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摘要】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积极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使其内容至体制都符合新时期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较大的变动,从传统课堂教学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促进高职院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中之重,对此,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新的模式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及新的思路,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操作中熟练并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增强各方面的技能,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学生较为关注的话题引入思想政治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意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诚信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及团队合作教育等。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为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此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与创新[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不仅促进了高职教育的转型与发展,也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传统的相对固化的育人机制面临挑战。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驱动下,及时把握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体制的转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逐步过渡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方面上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指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规划纲要》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趋势和要求。

这一全新教育模式,不仅改变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传统育人格局,更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面临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视变革带来的困境,通过转型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并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值得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认真思考和科学应对。

一、工学结合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面临拷问1.传统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工学结合产生冲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始终沿着固定的格式延续至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相对陈旧的固化教学模式,思想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固定版本教材、课堂和教师灌输为中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校园文化活动的传统做法;教学模式、教学大纲、师资队伍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简单划一;不仅课程体系、标准和考核机制缺乏弹性,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紧跟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做出及时计划调整,缺乏有针对性的、对参与企业实训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研讨和与现代企业要求相适应的人才素质培训机制。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分析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分析


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第二 , 让学校全员都参与到教学模式的构建当 中,让学生 和教师 自觉参 与进来 ,树立主人翁意识 ,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 的各个 环 节当中 ,当单 向输 出转变为集中民主的方式。 第三, 完善管理制度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 治教育模式 的重要 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和管理制度保持协调 ,同时还应该对 现有制 度进行完 善,使制度实 现科学化 、制 度化 。针对教 师制定 师德规 范 , 同时对其教学 、科研等环节制定完善的规范 ,确保其在开展工作 的过 程 中有 迹 可 循 、有 理 可 依 ,避 免 人 为 的 随 意 性 使 得 思 想 政 治 缺 少 权 威
高 职 院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理 念 的 创 新 必须树立正确 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尤其是以人为本 的理念 ,以人 为本 的核心就是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学生为 中心 ,并使这 一 理 念 方 针 贯 彻 到教 育 的全 过 程 当 中 ,将 其 作 为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重 点 , 从而迎合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地 位,使 学生 的人格培养成 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即全面发展的复合 型人 才 教育理念 ,把道德价值作为主要的发展内涵 ,将非智力因素为开展 全 面素质教育 的重点 ,将人文教育作为基础 ,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 化学 发展 , 借鉴 国际人才素质教育理念 ,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从而 实 现学 生 思 想 政 治 的全 面 发 展 。 实现教 育 目标层次和思想一元化相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以巩 固和坚持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以及 “ 三个代表 ” 的主旋律思 想 , 让学 生了解我 国 目前 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架构。当然 ,教育是一个 具 有长效性 的任务 ,所有必须保证教育方向的正确 ,秉承因材施教 的教 学原则。随着高校教育 的不断发展 以及学生群体的庞大 ,学生 的能力 和素质也存 在较 明显 的差异 ,同时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 知识的 地位 ,而开始向教育权利主体的角色转变 ,学校在学生面前绝对 的主 导地 位也发生 改变 ,开始 向平等 、公正的法律关系偏移 ,有 了法律 的 保 障 ,学生 的选 择 权 就 上 升 到 法 律 层 面 ,其 应 有 权 力 也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发挥 。 在 目前 的新 形 势 下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必 须 做 出 适 当 的调 整 ,转 变 以往单一 机械灌输 的教学方式 ,应该将学生实际和理论 的结合 最为重 点的教学任务 ,迎 合学生 的内心需求 ,最终实现层次性教育 目标 与主 导 思 想 一 元 化 的协 调 发展 。 二、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应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做 出调整 ,教育理 念的变化使得 教学 内容的创新成 为必然的趋势 ,教育 内容应该 与时代 主题特征 、历史背 景相符合 ,努力开拓 出新境界到达新层次 。而创 新 过程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作 为基准 ,教育 内容的拓展和充实都 不应与 学生的全面发展背 道而驰 ,重视科学 、人文 以及创新精神 ,所 以在思 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必须明确教育对象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合 经济建设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保证两者共 同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 中必须坚持 实事求是 、去伪存 真 的科学精 神 ,并 以这种精 神进行 “ 三个代 表 ” 、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实 现科学 发 展观 的全面 落实 ,树 立 正确 的价 值 观 、世 界 观 和 人 生 观 ,将 社 会 主义 的精 神 烙 印 在 心 中 。 同时 学 生 还 应 该具备广阔的胸怀 、开放 的视野 以及敏感 的洞察力 。在教育 内容方面 应 该 尽 可 能 的 丰 富 其 内涵 ,让学 生 能 够 自主选 择 学 习 ,在 自主 学 习 的 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当前 社会生 产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 高 ,但 同时人类也面临更大危 机,主要人文 价值被忽视 ,而这终 会导致反人性 的状况蔓延 ,因此在社 会经 济飞速 发展的过程中必须 重视科学 素质 与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 ,不 断提升道 德 ,实 现 复 合 型 人 才 教育 模 式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第一 ,完善开发式的思想正式教育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 的不断发 展 ,学生的 自主性 得到 了实 现 ,但是 这种 自主学 习如 果没 有加 以约 束 ,那么就容易导致 学生 的活动分散 ,间接的增加 了教 学的难度 ,不 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实效性 。所 以教育模式必须迎合高 职教育的 发展实际 ,摒弃以往教学模 式中的老旧观念 ,建立一个效率 高 、功能

工学结合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

工学结合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

⼯学结合下⾼职思想政治教学⼯学结合下⾼职思想政治教学 新的教学模式给⾼职院校的思想教育课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职院校的⼈才培养⽬标的实现,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才,创造更多的财富。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我党的⽣命线,对于⾼职院校也是⼀样,思想政治教育是⼗分重要的,⽬前,“⼯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趋势,⼯作和学习相结合,教育和⽣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我们对“⼯学结合”模式下的⾼职思想政治教学进⾏探索,希望对⾼职院校的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结合;⾼职;思想政治;教育 ⾼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适应未来⼯作岗位的⾼素质⼈才的重任。

⽽思想政治⽅⾯的教学是⾼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前,在“⼯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的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好教育的⽅向,如何让每⼀位学⽣思想过硬、政治合格,是每⼀位⾼职院校教育⼯作者的责任。

1.“⼯学结合”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职院校是我国培养社会⾼素质⼈才的重要场所,是学⽣和他们未来⼯作岗位的桥梁。

⽬前,“⼯学结合”模式在我国的⾼职院校教育中越来越普遍,带来新的⾎液和挑战。

所谓“⼯学结合”,就是⼀种将⼯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常适合⾼职院校的教育的。

⾼职院校是为了培养适应⼯作岗位的技术⼈才,为了更好的让学⽣提前适应今后的⼯作岗位,学校与⼯作单位就必须建⽴充分的联系,让学⽣提前到⼯作岗位上进⾏实习,实现校企的共建,这样,对学⽣提⾼⾃⼰的⼯作能⼒和适应能⼒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学结合”模式的不断发展,给我国⾼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学结合”的实施使思想政治教学⾯临着新的挑战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要求更⾼,标准也更⾼,课堂单⼀模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常的需要,⼯作与学习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所以,⾼职院校要改变⽇常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法,以新的模式更好的为学⽣的学习和⼯作服务。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 学结 合模 式作 为 高职 高专 院校 最 为普 遍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这 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把拟合作企业文化的教育纳入到班级 日常 种 模式 以学 生 职业 素质 培养 、 职 业能 力 培养 和职 业竞 争 力培 养 为 主 教 育教 学 、 学 生 社 团活 动 和就 业 教 育 过程 中 , 让 学 生 了解 相 关企 业 线 ,充 分发 挥 高校 和用 人企 业 不 同的教 育环 境 和资 源优 势 , 通 过校 文 化 之功 能 , 让 他们 在 理 想 与现 实 之 间找 到 契合 点 , 以便 于 在工 学 企 双 向互 助 , 将 专业 理 论 教学 、 职业 技 能 训 练与 生 产 实 习实 训 经验 结合中转换角色, 为其优秀职业素质养成及今后顺利就业或创业奠 等几方面的培养有机结合 , 为社会建设、 生产 、 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 定 坚实基 础 。 技 能 型实用 人才 。这 种人 才培 养模式 已经 成为 当前 我 国高职 教育 改 2 . 3 关注 学生 职业 适应力 培 养 。 通过 工学结 合企 业调 研 , 用 人单 革与 发 展 的方 向 , 它 同 时带 来 了高 职 院校 管 理 模式 、 教 育教 学 方式 位对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 、 创新精神、 敬业意识 、 责任意识、 诚信品 的不断变革,同时,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课 质 以及工作态度等普遍重视 。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 要在
职 业 教 育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 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创新研究
程呈 李微 高玉峰
0 6 6 0 0 4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摘 要 :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较为普遍 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必然对高职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环境产生影 响, 对 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 内容和 方法 、 教 育教 学形 式等 都提 出了新 的挑 战 。高职 思 想政 治教 育应适 应这种 环境 变化 , 同时创新教 育 内容 和方 法及教育教学形式, 适应高职教育培养 高素质、 高技能的人才培养需要 。 关 键词 : 工 学结合 ; 高职 学 生 ; 思想 政 治教 育 ; 创新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摘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工学结合”环境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出发,提出了四大创新思路: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项目驱动下的改革、技术创新与思想引领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提升。

这些思路旨在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和应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注重其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文章最后总结了“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学结合、创新思路、实践教学、项目驱动、技术创新、师资队伍、教育提升、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也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仅仅侧重于技术培养而忽视思政教育的高职院校,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

以往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高职教育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思政教育路径,使思政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工学结合”环境下进行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感。

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堂箜宴堕 垦堡 墼查
总第 5 0 9 期
工 学 结 合 视 域 下 高职 院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创 新 研究
口 李 荣 胜
摘 要: 高 职 院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创 新 是 时 代 发 展 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自我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 本 文 以 “ 工 学结合 ” 为
体 系 的正 确 性 与 科 学性 就会 产 生 怀 疑 、 动摇 甚 至抵 触 , 十
几年 的校 园教 育积 淀就 可能 会弱 化 。 3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环 境 的 复 杂 性 , 增 加 了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不 可 控 性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环 境 是 指 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活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体 走 向多 元 即 由传 统 人 才 培 养模 式 下 的
学 校 单 一 主 体 转 变 为 由 学 校 和 企 业 共 同 或 交 替 担 任 。 由 于职业 和 工作 性 质 等 的不 同 , 多 元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 体 首 先 带来 的是 教育 空 间和 时 间 的变化 , 同 时 也 带 来 不 同 的 教 育 内容 、 理念 、 方法 , 使 学 生 在 短 时 间 内难 以进 入状 态 , 由 此 衍 生 了一 系 列 问题 。特 别 是 在 对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认 识

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 临的新挑战
1 .思 想政 治教 育 主体 的 多元性 , 影响 了思想 政 治教 育 实效 性 和 连 续性 的发 挥 。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体 就是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活 动 的发动 者 、 组 织 者 和 实 施 者 。 不 同 的 思 想 政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新特点和新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新的道路,使之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内涵针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及教育方向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特征,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社会所需求人才素质要求为标准进行教学,而当下的现状是社会需求人才和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间出现断层,学生理论性强、实践能力不足,企业不愿接受一个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培养的新人,这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

针对此问题,高职院校积极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新,具体来讲就是将学习过程和工作工程结合起来的,体现教、学和做高度统一的教学理念,学校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实习训练、学生就业等方面互相支撑、共同发展。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一方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提供直观的教学素材,以生动的社会实践践行教学内容,有利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新环境、新情况的出现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教育环境的变化增大了学生思想上的不可控性,社会化的环境容易造成还未形成科学、坚定的价值观的学生思想上的失足和偏差,功利性思想加重,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1.高职院校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认识不足学生大多认为这是一种类似实验课的教学,抱着一种好奇、好玩的心态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工作,不能真正认识到实践工作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没有切实以工作人员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造成学生思想上很难真实体会工作实践中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而新的教育方法又起不到切实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较为普遍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必然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教学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同时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及教育教学形式,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需要。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学结合模式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最为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竞争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双向互助,将专业理论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生产实习实训经验等几方面的培养有机结合,为社会建设、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同时带来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同时,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课题。

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适应教育环境变化1.1 学生下企业前进行导向教育,有效化解矛盾冲突。

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前,高校实习组织者要对实习学生加强引导教育,要把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及就业择业技巧教育做在前面,对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环境与主体角色的反差进行提前预警,给学生以自我调适的心理准备。

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学习权益和经济权益的关系,学习权益重于经济权益,要以企业正式员工的姿态服务与企业,在企业生产中体现自己的工学结合目标,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工学结合的“双赢”的效果。

1.2 校企共建学生思想政治导师制度。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校企双方可共建由企业工程师、校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参加的临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顶岗实习充分结合。

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前移到顶岗实习一线,构建跟进式的教育机制,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工学结合”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揭示出该模式带来的创新实践。

文章总结了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学结合、创新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实践、成功经验、问题、启示、未来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社会背景和发展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也阻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传统理论教育模式单一、学生认同感不强、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亟需进行创新研究以提升教育质量。

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研究能够探讨如何将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高职院校提供新的教学范式。

通过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效果的评估,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证支持,为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供经验总结。

这种研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持。

在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创新研究,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 0 01 2 0 01
年曷 差 月 第期 5
E N I N与 I发VO E COC济S AD EP N O M经DO会 ELM T A 社L 展 C
VAN5 O80 M .. L.1 .20 Yo
“ 工学结合’ ’ 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戴 贞标
[ 摘 要]“ 工学结合” 的人 才培养模 式是 高职院校教 育的重大改革。在这种模 式下 , 高职院校思想
政治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是一个全面的挑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内容模块 、 主体、 机制的- 新进行 g 0
论述 . 以期 能适应 时代 的发展 。
[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 工学结合 ;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 作者简 介 ]戴 贞标 , 东水利 电力职业技 术 学院讲 师 , 士 , 东 广 州 50 3 广 硕 广 16 5 [ 中图分 类号 ] D 4 6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22 (00 0 0 3 0 62— 7 8 2 1 )5— 19— 3 20 年教育部《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 06 关 教学质 量 的若 干意 见》明确 提 出 , 大 力 推行 工 学 要 结合 ,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 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 也给高职院校 如何在“ 工学结合 ” 模式下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 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笔者认为 , 要做好这一 过渡到企业和社会 , 空间与环境的变化使得思想政 治教 育更具 开 放性 、 多样 性 。思想 政治工 作必须尽 快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 , 走出围墙式的教 育模式 , 改变过去高校“ 墙院内” 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模式和方法。探索既不同于以往校 内环境也 不同于高校普通社会实践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 新机制、 新路径 。 ( ) 二 社会环 境在 “ 工学结 合” 过程 中对 学生 思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在这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探索校企共同构建、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标签]工学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也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因此,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将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的题中之义。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1.系统性不强。

在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学校要与企业共建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培养学生。

但从现状看,学校、企业、社会三方互动多赢的局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尤其是作为合作的重要一方——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强,社会资源也未很好的利用,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尚未真正形成。

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过程,即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的形态来看,也需要互为基础、互相促进。

如在实训前,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生态和员工规范;实训中,要帮助学生融入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实训后,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能力。

尤其是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

2.针对性不够。

在目前工学结合的开展过程中,更多关注专业建设、岗位技能训练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未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向顶岗实习环节进行有效渗透。

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交错、地点分散、情况复杂,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若不挖掘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不进行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则会导致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停留在一般化的层面,出现“以工代学”或“以学代工”局面。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生若不能系统全面地接受相关教育 , 他们 就不会 正确认识 到思想 政治学 习的重要性 , 功底 自然 不会扎实 , 学生在 工学结合过 程中
邮箱 、 博客、 短信等方式关 怀 、 引导学生 。学生 党员 、 学生干部不 仅在实习中积极努力做到以身作则 , 还要协助教育者教育其他 学 生。企业也要 积极 配合 学院管理和教育学生 , 要实现 思想 政治教 育与企业 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互补 ,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 育工
作 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4 加 强校 园文化与企业 文化 的融合
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中, 要融入优秀的企业核心价值 观, 引领校企精神文化融合 , 以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 , 促进校企制度 文化融合 ,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与实蹦 “ , 以科
自然也很难诠释“ 知行 统一” , 有 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也会适得其 反 。由此看来 , 提高学生高职思想政 治教育必是高职产学合作教 育下 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职辅 导员可下企 业帮助企业 教育和管理 学生 。班主任 和思想政
治理论课老 师不 定期到企业关 一 t 2 , 、 指导学生 , 同时可以通过 网络
职院教师要清楚 目的是为培养出“ 四有 ” 人才 , 不是单纯 地教 授相关专业 知识而是要让 学生德 、 智、 体、 美 方面全面发展 , 全 面 素质 的培 养根源在于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 育作 为高 职院 校的重 中之重 , 要 不断加强 , 避免 因任何原 因减少 课时 。在校 学
2 培养多元化的教师人才
学的理论武装人 ,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 , 以先 进的文化培育人。我们要沿着正确 、 健康 、 积极的轨道发展 , 需要加 强正确导 向, 以人为本 , 突出育人氛围, 注重做好指导 、 引导、 向导三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当前的教育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高职教育利用国家对于教育的大力支持这样一个契机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办学上有了完善,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工学结合模式是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职业技术类学校教育水平所提出的一种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为配合这种模式的顺利推行,如何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便是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具体实施规划。

工学结合模式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所受益匪浅的一个成果,主要是通过这种密切社会联系的模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既获得经济利益,也使整个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是更好的配合工学结合模式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通过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实现高职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相应解读1.工学结合模式的含义所谓工学结合模式,就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在取得国家相应支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习活动,在企业以员工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2.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特点(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6)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作者:王飞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9期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其实质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生产性的实践锻炼合为一体,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宗旨是立足于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的需要,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仅对专业教学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顺应工学结合变革的要求,弄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新问题,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之义。

一、工学结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1.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元素,带来了强大的活力(1)生动的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社会实践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性的物质劳动,为培养劳动观念、勤劳自立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的意志品质和劳动的基本素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科技应用开发等活动,为提高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极为宝贵的条件。

在社会实践的大学校里,学生可以尽情地汲取实践的养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尽早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动力。

(2)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工学结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企业则是最富活力的开放细胞,在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文化发展、需求变化、要素流转、市场参与等诸多方面,企业都会极为敏感地以相应的方式作出应对。

在这开放的体系中,学生可以沐浴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熏陶,可以直接把握实践发展的脉搏,可以吸纳经济前沿的信息……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生态和实践舞台。

(3)多样的教育载体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教育理性色彩比较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差强人意。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随着时代发展与教育领域进步,我国教育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空前高度。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

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以高职思政教育作为讨论基础,探究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进而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工学结合模式作为当今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通过利用学校资源、企业资源共同展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简而言之,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高职德育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职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知识与德育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思政教育即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下工学结合模式思政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德育知识来规范行为、用行为来感受知识,进而发挥高职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职业行为习惯、明确价值取向,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学结合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实践感悟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实现自我教育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在企业、社会中不断适应、历练,进而实现自我教育。

在校园中,思政教育是以感性道德,道德最终目标是转化为道德行为,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会经受磨练,亲身感受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在岗位中实现自我调整、自我发现、自我完善,逐渐朝向“企业人”发展,进而适应企业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与道德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对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研究,就是要抑制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高其实效性,使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朝着健康、和谐、先进与文明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关键词:高职产学合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83
高职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使学生通过实践把理论跟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水平,于此同时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跟社会,进而为日后就业铺路。

高职产学合作教育较传统学院模式来说,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

怎样运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提高其实效性,从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样提供了发展空间,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给思想政
治教育者带来新的挑战等。

所以,在这种情况模式下,相关政治教育就要从新定位,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消退不利因素。

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职院教师要清楚目的是为培养出“四有”人才,不是单纯地教授相关专业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源在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加强,避免因任何原因减少课时。

在校学生若不能系统全面地接受相关教育,他们就不会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功底自然不会扎实,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自然也很难诠释“知行统一”,有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也会适得其反。

由此看来,提高学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是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下的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2 培养多元化的教师人才
目前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不良的信息及思想通过各种各样媒介影响着学生,加上我国现在也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若此时只有学院相关老师辅导员关心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便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特别是在校区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要想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对教育者的相关培训及扩招,还需要相关教师跟企业指导教师联合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

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也要充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能够协助老师或指导员更好地进行政治教育。

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也要重视对于大学生的相关教育。

由此,培养多元化的思想教育队伍是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下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

3 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工学结合中,企业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具有一定责任,不能只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学生思想教育不够重视。

第一,对于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制度要求,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合理的企业制度下,企业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同样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中理解和认同制度。

良好制度能够规范和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感染学生的一个前提。

第二,要发挥企业党组织、工会的作用。

企业党组织要肩负起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责任,党组织成员要合理分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工会要通过开座谈会、谈心和举办各种活动等方式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实习中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果学生对实习中感到厌倦和痛苦,那么任何方式的教育都不会产生作用。

第三,学院和企业要相互配合。

学院要帮助企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专业课老师要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专职辅导员可下企业帮助企业教育和管理学生。

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定期到企业关心、指导学生,同时可以通过网络邮箱、博客、短信等方式关怀、引导学生。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不仅在实习中积极努力做到以身作则,还要协助教育者教育其他学生。

企业也要积
极配合学院管理和教育学生,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互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 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融入优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引领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以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促进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与实践[1],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培育人。

我们要沿着正确、健康、积极的轨道发展,需要加强正确导向,以人为本,突出育人氛围,注重做好指导、引导、向导三个导向。

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

高职产学合作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这种育人模式变革的成功与否,与在这种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密切相关。

要吸收和引进企业优秀文化的积极因素,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探索,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

参考文献:
[1]许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作者简介:李勇(1963-),江西南昌人,硕士,教授,江西交通
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江西南昌 33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