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合集下载

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

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

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东部与西部教育平衡发展的桥梁,实现东部与西部的教育信息化均衡是我国教育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范文一: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实践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科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地体验学习。

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但能有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既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又感受到学习综合实践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使学生敢于创新。

而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极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行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很重要,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中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出质疑,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确保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才会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归属感,表现出创新的意识。

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推荐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篇1一、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一)已经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了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当下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的基本素质。

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增加了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并且在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过程中渗透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

目前的很多高校几乎都培养了一批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上渐变早在之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建设上,这些资源建设无非就是大量的购买各种数字化的软硬件资源。

可是放眼当下,我们还是很乐观的。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资源建设中转移到建设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资源的应用平台上面,已经转移到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数字博物馆上面,而且这些网络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

除了上述之外,我国的有些高校还建设了网络学院,网络学院的开设方便了远程授课,方便了学生辅导答疑。

这些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资金数量逐年增多,从而很快地我们国家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

高校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以及出口带宽都在增加,高校运用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科目也在逐渐增多,此外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技术是先进生产的典型代表,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先进方法的引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论文常用来指进展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起来看看数字化教学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知识经济在教育领域爆发出了宏大的冲击力。

知识经济促使教育要现代化,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就是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

当前,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逐步开展与广泛的运用,人类的文化知识也得到及时地传播、积累、和存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已逐步迈进信息技术开展的崭新阶段。

作为信息时代里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书本里得到文化知识,而且能够从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中得到知识,以此构建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

为适应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国家先后推出了一些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开展的政策与措施。

在新课程的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凭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宏大优势,为学生各项能力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正逐步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展改革,优化课堂构造、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和创设各种情景,把真实生活带入课堂,大大拉近了教学和生活的间隔,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上课前,可以播放几首歌曲或几个故事,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时,利用投影仪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景交融,逐渐进入角色。

例如:在讲授杜牧的《清明》之前,先用投影仪投射了一个画面,画面中细雨蒙蒙。

老师:小朋友,谁知道元宵节过后是什么节日吗?学生甲:清明节。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第一部分:问题提出与背景分析一、问题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尤其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分析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此外,我国还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

2. 社会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

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具备信息技术素养的人才将更具优势。

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尽管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但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选修课,课时不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讲授式教学较多,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4)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和资源配备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4.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意义如下:(1)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2)优化课程设置,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4)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我对信息技术教学认识论文

我对信息技术教学认识论文

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1、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⑴、信息获取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⑵、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⑶、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⑷、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

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核心内容,确立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创造有利的信息环境和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加强交流与协作,最终营造出高中信息课堂文化氛围。

新课改大力推行后,新教材教学内容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

教材核心内容由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数不受限制,但至少选修一门。

必选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信息知识的回顾和升华,进而引出更深刻的命题,要求学生对各个阶段的信息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的能力。

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自我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我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构成比较多元,老教师占据一定比例。

相较而言,老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和年轻教师相比,很难迅速转变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在中学课堂根深蒂固,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破除应试教育的桎梏难度颇大。

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教师作为一线施教者,应自觉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

要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教师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杜绝单一的教学思维,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融合,多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三、创设全新的教学情境,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1、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通过自我克服,进一步培养坚韧品质和可贵智慧,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

电教论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电教论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电教论文信息化教学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信息化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技术为支撑,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和富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和传递,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还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和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监控和评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点1.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内容。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和教学资源。

2.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和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和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软件、教学平台、互动白板等工具,以及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电子书等。

3.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包括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通过合作和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1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

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

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信息化教育论文六篇

信息化教育论文六篇

信息化教育论文六篇信息化教育论文范文1“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月的日本,最初是由日本学者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社会进展阶段的新学说。

信息社会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信息产业处于支配地位的这样一种社会;信息化则表示向信息社会进展的这一过程。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

从其内涵来考虑,它是指信息的利用特别广泛,信息观念深化人心,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进展,信息询问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和完善;从其外延来考虑,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信息化作为一种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的进展是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社会的信息化,必定要求教育的信息化。

而“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就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信息的猎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应用而言的。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含义:第一,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其次,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的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必将受到人们在观念、抱负、意志、技能及团体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教育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今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进展中国家竞相出台了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世纪教育振新方案,盼望以此抢占人才培育的制高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快速进展供应人才保障。

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迅猛地绽开。

目前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还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

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面临变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呆板,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都是在脱离详细语言环境的状况下进行的,老师“广播式”讲解,同学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同学的爱好,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摘要: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课程,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很大的的关心和支持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字: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作为一个重要运算的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程,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很大的的关心和支持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一、立足实际、搞好教学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学研究的第一个课题.1、揭开神秘的面纱。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是一个陌生学科,大多学生有很大的神秘感。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揭开“信息技术”这个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去汲取新鲜的知识。

这样我们从开始的教学中首先把信息技术从“原始——>先进”的发展过程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不是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

从理解简单落后的信息技术,上升到了解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这样学生便从思想上对什么是信息技术有了占领深刻的认识。

攻破了这一难题,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处理信息的手段或者工具。

我们也是从处理信息的原始工具讲起,逐渐讲到当今处理信息的最先进的工具——计算机。

提到计算机,学生就不那么陌生,引导他们回答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计算机,这样便引出计算机的广泛地应用。

由此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的计算机的构造及功能讲到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的构造及性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演变和性能的提高,了解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物的惊人发展速度,继而从心里佩服这个先进的产物,逐渐开启好奇之门。

有了这些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讲述计算机中的信息是怎样表示的;计算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信息技术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及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等等。

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以及对策论文(共2篇)

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以及对策论文(共2篇)

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以及对策论文(共2篇)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堂氛围单调由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多样,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给学生简单地演示操作,缺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导致课堂上氛围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可以适当增加小组讨论、举行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激动人心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二、教学资源缺乏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老师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故无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决方法:学校应当组织对教师进行短期的信息技术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在网络上搭建教育资源平台,为教师资源共享提供便利。

三、教学过程设置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学以致用。

解决方法: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设置。

对初中生来说,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环节,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对高中生来说,可以适当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明确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评价标准往往不够明确,难以定量地反映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解决方法: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如调查问卷、作业任务等,并且注重定时反馈,在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积极改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虽然对教育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只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加强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育信息化,适合才是最好论文

教育信息化,适合才是最好论文

教育信息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已经历经13年,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这也凸显出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在我看来,我国十多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以硬件配备为中心,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和“以课堂为中心,构建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两个阶段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普遍进入课堂的今天,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包含硬件、软件、网络、资源建设、应用五个维度的内容,信息化过程中的众多问题也是围绕这五个维度展开的。

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

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包括联系外界的公共网络、本地本校的局域网络两个方面、各种网络终端设备以及教室信息化配备产品。

班班通工程开展以来,各地市各校对于本地本校网络建设热情很高,现在已建成大量校园网和城域教育网。

各种网络工程在校园网的建设中,有的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甚至机械套用大型企业网、大学校园网模式,脱离我们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结果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硬件配备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信息与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全国各地、各校各自之间的互联互通十分冷淡,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要彻底解决此问题,当下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统筹,建设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据调查,目前已建成的校园网,大概有60%以上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应有的效益。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中小学校校园网在解决了通网络的问题后,网络教育资源问题迅速摆在了桌面上。

在经上级部门推荐引进众多的资源后,我们发现教育资源数量巨大、价格不菲、质量却良莠不齐,很多软件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或者资源使用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资源的建设并不能与一线课堂相辅相成,根本不能与一线使用相结合,更由于众多课件是开发公司一厢情愿的不顾课堂实情开发了众多产品。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是一种通用工具,同时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方面有其优势,是培养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受,简单谈一谈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化工具,绝大部分人要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它是当今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融入了社会各领域,使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势在必行。

切实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全面展开教学,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新提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中使二者密切联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脱离任一方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同时要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六篇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六篇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六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1缺乏考核机制现在的中同学成果考核中,并没有计算机成果的一席之地,同学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文、英语、数学等考试科目,但是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由于要求并不高,所以提不起同学的乐观性,这让计算机老师也很无奈,就算自己倾尽全力教授同学,也换不来明显的效果,由于计算机根本没有有效的考评机制。

尽管在当今的时代下,信息技术教育显得那么重要,但是教育体制仍旧如此,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实质上就可有可无,更别谈学校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了,大多数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教育局,暗地里却“偷工减料”,严峻缩短计算机课时,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传统教育体制内的教学内容。

试问,这种同学、老师都不重视的课程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二、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对策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校对信息教育的重视程度当代科学进展迅猛,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把握信息技术学问已经是必不行少的生存技能,学校领导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放远视野,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升学率的狭小范围,而应当为同学的将来着想,重视对同学有用的课程。

只有学校重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

学校应当严格根据新课标的规定,支配计算机课程,同时,不能吝惜购买设备的资金,这是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需付出的投入,没有什么好吝啬的。

只有提高了重视度,完善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同学供应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进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育良好的老师资源学校想要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必不行少的条件就是优秀的计算机老师。

学校应当为同学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养的计算机老师,让同学享受到良好的老师资源。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嘉奖机制,鼓舞计算机老师的工作,提高老师对课程的乐观性。

常开公开课,检测并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力量。

鼓舞创新性教学,鼓舞老师的新型教育方法,不断尝试和改进。

肯定要依据计算机课程的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际,也不能重实际而轻理论,应当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同学更好的把握信息技术学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课程开设随意、教学内容零散、教学组织松散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够重视、专业教师队伍不完善、学生观念上的漠视、教师积极性不高息息相关。

为此,应转变对信息技术课程理解的观念,规范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科学信息化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与现代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在中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近些年,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备有着很大的改善,各个学校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信息技术课开设随意《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

以前由于经济不发达,各中小学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实现。

而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中小学普遍都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的课程的硬件条件和充足的师资,可是却不开设,有的虽然开设却不加强,使得信息技术课看上去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零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原本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备的、统一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可是很多地方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的教材是地方教研部门编辑出版的,不同地区的教材版本不同,教材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有的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比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还难,没有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编辑。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落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应当立足于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和应用,引导学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把握得不够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更多的是简单地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讲解、轻技能操作,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浅析【摘要】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了这个问题: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学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逐渐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并变得日渐重要。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这几年,我一直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刚开始,我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课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然后学生操作练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简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对优秀教师教学理念的反复研究和自己的勤奋探究,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成功的体验。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个精彩的开始几乎是成功的一半。

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在课程开始的导入环节,我精心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揭示课程主题。

例如在教六年级logo语言时,课堂一开始,我首先用logo语言趣味程序给学生演示了其绘图及播放音乐等功能,多样的图形和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从而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就在学生迫切学习新知的心态下,讲授了如何使小海龟向前走、后退、转弯等命令,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自己编制过程,并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挥海龟画出多种美丽奇妙而有趣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论文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在很多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仍以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教师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尽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力度,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仍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影响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3.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使得信息化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覆盖。

三、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 优化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4. 突破时空限制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

四、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方向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需要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为教学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

2.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公平。

4.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本论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一、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课堂,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信息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已经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贯头山中心完小地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也比较落后。

学生家中基本上都没有计算机,学生只有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中才能使用和学习,而学校里的计算机教室也仅仅有30台计算机,有的班级人数较多,上课时只能2个学生共用1台。

这样一来,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平均到2个学生身上,每个学生就只有不到20分钟的上机时间,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又非常差。

面临这些问题,如何来开展教学活动呢?
1 拉近人机距离,让学生“敢”学习
虽然现在计算机在农村正在逐渐普及,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玩艺儿,他们的心中对计算机既充满好奇,同时又存在一丝丝“敬畏”。

因此,他们在操作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畏首畏脚,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弄坏了眼前“宝贝”,或者会感觉计算机很神奇,很复杂,学起来会很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在成功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恐惧心理,拉近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语言上应避免使用“它非常神奇”“它非常有本事”“计算机无所不能”等类似吹嘘计算机的词语。

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要多使用主动的语态,如“我们能让计算机……”“计算机能帮我们做……”,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是自己的工具、帮手,是很听话的。

学习计算机没什么困难的,增进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才能消除隔阂,放开手脚,“大胆”学习。

2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意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

尤其是在农村,学生平时大多是在电视中才能见到计算机,因此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好奇心更大,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也更高。

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设计多彩的教学环节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乐意学、主动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够认真地、精神集中地来对待课上的每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你能把你自己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能让你的计算机为我们唱一首动听的歌曲吗?”“你能让计算机画画吗?”……用一系列贴近学生心理的问题扣住学生的心弦,驱动他们的好奇心。

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Flash制作的漂亮的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3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在成倍递增,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是浩如烟海,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又很差,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何加快,都能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单纯随着教师的讲、演示而进行操作,课堂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练——教师再讲——学生再练……”如此的循环往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而且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减淡,他们常会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学就会,没有新鲜感,但过后就忘,离开老师就无所适从。

因此,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所在。

3.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体验自学的乐趣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某一种软件,往往同一个操作目的,可以由多种操作方法完成。

而这些教学内容就成为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信心,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的绝佳内容。

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修饰文字格式时,学生经过自学认识了格式菜单中的“字体”按钮。

笔者出示打印好的宋体的课题文字,但有些学生喜欢楷体,有些学生喜欢隶书……笔者便让他们自己设计喜欢的字体。

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单击工具栏“字体”旁的下拉按钮,将课题文字修饰为各种不同的字体。

还有的学生不仅设置了字体,而且学会改变字体的大小和颜色,使文字更为漂亮。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我探究的乐趣。

3.2 及时肯定、表扬自我探究的结果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非常重要。

在探究过程中,不管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多还是少,都应及时给予表扬。

学生在欣赏自己的自学成果时,如果还能得到一份肯定他们的自学成绩的电子奖状,那一定更令他们欣喜。

3.3 用激励的语言鼓励自主探究
“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你自己试试看”“你能行”“你真棒”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针剂,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动力。

4 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会学习
信息技术的知识具有雷同性,如各种软件的打开和关闭,软件的安装,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基本用法等。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就能让学生做到学一知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无师自通,从而能够避免教师对重复性知识的讲解和示范,大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

教师讲课时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创新,敢于想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知识真正成为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而不是束缚学生想象的枷锁。

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去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

尤其是在农村,不应在乎教会了学生使用多少软件,创作了多少作品,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信息技术能力的人,而不是培养成只会按要求操作而不会思考的“信息技术呆子”。

在思想意识上能否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是信息技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

以这个目的指导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