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宣恩县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整治及规范化建设探究

宣恩县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整治及规范化建设探究

19EXPERIENC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田海华,生于1986年,土家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宣恩县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探究田海华1,朱雄峰2,钟子颖31.宣恩县环境监测站;2.宣恩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3.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摘要:根据宣恩县人民政府中长期规划,规划修建二水厂,原水取自官千水库。

按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迫在眉睫。

本文将通过对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宣恩;官千水库;水源地;整治;规范化建设中图分类号:TV6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1-0019-0002目前宣恩县从龙洞水库取水,一水厂供水规模为1.5万吨/天。

宣恩县为加强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核算水库来水、优化水库调水、平衡不同用水、保护水源水质,优先保证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高效、经济、安全地利用水资源,规划修建二水厂,原水取自官千水库。

本文对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对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参考。

一、水源地状况(一)官千水库基本情况官千水库位于湖北省宣恩县境内、忠建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官千河上,官千河全流域面积85.77km 2,其中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3.6km 2,水库正常蓄水位640m ,水库总库容996万m 3。

库区右岸有鱼泉河及康家河两条支流,鱼泉河支流回水长度约1.5km ,康家河位于库尾,回水0.1km 。

水库的主要功能以烟田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灌溉,供水对象为宣恩县晓关乡、椒园镇和珠山镇,共涉及晓关乡、椒园镇和珠山镇共30个行政村。

(二)水源地基本情况官千水库水源地为水库型水源地,供水范围为宣恩县城区、珠山镇和平村及椒园镇20余村,供水人口为6万人,可解决3.58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标准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主要依据是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地划定,但是这个划定标准是否确保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仍存争议。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一些重点保护地区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宽松划定,以便迎合一些开发项目的需求,这也导致了一些本应划定为红线区域的地区被划定为非红线区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标准应该更加科学和严谨,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其他规划的衔接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农田保护规划等其他规划文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统一。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规划的编制和划定过程不同,导致了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需要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和划定机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之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目前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手段和方法还不够科学和全面,无法准确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

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红线区域的资源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执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涉及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公众的参与主体地位。

在实际操作中,公众参与的机会和话语权还比较有限,且缺乏有效途径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水资管〔2021〕39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1〕390号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必须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支撑。

现就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健全初始水权分配,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水优先、绿色发展,“四水四定”、量水而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协调、分类施策,改革创新、两手发力,面向社会、共同参与。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基本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硬指标”基本建立,水资源监管“硬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推动落实“四水四定”的“硬约束”基本形成,面向全社会的节水制度与约束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严格管控,用水效率效益明显提升,全国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北方60%以上、南方4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9%,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超过170亿立方米。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2.05.12•【字号】•【施行日期】2022.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5月12日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市节约用水工作会议要求,缓解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全市供水安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节水作为解决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为目标,以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为重点,以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节水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高全市用水效率,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内;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5;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淡化海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一)强化源头管控1.强化以水定需。

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1期水文水资源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段骁(九江市濂溪区水利局,江西九江332005)摘要: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是开展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对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文章结合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实践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熟悉工程概况,首先从水资源质量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分析等方面梳理出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做好濂溪区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同时着重围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主要包括空间管控、产业结构及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防范及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与规划后续的“三线”管控及分析两方面完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可为类似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1-0032-031工程概况九江市濂溪区化工产业园位于姑塘镇,东径115°52′~116°13′,北纬29°46′~29°46′。

园区规划主导产业发展粘胶纤维、化纤纺织、无纺布三大行业,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化纤化工纺织工业产业链,并配套建设相关服务产业。

截至2020年底,现有主要取水企业23家。

其中赛得利(中国)、赛得利(江西)、金源化纤(盛君丝新材料)、九宏新材料、大唐化工等2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赛得利(中国)和九宏新材料为2020年新投产企业;乔旭(江西)2020年开工建设;恒生化纤用地曾经施工,后停建,且预计规划年内不再建设。

濂溪区化工产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起鄱阳湖,南临谷山湖,西至白鹿大道、姑塘集镇西部边界,北至香积大道、九宏新材料和中科鑫星两个企业的北部边界,总面积约7.79km 2。

探析精河县的水资源管理

探析精河县的水资源管理

探析精河县的水资源管理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样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但当前,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的利用,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文件都已把水利工作摆在了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水资源开发要建立“三条红线”。

本文主要是对精河县“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解决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精河县;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为此,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下文将结合精河县对三条红线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第一,“三条红线”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的控制红线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

这三条线是从不同角度管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显著的区别。

比如,在管理角度上看,用水总量控制可以宏观管理对流域或者较大区域的水资源,而水效率可以微观对待各行业或者用水户,并与此同时,根据限制纳污的指标还可以对水体内的质量进行管理,三条红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定包括取水、用水和排水重要环节的“三条红线”,将经济社会系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限制在可以承载范围之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③)连线基层拿出一张白色小卡片,在智能射频卡控制器刷两下,借助尼龙管的导引,水从机井抽出直接流入麦田,途中没有半点浪费。

年没过完,山东省桓台县逯家村农民尤素丽就来给自家麦田浇水,“以前大田漫灌,明渠先喝饱了才轮得到麦田。

现在,清水‘指哪打哪’,不用白白浪费了,能节省水费30%。

”桓台县通过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全县农业年节水4500万立方米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

桓台县是山东省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开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行先试的省份之一,山东明确提出,2011年将严把267亿立方米的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继续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为守住这“三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并明确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资源短缺要求最严格管理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

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年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达标率仅为4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一、提升节水效能1.坚持以水定需导向。

聚焦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格局。

强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型服务业,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健全完善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布局、区域总体规划、各类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评估机制,从源头促进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杜绝不合理用水需求。

2.严格用水“双控”制度。

突出强化水资源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支撑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严肃水资源管理的约束性和控制性。

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

实现年用水量3000m3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计划用水全覆盖,推动用水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与合理化。

坚持从严管控与统筹配置相结合,建立用水总量“阶段管控、动态配置”的管理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用水计划调整程序,切实保证用水总量红线不突破。

3.健全节水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节水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用水定额在规划修编、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取水许可、用水计划以及考核监督中的约束作用。

制定鼓励节水政策体系,研究鼓励和支持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绿色金融、投资、财政支持政策。

健全节水激励机制,深化水价改革,全面启动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倒逼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相应行业取(用水)定额。

建立健全水效标准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节水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重点行业取(用)水定额实施指南》等文件,建立定额动态修编制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建立节水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估和监督机制,全面提升城市节水水平。

4.严格全过程管监管。

切实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严格按照用水定额,确定合理取水量,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就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性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国家明确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限制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为了实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的长期目标,有效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于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1. 划定标准不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导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不统一。

有的地方过于激进,将红线划定得过于严格,不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地方则过于宽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不明显。

2. 缺乏科学依据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有些地方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跟风,随意划定红线,导致划定结果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可操作性。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定生态红线政策时,充分考虑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确保科学理性地划定红线。

3. 划定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常常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划定结果难以达成一致。

一方面,开发商、地方政府可能因为经济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希望尽可能扩大开发规模,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组织、公众意见可能会过分强调生态保护,导致开发空间受到过度限制。

这种利益冲突给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随着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生态保护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国家、地区范围内划定的,禁止或限制开发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是维护生态安全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实际划定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科学性问题值得关注。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应该依据科学数据和科学评估结果,以确保划定的区域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在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可能会受到政治、经济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科学性可能会被降低。

如何保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科学性,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专家参与,确保划定的区域能真正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的管理和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后,将禁止或限制开发的区域划归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但是如何落实具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生态红线的有效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人力、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和保护不到位。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完善监测和执法机制,确保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需要解决。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但划定后可能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

如何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而难题。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以科学的眼光和长远的发展观,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还存在着土地权益和社会稳定问题。

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可能会涉及到土地征收和搬迁等问题,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政策,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采 用前 要 进行 调 查分 析 。
【 关 键词 】 径 流 资料 还 原 地 表 水 资源 量 现状 水平 年 基础 数 据 【 D 0 I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4 6 9 . 2 0 1 3 . 0 6 . 0 0 8
程 中 的几 个 问 题 作 一 分 析 探 讨 ,旨在 为 各 地 划 定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红 线 时参 考 。
对人 类 活动 影 响前 降水 径 流相 关 关系 稳 定 的 区 域 ,使 用 径 流 系 数 对 受 人 类 活 动 影 响 的 资料
进行还 原。
对降水径流相 关关系紊乱 的区域 , 点绘 降水 累积值 与径流 累积值关系 曲线 , 对 曲线上 的弯 曲 部分进行修 正,使 曲线变成直线 ,用 以还原受人 类活动影 响的资料 。 由于过度放牧 、 水 土保 持 ( 小流域综合 治理、 水平梯 田建设等 ) 、修路 、采矿 、人工 集雨 、地 下水超采等人类 活动改变 了下垫面 条件 , 破坏 了 流域原有 的产汇流 条件 , 河道径流量在 一定程度
由于考 虑到人类活动对 河川径流 的影响 , 技 术人 员 在使 用 河川 径流 资 料 时要 对其 进行 还 原 计算 ,要将径 流还原到天然 状态 。还原 的方法通 常有两种 :一 是利用降水径 流关系还原 ;二是利 用 降水径 流双累积 曲线还 原 。
的多年 平均 值作 为评 价 区域 的现 状地 表水 资源 量 。但 是 ,在 河 川 径 流 持 续 减 少 地 区 ,用 传 统 方
均 值作为 当地水资源量 ,那数据 明显偏大 ,至少 在 2 0 0 0至 2 0 1 0年 的 连 续 1 1 年 中 , 当 地 没 有 这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是近年来环保事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不够严格。

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不够严格,导致划定出的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保护效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的制定和严格执行,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其次,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会对划定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生态环境而言,往往存在着多种划定方案。

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能力和水平,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再次,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执法存在一定难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执法,确保实施效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执法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监测手段的限制等。

因此,需要加强监测手段的研究和改进,提高执法部门的监管能力,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效果。

最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因素。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等因素,以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时会涉及到一些社会利益和现实问题,需要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过程中加以考虑,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和影响。

总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专家、民众等多方合力推进。

在划定过程中,需要注重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改善监测手段、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增加 , 民生 活水平 不断提 高 , 人 对用 水 的需求不断增加 , 对水环境改善 的
期 盼不 断 增 加 。 为 此 , 省 必 须 实 行 全
监管 ,建立用水效率考核 激励 机制 。 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格落 严 实水功能 区限制纳污 红线 ,包括 : 严
格 水 功 能 区监 督 管 理 , 大 引用 水 源 加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展 , 业 化 、 镇 化 步 工 城
“ 四项 制度 ” :一 是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严格 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 , 包 括 :健全 完善水资源规划体 系 , 加
强 规划 和 建 设 项 目水 资 源 论 证 , 化 强 区 域取 用水 总 量 控 制 , 格 执 行 取 水 严 许 可 制 度 , 大 地 下 水 管 理 和 保 护 力 加
实施 六项 举 措 :

是 突 出规 划 的引领 作用 。 快 加
四是突出水功 能区监督管理 。 建 立 水功 能区水质 达标 和纳 污总量控
制 评 价 体 系 , 定 出 台水 功 能 区管 理 制
编制 各级 水资源 综合规 划和水 系规
划 、 水 型社会 规划 、 资源保 护规 节 水
调 控和公 众参 与。 四是坚持 改革 创 新 , 善水 资源管 理体 制机制 , 进 完 推
对 本行政 区域水 资源管 理和 保护工 作负总责。 ( 下转 第 1 0页)
21 0 2年 第 8期
江苏水 利
●固丽崮嗣■■● ●● ●●
●●●●
● ●●
( 上接 第 7页 )
和节 水 技 术 改 造 , 化 对 用 水 大 户 的 强
与机 制 , 开展 多层次 、 多形式 的水 资 源知识宣传 , 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 情 宣传教育 , 增强全社会水忧患 意识和 水 资源节 约保护 意识 ,形成 节约 用 水、 合理用水 的良好风尚。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国环境规划院2003年9月一、总论 (4)工作目标 (4)工作内容 (4)工作原则 (6)时间要求 (8)组织机构 (9)工作成果 (9)二、污染源调查 (12)技术路线 (12)水陆对应关系调查 (14)确定水域范围 (14)确定排污控制城镇 (16)确定排放去向 (18)基础数据调查 (22)工业污染源调查 (23)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 (27)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 (28)农田径流污染源调查 (28)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 (29)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 (30)矿山径流(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 (31)城市供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调查 (31)入河排污口调查 (32)数据计算分析 (35)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5)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6)农田径流污染物计算 (37)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8)城市径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9)矿山(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40)数据汇总分析 (42)水量核定 (42)污染物量核定 (42)水环境功能区数据汇总 (42)河流数据汇总 (43)地市级数据汇总 (44)省级数据汇总 (44)三、水环境容量计算 (46)基本概念 (46)计算步骤 (49)设计条件 (50)计算单元 (50)控制点 (51)水文条件 (52)边界条件 (53)排污方式 (54)水质模型 (55)零维模型 (55)一维模型 (61)感潮河段一维模型 (62)二维模型 (63)湖库模型 (66)非点源模型 (67)参数推求方法 (69)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72)湖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76)容量校核 (77)附:实用计算软件 (78)一、总论工作目标根据水环境功能分区和水质目标,依据河段的水文特征、入河排污口分布等因素,计算水环境功能区、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并进一步实施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是实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保证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方法,也是水污染防治量化的依据。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红政发〔2014〕55号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红政发〔2014〕55号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正文:----------------------------------------------------------------------------------------------------------------------------------------------------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红政发〔2014〕5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系列文件精神,全面加快全州水利改革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建设,现就我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活之首,是关系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我州水资源丰富,但受特有的地理、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州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哈尼族彝族可供利用的有效水资源严重不足,开发利用率低、节水型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目前全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单位 GDP 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4 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各水功能区达标率仅分别为 0.45 和 62.5%。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和粗放用水方式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且随着“四化同步”和我州“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建设的加快推进,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用水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基本国情、水情出发,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划定出的禁止任何开发建设的区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找解决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科学性问题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数据为基础,确保划定出的区域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由于数据不完善、数据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划定出的红线并不能真正反映生态系统的需求,导致划定结果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需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地方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平衡问题也需要关注。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地方资源利用的问题。

一些地方可能会因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而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了其资源开发的空间。

需要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地方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平衡,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监管和执法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进行持续的监管和执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执法不严格,导致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结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划定结果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包括科学性问题、地方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平衡问题、监管和执法问题以及公众参与问题。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以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

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

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准确把握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内涵要义刚性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不随意识意志改变而改变。

在管理中,刚性治理的明显特征是制度至上,制度规范的成员都要严格遵守既定的制度,不得自行其是。

约束一般具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发起者,是约束的控制者,要提供明确的边界条件,对客体行为进行约束;客体是被约束者、被控制者,其行为要受限于主体确定的边界条件。

水资源刚性约束,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要素,由政府(即水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约束主体,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设立边界条件,也就是制度要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特别是用水行为被严格限制在边界条件内。

水资源刚性约束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水资源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本质是正确处理人与水关系。

核心要义是以水而定,促进经济社会量水而行。

水资源刚性约束具体而言是约束三方面行为,即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江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引调水行为等;各类型用水主体的具体用水行为;经济社会活动,预防和纠正不合理的用水需求行为。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就是围绕约束三方面行为展开,概括起来就是要建立总量控制制度、高效利用制度和量水而行制度,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治理保护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监督管理制度予以推动落实。

二、深刻认识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产业政策的差距和不足前述提到的总量控制制度、高效利用制度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相关法律制度也比较完善,更多的是贯彻落实问题。

真正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难点在于量水而行,即约束水资源需求。

为此我们对有关行业产业政策,包括国土空间管控政策,农业、工业、能源等重点用水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城镇化政策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是否落实了职责和要求,相关政策是否体现了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

(一)宏观层面总体来说,从政策导向上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无论是国土空间管控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还是农业、工业、能源、城镇化等相关政策,均体现了资源约束的总体要求。

山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划定三条红线

山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划定三条红线

山东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三条红线”,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而在山东省,这三条红线已经划定,并初步发挥了作用。

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处长高希星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被禁止新增取水。

据介绍,新办法的重点是严格控制三个关口:一是把住用水总量关,每个市、县用水总量必须控制在可用水量的范围之内,对突破区域可用水量控制“红线”的地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二是把住用水效率关,每个行业都要确定基本用水定额,超过用水定额的,不予办理用水许可审批;三是把住纳污容量关,引导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实现达标排放,避免因过度排放加重污染,影响水质安全。

在新办法正式实施之前,山东省在菏泽、淄博、临沂3个市进行了先行先试工作。

通过控制用水总量保持水资源永续利用,进而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设计初衷已经有所显效。

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是菏泽市的用水大户,一直将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

2006年底投产时,每年用水23万吨。

2010年,菏泽市根据山东省水利厅下达的用水总量指标,给这家企业下达了用水定额,面对压力,这家企业改造了设备,并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措施,目前每年用水量已下降至15万吨。

单县化工有限公司也是菏泽市的用水大户,单县试点用水总量控制以后,县水务局每月都对这家公司的取水用水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公司通过强化对内部各部门的用水考核、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废水回用率等措施,节水效果初步显现,2010年吨产品耗水11.1立方米,比2009年降低47.6%。

2010年用水比2009年减少28万立方米,用水量同比降低3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

高希星说:“严控用水总量,严格按不同产业的用水定额标准审批用水许可,可使水资源真正成为引导各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布局结构,发展节水型经济的…杠杆‟。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定出的一条红线,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其划定是一项涉及政策、法律、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工程,不仅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划定标准不尽相同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中,不同的地区所采用的标准和侧重点也会存在差别。

例如,不同的地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现状、发展潜力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认识和侧重点不同,会导致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出现差异。

为了保证生态保护红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该对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化,同时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界线划定不够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具有保护性质的红线,其界线划定需要明确、精准、合理。

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较为模糊、界限不够清晰,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对划定结果存在不同的解释,增加了纠纷的出现。

因此,需要加强清晰界线的划定,并进行非正式和正式的程序审核以确保其合理性和清晰性。

三、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和监管不到位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其实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区的落实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导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难以真正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政府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生态环境红线的划定和实施能够真正起到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作用。

四、非生态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缺乏有效约束一些地区仅将部分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而对非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

这就导致在划定范围之外的非保护区内,存在一些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剥夺和破坏。

因此,应该在划定红线的同时,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以便更好的监管和约束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五、公众参与缺乏公众意识的提高和参与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分解用水指标文件

分解用水指标文件

分解用水指标文件如下:
1.确定控制目标: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
素,确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2.制定水量分配方案:根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各行业、各
区域的用水量分配方案。

3.确定水量分配原则: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优先保障二轮承
包土地和10%村集体土地用水量,合理保障生态林、农田防护林、道路林用水量;10%以外的村集体土地,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以水量指标控制种植面积,禁止超指标种植。

4.确定相关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2013年09月17日14:35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第6期作者:任东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摘要: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河川径流资料还原和区域地表水资源量计算的新方法。

区域现状水平年的选定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对水资源管理计量体系薄弱地区提供的基础数据,在采用前要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径流资料还原,地表水资源量,现状水平年基础数据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本文就县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作一分析探讨,旨在为各地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时参考。

1 区域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划定是以当地水资源量为基础的,只有在准确的水资源数量基础上确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划定区域用水控制总量时,先要对目的区域的水资源量作出评价。

评价的步骤首先是对收集到的当地河川径流资料进行还原计算,然后用还原后的系列资料计算当地水资源量。

1.1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
由于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技术人员在使用河川径流资料时要对其进行还原计算,要将径流还原到天然状态。

还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利用降水径流关系还原;二是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还原。

对人类活动影响前降水径流相关关系稳定的区域,使用径流系数对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进行还原。

对降水径流相关关系紊乱的区域,点绘降水累积值与径流累积值关系曲线,对曲线上的弯曲部分进行修正,使曲线变成直线,用以还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

由于过度放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梯田建设等)、修路、采矿、人工集雨、地下水超采等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条件,破坏了流域原有的产汇流条件,河道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小。

上述两种方法是以流域产汇流条件未变化为前提的,显然,还原后的数据会偏大。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应采用下面的方法:
还原后的径流量=控制断面实测径流量+蓄水工程蓄水量+各行业(城乡人畜、农业、工业、生态等)耗水量+跨流域调出水量。

1.2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对地表水的评价,传统上采用当地河川径流的多年平均值作为评价区域的现状地表水资源量。

但是,在河川径流持续减少地区,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水资源量明显偏大。

以祖厉河流域为例。

祖厉河贯穿甘肃省会宁县全境,是会宁县境内的主要河流。

由于降水量的持续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有实测径流资料时)开始,祖厉河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见图1)。

图中水平虚线为多年均值线,弧线为径流趋势线。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0年开始至2010年,祖厉河年径流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如果以多年平均值作为当地水资源量,那数据明显偏大,至少在2000至2010年的连续11年中,当地没有这么多水资源。

再以散渡河流域为例,散渡河是甘肃省通渭县的主要河流,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其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见图2)。

图中水平虚线为多年均值线,弧线为径流趋势线。

自1991~2002年连续12年、2004~2010年连续7年,径流量小于多年平均值,说明多年均值并不能代表上述时段当地的水资源量。

鉴于以上情形,在河川径流持续减少地区,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用近几年河川径流量的平均值(会宁县可以祖厉河2000~2010年年径流平均值)或以最近一年年径流量(通渭县可用散渡河2010年年径流量)作为区域地表水资源量进行评价。

2 现状水平年的确定
用水总量控制是在节约高效利用水的前提下,采取以供定需政策,对人类用水总量的控制。

总的原则是生活用水定额适当增加,工业用水定额下降30%以上,农业用水定额结合区域气候条件,以能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为条件。

区域用水总量是区域生活、农业、工业等各行业用水量的总和。

划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过程是先对区域内各行业的现状用水水平作出评价,然后在各行业现状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上述控制原则,对各行业用水量进行增减,从而确定控制总量。

这里提到的现状用水水平,就是指现状水平年的用水情况。

传统上,一般以能够统计到完整基础资料(区域各行业用水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水文资料等)的最近年份作为现状水平年。

但是,在西北干旱地区,传统的做法不再适合。

我们仍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近几年来,通渭县旱情严重,蓄水工程蓄水不足。

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工农业用水被一再压缩。

2010年,全县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仅48.0m3,万元GDP用水量为45.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0.1m3。

如果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根据上述控制原则,通渭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在20.1m3的基础上再下调30%,这将严重影响通渭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当地“十二五”规划中新建中药饮片(中成药)、小杂粮方便食品、沙棘饮料和地毯等生产线的计划难以实现。

与甘肃省2015年年底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20m3、69m3以内的目标相比,通渭县2010年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非常小,这并不是当地用水效率高、效益好,而是干旱缺水使涉水工、农业压缩规模所致。

由此可见,2010年不适合作为通渭县用水总量划定现状水平年,现状水平年不应选择在枯水年份。

3 基础数据的采用
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各行业用水量、农林牧渔业及生态用水面积、各行业废污水排放量等基础数据是划定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关键资料。

由于计量体系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行政区(县区)不能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甚至有些县区提供的数据相互矛盾。

在控制指标的划定工作中,一定要对地方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判别,尽可能采用较为真实的数据。

某县2010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为393万m3,工业用水总量为184万m3,而在当年该县的水利年报中,全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577万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302万m3,工业企业排污275万m3。

对照前后数据,可以肯定年报数据失实,不能使用。

后经实地调查、核算,2010年该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50万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01万m3,工业企业排污149万m3。

尽管调查数据也可能存在误差,但至少比年报数据准确。

4 结语
划定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案才具有可操作性。

(1)对于河川径流资料系列的还原方法、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方法,要以获取真实、客观数据为原则。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可采用如下的方法:径流还原量=控制断面实测径流量+蓄水工程蓄水量+各行业耗水量+跨流域调出水量。

(2)不宜选用水量特枯或特丰年份作现状水平年,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以当年各行业用水水平能代表当地多数年份用水情况的年份为现状水平年。

(3)有些县区水资源监测、取水、用水和废污水排放的计量体系还十分薄弱,相关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在应用时要多加分析。

另外,水资源管理缺乏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总量控制考核制度将难以有效执行,这一点应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

作者简介:任东(1969年—),男,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任东.祖厉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 (1):29-31.
2 康国玺.抢抓战略机遇努力推动甘肃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J].中国水利,2011 (16):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