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我的家风故事
吃亏是福传家风
![吃亏是福传家风](https://img.taocdn.com/s3/m/e9aa7642852458fb770b568e.png)
吃亏是福传家风黄骅市第二中学-----八年级(2)班刘忠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个成语虽然是贬义词,但在当今的社会中有一些人只看重金钱、利益,为了不让自己吃亏,甚至可以六亲不认。
而父母却经常说:“吃亏是福”。
他们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次父亲和他同事为学校购买电脑,为了电脑安全必须有人押车,并且和电脑一起封闭在又闷又热的车厢里,父亲二话没说,叫同事白天坐公交车回家,自己押送货物。
我曾问父亲为什么,父亲笑笑说: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做。
在生活中他们也为我树立了榜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家人照顾,他们总是争着抢着把奶奶接来,尽心服侍,从不攀靠。
正是由于父母的这种付出,才换来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重,我们大家庭的和睦幸福。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我在这种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学习上我勤奋刻苦,生活中懂得谦让。
记得上小学时,同桌不小心碰掉了自己的铅笔盒,并且摔坏了,他非得赖我叫我赔,我争执不过就买了新的赔给他,其他同学看不过,都替我鸣不平,我说没什么,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以后我并没把他当成敌人,还是和从前一样帮他学习,和他一起游戏。
突然有一天,他拿着钱给我说还我买铅笔盒的钱,并向我真诚的道歉。
从此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吃亏是福”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或许很普通,但让我受益匪浅,吃亏就是一种精神,一种道德,这绝不同于懦弱、胆小,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古人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话就阐明了吃亏的重大意义。
同学们,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传承各自优良的家风,歌颂人间的真、善、美,禁锢假、恶、丑。
抵制自私与庸俗,弘扬忍让与高尚,共建美好与和谐的大社会!。
吃亏是福事例
![吃亏是福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f7484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e.png)
吃亏是福事例“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
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
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
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
邻居不同意翻修。
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
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
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
诗曰: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
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的题跋。
吃亏得福的事例从古至今有很多。
东汉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甄宇,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年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活羊。
由于这批羊有大有小,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
大臣们献策;有人主张把羊杀掉,然后均分,有人主张抓阄。
这时,甄宇说: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只羊走算了。
“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
而后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只很快分发完毕。
此事让甄宇获得满朝文武的赞赏,最后传到光武帝耳中,后来在群臣的推荐下,甄宇得到朝廷的重用。
著名的企业家李嘉诚早年创业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勤奋,从学徒到承包长江塑胶厂,人生小有成就。
一次他接到一笔犹太人的订单,利润相当可观,于是他亲自组织生产,但是当产品快要完工时,犹太人却因为上游出现问题,而紧急取消了订单。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想方设法挽回损失,甚至不惜打官司。
可是李嘉诚只是向犹太人报告了完工的进度,以及自己的实际损失,并没有为此翻脸。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李嘉诚的订单突然大幅增长,原来是犹太人为了弥补李嘉诚的损失,通过朋友给李嘉诚介绍了不少生意。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53d058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4.png)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教育着要追求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然而,在我们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失去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述一些哲理小故事,告诉大家吃亏不仅仅是一种损失,而更可能是一种福祉。
故事一:牧羊人的遭遇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每天都带着一群羊在山脚下放牧。
有一天,一只大灰狼突然出现,并想要捕食羊群。
牧羊人用尽了力气,成功地把这只大灰狼赶跑了。
然而,他的右胳膊却因此受伤了。
在他的朋友们的劝说下,他决定不在山下放牧,而转到了更高的山上。
在那里,他发现了更美丽、更肥美的草地,羊的数量也呈倍增的趋势。
他意识到,自己在遭遇痛苦和困难的时候,才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吃一点小亏,可能会换来更大的收获。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寻找新的机会。
故事二:智者的选择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成为一位智者。
他听说有一位智者待在一个遥远的山洞里,于是他开始漫长的旅程。
当他终于抵达山洞时,他发现洞里的智者并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只猴子。
年轻人非常困惑,他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前来。
然而,智者猴子却说:“人类是很聪明的,但有时候他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他们常常无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常常带给他们真正的快乐。
”年轻人猛然间领悟到了智者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他意识到,他追逐的智慧并不是件坏事,但是他不应该只看重智慧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价值。
他随即回到了家乡,并开始关注他之前忽略的家人、朋友和自然景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因为盯着目标而忽略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幸福和快乐。
吃一点亏,放下自己的固执,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
故事三:陶器匠的智慧从前有一个陶器匠,他经营着一间小小的陶器作坊。
有一天,他制作了一只精美的花瓶,想要卖给一个富有的收藏家。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d8658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吃亏是福的历史典故话说清朝那会儿,有个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文学家,名叫郑板桥。
他啊,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宽厚大度。
郑板桥有个胞弟,名叫郑墨,在家乡务农,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屋。
有一年,郑墨想把老屋翻修一下,可问题来了,这老屋和邻居家共用一堵墙。
邻居呢,死活不同意翻修,说那墙是他们家的。
其实呢,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墙就是郑家的。
这事儿闹得不可开交,郑墨一气之下,把邻居告上了公堂。
郑板桥那时候在山东潍县当知县,郑墨觉得,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这官司肯定能赢。
于是,他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请哥哥帮忙。
郑板桥接到信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觉得,为了一堵墙,和邻居闹得这么僵,实在不值得。
于是,他提笔给弟弟写了一封回信,劝他息事宁人。
信里,他不仅写了“吃亏是福”这四个大字,还附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信,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撤了官司,和邻居握手言和。
邻居呢,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两家又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堵墙。
这事儿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都说郑板桥是个有智慧、懂人情味的人。
其实啊,吃亏是福,这话真不假。
你看郑板桥,他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用一堵墙换来了邻里和睦,以后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好。
而那些只想着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最后往往吃大亏。
就像那个虞国公,为了点小便宜,结果国破家亡,多不值得啊!所以说啊,咱们平时和人相处,也得学会吃点亏。
吃点小亏,不仅能换来人心,还能让自己心里舒坦。
毕竟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所作所为,别人心里都有数。
懂得吃亏是福的人,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
家风-吃亏是福
![家风-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3c232d1a7cd184254b35354d.png)
家风——吃亏是福
家风——世代相传的一个简单令人深悟的词语。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好的家风伴随着无数的小朋友健康长大,成为能为国家做出无私奉献的人。
俗话说“吃亏是福”,简单明了。
这句话一直伴我左右,我也把这句话潜移默化地教给了我的女儿。
让她做一个知道礼让,不去跟别人斤斤计较的人。
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聚会,每家都有一个和我女儿岁数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们也都成了好朋友。
孩子小,多少会因为小事情而闹矛盾。
有时候女儿就会跑过来和我诉苦,说小朋友欺负她。
我就告诉她,好朋友之间不应该计较太多,听说过“吃亏是福”这句话吗?你要知道礼让,你总想着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在以后的生活中反而会失去的更多。
不要想着眼前的一点小亏,把好朋友都得罪了。
女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和小朋友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也学会了谦让。
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女儿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开心的小事会跟我说。
我就会认真地告诉她“吃亏是福”。
有的时候我刚要说话,她就学着我的语气“知道吃亏是福吗”,我就会微笑地点了点头,她就对我做了个鬼脸说“知道了!做一个不去与人计较的人”。
所以说,一个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享受人生的幸福。
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三年级(2)班
周冉(宋佳怡妈妈)。
高二记叙文 吃亏是福
![高二记叙文 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9a6bd92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9.png)
吃亏是福吃亏是福我的父亲是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走出来的。
所以他像大多数农民一样,一样的淳朴本分和老实。
他常常都说:“吃亏是福”。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一栋老式的居民楼。
因为房子没有物业,所以楼道无论多脏都是无人打扫。
父亲喜洁,每天看着脏兮兮的楼道无一人打扫心里十分不舒服,后来父亲便独自一人每天打扫楼梯。
那时,我十分不理解父亲为何这么做,所以我问父亲:“这房子又不是我们家的,凭什么我们要扫楼梯,别人就坐享其成呢“。
这是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没事,吃亏是福嘛,而且如果楼梯天天都干净的话,我们自己也住的开心不是吗,所以我们打扫也是为了自己“。
后来可能是因为父亲的行为被其他人看在眼里,所以其他家都对我们家很友善,我们家如果出了什么事大家都会来帮忙。
这可能正如父亲所说吃亏是福吧。
后来我长大一点后,父亲开始自己创业。
那个时候,父亲每天都很晚回家,有时候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
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听见母亲抱怨道:”同样是当老板,别人就那么轻松,你就几天不着家,还总是吃亏,可钱也没赚的比别人多“。
这时父亲笑呵呵的说:”没事,吃亏是福。
别人会让我做的就是信得过我,多做一点少做一点没什么关系,吃点亏算什么“。
后来,父亲生意越做越大。
父亲的朋友都说父亲能成功,。
都是因为父亲不怕吃亏,所以大家都愿意和父亲做生意。
在教育小孩方面,父亲也一直都已我们说吃亏是一种福气,吃点亏没什么要紧的。
小时候,我和姐姐抢玩具。
父亲就对我们说:”要谦让,姐姐可以让着弟弟,弟弟也可以和姐姐分享。
“后来,欣慰父亲的教育我始终坚信”吃亏是福“,在生活中处处谦让。
父亲在他的生活、事业、教育下一代这些方面,都坚持着他那”吃亏是福“的人生信条。
而父亲的”吃亏是福“不只是单纯出亏,而是如同曾经父亲对我说:”吃亏为什么是一种福气,因为他就是一种因果一样,就是因为有了吃这个因,所以才会有福这个果一样。
所以吃亏是福就是如同好人有好报。
但是吃亏不是一味的吃亏,而是适度恶谦让他人。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66b5e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7.png)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在咱们镇上啊,有个老张,这人老实巴交的,整天就知道闷头干活。
大家都说他傻,可老张呢,就认一个理儿:吃亏是福。
有一回啊,镇上来了个外地的小商贩,在集市上摆摊卖水果。
那小商贩的水果看着倒是新鲜,可价格定得有点高。
别人都在和小商贩讨价还价,就老张站在一旁不吭声。
等大家都挑得差不多了,小商贩一看,老张还没走,就问老张:“大叔,您也来点水果呗。
”老张就憨憨地笑了笑说:“你这水果是挺好,就是太贵喽。
”小商贩眼珠一转说:“大叔,这样吧,我这水果剩得也不多了,您要是能全要了,我就给您算便宜点。
”老张心里一盘算,这水果虽然便宜了些,可数量不少啊,自己家也吃不完。
但他又看小商贩那着急的样子,心一软就说:“行吧,小伙子,都给我包起来吧。
”周围的人都笑话老张,说他脑子笨,买这么多水果干啥。
老张也不生气,就慢悠悠地说:“这小伙子大老远来咱这儿做生意也不容易,我就当帮他个忙呗。
”老张把水果扛回了家,家里人也埋怨他。
老张挠挠头说:“吃亏是福,吃亏是福嘛。
”结果啊,没过几天,镇里有个大老板来视察工作,正好路过老张家。
那大老板热得不行,看见老张家院子里摆着水果,就想买几个解解渴。
老张一听,赶忙说:“您随便吃,不要钱。
”大老板觉得老张这人特别实诚,就和老张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大老板发现老张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为人特别正直善良,而且对镇上的一些事情还挺有想法。
原来啊,这个大老板想在镇上投资一个项目,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帮忙管理呢。
他觉得老张虽然看着有点木讷,但心地好,值得信任。
于是就问老张愿不愿意来帮忙,工资还开得特别高。
老张一开始还不敢相信,等反应过来后,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事儿在镇上一传开,大家都对老张刮目相看了。
以前那些笑话老张傻的人,现在都不得不佩服他。
老张呢,还是那副憨厚的样子,逢人就说:“你看,吃亏就是福吧。
这要是当时我不帮那小商贩,哪有今天这好事儿啊。
”还有一次呢,老张的邻居要盖房子。
邻居家的宅基地不大,为了能让房子宽敞点,就想往老张这边的地界上挪一点。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3be9a40bcc7931b765ce15af.png)
吃亏是福
论起家风对人一生的影响,莫过于童年时期父母亲的敦敦教诲。
在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
晚饭后,爸爸带着我准备去公园散步。
我的心情不好,和爸爸诉说着与同学小明的矛盾,我一直强调是小明占我便宜,爸爸认真倾听着,却一言不发。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马路附近一处偏僻的地方。
突然,爸爸停住了脚步。
我脚下一顿,也望了过去。
只见一位陌生的叔叔在刺骨的寒风中修理着一辆小面包车。
昏暗的暮色中,脸色甚是绝望。
爸爸见状,立马上前,热情地和那叔叔打招呼,并拉着我一起推起车来!经过努力,我们把小面包车推到了一家小车修理店,看着修车师傅在忙碌的修车,看着陌生叔叔满脸幸福的笑容,我们都高兴极了。
此时,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吃亏是福啊!你看,对待一位素不相识的叔叔,你吃点亏,停下来帮助他,你都觉得很快乐。
你和同学闹别扭,对待你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就不能吃点亏,一起和睦相处吗?”我恍然大悟。
是啊,如果能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一起愉快地学习,吃点亏又算什么呢!它不仅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超越。
吃亏是福的故事
![吃亏是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3339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4.png)
吃亏是福的故事古人所言:“吃亏是福。
”或许很多现代人都并不认同这句话,甚至认为愿意吃亏的人是傻是痴。
反而能沾到便宜,可以做到不劳而获才是精明。
只是很多自认为精明的人,最后却并不一定能落个好下场。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吃亏其实是另一种福报的话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郑州有个年轻人,名叫刘全,为人诚恳老实,家中虽然贫穷,却乐善好施,时常帮衬别人。
因为当地闹瘟疫,生活难以为继,于是把房屋低价卖掉,跑到广东谋求出路。
途经湖南的时候,刘全遇到一个同乡,因为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准备把儿子卖个大户人家作仆人。
刘全和这位同乡只是见过几面,并没有什么交情,却毅然掏出了大部分的钱,帮他看病治病,又送了路费,帮他回家休养。
到了广东之后,刘全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找到工作,没过多久就因为水土不服生了病,好不容易恢复健康,已经身无分文,连回家的路费也拿不出来。
刘全心灰意冷,心想自己无亲无故,还不如一了百了,来个痛快。
于是刘全在珠江边踟蹰徘徊,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头跳下去。
正当他绝望之际,忽然看见岸边有光闪亮,近前细看,居然是一块金锁。
刘全心想:“莫非老天看我可怜,送来一块金锁,给我一个翻身的机会?”于是乎,刘全把金锁典卖,换了一百两银子。
立刻付清了拖欠的住宿费,还摆下酒宴,感谢店家在他生病期间的关怀照顾。
几杯酒下肚,旅店老板认定刘全是个厚道人,帮他出谋划策,联系了一家做对外贸易的货站,以批发价采购了一批西洋玩意,走街串巷贩卖。
刘全为人正直,童叟无欺,加上货真价实,与人交往热情,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信任,有什么需要都委托他帮忙采购,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赚了几千两银子,开设了自己的店铺。
这一年,有两个外国商人,运送一船货物来到广东,还没来得及开舱贩卖,就接到了本国的急信,要求他们立刻回去。
外国商人本想把货物暂时寄存在洋行,但又怕无人打理,货物被侵吞变卖,想到曾经合作过的刘全为人老实可靠,就与翻译商量,希望能让刘全接收货物。
这个翻译曾受过刘全的恩惠,当初为了输了官司,险些把妻女卖掉抵押赔偿,幸亏刘全仗义出手,出钱帮他偿还了全部欠款。
吃亏是福我的家风故事
![吃亏是福我的家风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f5a160226fff705cd170a4e.png)
吃亏是福我的家风故事“忠厚老实,吃亏是福”,是我从记事起就记得的一句话。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经常会给我讲述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
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的父亲在村里地主家里做小工,人忠厚老实干活非常勤快,他总是在天刚亮就到去地里干活,还总是挑脏活累活干,一直干到天黑的什么都看不见才回来。
经常有人笑话他傻大个,就知道干活,他一个人干的顶别人一个半,也没多拿一分钱。
可是,几年过去了,地主家的那些笑话他的小工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太爷爷却一直干着,逐渐变成了地主家的长工,并慢慢的积攒了一些钱。
后来,有一家人由于家里人生病需要钱想把自己的一块地卖了,爷爷的父亲多给了人家两成的钱买下了这一块地,又有人笑话他“这世上怎么还有人自愿多出钱买地呢”,还因为这事跟我太奶奶吵了一架。
在太爷爷的心中,吃亏是福,助人才能助己。
有了地以后,太爷爷开始在自己家里干活,但是他还是不忘经常去地主家里免费帮忙,我们家的条件也就由这几亩地开始渐渐的好转,太爷爷凭借着吃苦能干的精神给我们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我爸爸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十几亩地了。
“人一定要老实,不能偷奸耍滑,多做事,少重利,吃亏是福”,这话我爷爷时常念叨。
伴随着爷爷的故事,我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当我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父亲郑重其事的跟我喝了父子俩的第一顿酒,他告诫我要做人忠厚老实,多做事,少重利,不能偷奸耍滑。
并为我讲述了他跑货运出租车的故事,最开始他的客户非常少,但只要一有客户,他除了开车之外还十分热情的给客户帮忙,搬搬抬抬从不计较,有一次,帮一个纸箱厂搬东西,手不小心给划破,父亲包裹上后还是坚持到搬完所有货物,也许是父亲的忠厚、不怕吃亏感染了客户,搬完东西客户非要给父亲一个红包,但他坚持没要。
如此一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积累了很多的客户,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
虽然他在每个客户身上都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但他的努力换来了客户对他的认可,使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吃亏没有真正吃亏,变成了吃亏是福。
家风谚语作文
![家风谚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c249a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2.png)
家风谚语作文篇一《“吃亏是福”——我家的家风谚语》我家有句家风谚语,那就是“吃亏是福”。
以前我对这句话可没什么好感觉,觉得吃亏了怎么能是福呢,那不是傻吗?就说上次在学校的事儿吧。
学校组织大扫除,老师分配任务的时候,我那一组被分到了打扫整个操场的任务。
要知道那操场上可有好多垃圾,还有不少落叶,看着旁边组只要打扫教室,轻松得很,我心里就特别不平衡,这明摆着我们吃亏呀。
我当时就想找老师理论理论,为啥我们组任务这么重。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家里长辈常说的“吃亏是福”。
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还是和小组成员一起埋头苦干起来。
我们又捡垃圾又扫落叶,还把操场的边边角角都拖了一遍。
那过程可真是累得够呛,我的手都被扫帚磨出个小水泡了。
神奇的是,在大扫除结束的时候,校长正好来视察。
看到我们组把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别表扬了我们。
还奖励了我们组每人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呢。
而且从那以后,学校有什么活动啊比赛啊,老师总是优先想着我们组的同学。
我的小伙伴们说哎呀这可真是亏了就有福来啊。
我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吃亏是福”这句话的妙处。
这以后啊,我再也不那么计较得失了。
比如在小区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分配角色的时候有时候我分到不太好的角色我也不抱怨了。
我就想着这也许就是一种福分的积累。
我现在觉得这句话真是我家的传家宝,让我这个斤斤计较的人变得大方起来。
篇二《“家和万事兴”背后的真实故事》我家一直奉行“家和万事兴”这条家风谚语。
以前我就觉得这话听着老套,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弟弟。
有一次春节前夕,大家凑在一起商量着年夜饭吃啥。
妈妈说吃饺子,饺子才有年味儿;可爸爸呢,却坚持要吃火锅,热热闹闹的。
妈妈就觉得爸爸不懂传统,爸爸觉得妈妈太古板。
两人说着说着就有点儿生气了。
我在一边可着急了,这眼看就要吵起来了。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家和万事兴”这句话。
我想如果家里老吵架那过个年都没好心情。
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咱们为啥不把饺子下到火锅里呢?这样既有饺子又有火锅了。
家风家训的作文标题
![家风家训的作文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b92b6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5.png)
家风家训的作文标题篇一《“吃亏是福”的家风》我们家有个一直传承的家风家训,那就是“吃亏是福”。
小时候我可真不能理解这四个字,心想吃亏怎么还成福了呢,那不是傻吗?我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来我们家玩,看中了我心爱的一个变形金刚玩具。
那可是我磨了好久爸妈才给买的,天天都抱着玩。
他二话不说就拿起来玩,我心里一顿紧张,生怕他给弄坏了。
玩了一会儿,他走的时候居然想把玩具带回家,我当时就急了,这可是我的宝贝。
我刚想拒绝,我爸就笑着说:“拿去吧,小朋友。
反正你辉辉哥哥也玩了很久了。
”我心里那叫一个委屈,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变形金刚被带走了。
回到屋里我就跟爸爸闹脾气,我说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凭什么让给他。
爸爸就笑着跟我说:“儿子啊,吃亏是福。
一个玩具而已,邻居家小孩高兴了,咱们两家关系不就更融洽了吗?而且你要懂得分享,分享带来的快乐可是比一个玩具大多了。
”我当时就想,这算哪门子快乐。
可是后来慢慢发现,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邻居叔叔家总是送来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有一次我上学忘带钥匙了,也是邻居阿姨把我接到他们家,给我做好吃的等着爸妈回来。
我突然就明白了老爸说的“吃亏是福”。
一个小小的让步,能换来这么多友好和互相帮助。
从那以后我也逐渐大方起来,不再斤斤计较,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抢我的画笔,我也不那么生气了,还主动把另一支给他。
结果我发现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都愿意跟我玩。
我这才真正体会到我们家家风中“吃亏是福”的含义,原来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和温暖的智慧。
篇二《“尊老爱幼从我做起”》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这可不是一句挂在墙上好看的话,在我们家那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就说上次我们全家出去旅游的事儿吧。
我们坐火车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在车厢里找到了几个座位。
我正美滋滋地准备坐下休息呢,就看到旁边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手里还提着个大包,看起来很吃力的样子。
我刚坐下,我妈就戳了戳我,小声说:“看到那老奶奶没有?咱们家的家风是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家风的作文题目新颖
![家风的作文题目新颖](https://img.taocdn.com/s3/m/8b6ce14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b.png)
家风的作文题目新颖篇一《咱家家风:吃亏是福》在咱家里,“吃亏是福”是一直传下来的家风。
这家风啊,听起来有点傻,可打小就扎根在我心里,还因为这事有了特别难忘的记忆。
有一次,村里分东西,有家人特别贪心,就插队还多拿了不少本来属于我们家的份额。
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挽起袖子就要去理论。
我爸一个大手掌就把我按下来了,他慢悠悠地说“吃亏是福,咱不跟他们争。
”我那心里就像堵了一团乱麻,气得直跺脚。
我就眼睁睁看着人家把东西拿走了,当时感觉老爸那就是软弱,还家风呢,这不是把家里便宜往外送嘛。
可是后来啊,那家人因为这事儿在村里名声特别不好。
大家都不爱跟他们打交道。
而我们家呢,虽然少拿了东西,可大家都觉得我们大度,有啥事都愿意帮衬着我们。
有一回我家要盖个小棚子,人手不够。
那些平日里受到过爸妈“吃亏是福”态度感染的邻居们啊,都主动来帮忙。
这木材不够了,有人二话不说就从自家木料堆里拿一些送过来;那需要工具了,不用去借,直接就有人把自己最好用的工具拿过来。
我这才真正明白老爸那话的意思。
原来这吃亏,还真能换来福气。
从那以后,我这个急性子也慢慢变了,遇到事儿也学着老爸那样,不着急争个高低。
虽然有时候吃了点小生亏,可是心里总是稳稳当当的,而且过后也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咱这“吃亏是福”的家风啊,真是像一把看不见的尺子,量出了人心,也量出了家庭的为人之道。
篇二《家风:别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家的家风特别简单,就一句话:别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就是这么个看起来很直白的家风,给我上了不小的一课。
小时候,我每次跟着小伙伴们出去玩,总能路过一家小杂货店。
那柜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那香味就像小爪子一样挠着我的心。
有一次,我发现地上有个硬币,这在我眼里那可都是可以买糖的钱啊。
我毫不犹豫地捡起来就冲进杂货店买了颗糖。
我当时那个美啊,觉得自己太聪明了,白捡个便宜。
等我美滋滋地把糖塞到嘴里,一回家就被我妈看出了猫腻。
我被老妈那犀利的眼神看得心里直发毛,嘴上的糖都变得不甜了。
天津好家风案例
![天津好家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d1e4a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5.png)
天津好家风案例在天津的老胡同里,住着老李一家。
这老李家啊,可是有着传承了好几代的好家风。
老李的爷爷,那是个做小买卖的。
每天在街边摆个摊儿,卖些针头线脑的小物件。
有一回,一个顾客来买东西,不小心多给了钱,爷爷发现后,立马追上去把多的钱还了回去。
旁边的人就说:“这多给的钱,你就拿着呗,又不是你故意要的。
”爷爷就笑着说:“咱可不能干那昧良心的事儿,吃亏是福啊。
”到了老李爸爸这一辈,在工厂里上班。
那时候厂里分任务,有个特别难完成的项目,大家都躲着。
老李爸爸却主动接了下来。
别人都觉得他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可老李爸爸就想着,自己多吃点苦,把这项目做好了,对厂里也是个大贡献。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问题,可他从不抱怨。
最后项目成功了,厂里给他奖励,他还把一部分奖金分给了那些在项目里帮过忙的同事。
他说:“咱不图这钱,大家一起把事儿干好了,比啥都强,吃亏就是福嘛。
”老李呢,也深受这种家风的影响。
他在社区里是个热心肠。
有一次,社区要改造一个小花园,大家要集资。
老李第一个站出来,捐了不少钱。
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他每天都去帮忙,又是搬砖,又是种花的。
有人就说:“老李,你出了钱还出这么大力,图啥呢?”老李挠挠头说:“啥也不图,咱这社区就像个大家庭,为家里出点力是应该的,再说了,吃亏是福啊。
”老李家这种“吃亏是福”的家风,就像一阵温暖的风,在天津的老胡同里吹着,也影响着周围的邻居们。
大家都觉得老李家的人实诚、热心,都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这就是天津老李家的好家风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力量。
在天津卫有这么一个张家,那可是出了名的重视读书。
张家的老太爷是个文化人,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但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老太爷常说:“咱老张家别的可以没有,但不能没了读书的风气。
读书才能明理,人要是不明理,那活着就跟没头的苍蝇似的。
”到了张大叔这一代,家里条件稍微好点了。
张大叔就把家里的一个小房间专门改成了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从古典名著到现代文学,从科学知识到历史传记。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c769a6a1680203d8ce2f24b3.png)
吃亏是福我:爸爸,今天语文课上,我们老师提到了家风这个话题,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爸爸:家风啊,这个概念可有点大哦,他是指一个家族祖祖辈辈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良好家教,通常可以通过家训、家规、族谱体现出来。
我:噢……爸爸: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就曾告诫儿子司马康,要勤俭持家,不能奢侈腐化。
后来司马光的后人就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10个字做成牌匾挂在厅堂上,作为家训代代遵从。
我:嗯,我明白了。
那平时爷爷奶奶还有你,经常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吃亏就是福。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家的家训呢?爸爸:呵呵,看来你真的长大了!我:但是,爸爸,我知道爱占别人小便宜不好,可是我还是不太理解,吃了亏怎么就是享福呢?爸爸: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还是给你举个例子吧。
在东汉时期,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皇帝派人赶来一群羊,赐给京城洛阳太学里的博士,每人一只,由于羊只大小、肥瘦不一,大家感到很为难。
这时候,一名姓甄的博士说:“我先来选吧”,只见他牵着一只瘦小的羊高兴地走了。
大家见此情景,没有了争抢,还是相互谦让,各自牵羊回去了。
后来这件事传了出去,人们无不为赞扬甄博士,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别名叫“瘦羊博士”,与此同时甄博士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听完故事,你觉得甄博士是吃了亏还是享了福?我:甄博士的谦让,虽然得到的是一只瘦小的羊,但是他赢得了别人的夸赞、认可,皇帝还重用了他,这样看来,其实他没有吃亏。
爸爸:回答的非常棒!吃亏是福,这个亏就是你失去的一点利益,一些小便宜,但是通过你的行为,别人会觉得你不是小气的人,不会斤斤计较,时间长了你的朋友也会多起来,还有机会也会比别人多,所以从长远来看,你是有福气和回报的。
我:爸爸,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瘦羊博士”后来如果没有得到皇帝重用,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傻呢?爸爸:那如果你是“瘦羊博士”你会觉得自己的做法傻吗?我:哈哈,我不知道……。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fafadd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a.png)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前段时间,一位朋友义愤填膺地讲了自己的遭遇。
大概在五六年前,他们夫妻认识了一位农村来的小伙子,三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经常邀请对方到家里来吃饭,小伙子很勤快,烧得一手好菜,能把最普通的豆腐做出超五星的水平来。
那时候小伙子很穷,刚刚丢了工作,落魄潦倒。
夫妻俩生了恻隐之心,又真心觉得小伙子的厨艺不错,两人一合计,想出了一个主意:三人合伙开一间餐厅,资金由他们夫妻出,对方负责经营,利润五五分成。
这对于农村小伙子而言,无疑是天上掉馅饼,这种分配方式明显是照顾自己。
夫妻俩都是厚道人,出了钱之后就不再管了,由着对方去经营打理。
餐厅开张之后,生意一直不错,到了年底,可以分红了,小伙子把账本拿过来说今年经过大半年的经营,餐厅没有任何亏损,正在逐步盈利,不过由于前期投入太多,所以盈利部分实际上并不多。
夫妻俩不太懂财务,见小伙子说得很真诚坦白,也没多想,很愉快地收下了分红,夫妻俩甚至相互说:“我觉得挺好了,反正我们也没花什么精力,这钱比存在银行的投资回报率高多了。
”第二年的分红的时候,小伙子又把账本拿了过来,这次的分红明显要比第一年多,小伙子跟他们商量:“现在餐厅生意很不错,但是当初为了省钱,装修的档次风格和档次都不太行,如果能再添置一些东西,效果会更好。
”提议把双方的分红拿出来一部分,继续投入。
夫妻俩觉得有道理,小伙子一年多时间就把餐厅经营得这么好,确实挺有能力的,相信他的决定不会有错。
于是,他们只拿了少部分分红,继续让小伙子干。
第三年,第四年,小伙子都以不同的理由说服他们把大部分分红投入到这个餐厅里。
到了第五年,小伙子说这个餐厅生意这么好,不如在新的文化娱乐中心再开一家,形成连锁。
夫妻俩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把之前几年的红利都拿了出来交给小伙子,让他再去开分店。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小伙子拿着钱人间蒸发了,连之前的店都已经偷偷盘给了别人。
一打听之下,才知道对方这几年来一直都有赌博的恶习,时不时和一些老乡聚在一起赌,之前丢工作也是因为聚众赌博的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做精品
吃亏是福我的家风故事
“忠厚老实,吃亏是福”,是我从记事起就记得的一句话。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经常会给我讲述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
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的父亲在村里地主家里做小工,人忠厚老实干活非常勤快,他总是在天刚亮就到去地里干活,还总是挑脏活累活干,一直干到天黑的什么都看不见才回来。
经常有人笑话他傻大个,就知道干活,他一个人干的顶别人一个半,也没多拿一分钱。
可是,几年过去了,地主家的那些笑话他的小工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太爷爷却一直干着,逐渐变成了地主家的长工,并慢慢的积攒了一些钱。
后来,有一家人由于家里人生病需要钱想把自己的一块地卖了,爷爷的父亲多给了人家两成的钱买下了这一块地,又有人笑话他“这世上怎么还有人自愿多出钱买地呢”,还因为这事跟我太奶奶吵了一架。
在太爷爷的心中,吃亏是福,助人才能助己。
有了地以后,太爷爷开始在自己家里干活,但是他还是不忘经常去地主家里免费帮忙,我们家的条件也就由这几亩地开始渐渐的好转,太爷爷凭借着吃苦能干的精神给我们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我爸爸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十几亩地了。
“人一定要老实,不能偷奸耍滑,多做事,少重利,吃亏是福”,这话我爷爷时常念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