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荆轲刺秦王译文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荆轲刺秦王》课文鉴赏
《荆轲刺秦王》课文鉴赏《荆轲刺秦王》课文鉴赏一、赏析内容《荆轲刺秦王》是从《战国策·燕策三》中节选的。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
北宋苏洵非议荆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
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对于他行刺的背景、目的,节选的文字前有这样一段记载: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
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
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闲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4.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8.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9.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10.愿大王稍微假借之11.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12.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4.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三、一词多义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动词,回来】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兵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诸郎中执兵奉荆柯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轲即取图奉之四、词类活用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7.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8.使使以闻大王9.乃朝服,设九宾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1.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五、特殊句式A.介词结构后置句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购之金千金:购之(以)金千金,以金千金购之。
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3.燕王拜送于庭4.使毕使于前B.省略句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3.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5.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6.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9.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0.使毕使于前11.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13.顷之未发C.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页,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
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作品原文: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2)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3)曰:“秦兵旦暮渡易水(4),则虽欲长侍(5)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6)。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7)。
夫今樊将军(8),秦王购之金千斤(9),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10)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11)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12)!”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13)将军,可谓深(14)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5)。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6)”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17)见臣。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彩云)分析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2、解释加点的实词进兵北略地掠夺,夺取至燕南界/至易水上到,到达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请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愿足下更虑之改变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对待刻毒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眼泪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离开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血濡缕浸湿、沾湿比诸侯之列并、列使使以闻大王派遣使者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被八创动词,遭受;名词,伤。
3、区别下列加点的词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非有诏不得上能够②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得到③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果真,如果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⑤顾计不知所出耳过、只是⑥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回头看⑦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靠近,登上⑧轲自知事不就成功⑨图穷而匕首见通“现”,显现⑩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词,被4、解释下列虚词【之】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结构助词,“的”/不译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连词,表转折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连词,表并列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连词,表修饰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承接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连词,表递进【以】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介词,因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介词,用③以次进介词,按照④日以尽矣已经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连词,表目的,“来”/不译⑥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为】①乃为装遣荆轲动词,做,整治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介词,替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帮到你。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振,通震,震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稍微。
少,通稍,稍微。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被八创:被,同披,遭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进兵北略地:北,向北。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早晚。
函封之:函,用匣子。
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名词活用作动词: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2、使动用法: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见,禀告。
3、意动用法:太子迟之:迟,以为迟,认为晚。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古今异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可以;以,用来。
樊以穷困来归丹:穷走投无路,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露一只臂膀。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2、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变式句(倒装句):(1)状语后置常痛于骨髓燕王拜送于庭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秦王购之(以)金千斤取之取之(以)百金(2)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成语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
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看了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的人还看了:1.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2.《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3.《荆轲刺秦王》教案4.高一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教材视频5.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yuè)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12.卒起不意(通“猝”)二、文言实词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2.名词作动词①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二)动词的活用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2.形容词作动词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3.形容词的意动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四、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史记荆轲刺秦王文学常识
史记荆轲刺秦王文学常识《史记·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以其丰富的人物刻画、生动的情节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思考而闻名。
本文将从通假字、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这篇传世之作。
一、通假字在《史记·荆轲刺秦王》中,存在一些通假字,这些通假字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现象。
例如,“秦王必说”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喜欢。
了解这些通假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
二、故事背景《史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逐渐强大,对其他诸侯国构成了威胁。
燕国为了抵御秦国的进攻,派遣刺客荆轲前往刺杀秦王。
这一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被司马迁记载于《史记》中。
三、主要人物1. 荆轲:故事的主人公,燕国的刺客,以其勇气和智慧闻名。
2. 秦王:当时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伟大君主。
3. 高渐离:荆轲的好友,善于击筑,曾帮助荆轲接近秦王。
4. 燕太子丹:燕国的太子,派遣荆轲刺杀秦王的主谋。
四、艺术特色1. 生动的人物刻画:《史记·荆轲刺秦王》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情节紧凑:《史记·荆轲刺秦王》的情节紧凑,节奏感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感。
3. 语言简练: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
4. 深刻的主题思考:《史记·荆轲刺秦王》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重现,更是对人性、忠诚、勇气的深入探讨,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史记·荆轲刺秦王》是一篇充满文学魅力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其通假字、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艺术特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高考语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高考语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欢迎阅读与借鉴!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一)指出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燕王拜送于庭5.秦王还柱而走6.卒起不意7.日以尽矣8.图穷而匕首见(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8.北蛮夷之鄙人9.图穷而匕首见10.秦王还柱而走11.诸郎中执兵12.左右既前(三)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1.进兵北略地2.秦兵旦暮渡易水3.丹不忍以己之私4.樊龄期乃前曰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6.其人居远未来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8.皆白衣冠以送之9.发尽上冠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2.(秦王)乃朝服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4.群臣怪之15.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16.非有诏不得上17.箕踞以骂曰18.乃欲以生劫之(四)一词多义:1、实词兵①不得持尺兵②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穷①图穷而匕首见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陈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②恐惧不敢自陈私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乃遂私见樊於期还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②秦王还柱而走③计日以还——《黄生借书说》④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周亚夫军细柳营》振①诚振怖大王之威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④迁我如振落叶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奉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②轲既取图奉之顾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④顾恋慈母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亲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图①乃骇而图之②图穷匕首见③不图子自归被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③被明月兮佩宝璐——《离骚》请①乃请荆卿曰②请辞决矣③乃置酒请之④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信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②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③言必信,行必果——《论语》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⑤信可乐也⑥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⑦欲信大义于天下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遇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④斯固百世之遇也辞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遗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④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⑥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卒①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卒成帝业——《出师表》③卒起不意就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②轲自知事不就2、虚词岂①将军岂有意乎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③岂可得哉以①何以言之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⑤日以尽矣⑥皆白衣冠以送之⑦以次进⑧以故荆轲逐秦王乃①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④乃今得闻教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之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②秦王购之金千斤③为之奈何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⑤顷之未发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五)指出句式特征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⑵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⑶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⑷常痛于骨髓⑸燕王拜送于庭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⑻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⑼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⑽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⑾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六)、固定句式积累(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如果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复 命,就是小子。
小子,对人的轻蔑称呼。
通“返”,返回。
反
这句话的意思是 竖子
02
一词多义
秦王还柱而走
还
通“环”,绕着。
走
跑,这里指秦王边绕着柱子跑边 拔剑。
秦王因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一
副词,表示加强语气,相当于“ 真”、“果真”。
怿
高兴,这里指秦王不高兴。
05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要点一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意为“今天去了而不能复命的,那是没 用的人!”。
要点二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意为“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心疾首 的”。
省略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
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寡人",意为 “现在危急中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详细描述
在《荆轲刺秦王》中,“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是古今异义词。古代的“顾” 表示“只是”、“不过”,而现代汉语中的“顾”则通常表示“照顾”、“回顾”。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总结词
古今异义,古意今义不同
详细描述
在《荆轲刺秦王》中,“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的“预”是古今异义词。古代的“预”表示“预先”、 “事先”,而现代汉语中的“预”则通常表示“预备”、“预想”。
反
返回,这里指回来复命。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
拿起。
提
举、持。这里指举剑直刺秦王。
引
伸直。这里指挺直身体。
绝
挣断。这里指挣断了袖子。
《荆轲刺秦王》赏析
《荆轲刺秦王》赏析《荆轲刺秦王》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下面是《荆轲刺秦王》赏析,一起来看看!一、整体把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
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
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
《荆轲刺秦王》赏析
《荆轲刺秦王》赏析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跟大家再次回味这个故事。
下面是《荆轲刺秦王》赏析。
一、整体把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
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
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案及原文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案及原文《荆轲刺秦王》是高一年级的第二篇文言文,这篇文章并不是写荆轲刺秦王的场面,而是写荆轲为刺秦王而准备,情节曲折,令人回味。
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案,一起来看看吧!《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积累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积累1、通假字①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②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⑤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⑥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⑦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下列字有时也认为是通假字: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②使工以药淬之(淬,通“焠”,cuì,淬,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③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④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⑤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2、古今异义词①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④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⑤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⑥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⑦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⑧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⑨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⑩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3、一词多义兵①军队(秦兵旦暮渡易水)②士兵(不及召下兵)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私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就①接近、趋向(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②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引①挣着(自引而起,绝袖)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使①让(使工以药淬之使毕使于前)②命令,派遣(使使以闻大王)③使者(使使以闻大王见燕使者咸阳宫)④使命(使毕使于前)提①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②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见①表被动被(见陵之耻)②通"现",看到(图穷而匕首见)③召见(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诚①如果(诚能得樊将军首)②实在,确实(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顾①不过,只是(顾计不知所出)②回头(顾笑武阳)为①被(为表被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准备(乃为装遣荆轲)③发出(为变徵之声)4、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
【有以】【无以】
(《信陵君窃符救赵》)
意思分别是“ 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分。
“以” 的用
可以解燕国法之患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皆白衣冠以送之
使工以药淬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分。
4.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③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 ·氓》)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分。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接着、就”或省去
例: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 传道受业解惑的。 )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分。
? 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
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
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 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以为】 1.把…… 当作或看作。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③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而卒惶急无以击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乃欲以生劫之
以故荆轲逐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 使使以闻大王 丹不忍以己之私
•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取之 ( 以 ) 百金 欲与 ( 之 ) 俱 ( 往)
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使动用法,“使……断了”
乃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盒子”。
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作动词,“穿衣戴帽”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敢以烦执事。
(《 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词
微太子言,
(假如没有)
今行而无信
(信物)
诚能得樊将军首
(果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因为)
今闻购将军之首
(悬赏)
今太子迟之
(认为慢)
顾计不知所出耳 终已不顾
(表轻微转折,“不 过,只是”)
(回头)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wèi赠送) 愿举国为内臣 (全)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汉书·西南夷传》)
6.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7.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3 .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接着、就”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2.通“已”,止。
【以为】
1.把……当作或看作。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2、认为
①以为妙绝。
②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有以】【无以】
(《信陵君窃符救赵》)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以” 的用
可以解燕国法之患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皆白衣冠以送之
使工以药淬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以试人 以次进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5、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6、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7、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 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 能、能够、许可。 9、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 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 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
之人。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举起)
自引而起 (伸、挣)
• 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 函封之
•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
左右既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