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综述1. 引言城市规划与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研究论文,旨在梳理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2. 城市规划理论2.1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张晓刚(2018)在论文《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与发展》中提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2.2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李鹏飞(2019)在论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中强调,城市规划应关注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城市规划实践3.1 城市发展战略王丽丽(2017)在论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实践研究》中,以某为例,探讨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实践。
认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结合区域发展背景,明确城市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2 城市更新与改造陈思源(2016)在论文《城市更新与改造实践探讨》中,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城市交通规划4.1 公共交通规划刘婷婷(2019)在论文《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中指出,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2 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杨帆(2018)在论文《智慧交通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中提出,智慧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将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5.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5.1 生态规划与城市发展赵晓光(2017)在论文《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与实践》中强调,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管理城市发展的手段,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实现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浪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再次,城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主要方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再次,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的来说,未来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科学性、人文性和可持续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智慧化、生态化和人文化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更好地认识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如何协调文献综述摘要: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指导区域城镇建设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两个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文章通过分析两个规划之间的联系、差异及矛盾,来分析如何协调两个规划,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联系、差异、矛盾、相互协调一、引言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作为城市土地资源配备基本方式,土地利用是为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以及保证土地资源数量及质量的稳定,而城市规划则是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两个规划已经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与冲突。
因此,研究两个规划之间的异同点,为指导城市合理化建设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两个规划的协调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今天我就来对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如何协调进行研究。
二、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土地利用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规划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
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它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2]。
2.1.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从以上对两个规划的定义来看两项规划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两个规划都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3]。
居住区规划文献综述范文
居住区规划文献综述范文居住区规划可是个超级有趣又非常重要的事儿呢,它就像搭积木一样,不过这个积木搭起来可不容易,得考虑好多好多方面。
为了把这事儿整明白,咱可得好好看看之前那些聪明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文献啦。
一、早期的居住区规划理念。
早期的居住区规划呀,那可真是简单粗暴。
就像以前人们盖房子,只想着能有个地方住就行。
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开始变得乱糟糟的,人口跟潮水似的往城市涌。
这时候的居住区规划更多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空间问题。
比如说像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那家伙提出的这个想法可真是够酷的。
他就想着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让人们既能享受城市的便利,又能有乡村的那种宁静和优美环境。
居住区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小破房子挤在一起,而是有了规划的空间布局,像绿地啦、小公园啦开始出现在居住区里。
还有邻里单位的概念,这就像是给居住区划分一个个小圈子。
每个邻里单位里有自己的学校、商店啥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自给自足的社区。
这样的话,居民们不用跑老远就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种理念的出现,让居住区规划开始注重功能分区了,就像把不同的玩具放在不同的盒子里,居住的归居住,商业的归商业,上学的归上学的地方。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住区规划可就越来越复杂啦。
现代的居住区规划开始关注人的感受,不再仅仅是把房子和设施摆一摆就完事儿。
比如说,开始重视交通规划。
以前的居住区道路可能就是随便修修,现在可不行了。
道路得方便汽车走,也得让行人安全又舒服。
像人车分流这个概念就特别流行。
车走车的道,人走人专门的路,这样小孩子在居住区里玩耍就不用担心被车撞到了。
而且啊,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也更加重视了。
以前可能就种几棵树就算绿化了,现在那得是一整套的生态系统。
有湿地、有雨水花园,这些东西不仅让居住区看起来更美,还能保护环境呢。
比如说雨水花园,下雨天的时候它能收集雨水,还能净化雨水,就像一个小小的自然过滤器。
同时,对社区文化和社交空间的营造也成为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重点。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一直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城市的需求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展开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1. 可持续城市发展可持续城市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显现,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关注城市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研究者们关注城市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城市环境。
3. 城市更新与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与改造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如何对老旧城区进行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更新与改造领域,研究者们关注城市更新的路径和模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
4. 交通与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与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关注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建设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便利化。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未来方向1. 跨学科研究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文献综述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文献综述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综述一些与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相关的文献,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实现方式等。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
这些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构成整个城市的空间形态。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配置和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
它是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商业用地是城市中的商业中心,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用地则是城市中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经济提供重要的支持。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公园、广场、医院、学校等,是城市公共生活和服务的重要场所。
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当前城市交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地下公共交通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交通模式。
它不会占用既有道路的土地,同时可以在城市的不同地方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加速城市的交通速度。
自行车道自行车道是一个便捷、环保的交通模式。
它可以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这将有助于减轻城市拥堵的问题。
公共汽车道公共汽车道是一个传统的交通模式。
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枢纽的周围。
公共汽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压力。
地铁系统地铁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交通模式。
它可以在城市不同区域之间提供高速公共交通服务。
由于地铁不会占用既有道路的土地,也可以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提供高速交通服务。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现方式为了实现城市交通规划,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需要投资建设不同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共汽车道和自行车道。
文献综述
规划实施效果的核心指标及评估--------文献综述1前言1.1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背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求,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导向和目标,就是要由原先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角色必须彻底地从审批型转向服务型、从发展型转向监管型,并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效能建设。
1.2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内涵和建设内容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试点,是近几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为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模式而进行的有益探索!目前已在重庆市"河南省济源市"广西自治区南宁市等一些大中城市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安全保障型城市”是运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建成的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安全保障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安全保障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内容包括企业生产安全"家居社区安全"公众安全"社会安全"环境生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的安全管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活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风险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安全生产领域是城市安全保障的关键领域,将规划期内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涉及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企业安全生产和人民安居乐业两大方面。
1.3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内涵城市规划属于公共政策,对城市规划的评价也属于公共政策评价范畴。
吕晓蓓与伍炜(2006)认为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是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以及规划实施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进行持续的监测,并在固定的实施阶段利用事先约定的评价指标对规划实施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以衡量规划实施效果。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的成果和展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的成果和展望城市与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成果1. 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城市布局到现代的综合规划,城市规划不断与时俱进,逐步完善。
各国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经验交流和借鉴也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
2. 区域规划的理论探讨区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延伸,更加注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理论探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整体思路和策略。
3.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渗透到城市规划中。
城市规划者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城市建设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 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展望1. 强化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未来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城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和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应该更加综合,兼顾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2. 加强区域规划的整体性区域规划需要更加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区域规划应该更加整体,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将为城市规划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4. 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落实。
城市规划者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城市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范文)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范文)第一篇: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范文)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引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主题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卫星城镇。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
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
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
总结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
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
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参考文献[1]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07.[4] 翁伟庆,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2005,10.[5] 郭新天.德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1,06.[6] 袁中金.小城镇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 李迪华,李小凌.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2(06):28-29.[8] 周百灵.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设想[J].长江建设,2003,5.[9] 钱文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资源系统配置[J].浙江学刊,2003,04.[10] 周静海.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11]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11.[12] 渠爱雪, 孟召宜.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5,(02):55-56.[13] 孟祥林.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J].人口学刊,2005,(02):9-15.[14] 耿宏兵,刘剑.转变路径依赖——对新时期大连市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05):79-83.[15] 陈白磊,齐同军.城乡统筹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9,(05):84-87.[16] 胡跃平,陈韦.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J].规划师,2010,(07):71-75.[17] 肖海霞.浅析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问题[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2):3-4+13.[18] 纪晓岚,黄镇.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江苏吴江横扇镇和菀坪镇实证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42-52.第二篇:小城镇体系规划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城镇体系的规划>>>一、城镇体系的规划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基于文献综述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基于文献综述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一直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交通拥堵情况、环境污染程度等诸多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基于文献综述,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首先,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现状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为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趋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新兴的交通工具、智能交通系统、绿色出行理念等都成为了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新理念,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
另外,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在城市交通规划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诸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也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基于文献综述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对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的实践工作,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投入到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共同为构建更加便利、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做出贡献。
文献中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文献中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进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献中关于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观点和经验,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驱动因素的作用。
文献中提到了许多驱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吸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促进城市的扩张和发展。
此外,社会因素如教育、医疗、就业等也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技术进步和创新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们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二、城市规划的意义和目标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文献中提到,城市规划可以帮助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供基础设施、保护自然环境、提供居住和工作机会等。
三、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挑战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挑战。
文献中指出,城市的规模扩大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此外,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不足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城市规划需要克服这些挑战,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文献中还介绍了一些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例如,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以高密度和混合用途发展为特点,使城市具有紧凑且便利的特点。
巴塞罗那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了老旧工业区,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居住环境。
这些案例研究为其他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五、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城市规划需要关注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文献中提到,城市规划需要将环境和社会价值纳入考量,追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城市规划也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和规划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城乡规划的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城乡规划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拼图游戏,城市和乡村就是那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拼图块,规划师们则是绞尽脑汁想把它们完美组合起来的玩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的重要性那是日益凸显啊,就像你出门不能不穿衣服一样,城乡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
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城乡规划相关的那些事儿,看看各路大神在文献里都有啥高见。
二、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
# (一)古代城乡规划的萌芽。
# (二)近现代城乡规划的发展。
到了近现代,西方工业革命一搞,城市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
可这一膨胀就出问题了,什么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啊,全都冒出来了。
于是乎,现代城乡规划就开始诞生并发展起来了。
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像是给当时乌烟瘴气的城市开了一副良方。
他想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结合起来,既有城市的便捷,又有乡村的优美环境。
这就好比是把鱼和熊掌想要兼得,听起来就很诱人。
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很多城市开始进行规划改革,规划师们就像一群拿着手术刀的医生,试图给病怏怏的城市做一场大手术,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规划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慢慢转向了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规划。
就像是从只看一个人的外貌,到全面考察他的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一样,规划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那可是城乡规划的重头戏。
这就好比是分蛋糕,不同的功能区域就是蛋糕的不同部分。
城市里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区等等,怎么把这些功能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土地上,是个很有学问的事儿。
比如说,如果把住宅区和工业区挨得太近,那居民就得天天闻着工厂的废气,听着机器的轰鸣,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啊,规划师们得像个精明的厨师,把不同的食材(土地用途)搭配好,做出一道美味可口(功能合理)的菜肴(城市布局)。
在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也很重要。
农田、宅基地、乡村企业用地等都得规划好。
文献中的历史建筑与城市规划
文献中的历史建筑与城市规划历史建筑和城市规划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文献中的历史建筑与城市规划,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过去的城市发展和建筑文化,为今后的规划和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针对文献中的历史建筑与城市规划展开论述。
一、历史建筑的文献研究文献中的历史建筑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建筑的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
通过对文献中的历史建筑的研究,可以揭示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建筑风格。
例如,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中,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建筑之美。
此外,文献中的历史建筑研究还可以为建筑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通过对文献中建筑的描述和插图的分析,可以推断其原先的形态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工作。
例如,在对一座古老教堂的修复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文献中的描述和插图,找到了教堂最初的设计图纸,并参照修复工作,使得教堂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二、城市规划的文献研究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领域,其研究也需要借助文献来进行深入探讨。
在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城市规划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案例研究,这些内容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通过文献中的城市规划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规划背景和目标。
比如,一本关于巴黎城市规划的著作中,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描述了巴黎多个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变迁,展现了巴黎作为世界文化之都的发展历程。
此外,文献中的城市规划研究还可以为当代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启示。
通过对历史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可以探讨城市规划的成功和失败因素,并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
例如,在对文献中的伦敦市规划的研究中,分析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对比,总结出了伦敦城市规划的一些核心原则,如保护历史建筑、提供公共空间等,为今后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历史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历史建筑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本
[7] Mieczkowski, Z.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University Oress of America, Inc. Lanham, Maryland, 1995: 33-52.
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仔细查阅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国外学者侧重对“可持续旅游”概念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手段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研究最多的就是区域或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某一方面,而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为专题的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关于海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是稀少。一般国内学者对海岛海滨旅游的研究,从研究方向上看,都局限于旅游地的某一方面,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李植斌(1997)的《浙江省海岛区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20]、柴寿升,王树德,姜琳(2003)的《论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21]、杨效忠,陆林(2004)的《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22]等。再如,旅游环境方面:乐忠奎(2000)的《舟山海岛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23]、张灵杰(2000)的《玉环大鹿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24]等;从研究方法上看,上面所涉及的文章几乎采取的都是定性分析,文字描述较多,可信度缺乏。
首先,是旅游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传统旅游区经过长期开发利用,旅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业发展受到威胁。而且对旅游业有关问题还存在着诸多模糊认识,片面强调了旅游业的经济功能,认为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资源主要是由可再生资源组成,因此,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等等。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旅游业中普遍出现了盲目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遍地开花,旅游基础设施急剧膨胀,旅游区人满为患等现象。而且不少旅游供给地区处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人们对于改善经济条件的心情更加迫切,往往在旅游的开发中,很少考虑到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旅游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直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城市规划的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单一的城市功能区划向更加综合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的整体性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逐渐兴起,强调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以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生态城市规划也备受关注,强调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另外,城市更新与再生也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面临着老旧城区更新和再生的挑战。
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城市更新方案,包括利用现代化技术改造老旧建筑、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等,以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二、建筑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建筑设计领域,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近年来,绿色建筑设计备受关注,强调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技术,如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结构等,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数字化设计技术也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建筑设计和模拟分析,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建筑师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建筑设计的三维展示和体验,为设计决策提供更直观的参考。
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发展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作为城市发展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其融合发展也备受关注。
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建议
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城市规划研究领域,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因此,在选择城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慎重考虑,下面给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城市更新与再生产城市更新与再生产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老旧区域更新、城市更新政策、城市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更新与再生产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更新实践,总结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探讨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生态规划、低碳城市建设、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总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三、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交通规划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交通规划实践,总结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
四、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区划、城市景观规划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空间组织模式,总结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演变规律,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策略。
五、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是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关于城市规划与社会公平、城市规划与社会包容、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研究综述毕业论文文献选读
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研究综述毕业论文文献选读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一直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设施、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选取部分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规划与建设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现状1.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在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其中,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规划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的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例如,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实践以其高效的城市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而闻名于世,为其他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文献选读1. 《城市规划原理》这本书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经典著作,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作者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这是一本介绍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专业书籍,主要从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践角度进行论述。
作者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城市规划初步,部分文献综述
基于“认知论”的《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改革实践周骏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 1001 4):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当在低年级尽早的开设基础性专业入门课程。
城市规划初步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一方面需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性和相对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应特别注重专业的突出社会实践性和响应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性。
从实践出发,基于“认知论”的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将来中高年级的专业化学习奠定基础。
周骏. 基于“认知论”的《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改革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3:164.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初步》课程教学模式探讨高成全(河南城建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系,河南平顶山467036)摘要:基于社会对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针对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以河南城建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探讨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规划初步》的教学模式。
高成全. 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初步》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13-214.《城市规划初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王丹(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摘要:《城市规划初步》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初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城市规划初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办法,以求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城市规划初步》课程属于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如何做好这门课的课程教学工作一直是规划专业教师探讨的话题。
在教学中,应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从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观转变; 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积极探索城市规划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
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研究综述城市规划在市政管理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认为,城市工作主要有三大块: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规划具有规范和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
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
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一致,最终实现城市的总体效益的最优化。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城市规划总是处于“龙头”的地位。
一、关于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1.古代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城市发展的开创时期,它们给后世留下了雅典卫城、古罗马城等古代的建筑文化遗产,迄今仍然显示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古希腊的建筑师希波丹姆提出把城市分为圣地、公共活动中心和住宅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之一。
古罗马的维特鲁威著作《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之一,书中论述了城市选址、地段规划和广场规模等问题。
中世纪的欧洲是神学主导的时代。
在神权至上的思想的控制下,神权和等级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理念。
教堂和市政厅成为城市的中心,城市的房屋密集,街道狭小。
在城市之外的乡村,封建领主和贵族在环境优美的地方,修建了有气派的庄园和雄伟的城堡。
这种神权政治和封建领主经济使得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停滞甚至衰落的时期。
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神权的精神枷锁,将人文主义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之中。
从此以后,人性取代了神性,人的尊严取代了神的权威。
2.近代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涌入了城市工作和定居,迎来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第一波浪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早发现代化国家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空气混浊等城市病。
为了改善城市市区的生态环境,19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提出了建造大片公园绿地的理念。
1859年美国建筑师欧姆斯特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设计的中央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
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
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
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
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看到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贵族化”倾向。
现在,每个城市都努力打造一张完美的城市“名片”,但却都千篇一律,并且追求繁荣与豪华的发展模式。
正是因为城市追求过度的“新大洋”,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大拆大建,许多伟大寿命的建筑被壮观的摩天大楼与广场所取代。
大拆大建导致的不仅仅的事资源浪费,更是将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隔断。
以上谈的是大城市更新和改建的问题,相对而言,小城镇建设中存在:城镇结构不合理,建设重点不突出;规划滞后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小城镇重建设轻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小城镇建设未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没有强有力产业支撑,发展后劲和动力不足。
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完善,尤其第三产业比较偏低;基础公共设施不足,公共绿地严重缺乏。
二、城镇建设改造的方向
目前生态城市正式城市改造追求的方向与目标,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利用有效的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原则上是修正土地使用方式,创造紧凑、多样、绿色、安全、愉悦和混合功能的城市社会;改革交通方式,使其有利于步行。
自行车。
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出汽车以外的交通方式;恢复被破坏的城市环境,特别是城市水系;促进环境循环,在减少污染和有害废弃物的同时,倡导采用适当技术和资源保护;促进地方农业、城市绿化和社区林园项目的发展;通过商业行为之前吃有益于生态的经济活动,限制污染及垃圾产量,限制使用有害材料;通过实际行动和教育,增强人们对城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继生态城市之后出现了海绵城市与低碳城市,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海绵的物理性质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
下雨的时候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的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往往会造成逢雨必捞,旱涝急转的现象。
海绵城市见识则是强调有限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层之绿地等“绿色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为控制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从而减缓城市内涝压力。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低碳城市侧重城市交通、建筑、生产与消费等领域的发展与石化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强调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城市的典型代表是马斯达尔城,有着沙漠中的零碳方舟之称,它是全球最环保的城市,全世界第一座完全依靠太阳能、风能、自给自足,污水、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环保城”。
该城市利用大量种植的棕榈树树和红树制造生物能源;污水循环利用,海水脱盐淡化,中水灌溉花园、农场;用公共交通取代汽车,到最近的交通网点和设施的距离不超过200米;该城市被运河环绕,林荫道纵横交错,淙淙流水为居民带来清凉;城市规划为以12米高墙为胡强,以阿拉伯露天大集市为蓝本,街道安装太阳能以吸收太阳能。
从三者的概念来说,生态城市是最为广泛的具有可持续反战的内涵,是一切生态系统关系发展的总和。
海绵城市则是具体从城市与雨洪管理方向讨论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则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限度,从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化石燃料消耗来讨论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未来的建设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城镇建设的现实中,想与
做、制订原则和策略与实际操作乃至实践有很大不同。
规划涉及的效率、公平和环境的核心价值,在实践的层面上要达到综合最佳是非常不容易的。
效率最优和生态最优所导致的结果亦常常不能兼容,有时甚至矛盾。
将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原理运用于当今城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
它一方面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是城市设计领域自身的拓延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未来城镇环境建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2]阳建强.城市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者,2012年;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4]赵亮.城市规划设计分析的方法与表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5]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名.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2015年;
[6]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7]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知网DOI:.
[8]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知网.文章编号1000-0232(2015)03-0059-06
[9]吴文鑫,杨永春,马交国,等.中国城市新城(区)发展研究———以兰州市榆中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5(3):12-1
[10]龚清宇.追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传统”———从“社经传统”到“新城模型”[J].城市规划,1999(2):17-19
[11]田莉.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城市整体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1(5):36-4
[12]高波,葛扬,黄贤金.城市新区开发的对策与政策建议[J].南京社会科学,2002(11):10-14
[13],,,&Policy,2013,25:::Springer,2013:301-306
[15]Chung-MingLiu,Jui-WenChen,Yin-SiHsieh,Ming-LoneLio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