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

合集下载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01、预备式 02、太极起势 03、左棚式04、右揽雀尾 05、单鞭式 06、提手07、上势 08、白鹤亮翅 09、左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13、左搂膝拗步 14、手挥琵琶 15、左搂膝拗步16、进步搬拦捶 17、如封似闭 18、十字手第二段:19、抱虎归山 20、右揽雀尾 21、左棚式22、肘底看捶 23、左右倒攆猴 24、斜飞式25、提手 26、上势 27、白鹤亮翅28、左搂膝拗步 29、海底针 30、闪通背31、转身撇身捶 32、进步搬拦捶 33、上步右揽雀尾34、单鞭式 35、左右云手 36、单鞭式37、高探马 38、右分脚 39、左分脚40、回身左蹬脚 41、左搂膝拗步 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 44、翻身撇身捶 45、进步搬拦捶46、右蹬脚 47、左打虎式 48、右打虎式49、右蹬脚 50、双探掌 51、双风贯耳52、左蹬脚 53、转身右蹬脚 54、进步搬拦捶55、如封似闭 56、十字手第四段:57、抱虎归山 58、右揽雀尾 59、斜单鞭式60、右野马分鬃 61、左野马分鬃 62、右野马分鬃63、左棚式 64、上步右揽雀尾 65、单鞭式66、左玉女穿梭 67、右玉女穿梭 68、左玉女穿梭69、右玉女穿梭 70、左棚式 71、右揽雀尾72、单鞭式 73、左右云手 74、单鞭式75、下势 76、左金鸡独立 77、右金鸡独立78、左右倒攆猴 79、斜飞式 80、提手81、上势 82、白鹤亮翅 83、左搂膝拗步84、海底针 85、闪通背 86、转身撇身捶87、白蛇吐信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右揽雀尾90、单鞭式第六段:91、左右云手 92、单鞭式 93、高探马94、进步穿掌 95、转身单摆辗莲 96、上步指裆捶97、上步右揽雀尾 98、单鞭式 99、下势100、上步七星 101、退步跨虎 102、转身双摆辗莲103、弯弓射虎 104、进步搬拦捶 105、如封似闭106、十字手 107、合太极 108收势。

杨式太极拳府内派老架108式套路拳谱

杨式太极拳府内派老架108式套路拳谱

杨式太极拳府内派老架108式套路名称1、无极式;2、太极起式;3、揽雀尾;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豹虎推山;14、十字手;15、斜搂膝拗步;16、搂膝拗步;17、揽雀尾;18、揉球式;19、单鞭;20、肘底看捶;21、倒撵猴;22、撑掌;23、高探马;24、斜飞式;25、提手上势;26、白鹤亮翅;27、搂膝拗步;28、海底针;29、扇通背;30、撇身捶;31、进步搬拦捶;32、风摆荷叶;33、揽雀尾;34、单鞭;35、云手;36、单鞭;37、左右高探马;38、右起脚;39、左右高探马;40、左起脚;41、转身蹬脚;42、搂膝拗步;43、上步裹手栽捶;44、撇身捶;45、进步搬拦捶;46、左右高探马;47、二起脚;48、右打虎;49、双砸掏心捶;50、左打虎;51、中心脚;52、双峰贯耳;53、左右高探马;54、十字腿;55、退步搬拦捶;56、如封似闭;57、豹虎推山;58、十字手;59、斜搂膝拗步;60、回身三掌;61、揽雀尾;62、揉球式;63、斜单鞭;64、野马分鬃;65、玉女穿梭;66、风摆荷叶;67、揽雀尾;68、单鞭;69、云手;70、单穿掌、单鞭;71、展手燕形下势;72、金鸡独立;73、千斤坠;74、倒撵猴;75、撑掌;76、高探马;77、斜飞式;78、提手上势;79、白鹤亮翅;80、搂膝拗步;81、海底针;82、扇通背:83、撇身捶;84、进步搬拦捶;85、风摆荷叶;86、揽雀尾;87、单鞭;88、云手;89、左右穿掌;90、单鞭;91、高探马;92、转身单摆莲;93、指档捶;94、风摆荷叶;95、揽雀尾;96、单鞭;97、展手鹞形下势;98、上步七星;99、退步跨虎;100、转腰双摆莲;101、弯弓射虎;102、双撞:103、回身;104、搬拦捶;105、风摆荷叶;106、揽雀尾;107、单鞭;108、收式。

杨氏太极三十八势拳谱

杨氏太极三十八势拳谱

杨氏太极三十八势
杨振河传
起势
1、揽雀尾
2、单鞭
3、提手上势
4、白鹤亮翅
5、左右搂膝拗步
6、手挥琵琶势
7、白蛇缠身揽尾势
8、斜行势肘底捶
9、左右倒撵猴
10、背折靠斜飞势
11、乌龙摆尾海底定针
12、扇通背
13、转身撇身捶
14、上步揽雀尾
15、单鞭
16、云手
17、高探马
18、左右分脚
19、转身蹬脚
20、进步栽捶21、回身肘右蹬脚
22、左右打虎势
23、披身右蹬脚
24、双风贯耳拦腰掌
25、野马分鬃
26、玉女穿梭
27、双缠手蛇身下势
28、金鸡独立
29、白蛇吐芯转身十字腿
30、进少指挡捶
31、仰天观月回身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
34、扫膛腿摆莲脚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揽捶
37、如封似闭
38、十字手
收势。

杨氏太极拳24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24式拳谱
第六动
阁下倒卷肱
倒卷肱一
1,撤手转腰翻掌;2,提脚退步,屈臂收手;3,坐腿虚步推掌
倒卷肱二
1,撤手转腰翻掌;2,屈臂卷肱提脚退步;3,坐腿虚步前推
倒卷肱三
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推掌
倒卷肱四
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推掌
第七动
பைடு நூலகம்左揽雀尾
1,转腰分别;2,抱手收脚;3,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棚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材的侧后方);7,回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心贴在腕关节的内侧)
第八动
右揽雀尾
1,回身扣脚分别;2,坐腿抱球收脚;3,回身上步;4,弓步棚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翻转相对);6,坐腿转腰向下向右捋;7,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8,弓步前捋;9,分别后腿后引手(也叫后棚)
第九动
单鞭
1,坐腿回身扣脚左去;2,坐腿转腰向右云;3,翻掌勾手收脚(勾尖向下,左手的掌心向内);4,回身上步;5,弓腿翻掌推掌
杨氏太极拳24式
序号
动作名称
动作分化
第一动
起势
1,左脚离开半步;2,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3,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第二动






野马分鬃一
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高低合抱(似乎抱球的样子);2,回身上步;3,弓步分别
野马分鬃二
1,转腰撇脚;2,抱手收脚(二手相抱的时刻,上手高与肩平,下手与腹平);3,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4,马步分别(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背工按在胯侧手心向下)
第十动
云手
1,坐腿转腰左手下落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2,转腰向左移动重心两手交叉向左画弧摆动,到左侧今后翻掌收脚并步;3,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然后到了右侧翻掌出脚;4,转腰向左云,到左侧今后翻掌收脚并步;5,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6,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杨式太极拳88拳谱

杨式太极拳88拳谱

杨式88式太极拳第一段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进步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第二段14、抱虎归山15、斜揽雀尾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卷肱18、斜飞式19、提手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闪通臂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29、单鞭30、高探马31、右分脚32、左分脚33、转身左蹬脚34、左右搂膝拗步35、进步栽捶36、翻身白蛇吐信37、进步搬拦捶38、右蹬脚39、左披身伏虎40、右披身伏虎41、回身右蹬脚42、双峰贯耳43、左蹬脚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第三段48、抱虎归山49、斜揽雀尾50、横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53、单鞭54、左右穿梭(四斜角)55、上步揽雀尾56、单鞭57、云手58、单鞭59、下势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右倒卷肱62、斜飞式63、提手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针67、扇通臂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71、单鞭72、云手73、单鞭74、高探马75、左穿掌76、转身十字蹬脚77、搂膝打捶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势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摆莲脚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收势还原。

杨式太极老拳谱

杨式太极老拳谱

杨健侯传田兆麟《杨家太极拳老拳谱》(1、)(八门五步)方位八門,乃陰陽顛倒之理,周而複始,隨其所行也,八門者,四正隅也,四正爲掤履擠按,四隅乃採例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門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則生五行,以支撐八面,五行者,進步“火”,退步“水”,左顧“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爲樞軸,懷藏八卦,腳踏五行,名之曰八門五步。

(2、)粘黏連隨粘者,提上拔高之謂也,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隨者,此動彼應(彼動此應)之謂也,學者欲求懂勁,當於此四字三注意焉。

(3、)頂偏(匾)丟抗頂者,出頭之謂也。

偏(匾)者,不及之謂也。

丟者,離開之謂也。

抗者,太過之謂也。

初學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於推手之時,密密覺察,隨時改去,改之既盡,方能達感覺靈敏,粘黏連隨之域。

(4、)太極圈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腿(頂)後與前。

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

此爲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並比肩。

能如水磨摧急緩,雲龍風虎象周旋。

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

(5、)對待用功法守中正欲求懂勁,須習對待,[即推手],推手分掤履擠按四手,學者必于此四手,用不動步推法,苦下工夫,須練至腰腿皆可沾黏連隨,身形和順,伸舒自如,無絲毫拙力,隨感隨應,方可謂基本之功足。

(6、)太極進退不已功掤進履退自然理,陰陽水火相既濟。

先知四手得其真,採例肘靠方可許。

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已。

所以因之名長拳,任君開展與收斂,千萬不可離太極,對待于人出自然。

由茲往返於地天,但求舍己無彌病,上下進退永連綿。

(7、)太極體用解理爲精氣神之體,精氣神爲身之體,身爲心之用,勁(力)爲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氣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誠也,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須臾之間。

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其氣意之流行,精神自隱於(微乎)理也(矣),夫而後言,乃武,乃文,乃聖,乃神則得矣。

特借後天之武事,論之於身心,用之於勁力,仍歸於道之本也。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6、白鹤亮翅7、左搂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进步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14、抱虎归山15、斜揽雀尾16、肘底看捶17、左后倒卷肱18、斜飞式19、提手20、白鹤亮翅21、左搂搂膝拗步22、海底探针23、闪通背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5)29、单鞭30、高探马31、右分脚32、左分脚33、转身左蹬脚34、左右搂膝拗步35、楼膝栽捶36、翻身白蛇吐信37、进步搬拦捶38、右蹬脚39、左披身伏虎40、右披身伏虎41、回身右蹬脚42、双封掼耳43、左蹬脚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48、抱虎归山49、斜揽雀尾50 横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进步揽雀尾53、单鞭54、左右穿梭(四角)55、进步揽雀尾56、单鞭57云手(5 )58、单鞭59、下势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后倒卷肱62、斜飞式63、提手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探针67、闪通臂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71、单鞭72、云手(3)73、单鞭74、高探马75、左穿掌76、转身十字蹬脚77、搂膝打锤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势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摆莲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收势。

杨式太极拳傅清泉28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傅清泉28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傅清泉 28 式拳谱
序列
名称
预备式
序列
名称
第1式
起势
第 15 式 野马分鬃
第 2 式 揽雀尾(掤、捋、挤、按) 第 16 式 进步指裆锤
第3式
单鞭
第 17 式 上步揽雀尾(掤、捋、挤、按)
第 4 式 提手上势
第 18 式 单 鞭
第 5 式 白鹤亮翅
第 19 式 下 势
第 6 式 搂膝拗步
第 20 式 金鸡独立
第 7 式 手挥琵琶
第 21 式 上步七星
第 8 式 肘底看捶
第 22 式 退步跨虎
第9式倒撵猴第 2源自 式 转身摆莲第 10 式 高探马
第 24 式 弯弓射虎
第 11 式 右分脚左蹬脚
第 25 式 进步搬拦捶
第 12 式 左右打虎式
第 26 式 如封似闭
第 13 式 云手
第 27 式 十字手
第 14 式 玉女穿梭
第 28 式 收 势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第一段1、预备式2、太极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搂膝拗步10、右搂膝拗步11、左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左搂膝拗步14、进步搬拦捶15、如封似闭16、十字手第二段17、抱虎归山18、斜揽雀尾19、肘底看捶20、右倒撵猴21、左倒撵猴22、右倒撵猴23、斜飞式24、提手上式25、白鹤亮翅26、左搂膝拗步27、海底针28、扇通背29、转身撇身捶30、进步搬拦捶第三段31、上步揽雀尾32、单鞭33、云手34、云手35、云手36、单鞭37、高探马38、右分脚39、左分脚40、转身左蹬脚41、左搂膝拗步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44、翻身撇身捶45、进步搬拦捶46、右蹬脚47、左打虎式48、右打虎式49、回身右蹬脚50、双风贯耳51、左蹬脚52、转身右蹬脚53、进步搬拦捶54、如封似闭55、十字手第四段56、抱虎归山57、斜揽雀尾58、斜单鞭59、右野马分鬃60、左野马分鬃61、右野马分鬃第五段62、揽雀尾63、单鞭64、左玉女穿梭65、右玉女穿梭66、左玉女穿梭67、右玉女穿梭第六段68、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71、云手72、云手73、单鞭74、下势75、左金鸡独立76、右金鸡独立77、右倒撵猴78、左倒撵猴79、右倒撵猴80、斜飞式81、提手上势82、白鹤亮翅83、左搂膝拗步84、海底针85、扇通背86、转身白蛇吐信87、进步搬拦捶第七段88、上步揽雀尾89、单鞭90、云手91、云手92、云手93、单鞭94、高探马95、左穿掌96、转身单摆莲脚97、进步指裆捶第八段98、上步揽雀尾99、单鞭100、下势101、上步七星102、退步跨虎103、转身双摆莲脚104、弯弓射虎105、进步搬拦捶106、如封似闭107、十字手108、收势合太极练好太极拳的技巧1、心专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整理版)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整理版)

杨氏太极85式经典拳谱
1.预备式 31.左右分脚 61.提手上势
2.起势 32.转身蹬脚 62.白鹤亮翅
3.揽雀尾 33.左右搂膝拗步 63.左搂膝拗步
4.单鞭 34.进步栽捶 64.海底针
5.提手上势 35.翻身撇身捶 65.扇通背
6.白鹤亮势 36.进步搬拦捶 66.转身白蛇吐芯
7.左搂膝拗步 37.右蹬脚 67.进步搬拦捶
8.手挥琵琶 38.左打虎势 68.上步揽雀尾
9.左右搂膝拗步 39.右打虎势 69.单鞭
10.手挥琵琶 40.回身右蹬脚 70.云手
11.左搂膝拗步 41.双峰贯耳 71.单鞭
12.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72.高探马带穿掌
13.如封似闭 43.转身右蹬脚 73.十字腿
14.十字手 44.进步搬拦捶 74.进步指裆捶
15.抱虎归山 45.如封似闭 75.上步揽雀尾
16.肘底看捶 46.十字手 76.单鞭
17.左右倒撵猴 47.抱虎归山 77.下势
18.斜飞势 48.斜单鞭 78.上步七星
19.提手上势 49.左右野马分鬃 79.退步跨虎
20.白鹤亮翅 50.揽雀尾 80.转身摆莲
21.左搂膝拗步 51.单鞭 81.弯弓射虎
22.海底针 52.玉女穿梭 82.进步搬拦捶
23.扇通背 53.揽雀尾 83.如封似闭
24.撇身捶 54.单鞭 84.十字手
25.进步搬拦捶 55.云手 85.收势
26.上步揽雀尾 56.单鞭
27.单鞭 57.下势
28.云手 58.金鸡独立
29.单鞭 59.左右倒撵猴
30.高探马 60.斜飞势
1
2。

传统杨氏八十五太极拳拳谱顺口诀

传统杨氏八十五太极拳拳谱顺口诀

传统杨氏八十五太极拳谱顺口诀1-2式:预备起势揽雀尾,
3-6式单鞭提手白鹤飞。

7-8式:左搂拗步挥琵琶,
9-10式:左右搂膝挥琵琶,
11-12式:左搂拗步搬拦捶,
13-14式:如封似闭十字手。

15-16式:抱虎归山肘底捶。

17-18式:左右撵猴斜飞势,
19-20式:提手上势白鹤飞。

21-22式:左搂拗步海底针,
23-25式:扇通撇身搬拦捶。

26-27式:上步揽雀加单鞭,
28-30式:云手单鞭探马随。

31-32式:左右分脚转蹬脚,
33-34式:左右搂膝进栽捶,
35-36式:翻身撇身搬拦捶。

37-38式:右蹬脚跟左打虎,
39-40式:右打虎后右蹬脚。

41-42式:双峰贯耳左蹬脚,
43-44式:转身右蹬搬拦捶。

45-46式:如封似闭十字手,
47-48式:抱虎归山斜单鞭。

49式:左右野马五分鬃,50-51式:揽雀尾后再单鞭。

52-53式:玉女穿梭揽雀尾,54-56式:单鞭云手又单鞭。

57-58式:下势金鸡要独立,59-60式:左右撵猴斜飞势。

61-62式:提手上势白鹤飞,63-64式:左搂拗步海底针。

65-66式:扇通转身白蛇信,67-68式:搬拦捶加揽雀尾。

69-71式:单鞭云手又单鞭,72-73式:探马穿掌十字腿。

74-75式:进步指裆揽雀尾,76-78式:单鞭下势上七星,79-80式:退步跨虎摆莲腿,81-82式:弯弓射虎搬拦捶。

83-84式: 如封似闭十字手,85式: 收势意气丹田归。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杨氏太极拳108式拳谱第一段1、预备式2、太极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搂膝拗步10、右搂膝拗步11、左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左搂膝拗步14、进步搬拦捶15、如封似闭16、十字手第二段17、抱虎归山18、斜揽雀尾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19、肘底看捶20、右倒撵猴21、左倒撵猴22、右倒撵猴23、斜飞式24、提手上式25、白鹤亮翅26、左搂膝拗步27、海底针28、扇通背29、转身撇身捶30、进步搬拦捶第三段31、上步揽雀尾32、单鞭33、云手34、云手35、云手36、单鞭37、高探马38、右分脚39、左分脚40、转身左蹬脚41、左搂膝拗步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44、翻身撇身捶45、进步搬拦捶46、右蹬脚47、左打虎式48、右打虎式49、回身右蹬脚50、双风贯耳51、左蹬脚52、转身右蹬脚53、进步搬拦捶54、如封似闭55、十字手第四段56、抱虎归山57、斜揽雀尾58、斜单鞭59、右野马分鬃60、左野马分鬃61、右野马分鬃第五段62、揽雀尾63、单鞭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64、左玉女穿梭65、右玉女穿梭66、左玉女穿梭67、右玉女穿梭第六段68、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71、云手72、云手73、单鞭74、下势75、左金鸡独立76、右金鸡独立77、右倒撵猴78、左倒撵猴79、右倒撵猴80、斜飞式81、提手上势82、白鹤亮翅83、左搂膝拗步84、海底针85、扇通背86、转身白蛇吐信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87、进步搬拦捶第七段88、上步揽雀尾89、单鞭90、云手91、云手92、云手93、单鞭94、高探马95、左穿掌96、转身单摆莲脚97、进步指裆捶第八段98、上步揽雀尾99、单鞭100、下势101、上步七星102、退步跨虎103、转身双摆莲脚104、弯弓射虎105、进步搬拦捶106、如封似闭107、十字手108、收势合太极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练好太极拳的技巧1、心专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

传统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预备式
15.抱虎归山
30.高探马
2.起势
16.肘底看捶
31.左右分脚
3.揽雀尾
17.左右倒撵猴
32.转身蹬脚
4.单鞭
18.斜飞势
33.左右搂膝拗步
5.提手上势
19.提手上势
34.进步栽捶
6.白鹤亮翅
20.白鹤亮翅
35.翻身撇身捶
7.左搂膝拗步
62.白鹤亮势
77.下势
53.揽雀尾
63.左搂膝拗步
78.上步七星
54.单鞭
64.海底针
79.退步跨虎
55.云手
65.扇通背
80.转身摆莲
56.单鞭
66.转身白蛇吐信
81.弯弓射虎
67.进步搬拦捶
82.进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83.如封似闭
69.单鞭
84.十字手
70.云手
85.收势
71.单鞭
43.转身右蹬脚
29.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47.抱虎归山
57.下势
72.高探马带穿掌
48.斜单鞭
58.金鸡独立
73.十字腿
49.左右野马分鬃
59.左右倒撵猴
74.进步指裆捶
50.揽雀尾
60.斜飞势
75.上步揽雀尾
51.单鞭
61.提手上势
76.单鞭
52.玉女穿梭
21.左搂膝拗步
36.进步搬拦捶
8.手挥琵琶
22.海底针
37.右蹬脚

杨氏太极拳24式图谱

杨氏太极拳24式图谱

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管路敷设技术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电气课件中调试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

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第17动
右下势独立
1,落脚转身摆手提勾;2,右腿向右侧伸出,右手微微下沉;3,仆步右穿掌(掌指向右侧虎口向上,掌心向前);4,弓腿挑掌起身(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扣,重心前移,后手勾尖转向上);5,独立挑掌(左手左腿一起向前上方提起,手是侧立掌,脚尖斜向下,右手按在体侧)
第18动
左右穿梭
第一个穿梭
1,向前落脚,脚跟着地脚尖外撇;2,抱手收脚;3,向右前方上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4,弓步架推掌(方向是右前方30度,右手举架在头的前上方)
第六动
左右倒卷肱
倒卷肱一
1,撤手转腰翻掌;2,提脚退步,屈臂收手;3,坐腿虚步推掌
倒卷肱二
1,撤手转腰翻掌;2,屈臂卷肱提脚退步;3,坐腿虚步前推
倒卷肱三
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推掌
倒卷肱四
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推掌
第七动
左揽雀尾
1,转腰分手;2,抱手收脚;3,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棚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心贴在腕关节的内侧)
第12动
高探马
1,跟步翻掌(两手心向上);2,坐腿屈臂收手;3,虚步推掌(左手收到腹前)
第13动
右蹬脚
1,穿掌活步(左手掌掌心向上上穿右手掌的同时,脚尖脚跟向左侧移动)2,落脚弓步分手(头转向右前方30度);3,抱手收脚;4,蹬脚分手(方向斜向前方30度‘右蹬右掌在前’)
第14动
双峰贯耳
1,收脚并手(双手翻转向上);2,落脚收手握拳;3,弓腿贯拳(弓步和贯拳的方向与蹬脚的方向相同,右前方大约30度)
第二个穿梭
1,撇脚落手转腰;2,抱手收脚;3,上步挫手;4,弓步架推(方向是左前方30度,弓步和推掌的方向要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杨氏太极拳太极老拳谱1、八门五步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

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

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

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

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

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

名之日:“八门五步”。

2、八门五步用功法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

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於我也。

3、固有分明法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

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苦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

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4、粘黏连随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运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5、顶偏丢抗顶者出头之谓也。

偏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大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下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6、对待无病顶偏丢杭,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抗相对於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於人也,能如是,不但无对待之病,知觉运动自然得矣,可以进於懂劲之功矣。

7、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棚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原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8、身形腰顶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9、太极圈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後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10、太极进退不已功棚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采列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二势架永无已。

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11、太极上下名天地四手上下分子地,采列肘靠由有去。

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

若使列肘习远离,迷了乾坤遗叹惜。

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列归人字。

12、太极人盘八字歌八卦正隅人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

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

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数儿岂错他。

对待於人出自然,由兹往复於地天。

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13、太极体用解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上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

若特以武事论之於心,身用之於劲力,仍归於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後,犹有妙出於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14、太极文武解文者,体也,式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於心身也,为之武事。

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之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侣伴,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

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文理,必为血气之勇,失於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尔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耳,自用於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不解哉。

15、太极懂劲解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人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於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明於不劳,运动觉知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16、八五十三势长拳解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後,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人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推也!於人对待,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站四手,手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千,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之中上成矣。

17、太极阴阳颠倒解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辟如:水入鼎内,而治火之上,鼎中之水,得人以然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炎人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为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人炎上来润下,必至火水必分为二,则为火水未济也。

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

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荀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与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夫如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其功用浩然正气。

直书无害攸久无疆矣!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

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焉能配天地为二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18、人身太极解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为“三才”也,四肢“四象”也。

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光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阳矣,兹为内也,颅丁火。

地合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也,兹为外也。

神出於心,目眼为心之苗,精出於肾,脑肾为精之本,气出於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恩明心动,神流也,听思聪脑动肾,滑也。

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毫,火焦,金润,土翁,水漂,鼻息,口吸呼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臭、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为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

夫离:南正、午、火、心经;坎:北正、子、水、肾经;震:东正、卯、木、肝经;兑:西正、酉、金、肺经;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土;巽:东南隅、胆、木化土;艮:东北隅、胃、土化火;此内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

内九官亦如此。

表里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瞻化士通脾,丁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巳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庚大肠化金通肺,癸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干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

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矣。

19、太极分文武三成解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文修於内,武修於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20、太极下乘武事解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有心之柔软也。

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

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极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

21、太极正功解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也。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就能出此以外哉。

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矣!22、太极轻重浮沉解双重为病,干於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

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圆?半浮半沉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

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

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23、太极四隅解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棚、捋、挤、按也。

初不知方能始圆。

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矣!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得轻灵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辟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例、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