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的三要素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a7d72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3.png)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医院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看病了,在建筑设计中,医疗建筑设计和普通建筑设计不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模式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作为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功能的医用建筑,设计思路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以往“功能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一、医院规模医院总体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医院的规模。
这要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但综合性医院一般规模不宜太大。
二、功能分区综合性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划分为医疗区、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职工生活区。
三、出入口和院内交通1.出入口是医院对外联系的通道,一般至少需要两个。
门诊人口应结合院外道路综合考虑,方便病人及车辆出入。
住院入口和其他入口要便于管理,少受外部干扰。
2.医院要有立体的交通网络,(水平和垂直交通),并以此为骨架将整个医院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成相互关联的群体。
可以设有多层医院主街,通过这条主街将门诊、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等其他部门串连起来。
多层主街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疏导人流、物流,还可以布置各类专业系统管道,各行其道目不受气候影响,安全舒适。
3.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在交通组织时也必须认真考虑。
四、建筑日照和自然通风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医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争取良好的日照和创造自然通风条件,这不仅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降低医院日常费用。
五、绿化绿化的作用众所周知,尤其对于医院更为重要,改善医院环境,绿化是最有效的手段。
六、管线布置综合医院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电气、通讯(光缆)、给排水、空调、采暖、供气、供氧吸引等,合理布置各种管线是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建成后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中院区出入口的确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1. 门急诊出入口:要考虑位置、数量;2. 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静的室外环境,要单独设置;3. 后勤货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场地;4. 污物出入口:要隐蔽、易清洁。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d5c6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1.png)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1.安全性:医疗建筑的设计必须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这包括防火安全、逃生通道的设置、自然灾害的考虑等等。
建筑设计师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空间布局:医疗建筑应当合理规划和布置不同区域的功能,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区、护士站等。
布局应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并提供足够的隐私和安静空间。
3.应急配套设施:医疗建筑需要有完善的应急配套设施,包括备用电源、临时病床、食品和水的储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医院可以正常运营。
4.环境可持续性:医疗建筑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安装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优化水资源的利用等等。
这有助于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5.通风与空气质量:医疗建筑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的进入,并排除有害物质和细菌。
对于手术室和感染病房等特殊区域,需要额外的气体过滤和排风系统,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6.患者舒适性:医疗建筑设计应提供一个舒适和宁静的环境,减少患者在医院中的焦虑和压力。
这包括使用柔和的灯光和颜色、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减少噪音和震动等。
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7.可访问性和无障碍设计:医疗建筑应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包括年长者、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
这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扶手、电梯等设施的设置,以方便这些人员的进出和使用。
8.科技应用:医疗建筑设计应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信息通信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这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智能化照明和维护系统等。
科技的应用可以加快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9.绿化和景观设计:医疗建筑周围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一个愉悦和放松的环境,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劳。
绿化环境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吸收噪音,提供一个更健康和舒适的室外空间。
设计医疗建筑需考虑因素
![设计医疗建筑需考虑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814913a0b4c2e3f57276312.png)
设计医疗建筑需考虑因素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
(一)综合医院的条件限定⑴设置包括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三科以上。
⑵设置门诊和服务24小时的急诊部和住院部。
⑶设置正规病床且病床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二)综合医院的规模指标医院规模、标准的确定、医技科室和专科病房的设置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执行。
(三)综合医院的分类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是隶属于总院的一个以医疗建筑、医疗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规划、医疗建筑规划设计、公共建筑为主的集设计、咨询于一体的综合设计分院,成立于1984年,多年以来,三分院潜心研究医疗建筑规律,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求真务实、团结进取、追求卓越的医疗设计团队,随着山东省院医疗建筑设计在全国的影响日趋增大,在巩固山东省内医疗建筑设计市场的基础上,厉兵秣马,推陈出新,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投标中崭露头角,先后在深圳特区中标深圳大学附属医院、深圳石岩人民医院等,彰显了三分院良好的医疗专业素养,有多项工程荣获国家级和山东省级设计大奖。
下面由山东建筑设计来大概讲一下医疗建筑的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创造高效的医疗管理条件⑴分散式由若干单幢建筑物组成优点:通风采光良好缺点:各部联系不便,诊疗路线长,占地大⑵集中式由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组成优点:各部联系方便、节约用地、节约能耗缺点:流线处理不当会造成混乱,互相干扰⑶混合式门诊、住院、医技分建,用连廊或连接体建筑连接联系方便、相对独立,便于设置独立出入口⑷标准单元组合式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多边。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a738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a.png)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环境,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此,设计师需要了解许多关键的知识点,以确保医院的建筑能够满足各种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院建筑设计中必备的知识点。
一、功能分区医院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这包括分离感染性疾病区和非感染性疾病区,区分开诊疗、手术、住院和行政区域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流线,确保医生、患者和工作人员的高效交流与运作。
二、医疗工作区域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医疗工作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诊室、手术室、病房等房间的布局和功能。
例如,在手术室中,应考虑手术台的位置、光照和通风等因素。
在病房中,床位的布置和空间舒适度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三、安全设计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减少火灾风险,并设计合适的疏散通道和设备。
此外,医院的安全还包括保护医疗设备和个人隐私的措施。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安全门禁、监控系统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四、绿色建筑如今,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也日益重要。
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对患者的健康有益。
因此,设计师应关注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和采用环保建材。
五、无障碍设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具备无障碍通道、轮椅抵达和使用设施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确保医院的建筑和设备对于身体残疾或有特殊需求的人是容易到达和使用的。
六、社区融入医院建筑设计也需要将社区因素考虑在内。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外观、开放合作空间和周边景观等方式,将医院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为患者和工作人员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环境。
七、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医院建筑需要具备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例如,可以预留空间以容纳新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可以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进行调整。
此外,可持续性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实施废物管理和能源回收等措施。
医院建筑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医院建筑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344e2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0.png)
医院建筑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医院是一个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因此医院建筑设计具有很高的要求和限制。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建筑风格、建筑面积、外观、内部功能结构、安全性、隔音性、采光度和绿化等。
1.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一个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
对于医院来说,它不仅是一个医疗机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与信仰的表达。
所以,在医院的建筑风格上应该表现出尊重和敬意,并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气候条件等灵活选择风格的表达形式,保持人文特色。
虽然建筑风格的选择是主观性的,但是合适的建筑风格和细致的细节设计,能够为医院的形象提升,给患者营造出一个舒适和安心的环境。
2. 建筑面积医院建筑的面积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分类、治疗诊断设备分类,设计合适的建筑面积和功能空间。
医院建筑的空间结构不仅要满足各项功能的需要,同时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给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全、舒适、便捷的疗养环境,让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方便地寻找病房和诊室。
面积的划分应该合理,医疗区域和公共区域、患者就餐和休息区域的隔离要做到合理安排,提高利用率,解决医院的拥挤问题。
3. 外观设计医院建筑的外观设计是医院文化、医院品牌影响力的标志,它能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的品质和文化价值。
外观设计要与周边环境协调,同时造型要创新、突出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建筑外立面的材质、色彩和造型,都要遵循医院绿色环保、安全、宜人的原则。
4. 内部功能结构设计医院内部功能结构设计是医院建筑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要求考虑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医院对患者实现整个治疗过程及医学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优化管理。
建筑内部的功能如诊室、护士站、病房、手术室等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区域的使用率和利用效果,确保病人接受治疗的权益和医生科学治疗的权益。
5. 安全性设计医院的安全性设计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这里有大量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大流量的客流量及极多的危险风险存在。
因此,医院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需要将插座设计在防水地面上,补充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设置,以确保大众生命安全。
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
![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00e0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9.png)
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医疗卫生建筑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建筑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环境条件、设备配备、安全性和人性化等方面,旨在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并满足病患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首先,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的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流程要求,如分门诊区、住院区、手术区、检验区、药房等。
同时,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要便利,便于工作人员的协作和病患的就医。
其次,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结构安全稳固,能够承受各种天灾和人为灾害的考验。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符合防火、抗震等要求,建筑的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等也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此外,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还强调建筑环境条件的合理布置。
医院要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要合理设置照明系统和音响系统,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治疗环境。
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还包括设备配备方面的要求。
医疗设备的选用要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相应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
同时,设备的摆放要合理,方便使用和维护,并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
最后,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还强调人性化设计。
建筑的通道要宽敞平坦,便于行走,门的开、关应灵活方便。
同时,还要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其他辅助设施。
总之,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标准是为了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和治疗效果,对建筑的布局、结构、环境条件、设备配备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和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这些标准,以提供优质、高效、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规范
![医院建筑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b6c38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d.png)
医院建筑规范
医院是医疗机构和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规范是确保医院功能、卫生、安全和舒适性的基础。
以下是医院建筑规范的主要内容:
1. 建筑设计与结构:医院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采光条件,以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质量。
建筑结构应稳固可靠,能够承受任何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
2. 建筑布局与流动:医院建筑布局应科学合理,便于医疗人员和患者的流动。
主要部门如门诊、急诊、手术室、病房等应相互独立,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生护士的工作。
3. 建筑设施与设备:医院应配备充足的设施和设备,包括门诊诊室、手术室、实验室、药房、病房等,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病房设计与设置:医院病房应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包括隔离病房、普通病房、VIP病房等。
病房应具备舒适的环境,包括通风、采光和有良好的声音隔离措施等。
5. 消防安全设施: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医院应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培训,确保人员疏散和火灾应急的能力。
6. 卫生设施与清洁管理:医院建筑应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包括厕所、洗手间等。
医院应制定清洁管理制度,定期对医院进
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7. 环境保护与绿化:医院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医院周边应有足够的绿地和休闲设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总之,医院建筑规范是确保医院运行和服务质量的基础,它涵盖了医院建筑的设计、设备、安全和卫生等各个方面。
只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医院建筑才能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设计要求
![医院建筑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af47e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3.png)
医院建筑设计要求一、医疗功能1.医院建筑要满足医疗流程和功能分区的需求,包括门诊区、急诊区、住院区、手术区、辅助医疗区等,各个区域之间要便捷连接。
2.医院内需要设有科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药房等功能区域,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医院内需要设有通道、走廊、楼梯、电梯等,以满足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需求。
4.医院建筑需要设有足够数量的病房、手术室、检查室、化验室等,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5.需要合理规划药品储存和分发区域,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人性化设计1.医院建筑要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照明、温度等方面的考虑。
2.需要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如候诊区、休息区、咖啡厅等,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3.需要设有合适的洗手间和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患者和残障人士的使用。
4.医院建筑要合理规划停车场和交通路线,以方便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停车和出行。
5.需要设有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空间,如儿童游乐区、老人休息区等,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三、安全性1.医院建筑要符合相关的消防安全和建筑安全要求,包括防火防烟、逃生通道等方面的设计。
2.需要合理规划防护措施,如防止传染病的扩散,确保病区和手术区的清洁。
3.医院建筑需要设置监控系统和安保人员,以确保医院内的安全和秩序。
4.需要设有紧急救护设施,如急救室、抢救室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5.医院建筑要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四、环保性1.医院建筑要注重节能减排,包括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需要合理规划室内外绿化,提高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
3.需要合理设计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以确保医院的环境卫生。
4.医院建筑要合理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5.需要加强医废管理,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友好回收利用。
总之,医院建筑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旨在提供舒适、安全、环保的医疗环境,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解析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125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2.png)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解析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医院建筑的设计十分重要。
不仅要满足其功能需求,还需要考虑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感,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医院建筑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三方面对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解析。
一、病房区域的设计要点病房是医院建筑中最核心的区域之一。
在病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空气质量:病人身体较弱,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
因此,需要在病房中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
2、采光: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帮助病人快速恢复。
因此,需要在病房中设置大窗户,保证采光充足。
3、床位密度:根据卫生部的规定,病房的床位密度应为每个病人都有4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4、病人隐私:病人需要有足够的私人空间。
因此,病房的设计中应该避免床位的直接对面,设置合理的隔断。
5、病人舒适度:床、枕头、被子和床单等配件的舒适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同时,需要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系统,保持病人舒适。
二、手术室和急救室的设计要点手术室和急救室需要满足医疗安全要求。
在手术室和急救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空气质量:手术室和急救室需要最好的空气质量。
为了避免病人感染,需要在手术室和急救室中设置过滤系统。
2、图像设备:手术室和急救室需要配备先进的图像设备,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进行手术和急救。
3、紧急出口:在手术室和急救室中应设置紧急出口,保证医护人员和病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4、人员流动:手术室和急救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员的流动。
手术室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围绕病人进行操作,因此需要设置合理的流程。
三、接待区域的设计要点接待区是医院建筑中与患者和家属接触最多的区域之一。
在接待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舒适度:接待区需要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舒适需求。
因此,需要设置舒适的座椅和装饰。
2、信息传达:接待区需要设置信息传达设备,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现场情况。
3、便利性:接待区需要提供便利的服务,包括自助取药、挂号、缴费等服务。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87d35c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5.png)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在当今社会,综合医院作为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医院的建设标准不仅关乎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机构的形象与影响力。
本文将就综合医院建设的标准内容、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内容1.建筑规划与设计:–医院的总体布局应充分考虑患者就医便利性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设置各科室、急诊通道等。
–建筑结构应符合医院功能需要,满足防火、防震等相关规定。
–设计风格应体现医院功能定位,注重绿色环保理念。
2.医疗设备配备:–合理配置各类核心医疗设备,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安全、有效的使用。
3.医护人员配备:–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配备要充足,保障医疗服务供给。
–重视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4.卫生保洁标准:–配备专业的清洁人员,定期对医院进行清洁消毒。
–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5.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要求1.服务质量:–提供全面、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照顾。
2.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3.人性化服务:–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4.医疗安全:–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5.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注意事项1.规避风险:–建设前需进行综合风险评估,避免安全隐患。
2.节约资源:–合理利用空间和设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环保理念:–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科学规划:–建设需符合当地医疗需求和规划,注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社会责任:–医院建设过程中需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f894d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3.png)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
1.建筑布局:
-综合医院建筑通常采用多层楼房的形式,以方便进行不同科室的功能划分和布置。
-医院的主入口位置应易于被找到,方便患者及访客进出。
-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应有明确的分隔,例如住院区、门诊区、手术区等。
2.功能分区:
-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将不同科室进行合理划分,以满足各种医疗和行政需求。
-住院病房应该设立在安静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具备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门诊区域应设置方便病人就诊和医务人员工作的候诊区、诊室、药房等。
3.医疗设施:
-综合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以确保医务人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手术室应满足严格的卫生要求,并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及仪器。
-药房应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特定的储存和分发设施,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环境要求:
-医院建筑应具备良好的自然光照和通风系统,以改善室内环境,减少细菌滋生。
-建筑材料应具备防火功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为了方便患者和访客,医院应配备足够的停车场和无障碍设施。
5.安全措施:
-医院应设置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并进行合理的标示和指导。
-医院应配备消防设施和疏散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
-危险区域(如放射治疗室、化学实验室等)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和标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旨在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治疗环境,同时确保医院的运行具备高效和安全性。
这些规定是根据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技术和需求。
建设现代化医院的3个要素
![建设现代化医院的3个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2679ac0ab8f67c1cfbd6b870.png)
建设现代化医院的3个要素摘要医院建筑及设施应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体现更多人文关怀的服务要求而建设,文章通过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工程的建设实例,论述了在现代化医院建设过程中,应秉承人文、绿色、智能的3个建设理念。
关键词医疗建筑绿色节能人文关怀智能化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110000㎡,建筑高度105m,地上23层、地下1层、裙房5层,投资约5亿元,设置床位1393张,于2008年4月动工,2010年11月投入使用。
一、绿色节能是建设宗旨(一)选用水蓄冷空调形式水蓄冷空调常应用于大型商场或宾馆,主要是利用夜间社会用电量少而将发电厂的电能进行蓄集,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达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医院通过反复论证、调研,在全国医院建筑中首个引进水蓄冷空调形式,利用地下消防蓄水池的建筑优势,结合峰谷电价差的优惠政策,在夜间进行能量蓄积,待白天用电高峰时供空调使用。
此举相比常规空调形式的前期建设增加成本约108万元,但年运行成本比常规空调节省电费约102万元,这既平衡电力负荷,又节省能源,对减少耗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采用花园式屋顶绿化5层裙房及22层观景平台采取小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进行植物配置,并设置石阶、园林小品等。
既起到保温隔热、延长防水层寿命、提高绿化覆盖率、去除有害气体的作用,又为患者提供了放松心情、休憩的优质环境,体现出人文关怀。
(三)设置独特的中厅外部遮阳门诊区域5层裙房考虑采光需要,屋面采用玻璃顶结构,虽然增加了建造难度,但提高了门诊大厅的亮度,方便了患者的就诊需求,减少了耗电量。
我们在建设阶段走访了许多医院,发现很多建筑顶部的遮阳系统多采用折叠式并置于建筑内部,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遮阳布难以清洁,经过多方论证后,医院大胆采用了全进口室外卷轴式电动遮阳篷,它的突出效果在于当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阳篷可以遮盖中厅,既有效阻挡热量进入大厅内,又极大地节省了空调负荷用量。
医疗建筑的特殊需求与要求
![医疗建筑的特殊需求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783cc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d.png)
医疗建筑的特殊需求与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建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医疗建筑与普通建筑有许多不同之处,因为它们需要满足更多特殊的需求和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医疗建筑的这些特殊需求和要求,并考虑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建造这些建筑。
1. 安全和卫生医疗建筑的首要特殊需求是安全和卫生。
这些建筑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疗建筑还需要设立防火和安保系统等,以保障员工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设施需要避免交叉感染,从设计上避免病菌滋生、扩散和传播,防止污染可能的环境。
医疗建筑需要设置防盗门、监控摄像头、报警器、监控电视等设备来保证员工、患者、药品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的安全。
2.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医疗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医院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会影响员工和患者的健康。
因此,医疗建筑需要考虑到空气质量,并安装专业设备进行过滤、清洁。
3. 功能布局医疗建筑的布局也有特殊要求。
医院必须安排出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和患者能够足够自由地行动。
医疗建筑内部的布局还必须有效地协调医生、护士、设备和病人的位置,使医疗流程更加流畅、高效。
另外还要布局有利于各项检查、治疗和手术的进行。
除了功能性的考虑,医疗建筑还需要考虑到办公室、休息室等区域的摆放,在增加安全感、舒适性的同时降低员工的感染风险。
4. 设备与工具医疗建筑还需要特殊的设备与工具,这些设备仅适用于医疗用途。
如手术室,它需要特殊的桌子、医疗仪器、手术灯或示波器等设备。
所有的这些设备必须符合标准,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5. 绿化医疗建筑不仅需要加强安全因素,还需要让患者能够体验到更多的舒适感。
因此,绿化也是治疗患者和办公室员工的一种方式。
办公室内加入一些绿色植物、水景等,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放松、提高工作效率,而提供绿化的同时也为病患提供了治愈的环境。
6. 窗户与光线医疗建筑需要良好的自然光源,可以为工作人员和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很多应用医疗机器的效果。
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
![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bacb4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e.png)
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医院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其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独特的要求和挑战。
在医院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医疗设备的布局、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流动性、安全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探讨医院建筑的要点。
一、建筑设计要点1. 空间规划与布局:医院的不同功能区域需要合理划分,例如急诊、手术室、病房等,各功能区域需要相对独立,同时又有良好的联系。
此外,需要考虑到人流量的分布,以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顺畅通行。
2. 设备与设施安装:医院内需要大量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如X光机、红外线仪器、手术室灯具等。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为这些设备和设施留足够的空间,并确保其稳定可靠的运行。
3. 环保与节能:作为公共设施,医院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要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
例如,合理利用自然光,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回收利用废水等。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降低运营成本。
4. 安全防护: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安全防护必不可少。
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注重防火、防盗、防泄漏等方面的考虑。
此外,还需考虑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施工要点1. 精细施工:医院建筑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
特别是在医疗区域,需要保证墙壁、地面、天花板等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各种管线的安装也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漏水、无渗漏等问题。
2. 水电安装:医院内需要大量的供水和供电设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供水管道和电缆线路,以保证各功能区域的供水和供电安全可靠。
3. 特殊材料使用:医院建筑的施工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材料,如抗菌材料、防静电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认证检测,以保证医疗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4.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医院作为一个公共设施,其施工期限通常较紧迫。
施工方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同时,又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此外,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规定得到遵守。
综上所述,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体现了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注。
医院建筑三要素分析
![医院建筑三要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a535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4.png)
医院建筑三要素分析医疗部分、提供部分和管理部分,综合医院也是这样,它的组成关系见图1.总平面布置原则是以医疗部分为主,使各部分既联系便利又互不干扰。
综合医院有三种基本布局形式:凝聚式、集中式和半集中式。
凝聚式是将各部门分离设于自立的建造物中,以利于通风、采光,但联系不紧凑,占地多,管线长;集中式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和提供、管理各部分集中在一整体建造物中,联系便利,用地省,管线少,但工程较为复杂;半集中式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部分集中在一起,而将提供、管理等部分分开。
医疗部分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重点治疗护理单元、手术部、发射科、理疗科、药房、中心消毒提供部、检验科、机能诊断室和血库。
在有教学要求的医院,还设有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用房。
门诊部门诊部由公用部分、诊断治疗部分和各科诊室组成。
门诊各部分的组合按诊疗程序安顿,一般以公用部分作为交通枢纽,围围着它布置诊断治疗部分和各科诊室,以缩短就诊路线,便于消毒和削减感染。
其组合形式有单厅式、分厅式和集中成片式等。
①公用部分。
包括门厅、候诊室、挂号室、病历室、取药收费室、楼梯、电梯、厕所等。
候诊室的布置形式有走廊候诊、廊室结合候诊和廊室结合二次候诊等。
候诊室要求采光、通风良好,环境清洁,留意避开其他科病人穿行,引起交错感染。
②诊断治疗部分。
包括检验科、发射科、理疗科和注射、换药等室以及中西药房,这些部门通常兼为住院部服务。
③各科诊室。
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和中医科等。
大型综合医院分科较细,如将外科分设为胸外科、脑外科、骨外科和创伤外科。
妇产科应严格分为妇科和产科。
产科的检查室和节育手术室宜设单独出入口。
儿科应设单独出入口,并在出入口处设预诊鉴别室,分离就诊,使病儿与成年病人隔开,传染病儿与非传染病儿隔开。
中医科包括中医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眼科、伤科、痔科、推拿科、针灸科等。
住院部住院部的规模以病人床位数表示,床位数按照服务区的居民人口、医院的性质和技术力气等因素决定。
医院建筑方案
![医院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61c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1.png)
医院建筑方案引言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环境设计等。
本文将探讨医院建筑方案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空间布局医院的空间布局是医疗流程顺畅进行的基础。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到患者、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需求。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空间布局要素:1.接待区:医院的接待区应该宽敞明亮,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方便患者进行登记和等候。
接待区可以设立自助终端,提供简单的自助服务,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2.医疗诊室:医院的医疗诊室应该根据科室的特点进行合理划分。
每个诊室都应该设有适当的检查设备和工具,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手术室应该设有先进的手术设备、无菌环境和专业的护理人员。
此外,手术室还需要与其他区域如恢复室和器械消毒室相连,以确保整个手术流程的顺畅进行。
4.病房:病房是患者住院治疗的地方,因此需要提供一个安静、温馨且有隐私的环境。
病房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普通病房、VIP病房和特殊病房等。
功能分区除了空间布局,医院的功能分区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功能分区:1.门诊区:门诊区是医院的前沿服务区,为患者提供初步的诊断、检查和治疗。
门诊区可以设立不同的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以方便患者的就诊。
2.急诊区:急诊区是医院最为紧急的服务区,为突发疾病和事故受伤的患者提供紧急救治。
急诊区应该紧密配合其他功能分区,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放射科等,以提供全面的急救服务。
3.日间手术区:日间手术区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在同一天回家休养。
日间手术区需要与手术室、恢复室和检验室等区域相连,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畅进行。
4.医技辅助区:医技辅助区包括放射科、检验室、药房和配液中心等。
这些区域为医生提供实验数据和药物支持,以辅助诊断和治疗工作。
医疗建筑方案要点
![医疗建筑方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f5ad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0.png)
医疗建筑方案要点医疗建筑是为了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而设计的建筑。
它不仅仅是一个容纳设备和医疗人员的场所,还要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舒适度,以及医疗工作流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医疗建筑方案的重要要点。
一、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医疗建筑需要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和医疗模式的变化。
因此,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可调整性和易扩展性。
此外,可持续性也是医疗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考虑。
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医疗建筑的功能分区应该合理合法,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交叉污染。
例如,手术室和感染病房应该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
此外,医疗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同时也要方便工作人员的协作和流程的高效性。
三、安全性和紧急情况处理医疗建筑需要具备安全性设计,包括火灾安全、地震安全和防护设施等。
此外,也应该考虑到医疗设备的防盗和抢救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医疗建筑应该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四、舒适性和环境质量医疗建筑应该提供舒适的环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感。
这包括良好的自然光线和通风,以及减少噪音和振动的设计。
此外,环境质量也是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和水质等。
五、信息技术的集成医疗建筑应该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包括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医疗记录、远程医疗和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等方面。
此外,信息技术系统也应该与其他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六、可访问性与社区融合医疗建筑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可访问性需求,包括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等。
此外,医疗建筑也应该与社区进行融合,以便于交流和合作。
这可以通过设立社区诊所或在医疗建筑中提供其他社区服务来实现。
总之,设计医疗建筑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与要求,以提供安全、舒适、高效和可持续的医疗环境。
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信息技术集成,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建筑价值观
![医建筑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0bd208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医建筑价值观
医建筑价值观是关于医疗建筑设计和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它强调医疗建筑应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目标,同时注重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医建筑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应该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求和舒适度。
例如,医疗建筑的布局应该方便病人就诊和检查,环境应该舒适、安静、卫生。
2. 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建筑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和建设应该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
例如,医疗建筑的设备和设施应该先进、完善,能够满足各种医疗服务的需要。
3. 注重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医疗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也应该注重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医疗建筑的布局和环境应该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应该考虑医疗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舒适度。
4. 可持续性和人性化:医疗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还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例如,医疗建筑的建设应该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同时也要考虑医疗建筑未来的扩展和改造。
总之,医建筑价值观是关于医疗建筑设计和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它强调医疗建筑应该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注重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医院建筑规划
![医院建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0305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0.png)
医院建筑规划医院建筑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医疗设备配置、空调通风、交通道路、绿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座优秀的医院建筑不仅要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本文将探讨医院建筑规划的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医院建筑规划要考虑病区划分。
医院通常按照疾病类型和门诊住院的需要来划分病区,如内科、外科、儿科等。
每个病区都应有相应的检查、治疗、手术以及康复等功能区域。
合理的病区划分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加强各科之间的协作。
此外,病区之间应该有清晰的分隔,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医院建筑规划要考虑病床布局。
病床是医院的重要资源,其合理配置关系到医疗服务的顺畅进行。
在病床布局上,应该考虑到不同科室的不同需求。
一方面,病床数量要充足,尽量避免床位紧张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病床之间应该有适当的隔离距离,保障病人的隐私,并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照顾和护理工作。
除此之外,医院建筑规划还要关注到绿化环境的营造。
绿化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医院的外观,还可以改善就诊者的心情,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医院可以设计花坛、草地、健身路径等绿色空间,为患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绿化环境还有利于净化空气、湿润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于病人的康复。
另外,医院建筑规划要注重交通合理性。
医院通常会有大量的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流动,因此交通道路的规划至关重要。
医院外部应该规划宽敞的停车场,方便患者和家属停车。
内部交通道路也要宽敞畅通,方便急救车辆的快速通行。
同时,还要设置便利的出入口和交通标识,方便人员顺利找到目的地。
最后,医院建筑规划还要注意设备配置和安全防护。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工具,必须要合理配置,以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各科室的设备配置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就诊需求,保证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同时,医院建筑规划还要设计合理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障医院内部的安全和秩序。
综上所述,医院建筑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要求
![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369c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4.png)
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要求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三甲医院的功能和服务需求,提供一个合理、高效、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这个方案要求在建筑设计上兼顾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以满足医院的功能需求和患者的舒适感。
本文将展开三个方面,探讨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要求。
首先,作为一个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首要要求是能够有效支持医疗服务的运作。
医院的建筑布局应该合理,使各个科室之间的联系紧密,便于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流程和协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室之间的联络通道、电梯和楼梯设施,以及科室之间的空间设置来实现。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医疗设备的放置布局,使得医疗设备能够合理布设,方便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操作和病人监护。
此外,医院还应考虑到各个科室的大小和设施要求,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科室的功能需求。
其次,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要求医院的舒适性和人性化。
医院的建筑设计应该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宜人的环境,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放松和舒适。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和装饰,使患者在医院内部感到温馨和轻松。
其次,医院的建筑设计还应注意到患者的隐私和独立性。
例如,可以提供单人病房,也可以提供独立的休息区域,让患者和家属有一个私密的空间。
最后,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还要求医院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必须保障患者、员工和访客的安全。
建筑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一些基本的安全要求,如防火、安全疏散通道、防盗等。
此外,医院的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美观性,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
可以通过建筑外观的设计、花园景观的布置和良好的照明设计等方式,打造一个美丽而宜人的医疗环境。
综上所述,三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要求包括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这个方案需要考虑医院的功能需求和患者的舒适感,提供一个合理、高效、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舒适的室内设计、安全的建筑设施和美观的外观设计,可以满足医院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 分为诊断和治疗两部分。诊断部分由透视室、拍片室、暗室、存片室、观片室组成;治疗部分由浅线治疗室和深线治疗室组成。放射科的治疗室应与其他科治疗室分开,以利防护。
理疗科 理疗科常设的物理治疗室有电疗室、光疗室、声疗室、湿热疗(水、蒸汽、蜡)室等。中医的针灸、推拿、火罐等疗室或设在中医科内,或设在理疗科内。电疗室宜采用木地板。光疗室室内要求通风良好。
①公用部分。包括门厅、候诊室、挂号室、病历室、取药收费室、楼梯、电梯、厕所等。候诊室的布置形式有走廊候诊、廊室结合候诊和廊室结合二次候诊等。候诊室要求采光、通风良好,环境清洁,注意避免其他科病人穿行,引起交叉感染。
②诊断治疗部分。包括检验科、放射科、理疗科和注射、换药等室以及中西药房,这些部门通常兼为住院部服务。
医疗部分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重点治疗护理单元、手术部、放射科、理疗科、药房、中心消毒供应部、检验科、机能诊断室和血库。在有教学要求的医院,还设有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用房。
门诊部
门诊部由公用部分、诊断治疗部分和各科诊室组成。门诊各部分的组合按诊疗程序安排,一般以公用部分作为交通枢纽,围绕着它布置诊断治疗部分和各科诊室,以缩短就诊路线,便于消毒和减少感染。其组合形式有单厅式、分厅式和集中成片式等。
重点治疗护理单元 在国际上称ICU,是当今医疗护理的先进标志,也是医院发展的新趋向。重点治疗护理单元旨在对病人进行持续不断的观察、治疗和护理,使危急病人早日脱离险境,因此它的布置形式以开敞的护士站为中心,各病室环绕周围,形成洁净的封闭空间──清洁区;单元内部管理、器材等附属用房为准清洁区;单元外家属等候等部分为污染区。护士站采用电子监护系统观察病人,可24小时连续观察记录病人的各项病理指标,并可自动报警,以便及时抢救治疗。所有病床的床头壁上都应装设医疗用管线、电插头和各种抢救用设备。ICU内还单独设有护士作业室、检查室、器械室、洗涤室等。
中心消毒供应部 医院集中消毒的地方,其位置应与门诊部、住院部和各诊断治疗室联系方便。消毒室的室内净空要高,以便排除热空气。消毒室除放置消毒柜外,还应考虑操作人员送物推车的回旋余地。
检验科和机能诊断室 检验科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和人体组织标本等进行生理或病理的分析检验的地方。比较完备的检验科有常规化验室、生物化学化验室、细菌化验室、血清化验室和病理组织切片检验室。机能诊断室一般包括心电图描绘、基础新陈代谢测定和超声波检查等。常规化验室应朝阳,室内要求光线均匀。生物化验室要求通风良好,设置毒气排气柜。细菌化验室和血清化验室要求墙面、地面和顶棚便于消毒。机能诊断室的室内采用绝缘地面。心电图检查室应防振,并远离高压电线和电器,宜有电磁屏蔽措施,以排除其他电波的干扰。
手术活动一般分三个流线:病人流线、医护人员流线和医疗器械流线。为了防止感染,手术部分三个区:无菌区,包括各手术室和洗手室;消毒区,包括内窥镜室、石膏室、洗涤室、敷料室、器械室、值班室和办公室;非消毒区,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前部和入口处。
手术部的核心为手术室,手术室分无菌手术室、普通手术室和污染手术室。无菌手术室要求有净化空气的设施,以控制最低细菌量,污染手术室用做有菌病的手术。
药房 中国的综合医院通常分设西药房和中药房。
①西药房。西药房的主要房间有调剂发药室、分装室、制剂室、分剂室、洗涤室、消毒室、库房等。以上各室应安排在一起,室内应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②中药房。中药房成品药部分的房间与西药房相同,生药部分则不同。如果使用配药机配药,配药机要装在楼上,在底层收方发药。生药库应与楼层的配药室相连,成品药库应与中药调剂发药室相近。不用配药机配药的中药调剂发药室应同生药库和中药成品库相连。
血库 一般由采血室、供血室和供血者息室、储血室、配血室和洗涤消毒室组成。
医疗部分、供应部分和管理部分,综合医院也是这样,它的组成关系见图1。总平面布置原则是以医疗部分为主,使各部分既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综合医院有三种基本布局形式:分散式、集中式和半集中式。分散式是将各部门分别设于独立的建筑物中,以利于通风、采光,但联系不紧凑,占地多,管线长;集中式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和供应、管理各部分集中在一整体建筑物中,联系方便,用地省,管线少,但工程较为复杂;半集中式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部分集中在一起,而将供应、管理等部分分开。
住院部
住院部的规模以病人床位数表示,床位数根据服务区的居民人口、医院的性质和技术力量等因素确定。住院部主要由出入院管理部和病房两部分组成。
①出入院管理部。包括接诊室、入院卫生处理室和出入院办公室。
②病房。是住院部的主体,其基本构成单位是护理单元。成年病人护理单元的容量一般为30~50床;儿科、传染病科等护理单元一般为20~25床。护理单元主要由病室、护士站和辅助用房三部分组成。护理单元的组合布局形式有:中走廊条形单元,将病室设在中走廊南面,护士站等辅助用房设在中走廊的北面,可自然采光和通风;双走廊长方形单元,将护士站等辅助用房设在两条走廊的中间,病室围绕四周,护理距离较短,但中间部分房间须设空调和人工照明;环状走廊放射形护理单元,护士站等辅助用房设于中间,病室设于四周,特点基本与双走廊长方形单元相同;开敞式护士站的护理单元将一个护理单元划分为3~4个小单元,除护士站以外的辅助用房都设在数个小单元的联接体中,护士站完全开敞地处于小单元中心,同各病室距离最短。一般病室根据病床数分大、中、小病房,有4~8床病室、3~6床病室和1~2床病室。
急诊部
根据医院规模配备。规模较大医院的急诊部设有各科急诊室、观察室和抢救室。急诊室的出入口位置应明显易找,并有专用的挂号、取药室以及供担架推车和护送人员使用的候诊面积。急诊部为昼夜工作,在夜间门诊关闭后,应能自成独立系统。多数急诊病人需作手术,所以急诊部应靠近住院部和手术室。
手术部 设有手术室、洗手室、消毒室、器械室、打包室、敷料存放室、洗涤室、石膏室、值班室、办公室、更衣室和浴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