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 质量控制目标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我们的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弯沉值在允许范围内。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满足使用需求。
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上述质量控制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并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 碎石: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碎石,并进行筛分、含泥量等检测。
- 矿粉:选用优质矿粉,并进行粒度、含水量等检测。
- 添加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并进行性能检测。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 拌和:确保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间适宜,拌和均匀,无离析现象。
- 摊铺: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速度、温度等参数,确保摊铺平整、无划痕。
- 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压实工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接缝处理:采用合理的接缝处理方法,确保接缝平整、密实。
2.3 检测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压实度、弯沉值、抗滑性能等。
- 施工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环节:- 质量计划:明确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目标、要求和措施。
- 质量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
- 质量检查: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质量改进:根据检查结果,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4. 风险管理与质量保障4.1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设备故障、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背景沥青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控制措施1. 材料选择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沥青和骨料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应经过充分检验和试验,并获得合格证明。
同时,定期检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情况,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引发施工缺陷。
2. 地基处理:在沥青路面铺筑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加固。
地基处理措施包括土质改良、平整和加固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地基处理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
3. 施工工艺控制:沥青路面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控制措施:- 沥青混合料的调配和搅拌应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沥青和骨料的充分混合均匀。
同时,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 沥青路面铺筑前,需进行铺筑面的清理和修补,确保铺筑面平整、无杂物和损坏,并合理安排施工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铺筑过程中,需确保铺筑面厚度均匀,避免沥青骨料堆积和空鼓等问题。
- 沥青路面的压实工艺也需要严格控制,包括振动压实和静压实等。
压实作业应根据不同的厚度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路面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4. 质量检测和监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项目包括沥青和骨料的质量检验、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压实度的检测等。
质量监控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及时处理和纠正发现的问题。
5. 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计划、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施工记录和档案有助于施工质量的追溯和问题的查找,对后续的道路维护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论通过以上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证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道路安全。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路面工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开展现场勘察和工程设计,确保路面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确定材料供应商,并检查材料的质量和符合性;- 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时间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3. 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例,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计量混合料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路面平整度和边坡坡度符合要求;- 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进行沥青路面的压实和养护,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施工后的质量验收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路面平整度和边坡坡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抗滑性能;- 进行路面质量检测和试验,验证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是否满足;- 编制施工质量验收报告,并进行记录和归档。
5. 维护和管理为保持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定期清理和检查路面,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路面部位;- 控制车辆超载和恶意损坏,减少对路面的损害;- 定期进行路面的养护工作,包括打补丁、除尘和重新喷涂等。
结论通过以上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和道路安全。
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质量验收以及定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关键步骤,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以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标题: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沥青路面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多个方面介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1 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需要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1.2 检查施工材料:对沥青、石料、添加剂等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1.3 确定施工环境: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是否适宜施工。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2.1 沥青拌和:控制沥青拌和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拌和均匀。
2.2 摊铺厚度控制:通过调整压路机的速度和振动频率,控制沥青摊铺的厚度。
2.3 碾压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碾压的次数和速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3.1 路面平整度检测:使用激光平整仪等设备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3.2 路面密实度检测:通过核密度仪等设备对路面的密实度进行检测,保证路面的结实性。
3.3 路面质量验收:进行路面验收,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交付使用标准。
四、质量问题处理措施:4.1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路面开裂、坑洼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4.2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加以改进。
4.3 质量问题整改跟踪:对质量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1 保障道路使用安全:优质的沥青路面能够提高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2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严格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3 提升道路使用舒适度:质量合格的沥青路面能够提升驾驶舒适度,减少车辆磨损和燃油消耗。
结语:通过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全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对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
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
1.材料选择和验收
- 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 进行沥青材料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和物理
性能测试等。
2.施工方案设计
- 按照工程要求和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 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包括沥青的铺设温度、厚度要求等。
3.基础处理
- 对道路基础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加固,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灰尘,确保沥青能够与基础牢固结合。
4.沥青混合料搅拌与铺设
- 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方要求进行搅拌。
- 在铺设沥青混合料之前,确保路面平整、无水分和油污。
5.压实
- 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对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压实。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压实次数和压实深度。
6.路面养护
- 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和维修,修补裂缝和坑洞。
- 控制车辆过载和急刹车等不良行为,减少对路面的破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严格执
行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请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适合的质量控
制方案。
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对于沥青路面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措施。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 确认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的准确性;- 调查和评估施工现场的地质和土壤条件;-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3. 材料选用和检验选择高质量的沥青和其他材料对于保证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选择符合标准规定的石油沥青,并进行必要的化验检验;- 保证沥青与聚合料的质量相适应;-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实验室检验,确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对其他施工材料,如骨料、胶结剂等进行必要的检验和鉴定。
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合理控制沥青温度和施工厚度;- 使用适当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沥青的均匀铺设和压实;- 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配合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和修正质量问题。
5. 施工后的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以下是一些要点:- 进行沥青路面的硬度、平整度和附着力测试;- 检查沥青路面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或漏油现象;- 核对施工文件和记录,确保施工程序符合要求;- 在质量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路面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6. 总结沥青路面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措施。
通过在施工前的准备、材料选用和检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验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并确保其长期性能和可靠性。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以确保后续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施工前准备的几个关键要点:1. 材料选取: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和骨料,考虑到交通量、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 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包括沥青搅拌设备、铺设机械、压路设备等。
3. 环境准备:清理施工区域,保证施工区域没有垃圾、积水或其他杂物。
同时,为施工区域设置边界标志,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二、沥青拌合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拌合料的质量对沥青路面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沥青拌合料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1. 骨料筛分:对骨料进行合理的筛分分析,确保骨料满足规范要求。
骨料的粒径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沥青选用:选择适合环境条件的沥青,确保其粘附性、弹性和抗老化能力。
沥青的质量要符合规范,并进行质量检测。
3. 拌合时间控制:控制沥青拌合料的拌合时间和温度,以确保混合均匀,防止热失控和过度拌和。
三、路面铺设控制要点路面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路面铺设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1. 铺设速度和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速度和温度,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
铺设速度应根据施工条件调整,避免出现交叉接头或冷却缝。
2. 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厚度,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要对厚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
3. 平整度控制:使用合适的压路设备和技术,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平整度对行车舒适性和排水效果有重要影响,必须严格控制。
四、质量检测和验收在完成沥青路面施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1. 取样检测: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沥青拌合料和沥青路面的取样检测。
包括骨料石粉含量、沥青含量、压实度、抗滑性能等指标。
2. 面层性能测试:对已完工的沥青路面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密度、抗压强度、抗滑性能等,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防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防治措施,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从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一、施工前的质量防治措施1. 预施工检查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场地的平整度、排水情况、土壤的承载力等方面的检查。
还需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要求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3. 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
包括尘土控制、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等,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 沥青质量控制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需要对沥青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包括沥青温度的控制、混合料的配比要求、拌和时间的控制等。
确保沥青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机械的调整施工机械的调整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需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协调。
对振动压路机、摊铺机等施工设备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3. 施工人员素质培训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1.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验收。
包括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麻面均匀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养护管理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
包括对路面进行保养、修补和清理等工作,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3. 整改措施如果在施工完成后发现路面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摘要: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提出措施,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度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ifferent segments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asphalt pavement, asphalt mixture, paving, comp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通车的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占绝大部分。
早期建设的沥青路面当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病害。
产生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如超载、设计偏差、施工水平等。
我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设计、施工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轴载的提高,早期建设的路面出现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进行,以及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往往一些新建路面几年内便出现了病害,经过调查发现,除了个别的是由设计
偏差造成的,多数是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不好造成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抓住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给出建议,以便提高工程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年限,为提高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沥青路面目前的施工工艺较多采用拌和站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经自卸车运输至现场倒入摊铺机中进行摊铺,然后经过胶轮或钢轮压路机碾压成型。
实践证明,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尤为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都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损坏。
通过对已建路面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分析,笔者认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原材料质量问题
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之所以出现早期损坏,材料问题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因此,这里特别强调要把好材料关,应该以试验为依据,严格控制质量,防止因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
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集料和矿粉。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来自集料的骨架作用和沥青的粘结作用。
集料主要分为玄武岩和石灰岩两类。
两类集料有各自的特点,玄武岩强度高,但是与沥青的粘附性差,而石灰岩较之强度低,但是与沥青的粘附性好。
因此,用何种集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
若用错材料,
不仅达不到设计效果,还会造成人力物力的耗费。
另外,集料的强度要严格按照试验要求采用。
若忽略试验的重要性,不严格把关,将会导致集料强度不足而出现路面早期破损、松散等病害。
若集料的含泥量超过规范要求,会影响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
我国的沥青评价采用针入度分级。
高标号的沥青低温性能好,但是高温性能差,低标号的沥青相反。
因此沥青一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经试验之后采用。
(2)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控制不足
混合料的生产需要根据生产配合比来进行,生产配合比不同于目标配合比。
经过室内试验,得到目标配合比以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差异、生产设备的差异等等,生产配合比的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需要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设计并验证。
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略生产配合比的验证,最佳沥青用量不是最佳,拌和时间没有严格按照工况条件进行等问题。
(3)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不规范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应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以及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确定。
运输车辆应当既能保证摊铺机的需求,又不至于压车,造成混合料早期老化、离析、温度下降等。
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当在下一次运输之前进行清扫。
运输前注意在车厢内部涂抹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车厢的油水混合物。
车厢还应注意保温措施,否则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尤其当长距离运输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会损
失很大,施工和易性下降,摊铺碾压时不易成型,成型之后实际路面的压实度不足,出现早期水损害。
(4)摊铺机控制不足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需要稳定、匀速进行。
在摊铺时应防止运输车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影响摊铺机的稳定性。
另外,要严格控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如果控制不好摊铺速度,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路面不平整,摊铺带的预压实度不足等问题。
(5)压路机碾压不合理
路面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每个压实阶段压路机的类型和幅度都有所不同。
压路机一般分为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
在碾压过程中要合理搭配钢轮与胶轮的先后顺序。
压路机碾压时注意速度,避免急起急停,以免造成混合料的破碎、路面不平整等。
3控制措施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过评定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集料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料源应尽可能的就地取材。
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过程必须注意保护环境,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对于沥青而言,我国许多地方的沥青针入度偏大,这造成无论在南方、北方、甚至东北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病害。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我国大部分地区宜用针入度50级及70级的沥青,只有在很少寒冷地区适用于90级沥青,110级沥青适用于中轻交通的公路上。
因此,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应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并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2)对混合料生产的质量控制
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场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
拌和设备必须定期检定。
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可进入回收粉仓使用。
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宜。
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
改性沥青和sma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3)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运料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得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毡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4)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及sma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小时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5)压实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防止沥青混合料的推移。
碾压温度应根据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情况经试压确定。
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
复压应紧随初压进行。
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4结语
本文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紧扣重点,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到运输至摊铺碾压成型,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以便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水平,避免路面的早期损坏。
只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管理与监控,才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鹿中山.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1(3): 397~399.
[2] 袁光权.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4.
[3] 张芳. 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0(1): 128~12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