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梳理与常考题型

合集下载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它的一个性质,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也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之一。

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之和等于周长的一半。

2、角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即相邻的两个角之和为 180 度。

3、对角线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的判定方法。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可以通过平移其中一组对边,使其与另一组对边重合,从而证明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先证明一组对边平行,如果再能证明这组对边相等,就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所以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它就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通过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出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从而判定为平行四边形。

四、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需要注意的是,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即底边上对应的高。

五、平行四边形中的常见题型1、利用性质求边长、角度或对角线的长度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边、角或对角线的关系,通过性质列方程求解。

2、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给定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

3、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给出底和高的长度,或者通过其他条件求出底和高,进而计算面积。

4、与三角形结合的问题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或者通过三角形的全等或相似来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问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经典例题、常考题型练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经典例题、常考题型练习),推荐文档

【例题精讲】
填空题:
在下列特征中, (1) 四条边都相等 (2) 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对角线相等 (4) 对角线互相垂直 (5) 四个角都是直角 (6)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 对边相等且平行 (8) 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是: 矩形具有的是: 菱形具有的是: 正方形具有的是:
2
【巩固】
3
D
C
A
B
E
【例 3】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 D 是 BC 边的中点,以 AD 为边作等边△ADE. (1)求∠CAE 的度数; (2)取 AB 边的中点 F,连结 CF、CE,试证明四边形 AFCE 是矩形.
A
F
E
B
D
C
【巩固】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 (1)试判断四边形 O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 AB=6,BC=8,求四边形 OCED 的面积.
(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不需证明) ①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 DAEF 是矩形; ②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 DAEF 是菱形; ③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以 D、A、E、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1)如图,如果角 DAE=90 度,则 DAEF 为矩形
4
则必须:角 BAC=360 度-2*60 度-90 度=150 度 (而如果,另一种情况,BC 为短边,F 将落在 DAECB 的包围之中,角 DAE=2*60 度+角 BAC>90 度,DAEF 不可能为矩形,而 BC 为短边,角 BAC<90 度) (2)如果:DA=AE,则:DAEF 为菱形 则必须:AB=AC (3)如果:角 BAC=60 度 则:角 DAE=3*60 度=180 度 D,A,E 共线,所以:以 D、A、E、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据此,(2)的结论应稍加改变为: 当 AB=AC,且角 BAC 不等于 60 度时,四边形 DAEF 是菱形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7大常见题型+知识点+误区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7大常见题型+知识点+误区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7大常见题型+知识点+误区平行四边形是初二数学必考内容,甚至于中考卷里也时常出现它的身影,而且所占分值还不少。

为此,特意给大家整理了初二数学下册必考之【平行四边形】,7大常见题型+知识点+误区!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即S□ABCD=ah,其中a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必须是a边到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看:对角钱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若一条直线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点,且这条直线二等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7大常见题型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线段长、周长等例题1:如图,E、F在ABCD的对角线AC上,AE=EF=CD,∠ADF=90°,∠BCD=54°,求∠ADE的度数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此可以得到DE=AE=EF=CD,多条线段相等,可设最小的角为x,即设∠EAD=∠ADE=x,根据外角等于不相邻的内角和,得到∠DEC=∠DCE=2x,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CE=∠BCD-∠BCA=54°-x,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例题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点B,C,F,E在同一直线上,AF交CD于O,若BC=10,AO=FO,求CE的长。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EF,AD∥BE,从而得到∠DAO=∠CFO,再加上对顶角相等,可以得到△AOD≌△FO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F,即AD=BC=EF=CF,从而得到线段CE的长度。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A C BD 初二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⑵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⑶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⑷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5、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⑵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矩形判定定理:⑴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⑵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7、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8、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9、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⑵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长)10、菱形的判定定理:⑴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2正方形判定定理:⑴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A.AB=BC B.AC=BD C.AC⊥BD D.AB⊥B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4.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3,7) B.(5,3) C.(7,3) D.(8,2)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A.8 B.9 C.10 D.117.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D.168.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9.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A.4 B.6 C.8 D.1010.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A.14 B.15 C.16 D.17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12.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 B.17 C.18 D.19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 ⊥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A.1 B.C.4﹣2D.3﹣41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A.45°B.55°C.60°D.75°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面积为cm2.16.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的周长等于.17.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 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厘米.18.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BF与AC交于点E.若∠CBF=20°,则∠AED等于度.21.如图,▱ABCD中,∠ABC=60°,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EF=,则AB的长是.22.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AE⊥BC于E,AF⊥CD于F,∠B=60°,则菱形的面积为.23.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 (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5.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0).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2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27.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3,AD=3,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共13小题)28.如图,已知:AB∥CD,BE⊥AD,垂足为点E,CF⊥AD,垂足为点F,并且AE=DF.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2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30.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31.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CF.3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2)若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3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35.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6.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AE=CG,AH=CF,且EG平分∠HEF.求证:(1)△AEH≌△CGF;(2)四边形EFGH是菱形.3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A⊥AD,BC=DC,BE⊥CD于点E.(1)求证:△ABD≌△EBD;(2)过点E作EF∥DA,交BD于点F,连接AF.求证:四边形AFED是菱形.38.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DCP;(2)求证:∠DPE=∠ABC;(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度.39.在数学活动课中,小辉将边长为和3的两个正方形放置在直线l上,如图1,他连结AD、CF,经测量发现AD=CF.(1)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试判断AD与CF还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2)他将正方形OD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使点E旋转至直线l上,如图3,请你求出CF的长.40.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ECF,所以AE=EF.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初二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3•宜宾)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分析】根据矩形与菱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与菱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故本选项错误;D、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角都分别相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熟记两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4•河池)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A.AB=BC B.AC=BD C.AC⊥BD D.AB⊥BD【分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解答】解:A、是邻边相等,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B、是对角线相等,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正确;C、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D、无法判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各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判定.3.(2008•扬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分析】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所给条件可以证出邻边相等;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解答】解:A、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它是菱形,故A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OD,∵AC⊥BD,∴AB2=BO2+AO2,AD2=DO2+AO2,∴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选项正确;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C选项正确;D、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AC=BD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形,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是D选项;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答题时容易出错.4.(2011•张家界)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分析】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等于原来四边形某一对角线的一半,说明新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连接BD,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在△ABD中,E、H是AB、AD中点,∴EH∥BD,EH=BD.∵在△BCD中,G、F是DC、BC中点,∴GF∥BD,GF=BD,∴EH=GF,EH∥GF,∴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故选:A.【点评】本题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5.(2006•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3,7) B.(5,3) C.(7,3) D.(8,2)【分析】因为D点坐标为(2,3),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C点的纵坐标一定是3,又由D点相对于A点横坐标移动了2,故可得C点横坐标为2+5=7,即顶点C的坐标(7,3).【解答】解:已知A,B,D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2,3),∵AB在x轴上,∴点C与点D的纵坐标相等,都为3,又∵D点相对于A点横坐标移动了2﹣0=2,∴C点横坐标为2+5=7,∴即顶点C的坐标(7,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点的坐标的表示及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为余(补)角的等知识的直接考查.同时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题目的条件既有数又有形,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既依托数也依托形,体现了数形的紧密结合,但本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并不高.6.(2014•河南)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A.8 B.9 C.10 D.11【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易求BO的长,进而可求出BD的长.【解答】解:∵▱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O=DO,AO=CO,∵AB⊥AC,AB=4,AC=6,∴BO==5,∴BD=2BO=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中考常见题型,比较简单.7.(2013•南充)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D.16【分析】在矩形ABCD中根据AD∥BC得出∠DEF=∠EFB=60°,由于把矩形ABCD 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所以∠EFB=∠DEF=60°,∠B=∠A′B′F=90°,∠A=∠A′=90°,AE=A′E=2,AB=A′B′,在△EFB′中可知∠DEF=∠EFB=∠EB′F=60°故△EF B′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A′B′E=90°﹣60°=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B=2,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AD∥BC,∴∠DEF=∠EFB=60°,∵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DEF=∠EFB=60°,∠B=∠A′B′F=90°,∠A=∠A′=90°,AE=A′E=2,AB=A′B′,在△EFB′中,∵∠DEF=∠EFB=∠EB′F=60°∴△EFB′是等边三角形,Rt△A′EB′中,∵∠A′B′E=90°﹣60°=30°,∴B′E=2A′E,而A′E=2,∴B′E=4,∴A′B′=2,即AB=2,∵AE=2,DE=6,∴AD=AE+DE=2+6=8,∴矩形ABCD的面积=AB•AD=2×8=1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13•扬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分析】连接BF,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求出∠BAC,∠BCF=∠DCF,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C=DC,再根据菱形的邻角互补求出∠ABC,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F=B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ABF=∠BAC,从而求出∠CB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BCF和△D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DF=∠CBF.【解答】解:如图,连接BF,在菱形ABCD中,∠BAC=∠BAD=×80°=40°,∠BCF=∠DCF,BC=DC,∠ABC=180°﹣∠BAD=180°﹣80°=100°,∵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F=BF,∠ABF=∠BAC=40°,∴∠CBF=∠ABC﹣∠ABF=100°﹣40°=60°,∵在△BCF和△DCF中,,∴△BCF≌△DCF(SAS),∴∠CDF=∠CBF=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2015•河南)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 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A.4 B.6 C.8 D.10【分析】由基本作图得到AB=AF,加上AO平分∠BAD,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BF,BO=FO=BF=3,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F∥BE,所以∠1=∠3,于是得到∠2=∠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AB=EB,然后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OE,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O,从而得到AE的长.【解答】解:连结EF,AE与BF交于点O,如图,∵AB=AF,AO平分∠BAD,∴AO⊥BF,BO=FO=BF=3,∵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F∥BE,∴∠1=∠3,∴∠2=∠3,∴AB=EB,而BO⊥AE,∴AO=OE,在Rt△AOB中,AO===4,∴AE=2AO=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基本作图.10.(2013•凉山州)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A.14 B.15 C.16 D.17【分析】根据菱形得出AB=BC,得出等边三角形ABC,求出AC,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F=EF=EC=AC=4,求出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4,∴正方形ACEF的周长是AC+CE+EF+AF=4×4=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正方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C的长.11.(2013•泰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 C.4 D.8【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 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 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2.(2013•菏泽)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 B.17 C.18 D.19【分析】由图可得,S1的边长为3,由AC=BC,BC=CE=CD,可得AC=2CD,CD=2,EC=;然后,分别算出S1、S2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设正方形S2的边长为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C=x,x=CD,∴AC=2CD,CD==2,∴EC2=22+22,即EC=;∴S2的面积为EC2==8;∵S1的边长为3,S1的面积为3×3=9,∴S1+S2=8+9=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13.(2013•连云港)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A.1 B.C.4﹣2D.3﹣4【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ABD=∠ADB=45°,再求出∠DAE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AED,从而得到∠DAE=∠AED,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得到AD=DE,然后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BD,再求出BE,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倍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D=∠ADB=45°,∵∠BAE=22.5°,∴∠DAE=90°﹣∠BAE=90°﹣22.5°=67.5°,在△ADE中,∠AED=180°﹣45°﹣67.5°=67.5°,∴∠DAE=∠AED,∴AD=DE=4,∵正方形的边长为4,∴BD=4,∴BE=BD﹣DE=4﹣4,∵EF⊥AB,∠ABD=45°,∴△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BE=×(4﹣4)=4﹣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角的度数的相等求出相等的角,再求出DE=AD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4.(2014•福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 相交于点F,则∠BFC为()A.45°B.55°C.60°D.7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E=15°,∠BAC=45°,再求∠BF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又∵△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DE,∠DAE=60°,∴AB=AE,∴∠ABE=∠AEB,∠BAE=90°+60°=150°,∴∠ABE=(180°﹣150°)÷2=15°,又∵∠BAC=45°,∴∠BFC=45°+15°=6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BE=15°.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2008•恩施州)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面积为24cm2.【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得其面积即可.【解答】解:由已知得,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6×8÷2=24cm2.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16.(2015•梅州)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 的周长等于20.【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ABE=∠AEB,继而可得AB=AE,然后根据已知可求得结果.【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E∥BC,AD=BC,AB=CD,∴∠AEB=∠EBC,∵BE平分∠ABC,∴∠ABE=∠EBC,∴∠ABE=∠AEB,∴AB=AE,∴AE+DE=AD=BC=6,∴AE+2=6,∴AE=4,∴AB=CD=4,∴▱ABCD的周长=4+4+6+6=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E=∠AEB.17.(2013•厦门)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3厘米.【分析】根据AC+BD=24厘米,可得出出OA+OB=12cm,继而求出AB,判断EF 是△OAB的中位线即可得出EF的长度.【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又∵AC+BD=24厘米,∴OA+OB=12cm,∵△OAB的周长是18厘米,∴AB=6cm,∵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EF是△OAB的中位线,∴EF=AB=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需要用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18.(2007•临夏州)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分析】根据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寻找思路:△AOE≌△CO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BCD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AEO=∠CFO;又∵∠AOE=∠COF,在△AOE和△COF中,,∴△AOE≌△COF,∴S△AOE =S△CO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BCD的面积.S△BCD=BC×CD=×2×3=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根据三角形全等,从而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一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2014•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菱形ABCD的顶点A,B 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5,4).【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O的长,进而求出C点坐标.【解答】解:∵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 在y轴上,∴AB=5,∴DO=4,∴点C的坐标是:(5,4).故答案为:(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得出DO的长是解题关键.20.(2015•黄冈)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CD上一点,BF与AC交于点E.若∠CBF=20°,则∠AED等于65度.【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AE=∠DAE,再利用SAS证明△ABE与△ADE 全等,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解:∵正方形ABCD,∴AB=AD,∠BAE=∠DAE,在△ABE与△ADE中,,∴△ABE≌△ADE(SAS),∴∠AEB=∠AED,∠ABE=∠ADE,∵∠CBF=20°,∴∠ABE=70°,∴∠AED=∠AEB=180°﹣45°﹣70°=65°,故答案为:65【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AE=∠DA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21.(2013•十堰)如图,▱ABCD中,∠ABC=60°,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EF=,则AB的长是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AB=CD,AB∥CD,得出平行四边形ABDE,推出DE=DC=AB,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CE长,即可求出AB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CD,∵AE∥BD,∴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B=DE=CD,即D为CE中点,∵EF⊥BC,∴∠EFC=90°,∵AB∥CD,∴∠DCF=∠ABC=60°,∴∠CEF=30°,∵EF=,∴CE==2,∴AB=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此题综合性比较强,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2013•黔西南州)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AE⊥BC于E,AF ⊥CD于F,∠B=60°,则菱形的面积为.【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ABE可求出AE的长,再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计算即可.【解答】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4,∴AB=BC=4,∵AE⊥BC于E,∠B=60°,∴sinB==,∴AE=2,∴菱形的面积=4×2=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菱形面积公式的运用.23.(2013•鞍山)如图,D是△ABC内一点,BD⊥CD,AD=6,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11.【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出EH=FG=AD,EF=GH=BC,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D⊥CD,BD=4,CD=3,∴BC===5,∵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EH=FG=AD,EF=GH=BC,∴四边形EFGH的周长=EH+GH+FG+EF=AD+BC,又∵AD=6,∴四边形EFGH的周长=6+5=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4.(2015•攀枝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CB=90°,OC=4,BC=OA=10,求出OD=AD=5,分情况讨论:①当PO=PD时;②当OP=OD时;③当DP=DO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OCB=90°,OC=4,BC=OA=10,∵D为OA的中点,∴OD=AD=5,①当PO=PD时,点P在OD得垂直平分线上,∴点P的坐标为:(2.5,4);②当OP=OD时,如图1所示:则OP=OD=5,PC==3,∴点P的坐标为:(3,4);③当DP=DO时,作PE⊥OA于E,则∠PED=90°,DE==3;分两种情况:当E在D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OE=5﹣3=2,∴点P的坐标为:(2,4);当E在D的右侧时,如图3所示:OE=5+3=8,∴点P的坐标为:(8,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故答案为:(2.5,4),或(3,4),或(2,4),或(8,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得出结果.25.(2013•阜新)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1,2),C(2,0).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3,2),(﹣5,2),(1,﹣2).【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别以BC,AB,AC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分别为:(3,2),(﹣5,2),(1,﹣2).故答案为:(3,2),(﹣5,2),(1,﹣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坐标与图形的关系.26.(2014•丹东)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分析】延长AB至M,使BM=AE,连接FM,证出△DAE≌EMF,得到△BMF 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菱形的边长为4求出时间t的值.。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一、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理解几何学中的其他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的总结:1、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相对的两边平行且相等。

可以用符号“▭”表示。

2、性质:1)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其底乘高。

3.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分别具有以下性质:1)矩形: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菱形: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相等。

3)正方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练习题1、选择题:1)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D.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

因为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可以由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经过平移得到,因此选项C正确。

其他选项都不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

2)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A.三个内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因为矩形的定义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选项B正确。

其他选项分别是矩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的一部分,但不足以单独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相关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___________。

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都是从 边、角、对角线 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述的.(1)角:(2)边:(3)对角线:(4)面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_____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三、矩形1. 矩形定义:2. 矩形性质3. 矩形的判定:4. 矩形的面积四、菱形 1. 菱形定义:2. 菱形性质3. 菱形的判定:.4. 菱形的面积五、正方形1. 正方形定义:它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菱形,也是矩形。

2. 正方形性质3. 正方形的判定:4. 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练习2.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 )A .75º B.115º C.65º D.105ºA BDO C C DB A O 12(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B (第7题图)3.如图3,在□ABCD 中,BM 是∠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M ,且MC=2,▱ABCD 的周长是在14,则DM 等于)是( )6.过□ABCD 对角线交点O 作直线m ,分别交直线AB 于点E ,交直线CD 于点F ,若AB=4,AE=6,则DF 的长是 .7. 如图7,□ABCD 中,∠ABC=60°,E 、F 分别在CD 、BC 的延长线上,AE∥BD,EF⊥BC ,DF=2,则EF= .8. 在□ABCD 中,AD=BD ,BE 是AD 边上的高,∠EBD=20°,则∠A 的度数为 .9. 在□ABCD 中,AB <BC ,已知∠B=30°,AB=2,将△ABC 沿AC 翻折至△AB ′C ,使点B ′落在□ABCD 所在的平面内,连接B ′D .若△AB ′D 是直角三角形,则BC 的长为.10.如图,已知:□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AD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点F ,交AD 于点G .求证:AE=DG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BD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点F ,E 为四边形ABCD 外一点,且∠ADE=∠BAD ,AE ⊥AC .(1)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A 平分∠BDE ,AB=5,AD=6,求AC 的长.C . 36D . 3613.如图,将矩形纸带ABCD ,沿EF 折叠后,C 、D 两点分别落在C ′、D′的位置,经测量得∠EFB=65°,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5题图 第13题图 第15题图A B C DEF G14.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的16.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2AD ,如果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OB 、△BOC 、△COD 、△DOA 的面积分别记作S 1、S 2、S 3、S 4,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S 1=S 3B .S 2=2S 4C .S 2=2S 1 D.S 1•S 3=S 2•S 4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一点,BE=1,F 为AB 上一点,AF=2,P 为AC 上一点,则PF+PE 的最小值为 .18.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4,AD=6.延长BC 到点E ,使CE=2,连接DE ,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 或 秒时.△ABP 和△DCE 全等.19.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E ,F 为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CF ,DF∥BE,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 为菱形.20.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 ,AD=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E⊥AB,OF⊥CB,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OE=OF .21. 如图1,点O 是正方形ABCD 两对角线的交点,分别延长OD 到点G ,OC 到点E ,使OG =2OD ,OE =2OC ,第17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1)求证:DE⊥AG;(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0°<α<360°)得到正方形OE′F′G′,如图2.①在旋转过程中,当∠OAG′是直角时,求α的度数;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AF′长的最大值和此时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22.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

四边形全章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讲解)

四边形全章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讲解)

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汇总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两层意义:①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对角线的定义: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从边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从角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从对角线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平分是指两条线段有公共的中点。

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⑤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这个底上的高的积.⑵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均一分为四。

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指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等所具有的大小或位置之间的关系,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指四边形具有什么条件就是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8.矩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④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9.矩形的判定: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④另外还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1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⑴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⑵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⑶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2.菱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巩固及题型综合训练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巩固及题型综合训练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两条对角线
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 (2) 识别矩形的方法: ①有一个角是 的

是平行四边形.
是矩形;②两条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三个角是 的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 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3.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 分别为边 AB、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 CB 的延长线于 G.
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等是正方形
6. 下列错误的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梯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正方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一组邻边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五、梯形 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直角梯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问题常见的辅助线:如图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完整word版)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推荐文档

(完满word版)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介绍文档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相关1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 ? 180°;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 n,那么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n(n3) 。

2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C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又是一个判断方法.O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和判断都是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述的.〔 1〕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A B 〔 2〕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均分;〔 4〕面积:①S底高= ah;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 4 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的鉴识方法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方法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方法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行四边形⑤方法 4:对角线互相均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矩形④方法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D CO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 B2.矩形性质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均分且相等;④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直线, 2 条〕.3.矩形的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四边形是矩形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③四个角都相等鉴识矩形的常用方法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意一个角为直角.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③说明四边形ABCD的三个角是直角.4.矩形的面积①设矩形 ABCD的两邻边长分别为a,b ,那么 S 矩形 =ab.四、菱形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与经典例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与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一、基础知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定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义形是平行四边形。

的平行四边形是行四边形是菱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腰梯形。

矩形。

平行四边形。

1、对边平行且相等。

1 、四个角都是直1、四条边都相等。

拥有平行四边形、矩1、两腰相等两底平行性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角。

2、两条对角线相互垂形、菱形的全部特2、同一底上的两角相3、对角线相互均分2、对角线相等。

直,而且每一条对角线征。

等质均分一组对角。

3、两条对角线相等1、定义:1、定义:1、定义:1、先证明是矩形再1、定义:先判断是梯2、判断定理:2、判断定理:2、判断定理:证明一组邻边相等。

形在证明两腰相等。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 1)对角线相等( 1)一组邻边相等的2、先证明是菱形再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的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一个角是直角。

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矩形。

( 2)对角线相互垂直形。

判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有三个角是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直角的四边形是是等腰梯形。

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4)对角线相互均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称性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二、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遍的一半。

2、由矩形的性质获得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例题例 1、如图 1,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F. 求证:∠ BAE = ∠ DCF.ADFBEC (图 1)例 2、如图 2,矩形 ABCD中, AC 与 BD 交于 O 点, BE⊥ AC 于 E, CF⊥ BD 于 F.求证: BE = CF.A DE FOB C(图 2)例 3、已知:如图 3,在梯形 ABCD中,AD∥ BC,AB = DC,点 E、F分别在 AB、CD 上,且 BE = 2EA,CF = 2FD. 求证:∠ BEC =∠ CFB.A DE FB C例 4、如图 6, E、 F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 ABCD的 AD、 BC边上的点,且 AE = CF.图 3(1)求证:△ ABE≌△ CDF;A E D(2)若M、N 分别是 BE、DF的中点,连结 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如何的四N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MB F C(图 6)..例 5、如图 7YABCD 的对角线AC的垂直均分线与边AD, BC 分别订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EA DBOC F图 7例 6、如图 8,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 是它的中心, E、F 是对角线 AC 上的点 .(1)假如,则△DEC≌ △BFA(请你填上一个能使结论建立的一个条件);(2)证明你的结论 .D CE FA B图 8A DO FGB CE图 9例 7、如图 9,已知在梯形 ABCD中, AD∥BC,AB = DC,对角线 AC和 BD 订交于点 O,E 是 BC边上一个动点(点E不与 B、C两点重合),EF∥ BD 交 AC 于点 F, EG∥ AC 交 BD 于点 C.(1)求证: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 2OB;(2)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 ABCD中, AD∥BC,AB = 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余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 EFOG 的周长等于 2OB”仍建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用证明.例 8、有一块梯形形状的土地,现要均匀分给两个田户栽种(马上梯形的面积两均分),试设计两种方案(均分方案画在备用图 13(1)、(2)上),并赐予合理的解说 .备用图( 1)备用图(2)图 13..四、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A)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必定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必定是矩形(C) 、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必定是菱形(D)、在两条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均分的四边形必定是正方形2.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周长 32, 5AB=3BC, 则AC 的取值范围为 ( )A. 6<AC<10 ;B. 6<AC<16; C. 10<AC<16 ; D. 4<AC<163.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不等边)可拼成不一样的平形四边形的个数是()(A )1(B )2 (C )3 (D )44.延伸平形四边形 ABCD 的一边 AB 到 E ,使 BE =BD ,连结 DE 交 BC 于 F ,若∠ DAB = 120°, ∠ CFE =135°, AB = 1,则 AC 的长为3 ( )(A ) 1 (B )1.2 (C ) 2(D ) 1.55.若菱形 ABCD 中, AE 垂直均分 BC 于E ,AE =1cm ,则 BD 的长是( )(A )1cm(B )2cm ( C )3cm (D ) 4cm6. 若按序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矩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 () (A )相互垂直 ( B )相等 ( C )相互均分 (D )相互垂直且相等7. 如图,等腰△ ABC 中,D 是 BC 边上的一点, DE ∥AC ,DF ∥AB , AB=5那么四边形 AFDE 的周长是()(A )5( B )10(C )15(D )20AEDOBC( 第7题) (第 8题) (第 9题) (第 10题)8. 如图,将边长为 8cm 的正方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D 落在 BC 边中点 E 处,点 A 落在点 F 处,折痕为 MN ,则线段 CN 的长是().(A )3cm (B ) 4cm ( C ) 5cm (D )6cm9.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 ∥BC ,∠B=90°, AC 将梯形分红两个三角形,此中△ ACD 是周长为 18 cm 的等边三角形,则该 梯形的中位线的长是 () .(A)9 cm (B)12cm(c)9cm (D)18 cm210. 如图,在周长为 20cm 的□ABCD 中,AB ≠AD , AC 、 BD 订交于点 O ,OE ⊥BD 交AD 于E ,则△ ABE 的周长为( )(A)4cm(B)6cm(C)8cm(D)10cm11. 如图 2,四边形为矩形纸片.把纸片折叠,使点 B 恰巧落在边的中点 E 处,折痕为.若=6,则等于()ABCDABCDCDAFCDAF(A )4 3 (B )3 3(C )4 2D(D )8 A D12.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中, R 、P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 E 、F 分别是AEEAP 、 RP 的中点,当点 P 在CD 上从 C 向D 挪动而点 R 不动时,那么以下结论P建立的是( )A 、线段 EF 的长渐渐增大B 、线段 EF 的长渐渐减小 BF C BRFCC 、线段 EF 的长不变 D、线段 EF 的长与点 P图2第 12题图13. 在梯形 ABCD 中, AD//BC ,对角线 AC ⊥BD ,且 AC5cm , BD=12c m ,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A. 7.5cmB. 7cmC. 6.5cmD. 6cmE14. 国家级历史文假名城——金华,风光艳丽,花木葱郁.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AD紫绿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 ,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 种颜色的花.G红H假如有 AB ∥ EF ∥ DC , BC ∥ GH ∥ AD ,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黄橙)蓝A .红花、绿花栽种面积必定相等B.紫花、橙花栽种面积必定相等BFCC.红花、蓝花栽种面积必定相等D.蓝花、黄花栽种面积必定相等第14题..二、填空题1. 假如四边形四个内角之比1:2:3:4,则这四边形为____形。

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梳理与常考题型 a

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梳理与常考题型 a

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梳理与常考题型总结1.图形的变换(1)图形平移的基本要素及特点是什么?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单位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要素1:沿某一个方向移动;要素2:移动一定的单位距离.平移的特点: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图形平移的作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因为图形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在图形平移的作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②将这些关键点沿指定的方向移动指定的单位距离;③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3)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及特点是什么?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要素1:绕一个定点(旋转中心)要素2:旋转方向.要素3: 旋转一定的角度.图形旋转的特点: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4)图形旋转的作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因为图形经过旋转后,对应点旋转的角度都相等,方向都相同,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所以在图形旋转的作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首先确定旋转中心; ②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③将这些关键点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 ④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5)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中心对称图形是一种特殊的旋转对称图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则这种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叫做对称中心.要素1:绕一个定点(对称中心) 要素2:旋转180°后与自身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图形绕着它自身的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 (6)图形中心对称的作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因为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所以在图形中心对称的作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确定图形的对称中心; ②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③作这些关键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④最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 (7)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轴对称之间有哪些区别?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相关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___________。

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都是从 边、角、对角线 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述的. (1)角:(2)边: (3)对角线:(4)面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_____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三、矩形1. 矩形定义:2. 矩形性质3. 矩形的判定:4. 矩形的面积 四、菱形 1. 菱形定义: 2. 菱形性质3. 菱形的判定:.4. 菱形的面积 五、正方形1. 正方形定义:它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菱形,也是矩形。

2. 正方形性质3. 正方形的判定:4. 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练习2.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 )A .75ºB .115ºC .65ºD .105ºABDOCC DBA O12B(第7题图)3.如图3,在□ABCD 中,BM 是∠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M ,且MC=2,▱ABCD 的周长是在14,则DM 等于 ) ) 6.过□ABCD 对角线交点O 作直线m ,分别交直线AB 于点E ,交直线CD 于点F ,若AB=4,AE=6,则DF 的长是 .7. 如图7,□ABCD 中,∠ABC=60°,E 、F 分别在CD 、BC 的延长线上,AE ∥BD ,EF ⊥BC ,DF=2,则EF= .8. 在□ABCD 中,AD=BD ,BE 是AD 边上的高,∠EBD=20°,则∠A 的度数为 . 9. 在□ABCD 中,AB <BC ,已知∠B=30°,AB=2,将△ABC 沿AC 翻折至△AB ′C ,使点B ′落在□ABCD所在的平面内,连接B ′D .若△AB ′D 是直角三角形,则BC 的长为 .10.如图,已知:□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AD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点F ,交AD 于点G .求证:AE=DG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BD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点F ,E 为四边形ABCD 外一点,且∠ADE=∠BAD ,AE ⊥AC . (1)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A 平分∠BDE ,AB=5,AD=6,求AC 的长.C . 36D . 3613.如图,将矩形纸带ABCD ,沿EF 折叠后,C 、D 两点分别落在C ′、D ′的位置,经测量得∠EFB=65°,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3题图第5题图第13题图 第15题图AB C DEF G14.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AEF的BOC、△COD、△DOA的面积分别记作S1、S2、S3、S4,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S1=S3 B.S2=2S4C.S2=2S1D.S1•S3=S2•S41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一点,BE=1,F为AB上一点,AF=2,P为AC上一点,则PF+PE 的最小值为.18.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或秒时.△ABP和△DCE全等.19.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为对角线AC上两点,且AE=CF,DF∥BE,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为菱形.20.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E,F.求证OE=OF.21. 如图1,点O是正方形ABCD两对角线的交点,分别延长OD到点G,OC到点E,使OG=2OD,OE=2OC,第17题图第16题图第18题图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1)求证:DE⊥AG;(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0°<α<360°)得到正方形OE′F′G′,如图2.①在旋转过程中,当∠OAG′是直角时,求α的度数;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AF′长的最大值和此时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22.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总结及其对应题型含详解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总结及其对应题型含详解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01基础题知识点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如图,AB=CD=EF,且△ACE≌△BDF,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C)A.1B.2C.3D.42.若四边形ABCD的边AB=CD,BC=DA,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下面给出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B)A.1∶2∶3∶4 B.2∶3∶2∶3C.2∶2∶3∶3 D.1∶2∶2∶34.一个四边形的三个相邻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那么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D) A.88°,108°,88°B.88°,104°,108°C.88°,92°,92°D.108°,72°,108°知识点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CO,请添加一个条件BO=DO(答案不唯一)(只添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O=CO.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B∥CD,∴∠ABO=∠CDO,∠BAO=∠DCO.又∵AO =CO ,∴△ABO ≌△CDO(AAS ). ∴BO =DO.∴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7.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 =OC ,OB =OD.∵点E ,F 分别是OB ,OD 的中点, ∴OE =12OB ,OF =12OD.∴OE =OF.又∵OA =OC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AEFD 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BCFE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9.(2016·新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E ⊥AD 交BD 于点E ,CF ⊥BC 交BD 于点F ,且AE =CF.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E ⊥AD ,CF ⊥BC , ∴∠EAD =∠FCB =90°. ∵AD ∥BC ,∴∠ADE =∠CBF.在△AED 和△CFB 中,⎩⎨⎧∠ADE =∠CBF ,∠EAD =∠FCB ,AE =CF ,∴△AED ≌△CFB(AAS ).∴AD=BC.又∵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02中档题10.小玲的爸爸在制作平行四边形框架时,采用了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两根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定,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的依据是(A)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2016·衢州)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点O(0,0),A(3,0),B(1,1),C(x,1),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x=4或-2.1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点E,F在AC上,且AF=CE.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BD交AC于O,∵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AF=CE,∴AF-AO=CE-CO,即OF=OE.又∵OB=OD,∴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13.(2017·南京)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AE=CF,EF,BD 相交于点O,求证:OE=OF.证明:连接BE,DF.∴AD ∥BC ,AD =BC. ∵AE =CF ,∴DE =BF. 又∵DE ∥BF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OE =OF.14.(2016·张家界)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E 是BC 的中点,直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试判断四边形ABF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B ∥CD ,∴∠BAE =∠CFE.∵E 是BC 的中点,∴BE =CE. 在△ABE 和△FCE 中,⎩⎨⎧∠BAE =∠CFE ,∠AEB =∠FEC ,BE =CE ,∴△ABE ≌△FCE(AAS).∴AB =CF .又∵AB ∥CF ,∴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03 综合题1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24 cm ,BC =30 cm ,点P 从点A 向点D 以1 cm /s 的速度运动,到点D 即停止.点Q 从点C 向点B 以2 cm /s 的速度运动,到点B 即停止.直线PQ 将四边形ABCD 截成两个四边形,分别为四边形ABQP 和四边形PQCD ,则当P ,Q 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解:设当P ,Q 两点同时出发t s 后,四边形ABQP 或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题意,得AP =t cm ,PD =(24-t)cm ,CQ =2t cm ,BQ =(30-2t)cm (0≤t ≤15). ①若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还需满足AP =BQ. ∴t =30-2t.解得t =10.∴10 s 后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AD∥BC,∴还需满足PD=CQ.∴24-t=2t.解得t=8.∴8 s后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综上所述:当P,Q两点同时出发8秒或10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其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总结及其对应题型含详解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总结及其对应题型含详解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01 基础题知识点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如图,AB=CD=EF,且厶ACE^ABDF,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C)CA・1B・2C・3D・42•若四边形ABCD的边AB=CD,BC=DA,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下而给出四边形ABCD中的度数之比,英中能判宦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E)2・ 1 : 2 : 3 : 4 B. 2 : 3 : 2 : 3C・2:2:3:3 D1 :2:2:34• 一个四边形的三个相邻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那么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刀)A・ 88°, 108° > 88°B. 88°, 104°, 108°C- 88°,92°,92°D. 108°,72°,108°知识点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CO,请添加一个条件BO=DO(答案不唯二1(只添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O=CO.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B〃CD,•••ZABO=ZCDO, ZBAO=ZDCO.••• AABO^ACDOGUS)・•••BO=D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7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OB,O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 > OB=OD.•••点E,F分别是OB,OD的中点,AOE=OF.又VOA=O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点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AEFD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纠.对也atm的四边形肚丫行四边形.9• (2016新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E丄AD交BD于点E,CF丄BC交BD 于点F,且AE=C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TAE丄AD,CF丄BC,•••ZEAD=ZFCB = 90° . VAD/7BC,••• ZADE= ZCBF.在ZXAED 和Z\CFB 中,fZADE=ZCBF,< ZEAD=ZFCB,I AE=CF、:.AAED^ACFBC^S)・A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02 中档题10•小玲的爸爸在制作平行四边形框架时,采用了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两根木条AC,BD 的中点重叠,并用钉子固左,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的依据是(J)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 (2016衢州)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点O(0,0),A(3,0),B(1,1),C(x,1),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x=4或_2.1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点E,F在AC上,且AF= CE.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V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VAF=CE,•••AF-AO=CE-CO,即OF=OE. 又VOB = OD,•••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13・(2017-南京)如图,在ABCD中,点E > F分别在AD,BC上,且AE=CF,EF,BD 相交于点O,求证:OE=OF.证明:连接BE,D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 AD=BC.VAE=CF,•••DE=BF.又VDE/7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OE=OF.14・(2016张家界)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直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试判断四边形ABF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B〃CD, AZBAE=ZCFE.TE 是BC 的中点,•••BE=CE. 在Z\ABE 和ZkFCE 中,rZBAE=ZCFE,< ZAEB=ZFEC,I BE=CE,A AABE^AFCE(AAS)・:.AB=CF. 又•:AB〃CF、:•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03 综合题15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7BC,AD=24 cm,BC = 30 cw,点P从点A向点D以1 c?n/s 的速度运动,到点D即停止.点Q从点C向点B以2 an!s的速度运动,到点B 即停止.直线PQ将四边形ABCD截成两个四边形,分别为四边形ABQP和四边形PQCD,则当P,Q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英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解:设当P,Q两点同时岀发ts后,四边形ABQP或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题意> 得AP=5 > PD=(24-t)cw,CQ=25,BQ=(30-2t)c?w(0WtW15)・①若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AD〃BC,•••还需满足AP=BQ./.t=30—2t.解得t=10.•••10s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②若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VAD//BC,•••还需满足PD=CQ./. 24—t=2t.解得t=8.••・8 s后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综上所述:当P,Q两点同时出发8秒或10秒后,所截得两个四边形中英中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和题型归类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和题型归类
(6)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中点四边形(拓展)
常见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
原四边形
一般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图示
顺次连接
各边中点
所得的四
边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矩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典型题训练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性质:(1)边:;
(2)角:;
(3)对角线:;
(4)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3.面积:
4.判定:(1)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的四边形是矩形。
要点诠释:由矩形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2)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18.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CD⊥AD,AD2+CD2=2AB2.
(1)求证:AB=BC;(2)当BE⊥AD于E时,试证明:BE=AE+CD.
1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AF.
(1)求证:BE=DF;
(2)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OA,连接EM,FM.判断四边形AEM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当旋转角为90°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F与EC总保持相等;
(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AC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梳理与常考题型
总结
知识梳理
(1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来表示。

2. 平行四边形性质:(1)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①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中位线一一构造平行四边形
(1) 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①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②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C
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 ABCD 各边中点.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的三边为边向同一侧作等边△ ABD 、△ BCE 、△ ACF ,连接 DE 、EF.求 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求证:EF *(AC BD )
4、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 EAD BAF 。

(1) 说明 CEF 是等腰三角形。

(2) CEF 的哪两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周长,为什么?
E
经典题型
1已知如图, 求证:四边形
2、分别以△ ABC 证:四边形AFED
5. (
黄冈市中考题)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G H 是对角线BD 上两点,且 DG= BH, DM BE.
求证:四边形 EHFG 是平行四边形•
6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2EC,E, F 在直线
BC 上,且EE =B C =CF .求证:AF 丄DE.
7.(江西省中考题)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E 丄BC, CF 丄BD,垂足分别为 E 、 F , G H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GH 交BD 于点0.
求证:GH 与 EF 互相平分.
能力提咼
ABCD 中, AB = 2BC E 为 AB 中点,DF 丄 BC,垂足 F.
8.(河南省中考题)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延长线于点 M N,交AB BC 于点P 、Q.
求证:MQ= NP. ABCD 中,对角线 AC 的平行线MN 分别交DA DC 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求证:/ AED=Z EFB. A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BC=2AB,M为AD的中点,CEL AB,垂足为E,求证:/ DME=2 AEM.
作业
1.如下图所示,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AD BC为边在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DE和CBF, 连结BD EF,且它们相交于0,求证:EO=FO D0=B0.
2.如图所示,/ EDA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外角,DF平分/ EDA与BA延长线交于F, FD 延长线与BC延长线交于G.求证:BF=BG.
3.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作AF L BC于F,交BD于E,若DE=2AB求证:/ ABD=2 / EBC.
取G为DE中点,连接AG.
在RT△ ADE中,AG为斜边上的中线。

••• DE/2 = AG = EG = DG = AB
•••/ ABE = / AGE,/ ADE= / GAD
•••/ ABE = / AGE = / ADE+ / GAD=2 / ADE = 2 / CBD
证明:•/ ABCD平行四边形AF L BC
/•Z EAD=90
取DE中点M ,则AM=MD=E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 DE=2AB
•/ AB=AM=MD
Z ADM= Z DAM
/ ABD= / AMB
vZ AMB= / ADM+ / DAM=2 / ADM
•••/ ABD=2
Z ADM
vZ ADM= Z DBC
/•Z ABD=2 Z DBC
4.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BC CD为边向内作等边三角形BCE和CDF求证: △ AEF为等边三角形.
5.如图所示,在△ ABC中,BD平分Z
B,
BE=FC
6.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
G H,使AG=CH连结GF EH,求证:
7.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
G CE与DF相交于H.求证:EF与GH互
相平分
E、F分别在AD BC上,且AE=CF AF与BE相交于
D
C
E是AB的中点,F是CD中点,分别延长BA和DC到
GF// EH
(1)在厶ABC和厶DBE中
AB=AD
/ ABC= / EBC- / EAB,/ DBE= / DBA- / EBA 因为/ EBC= / DBE=60 所以/ ABC= / DBE
BC=BE
因此△ ABC ◎△ DBE , DE=AC。

△ ACF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F=AC=DE
在厶ABC和厶FEC中
AC=FC
/ ACB= / ECB- / ECA
/ FCE= / FCA- / ECA
因为/ ECB= / FCA=60 所以/ ACB= / FCE
BC=EC
因此△ ABC ◎△ FEC , EF=AB
因为△ AB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D=AB=EF 四边形ADFE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