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
论文发表的等级
![论文发表的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b3bbace604a1b0717fd5dd75.png)
附件3 论文发表的等级论文发表的等级主要取决于期刊,期刊级别越高,论文等级越高。
(来源:普刊学术)期刊等级如下:SCI源刊>EI源刊>国内中文核心>CSCD>EI会议>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业核心>普刊论文等级分为九个级别,规定如下: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特种刊物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二级论文和一级论文
![二级论文和一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90c6e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b.png)
二级论文和一级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
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特种刊物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 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台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
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论文级别划分
![论文级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5af3822453610661ed9f49f.png)
第一级-T类
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SCI、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
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七级-国家级内刊
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
第八级-省级内刊
教育部主办
第九级-区级内刊
教育部主办。
教育部门职称论文评定级别
![教育部门职称论文评定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0a8614d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1.png)
教育部门职称论文评定级别问:高级职称评定需要什么级别的论文答:1.教育教师系统:小学高级职称或者以下,2—3篇文章。
2000字符左右。
省级御拍迟教育类期刊即可。
中学中级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期刊即可。
中学高级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专业期刊,(教育厅主管单位)。
中专技校职称,2—3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教育类期刊即可。
高职高专讲师,3,5篇文章。
2000字符以上。
省级期刊即可。
副教授(副高)或者正教授(正高)要求4篇左右中文核心期刊,一般杂志数量不定。
2.经济财会系统:高级经济师:3篇左右文章,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经济管理类期刊即可。
高级会计师:3篇左右文章,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经济管理类期刊即可。
3.建筑工程系统:中级工程师:2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技科工类期刊即可。
高级工程师:2篇以上,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工类或者建筑类等专业期刊。
4.农林水利系统:中级工程师:2篇文章,2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技科工类期刊即可。
高级工程师:2篇以上镇李,3000字符以上,省级以上科工类或者专业期刊。
5.医学护理系统:中级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省级医学类期刊即可。
副高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医学类专业期刊或贺敏者国家级医学类期刊。
答:职称评定一直是僧芹卜多粥少,竞争很激烈。
评职称,职称论文是关键轮首敬。
腊慎那么如何去准备职称论文呢?问:论文分为哪几个级别答: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1、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b类论文7级
![b类论文7级](https://img.taocdn.com/s3/m/7ee09b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0.png)
b类论文7级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论文怎么划分级别,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如何识别论文级别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论文发表期刊的等级区分和定义
![论文发表期刊的等级区分和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472d6c61a98271fe910ef934.png)
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6、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第七编 工业技术
核心期刊的定义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815ff4bd64783e08122b05.png)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2008年3月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强化科研意识,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努力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大力开展,尽快提高学校的总体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在编的专、兼职科研人员、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的考核采用积分制,科研工作量以“分”为计算单位。
第四条本办法确立的各种指标作为通常的考核尺度,适用的范围包括:职称评定、个人考核、奖励、科研津贴发放等。
第二章考核对象和范围第五条科研工作量考核对象1.考核对象分类:(1)教学科研型教师、专职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不列入科研考核对象);(2)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辅、行政及其他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但选择职员系列的教职工不列入科研考核对象)。
2.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未定职人员分别按副高级、中级职称工作量定额进行考核。
3.凡是在考核年度内专业技术职务发生变化者,按变化前的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的科研工作量定额进行考核。
4.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者,按聘任职级考核。
5.在读硕士和博士按其基本科研工作量的80%考核,女教师休产假的当年按其基本科研工作量的40%考核。
如遇其他特殊情况,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适当扣减相应科研工作量。
6.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应明确学术关系归属单位,并按其学术关系归属单位接受考核。
第六条科研工作量的计分范围1.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刊登在中央和省级党报上的理论文章。
2.国内外公开出版的著作(专著、编著、译著)、教材;3.在学校认可的国外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4.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转让;7.所获得的各级各类政府科研奖励;8.国际国内高水平会议论文9.学校认定的其他科研成果。
第七条科研工作量考核周期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周期为三年(自然年度),年度考核由各部门组织实施。
论文发表级别 国家核 心期刊、中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论文发表级别 国家核 心期刊、中国学术会议论文集](https://img.taocdn.com/s3/m/d717fa04f12d2af90242e6f1.png)
备注
1.主审、副主编按相应类别主编分值的30%计分。
2.参编按相应类别主编分值的20%计分,如2人以上则按参编总计分的人数平均值计分。
(四)专业技能比赛类成果计分办法
比赛级别
分 值
国家级
一等奖(或前3名)
15
二等奖(或前4—6名)
10
三等奖(或前7—12名)
6
省 级
一等奖(或前3名)
6
(二)课题报告类成果计分办法
课 题 级 别
分 值
国家级
政府(或各类基金)
50
部委
40
省 级
政府
40
厅局
20
市 级
政府
20
市局级
10
县 级
政府
10
县局级或校级
5
备 注
1.课题未通过相关部门评审验收的不予计分。
2.科协、社科联等类的课题以同级政府计分标准
的60%计分,学会类的课题相应以50%计分。
3.课题组长以课题分值的60%计分;其他参与者合计为40%,如2人以上则按参与者人数的平均值计分。
(三)著作教材类成果计分办法
级
别
类别
正式出版的著作、全国通用类教材
正式出版的全省通用类教材
正式出版的全市通用类教材
校本教材
著
5分/万字
3分/万字
2分/万字
1.4分/万字
编著
3分/万字
1.7分/万字
1.4分/万字
1分/万字
译
1.5分/万
1分/万字
0.8分/万字
0.6分/万字
编
1分/万字
0.8分/万字
0.6分/万字
论文级别排行
![论文级别排行](https://img.taocdn.com/s3/m/b946e4d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e.png)
论文级别排行硕士期间发过一篇SSCI,因为涉及到科研奖励的问题,所以曾经仔细研究过学校和学部对论文级别的划分:文科类的论文分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下面又有三个子类,第一类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所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第二类是发表在“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所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第三类是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
A类论文中3种子类论文在学校公开发布的科研奖励办法中的地位是均等的,都是发1篇就奖励第一作者10000元。
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就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期刊。
而所谓SSCI和AHCI,实际上是两个期刊名录集合。
答主因为是心理学专业,所以对于SSCI更熟悉一点。
以SSCI为例,简单理解就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批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办得很不错的期刊,它们的主编和编辑人员都是正经的专业人士甚至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且刊出的论文基本都有经过正规的“同行评议”,发表出来后被大家引用的频率也相对较高。
同理,AHCI就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批在艺术、文学等纯文科领域内办得很不错的期刊的名录。
对于SSCI,这个期刊名录的内部又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一区)即为引用率排在前25%的期刊,二区则是引用率排在25%~50%的期刊,相应的三、四区分为是50%~75%及后25%的期刊们。
SSCI每年都会根据各个期刊累计的引用率和影响因子进行重新排序[感兴趣可以查一下SSCI的JCR(Journal Citation Rank),每年大约是6月份更新],所以这个分区并不是固定的。
有的期刊会往前跃迁,有的会往后掉,甚至跌出SSCI的名录。
所以,已经都是A类了,SSCI划分得这么细有什么用呢?其他学校对SSCI的奖励如何答主是不知道的,不过就自己学校来说,虽然对SSCI都是奖励10K,但具体到学院,对于不同分区的论文奖励额度就是不同了。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f91887bceb19e8b8f6ba35.png)
论文刊物级别认定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教)研水平,规范我校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成果发表行为,学校根据吉林省相关文件对学术刊物及其等级进行规范性认定,特做如下规定:一、论文所发表的刊物须具备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统一刊号(ISSN),以中国知网:/收列为准,不含增刊、专刊和各类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除外);著作及教材应为具备版权号(CIP)和国际统一书号(ISBN)的公开出版物,以中国出版信息网:/收列为准。
二、刊物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四档:省级期刊、国家级一般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国家级重要期刊。
(一)省级期刊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党校、教育学院、电视大学除外)学报、省厅级行政单位、省一级学会、省级研究会(院、所、中心)及同等学术地位的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
(二)国家级一般刊物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未达到国家级核心期刊认定标准的国家各部委、国家一级学会、国家级研究会(院、所、中心)及同等学术地位的学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及部属高校学报。
(三)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既予认定:1、被CSSCI(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论文)。
2、被北京大学编著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每四年重新审定一次)收录的刊物。
3、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的论文视为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
(四)国家级重要刊物(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既予认定: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科学评论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刊物(论文)。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95d70f720b4e767f5acfcefb.png)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 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 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期刊分类
![期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f747132a5e9856a56126065.png)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 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 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创新学分评定细则
![创新学分评定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a672dd03d8ce2f0166230b.png)
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学分评定细则一、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实践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读书心得、书评等学术性成果和非学术性作品。
二、学术论文类成果是指公开发表的成果,以公开发表的刊物或学术会议出版的论文集原件为认定依据。
三、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按以下标准认定学分:1.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得8学分;合作第一作者5学分、第二作者3学分、第三作者2学分。
2.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6学分;合作第一作者4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1学分。
3.一般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4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0.5学分。
4.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独立作者3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0.5学分。
四、学生在市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纸、非学术性期刊发表非专业学术性文章或作品,按以下标准认定学分:1.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6学分;合作第一作者4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得1学分。
2.省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4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0.5学分。
3.市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2学分;合作第一作者1学分、第二作者0.5学分;第三作者0学分。
五、在非公开出版的期刊与报纸、非学术会议论文集以及被列入非法期刊的期刊与报纸上发表论文或作品等,不作为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认定围。
发明创造类创新与技能学分评定细则一、发明创造类创新与实践成果包括科技发明与发现、产品发明创造、实用新型设计、外观设计、商标设计、专利技术、科技奖励等容。
二、发明创造类技术成果按以下标准予以认定:1.技术成果以校(市)级以上部门或单位组织专家鉴定会形成的科技成果鉴定文件为依据。
2.技术转让以双方签订的技术成果转让合同为依据。
3.技术成果开发与推广以学校或个人应收到的相应经费为依据。
4.发明、实用新型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以正式的专利证书为依据。
农学论文等级分类
![农学论文等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36e8ed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农学论文等级分类
一、T类(第一级)
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特种刊物论文。
二、A类(第二级)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三、B类(第三级)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四、C类(第四级)
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五、D类(第五级)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六、E类(第六级)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以上内容是关于论文的几类级别,希望能解开各位作者的迷惑,当然小编更是希望每位作者都能够顺利发表文章。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70bb6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8.png)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与科研成果量化的规定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同时结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年度工作量考核》以及教职工职称评审过程中科研成果量化等方面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学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量化分为六类: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专利成果、获奖成果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一、著作类著作分为两类:A类:学术专著不少于15万字(不足15万字的按编著计分)。
分值为30分。
20万字以上每增加1万字增加1分,最多增加5分。
B类:编著、译著及科普出版物,分值分别为20分、20分、15分(限第一作者)。
参与撰稿者按每万字(4舍5入)0.5分计分。
合作完成而著作权页未载明每位参与者的具体工作量,将总字数除以所有参与编写人员后再折计分。
以上两类的分值是以C类即省级出版社为基础的。
在A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10分,在B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5分。
二、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指政府有关部门、学校下达的研究项目(不包含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的项目)和企业及社会组织委托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学校级及委托研究等五类。
其分值分别为:国家级80分、省部级40分、市厅级20分、学校级8分。
委托课题根据委托内容和经费单独制定计分办法。
前四项课题中的重大课题按上一级课题计分,重点课题按150%计分,无资课题按70%计分。
以上分值是以通过结题为标准。
结题前均要有公开发表(按照课题批准部门要求)的阶段性成果。
三、专利成果专利成果分为三类:A类:发明专利,分值为40分;B 类:实用新型专利,分值为20分;C类:外观设计专利,分值为10分。
四、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分为6类即:特类、A类、B类、C类、D类、E类,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20分、10分、6分、3分。
(一)期刊分类1、确定特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院级学术研究类期刊;《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通报》2、确定A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一级学科中最具权威的期刊;被SCI(科学引文索引) (SCI分区:1区50分、2区40分、3区30分、4区20分)、EI(工程索引)(EI论文集15分)、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学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的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发表的文章。
论文等级
![论文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bfd8091d763231126edb112e.png)
SCI源刊>EI源刊>国内中文核心>CSCD>EI会议>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业核心>普刊SCI源刊无疑是最权威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已经没有SCI会议论文这个说法了,因为SCI数据库已经不再接受会议论文。
只接受期刊论文。
(本文出自:普刊学术中心)EI源刊也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许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你是投过内的EI源刊,那么其录用难度与国外一般的SCI难度其实相当了。
当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录,现在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现在如果投比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风险。
中文核心算是比较权威的国内期刊论文,现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
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这种期刊一般录用难度都很大。
CSCD,被称为中国的SCI,不过这种叫法有失科学性,总体上讲这种文章还是比较权威的EI会议,这个争议比较大,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你文章进EI数据库被EI检索,其论文级别还是比较高的。
(本文出自:普刊学术中心)SCCSI,又叫南大核心,它只是名字中出现了SCI,它与SCI没有任何关系。
主要面向社会科学类的论文一般核心:这种论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录用普刊:这个论文就是打酱油的,评职称发几篇还是可以的。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大类: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成果c等级
![预期研究成果成果c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094c2e0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f.png)
预期研究成果成果c等级
研究成果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和F类六个级别。
1.A类:《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中国学术年鉴》全文收录论文、SSCI和A&HCI检索全文收录论文和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
术委员会按照每学科一个刊物的原则评定的学术期刊论文。
2.B类: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刊为范围,
由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按照每学科20%的原则确定B类刊物。
《新华文摘》部分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
3.C类: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来源期(集)
刊目录中未评定为B类的其他刊物(包括CSSCI来源期(集)刊和扩展版);被EI收录的期刊论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ISSHP和ISTP收录的论文。
4.D类: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发布的核心期刊论文;被EI收录的会议论文。
5.E类:有统一刊号且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省级以上报纸及网络电子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6.F类:在有统一内部刊号的内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7)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②刊号中含有H、HK等由香港出版发行且未被认定准许或不能确定是否准许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