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赏析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名著书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名著书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名著书评1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进两百个人物形象,此书的作者罗贯中将三十六计融汇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我喜欢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些语句也富有很深的含义。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再说我喜欢的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书中的情节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书中人物的优秀品德、智慧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名著书评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话正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此时此刻,我心中顿时热血澎湃,眼前展现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而我尤其被书中关羽的故事而感动。

关羽兵败,退走麦城。

途中被东吴兵所擒。

吴王以高官收买关羽,却因关羽内心顽强不屈,直到临死,他也神态从容,英勇赴死。

他那坚强不屈的精神让我无比感动。

读完这一章节,我体会到了关羽的坚定。

他的意志坚不可催,他没有低头折节,没有逆来顺受。

他的心是坚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样,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国家放在首位,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正是他那不投降的精神,唤醒了我的勇气。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蒋干中计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创作。

作品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大量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复杂而精彩的三国时代。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赏析:故事情节的精彩程度、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入以及思想哲理的内涵。

首先,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十分精彩,充满了紧张和激烈的冲突。

从董卓之乱开始,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等一系列战役,故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

这些战役展现了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巧妙地描绘了各个人物的智勇和谋略。

同时,故事中的背叛、权谋、婚姻纠纷等情节也为整个故事增加了许多曲折和引人入胜的元素。

其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深入骨髓,栩栩如生。

著名的诸葛亮被塑造成了智勇双全、谋略过人的形象,他出生贫寒却能在乱世中为国家尽忠,并以卓越的智慧辅佐刘备,被尊称为“卧龙”。

曹操则是一个集权谋、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于一身的政治家。

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物也各有特色,展现了各自的英雄气概和忠诚信仰。

这些人物形象的精彩刻画,使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气质和内心的世界。

最后,三国演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

作者通过描绘纷乱的乱世,以及人物之间的斗争、婚姻等情节,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忠诚与背叛的问题。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看似英勇无畏的英雄们,也有诸多背叛与欺骗。

同时,通过刻画各个人物的形象和行为,作者也反映了对个人品格、忠诚与义务的思考。

这些思想哲理在整个作品中体现得深入而细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它不仅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精彩有趣,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思想哲理的表达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反思,还是对人性的探讨,三国演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一环。

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1.简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2.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精彩的用计。

答: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

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4.简述诸葛亮尽忠的一个例子。

答:刘备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守到白帝城。

《三国演义》读后感名著书评

《三国演义》读后感名著书评

《三国演义》读后感名著书评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逝去的是三国历史,留下的是诸葛智慧。

《三国演义》讲述了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勇士舍生忘死,为了国家而拼杀的故事。

无论是狡猾奸诈的曹操、忠厚老实的刘备,还是有勇有谋的孙权,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或许只是寥寥几笔,一个清晰透彻的故事就这样呈现在你眼前,那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我曾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感叹过,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轻盈却珍重的书,眼前总飘荡着他的身影。

他足智多谋,刚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连周瑜也略输他一筹;他洞悉敌友,利用敌军多疑的特点,用一招“空城计”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惨遭。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使刘备打下天下,他呕心沥血,写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师表》,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赞叹!诸葛亮的能言善辩,是值得我学习的!记得,我站在演讲台上参加比赛,刚开始战战兢兢,脑袋里一片空白,手心竟捏出了一把汗。

我深呼吸了一口气,想起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画面。

台上的我,仿佛就是手拿羽扇,威风凛凛的诸葛亮,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最后出色地完成了比赛,博得连连掌声。

诸葛亮的智慧像一把明灯,时时在我的生活中闪现,指引我不断前进!《三国演义》读后感名著书评2虽然很早就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但是都只是一些片段,并不完整。

这个暑假,托女儿的福,和她一起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解了整个三国的始末。

这本书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果然精彩绝伦。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写了东汉末年,以刘备为首的蜀,以曹操为首的魏和以孙权为首的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桃园结义、三请诸葛亮,让我们知道刘备不仅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识人惜才,所以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英雄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征战沙场,最终成就了一方霸业。

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等故事,让我们认识了诸葛亮,他有经天纬地的才华,智谋天下第一,无人能及。

正是因为有他的帮助,刘备才能以少胜多、以弱对强,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2017届高三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解析

2017届高三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解析
•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荆州争夺战(一)
• 刘表病危,诸葛亮谏备借机夺取荆州,备未允。 • 刘表死后 ,刘琮将荆州献于曹操。
舌战群儒

东联孙权 智激周瑜 蒋干中计
葛 亮
草船借箭

苦肉计
赤壁鏖战 诈降记
连环记


借东风

火烧赤壁
妖— 智激周瑜亲自挂帅,结果周瑜一场辛苦为他人 忙,诸葛亮轻而易取得南郡、襄阳、荆州,此 之谓“一气周瑜”。 用锦囊妙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之 谓“二气周瑜”。 识破周瑜“假道灭虢”的计谋,不让吴军进城, 周瑜因此活活被气死, 此之谓“三气周瑜”。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 四出祁山:蜀汉建兴八年,魏攻蜀因秋雨无功而返,诸葛亮率 军顺势劫寨击败曹真。后与司马懿斗阵,魏军败退渭滨南岸, 坚守不出。后主刘禅听信流言,宣诸葛亮班师回朝。诸葛亮不 得已,采用减兵添灶的办法,退回汉中。
• 五出祁山: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复出师伐魏,因营中缺粮, 遂兵发陇上割麦。诸葛亮妆神使司马懿不敢出城,割尽陇上小 麦运往卤城打晒,并伏兵麦田击败魏军偷袭。后因李严假传东 吴攻打西蜀消息,使诸葛亮班师。
• 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在 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 司马懿知到诸葛亮用兵一向谨慎,来到城下, 见此情况后,以为城中必有埋伏,于是下令退 兵。
司马昭疑:“莫非诸葛亮无军,故此作态?”
斩马谡
• 孔明回到汉中,问罪马谡。马谡事先立有军令 状:街亭失守,斩无赦。纵使诸葛亮非常喜欢 马谡的才能,与马谡义同兄弟,但为明正军律, 不徇私情,喝令推出斩首。左右献上马谡首级, 孔明痛苦不已,并因自己用人失当,上表刘禅, 要求自贬三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例赏鉴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例赏鉴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叙事文学作品之一,其内容涉及从西汉末年到东晋初年的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元曲家罗贯中的代表作,它以极富想象力的叙事方式,记录了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三国文化的精华。

《三国演义》中描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塑造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其中,刘备以智慧和勇气博得支持,在三国混战中脱颖而出;曹操也以其狡猾的智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孙权则以其宽厚慈祥的政策赢得了民心,使他的国家取得了繁荣。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深刻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英雄有恶人,有爱国者有叛徒。

刘备、曹操和孙权都是英雄人物,他们的个性各异,彼此相互竞争,但又相互尊重,在激烈的斗争中,他们不忘国家大义,最终赢得了民心,成为了三国时期伟大的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史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斗争、创造、毁灭的历史风貌。

它的故事情节曲折而有趣,人物形象深刻而真实,令人惊叹不已。

在当代,《三国演义》依然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其史诗般的故事情节,仍能够激发读者对历史的兴趣,引发深刻的思考。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学会按人物或事件归类记忆
诸葛亮 关 羽 曹 操
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 借东风 三气周瑜 秋风五丈原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智取陈仓 死诸葛吓走 活仲达
刮骨疗毒 义释曹操 温酒斩华雄 大意失荆州 三英战吕布 千里走单骑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败走华容道 割须断袍 孟得献刀 煮酒论英雄
单鳯眼 卧蚕眉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 重情重义

怒打督邮
大闹长坂坡

夜战马超

智取瓦口隘
身高八尺 燕颔虎须
豹头环眼 声若奔马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写了一张“病源”给周瑜,“欲破曹兵,须用火攻;
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病体豁然而愈
东 风
。孔明自言能把东风借来。请周瑜为他在南屏山 筑台祭风。至甲子日,东风果然大作。周瑜原已 派将士埋伏山后,单等东风一起,就将孔明杀死
。可是孔明见东风一起,却悄悄地逃到江边,那
里早有大将赵子龙奉命备好船只,迎候孔明回转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三国演义》的影响
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1.比喻那种扶懦弱不无起能的、阿没斗法使他振作的人。 2.比喻想占便赔宜了,夫反而人受又到折双兵重损失。 3.形容乐而忘乐返或不乐思而蜀忘本。
4.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5.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 的一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

中国经典古典文学著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名著作品赏析小说阅读心得分享PPT模板

中国经典古典文学著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名著作品赏析小说阅读心得分享PPT模板

第肆章
成就影响
成就影响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 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 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 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 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 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 分鲜明。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 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 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 具有极大的魅力
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 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 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 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 官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 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 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 化等目的
成就影响
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 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 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 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 格
《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 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 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 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 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孙权
其兄孙策遇害后,孙权承父兄之 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 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 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 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孙 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 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 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汉军。 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 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 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 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 象。

名著复习之《三国演义》分析

名著复习之《三国演义》分析

曹 操
孟 德
奸诈狡猾 纵横恣肆 从容不迫 飞扬跋扈
自私残暴 权谋机变 志向远大 目光敏锐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 杀杨修 杀吕伯奢家 杀华佗 官渡之战
1、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 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 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 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 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 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 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 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 加鞭,逃之夭夭。
4.马跃檀溪(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 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 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 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 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 备赴会。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 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 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 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 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 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 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 红。白发渔樵 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 中。
主 题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它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 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 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 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当时各个 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 军事矛盾和冲突。
3.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 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 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 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 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 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 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 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 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初中名著《三国演义》趣味赏析

初中名著《三国演义》趣味赏析

【名著导读】一、考点:①作家、作品。

②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人物及性格。

③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等。

④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

⑤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常见题型:①识记辨别题:这类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几种。

②理解该课题:这类题常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战役、成语等。

③感悟评析题:这类题一般是由人物评书、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

④渗透迁移题:这类题目一般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迁移渗透。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1、作者:罗贯中,汉族,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山东东原人之说)。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2、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3、人物形象: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4、人物性格特征1、诸葛亮:①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②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③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①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难能可贵。

②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③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①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②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③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①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演义》赏析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二、主题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
大闹长坂坡 夜战马超 智取瓦口隘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赵 云
子 龙
身长八尺 浓眉大眼 阔面重颐
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大战长坂坡 截江夺阿斗 汉水以寡敌 众力斩五将
曹 操
孟 德
奸诈狡猾 纵横恣肆 从容不迫 飞扬跋扈《七步吟诗》赏析 曹植的七步诗雅俗共赏,向来为人 们所称道。这段文字让读者了解了曹植 作诗的前因后果。读罢此文,我们不能 不为曹植的聪明机警和满腹经纶而喝采。 同时,通过兄弟俩的一问一答,将作为 君主的曹丕的冷酷和凶残也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
(七)《守街亭》赏析 读罢此文,我们会想到“纸上谈 兵”这个成语。是的,马谡不就是昔 日的赵括吗?马谡失街亭源于他的教 条主义,从节选的文字中我们一览无 余。几次回王平的话可见他完完全全 把自己熟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 他笑孔明“多心”,笑王平是“女子 之见”,真是夜郎自大,目空一切, 令人痛心疾首。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精彩片段赏析
(一)《斩华雄》赏析 这节描写有一箭双雕之效。它既是 精彩的战争描写,也是传神的人物描写。 写战争没有正面描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只“鼓声大振,喊声大举’’便让读者 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写人物粗线条勾勒,外貌描写展示了关 羽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更为绝妙的是 一句“其酒尚温”,让读者想象得出关 云长斩华雄之头是多么的神速,多么的 勇猛。
隐语: ①犹谜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 借用别的话暗示:臣愿复问朔(东方朔)隐语。② 也叫“黑话”。为避免泄漏内情而编造使用的 秘密用语:旧社会的许多行帮都有自己的隐语。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通过描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战争描写、历史背景、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他们被称为“桃园三结义”,是忠诚、仁义和勇猛的代表。

此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的机智、诸葛亮的智慧和吕布的勇猛。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二、战争描写《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小说中通过对战争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同时,通过对战争的描述也体现了人物形象的英勇和智谋。

战争描写是小说中的重要部分,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三、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为历史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

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四、语言艺术《三国演义》的语言质朴自然,既保留了文言文的韵味,又加入了民间的口语和俚语,使得整部小说的语言生动有力。

同时,小说中的语言运用也体现了人物形象的个性和身份,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五、思想内涵《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其中最重要的是忠义思想,即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此外,小说中还体现了智勇思想,即以智谋和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些思想内涵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历史小说。

它的人物塑造、战争描写、历史背景、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作为一部世界文化名著,《三国演义》将会永远被传承下去。

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前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为佩服和喜爱的一部作品。

虽然这部小说是根据历史事件和人物编写的,但它不仅仅是历史记录的堆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创作。

下面我将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对这部作品的佩服之处。

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宏大而复杂,涵盖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时期的数十年时间。

小说中的战争、政治斗争、权谋和人情百态构成了一个庞大且精彩的故事世界。

作者以极富戏剧性的手法将这些故事情节编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紧凑而不拖沓。

在阅读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还可以品味到智谋和勇气的较量,更能体会到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性。

角色塑造《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塑造是我最为佩服的地方之一。

小说中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人物,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心理都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其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薄云天的群雄是小说中最为令人敬佩的角色。

他们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秉持着忠诚、正直、仁爱的原则,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同时,小说中的曹操、孙权、诸葛亮等权谋高手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智勇双全,反复变换策略,使人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不禁为他们的精明才智所倾倒。

文化价值《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作品。

它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们对忠诚、义理的追求。

通过描绘各个角色的智谋和力量,小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小说中涉及的战争策略、政治斗争等内容也成为后世许多人学习的范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通过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文化价值的介绍,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所展现的无穷魅力。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本智慧的百科全书,对中国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佩服《三国演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它们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启示和启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 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 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 国 演 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 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 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 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 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 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 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 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 国 演 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 帝太康元年(二八0)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 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 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 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 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 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 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 合起来声讨他。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 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都 企图称王称霸。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 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 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 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孙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 邳[pī](今江苏徐州市邱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其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其兄孙策遇 害后,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成为一方诸侯。曹操 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 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 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公 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 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不称臣,被曹不拜 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蜀军。公元252年病逝。 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 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 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 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他与刘备纵论天下大事,为刘备定 下三分天下而取其一的大计,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 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他。数次北伐, 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 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 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 物。
《三国演义》以没落的汉室宗亲刘备和以宗族起兵的曹 操作为两条主线的展开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后期以大汉丞 相诸葛亮率领汉军北伐,与魏国重臣司马懿的斗智斗勇为主 线,以三国归晋而告终。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 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 《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 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较为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 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 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