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流程与技巧
预检分诊流程与技巧
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流程之一,它旨在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和分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一份预检分诊的流程和一些技巧,以帮助医务人员顺利进行预检分诊工作。
流程
1.患者登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首先进行登记,获取基本信息和就诊目的。
2.病情初步评估:根据患者自述症状和观察体征,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
3.分类判断: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或病重程度,如急诊、普通门诊、转诊等。
4.定向服务:根据患者的分类,将其引导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区域或医生处,以便更好地安排诊疗顺序。
5.完善登记和资料收集:在诊疗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患者的登记信息和相关资料,以便后续医疗环节使用。
技巧
1.全面了解就诊目的:在患者登记时,尽量了解其就诊目的和
症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和分类。
2.聆听和观察: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认真聆听他们的陈述,并观察其表情、语气和行为,以获取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3.有效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关注和需求,尽量减少沟通误解和失落感,提升患者满意度。
4.掌握专业知识:医务人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专业知识,以便
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和做出合理的分类判断。
5.运用工具: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问诊表格、病历系统等,能够提高预检分诊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预检分诊的流程和一些技巧,希望能对医务人员在实际
工作中有所帮助。
预检分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分类和
评估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和服务
质量。
预检分诊流程
预检分诊流程预检分诊是医院门诊的第一关,也是患者就医的第一步。
它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医学评估和分级处理,将患者引导到适当的诊疗区域,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预检分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检分诊流程。
1. 患者到达。
当患者到达医院门诊时,首先会看到预检分诊台。
患者需要排队等候,直到轮到自己接受预检分诊。
2. 登记信息。
患者接受预检分诊时,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出示诊疗卡或身份证,然后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是后续医疗服务的重要依据。
3. 病情描述。
患者在登记完基本信息后,会被要求简要描述自己的病情。
工作人员会倾听患者的描述,并记录在案。
这有助于医务人员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4. 生命体征检测。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
这些数据是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和给予后续处理的重要依据。
5. 分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描述和生命体征检测结果,工作人员会将患者分诊到相应的诊疗区域。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会安排到普通门诊就诊;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急救的患者,会安排到急诊科或相关专科就诊。
6. 指引就诊。
最后,工作人员会向患者指引就诊的具体地点,并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在指引就诊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就诊。
以上就是预检分诊流程的详细介绍。
预检分诊是医院门诊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质量。
因此,预检分诊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对预检分诊流程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医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预检分诊的步骤与实践
预检分诊的步骤与实践预检分诊是医院门诊的重要环节,旨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其需要的进一步医疗服务和资源安排。
以下是预检分诊的一般步骤和实践方法:步骤1. 登记患者信息:在患者来到门诊时,首先需要进行登记,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和主诉等内容。
2. 评估病情:通过与患者交流和观察,医务人员可以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询问症状、测量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
3. 初步分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将其进行初步分类,如急诊、门诊、住院等。
4. 资源安排:根据患者的分类结果,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中。
急诊患者可能需要立即就诊,而门诊患者可以安排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就诊。
5. 咨询和指导:在分诊过程中,医务人员还可以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如服药建议、病情观察等。
6. 记录和报告:对每位患者的分诊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和统计分析。
实践方法1. 建立标准化流程:制定明确的预检分诊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
2. 培训和培养人员:对参与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分诊技巧和知识。
3. 使用辅助工具:利用现代化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生命体征监测仪等,提高分诊的准确性和效率。
4.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5. 加强沟通协作:预检分诊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医务人员的协作,因此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资源的协调使用。
以上是预检分诊的一般步骤和实践方法,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可以提高门诊工作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详解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详解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就诊效率和医疗质量,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和分流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流程1. 登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需进行登记,包括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和就诊目的等。
登记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准确记录相关信息。
2. 体温测量:为了筛查患者是否存在发热情况,需要进行体温测量。
操作人员应使用无接触式体温计,按照正确方法对患者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症状评估: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具体症状和病史,对症状进行初步评估。
预检分诊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4. 分流决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预检分诊人员需要做出相应的分流决策。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安排他们前往普通门诊就诊;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科室就诊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相应科室。
5. 指导就诊:预检分诊人员还需向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医疗指导,如病情观察、饮食调理等。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开具常见病的诊疗方案,以减少医生的负担。
操作方法1. 登记操作:登记人员应熟练掌握电脑登记系统的使用方法,快速准确地填写患者信息。
对于不能提供相关信息的患者,应进行耐心引导,确保登记信息的完整性。
2. 体温测量操作: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无接触式体温计,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造成不适。
3. 症状评估操作:预检分诊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病情等方式,进行症状评估。
操作人员应保持耐心和专业性,不应随意给予诊断或治疗建议。
4. 分流决策操作:预检分诊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结合医疗机构的资源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流决策。
决策过程中应权衡各种因素,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宜的医疗服务。
5. 指导就诊操作:预检分诊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简单明了的医疗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病情。
指导内容应简洁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提高患者的理解和遵从性。
预检分诊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初步问诊和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患者的诊治方案,对患者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患者就医体验,以下是预检分诊工作的具体内容:
1. 接待患者:预检分诊员要接受门诊或急诊的患者,询问患者就诊原因和病情描述,了解家族病史和过往病史等重要信息。
2. 测量生命体征:预检分诊员需要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3. 初步判断病情:预检分诊员通过对患者的病情描述和体征测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立即治疗。
4. 问诊和病史记录:预检分诊员通过有针对性地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5. 做好医疗记录:预检分诊员需要记录患者的病史和接受的检查内容,清晰地准备患者的转诊单或分诊单,以方便医生进行接诊和后续处理。
6. 提供正确的医疗指导:预检分诊员需要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医疗指导,如饮食、住宿、复诊等事宜,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和参与诊治。
总之,预检分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就医过程,在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和对症治疗。
预检分诊流程:步骤与实践
预检分诊流程:步骤与实践1. 简介预检分诊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来院的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分类,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预检分诊的流程及其实践方法。
2. 预检分诊流程2.1 准备阶段- 物资准备:确保预检分诊台有足够的医疗物资,如体温计、血压计、口罩等。
- 信息培训:对分诊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各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2 接诊阶段- 问诊: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接触史等信息,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和疾病。
-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 资料填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填写相应的资料,以便于后续的诊疗工作。
2.3 分诊阶段- 初步判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
- 分类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引导至相应的科室或治疗区域,如急诊、门诊、发热专用通道等。
2.4 跟进阶段- 信息传递:将患者的资料和病情,及时传递给相关科室和医护人员。
- 观察与反馈: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向上级医生反馈。
3. 实践注意事项- 强化责任心:预检分诊是医疗工作的前端,分诊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 提高沟通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分诊的准确性。
- 持续学习: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分诊人员应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4. 总结预检分诊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流程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分诊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完整版)预检分诊流程一
一、预检分诊流程分诊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三、传染病报告卡上报流程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合肥益康中医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3、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包括以下情况: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如何预检分诊
如何预检分诊在医疗领域,预检分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评估,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需求,从而安排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资源分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如何进行预检分诊。
首先,预检分诊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科学的分诊机制。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分诊标准,分为急诊、急危重症和普通患者等级。
通过分级标准,可以让医务人员更快速、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安排。
其次,预检分诊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分诊流程。
分诊流程应该包括接诊、登记、初步检查、初步诊断、分级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患者病历和分诊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
另外,预检分诊也需要包括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安排专家会诊或特殊检查,以及安排在院观察或出院治疗等措施。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最后,预检分诊还需要注重患者教育和沟通。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的同时,应该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传授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该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总之,预检分诊是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分诊机制、完善的分诊流程、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患者沟通,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增强患者对医疗的信任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希望各医疗机构都能够重视预检分诊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患双赢的目标。
预检分诊步骤及方法
预检分诊步骤及方法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在患者就医前进行的一个重要流程,旨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并安排适当的就医顺序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预检分诊的基本步骤及方法:1. 患者登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应前往登记处进行登记。
登记处负责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以及就诊需求等内容。
2. 病史询问: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3. 体格检查: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测量体温、听诊心肺等。
通过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可以初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4. 医学影像技术: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需要,医护人员可能会进行一些医学影像技术检查,如X光、CT扫描、超声波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5. 实验室检查:医护人员还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键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6. 评估和判断:通过以上步骤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会决定患者的就医顺序和治疗方案。
7. 就医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医护人员会将患者安排到适当的科室或医生处就诊。
优先级较高的病情可能会得到紧急安排。
8. 记录和反馈:医护人员在预检分诊过程中会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和评估结果,并向患者提供反馈。
这有助于保证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医疗质量的连续性。
以上是预检分诊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预检分诊在医疗机构中起到了筛查和引导患者就医的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就诊效率和治疗效果。
预检分诊应知应会
预检分诊应知应会一、简述预检分诊流程患者来到预检分诊台,医务人员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询问患者既往病史、临床表现、有无流行病学史,如有无国内外旅游史或到过疫区、有无家禽和或野生动物接触史;为患者测量体温并在预检分诊登记本上登记;对发热、咳嗽、皮疹、有流行病学史者,指导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将患者及其家属引领至发热门诊,由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再次排查鉴别诊断;腹泻患者引领至肠道门诊,由肠道门诊医护人员再次排查;其他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引领至感染性疾病科;确定为传染病或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或留院观察;排除传染病者,分诊至相应普通专科门诊;做好手消毒;二、简述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科公共卫生科和院感管理科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和院感知识培训;3、传染病预检由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医务人员负责,在接诊过程中,必须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职业史,并结合其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即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初步甄别,同时做好登记工作;4、预检分诊后初步诊断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应由医务人员引导至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或普通传染病门诊就诊,其中疑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由预检分诊点工作人员为其发放防护口罩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戴好;5、医务人员在接诊传染病患者过程中,应按相应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及个人防护;6、经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排除的传染病,分流到普通门诊就诊;7、经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或普通传染病门诊鉴别诊断后,确定为传染病或疑似患者的,应及时收入感染性疾病科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8、传染病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发热门诊、普通传染病门诊的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对传染病污染的场所要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对医疗废物要进行规范处理;三、传染病预检分诊台日常工作常备物品有哪些答:有预检分诊台标示醒目、有值班时间温馨提示牌、有1-2名医务人员一级防护,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本、体温计、洗手液、一次性医用手套、外科口罩,压舌板或棉签,污物桶脚踏式;四、传染病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应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答: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五、预检分诊登记本如何管理答:预检分诊登记本“三查三记”:接班时,接诊时,下班前;即早上及中午上班时,接诊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中午及下午下班前;逐项查对登记本记录是否完整清楚家庭住址具体到村××组,门牌号等,确保预检分诊登记本登录病人信息与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或感染科登记一致,以防漏登;六、如何落实消毒隔离措施①台面每天是怎么消毒的答:每日2次用500mg/L1ml 84消毒液+99ml水含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桌面;每次接触传染病人及患者体液暴露后,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抹桌面,并消毒双手;②医疗废物垃圾袋多久更换答:每日更换,送至急诊科或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处理垃圾桶;七、所有发热病人都分诊到发热门诊吗答:不是;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是否接触疫区史及职业史来进行分诊;八、哪些病人可以优先就诊答:急危重症病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70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病员,优先安排就诊;九、传染病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1、每日按时上岗,着装整齐规范,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落实首问首接负责制;2、每日岗位相对固定,不得擅自离岗,一人引领患者到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或感染性疾病科时,另一人立即接替岗位,认真履职;3、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登记,记录完整不漏登记或缺项;4、按规范落实手卫生及各项消毒隔离工作及登记,包括体温计消毒液更换和浓度监测、电子体温枪消毒、分诊台面每日2次擦拭消毒、抹布浸泡桶每日含氯消毒剂配制和浓度监测、医疗垃圾每日扎口记录后送至急症科医疗垃圾回收处;5、整齐完整摆放各种标识标牌和健康教育处方;6、按时下班、做好与另一班的交接,并与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核对当日就诊病人信息,防止漏登记;每日晚上下班前将传染病预检分诊登记本送至急诊科,次日晨取回,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7、遇各种检查时应热情主动迎检,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上报;十、春季常见传染病及其症状和传播途径;答: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流脑等;1、流感流行性感冒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2、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或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3、麻疹症状: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4、水痘症状:感染后大多数病人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及咳嗽,一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在身上,逐渐蔓延到头面部和四肢,但手和脚上的皮疹较少,开始的皮疹为红色斑疹,以后变成疱疹,再经结痂,脱痂后逐渐愈合;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5、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严重时嗜睡、颈部强直、喷射样呕吐、昏迷、休克;传染源:流脑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十一、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及其症状和传播途径;答: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后发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禽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和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常见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2、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常见症状为腹泻,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3、猩红热: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4、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5、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发热病人高烧可至40℃,持续3—7天;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6、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皮疹、“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出现出血倾向;7、寨卡病毒病: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小儿感染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详解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详解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预检分诊的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流程。
流程概述预检分诊是指在就诊之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医学评估和分流,以确定就诊优先级和适当的医疗服务。
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患者登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需要进行登记,填写基本信息和主诉等内容。
2. 基本检查: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些基本的生理指标测量,如体温、血压等。
3. 主诉询问:医务人员会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4. 医学评估: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医务人员会进行初步的医学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就诊优先级。
5. 分流决策:根据医学评估的结果,医务人员会决定患者的分流方式,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需要安排急诊、是否可以安排普通门诊等。
6. 分流操作:根据分流决策,医务人员会将患者引导到相应的就诊区域,或者安排相应的医疗服务。
操作方法以下是预检分诊的一般操作方法:1. 接待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友好地接待患者,引导他们完成登记和基本检查。
2. 主诉询问:医务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3. 医学评估: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结合基本检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医学评估。
4. 分流决策:根据医学评估的结果,医务人员需要根据预定的分流标准,决定患者的分流方式。
5. 分流操作: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引导到相应的就诊区域,或者安排相应的医疗服务。
6. 记录和报告:医务人员需要准确地记录患者的信息和分流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注意事项在进行预检分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尊重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在询问和评估过程中保持友好和谨慎。
2. 紧急情况优先:对于病情危急或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应优先安排急诊就诊。
3. 准确记录:医务人员需要准确地记录患者的信息和分流情况,以便后续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4. 协同合作:预检分诊需要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以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
如何做好预检分诊
如何做好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是指在患者到医院就诊之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和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诊疗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以下是如何做好预检分诊的几点建议。
首先,预检分诊需要依据医院的规定和流程进行,医院应明确预检分诊的标准和要求,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预检分诊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其次,预检分诊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和相关规定,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再次,医务人员在进行预检分诊时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
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向患者传达医院的规定和要求。
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分诊的意义和目的,让患者理解和接受。
此外,预检分诊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要对每位患者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确保没有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
同时,医务人员应注意病患间的传染风险,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工作。
最后,预检分诊并不是终点,而是为后续的就诊工作做准备。
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和时间,以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向患者传达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了解并配合治疗。
总之,预检分诊是医院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进行,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为后续的诊疗工作做好准备。
预检分诊程序与途径
预检分诊程序与途径预检分诊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流程,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以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预检分诊程序和途径,以供参考。
1. 预约挂号患者可以通过电话、在线预约系统或直接前往医疗机构的预约窗口进行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使医疗机构能够提前安排医生和其他医疗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登记信息在就诊当天,患者需要前往医疗机构的登记处进行登记。
他们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以及任何已知的症状或健康问题。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
3. 体温测量医疗机构通常会在登记后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
这是为了排除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如感冒或发烧。
如果患者体温正常,他们将进入下一步的分诊程序。
4. 病情评估患者将会被分配到一个分诊区域,等待医生进行评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
根据患者的回答,医生将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并按照优先级进行安排。
5. 医生诊断或转诊根据初步评估,医生可能会直接给出诊断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如果病情较为复杂或需要进一步专业诊断,医生可能会决定将患者转诊至相关的专科医生,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6. 化验或检查有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化验或检查,以更好地了解病情。
这些化验或检查的结果将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7. 医疗服务安排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疗机构将安排相应的服务,如药物处方、手术安排或康复治疗等。
患者将根据需要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预检分诊程序和途径,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会有所差异。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并有效地安排医疗资源的利用。
预检分诊紧急预案流程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就诊安全,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秩序,制定本预案。
预案适用于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
二、预案目标1. 快速识别和处理紧急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规范急诊分诊流程,提高急诊科工作效率。
3. 加强医务人员应急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三、预案组织1. 成立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四、预案流程(一)接诊1. 患者进入急诊科后,预检分诊护士应迅速核实患者身份信息,了解病情,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询问患者症状、病史、过敏史等基本信息;(2)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3)观察患者病情,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 根据患者病情,预检分诊护士应将患者分为以下几类:(1)急危重症患者:立即安排抢救;(2)一般患者:引导至相应科室就诊;(3)疑似传染病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或隔离观察室;(4)其他患者:引导至相应科室就诊。
(二)抢救1. 急危重症患者进入抢救室后,值班医生应立即组织抢救,同时通知护士长及相关部门。
2. 抢救过程中,值班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抢救措施,并做好交接工作。
(三)分诊1. 预检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引导至相应科室就诊。
2. 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引导至发热门诊或隔离观察室,并做好隔离措施。
(四)信息上报1. 预检分诊护士应将患者信息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病情等。
2. 抢救过程中,值班医生应将患者病情变化及抢救措施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
(五)信息反馈1. 抢救成功后,值班医生应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情况反馈至预检分诊护士。
2. 预检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患者就诊流程。
五、应急处理1.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等紧急情况,预检分诊护士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流程进行处理。
2. 预检分诊护士应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监测、报告、隔离等工作。
预检分诊流程及手段
预检分诊流程及手段流程概述1. 患者登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首先需要进行登记,提供个人信息和主诉症状等基本资料。
2. 评估症状:医务人员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了解病情的轻重程度,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3. 检查与检验: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医务人员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检验,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
4. 分诊决策: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评估和检查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转诊到其他科室或医疗机构。
5. 资源分配: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疗资源的可用性,安排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床位安排。
6. 指导与安抚:医务人员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治疗指导和安抚,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手段介绍1. 问诊调查:医务人员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症状、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背景资料。
2. 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触诊、听诊等检查,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3. 实验室检验:通过采集患者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并进行化验分析,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信息。
4.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提供患者内部结构的图像信息,帮助医务人员判断病情。
5. 分诊标准:医疗机构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分诊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根据病情轻重和急迫程度进行分诊决策。
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在进行预检分诊时,应当遵循医疗伦理和专业准则,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 预检分诊结果是初步判断,并不代表最终诊断结果,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进一步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 患者在预检分诊过程中应当如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等信息,以便医务人员做出正确的分诊决策。
详述预检分诊的操作流程
详述预检分诊的操作流程1. 引言预检分诊是医疗场所,特别是急诊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初步评估,以便进行有效的急诊资源分配和患者分流。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预检分诊的操作流程,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2. 操作流程2.1. 接待患者- 接待人员:由有经验的护士或医生担任,负责接待来就诊的患者。
接待人员:由有经验的护士或医生担任,负责接待来就诊的患者。
- 信息收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信息收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2. 初步评估-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或陪同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主诉、病史、过敏史等。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或陪同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主诉、病史、过敏史等。
-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意识、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意识、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
- 紧急程度判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初步判断其紧急程度,分为紧急、较紧急、非紧急。
紧急程度判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初步判断其紧急程度,分为紧急、较紧急、非紧急。
2.3. 分诊- 紧急患者:直接送往急诊科,由急诊科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紧急患者:直接送往急诊科,由急诊科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 较紧急患者:等待急诊科医生会诊,必要时安排提前就诊。
较紧急患者:等待急诊科医生会诊,必要时安排提前就诊。
- 非紧急患者:安排在普通门诊就诊,或根据情况,进行预约就诊。
非紧急患者:安排在普通门诊就诊,或根据情况,进行预约就诊。
2.4. 信息录入与传递- 录入患者信息:将患者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录入患者信息:将患者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 传递信息:将患者病情及分诊情况,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传递信息:将患者病情及分诊情况,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2.5. 患者教育与指导- 解释病情:向患者解释其病情及就诊流程,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
医院预检分诊流程
医院预检分诊流程在医院就诊时,由于患者数量众多,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医院通常会采用预检分诊的流程。
预检分诊是指在就诊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筛查和评估,将患者按照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和分流,从而达到合理安排患者就诊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医院预检分诊流程。
一、患者到达门诊二、体温检测由于当前疫情的影响,医院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体温检测。
患者需要前往体温测量区域,接受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如果体温正常,患者可以继续进行后续步骤;如果体温异常,可能需要接受额外的筛查或进一步检查。
三、问诊和初步评估患者完成体温检测后,进入问诊和初步评估环节。
患者会被引导进入一个问诊室,由医生或护士进行系统的问诊。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史、过敏史等,并进行初步身体检查。
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和初步评估结果,医生会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并给予初步的建议或治疗方案。
四、分诊和分流根据问诊和初步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将患者分到不同的就诊流程中。
一般情况下,医院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急诊和普通门诊两大类。
1.急诊患者: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处理或观察,医院会将其分到急诊流程中。
急诊患者通常会优先安排就诊,并会得到专门的急诊医疗团队的关注。
2.普通门诊患者: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医院会将其分到普通门诊流程中。
普通门诊患者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医生,但通常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部分医院在分流时,还会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和资源情况进行一次再次筛查和分流,以便更好地安排就诊。
五、等待就诊患者进入分诊流程后,需要前往候诊区等待就诊。
医院通常会设置候诊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其他便利设施,以使患者在等待时能够感到舒适和方便。
医院会以就诊卡、病历号等方式来叫号,提醒患者就诊。
六、就诊和复诊患者等待就诊时,根据叫号情况,医院会逐一引导患者进入相应的就诊室或科室。
患者进入就诊室后,与医生进行详细的病情交流、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预检分诊流程制度
预检分诊流程制度
一、目的:通过初步的筛查,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处理的病人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效率。
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处理疑难病例和急诊病例的等待时间较长,而简单病例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二、流程
1. 病人到门诊候诊区取号。
2. 由医学预检科护士对病人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和录入,进行基础数据采集。
3. 对病人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检查。
4. 医学预检科护士将检查结果输入到电子病历系统中,并为病人分配就诊序号。
5. 病人根据序号到指定的门诊医生处就诊。
预检分诊“五步法”
预检分诊“五步法”供大家参考:
1.入门验:
戴口罩、测体温、场所码、健康码查验(一扫两核一测)、1米线、不聚集。
2. 三询问:
②询问现病史: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或胸闷、腹泻等症状,是否服用过退烧药。
②询问旅居史:发病前14天内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和居住史,有无冷链物流业工作经历。
③询问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有无接触到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冷链物流业工作人员,以及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性活动。
3. 新冠十大症状。
(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
1.登记对象:
①不能自主提供健康码人员。
②有发热(37.3℃)等十大症状或/及有流行病学史患者。
2. 登记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居住地址、联系方式、重点地区旅居史、与确诊病人的接触史等。
1. 1小时内向社区及卫生院报告可疑患者信息,不截留、处置发热等可疑患者。
2. 报告内容:XXX,联系人电话:XXX
1.转诊对象
发热患者(≥37.3℃)、有流行病学史、接触史,或有其他新冠症状患者。
2. 转诊流程
基层医疗机构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指引到临时隔离留观室,并向社区、上级卫生中心报告,由专用车辆将临时留观人员转至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发热患者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
每日电话随访追踪患者(或转交发热门诊随访),体温正常且无症状后结束闭环(经确认已转诊至发热门诊后,基层医疗机构即完成闭环,后续由发热门诊管理员负责追踪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检分诊
一、预检分诊概念
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二、预检分诊原则
1、护士必须熟悉分诊程序,坚守工作岗位,责任心强。
2、热情接待,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进行
必要的检查和初步诊断。
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病人就诊,对需抢救的危重病人开放
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行挂号付费。
4、对危急病人,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应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人
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吸痰、止血包扎等。
三、预检分诊目的
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四、预检分诊优点
1、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2、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
3、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4、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五、病情分级
一级:(急危症)
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
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
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
如心、脑血管意外;
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
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
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
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呕
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决定:各诊室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3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
1.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决定: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8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六、病情评估
(一)评估内容
1、一般情况评估:年龄、性别、活动能力、姿势、语言能力、行为、面
部表情、呼吸、气味、伤口评估等。
2、生命体征:气道、呼吸、循环、体温、有无出血。
3、清醒程度:AVPU评分,评估双侧瞳孔变化,包括对光反应、大小,是
否相等。
4、皮肤情况:评估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瘀斑等。
4、不同病人的评估重点
(1)头部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病人需评估有无颅内高压症状,评估意识及双侧瞳孔。
(2)外伤病人应评估头部、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外伤情况及有无出血。
(3)急腹症病人应评估腹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和部位、有无伴随症状,年龄大者应排除心肺问题。
(4)疼痛病人应评估疼痛持续时间、部位、及有无放射痛,鉴别一般胸痛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5)昏迷病人要详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评估是否为脑血管病、中毒、肝性脑病、低血糖昏迷等。
(二)分诊评估运用的手段与技巧
护理体检注意“三清”。
听清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
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
1、望闻问切法
1)、问:通过询问患者和知情人,以了解疾病的历史和现状。
2)、看:观察患者的精神、面容表情、面色、呼吸、体位、姿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3)、听:听说话声音、呼吸、咳嗽等
4)、闻:特殊气味。
5)、触:脉搏、皮肤温度、疼痛部位
6)、查:体温、血压、瞳孔等。
2、分诊技巧
(主诉):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料。
(观察):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估计):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计划):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病例分析1
•病例: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目前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主诉):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观察):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估计):病人有明确颅脑外伤,是否还有颅骨骨折、颅内损伤需要神经外科检查。
•(计划):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止血。
呼叫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处理。
(1级)
病例分析2
•患者,女,55岁。
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病人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主诉):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观察):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估计):病人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占主要地位,心脏病可能性最大。
•(计划):内科诊室,优先就诊。
(2级)
多个病人同时来诊
•病人1:男性,60岁,建筑工人。
主诉急性后腰疼痛。
病人弯腰捂背,直不起腰来。
•病人2:16岁,男性。
主诉踝部疼痛,由朋友搀扶来急诊室。
一脚着地。
踝部红肿。
•病人3:男性,27岁。
病人呼吸骤停,由救护车送至急诊室。
急救医师正在经气管插管给病人做辅助呼吸。
心电监测显示:窦性心动过速,144次/分。
•病人4:女性,76岁。
主诉在家呕血并感到头晕。
病人面色苍白,BP:80/50mmHg,P:130次/分。
•病人3:呼吸骤停。
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4:休克的可能。
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1:腰扭伤可能性最大。
外科诊室,优先就诊。
•病人2: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最大。
急诊外科候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