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逍遥游》基础练习与答案

【通假字】(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而御六气之辩()(7)旬有五日而后反()【古今异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今义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解释下面实虚词】怒而飞()志怪者也()以六月息者也()则风斯在下矣()莫之夭阏者()之九万里()之二虫()众人匹之()彼且奚适()是鸟也()抟扶摇()置杯焉则胶()而后乃今陪风()而后乃今将图南()适百里()以久特闻()穷发之北()恶乎待哉()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齐谐》者,志怪者也()博闻强志()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自名秦罗敷()圣人无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1)水击三千里()(2)而后乃今将图南()(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齐谐》者,志怪者也()【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南冥者,天池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莫之夭阏者()(4)之二虫又何知!()(5)奚以知其然也?()(6)彼且奚适也?()(7 )彼且恶乎待哉?()【翻译下列句子】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②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④ 之二虫又何如? ⑤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复习巩固练习 一、解释句中划线词语1.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北海2.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天边3.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海动4.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事情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6. 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大风 7.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林中雾气8.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选择;没有办法9.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北冥有鱼通,译:2、三餐而反通,译:3、小知不及大知通,译:4、此小大之辩也通,译: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译:6、而御六气之辩通,译:二、一词多义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之:)②之二虫又何知!(之:)③穷发之北(之:)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息:)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其:)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其:)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以:)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③以八千岁为春(以:)④奚以知其然也(以:)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词义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活用,译: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活用,译:3、致:彼于致福者活用,译:4、合、征: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活用,译:5、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活用,译:四、重点虚词、实词怒而飞(怒:)志怪者也(志:)以六月息者也(去:;以:)则风斯在下矣(斯:)莫之夭阏者(夭阏:)之九万里(之:)之二虫(之:)众人匹之(匹:)彼且奚适(奚:)是鸟也(是:)抟扶摇(抟:)置杯焉则胶(置:;胶:)而后乃今陪风(陪:)而后乃今将图南(图:)适百里(适:)以久特闻(特:)穷发之北(发:)恶乎待哉(恶:;待:)五、古今异义词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2、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
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
4、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
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
六、翻译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2、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七、名句填空。
文言文《逍遥游》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逍遥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北冥(míng) 尘埃(āi)坳堂(āo)抟扶摇而上(chuán)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 晦朔(shuò)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é)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然(shu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 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C.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 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 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名为鲲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以五百岁为春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二、简答题6. 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
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练习答案

《逍遥游》一、选择题。
(45分,每题3分)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答案】C【解析】“绝”应为“直上穿过”之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回旋而上。
B.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抢:集,着落。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D.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
【答案】B【解析】抢:突过,撞上。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到、往。
B.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制。
C.未有知其修.者修:长。
D.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非:责难。
【答案】B【解析】B项,“控”应解释为“投,落下”,而不能解释为“控制”。
其余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4.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C【解析】①用,介词;②把,介词;③用来,表目的的连词;④用,凭借,介词。
四个“以”,①②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③④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3分)A.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宁许以负.秦曲B.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C.而后乃今将图.南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D【解析】A项,背负/承担;B项,到/适合;C项,打算/地图;D项,都是知道之意。
故选D。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北冥有鱼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答案】D【解析】A 知——智,辩——辨;B 有——又,反——返,冥——溟;C 知——智、而——能。
逍遥游(含答案)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0、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翼也无力。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逍遥游》练习附答案.doc

厦门翔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语文课练《逍遥游》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抟(tuán)扶摇坳(ào)堂北冥(míng)B.夭阏(què) 宿(xiù)舂粮斥鷃(yàn)C.数(shù)数然蓬蒿(hāo) 沮(jǔ)丧D.恶(è)乎待哉决(xuè)起而飞蜩(tiáo)蝉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培.风B.亦若是.则已矣C.而御.六气之辩D.彼且恶.乎待哉3.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南冥者,天池也B.齐谐者,志怪者也。
C.此小大之辩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腹犹果然..不及大年寿命短的..吃饱的样子 B.小年C.穷发.之北头发 D.置杯焉则胶.粘住不动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B.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逍遥游》练习(含答案)

《逍遥游》练习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 ) 鲲.(kūn )抟.扶摇(tuán ) 坳.堂(ào )B.夭阏.(è ) 决.起(jué )抢.榆枋(qiānɡ ) 蓬蒿.(hāo )C.斥(yàn ) 舂.粮(chōnɡ )朝.菌(zhāo ) 蟪蛄.(gū )D.沮.丧(jǔ ) 泠.然(línɡ )恶.乎待哉(wū ) 蜩.(tiáo )解析:“决”读“xuè”。
答案:B2.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小知不及大知②此小大之辩也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而御六气之辩⑤而彼且奚适也⑥而征一国者⑦北冥有鱼⑧而莫之夭阏者A.①②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⑥⑧解析:③⑤⑧没有。
①“知”通“智”,②“辩”通“辨”,④“辩”通“变”,⑥“而”通“耐”,⑦“冥”通“溟”。
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犹有未树也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彼且.恶乎待哉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虽,都解释为“虽然”。
且,前者为“况且”,表递进;后者为“还”,助词。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彼且恶乎待哉D.遂见用于小邑解析:A、B、C三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被动句。
答案:D5.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解析:A项,“海运”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B项,“羊角”古义:“旋风”;今义:羊的犄角。
D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逍遥游》练习附答案

厦门翔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语文课练《逍遥游》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抟(tuán)扶摇坳(ào)堂北冥(míng)B.夭阏(què) 宿(xiù)舂粮斥鷃(yàn)C.数(shù)数然蓬蒿(hāo)沮(jǔ)丧D.恶(è)乎待哉决(xuè)起而飞蜩(tiáo)蝉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培.风B.亦若是.则已矣C.而御.六气之辩D.彼且恶.乎待哉3.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南冥者,天池也B.齐谐者,志怪者也. C.此小大之辩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腹犹果然..不及大年寿命短的..吃饱的样子 B.小年C.穷发.之北头发 D.置杯焉则胶.粘住不动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B.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逍遥游》练习题及答案

逍遥游(节选)●作业导航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斥安(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ó)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4.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
5.选出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7.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A.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
B.是说世人只与彭祖相比,却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节选)》练习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逍遥游(节选)》练习附答案逍遥游(节选)庄周(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题及答案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鲲( )鹏抟( ) 齐谐( ) 坳( )堂迁徙( ) 北冥( ) 夭阏( ) 沮( )丧榆枋( ) 斥鴳( ) 舂( )米晦朔( )泠( )然蓬蒿( ) 翱( )翔恶( )乎待哉穷发( )之北知( )效一官决( )起而飞数数( )然三餐( ) 蟪( )蛄蜩( )二、解释重要词语1、怒( )而飞2、其翼若垂( )天之云3、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南冥者4、志( )怪者也5、水击( )三千里6、去( )以( )六月息( )者也7、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8、天之苍苍,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9、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10、覆( )杯水于坳堂之上 11、则芥( )为之舟 12、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13、而后乃( )今培( )风 14、背负青天而莫( )之夭阏者15、而后乃今将图( )南。
16、我决( )起而( )飞17、枪( )榆枋而止 18、时则( )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1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之:20、适( )莽苍者 21、三餐而反( )22、腹犹( )果然( ) 23、之( )二虫又何知24、小知( )不及( )大知 25、小年( )不及大年。
26、而彭祖乃今( )以久特( )闻 27、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28、汤之( )问棘也是( )已( ) 29、穷发( )之北有冥海者30、未有知其修( )者31、绝( )云气,负( )青天 32、且( )适( )南冥也。
33、此亦飞之至( )也 34、此小大之辩( )也。
35、故夫知( )效( )一官 36、行( )比( )一乡。
37、德合( )一君、而( )征( )一国者38、且举( )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39、举世而非( )之而( )不加沮( )40、定( )乎( )内外之分( ) 41、辩乎荣辱之境( )42、斯( )已( )矣。
彼其于( )世未数数( )然也43、虽然,犹有未树( )也。
《逍遥游》 练习含答案

课时达标训练逍遥游(节选)、基础巩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解析:选BA 项,“反”同“返”,返回;C 项,“知”同“智”,智慧;D 项,“辩”同“变”,变化。
解析:选A 抢:集,着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 项,绝:直上穿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A.北冥(ming) 尘埃Gi) 坳堂G 。
) 抟扶摇而上(chudn) B.鲲鹏(kun)夭阏(yu) 蓬蒿(hao) 学鸠jiu) C.晦朔(shuo)泠然(ling) 宿舂粮(chOng) 決起(jue) D.蟪蛄(hui) 榆枋(fang) 蜩与学鸠(tiao)数数然(shu&shuo)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D 解析:A.抟扶摇而上tuan;B •夭阏Q;C.決起xuQ2.A .B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 . 小知不及大知D . 御六气之辩3. 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抢.榆枋,时则不至抢:抢夺B .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同“返”C .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征:信D .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解析:选D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A项,连词,抑,或许/代词,他。
B项,动词,至U,往/代词,此,这。
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翼若垂天之云C.我腾跃而上举世非之而不加沮D.以五百岁为春去以六月息者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北冥有鱼通,译:2、三餐而反通,译:3、小知不及大知通,译:4、此小大之辩也通,译: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译:6、而御六气之辩通,译:二、一词多义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之:)②之二虫又何知!(之:)③穷发之北(之:)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息:)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其:)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其:)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以:)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③以八千岁为春(以:)④奚以知其然也(以:)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词义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活用,译: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活用,译:3、致:彼于致福者活用,译:4、合、征: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活用,译:5、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活用,译:四、重点虚词、实词怒而飞(怒:)志怪者也(志:)以六月息者也(去:;以:)则风斯在下矣(斯:)莫之夭阏者(夭阏:)之九万里(之:)之二虫(之:)众人匹之(匹:)彼且奚适(奚:)是鸟也(是:)抟扶摇(抟:)置杯焉则胶(置:;胶:)而后乃今陪风(陪:)而后乃今将图南(图:)适百里(适:)以久特闻(特:)穷发之北(发:)恶乎待哉(恶:;待:)五、古今异义词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2、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
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
4、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
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
六、翻译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2、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七、名句填空。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

逍遥游练习及参考答案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三餐而足,反而不通。
3、小知不及大知,大知不过是道通而已。
4、此小大之辩,XXX乎其中妙合,必有一通。
5、旬有五日而天下治。
6、而御六气之辩,以游其间。
7、之二虫又何知!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9、去以六月息者也。
10、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3、彼于致福者而至。
14、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5、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6、怪,志怪者也。
17、XXX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9、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0、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一、填空题1.《庄子》的作者是XXX。
2.《逍遥游》中的“逍遥”意为自由自在、无拘束。
3.《逍遥游》中的“饮酒乐”是指享受生活的乐趣。
4.《逍遥游》中的“兴之所至”是指随心所欲、随意而行。
5.《逍遥游》中的“无所不至”是指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
二、选择题1.《逍遥游》中的“饮酒乐”是指(B)。
A.喝酒是为了解闷B.享受生活的乐趣C.为了逃避现实D.酗酒成瘾2.《逍遥游》中的“兴之所至”是指(A)。
A.随心所欲、随意而行B.只有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行动C.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才能行动D.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行动3.《逍遥游》中的“无所不至”是指(C)。
A.行动没有方向和目的B.不需要考虑后果和影响C.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D.可以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4.下面哪个不是《逍遥游》的主题(D)。
A.自由自在、无拘束B.享受生活的乐趣C.随心所欲、随意而行D.追求物质财富三、改错题1.鹏之徙XXX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改为:鹏之徙XXX,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六月停息。
2.至人无己,无人亦无己,圣人无名。
改为:至人无我,无人亦无我,圣人无名。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XXX知其然也?愚者也。
改为:小学问不及大学问,少年不及壮年。
《逍遥游》练习题及答案

逍遥游(节选)之马矢奏春创作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作业导航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斥安(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ó)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4.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
5.选出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遨游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跑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7.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A.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
B.是说世人只与彭祖相比,却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逍遥游》的练习习题及答案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鲲( )鹏抟( ) 齐谐( ) 坳( )堂迁徙( ) 北冥( ) 夭阏( )沮( )丧榆枋( ) 斥鴳( ) 舂( )米晦朔( )泠( )然蓬蒿( )翱( )翔恶( )乎待哉穷发( )之北知( )效一官决( )起而飞数数( )然三餐( ) 蟪( )蛄蜩( )二、解释重要词语1、怒( )而飞2、其翼若垂( )天之云3、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南冥者4、志( )怪者也5、水击( )三千里6、去( )以( )六月息( )者也7、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8、天之苍苍,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9、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10、覆( )杯水于坳堂之上11 、则芥( )为之舟12、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13、而后乃( )今培( )风14、背负青天而莫( )之夭阏者15、而后乃今将图( )南。
16 、我决( )起而( )飞17、枪( )榆枋而止18 、时则( )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19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之:20、适( )莽苍者21 、三餐而反( )22 、腹犹( )果然( ) 23 、之( )二虫又何知24 、小知( )不及( )大知25 、小年( )不及大年。
26、而彭祖乃今( )以久特( )闻27 、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28 、汤之( )问棘也是( )已( ) 29 、穷发( )之北有冥海者30、未有知其修( )者31、绝( )云气,负( )青天32、且( )适( )南冥也。
33、此亦飞之至( )也34 、此小大之辩( )也。
35、故夫知( )效( )一官36、行( )比( )一乡。
37 、德合( )一君、而( )征( )一国者38 、且举( )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39、举世而非( )之而( )不加沮( )40、定( )乎( )内外之分( ) 41 、辩乎荣辱之境( )42、斯( )已( )矣。
彼其于( )世未数数( )然也43、虽然,犹有未树( )也。
44、夫列子御( )风而( )行45 、泠然( )善也46 、旬有( )五日而后反47 、彼于致( )福者48 、。
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 )者也49、若夫乘( )天地之正( ) 50 、而御六气之辩( )51 、彼且( )恶( )乎待哉52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 ,圣人无名( )。
三、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 ”意思是:)(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 ”,意思是:)(3)此小大之辩也也(“辩”通“ ”,意思是:)(4)而征一国(“而”通“ ”,意思是:)(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 ”;意思是:“反”通“ ”,意思是:)(6)御六气之辩(“辩”通“ ”,意思是:)(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 ”,意思是:)四、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古义:(2)众人匹之。
“众人”,古义:(3)腹犹果然。
“果然”,古义:(4)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5)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小年”,古义:(6)海运将徙于南溟“ 海运”,古义:(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物”,古义:。
五、一词多义(1)知①之二虫又何知( ) ②小知不及大知( )(2)名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②圣人无名( )③名之者谁( )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3)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之①之二虫又何知( )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众人匹之( )(5)为①以五百岁为春( ) ②其名为鲲(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志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②士志于道( )③博闻强志( )(7)穷①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②今多穷困( ) ③欲穷其林( )(8)且①且奚适也( ) ②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③彼且恶乎待哉( )(9)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 ) 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⑤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⑥而莫之夭阏者( )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⑧之二虫又何知( )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⑩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0)而①怒而飞( )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决起而飞( ) ④而控于地而已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⑦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⑧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⑨而征一国者( )(11)则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②时则不至( )③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2)然①奚以知其然也( )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③未数数然也( )(13)以①以五百岁为春( )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奚以知其然也( )六、文言词语活用1.《齐谐》者,志怪者也( )2.而后乃今将图南(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不过数仞而下(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七、文言句式(1)此小大之辩也( ) (2) 《齐谐》者,志怪者也(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南冥者,天池也。
( )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 补出6 9 省略内容)(6)翱翔蓬蒿之间(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8)众人匹之(9)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1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11)奚以知其然也( )(12)彼且奚适也( ) (13)而莫之夭阏者( )(14)彼且奚适也( ) (15)奚以知其然也( )(1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17)翱翔蓬蒿之间( )(18)之二虫又何知( )八、翻译重要语句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译:②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③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译:④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⑤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九、名句默写1、北冥有鱼,________ 。
_ _______ ,_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________ 。
_ _________ ,_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2、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泰山,,,绝云气,负青天。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
4、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5、《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7 、,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8、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参考答案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Kūn tu án xi éào xǐmínɡèjǔfānɡyàn ch ōnɡ shu l ínɡ Hāo áo w ū f à zh ìxu è shu c ān hu ìtiáo二、重要词语1、怒:奋起。
2 、垂:边远。
3、徙:迁移。
4、志:记载。
5、击:拍打。
6、去:离开。
以:凭借。
息:气息。
7 、吹:吹拂8、其:表选择,是- 还是。
极:尽。
9、是:这样10 、覆:倾倒。
11、芥:小草。
12、斯:则,就。
13 、乃:才。
培:通作“凭”,凭借。
14、莫:这里作没有什么。
夭阏(è):遏阻、阻拦。
15 、图:打算,计划。
16 、决(xu è):疾的样子。
而:表修饰。
17 、枪(qiāng) :接触。
18、则:或。
控:投下,落下来。
19 、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之:去到。
20 、适:往,去到。
21 、反:返回。
22 、犹:还。
果然:饱的样子。
23 、之:这。
24 、知(zh ì):通“智”,智慧。
及:比得上。
25 、年:寿命。
26 、乃今:而今。
以:凭。
特:独。
闻:闻名于世。
27 、匹:配,比。
28 、之:主谓间,消独。
是:这样。
已:矣。
29 、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30、修:长。
31、绝:穿过。
负:背。
32 、且:将。
适:到。
33 、至:极点。
34、辩:通作“辨”,辨别、区分。
35 、知:才智。
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
36 、行(x ìng) :品行。
比:比并,合。
37 、合:满意。
而:通作“能” ,能力。
征:取信。
38 、举:全。
劝:劝勉,努力。
39、非:责难,批评。
而:表转折。
沮(j ǔ):沮丧。
40 、定:认定,分清。
乎:于。
分:区别。
41 、境:界限。
42 、斯:这。
已:罢。
于:在。
数数(shu)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43、树:树立,建树。
44、御:驾御。
而:修饰45、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46 、有:又。
47 、致:罗致,寻求。
48 、行:步行。
待:凭借,依靠。
49、乘:遵循,凭借。
正:本;自然的本性。
50 、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51 、且:尚且,还。
恶(w ū):何,什么。
52 、无功:不建树功业。
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三、通假字(1)冥通“溟”,大海(2)知通“智”,智慧(3) 辩通“辨”,区别(4)而通“耐”,能(5)有通“又”;反通“返”,往返(6) 辩通“变”,变化(7)邪通“耶”,疑问语气词四、古今异义(1)虽然这样(2)一般人(3) 食饱之状(4) 游动的雾气(5)寿命短的(6)海动(7) 天空飘浮的生物或尘埃云气等物。
五、一词多义(1) 知:①动词,知道②名词,智慧(2)名:①名词,名称②名词,声名③名词用作动词,命名④ 动词,说出(3)息:①名词,气息,这里指风②名词,气息(4)之:①代词,这②结构助词③动词,到,到··去④代词,(5)为:①动词,作为,当作②动词,叫做③疑问语气词,呢(6)志:①名词,志向②动词,立志③动词,记住(7)穷:①形容词,尽②形容词,生活困难③动词,走到尽头(8)且:①副词,将要,打算②连词,而且③连词,还(9)之:①助词,的②助词,的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取消句子独立性⑥代词,它⑦动词,到,往⑧代词,这些⑨ 代词,他⑩代词,他,指彭祖(10)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就⑤连词,表并列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转折⑧连词,表转折⑨一说通“耐”,引申为“能”(11)则:①连词,就②连词,或者③连词,那么(12)然:①代词,这样②代词,这样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3)以;①介词,把②介词,用③介词,凭六、活用1.怪:形容词做名词,怪异的事物。
2.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行。
3. 南:名词作动词,南行。
4.下:名词作动词,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