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合集下载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
30.8%
27.0%
22.2% 11.2% 16.0% 18.3% 19.1% 19.9% 19.9% 22.3% 22.3%
财政学
表2-1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1978 1980 1985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财政支出增 长率
33.0%-4.1%17.8% 17.8% 20.5% 18.5% 19.1% 23.2% 25.7% 21.2% 17.4%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四、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及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除1980年、1981年两年负增长外,其余 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如“六五”时期财政支出规模年 均增长速度为10.3%,“七五”时期为9.0%,“八五”时期为17.2%,“九 五”时期为18.4%,“十五”时期为16.2%。所以,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率基本 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而且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是,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的运行则是另外一种情形。
1.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
用公式表示为:ΔG(%)=ΔG/Gn-1=(Gn-Gn-1)/Gn-1 式中,ΔG 代表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增(减)额,Gn代表当年财政支出,Gn-1代表上年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时表明财政支出
图2-2 财政支出梯状发展趋势图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 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个方面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第三个方面是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都会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测算及其政策效应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测算及其政策效应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测算及其政策效应分析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测算及其政策效应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测算及其对经济的政策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

财政支出乘数是指财政支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的影响程度,是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重要指标。

首先,测算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乘数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等。

其中,传统的乘数模型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测算:乘数 = 1 / (1 - MPC),其中MPC(边际消费倾向)为国民收入的每一增加单位所引发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在中国,由于消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MPC较高,进而导致财政支出乘数相对较大。

其次,中国财政支出乘数对经济的政策效应也具有一定特点。

一方面,财政支出乘数的增加会刺激经济的需求,推动GDP的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可以通过拉动有效需求而促进经济的回升。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民众对财政支出的预期、财政支出的结构与质量等。

如果财政支出的效果不如预期,民众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佳,那么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可能会减弱。

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政策效应也与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有关。

通过提高财政支出规模,政府可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

此外,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也能够提高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

例如,在发展新能源、促进创新科技等领域适量增加财政支出,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未来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拉动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问题。

例如,财政过度支出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从而增加了财政风险。

同时,如果财政支出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可能导致债务风险的积累,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

因此,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因素,以充分发挥财政支出乘数的积极效应,同时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模板范本】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模板范本】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内容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都不断发生变化,这背后了揭示了我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等问题的重视程度。

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个必须改进的工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应当增加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因此做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益一. 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一)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财政支出来干预,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财政支出的规模既反映了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和力度,也反映了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分析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除1980、1981这两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长的。

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波动上升的,但每年的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则有所不同。

由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慢于GDP增长的速度,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一直下降,到1997年才开始回升,幸好回升速度比较快。

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所走出来的的曲线是先逐年下降随便又逐年回升的变化。

这体现了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所带来的变化。

2003年以后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减少。

此时我国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在03年和04年就降低到小于1,但05年又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所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是上升的。

因此随着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所以我国必须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在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主要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

1%;中央财政在“三农”方面上的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

财政支出规模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以及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般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衡量。

通常情况下,财政支出规模越大,经济增长也越快。

这是因为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

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会采取大规模的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从而加速经济的复苏。

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财政支出规模越大,经济就越好。

当财政支出规模过大时,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财政赤字则会使国家负担过重,而导致经济形势不稳定。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财政支出的结构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财政支出结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资金的流向,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将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与此相反,如果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被部分消耗掉。

三、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影响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影响也很重要。

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

在中期,国家应该将财政政策改为稳健政策,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经济增长进入后期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政策来控制经济运行,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因此,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可以使经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更加平稳。

结论综上所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

在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时,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以及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影响,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

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

我国历年的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下面将分别介绍财政支出、GDP和相对指标数据,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引导而进行的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虽然在特定年份中,财政支出可能会因为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而言,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设置的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福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而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其次,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的GDP数据显示,自开放以来,我国GDP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1978年到现在,GDP的规模已经增长了数十倍,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强大实力。

然而,尽管GDP增长很快,但也面临着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也开始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相对指标数据是用来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和趋势的数据。

在我国历年数据中,一些重要的相对指标包括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等。

这些相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公共财政的合理性。

例如,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可以反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程度。

另外,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性和效率。

通过对这些相对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支出情况和公共财政的状况。

综上所述,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曾昊(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规模)2、相对数指标:财政支出总额占GDP (GNP )的比重3、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它即所谓的“同比”增长率。

公式:△G (%)=1-n G G △=1-n 1-n n G G G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

公式:)(△)(△%GDP %G E g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 增长额的关系,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公式:MGP=GDPG △△根据以上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作出如下具体分析:1、根据绝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表12003—2013年我国GDP 总额与财政支出总额(亿元)年份GDP (亿元)财政支出G (亿元)2003135822.824649.952004159878.328486.892005184937.433930.282006216314.440422.732007265810.349781.352008314045.462592.662009340902.876299.93201040120289874.1620114715641089302012519322117210201356884513970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GDP 快速增长,同时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

2、根据相对数指标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图12003—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结合表1、图1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财政支出增长率有高有低,呈现出波动的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终稿]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终稿]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学院:经济学院专业:金融姓名:李晓红学号:201121070223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本文讨论的是有关于财政支出的问题,从经济范畴入手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意义。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面。

纵观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增长的情况,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经济现象,但同时,这也成为各个国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公共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要扩大,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发展时期,改革的成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等等,对财政支出都呈现出增长的需求。

以下我将对我国1998年——2012年财政支出的相关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且预测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提出合理地应对措施。

一、1998——2012年财政支出与GDP的相关数据表1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自1998——2012年,不论是GDP的数额还是财政支出的数额,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是逐年增长的。

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GDP 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的是波动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2009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8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下降,而2010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9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上涨,2012年GDP的增长率相对于2011年又是大幅度的下降。

二、1998——2012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1998——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变化图图1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下降的。

仔细看来,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2003年的增长率最低,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但是,增长率始终没有低于10%,这足以说明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支出的规模及衡量指标

财政支出的规模及衡量指标

四、财政支出规模的规范分析 (一)财政支出理想规模的概念 能够保证政府职能顺利实现(优化资源 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增长三 个方面),能够很好第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的财政支出规模就是合理的。合理的 财政支出规模应使政府公共部门集中使 用的资源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恰好等于由 微观经济主体分散使用资源所达到的边 际收益。
3、在G点,公共产品产量过少,私人产 品产量过多,表明公共部门占用了过少 的资源,意味着政府公共部门集中配置 资源的边际收益大于私人经济部门分散 配置资源产生的边际受益。此时。扩大 财政支出规模将有利于增加整个社会的 收益。
五、 财政支出规模的合理确定 (一)为什么要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的规模 1、总的来说,直接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影响社会公共需要 的满足程度。 2、具体而言:第一,影响政府对资源配 置的调节;第二,直接影响政府对收入分 配的调节;第三,直接影响政府对社会总 供求关系的调节。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及衡量指标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1 、财政支出规模的概念:政府在一定时期安 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 2、财政支出规模的分类: ( 1 )按照考察时点的不同,可分为预算支出 规模和决算支出规模 ( 2 )按照选用的价格标准的不同,可分为名 义财政支出规模和实际财政支出规模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年份 法国 德国 瑞典 日本 英国 美国 1880 15 10 6 11 10 8 1929 19 31 8 19 24 10 1960 35 32 31 18 32 28 1985 52 47 65 33 48 37
1980 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例 国家 比重 美国 33% 联邦德国 40% 英国 49% 法国 47% 印度 20% 巴西 25% 印尼 21% 墨西哥 17%

结构和年度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结构和年度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结构和年度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大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合理性的判断:一种观点以瓦格纳提出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作为依据,认为1978—1996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财政支出规模应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实际上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下降,因而是不合理的(赵志耘,1998)。

另一种观点以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

拓展资料: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我国财政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府的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应当进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调整变革,虽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经济建设支出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总体依然偏高;行政事业支出连年攀升,居高不下;科教文卫事业费、社会保障及财政补贴等支出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这些都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必将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

本文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内涵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财政支出宏观规模适度、财政资源支拨的合理比例、财政支出耗用的有效性。

围绕这三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本论文共有四章,其中,第三、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一章简要的介绍了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从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两个方面阐述了财政支出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财政支出存在的领域。

介绍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及财政支出结构的分类方法和优化内涵。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作者:李艳红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3期【摘要】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财政支出分析的重要内容,适当的财政支出规模和合理的财政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的职能,并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本文根据1952~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数据,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认为财政支出规模基本合理,支出结构存在一定不合理性。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财政活动表现为财政收支,财政收支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基本手段。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既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也反映着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可以用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边际倾向。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1.绝对数指标。

任何财政支出结构都是在一定的财政支出总量下形成的,自1952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至2014年已经达151785.56亿元,是1952年172.07亿元的约882倍,财政支出规模大幅度增长。

2.相对数指标。

就相对规模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变化以及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不同于这一趋势。

改革开放之前,财政支出的规模大体在30%~40%之间,要明显高于改革开放之后,这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总体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变化。

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996年触及最低点,占GDP的比重只有11.09%,在1994年实行财税改革后,这一比重逐渐停止下降,并在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23.9%。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基础设施、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财政大量的投入。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动趋势
1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
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时期,财政
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小,国家采
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只是承担国 家安全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在 调节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作的很 少。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基本矛盾激
化,国家为维持经济发展,克服日益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它
反映了财政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创 造的财富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 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
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财政的三
大职能都是通过财政支出行为执
行的。
由于各国对财政收入的范围确定有差异,因而 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缺少 可比性,同时,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资金集中的 程度。所以,财政支出是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重要 指标。
增长理论与替代效应”。
③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
出增长发展模型。
3、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
GDP的发展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前,财政支
出占GDP的比重比较高。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财 政统收统支,另一方面“高就 业、低收入”的分配政策,使 企业利润甚至折旧全部上缴国
家,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全部由
国家拨付。个人收入较低,许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资源配置的
有机组成部分,占社会总资源配置
的比重是否适当,不仅直接影响政
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职能实现的程
度,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资源配置 的优化程度。同时关系到社会再生 产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它是 财政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1880 1929 1960 1985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

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

1949〜1952 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

1951 年和1952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

1952〜1957 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 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 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

1961〜1962 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 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

1978〜1984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 多亿元;1985〜1989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 多亿元;1990-1997 年,保持在3000 亿元〜9000 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 亿元。

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 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 年最低,增长率为2.6%。

1980 年和1981 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

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 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与分析判断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与分析判断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收藏人:猫的雅舍| 来源 | 分享2014-10-03 | 阅:1 转:79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1.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30 .96%,1995年降到最低点11.6%,以后逐渐上升,2002年上升到21.4%。

2003年估计这一比重达到21.6%,见下表一。

2.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与预算外财政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的变化,必须联系国家对于预算外支出资金口径的调整来考察。

1993、1996年国务院两次调整了预算外资金支出口径,从而导致预算外资金范围的缩小,这样预算外资金1993、1997年两次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可以按照预算外资金口径两次调整的时间来分析。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决定的预算外资金范围进行了调整,原来确定为预算外资金的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而此项资金占预算外资金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

这就是说按1993年调整后的预算外资金口径计算,1978—1992年间预算外资金规模只有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规模的20%,这样对1978—1992年间的中口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该期间(预算内支出十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的20%)占GDP的比重来计算。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 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也纳入地方预算。

因此,1996年国务院只是将预算内外资金相互间进行了调整,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没有缩减预算内外资金的总规模。

这样,1993年以后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内外支出之和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不需调整,据此可以得到我国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收藏人:猫的雅舍| 来源 | 分享2014-10-03 | 阅:1 转:79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1.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30 .96%,1995年降到最低点11.6%,以后逐渐上升,2002年上升到21.4%。

2003年估计这一比重达到21.6%,见下表一。

2.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与预算外财政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的变化,必须联系国家对于预算外支出资金口径的调整来考察。

1993、1996年国务院两次调整了预算外资金支出口径,从而导致预算外资金范围的缩小,这样预算外资金1993、1997年两次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可以按照预算外资金口径两次调整的时间来分析。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决定的预算外资金范围进行了调整,原来确定为预算外资金的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而此项资金占预算外资金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

这就是说按1993年调整后的预算外资金口径计算,1978—1992年间预算外资金规模只有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规模的20%,这样对1978—1992年间的中口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该期间(预算内支出十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的20%)占GDP的比重来计算。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 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也纳入地方预算。

因此,1996年国务院只是将预算内外资金相互间进行了调整,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没有缩减预算内外资金的总规模。

这样,1993年以后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内外支出之和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不需调整,据此可以得到我国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财政学 第三讲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学 第三讲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瑞典 1880 11 8 10 15 6 1929 19 10 24 19 8 1960 18 28 32 35 31 1985 33 37 48 52 65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1、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阿道夫·瓦格纳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瓦格纳法则: 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美国 的财政支出的增长情况作了考察后认为,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 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释。 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
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这一时期的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 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但从总体上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NP的比重 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 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第三讲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目 录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一)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二)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四)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暨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投入比较低(主要满 消费性支 足人们的吃、穿等基 本生活需要) 出 低 投入比较低(以确保 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 为目标) 低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03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透明度和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01
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合理安排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支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02
压缩低行政成本,节约财政资源。
03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持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投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收入状况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财 政收入状况直接影响财政支出规 模的大小。
社会因素
人口数量与结构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例如人口老龄化会增 加社会保障支出。
就业与收入水平
就业和收入水平影响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就业率越高、收入 水平越高,通常税收收入越高,财政支出规模也越大。
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导致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和浪费的问题存在。
04
CHAPTER
优化财政支出规模的对策建 议
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
01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强化预算执行和监督
02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实施。
03
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 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常用指标,反映政府财 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规模。
财政支出增长速度
反映财政支出增长的快慢,与经济增长速度 相适应。
财政支出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率,反映 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3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
感谢,公共投资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了政府 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
结论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投入,如教育、医疗、 社保等领域的支出不断增加。这体现了政府对改善民生的关 注和承诺
我国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存在差异。一般来说 海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的支出 较小。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政府职能的
1
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
01
02
一般来说,财政支出规模可以通过绝对值 和相对值两种方式来衡量。绝对值是指财 政支出的总金额,而相对值则是财政支出 与GDP或财政收入的比值
从绝对值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近年 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承担的职能不 断扩大。从相对值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占 GDP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这表明政府在国
民经济中的角色正在不断加强
2
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 变化趋势主要受到以
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变化趋势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财政支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 使得政府能够征收更多的税款和非税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支出
政策调整
政府政策的调整也会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增加支出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或应对某些社会问题
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政府也会调整其财政支出规模。例如,当社会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的需求增加时,政府就会增加在这些领域的支出
变化趋势
3
结论
结论
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 职能的演变,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未来,我国财政支出规 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外,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还反映了以下一些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分析作者:曹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3期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与之紧密联系的财政体制频繁变动。

财政体制由经济体制所决定,且服务于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与之对应的财政体制模式。

本文从财政支出规模角度研究自建国以来至今我国的财政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原因一、前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映并制约经济,这是财政与经济关系的本质所在。

②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与政府始终在为经济增长作出不懈努力。

在经济管理体制变化的同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重视财政的作用。

二、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1.核算口径我国财政支出核算有大中小三种口径:小口径只包含预算内支出;中口径包括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大口径除了上述两项支出还包括制度外支出。

本文中,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小口径衡量我国财政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1.衡量指标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通常用当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表示。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越大,表明政府活动范围越大,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越广。

但是这一指标所反映的只是名义上的财政支出规模,缺少与以前年度的可比性。

另一种是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将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与分析
首先,通过国家统计局与财政部网站得到开展分析的数据材料,分别为:2005-2013年我国GDP 数据(图1-1)与2005-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数据(图1-2)
图1-1 我国2005-2013年GDP 变化
图1-2 我国2005-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变化
20000
40000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140000160000全国财政支出决算(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决算(亿元)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衡量
由课本可得,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分为绝对数值表和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也即基本指标,为GDP和财政支出额,以绝对指标作为材料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相对指标分别为:
1、财政支出增长率(即∆G)
∆G=财政支出相对于去年的增长比去年总额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
Eg=财政支出增长率比GDP增长率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即MPG)
MPG=财政支出增长额比GDP增长额
下面,我们结合GDP、财政支出决算额、∆G、Eg和MPG五项指标来开展对我国2005-2013年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分析。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分析
(一)从宏观因素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进行分析
图1-3 我国2005-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变化
图1-4 我国2005-2013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
由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可以说明我国财政支出额的上升原因。

1)经济因素
首先财政支出规模决定于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主要受三个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征税能力。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长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因而在2005-2013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GDP 比重都成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3与图1-4所示),尤其在08年到09年受世界范围经济危机波及,为弥补出口下行压力,我国财政支出骤然增加,以刺激内需,在全国各地同时启动多项基建项目,以此增加总需求,体现了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的职能。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和政府干预政策。

从05年到13年我国政局稳定,没有出现外部战争或激变革命等事件,所以并未出现Peacock 与Wiseman 的梯度渐进理论中的财政支出骤然上升状况,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
GDP 比重
不过,最新的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即
2013年MGP= ∆G/ ∆GDP=14259.13/53895.8=26%
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加随GDP增加的趋势有所放缓,特别是与09年的
MGP=50%相比,可以看出我国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市场的逐渐放开态度。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
即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切都体现在了数据
当中。

3)社会因素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
的社会状况,各个社会因素都给了财政支出增加的压力,所以我国的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依旧成每年上升态势,这是又我国的社会现状所决定的。

(二)运用相关财政支出规模理论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展开说

1)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比
重也在提高。

我国要实现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而社会进步又必然
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分别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所谓政治因素体现在,随
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法律体制的健全和行业规范与国际的接轨,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间的关系日益复杂,这就要求对商业法律和契约
的更高要求,并需要新兴的司法部门来执行这些契约。

对于经济因素,随着城
镇化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都出先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病,这就需要政府拿出更
多资源来进行管理。

2)Peacock与Wiseman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理论或内外因素理论)
主要内容即为:激变时期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过后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先
水平,正常年份岁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会增加。

从05年到13年我国政局稳定,
没有出现外部战争或激变革命等事件,所以并未出现Peacock与Wiseman的梯
度渐进理论中的财政支出骤然上升状况,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主要是联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说明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

分为早期、中
期和成熟阶段,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期,即政府投资仍需继续进行,
但只是作为私人投资的补充,体现在图1-4中就是缓慢的增长,接下来的成熟
阶段,预计财政支出无论绝对额还是占GDP比重都会增加,来源于政府职能的
转变,主要向社会提供教育保健与福利性公共物品,而不再着力于基础设施及
社会法制的建设。

3)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将社会部门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并将政府划为劳动密集型的非进步部门,所以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由于高于其生产效率的提高的工资的提高。

4)官僚行为增长论
因为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所以财政支出才会不断地增长。

而官僚的预算之所以通过的原因又来自于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批准预算的权利机关并不知道社会合意水平的预算规模;其次是投入的不断扩大是因为官僚体系的低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