单色光4.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小变大B.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蒸发吸热所致C.水沸腾时,不用温度计测量就知道它的温度是100℃D.沸水的水蒸气比沸水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在烫伤人时还要液化放热5.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C太阳出来雾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7.下列对声的利用,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暗中海豚利用回声确定食物的方向和位置B.可以利用声波清洗眼镜C.利用声波可以在飞机上勘测地热D.听老师讲课获得知识,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9.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10.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室温为20℃的房间中,则( )A.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要继续熔化,但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11.对下列物态变化解释不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B.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C.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D.雪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1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由90°减小到60°时,反射角( )A.由90°减小到60 B.由30°增大到60°C.由60°减小到30°D.由0°增大到30°13.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14.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50℃,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A.氨、氧、氮B.氮、氧、氨C.氮、氧不液化D.氨不液化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地面上S点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已知地面和镜面平行且相距1.73 m.现把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旋转22.5°,则地面上得到的光斑与S点间的距离为( )A.3m B.2m C.1.73m D.1m16.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C.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下降C.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它的温度都将维持不变D.只有晶体在某物态变化过程中,无论吸收的热量多少都能维持温度不变,直到物态变化结束18.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凿壁偷光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19.下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20.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21.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B.50℃C.80℃D.7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2.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最好的方法是去进行_______.23.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1”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______音(填“1、2、3、4、5、6、7、1”);透过玻璃瓶看到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决定.24.人们能察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察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_______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_______而引起的.2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请你各举一例:(1)传递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传递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7.日食是由于光沿_______传播形成的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是太阳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2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是_______温度计.29.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共8分)30.(2分)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31.(2分)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32.(2分)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中成的像(用符号《表示平面镜).33.(2分)作出由S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的光路图.四、实验题(共31分)34.(2分)如图所示,请读出甲、乙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各是多少.甲:_______℃;乙:_______℃.35.(3分)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它的示数_______,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_______,这说明_______.36.B (2分)(2013.黑龙江龙东地区)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_______温度计.(填“酒精”或“水银”)37.(4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填“强”或“弱”)于平面镜.38.(6分) 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_______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_热量,总体积_______.(3)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乙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_.39.(6分)小明想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老师给小明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刻度尺一把②厚玻璃板一块③薄玻璃板一块④规格相同的蜡烛1对⑤大蜡烛1支⑥火柴一盒⑦光屏一面⑧固定支架一副:(1)请你写出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序号(2)在实验中,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3)组装好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并不断地调整位置,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4)小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小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一定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可小明的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小明还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他该怎么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4分)星期天早晨,小涛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人盘中一半,小辉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涛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处处可见,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永远留在空气中吗?其实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次变成水回到地球表面.请你写出一种与此有关的自然现象及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自然现象: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41.(4分)小盼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盼通过描点画出图中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盼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左右.(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说明书中要求:每天晚上洗浴之后,请您及时向热水器中补充冷水,实践证明,晚上及时补充冷水比第二天早晨补充冷水,得到的热水温度要高些.请你运用上面的规律,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五、解答题(共13分)42.(3分)取一块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绷紧后,用线扎好,再取一小块薄玻璃片,粘在薄膜上(不要粘在正中间),如图所示,使小玻璃片对准太阳光,让它反射的光在墙壁上产生一个光斑,固定圆筒,对准圆筒大声讲话,仔细观察小玻璃片和墙壁上的光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43.(2分)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这是为什么?44.(3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个装置可以探究声学方面的哪些知识?(写出两点)45.(5分)周厚宽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1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面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液面停在第70格,求:(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2)该温度计的量程.(3)若用该温度计测水壶中水温时,液面停在第55格,则壶中水温是多少?参考答案1.A2.B3.D4.C5.B6.C7.C8.B9.B 10.C 11.D12.D 13.C 14.C 15.C 16.C 17.D 18.A 19.B 20.B 21.D22.观察、实验23.相同 1 水的颜色24蝴蝶发出的是次声波次声波25.(1)语言交流(2)超声波碎石26.液化凝华27.直线反射虚28酒精29.(1)隔声(2)隔热30.如答图所示31.如答图所示32.如答图所示33.如答图所示.34.-15 30 35.不变变小蒸发吸热36.酒精水银37.(1)空气(3)入射角能(4)强38.(1)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BC吸收减小(3) CF39.(1)②⑤(2)可以看到在玻璃板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确定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比较像和物的大小(4)不认可因为只凭一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偶然性很大(5)在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放上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承接到像40.(1)一杯水、两块玻璃片、滴管(2)a.用滴管在两块玻璃板上滴上等量的水,并使它们的表面积不同,将它们放在同样的环境当中;b.比较两块玻璃板上水蒸发的快慢(3)降雨液化41.(1) 22(2)温度高的水温度下降快,温度低的水温度下降得慢(3)及时补充冷水使水温下降得慢些,因此散热会减慢.42.人讲话时,墙面上的光斑会不停地移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空气能够传声,声音具有能量.43.皮肤上的汗液凝固44.(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3)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响度发生了变化.45.(1)2℃(2)40-180℃.(3)70℃。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期中考试重难点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更精确的测量需要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分(min)、时(h),测量时间的工具有钟表、停表等。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可消除(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5、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6、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刻度边靠近被测物体,要放正,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垂直。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单位。

【易错题型】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2 mmB.1.712 dmC.0.1712 KmD.0.1712 m2、学习了误差与错误之后,刘杨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不可能避免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

(1)小明分别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果可能也不一样,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初二上册物理期中复习题

初二上册物理期中复习题

初二上册物理期中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300,000 m/sC. 3,000,000 km/sD. 3,000,000 m/s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 大小B. 方向C. 速度D. 作用点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项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 物体的形状4. 以下哪个物体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电灯D. 火把5.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以上都不是6.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以下哪项有关: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的质量C. 物体的速度D. 物体的颜色7. 以下哪个公式表示的是功的计算:A. W = F × dB. W = F / dC. W = F + dD. W = 1/F × d8.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B. 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C.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D. 物体受到非保守力作用9. 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其受到的重力分解为:A. 垂直斜面和沿斜面两个分力B. 水平和垂直两个分力C. 沿斜面和水平两个分力D. 垂直斜面和水平两个分力10. 以下哪个是物体的动量守恒的条件:A. 物体静止B. 物体只受到保守力作用C. 物体只受到外力作用D. 物体所受外力之和为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13.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14.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5. 功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16.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________。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 B.C. D.2、《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3、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4、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C.同种液体、同一深度从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6、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7、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9、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11、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12、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3、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14、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15、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2、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4、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5、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物体M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3、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4、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7、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 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9、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10、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11、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A.盐水B.鸡蛋C.容器D.地球1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1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4、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1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32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资料篇一: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资料1)声现象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同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见声音的基本过程:①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②颌骨、头骨→感官神经→大脑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自学和生活的声音都就是噪声。

为了维护听力,声音无法少于90db;为了确保工作和自学,声音无法少于70db;为了确保歇息和呼吸,声音无法少于50db。

(3)光现象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v=340m/s3.元电荷:e=1.6×10c19c二.要点知识1.光在同种光滑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激光鼓励盾构隧道、日食、月食的构成、影子的构成、对准时使用的“三点一线”、小孔光学等都就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获得的。

)2.光源:○1自然光源:例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

(注意:不月亮是光源)3.光的三原色:白、蓝、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同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光的折射规律: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步入空气时,偏折光线靠近法线。

平面镜光学特点:①像是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等小)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③像是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横向。

(横向)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虚像)6.在光的散射现象和偏折现象中,光路都就是对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
教学ppt
9
思考:给你一副眼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 一个实验,判断它是老花眼镜还是近视眼镜
答案:①根据透镜的定义,可用手模镜片,比较中央 及边缘的厚薄,如中央厚边缘薄,为老花眼镜,反 之为近视眼镜。
分析与解答:已知:v=1450m/s t=4s
求:h =? 解: s=vt=1450m/s×4s=5800m
h=
s 2=
5800m 2
=2900m
答:海洋深度是 2900m 。
教学ppt
6
思考: 已知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 则它表示的时刻为( B ) (A)7点25分 (B)4点35分
老花眼镜,反之为近视眼镜。
教学ppt
10
三、光的折射 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 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0°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一条:
【提出问题】 老师的问题:琴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吗? 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的猜想: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或者老师的猜想,设计一个 实验方案来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只写方法,不用写结 论)。
不变。
(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______有关。
教学ppt
13
2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
种不可见光是
,有时,不把它对准电视机,
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如右图),
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
现象。小明通过学习,知道“色光只能
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透明物体”,他想知道电视
2.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340m。/s声音在 传播固比体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气用回声 可测距离:
s=
1 2
s总=
1 2
v t总
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
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他记
录下来的成绩准确吗?
教学ppt
3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1.人们用
分来贝划(分dB声) 音强弱的等
②根据透镜的光学特性:凸透镜能会聚光线, 凹透镜发散光线,可将一束平行光线垂直照射在镜 片上(或将镜片正对太阳光),移动镜片位置,如 能在镜片后的光屏(或地面上)出现一亮点,为老 花眼镜,否则为近视眼镜。
③根据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
像,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可通过镜片观察书本上
的字或其它细小物体,若能观察到放大的像,则为
遥控器发射的这种不可见光是否能透过有颜色的
透明物体,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那么
他需要有图中所示的设备外,另外还需准备一些
。请你说出他的具体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ppt
14
23、右图是蔡海航同学做的四弦琴。其中每根弦的粗 细都不相同,弦的松紧也可以调节。请你用它来研究琴 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ppt
11
12、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 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颜色 的光,使观众都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3、近视眼的矫正就是要配带一副近视眼镜,近
视眼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而远视眼则要配
带一副通常叫做“ ”的眼镜,这种眼镜实际
级,
是较40理~想50的dB环的境声,为音保护听力,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 贝 ; 为 了 保9证0 休
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
2.减弱5噪0 声的途径:
(1)在 (2)在Fra bibliotek减弱; 声源 中减弱;
(3)在 声音传播处过减程弱。
人耳 教学ppt
4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人耳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 20,~频2率00高00H于Z
20000H z的声波叫
, 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 次声。波
2.超声波的特性与应用
(1)特性: 方向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易集中。
(2)应用: 声呐 、超声波清洗器 、B超、超 声波速度测定器(多普勒效应)
教学ppt
5
例题1: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 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 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 的波信号,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C)5点35分 (D)8点25分
教学ppt
7
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
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
上是一个
透镜。
教学ppt
12
19、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 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 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
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你补充表中的空缺:
尺出的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尺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
必须保持钢尺的
1.声音的三要素: 、 (1)音音调调:是指声响音度的
、。 ,它音与色发声体的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高低 ,跟发声体
的 频率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大小 有关系。
(3)音色振:不幅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不同 。
音色
教学ppt
2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0_.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
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
跳棋的像:
。 教学ppt
8
5、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
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一.声音是什么?
1. 声 音 的 发 生 : 由 物 体 的 _振__动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传质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空气
3.声音是一种 ,我波们把它叫做

4.声波声能波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
,叫


能量
声能 教学ppt
1
二.声音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