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持家家风故事
丈夫兢兢业业妻子勤俭持家家风故事
丈夫兢兢业业妻子勤俭持家家风故事以下是 8 条家风故事:1. 你知道吗,我家那口子,整天工作起来不要命,就像头老黄牛,兢兢业业。
而我呢,也是能省则省,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次老公加班到很晚才回来,我给他留了热乎乎的饭菜,他一进门就说:“老婆,辛苦啦!”咱这日子不就是这样相互扶持,勤俭节约过出来的嘛!2. 我们家那位丈夫呀,在工作上那可是一丝不苟,每天都早出晚归的。
我呢,就在家各种算计着花钱,真真是勤俭持家呀!记得有回我看到商场打折,硬是忍住没乱买,回家还跟老公炫耀呢,老公笑着说:“我老婆真棒!”这就是我们的小日子,简单却充满幸福。
3. 丈夫总是在单位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住在那儿,他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我呢,买个菜都得货比三家,多节省一点是一点。
就像上次老公获得了优秀员工奖,他高兴地对我说:“这军功章有你的一半呀!”我们这小家不就是靠着这份劲头越来越好嘛!4. 我那丈夫呀,对工作可上心了,那认真劲儿,简直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而我平时连用水用电都算计得精细着呢!有天晚上,老公看着我整理的账本,感叹道:“老婆,你可真是咱家的宝贝呀!”可不是嘛,这样的搭配多好呀!5. 咱家里,丈夫在外面拼尽全力工作,从不说累。
我就在家里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不是勤俭持家是什么呀!还记得那次老公发了奖金,本想说出去吃顿好的,我却说在家做更温馨呀,老公摸摸我的头说:“听你的!”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温暖小窝。
6. 我老公对工作那是绝对的忠诚,拼命努力的样子让人感动。
我呢,经常为了便宜几毛钱去更远的菜市场买菜。
有一次老公看我辛苦,说:“咱也别太省啦!”我回道:“能省一点是一点,咱这日子不就得这么过嘛!”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呀!7. 你瞧我家丈夫,整天风风火火去上班,为工作尽心尽力。
我呢,买个衣服都要纠结半天,把勤俭发挥到极致。
有次我买了个特价商品高兴得不行,跟老公炫耀,老公笑着打趣:“我老婆咋这么会过日子呢!”这不就是我们平凡又美好的生活嘛!8. 我家那口子呀,工作起来那叫一个投入,就跟个不知疲倦。
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事迹
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事迹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代代相传,成为家族的家风家训。
下面是一个关于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事迹。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慈祥的奶奶,她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庭并不富裕。
然而,她却以勤俭持家为家庭树立了榜样。
奶奶年轻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丈夫年幼离世,家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为了能养活自己和孩子,她不辞辛劳地在田里种地、耕种,在家里进行家庭副业,织布、织藤器等,她不仅自己能穿,还能拿去卖给邻居,增加收入。
奶奶非常节俭,她从不过度浪费,她会将剩菜剩饭利用起来,煮成汤或炒饭,确保一粥一饭不浪费。
即使是衣服,她也会修补好,让它们能够再穿。
她教育孩子要珍惜食物和物资,不要过分挥霍。
这种节俭的家风逐渐形成,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了节俭的重要性。
随着奶奶孩子渐渐长大,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有所改善。
然而,奶奶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奢侈或挥霍。
她依然坚持着每一分钱的节省。
她会仔细筹划每一笔开销,确保每一笔都花得值得。
她告诉孩子们要珍惜每一分钱,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奶奶的聪明才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善于利用。
比如,她会在农田里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提供给当地的集市或者买给邻居。
她也知道水果蔬菜有季节性,所以她会在大量产的时候将其存储起来,并加工成蜜饯等,以便在非季节性的时候出售。
奶奶的智慧与勤俭的品质相得益彰,为家里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开始老去,她的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并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然而,奶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年纪而放松,相反,她更加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
她把她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孩子们,教育他们勤俭持家,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习惯。
她告诉孩子们要懂得生活的艰辛,不要浪费,要看重每一分钱。
她还以自己为榜样,让孩子们看到她一直在努力工作,不计较辛苦。
如今,奶奶已经离世多年,但她的家风家训却一直在家族中传承下来。
她的子女们继承了她的勤俭持家的美德,他们并不是很富裕,但他们过得很安稳,充实而满足。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50字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集锦
本文汇集了多位名人的家风家训小故事,旨在传递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多位名人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这些家训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以下是一些名人家风家训的小故事:
1. 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
孟子的母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三次搬家,终于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2. 岳飞的“精忠报国”
岳飞的家训是“精忠报国”,他教育子孙要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岳飞本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抗击金兵,保卫国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
3. 曾国藩的“勤俭持家”
曾国藩的家训是“勤俭持家”,他教育子孙要勤奋劳动,珍惜粮食和物资,不要过度消费。
曾国藩认为,勤俭持家不仅能够使家庭富裕,更能培养人的品德和毅力。
4. 杨慎的“读书积德”
杨慎的家训是“读书积德”,他教育子孙要多读书,积累知识,
培养良好的品德。
杨慎认为,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够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
关于家风家训的典故
关于家风家训的典故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个人修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后天影响。
好的家风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句话。
关于家风家训的典故1、后母慈心黄垓镇黄垓村,是孔子着名弟子“三冉”(冉耕、冉雍、冉求)故里。
冉家以放牧牛羊为生。
“三冉”的父亲冉离先娶颜氏,生下冉耕、冉雍,不幸难产去世。
冉离又娶妻公西氏。
公西氏将冉耕、冉雍视为己出,从进冉家门就教他们诵读《诗经》。
到冉耕12岁和冉雍8岁的时候,就建议送两个孩子入学馆。
而冉离想让孩子协助自己放牧牛羊。
公西氏就力劝丈夫。
公西氏生下亲子冉求后,依然关心前两个孩子的学业,听说曲阜孔子设教讲学,声誉日隆,又跟丈夫冉离商量,送他们到曲阜拜孔子为师。
后来小儿子冉求也去曲阜上学。
兄弟三人同拜孔子为师,都学习刻苦,颇有成就。
(《冉氏族谱》)2、杀猪示信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
她哄儿子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准备杀掉。
妻子制止他说:“那只是哄骗小孩子的。
”曾子说:“对小孩子是不能哄骗的。
小孩子没有识别能力,依靠父母进行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
现在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欺骗。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就无法进行诚实的教育了。
”于是就把猪杀掉烧肉吃了。
正是由于曾子教子有方,有良好的家风,才培育出了曾申、曾元、曾西等优秀的子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3、孟母三迁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故事简短
从前,有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
父亲名叫李明,母亲名叫王丽,他们有三个孩子。
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一家始终坚守着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
李明每天早早起床去田地劳作,王丽则卖些自己亲手制作的小手工艺品。
虽然有时候他们一天的收入只够温饱,但他们始终坚持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三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懂得节约。
每个月,李明会给每个孩子一些零用钱,但同时会告诉他们要合理使用,并鼓励他们把剩下的钱存起来。
孩子们听从父亲的教导,从小就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方式。
家里的家具、衣物都是经过精心修补使用多年的,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
儿子们也养成了每天洗涤家里的衣物和清洁的习惯,延长使用寿命。
即便是家中的灯泡烧坏了,他们也会尽量修复而不是立即去购买新的。
这个家庭的勤俭持家让他们渡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并且慢慢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孩子们长大后,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家风和家训,坚持着节俭努力的生活方式。
这个家庭传承下来的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成为他们一家人的财富。
他们明白,只有节约和勤劳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这正是他们家庭的真正力量所在。
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5篇
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5篇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故事相关内容推荐↓↓↓经典的二岁儿童睡前故事有趣的三岁儿童睡前故事七岁儿童睡前故事经典的宝宝睡前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1七月的普洱,炎炎夏日中附带着丝丝的细雨,而我却沉浸在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中,看着书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读书时代早已认识,却仅仅认识其本人及其优秀〔事迹〕,但对各位名人的成长经历及其对后代的〔教育〕也知之甚少,但通过阅读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我从中看到了司马去的大孝之道在立身,看到了苏洵三兄弟的团结共患难,看到了司马光告诫子孙贪婪多欲身必败,看到了曾老的居官不以钱为本等等,其中包含了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及处世之道四个大道理,但其中我受到的启发不仅仅于其中,生活中先做人后做事,作为一名基层工程管理员,需要协调各方参建单位工作,对内对外都必须合理安排,提前筹划,为人、为管理员、处事必须学会,必须严于律己,善于学习。
首先,为人之道,作为一名基层工程管理员,在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学会为人。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段话出自颜氏家训,大意是古来圣贤书,教人老实孝顺,谨言,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为,立足于养成良好的家风,修身齐家。
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细小琐碎的事情繁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工程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对外交流中要慎言,把握好语言的尺度。
在苏洵的:兄弟团结共患难一文中,更是要我们学会团结,工程参建单位众多,配合难度颇高,因此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各方配合才能完成工程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室外施工,土建管道,绿化、智能化及市政配套,并不是单独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如果不能通力合作,每一家单位各做各的,那最后将会造成无休止的返工,费时费力,这就表达了合作团结的重要性,而我们甲方现场管理员,正是作为合作团结的桥梁出现的,链接各单位完成此工程工程,可想而知,我们首先要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才能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我的家风故事5篇
我的家风故事5篇我的父母都是七十年代的中专生,我的爷爷奶奶那么是四十年代的农民。
自从我懂事开始,我听的最多的话是:做人要勤俭节约,以人为善,礼貌待人,老实守信。
特别是在我做错事时,爷爷最喜欢给我上政治课,奶奶那么说了又说,我有时烦起来会来一次对抗式的大喊: 拜托,奶奶同志,您已经讲了N次了,我的耳朵都长了啊,可是奶奶似乎没听到我的对抗,还继续说: 你这孩子啊,要懂礼貌,刚客人来了都不懂得打个招呼。
我似乎对这样的教育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应该说是我这个家的家风吧。
从我记事起,我的家经常有客人,长辈们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吃,最后客人走了才轮到我们这些孩子的份,我们从不敢吭声,客人们总会表扬我们: 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啊,但是我淘气的个性,有很多时候也会招来长辈的不满有一年的春节,我把家族要请叔公的盐鸡偷吃了一半,把鸡翻过身,当叔公吃时才发现,过后爷爷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半蹲一个小时记住这次教训。
在我的家里,最勤俭节约的人是奶奶了。
奶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家务,等我们要上学时,奶奶已经出门去买菜了,每次家里有剩菜剩饭,奶奶从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
爸爸担忧她胃不好,不让奶奶吃剩的食物,奶奶只好偷偷地吃了。
有一次,我刚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来了三只小鸡,原来是奶奶为剩菜剩饭找到好的去处了哈哈,这真是两全其美呀!要说老实守信,那就要属我的老爸了。
有一回,老爸心血来潮,向村委会承包了1000棵荔枝树,合同承诺收成时付给村委两万元,没想到那年刚好碰到强台风,1000棵荔枝总的收成不过两千多,很多好朋友都说情有可原,劝老爸向村委提意见结果老爸向舅妈借了钱毫不犹豫的把两万付给村委,老爸过后说我的固执,是因为我的父亲从小对我说:做人要老实守信。
我没有预测好,只能自己负责呀!家风是雨,孩子是苗,这样的家风让我受益匪浅啊!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大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五千年来悠久的文明历史文化传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国人。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7篇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7篇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篇1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
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
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
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
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篇2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宁夏政府主席。
19,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勤俭持家是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有哪些的呢,欢迎阅读下文。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一:一个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其中勤俭持家的这种优良传统作风更值得我们弘扬下去。
‘勤俭持家’还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通过这个故事更让我们懂得‘‘勤俭”二字的重要性。
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男人是搂柴耙耙,女人是捆柴绳绳。
’’这个俗语也是说明‘勤俭’的重要性。
男人要勤劳,女人不忘根本。
懂得节约不能浪费,不能大手大脚,或者女人一切从简非常俭朴,但男人懒于行动,不手勤,眼勤,脚勤,照样没有幸福的日子。
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精选20篇)
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精选2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1记忆深处的“家风”好像是爷爷辈开始的。
我的家风是爱护环境,热爱锻炼,独立自主。
一、爱护环境当年,爷爷在外地工作,所以,照顾孩子的事情便落到了奶奶一个人的身上。
奶奶最讨厌的便是子女们把家弄得一团糟,每每这时,奶奶便会让爸爸打扫卫生。
直到现在,我一乱扔垃圾,爸爸便会对我说他乱扔垃圾而受罚的事情,并告诉我要爱护环境。
每当这时,我的脸便由自主地红起来,并在心里告诫自己要爱护环境,不再乱扔垃圾了。
二、热爱锻炼因为一些原因,爷爷辈从外地掉了回来,但由于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所以买了一辆自行车。
虽然家里有辆自行车,但是爷爷从来都不让爸爸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宁愿让他迟到,也不愿让他骑自行车上学。
在当时,一个村子恐怕只有几辆自行车吧!爸爸以为爷爷“小气”才不让他骑自行车上学,后来才知道,原来爷爷并不是怕爸爸骑坏自行车,而只是想锻炼他的体魄,让他和自己一样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有一个爱锻炼的习惯,终身受益。
因此,爸爸只能在月亮的陪伴下上学、回家,有时没有月亮,爸爸只能拿着火把去上学。
爸爸也因此身强体壮,并影响我们热爱锻炼,以前想骑自行车上学,可爸妈不让,现在倒好,还没上学,就“扔”给我一辆自行车,让我以后骑自行车上学。
三、独立自主小时候,年幼无知的我“最讨厌”的人就是爷爷。
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在地,身边有许多大人,我就爬在地上,等着别人将我抱起来。
爸爸正准备抱我起来,却被站在一旁的爷爷拦住了,他只是冷冷的说:“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我感到很委屈,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可就是没有人理会我,最后还是我自己爬了起来,此后,我变刻意躲着爷爷,可偏偏不凑巧,爸妈“有事”让我暂住在爷爷家,爷爷是个健谈的老人,他总是拉着我,跟我讲他当兵的故事,我喜欢听,便总是你缠着爷爷,求他给我讲故事,渐渐地,我明白了爷爷的意思,做人要独立自主,不能什么事情都总因爱别人,我不再“讨厌”爷爷了,相反,我为有这样的爷爷而庆幸自喜,在往后的生活中,我试着不要什么事情都总是寻求别人的帮助。
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100字
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100字从前有一个非常勤俭持家的家庭。
他们总是节约用钱,不浪费任何东西。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父亲在工厂工作,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和做饭,孩子们每天都努力读书学习。
一天,小儿子不小心打翻了碗,摔坏了一只碗。
母亲并没有生气,反而告诉他们要更加珍惜物品,减少浪费和破坏。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勤俭节约家风,生活得非常幸福和欣慰。
这个家庭的节约精神以及持家的能力,不仅让他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美满,还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让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
他们的家风故事,也成为了一个美好的传说。
这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着严格的节约原则,更在家教上注重让孩子们明白珍惜生活、守护财富的重要性。
他们教育孩子们不要浪费,从小让他们养成捡起地上的硬币、爱护自己的玩具、维护家庭器具、毕业后要自立、款待客人都不能大手大脚、能走路的路不会坐车、能手洗的衣服不会用洗衣机等习惯。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逐渐理解父母的好处及家庭美满的来源。
他们在生活中也逐渐学会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他们不会抱怨缺乏物质享受,也不会对立现代化、高消费生活方式。
虽然这个家庭的生活看似平凡,但却充满了温暖和爱。
母亲会在家中自制衣物及垫背枕头、父亲则经常修理一些家电、孩子们合力打扫家庭。
在这个简朴的环境里,他们的爱和关心却是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温馨环境里成长,孩子们也得到了更完整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
这种勤俭持家的家风,并不是以高消费打造幸福家庭的時代背景所能获得的,他们所理解的幸福,是不需要很多很多的物质财富,只需要双方的爱和关心就能构建出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样勤俭持家的家庭,对于环境和社会贡献也不小。
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并在自己的家庭规则、生活习惯上明确地表达着这种价值观。
这样的家庭生活会蔓延至周围人和社区,影响和感召更多的人去效仿,同时也能对环境进行保护。
所以,我们需要引起关注,让人们重视勤俭节约,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和生活习惯。
名人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名人都有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家风非常勤俭。
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但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后来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为官期间,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2. 司马光:司马光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的家风也非常勤俭。
他在小时候就非常懂得节俭,曾经用一块布头来代替手帕。
他在为官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3. 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家风也非常勤俭。
他在小时候就非常懂得节俭,曾经用一块布头来代替手帕。
他在为官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习惯,从不奢侈浪费。
这些名人的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不仅体现了他们个人的品质,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一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忆往昔,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给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
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的现象。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部队的生活特别艰苦,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
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
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我想。
看今朝,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
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如今,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展未来,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民族文化。
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二开设《扬州好家风》栏目以来,每天都有不少热心读者来电交流好家风,索赠《家风故事》读本,社会各界也自发晒家风、谈家风、树新风,传递美德正能量。
勤劳善良的家风故事
勤劳善良的家风故事故事一,勤劳致富的农民父亲。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农民父亲,他勤劳朴实,一心种田养家。
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背起锄头和水桶,走向田间。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都不曾间断过对土地的耕耘和照料。
他的勤劳和坚持,不仅使得家庭生活富足,也让他的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懂得了勤劳致富的道理,他们也都努力学习,将来都有了自己的事业。
这位农民父亲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成为了村里的楷模。
故事二,善良温暖的母亲。
在城市里,有一位善良温暖的母亲。
她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然后送孩子们上学,接着去工作。
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职场女性,更是一位贤惠的家庭主妇。
每当家人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予他们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她用她的善良和温暖,让家庭充满了爱和温馨。
她的勤劳和善良也感染了身边的人,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故事三,勤劳善良的兄弟姐妹。
在一个农村,有一对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早逝,家里的生计全靠他们自己。
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从不放弃,兄弟姐妹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
哥哥们在田间劳作,姐妹们在家务劳动,他们共同努力,渐渐地改变了家庭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善良的心,创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也成为了村里的典范。
这些勤劳善良的家风故事,无一不在诠释着家庭的重要性和美好。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勤劳和善良都是我们家庭中最珍贵的品质。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用勤劳和善良,让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幸福,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够传承勤劳善良的家风,让这份美好延续下去。
清风兼洁家庭亲子故事
清风兼洁家庭亲子故事
清风廉洁家庭亲子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小明。
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却一直秉持着清风廉洁的家风。
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去田里劳作,母亲则在家里操持家务。
他们教育小明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
有一次,小明在学校里看到同学有一个很漂亮的文具盒,非常羡慕。
回到家后,他向父母表达了想要买一个同样文具盒的愿望。
父母听后,并没有立刻给小明钱去买,而是带着他去了后山。
在那里,父亲指着一片正在成长的庄稼说:“孩子,这些庄稼就像你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小明听后,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决定不再和同学攀比。
还有一次,村长来到小明家里,希望他们能够在村里的工程中虚报账目,从中谋取私利。
小明的父母坚决地拒绝了村长的要求,并告诉他:“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大家的利益,做人要清风廉洁。
”村长听后羞愧地离开了。
小明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茁壮成长。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后来,小明成为了一名有作为的官员,他始终牢记父母的教诲,保持清风廉洁的作风,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这个清风廉洁的家庭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家风小故事
勤俭节约家风小故事篇一:勤俭节约置家私——我的好家风故事我的好家风故事从记事起,我的家人就常对我说:“勤俭节约置家私。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渐渐地,渐渐地,这句话就在我的心里生了根,也成了我们家的家风。
记得有一天,我起了床,眼睛朦朦胧胧的,带着一丝倦意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准备刷牙。
我先把杯子洗一下,也顾不上关水龙头,就只顾挤牙膏,然后慢慢刷了起来。
而此时,水还一直在哗哗流着,用水量就比往常成倍增加。
刷完以后,我将嘴巴冲洗干净,才准备洗脸时,外婆从旁边走来,皱起眉头,二话不说,连忙关好水龙头,一脸不舍的样子,又意味深长地说“你啊,就是不会节约,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水。
你知道吗,在你心里这点水虽不算什么,但在缺水地区,它们是多么重要啊!以后千万不能这样浪费啊!”听了外婆的话,我惭愧极了,想想以前,每天早上起来刷个牙,都会把水龙头一直开着,让水长流,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每天都这样一如既往地浪费,每天都这样毫不在意,真是太不应该了。
外婆说得没错,我们人人都要学会节约水,节约更多的东西。
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外婆喜欢说的一句话:“勤俭节约置家私。
”还有一次,上了一整天学的我,一放学回到家,书包一扔,就吵着要吃饭。
很快饭菜就上桌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不到一会儿就吃完了。
这时,外婆看看我的碗,和蔼地对我说:“孩子啊,这米粒虽小,但它是爷爷奶奶用汗水换来的,不能这么浪费啊!你还记得我们家的好习惯吗?勤俭节约!”一语惊醒梦中人。
外婆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猛然醒悟。
正如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怎么能这么浪费呢?想到平时,我三口两口将饭菜吃完,而碗里却还留下许许多多米粒,总不以为然,心想:那点儿米就扔了吧,反正我不高兴吃了。
所以每次家人的碗里一粒米都不剩,而我的却数不胜数。
别人不看,都知道那是我的碗。
现在我明白了:生活穷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应该勤俭节约。
就是外婆说的那句话:“勤俭节约置家私。
良好家风的故事
良好家风的故事
关于良好家风的故事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篇传家范文《训俭示康》,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司马光与其子司马康都注重节俭,不铺张浪费。
古代家训中,诸多家训都有谈及节俭的内容,因为节俭是持家之本。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的父亲在病重时,把亲人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妻子,以作座右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
勤俭持家是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有哪些的呢,欢迎阅读下文。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一:一个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其中勤俭持家的这种优良传统作风更值得我们弘扬下去。
‘勤俭持家’还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通过这个故事更让我们懂得‘‘勤俭”二字的重要性。
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男人是搂柴耙耙,女人是捆柴绳绳。
’’这个俗语也是说明‘勤俭’的重要性。
男人要勤劳,女人不忘根本。
懂得节约不能浪费,不能大手大脚,或者女人一切从简非常俭朴,但男人懒于行动,不手勤,眼勤,脚勤,照样没有幸福的日子。
这两个字紧密相连。
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二人首先是和睦。
‘家和万事兴’有了和谐的家庭,再加上勤俭持家,这无疑是锦上添花。
生活中我们便是如此。
我们的家规:人走灯灭,人离扇停,人走水停,一水多用。
我经常倡导孩子们不轻易浪费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剩菜剩饭放到下次在吃,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用过后的水
也可以擦地板,冲马桶等等。
这样一年下来水电费也用不了多少,还有平时用的纸张,我把未用过的反面钉在一起,以便孩子们进行练习题演算。
这样的言传身教都默默的影响着每个孩子,他们都会学着我们的样子,不浪费粮食、水、电、纸……这些虽然都很微小,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也是我们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二:勤俭是棵草,节约是朵花。
勤俭节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它是重中之重。
我们每个人应该责无旁贷。
勤俭节约曾是我们的传家宝,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不能让勤俭节约与我们的孩子们渐行渐远。
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
在我家卫生间里放了个水桶,每个人洗好脸后水都倒在这个水桶里,我们用收集起来的水冲马桶,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女儿受我们的影响,每次洗完脸总是把水倒进桶里,有时由于站的位置角度的关系倒水时会溅出来,这时她就会走近点弯下腰倒水,生怕水洒在水桶外浪费了。
勤俭节约,低碳生活。
有时我们还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比如家里的冰箱出现异味时,以往我会去超市买专用的除臭剂,不仅花销大,而且失效后又会变成了垃圾。
而现在,我会跟孩子一起把剥下来的柚子皮洗净揩干,放入冰箱内,几天后,打开冰箱,清香扑鼻,异味全无,这可是
天然的环保型清新剂噢,比起去超市里买专用的除臭剂既实惠又环保。
现在我家的孩子俨然成了环保小大人,每次吃柚子的时候都会急着先把柚子皮剥下来收集好,用作除臭剂,一年下来也能节省不少呢。
勤俭持家家风故事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是小时候我家门联上的一句话,也是父母恪守一生的家训。
现在四十多岁的人,对五六十年代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会记忆犹新。
那时候,父母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定下了许多规矩,比如说,吃饭时要吃得干干净净,碗里不剩一粒米。
记得小时候,我三婶家的女儿到我家吃饭,吃过后刚放下碗,一看,别人的碗里干干净净,只有她自己碗里还有几粒米,她吓得赶快拿起碗把那几粒米扒到嘴里,又一低头,看见桌子上掉了几粒米,马上偷偷把米粒捡起,抹到嘴里。
那个小模样,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一幕,也是长大后,我们常常笑谈的一件事。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夏天都穿着塑料凉鞋,刚买的凉鞋光鲜漂亮,可是没穿几天,塑料凉鞋就老化断裂,父亲就会把炉钩子烧红,接着把一块废旧的塑料放到凉鞋断裂的地方,用炉钩子一烫,塑料就粘在一起了。
就这样,粘粘补补,夏天就过去了。
后来,日子好过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之道,已经“如影随形”了。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
”可是每次包饺子,往往不是剩面就是剩馅。
怎么办呢?如果剩面了,我就学着母亲的样子把剩下的面擀成面条,如果剩馅了,就打个鸡蛋,和馅拌在一起,上锅一炒,就成了一盘菜。
这俨然成了我家饺子宴的保留曲目。
衣服旧了,就成了工作服,收拾家务还真得有几件“不像样”的衣服。
有的衣服不时尚了,找裁缝改改,换个式样,可以继续穿。
鞋子坏了,找修鞋师傅修修,换个底,打点蜡,照样穿得出去。
孩子小时候有一件绿色的棉大衣,从三岁穿到了十岁。
三岁时,大衣盖到了脚脖子,走起路来像个小企鹅。
过两年,袖子短了,我再给他接了块袖子,孩子就又穿两年。
从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穿着凉鞋蹦蹦跳跳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