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在ABC 中,BAC α∠=,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 ,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E ,连结AD ,AE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α﹣180°或180°﹣2α【解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 =∠BAD ,∠C =∠CAE ,进而得到∠BAD +∠CAE =∠B +∠C =180°-a ,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有两种情况:①如图所示,当∠BAC ⩾90°时,∵DM 垂直平分AB ,∴DA =DB ,∴∠B =∠BAD ,同理可得,∠C =∠CAE ,∴∠BAD +∠CAE =∠B +∠C =180°−α,∴∠DAE =∠BAC −(∠BAD +∠CAE )=α−(180°−α)=2α−180°;②如图所示,当∠BAC <90°时,∵DM 垂直平分AB ,∴DA =DB ,∴∠B =∠BAD ,同理可得,∠C =∠CAE ,∴∠BAD +∠CAE =∠B +∠C =180°−α,∴∠DAE =∠BAD +∠CAE −∠BAC =180°−α−α=180°−2α.故答案为2α−180°或180°−2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符合题意的两种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答案】(2m ) (1024m ) 【解析】【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详解】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m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m m ︒︒=. 故答案为:()2m ;()1024m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3.如图,ABC 中,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E 、F 分别在边AC 和AB 上,BFE ∠与B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若ABC ∠=70°FEC ∠=80°,则P ∠=______.【答案】85°【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在四边形FECB 中∠B +∠BFE +∠FEC +∠BCE =36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得∠1-∠2=15°;再在四边形EFPC 中求出∠1-∠2+∠P =110°即可解答.【详解】解:∵∠BFE =2∠1,∠BCD =2∠2,又∵∠BFE +∠ABC +∠FEC +∠BCE =360°,ABC ∠=70°,FEC ∠=80°,∴2∠1+(180°-2∠2)+70°+80°=360°,∴∠1-∠2=15°;∵在四边形EFPC 中,∠PFE +∠FEC +∠P +∠PCE =360°,∴∠1+80°+(180°-∠2)+∠P =360°,∴∠1-∠2+∠P =100°,∴∠P =85°,故答案为:8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4.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答案】720°.【解析】【分析】先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计算出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再根据内角和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6﹣2)×180°=720°,故答案为72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内角和定理:(n ﹣2)•180 (n≥3)且n 为整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COB =____.【答案】105°.【解析】【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可知:∠ECD=45°,∠BDC=6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ECD=45°,∠BDC=60°,∴∠COB=∠ECD+∠BDC=45°+60°=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1,2x+3,9,则x=________.【答案】3【解析】①当x+1=2x+3时,解得x=−2(不合题意,舍去);②当x+1=9时,解得x=8,则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9、19、9,因为9+9=18<19,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③当2x+3=9时,解得x=3,则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4、9、9,能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答案】(2m ) (1024m ) 【解析】【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详解】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m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m m ︒︒=. 故答案为:()2m ;()1024m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答案】20202α【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21211112222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11118022A ACD ACB ABC ∠=︒-∠-∠-∠ 1118018022ABC A A ABC ABC =︒-∠+∠-︒-∠-∠-∠()() 1122a A =∠=, 同理可得221122a A A ∠=∠=, …∴2020A ∠=20202α. 故答案为:20202α.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3.如图1,△ABC 中,沿∠BAC 的平分线AB 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1A 1C 的平分线A 1B 2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 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 与点C 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我们就称∠BAC 是△ABC 的好角.(1)如图2,在△ABC 中,∠B>∠C ,若经过两次折叠,∠BAC 是△ABC 的好角,则∠B 与∠C 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20°,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为______时,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
江阴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江阴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2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答案】30°或150°或90°【解析】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解:①BC为腰,∵AD⊥BC于点D,AD=12 BC,∴∠ACD=30°,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②BC为底,如图3,∵AD⊥BC于点D,AD=12 BC,∴AD =BD =CD ,∴∠B =∠BAD ,∠C =∠CAD ,∴∠BAD +∠CAD =12×180°=90°, ∴顶角∠BAC =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 ,对角线BD 平分ADC ∠,连接AC ,2ACB DBC ∠=∠,若4AB =,10BD =,则ABC S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AD ∥B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推出CA=CD ,可得CB=CA=CD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DE 的长和BCF CDE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BCF ≌△CDE ,可得CF=DE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结果.【详解】解:∵BC CD =,∴∠CBD =∠CDB ,∵BD 平分ADC ∠,∴∠ADB =∠CDB ,∴∠CBD =∠ADB ,∴AD ∥BC ,∴∠CAD =∠ACB ,∵2ACB DBC ∠=∠,2ADC BDC ∠=∠,∠CBD =∠CDB ,∴ACB ADC ∠=∠,∴CAD ADC ∠=∠,∴CA=CD ,∴CB=CA=CD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则152DE BD ==,12BCF ACB ∠=∠, ∵12BDC ADC ∠=∠,ACB ADC ∠=∠,∴BCF CDE ∠=∠,在△BCF和△CDE中,∵BCF CDE∠=∠,∠BFC=∠CED=90°,CB=CD,∴△BCF≌△CDE(AAS),∴CF=DE=5,∴11451022ABCS AB CF=⋅=⨯⨯=.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答案】363【解析】【分析】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C=45°∴∠AME=∠C又∵∠AME>∠C∴这种情况不成立;②若AE =EM ∵∠B=∠AEM =45°∴∠BAE+∠AEB =135°,∠MEC+∠AEB =135°∴∠BAE =∠MEC在△ABE 和△ECM 中,B BAE CENAE EII C ∠=∠⎧⎪∠=∠⎨⎪=⎩, ∴△ABE ≌△ECM (AAS ),∴CE =AB =6,∵AC =BC =2AB =23,∴BE =23﹣6;③若MA =ME 则∠MAE =∠AEM =45°∵∠BAC =90°,∴∠BAE =45°∴AE 平分∠BAC∵AB =AC ,∴BE =12BC =3. 故答案为23﹣6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6ABO ∠=︒,在x 轴或y 轴上取点C ,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C 点有__________个.【答案】8【解析】【分析】观察数轴,按照等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分析可得答案.【详解】解:如下图所示,若以点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与x 轴和y 轴各有两个交点, 但其中一个会与点B 重合,故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3个;若以点B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同样与x 轴和y 轴各有两个交点,但其中一个与点A 重合,故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3个;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和y 轴各有一个交点,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2个.∴符合条件的点总共有:3+3+2=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以观察图形,得出答案.5.如图,在01A BA △中,20B ∠=︒,01A B A B =,在1A B 上取点C ,延长01A A 到2A ,使得121A A AC =;在2A C 上取一点D ,延长12A A 到3A ,使得232A A A D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n A ∠的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11()802n -︒⋅.【解析】【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 1 A 0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 2A 1,∠DA 3A 2及∠EA 4A 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A n 的度数.【详解】解:∵在△A 0BA 1中,∠B=20°,A 0B=A 1B , ∴∠BA 1 A 0= 1801802022B ︒︒︒-∠-= =80°, ∵A 1A 2=A 1C ,∠BA 1 A 0是△A 1A 2C 的外角,∴∠CA 2A 1= 108022BA A ︒∠= =40°; 同理可得,∠DA 3A 2=20°,∠EA 4A 3=10°,∴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A n = 11()802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CA 2A 1,∠DA 3A 2及∠EA 4A 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ABC 中,AB =AC ,∠A =30°,点D 在边AB 上,∠ACD =15°,则AD BC=____.【答案】2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作CE ⊥AB 于E ,作DF ⊥AC 于F ,在CF 上截取一点H ,使得CH =DH ,连接DH ,并设AD =2x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 (用x 表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CE ⊥AB 于E ,作DF ⊥AC 于F ,在CF 上截取一点H ,使得CH=DH ,连接DH .设AD=2x ,∵AB=AC ,∠A=30°,∴∠ABC=∠ACB=75°,DF 12=AD=x ,AF 3=, ∵∠ACD=15°,HD=HC ,∴∠HDC=∠HCD=15°,∴∠FHD=∠HDC+∠HCD=30°,∴DH=HC=2x ,FH 3=,∴3x ,在Rt △ACE 中,EC 12=AC=x 3+,AE 3=3=, ∴BE=AB ﹣AE 3=﹣x ,在Rt △BCE 中,BC 22BE EC =+=2x , ∴2222AD BC x ==. 2. 【点睛】本题考查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7.如图,A,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以AB,BC (AB>BC )为边,在直线AC 的同侧作等边ΔABD 和等边ΔB CE,连接AE 交BD 于点M,连接CD 交BE 于点N,连接MN. 以下结论:①AE=DC ,②MN//AB ,③BD ⊥AE ,④∠DPM=60°,⑤ΔBMN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答案】①②④⑤【解析】【分析】①由三角形ABD与三角形BCE都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两条边对应相等,两个角相等都为60°,利用SAS即可得到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全等即可得结论;②由①中三角形ABE与三角形DBC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D=∠EBC=60°,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MBE=∠NBC=60°,再由EB=CB,利用ASA 可得出三角形EMB与三角形CNB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MB=NB,再由∠MBE=60°,利用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三角形BMN为等边三角形;可得∠BMN=60°,进行可得∠BMN=∠ABD,故MN//AB,从而可判断②,⑤正确;③无法证明PM=PN,因此不能得到BD⊥AE;④由①得∠EAB=∠CD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可证得结论.【详解】①∵等边△ABD和等边△BCE,∴AB=DB,BE=BC,∠ABD=∠EBC=60°,∴∠ABE=∠DBC=120°,在△ABE和△DBC中,∵AB DBABE DBC BE BC⎪∠⎪⎩∠⎧⎨===,∴△ABE≌△DBC(SAS),∴AE=DC,故①正确;∵△ABE≌△DBC,∴∠AEB=∠DCB,又∠ABD=∠EBC=60°,∴∠MBE=180°-60°-60°=60°,即∠MBE=∠NBC=60°,在△MBE和△NBC中,∵AEB DCB EB CBMBE NBC ∠∠∠⎧⎪⎪⎩∠⎨===,∴△MBE≌△NBC(ASA),∴BM=BN,∠MBE=60°,则△BMN为等边三角形,故⑤正确;∵△BMN为等边三角形,∴∠BMN=60°,∵∠ABD=60°,∴∠BMN=∠ABD,∴MN//AB,故②正确;③无法证明PM=PN,因此不能得到BD⊥AE;④由①得∠EAB=∠CDB,∠APC+∠PAC+∠PCA=180°,∴∠PAC+∠PCA=∠PDB+∠PCB=∠DBA=60°,∵∠DPM =∠PAC+∠PCA∴∠DPM =60°,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⑤.【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2=4,则△A n B n A n+1的边长为_____.【答案】2n.【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8,A4B4=8B1A2=16,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MON=30°,∵OA2=4,∴OA1=A1B1=2,∴A2B1=2,∵△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2∥A3B3,B1A2∥B2A3,∴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8,A4B4=8B1A2=16,A5B5=16B1A2=32,以此类推△A n B n A n+1的边长为 2n.故答案为:2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条件得到OA5=2OA4=4OA3=8OA2=16OA1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Rt△ABC 中,AB=AC,∠BAC=90°,AD 是 BC 边上的高,E 是 AD 上的一点。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三边上,E 是AC 的中点,AD 、BE 、CF 交于一点G ,BD=2DC ,S △GEC =3,S △GDC =4,则△ABC 的面积是_____.【答案】30【解析】【分析】由于BD =2DC ,那么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 △ABD =2S △ACD ,而S △ABC =S △ABD +S △ACD ,可得出S △ABC =3S △ACD ,而E 是AC 中点,故有S △AGE =S △CGE ,于是可求S △ACD ,从而易求S △ABC .【详解】解:∵BD =2DC ,∴S △ABD =2S △ACD ,∴S △ABC =3S △ACD .∵E 是AC 的中点,∴S △AGE =S △CGE .又∵S △GEC =3,S △GDC =4,∴S △ACD =S △AGE +S △CGE +S △CGD =3+3+4=10,∴S △ABC =3S △ACD =3×10=30.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加减计算.注意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面积相等、同高的三角形底相等.2.如图,1BA 和1CA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2BA 是1A BD ∠的角平分线, 2CA 是1A CD ∠的角平分线,3BA 是2A BD ∠的角平分线,3CA 是2A CD ∠的角平分线,若1A α∠=,则2018A ∠=_____________【答案】20172α【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 1BC=12∠ABC ,∠A 1CD=12∠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 ,∠A 1CD=∠A 1BC+∠A 1,整理即可得解,同理求出∠A 2,可以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12,根据此规律即可得解. 【详解】∵A 1B 是∠ABC 的平分线,A 1C 是∠ACD 的平分线,∴∠A 1BC=12∠ABC ,∠A 1CD=12∠ACD , 又∵∠ACD=∠A+∠ABC,∠A 1CD=∠A 1BC+∠A 1, ∴12(∠A+∠ABC )=12∠ABC+∠A 1, ∴∠A 1=12∠A , ∵∠A 1=α.同理理可得∠A 2=12∠A 1=12α,∠A 3=12∠A 2=212α, ……, ∴∠A 2018=20172α, 故答案为20172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答案】720°.【解析】【分析】先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计算出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然后再根据内角和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6﹣2)×180°=720°,故答案为72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内角和定理:(n ﹣2)•180 (n≥3)且n 为整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4.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一个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详解】解:本题根据题意可得:(n -2)×180°=4×360°,解得:n=10.故答案为:10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它的周长为__cm .【答案】22【解析】【分析】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详解】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 ,底边是9cm 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 ,腰长是9cm 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6.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10cm ,一边长是6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或_____cm .【答案】22cm, 26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cm 和6cm ,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1)当腰是6cm 时,周长=6+6+10=22cm ;(2)当腰长为10cm 时,周长=10+10+6=26cm ,所以其周长是22cm 或26cm .故答案为:22,26.【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若130BPC ∠=︒,则A∠=_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以求得∠PBC+∠PCB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在△PBC中,∠BPC=130°,∴∠PBC+∠PCB=180°-130°=50°.∵PB、PC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ABC+∠ACB=2(∠PBC+∠PCB)=2×50°=100°,在△ABC中,∠A=180°-(∠ABC+∠ACB)=180°-100°=80°.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1:2:3,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_____.【答案】5:4:3【解析】试题解析:设此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x,2x,3x,则x+2x+3x=180,6x=180,x=30,∴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相应的三个外角分别为150°、120°、90°,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150°:120°:90°=5:4:3,故答案为5:4:3.∠__________.9.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外角CBF=【答案】72︒【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360°÷5=72°.故外角∠CBF 等于72°.故答案为:72︒.【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的知识点.10.如图所示,请将12A ∠∠∠、、用“>”排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A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2>∠1,∠1>∠A∴∠2>∠1>∠A ,故答案为:∠2>∠1>∠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11.如图,△ABC 中,角平分线AD 、BE 、CF 相交于点H ,过H 点作HG ⊥AC ,垂足为G ,那么∠AHE 和∠CHG 的大小关系为( )A.∠AHE>∠CHG B.∠AHE<∠CHG C.∠AHE=∠CHG D.不一定【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AD、BE、CF为△ABC的角平分线可设∠BAD=∠CAD=x,∠ABE=∠CBE=y,∠BCF=∠ACF=z,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2x+2y+2z=180°即x+y+z=90°在△AHB中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HE=x+y=90°﹣z,在△CHG中,∠CHG=90°﹣z,故可得出结论.【详解】∵AD、BE、CF为△ABC的角平分线∴可设∠BAD=∠CAD=x,∠ABE=∠CBE=y,∠BCF=∠ACF=z,∴2x+2y+2z=180°即x+y+z=90°,∵在△AHB中,∠AHE=x+y=90°﹣z,在△CHG中,∠CHG=90°﹣z,∴∠AHE=∠CHG,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已知如图,△ABC中,∠ABC=50°,∠BAC=60°,BO、AO分别平分∠ABC 和∠BAC,求∠BCO的大小()A.35°B.40°C.55°D.60°【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内角和可求出∠ACB=180°-50°-60°=7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然后可得: 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OC平分∠ACB,所以∠BCO =12∠ACB=35°.详解: 因为∠ABC=50°,∠BAC=60°,所以∠ACB=180°-50°-60°=70°,,因为BO,AO分别平分∠ABC和∠BAC,所以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OC平分∠ACB,所以∠BCO =12∠ACB=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答案】C【解析】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n﹣2)•180°=3×360°,解得n=8,∴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八”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写.14.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够单独铺满地面的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答案】C【解析】【分析】由镶嵌的条件知,在一个顶点处各个内角和为360°.【详解】∵正三角形的内角=180°÷3=60°,360°÷60°=6,即6个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正方形的内角=360°÷4=90°,360°÷90°=4,即4个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正五边形的内角=180°-360°÷5=108°,360°÷108°≈3.3,∴正五边形不能铺满地面;∵正六边形的内角=180°-360°÷6=120°,360°÷120°=3,即3个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故选C.【点睛】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7 B.8 C.9 D.10【答案】A【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x-=⨯+,180(2)2360180x=.解得:7故选A.16.如图,把△ABC沿EF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A=60°,∠1=85°,则∠2的度数()A.24°B.25°C.30°D.35°【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EF+∠AFE=120°,再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FEB+∠EFC=360°-120°=240°,再根据由折叠可得:∠B′EF+∠EFC′=∠FEB+∠EFC=240°,然后计算出∠1+∠2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60°,∴∠AEF+∠AFE=180°-60°=120°,∴∠FEB+∠EFC=360°-120°=240°,∵由折叠可得:∠B′EF+∠EFC′=∠FEB+∠EFC=240°,∴∠1+∠2=240°-120°=120°,∵∠1=85°,∴∠2=120°-85°=3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翻折以后,哪些角是对应相等的.17.如图,三角形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且S △ABD =S △ADC ,则AD 为( )A .高B .角平分线C .中线D .不能确定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ACD 共用一条高,再根据S △ABD =S △ADC ,列出面积公式,可得出BD=CD .解:设BC 边上的高为h ,∵S △ABD =S △ADC ,∴,故BD=CD ,即AD 是中线.故选C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8.若(a ﹣3)2+|b ﹣6|=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B .15C .12或15D .18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可得a 、b 的值,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三角形的腰,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详解】由(a ﹣3)2+|b ﹣6|=0,得a ﹣3=0,b ﹣6=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底边长为3,周长为6+6+3=1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是解题关键.19.在ΔABC 中,AB 3=,AC 5=,第三边BC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C 13<<B .4BC 12<< C .3BC 8<<D .2BC 8<<【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求出第三边的边长的取值范围.【详解】∵AB=3,AC=5,∴5-3<BC<5+3,即2<BC<8,故选D.【点睛】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08º,则这个多边形是()A.七边形 B.六边形 C.五边形 D.四边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08°,所以它的每一个外角都为72°,所以它的边数=360÷72=5(边).考点:⒈多边形的内角和;⒉多边形的外角和.。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点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A不与点O重合),点B在射线OM上运动(点B不与点O重合).(1)如图1,已知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①当∠ABO=60°时,求∠AEB的度数;②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AE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AEB的大小;(2)如图2,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E、F,在△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请直接写出∠ABO 的度数.【答案】(1)①135°②∠AEB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AEB=135°,详见解析(2)∠ABO=60°或45°【解析】【分析】(1)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分线定义,即可求解;②方法同①,只是把度数转化为角表示出来,即可解答;(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利用角的和差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要对谁是谁的3倍分类讨论..【详解】(1)如图1,①∵MN⊥PQ,∴∠AOB=90°,∵∠ABO=60°,∴∠BAO=30°,∵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ABE=12∠ABO=30°,∠BAE=12∠BAO=15°,∴∠AEB=180°﹣∠ABE﹣∠BAE=135°.②∠AEB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同①,得∠AEB=180°﹣∠ABE﹣∠BAE=180°﹣12∠ABO﹣12∠BAO=180°﹣12(∠ABO+∠BAO)=180°﹣12×90°=135°.(2)∠ABO的度数为60°.理由如下:如图2,∵∠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E、F,∴∠OAE+∠OAF=12(∠BAO+∠GAO)=90°,即∠EAF=90°,又∵∠BOA=90°,∴∠GAO>90°,①∵∠E=13∠EAF=30°,∠EOQ=45°,∠OAE+∠E=∠EOQ=45°,∴∠OAE=15°,∠OAE=12∠BAO=12(90﹣∠ABO)∴∠ABO=60°.②∵∠F=3∠E,∠EAF=90°∴∠E+∠F=90°∴∠E=22.5°∴∠EFA=90-22.5°=67.5°∵∠EOQ=∠EOM= ∠AOE= 45°,∴∠BAO=180°-(180°-45°-67.5°)×2=45°∴∠ABO=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角分线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2.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一:如图1.在△ABC中,已知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1902BOC A ︒∠=+∠.理由如下: ∵BO 和CO 分别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112ABC ∠=∠,122ACB ∠=∠; ∴()0011112()18090222ABC ACB A A ∠+∠=∠+∠=-∠=-∠, ∴11180(12)180909022BOC A A ︒︒︒︒⎛⎫∠=-∠+∠=--∠=+∠ ⎪⎝⎭(1)探究二:如图2中,已知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探究二:如图3中,已知O 是外角∠DBC 与外角∠E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答案】(1)12BOC A ∠=∠,理由见解析;(2)1902BOC A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BC =12∠ABC ,∠OCD =12∠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CD =12∠ACD =12∠A +∠OBD ,∠BOC =∠OCD -∠OBC ,然后整理即可得解;(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BC 和∠OCB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详解】(1)12BOC A ∠=∠,理由如下: ∵BO 和CO 分别是ABC ∠与ACD ∠的平分线,∴12OBD ABC ∠=∠,12OCD ACD ∠=∠,又∵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 ∴1122OCD ACD A OBD ∠=∠=∠+∠, ∵OCD ∠是BOC 的一个外角,∴1122BOC OCD OBD A OBD OBD A ∠=∠-∠=∠+∠-∠=∠ 即12BOC A ∠=∠ (2)∵BO 与CO 分别是∠CBD 与∠BCE 的平分线,∴∠OBC =12∠CBD ,∠OCB =12∠BCE 又∵∠CBD 与∠BCE 都是△ABC 的外角,∴∠CBD =∠A +∠ACB ,∠BCE =∠A +∠ABC ,∴∠OBC =12∠CBD =12(∠A +∠ACB ),∠OCB =12∠BCE =12(∠A +∠ABC ), ∴∠BOC =180°-(∠OBC +∠OCB )∴1902BOC 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 中,已知AD BC ⊥于点D ,AE 平分()BAC C B ∠∠>∠(1)试探究EAD ∠与C B ∠∠、的关系;(2)若F 是AE 上一动点,当F 移动到AE 之间的位置时,FD BD ⊥,如图2所示,此时EFD C B ∠∠∠与、的关系如何?(3)若F 是AE 上一动点,当F 继续移动到AE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FD BC ⊥,①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写出新的结论.【答案】(1)∠EAD=12(∠C-∠B ),理由见解析; (2)∠EFD=12(∠C-∠B ),理由见解析;(3)∠AFD=12(∠C-∠B)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图不难发现∠EAD=∠EAC-∠DA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用结论中出现的角替换∠EAC和∠DAC;(2)作AG BC⊥于G转化为(1)中的情况,利用(1)的结论即可解决;(3)作AH BC于H转化为(1)中的情况,利用(1)的结论即可解决.【详解】解:(1)∠EAD=12(∠C-∠B).理由如下:∵AE平分∠BAC,∴∠BAE=∠CAE=12∠BAC∵∠BAC=180°-(∠B+∠C)∴∠EAC=12[180°-(∠B+∠C)]∵AD⊥BC,∴∠ADC=90°,∴∠DAC=180°-∠ADC-∠C=90°-∠C,∵∠EAD=∠EAC-∠DAC∴∠EAD=12[180°-(∠B+∠C)]-(90°-∠C)=12(∠C-∠B).(2)∠EFD=12(∠C-∠B).理由如下:作AG BC⊥于G由(1)可知∠EAG=12(∠C-∠B ) ∵FD BD ⊥,AG BC ⊥∴FD ∥AG∴∠EAG=∠EFD ∴∠EFD=12(∠C-∠B ) (3)∠AFD=12(∠C-∠B ).理由如下:作AH BC ⊥于H由(1)可知∠EAH=12(∠C-∠B ) ∵FD BD ⊥,AH BC ⊥ ∴FD ∥AH∴∠EAH=∠AFD∴∠AFD=12(∠C-∠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综合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 中,记∠A=x 度,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三角形 个.(2)若 BD ,CE 为△ABC 的角平分线,则∠BHC= 度(结果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 BD ,CE 为△ABC 的高线,则∠BHC= 度(结果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图中共有三角形 8 个;(2)(90+12x ) ;(3)(180-x).【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题意观察图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ABC=180-2x,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求出∠BHC,根据高线的性质可知∠CDB=∠BEC=90º,再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答案【详解】解:(1)图中共有三角形 8 个;(2)∠BHC=(90+ 12x )度.∵BD,CE 分别是∠ABC,∠ACB 的平分线,∴∠BHC=180º-∠HBC-∠HCB=180º-12(∠ABC+∠ACB)= (90+12x )度.(3)∠BHC=(180-x)度,∵BD,CE 为△ABC 的高线,∴BD⊥AC,CE⊥AB,∴∠CDB=∠BEC=90º,∵∠BEC+∠ABC+∠BCH=180°∠CDB+∠ACB+∠CBH=180°∴∠BEC+∠ABC+∠BCH+∠CDB+∠ACB+∠CBH=360°∠ABC+∠BCH+∠ACB+∠CBH=180°∵∠ABC+∠ACB=180°-∠A∠BCH+∠CBH=180°-∠BHC∴180°-∠A+180°-∠BHC=180°∴∠BHC=(180-x)度【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结AD、CB,我们把这个图形称为“8字型”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容易得到:∠A+∠D=∠C+∠B.(1)用“8字型”如图2,∠A+∠B+∠C+∠D+∠E+∠F=___________;(2)造“8字型”如图3,∠A+∠B+∠C+∠D+∠E+∠F+∠G=_____________;(3)发现“8字型”如图4,BE、CD相交于点A,CF为∠BCD的平分线,EF为∠BED的平分线.①图中共有________个“8字型”;②若∠B:∠D:∠F=4:6:x,求x的值.【答案】(1)360°;(2)540;(3)①6;②x=5.【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3)①由图形即可得到结论;②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即可证得关系为∠D+∠B=2∠F,再根据∠B、∠D、∠F的比值,即可求得x的值;详解:(1)∵∠A+∠B=∠GKH+∠GHK,∠C+∠D=∠GHK+∠HGK,∠E+∠F=∠HGK+∠GKH,∠A+∠B+∠C+∠D+∠E+∠F=2(∠GKH+∠GHK+∠HGK)=2×180°=360°,故答案为:360°;(2)如图,连结BC,∵∠E+∠G=∠GCB+∠EBC ,∴∠A+∠B+∠C+∠D+∠E+∠F+∠G=五边形FABCD 的内角和,即∠A+∠B+∠C+∠D+∠E+∠F+∠G=(5-2)•180°=540°,故答案为:540°;(3)①图中共有6个“8字型”;故答案为:6.②:∵CF 平分∠BCD ,EF 平分∠BED∴∠DEG=∠AEG ,∠ACH=∠BCH ,∵在△DGE 和△FGC 中,∠DGE=∠FGC∴∠D+∠DEG=∠F+∠ACH∵在△BHC 和△FHE 中,∠BHC=∠FHE∴∠B+∠BCH=∠F+∠AEG∴∠D+∠DEG+∠B+∠BCH=∠F+∠ACH+∠F+∠AEG∴∠D+∠B=2∠F ;∵∠B :∠D :∠F=4:6:x ,∠D+∠B=2∠F ,∴x=5.点睛: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6.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AE BC ⊥,垂足为E ,作CF//AD ,交直线AE 于点F.设B α∠=,ACB β∠=.()1若B 30∠=,ACB 70∠=,依题意补全图1,并直接写出AFC ∠的度数;()2如图2,若ACB ∠是钝角,求AFC ∠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 ()3如图3,若B ACB ∠∠>,直接写出AFC ∠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答案】(1)补图见解析,AFC 20∠=;(2) ()1AFC 180βα2∠=--;(3) ()1AFC αβ2∠=-. 【解析】【分析】 (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和∠CAE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AD ,即可求出答案;(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D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A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即可;(3)求出∠DAE 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1如图1,B 30∠=,ACB 70∠=,BAC 180B ACB 80∠∠∠∴=--=,AD 是BAC ∠的平分线,1CAD CAB 402∠∠∴==, AE BC ⊥,AEC 90∠∴=,ACB 70∠=,EAC 180907020∠∴=--=,DAE CAD CAE 402020∠∠∠∴=-=-=,CF//AD ,AFC DAE 20∠∠∴==;()2如图2,ABC 中,BAC B ACB 180∠∠∠++=,()BAC 180B ACB ∠∠∠∴=-+.()180αβ=-+, AD 是BAC ∠的平分线,()11BAD BAC 90αβ22∠∠∴==-+, ()()11ADE B BAD α90αβ90βα22∠∠∠∴=+=+-+=--, AE BC ⊥,DAE ADE 90∠∠∴+=,()1DAE 90ADE βα2∠∠∴=-=-, CF//AD ,DAE AFC 180∠∠∴+=,()1AFC 180βα2∠∴=--; ()3如图3,ABC 中,BAC B ACB 180∠∠∠++=,()BAC 180B ACB ∠∠∠∴=-+,()180αβ=-+,AD 是BAC ∠的平分线,()11CAD BAC 90αβ22∠∠∴==-+,AE BC ⊥,AEC 90∠∴=,ACB β∠=,EAC 18090β90β∠∴=--=-,()()()11DAE CAE CAD 90β90αβαβ2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高、平行线的性质等,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操作示例:如图1,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ABD 的面积记为S 1,△ADC 的面积记为S 2.则S 1=S 2.解决问题:在图2中,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若△BDE 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ADEC 的面积为 .拓展延伸:(1)如图3,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且BD =2CD ,△ABD 的面积记为S 1,△ADC 的面积记为S 2.则S 1与S 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如图4,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连接BE 、CD 交于点O ,且BO =2EO ,CO =DO ,若△BOC 的面积为3,则四边形ADOE 的面积为 .【答案】解决问题:6; 拓展延伸:(1)S 1=2S 2 (2)10.5【解析】试题分析:解决问题:连接AE ,根据操作示例得到S △ADE =S △BDE ,S △ABE =S △AEC ,从而得到结论;拓展延伸:(1)作△ABD 的中线AE ,则有BE =ED =DC ,从而得到△ABE 的面积=△AED 的面积=△ADC 的面积,由此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O .则可得到△BOD 的面积=△BOC 的面积,△AOC 的面积=△AOD 的面积,△EOC 的面积=△BOC 的面积的一半, △AOB 的面积=2△AOE 的面积.设△AOD 的面积=a ,△AOE 的面积=b ,则a +3=2b ,a =b +1.5,求出a 、b 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解:解决问题连接AE .∵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S △ADE =S △BDE ,S △ABE =S △AEC .∵S △BDE =2,∴S △ADE =2,∴S △ABE =S △AEC =4,∴四边形ADEC 的面积=2+4=6.拓展延伸:解:(1)作△ABD的中线AE,则有BE=ED=DC,∴△ABE的面积=△AED的面积=△ADC的面积= S2,∴S1=2S2.(2)连接AO.∵CO=DO,∴△BOD的面积=△BOC的面积=3,△AOC的面积=△AOD的面积.∵BO=2EO,∴△EOC的面积=△BOC的面积的一半=1.5,△AOB的面积=2△AOE的面积.设△AOD的面积=a,△AOE的面积=b,则a+3=2b,a=b+1.5,解得:a=6,b=4.5,∴四边形ADOE的面积为=a+b=6+4.5=10.5.8.等边△ABC边长为6,P为BC上一点,含30°、60°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落在点P上,使三角板绕P点旋转。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2A ∠>∠>∠B .12A ∠>∠>∠C .21A ∠>∠>∠D .21A ∠>∠>∠2.如图,在△ABC 中,∠ACB=90°,D 在AB 上,将△ABC 沿CD 折叠,点B 落在AC 边上的点B′处,若'20ADB ∠=︒,则∠A 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3.小李同学将10,12,16,22cm cm cm cm 的四根木棒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凸四边形,若凸四边形对角线长为整数,则对角线最长为( ) A .25cm B .27cmC .28cmD .31cm4.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0cm B .7cm C .5cm D .2cm 5.若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n 条对角线,则n 的值是( ) A .1B .2C .3D .46.如图,//AB CD ,40C ∠=︒,60A ∠=︒,则F ∠的度数为( )A .10°B .20°C .30°D .40° 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a .那么a 的值可能是( )A .2B .9C .13D .158.如图,ABC 中,将A ∠沿DE 翻折,若30A ∠=︒,25BDA '∠=︒,则CEA '∠多少度( )A .60°B .75°C .85°D .90° 9.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8 B .19 C .20 D .21 10.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1,3,5C .2,3,4D .2,6,1011.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E 、F 分别是线段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为220cm ,则BEF 的面积是( )2cmA .5B .6C .7D .8 12.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2m B .3m C .5m D .7m 13.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能与3cm ,7c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3cmB .10cmC .4cmD .6cm14.如图,直线//BC AE ,CD AB ⊥于点D ,若150∠=︒,则BCD ∠的度数是( )A .60°B .50°C .40°D .30°15.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6cmB .3cm ,4cm ,8cmC .5cm ,6cm ,10cmD .5cm ,6cm ,11cm二、填空题16.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已知某“倍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60°,则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17.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8.如果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如图,点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PC=100︒,则∠BAC=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点E ,AD BC ⊥于点D ,且3AB =,6BC =,5CE =,则AD =_________.21.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22.如图中,36B ∠=︒,76C ∠=︒,AD 、AF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DAF ∠=________.23.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76B ∠=︒,36C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24.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则BFD ∠的度数是______.25.把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C =∠,90F ∠=,30D ∠=,45A ∠=,则12∠+∠等于___________度.26.如图,线段AD ,BE ,CF 两两相交于点H ,I ,G ,分别连接AB ,CD ,EF .则A B C D E F ∠+∠+∠+∠+∠+∠=____.三、解答题27.已知:如图90MON ∠=︒,与点O 不重合的两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BE 平分ABN ∠,BE 所在的直线与OAB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C . (1)当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且45BAO ∠=︒时,求ACB ∠的度数; (2)当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运动时,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给出证明;若发生变化,请求出ACB ∠的范围.28.()1若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求边数n .()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29.阅读材料在平面中,我们把大于180︒且小于360︒的角称为优角.如果两个角相加等于36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组角,简称互组.(1)若1∠,2∠互为组角,且1135∠=︒,则2∠=______. 习惯上,我们把有一个内角大于180︒的四边形俗称为镖形.(2)如图,在镖形ABCD 中,优角BCD ∠与钝角BCD ∠互为组角,试探索内角A ∠,B ,D ∠与钝角B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至少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说明理由.30.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90A C ∠=∠=︒.(1)如图1,若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的邻补角,请写出BE 与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如图2,若BF 、DE 分别平分ABC ∠、ADC ∠的邻补角,判断DE 与BF 位置关系并证明;(3)如图3,若BE 、DE 分别五等分ABC ∠、ADC ∠的邻补角(即11,55CDE CDN CBE CBM ∠=∠∠=∠),求E ∠度数.。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甲坐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丙说:“我坐在甲右边一列,乙前面一行.”那么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3,7)B.(5,5)C.(4,6)D.(4,7)2.把横截面边长为6厘米的方钢,锻打成直径为20厘米、厚4厘米的圆盘,若锻打时耗损为2%,应截多长的方钢?正确的算式是()A.3.14××4÷(1﹣2%)÷62B.3.14××4÷(1+2%)÷62C.3.14××4×(1﹣2%)÷62D.3.14××4×(1+2%)÷623.一个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2∶3,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4.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甲让乙先跑5m,设x秒后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A.7x=6.5x+5 B.7x+5=6.5x C.(7﹣6.5)x=5 D.6.5x=7x﹣55.笑笑用小正方体搭成了下面3个立体图形,从()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
A.正面B.左面C.右面D.上面6.x、y是两个变化的量,如果x3(0)=≠yy,在下面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A.x与y成正比例关系B.其图像是条直线C.y=3x D.若x×5,则y×57.笑笑用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这样折叠4次,再沿虚线剪一刀,打开后的图形接近圆。
他这样做利用了圆的什么知识?下面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圆的周长永远是它的直径的兀倍B.同圆(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C.正多边形边数越多越趋近圆D.圆是曲线图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精选试卷】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中考数学专项练习测试题(含解析) (2)
一、选择题1.如图,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2.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3.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B .7cm ,4cm ,2cmC .3cm ,4cm ,8cmD .3cm ,3cm ,4cm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a 2÷a 0•a 2=a 4 B .a 2÷(a 0•a 2)=1 C .(﹣1.5)8÷(﹣1.5)7=﹣1.5 D .﹣1.58÷(﹣1.5)7=﹣1.55.某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长方体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S V h h=≠,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6.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30ABC ∠=︒),其中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A .10︒B .20︒C .30D .40︒7.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8.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CF ,∠F=∠ACB=90°,则∠DBC 的度数为( )A .10°B .15°C .18°D .30° 9.分式方程()()31112x x x x -=--+的解为( ) A .1x = B .2x = C .1x =- D .无解10.如图,AB ∥CD ,AE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若∠C=70°,则∠AED 度数为( )A.110°B.125°C.135°D.140°11.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201508x x=-B.1201508x x=+C.1201508x x=-D.1201508x x=+12.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A.12 B.24 C.123D.16313.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9B.8C.7D.614.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过点(3,0),下列结论:①abc>0;②a﹣b+c<0;③2a+b>0;④b2﹣4ac>0;正确的有()个.A.1B.2C.3D.415.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A.2-B.0 C.1 D.21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 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17.在△ABC中(2cosA-2)2+|1-tanB|=0,则△ABC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1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b+c<0;②a﹣b+c<0;③b+2a<0;④abc>0.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20.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783230x yx y+=⎧⎨+=⎩B.782330x yx y+=⎧⎨+=⎩C.302378x yx y+=⎧⎨+=⎩D.303278x yx y+=⎧⎨+=⎩21.下列命题中,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个.①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统计量;②影响超市进货决策的主要统计量是众数;③折线统计图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④水中捞月是必然事件.A.1B.2C.3D.422.已知11(1)11A x x ÷+=-+,则A =( ) A .21x x x -+ B .21x x - C .211x - D .x 2﹣123.函数21y x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2 B .x ≥1 C .x >12 D .x ≥1224.若0xy <,则2x y 化简后为( )A .x y -B .x yC .x y -D .x y -- 25.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kx +k 2=0的一根为x =﹣1,则k 的值为( ) A .﹣1B .0C .1或﹣1D .2或0 26.若一组数据2,3,,5,7的众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2B .3C .5D .7 27.如图,矩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E 、F ,连结BF 交AC 于点M ,连结DE 、BO .若∠COB=60°,FO=FC ,则下列结论:①FB 垂直平分OC ;②△EOB ≌△CMB ;③DE=EF ;④S △AOE :S △BCM =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28.如图,AB ∥CD ,∠C=80°,∠CAD=60°,则∠BAD 的度数等于( )A .60°B .50°C .45°D .40°29.某种工件是由一个长方体钢块中间钻了一个上下通透的圆孔制作而成,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工件的左视图是 ( )A.B.C.D.30.下列由阴影构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31.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P,已知点A,C,D在坐标轴上,BD⊥DC,▱ABCD的面积为6,则k=_____.32.九年级三班小亮同学学习了“测量物体高度”一节课后,他为了测得如图所放风筝的高度,进行了如下操作:(1)在放风筝的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风筝C的仰角∠CBD=60°;(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出风筝线BC的长度为70米;(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B=1.5米.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风筝的高度CE约为_____米.(精确到0.1米,3≈1.73).3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ax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1c a +的值等于_______. 34.已知扇形AOB 的半径为4cm ,圆心角∠AOB 的度数为90°,若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cm35.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线照射到正五边形上,则∠1= ______.36.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某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某一时刻,旗杆AB 的影子一部分落在水平地面L 的影长BC 为5米,落在斜坡上的部分影长CD 为4米.测得斜CD 的坡度i =1:√3.太阳光线与斜坡的夹角∠ADC =80°,则旗杆AB 的高度_____.(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0°=0.8,tan50°=1.2,√3=1.732)37.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a 2﹣|b|,则2☆(﹣3)=_____.38.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变,且甲、乙两车单独运完这批货物分别用2, a a 次;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甲车共运180吨;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乙车共运270吨,现甲、乙、丙合运相同次数把这批货物运完,货主应付甲车主的运费为___________ 元.(按每吨运费20元计算)39.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11k y x=(0x >)及22k y x =(0x >)的图象分别交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4,则12k k =﹣________.40.82=_______________.41.如图,Rt AOB ∆中,90AOB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上,则tan BAO ∠的值为_____.42.已知62x =+,那么222x x -的值是_____.43.分解因式:x 3﹣4xy 2=_____.44.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 600 000km 2,把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45.如图,添加一个条件: ,使△ADE ∽△ACB ,(写出一个即可)46.如图:已知AB=10,点C 、D 在线段AB 上且AC=DB=2; P 是线段CD 上的动点,分别以AP 、PB 为边在线段AB 的同侧作等边△AEP 和等边△PFB ,连结EF ,设EF 的中点为G ;当点P 从点C 运动到点D 时,则点G 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__.47.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 n 22x 1+=+的解是负数,则n 的取值范围为 . 48.如果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4a =,2a 是1a 的差倒数,3a 是2a 的差倒数,4a 是3a 的差倒数,…,依此类推,则 2019a =___________ .49.色盲是伴X 染色体隐性先天遗传病,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从男性体检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体检表,统计结果如表:抽取的体检表数n 50 100 200 4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2000 色盲患者的频数m3 7 13 29 37 55 69 85 105 138 色盲患者的频率m/n 0.060 0.070 0.065 0.073 0.074 0.069 0.069 0.071 0.070 0.069根据表中数据,估计在男性中,男性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01).50.如图,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 =90°,若AB =5,BC =8,则EF 的长为______.51.已知10a b b -+-=,则1a +=__.52.如图是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分别记做△ABC 与△A′B′C′,现将两块三角尺重叠在一起,设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为M ,绕中点M 转动上面的三角尺ABC ,使其直角顶点C 恰好落在三角尺A′B′C′的斜边A′B′上.当∠A =30°,AC =10时,两直角顶点C ,C′间的距离是_____.53.如图所示,过正五边形ABCDE 的顶点B 作一条射线与其内角EA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且60ABP ∠=︒,则APB ∠=_____度.5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 +3=0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_____.55.二元一次方程组627x y x y +=⎧⎨+=⎩的解为_____. 56.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C=90°,AC=8cm ,BC=6cm .现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B重合,那么折痕长等于 cm.57.如图①,在矩形 MNPQ 中,动点 R 从点 N 出发,沿N→P→Q→M 方向运动至点 M 处停止,设点 R 运动的路程为 x,△MNR 的面积为 y,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矩形 MNPQ 的面积是________.58.“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的速度比原来列车的速度每小时快40千米,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320千米,求“复兴号”的速度.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59.若式子3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60.如图,点A在双曲线y=4x上,点B在双曲线y=kx(k≠0)上,AB∥x轴,过点A作AD⊥x轴于D.连接OB,与AD相交于点C,若AC=2CD,则k的值为____.【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 2.D 3.D 4.D 5.C6.B 7.D 8.B 9.D 10.B 11.D 12.D 13.A 14.B 15.A 16.B 17.D 18.D 19.C 20.A 21.C 22.B 23.D 24.A 25.A 26.C27.A28.D29.A30.B二、填空题31.-3【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矩形BDOA面积在得到矩形PDOE面积应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意义即可详解:过点P做PE⊥y轴于点E∵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又∵BD⊥x轴∴32.1【解析】试题分析:在Rt△CBD中知道了斜边求60°角的对边可以用正弦值进行解答试题解析:在Rt△CBD中DC=BC•sin60°=70×≈6055(米)∵AB=15∴CE=6055+15≈6213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2﹣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公式得到关于a和c的等式整理后即可得到的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4a(2﹣c)=0整理得:34.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和弧长公式可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cm根据题意得2πr=解得r=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35.30°【解析】【分析】【详解】解:∵AB//CD∴∠BAC+∠ACD=180°即∠1+∠EAC+∠ACD=180°∵五边形是正五边形∴∠EAC=108°∵∠ACD=42°∴∠1=180°-42°-136.2m【解析】【分析】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作DF⊥CE于点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EFCF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作DF⊥CE于点F在△DCF中∵CD=4mDF:CF=1:337.1【解析】解:2☆(﹣3)=22﹣|﹣3|=4﹣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规定的运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8.【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两车单独运这批货物分别用2a次a次能运完甲的效率应该为乙的效率应该为那么可知乙车每次货运量是甲车的2倍根据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甲车共运了180吨;若乙丙两车合39.【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的面积为的面积为然后两个三角形面积作差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的面积为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反比40.【解析】【分析】先把化简为2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解【详解】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正确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是关键41.【解析】【分析】过作轴过作轴于于是得到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作轴过作轴于则∵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上∴∵∴∴∴∴∴∴故答案42.4【解析】【分析】将所给等式变形为然后两边分别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注意正确43.x(x+2y)(x﹣2y)【解析】分析:原式提取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x(x2-4y2)=x(x+2y)(x-2y)故答案为x(x+2y)(x-2y)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44.6×106【解析】【分析】【详解】将9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6×106故答案为96×10645.∠ADE=∠ACB(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详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方法:①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6.3【解析】【分析】分别延长AEBF交于点H易证四边形EPFH为平行四边形得出G为PH中点则G的运行轨迹为三角形HCD的中位线MN再求出CD的长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出MN的长度即可【详解】如图分别延长A47.n<2且【解析】分析:解方程得:x=n﹣2∵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负数∴n﹣2<0解得:n<2又∵原方程有意义的条件为:∴即∴n的取值范围为n<2且48.【解析】【分析】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分别算得a1a2a3a4…找出运算结果的循环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详解】∵a1=4a2=a3=a4=…数列以4−三个数依次不断循环∵2019÷3=673∴a201949.07【解析】【分析】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即可表示男性患色盲的概率【详解】解:观察表格发现随着实验人数的增多男性患色盲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常数007左右故男性中男性患色盲的概率为007故50.5【解析】【分析】【详解】试题解析:∵∠AFB=90°D为AB的中点∴DF=AB=25∵DE 为△ABC的中位线∴DE=BC=4∴EF=DE-DF=15故答案为15【点睛】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51.【解析】【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结合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出ab的值进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b﹣1|=0又∵∴a﹣b=0且b﹣1=0解得:a=b=1∴a+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52.5【解析】【分析】连接CC1根据M是ACA1C1的中点AC=A1C1得出CM=A1M=C1M=AC=5再根据∠A1=∠A1CM=30°得出∠CMC1=60°△MCC1为等边三角形从而证出CC1=CM53.66【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度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度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的度数【详解】解:∵五边形为正五边形∴度∵是的角平分线∴度∵∴故答案为:6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54.-2【解析】【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还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2-2x+3=0有实数根55.【解析】【分析】由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都可求解【详解】②﹣①得③将③代入①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56.cm【解析】试题解析:如图折痕为GH由勾股定理得:AB==10cm由折叠得:AG=BG=AB=×10=5cmGH⊥AB∴∠AGH=90°∵∠A=∠A∠AGH=∠C=90°∴△ACB∽△AGH∴∴∴G57.20【解析】【分析】根据图象横坐标的变化问题可解【详解】由图象可知x=4时点R 到达Px=9时点R到Q点则PN=4QP=5∴矩形MNPQ的面积是20【点睛】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探究题考查了动点到达58.【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59.x≥﹣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求出x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3≥0解得:x≥﹣3则x的取值范围是:x≥﹣3故答案为:x≥﹣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60.12【解析】【详解】解:设点A的坐标为(a)则点B的坐标为()∵AB∥x轴AC=2CD∴∠BAC=∠ODC∵∠ACB=∠DCO∴△ACB∽△DCO∴∵OD=a则AB=2a∴点B的横坐标是3a∴3a=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按照题中所述,进行实际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详解】 解:将图形按三次对折的方式展开,依次为:.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得到a>0,再根据对称轴确定出b ,根据二次函数图形与x 轴的交点个数,判断24b ac -的符号,根据图象发现当x=1时y=a+b+c<0,然后确定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情况,即可得解.【详解】∵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上,∴a >0, ∵对称轴为直线02b x a=->, ∴b <0,二次函数图形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24b ac ->0,∵当x =1时y =a +b +c <0,∴24y bx b ac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且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反比例函数a b c y x++=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只有D 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点睛】 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D【解析】【详解】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故选D .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方法,逐项判定即可.详解:∵a 2÷a 0•a 2=a 4, ∴选项A 不符合题意;∵a 2÷(a 0•a 2)=1,∴选项B 不符合题意;∵(-1.5)8÷(-1.5)7=-1.5,∴选项C 不符合题意;∵-1.58÷(-1.5)7=1.5,∴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方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a≠0,因为0不能做除数;②单独的一个字母,其指数是1,而不是0;③应用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时,底数a 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但必须明确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由题意可知:00v h >>, , ∴ (0)v s h h=≠中,当v 的值一定时,s 是h 的反比例函数, ∴函数 (0)v s h h =≠的图象当00v h >>,时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 故选C.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m n,解:直线//+︒,∴∠+∠∠+∠=21180ABC BAC∠=︒,∠,9030ABC=︒∠=︒,140BAC︒︒=︒︒︒,∴∠=---2180309040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x﹣x2﹣x+2=3,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始终注意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解析:B【解析】【分析】由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CAB=11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E=55°,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CD,∴∠BAC+∠C=180°,∵∠C=70°,∴∠CAB=180°-70°=110°,又∵AE平分∠BAC,∴∠CAE=55°,∴∠AED=∠C+∠CAE=1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用x表示甲和乙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再根据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乙每小时做(x+8)个零件,∵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1201508x 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2.D解析:D【解析】如图,连接BE,∵在矩形ABCD中,AD∥BC,∠EFB=60°,∴∠AEF=180°-∠EFB=180°-60°=120°,∠DEF=∠EFB=60°.∵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 边的B′处,∴∠BEF=∠DEF=60°.∴∠AEB=∠AEF-∠BEF=120°-60°=60°.在Rt △ABE 中,AB=AE•tan ∠AEB=2tan60°=23.∵AE=2,DE=6,∴AD=AE+DE=2+6=8.∴矩形ABCD 的面积=AB•AD=23×8=163.故选D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答: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解析:B【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a >0,对称轴x=-2b a=1,即2a +b =0,c <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x=-1时y=0,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故△=b 2﹣4ac >0,由此即可判断.【详解】 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 >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b a=1, ∴b =﹣2a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c <0,∴abc>0,所以①正确;∵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x=﹣1时,y=0,∴a﹣b+c=0,所以②错误;∵b=﹣2a,∴2a+b=0,所以③错误;∵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所以④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系数所代表的含义.15.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2<﹣1,故正确;B.0>﹣1,故本选项错误;C.1>﹣1,故本选项错误;D.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16.B解析:B【解析】【分析】①点P在AB上时,点D到AP的距离为AD的长度,②点P在BC上时,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PB=∠PAD,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列出比例式整理得到y与x的关系式,从而得解.【详解】①点P在AB上时,0≤x≤3,点D到AP的距离为AD的长度,是定值4;②点P在BC上时,3<x≤5,∵∠APB+∠BAP=90°,∠PAD+∠BAP=90°,∴∠APB=∠PAD,又∵∠B=∠DEA=90°,∴△ABP∽△DEA,∴ABDE=APADAB APDE AD=,即34xy=,∴y=12x,纵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图形符合,故选B.1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得∠A、∠B 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答案.【详解】解:由()2+|1-tanB|=0,得,1-tanB=0.解得∠A=45°,∠B=45°,则△ABC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熟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1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A是假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B是假命题;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C是假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D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9.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①当x=1时,y=a+b+c=0,故本选项错误;②当x=﹣1时,图象与x轴交点负半轴明显大于﹣1,∴y=a﹣b+c<0,故本选项正确;③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知a<0,∵对称轴为1>x=﹣>0,∴2a+b<0,故本选项正确;④对称轴为x=﹣>0,∴a、b异号,即b>0,∴abc<0,故本选项错误;∴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②③.故选B.点评: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的确定:(1)a由抛物线开口方向确定:开口方向向上,则a>0;否则a<0;(2)b由对称轴和a的符号确定:由对称轴公式x=﹣b2a判断符号;(3)c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交点在y轴正半轴,则c>0;否则c<0;(4)当x=1时,可以确定y=a+b+C的值;当x=﹣1时,可以确定y=a﹣b+c的值.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30 3278 x yx y+=⎧⎨+=⎩,故选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方差的意义,众数的定义、折线图及随机事件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①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统计量,正确,是真命题;②影响超市进货决策的主要统计量是众数,正确,是真命题;③折线统计图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正确,是真命题;④水中捞月是随机事件,故错误,是假命题,真命题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方差的意义,众数的定义、折线图及随机事件等知识,难度不大.22.B解析: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111)11x x++-(,再将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再用分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A=11111x x++-=111xx x+-=21xx-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D解析:D【解析】【分析】由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行关于x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2x-1≥0,解得:x≥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24.A解析:A【解析】【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隐含条件y>0,又xy<0,可知x<0,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解答【详解】y>0,∵xy<0,∴x<0,∴原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25.A解析:A【解析】【分析】把x=﹣1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解:把x=﹣1代入方程得:1+2k+k2=0,解得:k=﹣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6.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这组数据的众数为7,∴x=7,则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3,5,7,7,中位数为:5.故选C.考点:众数;中位数.27.A解析:A【解析】【分析】①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可得结论;②证△OMB≌△OEB得△EOB≌△CMB;③先证△BEF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F=EF,再证▱DEBF得出DE=BF,所以得DE=EF;④由②可知△BCM≌△BEO,则面积相等,△AOE和△BEO属于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其面积比就等于两底的比,即S△AOE:S△BOE=AE:BE,由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出BE=2OE=2AE,得出结论S△AOE:S△BOE=AE:BE=1:2.【详解】试题分析:①∵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OB=OC,∵∠COB=60°,∴△OBC是等边三角形,∴OB=BC,∵FO=FC,∴FB垂直平分OC,故①正确;②∵FB垂直平分OC,∴△CMB≌△OMB,∵OA=OC,∠FOC=∠EOA,∠DCO=∠BAO,∴△FOC≌△EOA,∴FO=EO,易得OB⊥EF,∴△OMB≌△OEB,∴△EOB≌△CMB,故②正确;③由△OMB≌△OEB≌△CMB得∠1=∠2=∠3=30°,BF=BE,∴△BEF是等边三角形,∴BF=EF,∵DF∥BE且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BF,∴DE=EF,故③正确;④在直角△BOE中∵∠3=30°,∴BE=2OE,∵∠OAE=∠AOE=30°,∴AE=OE,∴BE=2AE,∴S△AOE:S△BOE=1:2,又∵FM:BM=1:3,∴S△BCM =34S△BCF=34S△BOE∴S△AOE:S△BCM=2:3故④正确;所以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4个考点:(1)矩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8.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故选D.29.A解析:A【解析】从左面看应是一长方形,看不到的应用虚线,由俯视图可知,虚线离边较近,。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1.如图,在△ABC 中,AB=BC=AC=20 cm .动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匀速运动.已知点P ,点Q 的速度都是2 cm/s ,当点P 第一次到达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A=______度;(2)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1)60;(2)103或203;(3)5或20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需分∠APQ=90°和∠AQP=90°两种情况进行解答;(3)需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解答:①由∠A=60°,则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详解】解:(1)60°.(2)∵∠A=60°,当∠APQ=90°时,∠AQP=90°-60°=30°.∴QA=2PA .即2022 2.t t -=⨯解得 10.3t = 当∠AQP=90°时,∠APQ=90°-60°=30°.∴PA=2QA .即2(202)2.t t -=解得 20.3t = ∴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102033或. (3)①由题意得:AP=2t ,AQ=20-2t∵∠A=60°∴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2t=20-2t ,解得t=5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则所用时间为:4÷2=20综上,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t=5或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动点问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类讨论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2.定义:如果一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2个小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好线”: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小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好好线”.理解:(1)如图1,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边上,且AD BD BC ==,求A ∠的大小;(2)在图1中过点C 作一条线段CE ,使BD ,CE 是ABC ∆的“好好线”;在图2中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好好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画出一种即可);应用:(3)在ABC ∆中,27B ∠=,AD 和DE 是ABC ∆的“好好线”,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边上,且AD BD =,DE CE =,请求出C ∠的度数.【答案】(1)36°;(2)见详解;(3)18°或42°【解析】【分析】(1)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三对角相等,设∠A=∠ABD=x ,表示出∠BDC 与∠C ,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即可确定出∠A 的度数.(2)根据(1)的解题过程作出△ABC 的“好好线”;45°自然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过底角一顶点作对边的高,发现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可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种情形以一底角作为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则另一底角被分为45°和22.5°,再以22.5°分别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顶角,易得其中作为底角时所得的三个三角形恰都为等腰三角形;(3)用量角器,直尺标准作27°角,而后确定一边为BA,一边为BC,根据题意可以先固定BA的长,而后可确定D点,再分别考虑AD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或者底边,兼顾A、E、C在同一直线上,易得2种三角形ABC;根据图形易得∠C的值;【详解】解:(1)∵AB=AC,∴∠ABC=∠C,∵BD=BC=AD,∴∠A=∠ABD,∠C=∠BDC,设∠A=∠ABD=x,则∠BDC=2x,∠C=°180-2x可得°180-22x x∴x=36°则∠A=36°;(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①当AD=AE时,∵2x+x=27°+27°,∴x=18°;②当AD=DE时,∵27°+27°+2x+x=180°,∴x=42°;综上所述,∠C为18°或42°的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外角间的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1)已知△ABC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2)已知△ABC中,∠C是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B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请探求∠ABC与∠C之间的关系.【答案】(1)图形见解析(2) ∠ABC与∠C之间的关系是∠ABC=135°-34∠C或∠ABC=3∠C或∠ABC=180°-3∠C或∠ABC=90°,∠C是小于45°的任意锐角.【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角度,要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运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计算出可能的角度,或者先从草图中确认可能的情况,及角度,然后画上.(2)在(1)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需要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列方程,可得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试题解析:(1)如图①②(共有2种不同的分割法).(2)设∠ABC=y,∠C=x,过点B的直线交边AC于点D.在△DBC中,①若∠C是顶角,如图,则∠CBD=∠CDB=90°-12x,∠A=180°-x-y.故∠ADB=180°-∠CDB=90°+12x>90°,此时只能有∠A=∠ABD,即180°-x-y=y-1902x⎛⎫-⎪⎝⎭,∴3x+4y=540°,∴∠ABC=135°-34∠C.②若∠C是底角,第一种情况:如图,当DB=DC时,∠DB C=x.在△ABD中,∠ADB=2x,∠ABD=y-x.若AB=AD,则2x=y-x,此时有y=3x,∴∠ABC=3∠C.若AB=BD,则180°-x-y=2x,此时有3x+y=180°,∴∠ABC=180°-3∠C.若AD=BD,则180°-x-y=y-x,此时有y=90°,即∠ABC=90°,∠C为小于45°的任意锐角.第二种情况:如图,当BD=BC时,∠BDC=x,∠ADB=180°-x>90°,此时只能有AD=BD,∴∠A=∠ABD=12∠BDC=12∠C<∠C,这与题设∠C是最小角矛盾.∴当∠C是底角时,BD=BC不成立.综上所述,∠ABC与∠C之间的关系是∠ABC=135°-34∠C或∠ABC=3∠C或∠ABC=180°-3∠C或∠ABC=90°,∠C是小于45°的任意锐角.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1)问是计算与作图相结合的探索.本问对学生运用作图工具的能力,以及运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并结合“方程思想”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本题不仅趣味性强,创造性强,而且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4.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连结AD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AD⊥BC ,BD=AD ,∴∠B=∠BAD=∠DAC=45°,又∵BE=AF ,∴△BDE≌△ADF(SAS),∴ED=FD ,∠BDE=∠ADF,∴∠EDF=∠EDA+∠ADF=∠EDA+∠BDE=∠BDA=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连结AD∵AB=AC ,∠BAC=90° ,D为BC中点 ,∴AD=BD ,AD⊥BC ,∴∠DAC=∠ABD=45° ,∴∠DAF=∠DBE=135°,又∵AF=BE ,∴△DAF≌△DBE(SAS),∴FD=ED ,∠FDA=∠EDB,∴∠EDF=∠EDB+∠FDB=∠FDA+∠FDB=∠ADB=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等于底边的一半,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5.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我们称之为黄金三角形,“黄金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已知如图1:黄金三角形△ABC中,∠A=36°,直线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ABD和△DBC都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AB=AC,∠A=36°,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将△ABC分割成三个等腰三角形,不要求写出画法,不要求证明,但是要标出所分得的每个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3)已知一个三角形可以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原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6°,求原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值.【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最大角的可能值为72°,90°,108°,126°,132°【解析】【分析】(1)通过角度转换得到∠ABD=∠BAD,和∠BDC=72°=∠C,即可判断;(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解答即可;(3)设原△ABD中有一个角为36°,可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逐个讨论:①当分割的直线过顶点B时②当分割三角形的直线过点D时情况和过点B一样的,③当分割三角形的直线过点A时,在分别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详解】解:(1)证明:∵∠ABC=(180-36)÷2=72;BD平分∠ABC,∠ABD=72÷2=36°,∴∠ABD=∠BAD,∴△ABD为等腰三角形,∴∠BDC=72°=∠C,∴△BCD为等腰三角形;(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作出,如图所示:(3)设原△ABD中有一个角为36°,可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逐个讨论:①当分割的直线过顶点B时,【1】:第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以A为顶点:则第二个等腰三角形BCD只可能以C为顶点此时∠A=36°,∠D=36°,∠B=72+36=108°,最大角的值为108°;【2】:第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以B为顶点:第二个等腰三角形BCD只可能以C为顶点此时:∠A=36°,∠D=18°,∠B=108+18=126°,最大角的值为126°;【3】第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以C为顶点:第二个等腰三角形BCD有三种情况△BCD以B为顶点:∠A=36°,∠D=72°,∴∠ABD=72°,最大角的值为72°;△BCD以C为顶点:∠A=36°,∠D=54°,∴∠ABD=90°,最大角的值为90°;△BCD以D为顶点:∠A=36°,∠D=36°∴∠ABD=108°,最大角的值为108°;②当分割三角形的直线过点D时情况和过点B一样的;③当分割三角形的直线过点A时,此时∠A=36°,∠D=12°,∠B=132°,最大角的值为132°;综上所述:最大角的可能值为72°,90°,108°,126°,132°.【点睛】本题是对三角形知识的综合考查,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度转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较大,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如果一个三角形能被一条线段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称这条线段为这个三角形的特异线,称这个三角形为特异三角形.(1)如图1,ABC ∆是等腰锐角三角形,()AB AC AB BC =>,若ABC ∠的角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且BD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则BDC ∠= 度.(2)如图2,ABC ∆中,2B C ∠=∠,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求证:AE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若ABC ∆是特异三角形,30A ∠=,B 为钝角,不写过程,直接写出所有可能的B 的度数.【答案】(1)72;(2)证明见解析;(3)∠B 度数为:135°、112.5°或140°.【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C=∠ABC=∠BDC=2∠A ,据此进一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通过证明△ABE 与△AEC 为等腰三角形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分当BD 为特异线、AD 为特异线以及CD 为特异线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详解】(1)∵AB=AC ,∴∠ABC=∠C ,∵BD 平分∠ABC ,∴∠ABD=∠CBD=12∠ABC , ∵BD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ABD 与△BCD 为等腰三角形,∴AD=BD=BC ,∴∠A=∠ABD ,∠C=∠BDC ,∴∠ABC=∠C=∠BDC,∵∠BDC=∠A+∠ABD=2∠A,设∠A=x,则∠C=∠ABC=∠BDC=2x,在△ABC中,∠A+∠ABC+∠C=180°,即:x+2x+2x=180°,∴x=36°,∴∠BDC=72°,故答案为:72;(2)∵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A=EC,∴△EAC为等腰三角形,∴∠EAC=∠C,∴∠AEB=∠EAC+∠C=2∠C,∵∠B=2∠C,∴∠AEB=∠B,∴△EAB为等腰三角形,∴AE是△ABC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当BD是特异线时,如果AB=BD=DC,则∠ABC=∠ABD+∠DBC=120°+15°=135°;如果AD=AC,DB=DC,则∠ABC=∠ABD+∠DBC=75°+37.5°=112.5°;如果AD=DB,DC=DB,则∠ABC=∠ABD+∠DBC=30°+60°=90°,不符合题意,舍去;如图4,当AD 是特异线时,AB=BD ,AD=DC ,则:∠ABC=180°−20°−20°=140°;当CD 为特异线时,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 度数为:135°、112.5°或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7.已知如图1,在ABC ∆中,AC BC =,90ACB ∠=,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AB 边上一点,直线BF 垂直于直线CE 于点F ,交CD 于点G .(1)求证:AE CG =.(2)如图2,直线AH 垂直于直线CE ,垂足为点H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 ,求证:BE CM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点D 是AB 中点,∠ACB =90°,可得出∠ACD =∠BCD =45°,判断出△AEC ≌△CGB ,即可得出AE =CG ;(2)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CMA +∠MCH =90°,∠BEC +∠MCH =90°,再根据AC =BC ,∠ACM =∠CBE =45°,得出△BCE ≌△CAM ,进而证明出BE =CM .【详解】(1)∵点D 是AB 中点,AC =BC ,∠ACB =90°,∴CD ⊥AB ,∠ACD =∠BCD =45°,∴∠CAD =∠CBD =45°,∴∠CAE =∠BCG .又∵BF ⊥CE ,∴∠CBG +∠BCF =90°.又∵∠ACE +∠BCF =90°,∴∠ACE =∠CBG .在△AEC和△CGB中,∵CAE BCGAC BCACE CBG∠=∠⎧⎪=⎨⎪∠=∠⎩,∴△AEC≌△CGB(ASA),∴AE=CG;(2)∵CH⊥HM,CD⊥ED,∴∠CMA+∠MCH=90°,∠BEC+∠MCH=90°,∴∠CMA=∠BEC.在△BCE和△CAM中,BEC CMAACM CBEBC AC∠=∠⎧⎪∠=∠⎨⎪=⎩,∴△BCE≌△CAM(AAS),∴BE=CM.【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点 B是 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C、D在 x 正半轴上.(1)如图,若∠BAO=60°,∠BCO=40°,BD、CE 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直接写出CF的长_____.(2)如图,△ABD是等边三角形,以线段B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BCQ,连接 QD并延长,交 y轴于点 P,当点 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满足 PD=23DC?请求出点C的坐标;(3)如图,以AB为边在AB的下方作等边△ABP,点B在 y轴上运动时,求OP的最小值.【答案】(1)6;(2)C的坐标为(12,0);(3)3 2 .【解析】【分析】(1)作∠DCH=10°,CH 交BD 的延长线于H,分别证明△OBD≌△HCD 和△AOB≌△FH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2)证明△CBA≌△Q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Q=∠BAC=60°,求出CD,得到答案;(3)以 OA 为对称轴作等边△ADE ,连接 EP ,并延长 EP 交 x 轴于点 F .证明点 P 在直线 EF 上运动,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详解】解:(1)作∠DCH =10°,CH 交 BD 的延长线于 H ,∵∠BAO =60°,∴∠ABO =30°,∴AB =2OA =6,∵∠BAO =60°,∠BCO =40°,∴∠ABC =180°﹣60°﹣40°=8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D =∠CBD =40°,∴∠CBD =∠DCB ,∠OBD =40°﹣30°=10°,∴DB =DC ,在△OBD 和△HCD 中,==OBD HCD DB DC ODC HDC ∠∠⎧⎪=⎨⎪∠∠⎩∴△OBD ≌△HCD (ASA ),∴OB =HC ,在△AOB 和△FHC 中,==ABO FCH OB HC AOB FHC ∠∠⎧⎪=⎨⎪∠∠⎩∴△AOB ≌△FHC (ASA ),∴CF=AB=6,故答案为6;(2)∵△ABD 和△BCQ 是等边三角形,∴∠ABD =∠CBQ =60°,∴∠ABC =∠DBQ ,在△CBA 和△QBD 中,BA BD ABCDBQ BC BQ =⎧⎪∠=∠⎨⎪=⎩∴△CBA ≌△QBD (SAS ),∴∠BDQ =∠BAC =60°,∴∠PDO =60°,∴PD =2DO =6,∵PD =23DC , ∴DC =9,即 OC =OD+CD =12,∴点 C 的坐标为(12,0);(3)如图3,以 OA 为对称轴作等边△ADE ,连接 EP ,并延长 EP 交 x 轴于点F .由(2)得,△AEP ≌△ADB ,∴∠AEP =∠ADB =120°,∴∠OEF =60°,∴OF =OA =3,∴点P 在直线 EF 上运动,当 OP ⊥EF 时,OP 最小,∴OP =12OF =32则OP 的最小值为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知识背景:我们在第十一章《三角形》中学习了三角形的边与角的性质,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第十三章《轴对称》中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一些探究题中经常用以上知识转化角和边,进而解决问题.问题:如图1,ABC 是等腰三角形,90BAC ∠=︒,D 是BC 的中点,以AD 为腰作等腰ADE ,且满足90DAE ∠=︒,连接CE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试探究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发现:(1)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探究:(2)如图2,当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除B 、C 外)时,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2拓展:(3)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CF 的形状.备用图【答案】(1)BC CF =;(2)BC CF =,证明见解析;(3)画图见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BC CF =;(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D ACE SAS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3)作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易证()ABD ACE SAS ∴≌,进而根据角度的代换,得出结论.【详解】解:(1)BC CF =.∵△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F ∴∠+∠=︒,45F ∴∠=︒,B F ∴∠=∠,BC CF ∴=.(2)BC CF =.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F ∴∠+∠=︒,45F ∴∠=︒,B F ∴∠=∠,BC CF ∴=.(3)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提示: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BFC ∴∠+∠=︒,45BFC ∴∠=︒,B BFC ∴∠=∠, BCF ∴是等腰三角形,90BCF ∠=︒, 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角度等量代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DCE ∠与AOB ∠,OC 平分AOB ∠.(1)如图1,DCE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D 、E ,90AOB DCE ∠=∠=︒,试判断线段CD 与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以下是小宇同学给出如下正确的解法:解:CD CE =.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 C 作 C F OC ⊥,交 O B 于点 F ,则90OCF ∠=︒,…请根据小宇同学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3)若120AOB ∠=︒,60DCE ∠=︒.①如图3,DCE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D 、E 时,(1)中的结论成立吗?为什么?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②如图4,DCE ∠的一边与 AO 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如图5,DCE ∠的一边与 BO 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①成立,理由见解析;②在图4中,(1)中的结论成立,OE OD OC -=.在图5中,(1)中的结论成立,OD OE OC -=【解析】【分析】(1)通过ASA 证明CDO CEF ∆∆≌即可得到CD=CE ;(2)过点 C 作CM OA ⊥,CN OB ⊥,垂足分别为 M ,N ,通过AAS 证明CMD CNE ∆∆≌同样可得到CD=CE ;(3)①方法一:过点 C 作 C M OA ⊥,CN OB ⊥垂足分别为 M ,N ,通过AAS 得到CMD CNE ∆∆≌,进而得到,CD CE DM EN ==,利用等量代换得到=OE OD ON OM ++,在 Rt CMO ∆中,利用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得12OM OC =,同理得到1 2ON OC =,所以OE OD OC +=;方法二:以CO 为一边作60FCO ∠=︒,交 O B 于点 F ,通过ASA 证明CDO CEF ∆∆≌,得到,CD CE OD EF ==,所以OE OD OE EF OF OC +=+==;②图4:以OC 为一边,作∠OCF=60°与OB 交于F 点,利用ASA 证得△COD ≌△CFE ,即有CD=CE ,OD=EF得到OE=OF+EF=OC+OD ;图5:以OC 为一边,作∠OCG=60°与OA 交于G 点,利用ASA 证得△CGD ≌△COE ,即有CD=CE ,OD=EF ,得到OE=OF+EF=OC+OD.【详解】解:(1)OC 平分AOB ∠,145∠=∠2=︒∴,390245,123︒︒∴∠=-∠=∴∠=∠=∠OC FC∴=又456590︒∠+∠=∠+∠=在CDO∆与CEF∆中,1346OC FC∠=∠⎧⎪=⎨⎪∠=∠⎩()CDO CEF ASA∴∆∆≌CD CE∴=(2)如图2,过点C作CM OA⊥,CN OB⊥,垂足分别为M,N,∴90CMD CNE∠=∠=︒,又∵OC平分AOB∠,∴CM CN=,在四边形O DCE中,12360AOB DCE∠+∠+∠+∠=︒,又∵90AOB DCE∠=∠=︒,∴12180∠+∠=︒,又∵13180∠+∠=︒,∴32∠=∠,在CMD∆与CNE∆中,32CMD CNECM CN∠=∠⎧⎪∠=∠⎨⎪=⎩∴()CMD CNE AAS∆∆≌,∴CD CE=.(3)①(1)中的结论仍成立.OE OD OC +=.理由如下:方法一:如图3(1),过点 C 作 C M OA ⊥,CN OB⊥,垂足分别为 M ,N ,∴90CMD CNE ∠=∠=︒,又∵OC 平分AOB ∠,∴CM CN =,在四边形ODCE 中,12360AOB DCE ∠+∠+∠+∠=︒,又∵60120180AOB DCE ∠+∠=︒+︒=︒,∴12180∠+∠=︒,又∵23180∠+∠=︒,∴13∠=∠,在CMD ∆与CNE ∆中,13CMD CNE CM CN ∠=∠⎧⎪∠=∠⎨⎪=⎩,∴()CMD CNE AAS ∆∆≌,∴,CD CE DM EN ==.∴OE OD OE OM DM OE OM EN ON OM +=++=++=+.在 Rt CMO ∆中,1490590302AOB ∠=︒-∠=︒-∠=︒,∴12OM OC =,同理1 2ON OC =, ∴1122OE OD OC OC OC +=+=. 方法二:如图3(2),以CO 为一边作60FCO ∠=︒,交 O B 于点 F ,∵OC 平分AOB ∠,∴1260∠=∠=︒,∴3180260FCO ∠=︒-∠-∠=︒,∴13∠=∠,32FCO ∠=∠=∠,∴COF ∆是等边三角形,∴CO CF =,∵4560DCE ∠=∠+∠=︒,6560FCO ∠=∠+∠=︒,∴46∠=∠,在CDO ∆与CEF ∆中,1346CO CF ∠=∠⎧⎪=⎨⎪∠=∠⎩∴()CDO CEF ASA ∆∆≌,∴,CD CE OD EF ==.∴OE OD OE EF OF OC +=+==.②在图4中,(1)中的结论成立,OE OD OC -=.如图,以OC 为一边,作∠OCF=60°与OB 交于F 点∵∠AOB=120°,OC 为∠AOB 的角平分线∴∠COB=∠COA=60°又∵∠OCF=60°∴△COF 为等边三角形∴OC=OF∵∠COF=∠OCD+∠DCF=60°,∠DCE=∠DCF+∠FCB=60°∴∠OCD=∠FCB又∵∠COD=180°-∠COA=180°-60°=120°∠CFE=180°-∠CFO=180°-60°=120°∴∠COD=∠CFE∴△COD≌△CFE(ASA)∴CD=CE,OD=EF∴OE=OF+EF=OC+OD即OE-OD=OC-=.在图5中,(1)中的结论成立,OD OE OC如图,以OC为一边,作∠OCG=60°与OA交于G点∵∠AOB=120°,OC为∠AOB的角平分线∴∠COB=∠COA=60°又∵∠OCG=60°∴△COG为等边三角形∴OC=OG∵∠COG=∠OCE+∠ECG=60°,∠DCE=∠DCG+∠GCE=60°∴∠DCG=∠OCE又∵∠COE=180°-∠COB=180°-60°=120°∠CGD=180°-∠CGO=180°-60°=120°∴∠CGD=∠COE∴△CGD≌△COE(ASA)∴CD=CE,OE=DG∴OD=OG+DG=OC+OE即OD-OE=O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做出辅助线证全等.。
江阴市江阴二中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阴市江阴二中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图(1)是我们常见的“箭头图”,其中隐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如图(1)“箭头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大小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使其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0°,则∠ABX+∠ACX= ;②如图(3),∠ABD,∠ACD的五等分线分别相交于点G1、G2、G3、G4,若∠BDC=135°,∠BG1C=67°,求∠A的度数.【答案】(1)∠BDC=∠A+∠B+∠C(2)①40°②50°【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关系解答;(2)①利用(1)的结论,直接计算出∠ABX+∠ACX的度数;②图(3)利用(1)的结论,根据∠BDC=135°,∠BG1C=67°,计算出相等的角:∠DBG4+∠DCG4的和,再次利用(1)的结论,求出∠A的度数.试题解析:(1)∠BDC=∠A+∠B+∠C.理由:连接AD并延长到M.因为∠BDM=∠BAD+∠B,∠CDM=∠CAD+∠C,所以∠BDM+∠CDM=∠BAD+∠B+∠CAD+∠C,即∠BDC=∠BAC+∠B+∠C.(2)①由(1)知:∠BXC=∠A+∠ABX+∠ACX,由于∠BXC=90°,∠A=50°所以∠ABX+∠ACX=∠BXC﹣∠A=90°﹣50°=40°.②在箭头图G1BDC中因为∠BDC=∠G1+∠G1BD+∠G1CD,又∵∠BDC=135°,∠BG1C=67°∵∠ABD,∠ACD的五等分线分别相交于点G1、G2、G3、G4∴4(∠DBG4+∠DCG4)=135°﹣67°∴∠DBG4+∠DCG4=17°.∴∠ABG1+∠ACG1=17°∵在箭头图G1BAC中∵∠BG1C=∠A+∠G1BA+∠G1CA,又∵∠BG1C=67°,∴∠A=50°.答:∠A的度数是50°.2.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C、BD,则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8字型”.(1)求证:∠A+∠C=∠B+D;(2)如图2,若∠CAB和∠BDC的平分线AP和DP相交于点P,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点M、N.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个;②若∠B=100°,∠C=120°,求∠P的度数;③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CAP=13∠CAB,∠CDP=13∠CDB”,试探究∠P与∠B、∠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3, 4;②∠P=110°;③3∠P=∠B+2∠C,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得到∠A+∠C=180°﹣∠AOC,∠B+∠D=180°﹣∠BOD,由对顶角相等,得到∠AOC=∠BOD,因而∠A+∠C=∠B+∠D;(2)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形”有3个,以O为交点的“8字形”有4个;②根据(1)的结论,以M为交点“8字型”中,∠P+∠CDP=∠C+∠CAP,以N为交点“8字型”中,∠P+∠BAP=∠B+∠BDP,两等式相加得到2∠P+∠BAP+∠CDP=∠B+∠C+∠CAP+∠BDP,由AP和DP是角平分线,得到∠BAP=∠CAP,∠CDP=∠BDP,从而∠P=12(∠B+∠C),然后将∠B=100º,∠C=120º代入计算即可;③与②的证明方法一样得到3∠P=∠B+2∠C.【详解】解:(1)在图1中,有∠A+∠C=180°﹣∠AOC,∠B+∠D=180°﹣∠BOD,∵∠AOC=∠BOD,∴∠A+∠C=∠B+∠D;(2)解: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3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4个:②以M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C+∠CAP,以N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B+∠BDP∴2∠P+∠BAP+∠CDP=∠B+∠C+∠CAP+∠BDP,∵AP、DP分别平分∠CAB和∠BDC,∴∠BAP=∠CAP,∠CDP=∠BDP,∴2∠P=∠B+∠C,∵∠B=100°,∠C=120°,∴∠P=12(∠B+∠C)=12(100°+120°)=110°;③3∠P =∠B+2∠C ,其理由是:∵∠CAP =13∠CAB ,∠CDP =13∠CDB , ∴∠BAP =23∠CAB ,∠BDP =23∠CDB , 以M 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 =∠C+∠CAP ,以N 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 =∠B+∠BDP∴∠C ﹣∠P =∠CDP ﹣∠CAP =13(∠CDB ﹣∠CAB ), ∠P ﹣∠B =∠BDP ﹣∠BAP =23(∠CDB ﹣∠CAB ). ∴2(∠C ﹣∠P )=∠P ﹣∠B ,∴3∠P =∠B+2∠C .故答案为:(1)证明见解析;(2)①3, 4;②∠P =110°;③3∠P =∠B+2∠C ,理由见解析.【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3.(问题探究)将三角形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1)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边CD 上时,直接写出A ∠与1∠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内部时,求证:122A ∠+∠=∠;(3)如图,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外部时,探索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拓展延伸)(4)如图,若把四边形ABCD 纸片沿EF 折叠,使点A 、D 落在四边形BCFE 的内部点A '、D 的位置,请你探索此时1∠,2∠,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发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答案】【问题探究】(1)∠1=2∠A ;(2)证明见详解;(3)∠1=2∠A+∠2;【拓展延伸】(4)()212360A D ∠+∠=∠+∠+︒.【解析】【分析】(1)运用折叠原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运用折叠原理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4)先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AEF、∠EFD,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1=2∠A .理由如下:由折叠知识可得:∠EA′D=∠A ;∵∠1=∠A+∠EA′D ,∴∠1=2∠A .(2)∵∠1+∠A′EA+∠2+∠A′DA=360°,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A+∠A′+∠A′EA+∠A′DA=360°,∴∠A′+∠A=∠1+∠2,由折叠知识可得∠A=∠A′,∴2∠A=∠1+∠2.(3)如图,∠1=2∠A+∠2理由如下:∵∠1=∠EFA+∠A ,∠EFA=∠A′+∠2,∴∠1=∠A+∠A′+∠2=2∠A+∠2,(4)如图,根据翻折的性质,()3181201∠=-∠,()4181202∠=-∠, ∵34360A D ∠+∠+∠+∠=︒, ∴()()180118023601122A D ∠+∠+-∠+-∠=︒, 整理得,()212360A 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四边形内角和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4.已知:线段AB ,以AB 为公共边,在AB 两侧分别作ABC ∆和ABD ∆,并使C D ∠=∠.点E 在射线CA 上.(1)如图l ,若ACBD ,求证:AD BC ∥; (2)如图2,若BD BC ⊥,请探究DAE ∠与C ∠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探究结论,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BAC BAD ∠=∠,过点D 作DF BC ∥交射线于点F ,当8DFE DAE ∠=∠时,求BAD ∠的度数.【答案】(1)见详解;(2)DAE ∠+2C ∠=90°,理由见详解;(3)99°.【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设CE 与BD 交点为G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CGB=∠D+∠DAE ,由BD BC ⊥,得∠CGB+∠C=90°,结合C D ∠=∠,即可得到结论;(3)设∠DAE=x ,则∠DFE=8x ,由DF BC ∥,DAE ∠+2C ∠=90°,得关于x 的方程,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C ,∠ADB 的度数,结合∠BAD=∠BAC ,即可求解.【详解】(1)∵AC BD ,∴∠C+∠CBD=180°,∵C D ∠=∠,∴∠D+∠CBD=180°,∴AD BC ∥;(2)DAE ∠+2C ∠=90°,理由如下:设CE 与BD 交点为G ,∵∠CGB 是∆ADG 的外角,∴∠CGB=∠D+∠DAE ,∵BD BC ⊥,∴∠CBD=90°,∴在∆BCG 中,∠CGB+∠C=90°,∴∠D+∠DAE+∠C=90°,又∵C D ∠=∠,∴DAE ∠+2C ∠=90°;(3)设∠DAE=x ,则∠DFE=8x ,∴∠AFD=180°-8x ,∵DF BC ∥,∴∠C=∠AFD=180°-8x ,又∵DAE ∠+2C ∠=90°,∴x+2(180°-8x)=90°,解得:x=18°,∴∠C=180°-8x=36°=∠ADB ,又∵∠BAD=∠BAC ,∴∠ABC=∠ABD=12∠CBD=45°, ∴∠BAD=180°-45°-36°=9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外角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探究:(1)如图1,在△ABC中,BP平分∠ABC,CP平分∠ACB.求证:∠P=90°+12∠A.(2)如图2,在△ABC中,BP平分∠ABC,CP平分外角∠ACE.猜想∠P和∠A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BP平分∠CBF,CP平分∠BCE.猜想∠P和∠A有何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答案】(1)见解析;(2)12∠A=∠P,理由见解析;(3)∠P=90°﹣12∠A,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求出∠A的度数,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A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P的度数,即可求出结果,(3)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探求并证明.【详解】证明:(1)∵△ABC中,∠ABC+∠ACB=180°﹣∠A.又∵BP平分∠ABC,CP平分∠ACB,∴∠PBC=12∠ABC,∠PCB=12∠ACB,∴∠PBC+∠PCB=12(180°﹣∠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BPC=180°﹣12(180°﹣∠A)=90°+12∠A;(2)12∠A=∠P,理由如下:∵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PBC=12∠ABC,∠PCE=12∠ACE.∵∠ACE是△ABC的外角,∠PCE是△BPC的外角,∴∠ACE=∠ABC+∠A,∠PCE=∠PBC+∠P,∴12∠ACP=12∠ABC+12∠A,∴12∠ABC+12∠A=∠PBC+∠P,∴12∠A=∠P.(3)∠P=90°﹣12∠A,理由如下:∵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平分线的交点,∠P+∠PBC+∠PCB=180°∴∠P=180°﹣(∠PBC+∠PCB)=180°﹣12(∠FBC+∠ECB)=180°﹣12(∠A+∠ACB+∠A+∠ABC)=180°﹣12(∠A+180°)=90°﹣12∠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以及补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此类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角平分线平分的两个角的和的度数,从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6.如图,四边形ABCD,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若∠BAD=α,∠BCD=β(1)如图,若α+β=120°,求∠MBC+∠NDC的度数;(2)如图,若BE与DF相交于点G,∠BGD=30°,请写出α、β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3)如图,若α=β,判断BE、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120°;(2)β﹣α=60° 理由见解析;(3)平行,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ABC与∠ADC的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α+β=120°推导即可;(2)由(1)得,∠MBC+∠NDC=α+β,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G+∠CDG=12(α+β),在△BCD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DC+∠CDB =180°﹣β,在△BDG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关于α、β的等式整理即可得出结论;(3)延长BC交DF于H,由(1)得∠MBC+∠NDC=α+β,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E+∠CDH=12(α+β),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CDH=β﹣∠DHB,然后代入∠CBE+∠CDH=12(α+β)计算即可得出一组内错角相等.【详解】(1)解:(1)在四边形ABCD中,∠BAD+∠ABC+∠BCD+∠ADC=360°,∴∠ABC+∠ADC=360°-(α+β),∵∠MBC+∠ABC=180°,∠NDC+∠ADC=180°∴∠MBC+∠NDC=180°-∠ABC+180°-∠ADC=360°-(∠ABC+∠ADC)=360°-[360°-(α+β)]=α+β,∵α+β=120°,∴∠MBC+∠NDC=120°;(2)β﹣α=60°理由:如图1,连接BD,由(1)得,∠MBC+∠NDC=α+β,∵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CBG=12∠MBC,∠CDG=12∠NDC,∴∠CBG+∠CDG=12∠MBC+12∠NDC=12(∠MBC+∠NDC)=12(α+β),在△BCD中,∠BDC+∠CDB=180°﹣∠BCD=180°﹣β,在△BDG中,∠GBD+∠GDB+∠BGD=180°,∴∠CBG+∠CBD+∠CDG+∠BDC+∠BGD=180°,∴(∠CBG+∠CDG)+(∠BDC+∠CDB)+∠BGD=180°,∴12(α+β)+180°﹣β+30°=180°,∴β﹣α=60°,(3)平行,理由:如图2,延长BC交DF于H,由(1)有,∠MBC+∠NDC=α+β,∵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CBE=12∠MBC,∠CDH=12∠NDC,∴∠CBE+∠CDH=12∠MBC+12∠NDC=12(∠MBC+∠NDC)=12(α+β),∵∠BCD=∠CDH+∠DHB,∴∠CDH=∠BCD﹣∠DHB=β﹣∠DHB,∴∠CBE+β﹣∠DHB=12(α+β),∵α=β,∴∠CBE+β﹣∠DHB=12(β+β)=β,∴∠CBE=∠DHB,∴BE∥DF.【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角的意义,四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意义,用整体代换的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整体思想是初中阶段的一种重要思想,要多加强训练.7.如图,△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I,过点I作DI⊥IC,交AC于点D.(1)如图①,求证:∠AIB=∠ADI;(2)如图②,延长BI,交外角∠ACE的平分线于点F.①判断DI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BAC=70°,求∠F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①结论:DI∥CF,②35°.【解析】分析:(1)只要证明∠AIB=90°+12∠ACB,∠ADI=90°+12∠ACB即可;(2)①只要证明∠IDC=∠DCF即可;②首先求出∠ACE-∠ABC=∠BAC=70°,再证明∠F=12∠ACE-12∠ABC=12(∠ACE-∠A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AI,BI分别平分∠BAC,∠ABC,∴∠BAI=12∠BAC,∠ABI=12∠ABC,∴∠BAI+∠ABI=12(∠BAC+∠ABC)=12(180°-∠ACB)=90°-12∠ACB.在△ABI中,∠AIB=180°-(∠BAI+∠ABI)=180°-(90°-12∠ACB)=90°+12∠ACB.∵CI平分∠ACB,∴∠DCI=12∠ACB.∵DI⊥IC,∴∠DIC=90°,∴∠ADI=∠DIC+∠DCI=90°+12∠ACB.∴∠AIB=∠ADI. (2)解:①结论:DI∥CF.理由:∵∠IDC=90°-∠DCI=90°-12∠ACB,CF平分∠ACE,∴∠ACF=12∠ACE=12(180°-∠ACB)=90°-12∠ACB,∴∠IDC=∠ACF,∴DI∥CF.②∵∠ACE=∠ABC+∠BAC,∴∠ACE-∠ABC=∠BAC=70°.∵∠FCE=∠FBC+∠F,∴∠F=∠FCE-∠FBC.∵∠FCE=12∠ACE,∠FBC=12∠ABC,∴∠F=12∠ACE-12∠ABC=12(∠ACE-∠ABC)=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难度适中,此类题型的关键在于结合题目条件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8.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α=50°,则∠1+∠2= °;(2)若点P在边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如图(4)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答案】(1)140°;(2)∠1+∠2=90°+α;(3)∠1=90°+∠2+α,理由见解析;(4)∠2=90°+∠1﹣α.【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的定义,得出∠1+∠2=∠C+∠α,进而得出即可;(2)利用(1)中所求的结论得出∠α、∠1、∠2之间的关系即可;(3)利用三角外角的性质,得出∠1=∠C+∠2+α=90°+∠2+α;(4)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邻补角的性质可得出∠α、∠1、∠2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析:(1)∵∠1+∠2+∠CDP+∠CEP=360°,∠C+∠α+∠CDP+∠CEP=360°,∴∠1+∠2=∠C+∠α,∵∠C=90°,∠α=50°,∴∠1+∠2=140°,故答案为140;(2)由(1)得∠α+∠C=∠1+∠2,∴∠1+∠2=90°+∠α.故答案为∠1+∠2=90°+∠α.(3)∠1=90°+∠2+∠α.理由如下:如图③,设DP与BE的交点为M,∵∠2+∠α=∠DME,∠DME+∠C=∠1,∴∠1=∠C+∠2+∠α=90°+∠2+∠α.(4)如图④,设PE与AC的交点为F,∵∠PFD=∠EFC,∴180°-∠PFD=180°-∠EFC,∴∠α+180°-∠1=∠C+180°-∠2,∴∠2=90°+∠1-∠α.故答案为∠2=90°+∠1-∠α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2)图2中,当∠D=50度,∠B=40度时,求∠P的度数.(3)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问∠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答案】(1)∠A+∠D=∠C+∠B;(2)∠P=45°;(3)2∠P=∠D+∠B.【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A+∠D=∠C+∠B ;(2)由(1)得,∠DAP+∠D=∠P+∠DCP①,∠PCB+∠B=∠PAB+∠P②,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P=∠PAB ,∠DCP=∠PCB ,将①+②整理可得2∠P=∠D+∠B ,进而求得∠P 的度数;(3)同(2)根据“8字形”中的角的规律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2∠P=∠D+∠B.【详解】解(1)∵∠A+∠D+∠AOD=∠C+∠B+∠BOC=180°,∠AOD=∠BOC ,∴∠A+∠D=∠C+∠B ;(2)由(1)得,∠DAP+∠D=∠P+∠DCP ,①∠PCB+∠B=∠PAB+∠P ,②∵∠DAB 和∠BCD 的平分线AP 和CP 相交于点P ,∴∠DAP=∠PAB ,∠DCP=∠PCB ,①+②得:∠DAP+∠D+∠PCB+∠B=∠P+∠DCP+∠PAB+∠P ,即2∠P=∠D+∠B=50°+40°,∴∠P=45°;(3)关系:2∠P=∠D+∠B ;证明过程同(2).10.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D 与等边三角形ACE 具有公共顶点A ,连接CD ,BE ,交于点P .(1)观察度量,BPC ∠的度数为____.(直接写出结果)(2)若绕点A 将△ACE 旋转,使得180BAC ∠=︒,请你画出变化后的图形.(示意图)(3)在(2)的条件下,求出BPC ∠的度数.【答案】(1)120°;(2)作图见解析;(3)∠BPC =120°.【解析】分析:(1)∠BPC 的度数为120°,理由为:由△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B=∠ABD=∠CAE=60°,AD=AB ,AC=AE ,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夹角相等,利用SAS 得出三角形DAC 与三角形BAE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DC=∠ABE ,利用外角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到所求;(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3)解法同(1),求出∠BPC 的度数即可.本题解析:(1)∠BPC 的度数为120°,理由为:证明:∵△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角形,∴∠DAB=∠ABD=∠CAE=60°,AD=AB,AC=AE,∴∠DAB+∠BAC=∠CAE+∠BAC,即∠DAC=∠BAE,在△DAC与△BAE中,{AD ABDAC BAE AC AE=∠=∠=,∴△DAC≌△BAE(SAS),∴∠ADC=∠ABE,∵∠ADC+∠CDB=60°,∴∠ABE+∠CDB=60°,∴∠BPC=∠DBP+∠PDB=∠ABE+∠CDB+∠ABC=120°;(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3)∵△ABD与△AC 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BAD=∠ABD=∠CAE=60°,AD=AB,AC=AE,∴∠DAB+∠DAE=∠CAE+∠DAE,即∠DAC=∠BAE,在△DAC与△BAE中,{AD ABDAC BAC AC AE=∠=∠=,∴△DAC≌△BAE(SAS),∴∠ADC=∠ABE,∵∠ABE+∠DBP=60°,∴∠ADC+∠DBP=60°,∴∠BPC=∠BDP+∠PBD=∠ADC+∠DBP+∠ADB=1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外角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等三角形》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 )个.①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03;②1的立方根是±1;③3.1<10<3.2;④两边及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 .0B .1C .2D .32.如图,AB 是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3.工人师傅常用直角尺平分一个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在∠AOB 的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直角尺,使直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即CM =CN ).此时过直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A .HLB .SASC .SSSD .ASA 4.如图,ABC 的面积为26cm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21cmB .22cmC .23cmD .24cm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似数232.610⨯精确到十分位;②在2,()2--,38-,2--中,最小的是38-;③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P 所表示的数为15-+;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⑤如图,在ABC 内一点P 到这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 是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A .1B .2C .3D .47.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是( )A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及第三边上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D .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8.对于ABC 与DEF ,已知∠A=∠D ,∠B=∠E ,则下列条件:①AB=DE ;②AC=DF ;③BC=DF ;④AB=EF 中,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9.如图,△ACB ≌△A 'CB ',∠BCB '=25°,则∠ACA '的度数为( )A .35°B .30°C .25°D .20° 10.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ASB .AASC .SSSD .HL 11.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BAC 的条件是( )A .∠D=∠C , ∠BAD=∠ABCB .BD=AC , ∠BAD=∠ABC C .∠BAD=∠ABC , ∠BAD=∠ABCD .AD=BC ,BD=AC 12.如图,要判定△ABD ≌△ACD ,已知AB =AC ,若再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仍不能说明全等,则这个条件是( )A .CD ⊥AD ,BD ⊥ADB .CD =BDC .∠1=∠2D .∠CAD =∠B AD二、填空题1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C =,90ACB ADC ∠=∠=︒,10CD =,则BCD ∆的面积为______.14.如图,∠ABC=∠DCB ,要使△ABC ≌△DCB ,还需要补充一个条件:___.(一个即可)15.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则下面结论中(1)DA 平分EDF ∠;(2)AE AF =,DE DF =;(3)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4)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正确的有________ .16.如图,线段AB ,CD 相交于点O ,AO=BO ,添加一个条件, 能使AOC BOD ≅,所添加的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ABC 中,48ABC ︒∠=,点D 在BC 边上,且满足18,BAD DC AB ︒∠==,则CAD ∠=________度. 18.如图,ABC 的面积为215cm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连接DB ,则DAB 的面积是______2cm .19.如图,△ABC 的外角∠MBC 和∠NCB 的平分线BP 、CP 相交于点P ,PE ⊥BC 于E 且PE =3cm ,若△ABC 的周长为14cm ,S △BPC =7.5,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cm 2.20.如图所示,已知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A=∠F ,AC=FE ,要使△ABC ≌△FDE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一个即可)三、解答题21.如图,点D 在边AC 上,BC 与DE 交于点P ,AB DB =,C E ∠=∠,CDE ABD ∠=∠.(1)求证:ABC DBE ≌;(2)已知162ABE ∠=︒,30DBC ∠=︒,求CDE ∠的度数.22.如图,△ABC 中,AB=AC ,∠BAC=90°,CD 平分∠ACB ,BE ⊥CD ,垂足E 在CD 的延长线上.求证:CD=2BE .23.如图,Rt △ABC 中,∠ACB=90°,D 是AB 上的一点,过D 作DE ⊥AB 交AC 于点E ,CE=DE .连接CD 交BE 于点F .(1)求证:BC=BD ;(2)若点D 为AB 的中点,求∠AED 的度数.24.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AD =80°,试求:(1)∠EDC 的度数.(2)若∠BCD =n °,试求∠BED 的度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3)类比探究:已知AB ∥CD ,BE 、DE 分别是∠ABC 、∠ADC 的n 等分线,ABE ∠=1ABC n ∠,1CDE ADC n∠=∠,∠BAD =α,∠BCD =β,请猜想∠BED = .25.已知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中点,连接CE ,经过点A ,B ,E 三点作O ,交BC 于点F ,过点F 作FH CE ⊥于H .(1)求证:直线FH 是O 的切线;(2)若42AD =,且点H 恰好为CE 中点时,判断此时CE 与O 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并求出弧EF ,线段EH ,FH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26.OAB 和ODE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OB DOE β∠=∠=,OA OB =,OD OE =,连接AD 、BE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点F .(1)观察发现:如图1,当60β︒=时,线段AD 与B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AFB ∠的度数是______;(2)探究证明:如图2,当90β︒=时,线段AD 与B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AFB ∠的度数是______,根据图2证明你的猜想;(3)拓展推广:当β为任意角时,线段AD 与B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AFB ∠的度数是______.(用含β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的估算和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不是0.03,因此①不正确;②1的立方根是1,不是±1,因此②不正确;③因为3.12=9.91,3.22=10.24,而9.91<10<10.24,所以3.1<3.2,因此③正确;④只有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两边及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因此④不正确;所以正确的只有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的估算以及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和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是正确判断的前提.2.B解析:B【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AD,BC=BD,OC=OD,然后根据”HL”可判断Rt△AOC≌Rt△AOD,Rt△BOC≌Rt△BOD;根据“SSS”可判断△ABC≌△ABD.【详解】解:∵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AC=AD,BC=BD,OC=OD,∴Rt△AOC≌Rt△AOD(HL),Rt△BOC≌Rt△BOD(HL),△ABC≌△ABD(SSS).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C解析:C【分析】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有三组边对应相等,由此证明△OMC≌△ONC(SSS),即可得到结【详解】在△OMC 和△ONC 中,OM ON CM CN OC OC =⎧⎪=⎨⎪=⎩, ∴△OMC ≌△ONC(SSS),∴∠MOC=∠NOC ,∴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比较简单,注意利用了三边对应相等,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延长AP 交BC 于E ,根据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即可求出△ABP ≌△BEP ,又知△APC 和△CPE 等底同高,可以证明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证明三角形PBC 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P 交BC 于E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ABP =∠EBP ,∠APB =∠BPE =90∘,在△APB 和△EPB 中∠=∠⎧⎪=⎨⎪∠=∠⎩APB EPB BP BPABP EBP ∴△APB ≌△EPB (ASA ),∴APB EPB S S =△△,AP =PE ,∴△APC 和△CPE 等底同高,∴APC PCE S S =,∴PBC PCE PCE S S S =+△△△=12ABC S=1632⨯=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求出PBC PCE PCE S S S =+△△△=12ABC S .5.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对A 、D 进行判断;利用三角形高的位置不同可对B 、C 进行判断.【详解】A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A 选项错误;B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所以B 选项错误;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所以C 选错误;D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査了判断命题真假,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仔细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定义,可判断①;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可判断②;根据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实数,即可判断③;根据反证法的概念,可判断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⑤.【详解】①近似数232.610⨯精确到十位,故本小题错误;()22--=2=-,-=③在数轴上点P 所表示的数为1-+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或三个钝角”,故本小题错误;⑤在ABC 内一点P 到这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 是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故本小题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精确度定义,实数的大小比较,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实数,反证法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并依次判断.【详解】解:A、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利用证两步全等的方法求得,是真命题;B、高有可能在内部,也有可能在外部,是不确定的,不符合全等的条件,原命题是假命题;C、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利用证两步全等的方法求得,是真命题;D、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利用证两步全等的方法求得,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灵活判定命题真假,熟记定理并灵活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已知两角对应相等,所以要证两三角形全等,可以根据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判定定理添加条件,再根据选项选取答案即可;【详解】题意已知:∠A=∠D,∠B=∠E,∴①根据“ASA”可添加AB=DE,故①正确;②根据“AAS” 可添加AC=DF,故②正确;③根据“AAS” 可添加BC=EF,故③错误;④根据“ASA”可添加AB=DE,故④错误;所以补充①②可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根据不同的判定方法可选择不同的条件,所以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要熟练掌握并归纳总结;9.C解析:C【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CB,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ACB≌△A′CB′,∴∠A′CB′=∠ACB,∴∠A′CB′-∠A′CB=∠ACB-∠A′CB,∴∠ACA′=∠BCB′=25°,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0.C解析:C【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知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SSS.【详解】解: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如下: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O、BO于点F、E,②再分别以F、E为圆心,大于12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③画射线OM,射线OM即为所求.由作图过程可得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SSS.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基本作图方法.11.B解析:B【分析】本题已知条件是两个三角形有一公共边,只要再加另外两边对应相等或有两角对应相等即可,如果所加条件是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则所加角必须是所加边和公共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详解】A、符合AAS,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SSA,∠BAD和∠ABC不是两条边的夹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符合AAS,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SSS,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角形判定定理中,最容易出错的是“边角边”定理,这里强调的是夹角,不是任意角;12.C解析:C【分析】在△ACD和△ABD中,AD=AD,AB=AC,由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详解】解:添加A选项中条件可用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添加B选项中的条件可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添加C选项中的条件∠1=∠2可得∠CDA=∠BDA,结合已知条件不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添加D选项中的条件可用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SAS、ASA、AAS,判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HL”.二、填空题13.50【分析】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先证明∠CBE=∠ACD从而证明∆ACD≅∆CBE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BE⊥CE∴∠BEC=∠CDA=90°解析:50【分析】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先证明∠CBE=∠ACD,从而证明∆ ACD≅∆ CBE,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BE⊥CE,∴∠BEC=∠CDA=90°,∴∠CBE+∠BCE=90°,又∵∠ACB=90°,∴∠BCE+∠ACD=90°,∴∠CBE=∠ACD ,在∆ ACD 与∆ CBE 中,∵CBE ACD CEB ADC BC AC ∠=∠⎧⎪∠=∠⎨⎪=⎩,∴∆ ACD ≅∆ CBE (AAS ),∴BE=CD=10,∴BCD ∆的面积=12CD∙BE=12×10×10=50, 故答案是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一线三垂直”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14.AB=CD (或∠A=∠D 或∠ACB=∠DB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ABC=∠DCB 及公共边BC 再添加任意一组角或是AB=CD 即可【详解】∵∠ABC=∠DCBBC=CB ∴当AB=解析:AB=CD (或∠A=∠D 或∠ACB=∠DB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ABC=∠DCB 及公共边BC ,再添加任意一组角,或是AB=CD 即可.【详解】∵∠ABC=∠DCB ,BC=CB ,∴当AB=CD 时,利用SAS 证明△ABC ≌△DCB ;当∠A=∠D 时,利用AAS 证明△ABC ≌△DCB ;当∠ACB=∠DBC 时,利用ASA 证明△ABC ≌△DCB ,故答案为:AB=CD (或∠A=∠D 或∠ACB=∠DBC ).【点睛】此题考查添加一个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1)(2)(3)(4)【分析】在△ABC 中AB=ACAD 是△ABC 的平分线可知直线AD 为△ABC 的对称轴再根据图形的对称性逐一判断【详解】解:(1)∵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平分故(1)正确;(解析:(1)(2)(3)(4)【分析】在△ABC 中,AB=AC ,AD 是△ABC 的平分线,可知直线AD 为△ABC 的对称轴,再根据图形的对称性,逐一判断.【详解】解:(1)∵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D CAD ∠=∠.∵DE AB ⊥,DF AC ⊥,∴ADE 90BAD ∠∠=︒-,ADF 90CAD ∠∠=︒-,∴ADE ADF ∠∠=, ∴DA 平分EDF ∠,故(1)正确;(2)由(1)可知,ADE ADF ∠∠=,在AED 和AFD 中,EAD FAD,AD AD,ADE ADF,∠=∠⎧⎪=⎨⎪∠=∠⎩∴()AED AFD ASA ≅,∴AE AF =,DE DF =,故(2)正确;(3)在AD 上取一点M ,连结BM ,CM .在ABM 和ACM 中,AB AC BAD CAD AM AM =⎧⎪∠=∠⎨⎪=⎩∴()ABM ACM SAS ≅,∴BM CM =,故(3)正确;(4)在ABD 和ACD 中,AB AC BAD CAD AD AD =⎧⎪∠=∠⎨⎪=⎩∴()ABD ACD SAS ≅.∵DE AB ⊥,DF AC ⊥,∴∠AED=∠AFD=90°在ADE 和ADF 中,AED=AFD BAD CAD AD AD ∠∠⎧⎪∠=∠⎨⎪=⎩∴()ADE ADF AAS ≅. ∵ABD ACD ≅∴∠ABC=∠ACB ,BD=CD ,∵DE AB ⊥,DF AC ⊥,∴∠BED=∠CFD在BED 和CFD △中,EBD FCD BED CFD BD CD ∠=∠⎧⎪∠=∠⎨⎪=⎩∴()BED CFD AAS ≅,∴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故(4)正确.故答案为:(1)(2)(3)(4).【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或或或【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详解】由对顶角相等得: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则由定理可证故答案为: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 解析:CO DO =或A B ∠=∠或C D ∠=∠或//AC BD【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C BO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详解】由对顶角相等得:AOC BOD ∠=∠,AO BO =,∴当CO DO =时,由SAS 定理可证AOC BOD ≅,当A B ∠=∠时,由ASA 定理可证AOC BOD ≅,当C D ∠=∠时,由AAS 定理可证AOC BOD ≅,当//AC BD 时,则A B ∠=∠,由ASA 定理可证AOC BOD ≅,故答案为:CO DO =或A B ∠=∠或C D ∠=∠或//AC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7.66【分析】在线段CD 上取点E 使CE=BD 再证明△ADB ≅△AEC 即可求出【详解】在线段DC 取点ECE=BD 连接AE ∵CE=BD ∴BE=CD ∵AB=CD ∴AB=BE ∠BAE=∠BEA=(180°-4解析:66【分析】在线段CD 上取点E 使CE =BD ,再证明△ADB ≅△AEC 即可求出. 【详解】在线段DC 取点E ,CE =BD ,连接AE ,∵CE =BD ,∴BE =CD ,∵AB =CD ,∴AB =BE ,∠BAE =∠BEA =(180°-48°)÷2=66°,∴∠DAE =48° ,∠AED =66°,∴△ADB ≅△AEC ,∴∠BAD =∠CAE =18°,∴∠CAD =∠DAE +∠CAE =66°.故答案为:66.【点睛】本题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做出辅助线找到全等三角形.18.【分析】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证明△ADC ≌△ADE 得到CD=DE 由此得到推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CAD=∠EAD ∵CD ⊥A 解析:152【分析】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证明△ADC ≌△ADE ,得到CD=DE ,由此得到,ACD ADE BCD BED SS S S ==,推出ACD BCD ADE BED S S S S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CAD=∠EAD,∵CD ⊥AD ,∴∠ADC=∠ADE ,∵AD=AD ,∴△ADC ≌△ADE ,∴CD=DE ,∴,ACD ADE BCD BED SS S S ==, ∴ACD BCD ADE BED SS S S +=+, ∴12ABD ADE BED ABC S S S S =+==152, 故答案为:152.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出CD=DE 得到,ACD ADE BCD BED S S S S ==是解此题的关键.19.6【分析】过点P 作PH ⊥AMPQ ⊥AN 连接AP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H=PE=PQ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C 然后求出AC+AB 再根据S △ABC=S △ACP+S △ABP-S △BPC解析:6【分析】过点P 作PH ⊥AM ,PQ ⊥AN,连接AP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H=PE=PQ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C ,然后求出AC+AB ,再根据S △ABC= S △ACP+ S △ABP -S △BPC 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H ⊥AM ,PQ ⊥AN ,连接AP∵BP和CP为∠MBC和∠NCB角平分线∴PH=PE,PE=PQ∴PH=PE=PQ=3∵S△BPC=12×BC×PE=7.5∴BC=5∵S△ABC= S△ACP+ S△ABP-S△BPC=12×AC×PQ+12×AB×PH-7.5=12×3(AC+AB)-7.5∵AC+AB+BC=14,BC=5∴AC+AB=9∴S△ABC=12×3×9-7.5=6 cm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S△ABC的面积的表示.20.∠C∠E或ABFD(ADFB)或∠ABC∠FDE或DE∥BC【分析】要判定△ABC≌△FDE已知∠A=∠FAC=FE具备了一组角和一组边对应相等故可以添加∠C∠E利用ASA可证全等(也可添加其它条件解析:∠C=∠E或AB=FD(AD=FB)或∠ABC=∠FDE或DE∥BC【分析】要判定△ABC≌△FDE,已知∠A=∠F,AC=FE,具备了一组角和一组边对应相等,故可以添加∠C=∠E,利用ASA可证全等.(也可添加其它条件).【详解】增加一个条件:∠C=∠E,在△ABC和△FDE中,C E AC FE A F ∠∠⎧⎪=⎨⎪∠=∠⎩,∴△ABC ≌△FDE(ASA);或添加AB =FD(AD =FB) 利用SAS 证明全等;或添加∠ABC =∠FDE 或DE ∥BC 利用AAS 证明全等.故答案为:∠C =∠E 或AB =FD(AD =FB)或∠ABC =∠FDE 或DE ∥BC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有ASA 、AAS 、SAS 、SSS 等,在选择时要结合其它已知在图形上的位置进行选取.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66°【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说明∠CDE=∠CBE ,再证明∠ABC=∠DBE ,根据AAS 可证明△ABC ≌△DBE ;(2)根据∠ABE 和∠DBC 的度数可以算出∠CBE 和∠ABD 的度数,从而得到∠CDE .【详解】解:(1)∵∠C=∠E ,∠CPD=∠EPB ,∴∠CDE=∠CBE ,∵∠CDE=∠ABD ,∴∠CBE=∠ABD ,∴∠CBE+∠CBD=∠ABD+∠CBD ,即∠ABC=∠DBE ,又∠C=∠E ,AB=DB ,∴△ABC ≌△DBE (AAS );(2)∵162ABE ∠=︒,30DBC ∠=︒,∴∠ABD=∠CBE=(162°-30°)÷2=66°,∴∠CDE=∠CBE=66°.【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2.见解析【分析】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CD=∠ABF ,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FB ≌△ADC 可得CD=BF ,利用“角边角”证明△BCE 和△FC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E=EF ,整理即可得证.【详解】证明:∵BE ⊥CD ,∠BAC=90°,∴∠ACD+∠F=180°-90°=90°,∠ABF+∠F=180°-90°=90°,∴∠ACD=∠ABF ,在△AFB 和△ADC 中,90ACD ABF AB ACCAD BAF ∠∠⎧⎪⎨⎪∠∠︒⎩====, ∴△AFB ≌△ADC (ASA );∴CD=BF ,∵CD 平分∠ACB ,∴∠BCE=∠FCE ,在△BCE 和△FCE 中,90BCE FCE CE CEBEC FEC ∠∠⎧⎪⎨⎪∠∠︒⎩====, ∴△BCE ≌△FCE (ASA ),∴BE=EF ,∴BF=2BE∴CD=2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详解;(2)60°.【分析】(1)利用HL 直接证明Rt △DEB ≌Rt △CEB ,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ADE ≌△BDE ,进而证明∠AED=∠DEB=∠CE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DE ⊥AB ,∠ACB=90°,∴△DEB 与△CEB 都是直角三角形,在△DEB 与△CEB 中,EB EB DE CE =⎧⎨=⎩, ∴Rt △DEB ≌Rt △CEB (HL ),∴BC=BD .(2)∵DE ⊥AB ,∴∠ADE=∠BDE=90°;∵点D 为AB 的中点,∴AD=BD ;在△ADE 与△BDE 中,AD BD ADE BDE DE DE =⎧⎪∠=∠⎨⎪=⎩,∴△ADE ≌△BDE (SAS ),∴∠AED=∠DEB ;∵△DEB ≌△CEB ,∴∠CEB=∠DEB ,∴∠AED=∠DEB=∠CEB ;∵∠AED+∠DEB+∠CEB=180°,∴∠AED=60°.【点睛】该命题以三角形为载体,以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为核心构造而成;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来分析、判断或推理.24.(1)40︒;(2)1402BED n ∠=︒+︒;(3)1()αβ+n【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由AB ∥CD ,BE 平分∠ABC ,推出12BEF ABE n ∠=∠=︒,利用EF ∥CD ,求得∠FED =∠EDC =40°,即可得到 1402BED n ∠=︒+︒; (3)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利用AB ∥CD 推出∠ABC =∠BCD =β,∠ADC =∠BAD =α,求得1ABE n β∠=,111FED CDE ADC BAD n n n α∠=∠=∠=∠=,利用EF ∥AB ,求出1BEF ABE n β∠=∠=,即可得到1()BED n αβ∠=+. 【详解】解:(1)∵AB ∥CD ,∴∠ADC =∠BAD =80°,又∵DE 平分∠ADC , ∴1402EDC ADC ∠=∠=︒;(2)如图,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AB ∥CD ,∴∠ABC =∠BCD =n °,又∵BE 平分∠ABC , ∴12ABE n ∠=︒, ∵EF ∥AB , ∴12BEF ABE n ∠=∠=︒, ∵EF ∥CD ,∴∠FED =∠EDC =40°,∴1402BED n ∠=︒+︒. (3)1()αβ+n.如图,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AB ∥CD ,∴∠ABC =∠BCD =β,∠ADC =∠BAD =α,∴1ABE nβ∠=,111FED CDE ADC BAD n n n α∠=∠=∠=∠=, ∵EF ∥AB , ∴1BEF ABE n β∠=∠=, ∴1()BED nαβ∠=+. 故答案为:1()αβ+n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并正确引出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EC 与O 相切,理由见解析,4π-【分析】 (1)连接BE ,OF ,易得出BE 是圆的直径,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得△EAB ≌△EDC ,继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即可求证结论;(2)连接EF ,易求得四边形OFHE 的边长,再利用面积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1)连接BE ,OF∵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 D ∠=∠=︒,AB CD =,∵90A ∠=︒,∴BE 是O 的直径,∵点E 是AD 中点,∴EA EC =,∴△EAB ≌△EDC ,∴EB EC =,∴EBC ECB ∠=∠,∵OB OF =,∴ECB OFB ∠=∠,∴ECB OFB ∠=∠,∴//OF EC ,∴OFH FHC ∠=∠,∵FH CE ⊥,∴90FHC OFH ∠=∠=︒,又∵OF 是O 的半径,∴直线FH 是O 的切线.(2)EC 与O 相切. 理由如下:连接EF ,由(1)知,BE 是O 直径,∴90EFB EFC ∠=∠=︒,∵点H 是CE 中点,∴FH EH HC ==,∵FH CE ⊥,∴90FHC ∠=︒,∴45ECF HFC ∠=∠=︒,∴90BEC ∠=︒,又∵OE 是O 的半径,∴直线EC 与圆O 相切.由上可知四边形ABFE 和四边形OFHE 都是正方形,∴1122AE AB AD ===⨯= ∴4BE ==,∴2OE OF ==, ∴2290π224π360OFHE OEFS S S ⨯=-=-=-正方形扇形.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26.(1)AD BE =,60°;(2)AD BE =,90°,理由见解析;(3)AD BE =,β【分析】(1)设AF 交BD 于G ,证明AOD BOE ≌△△,推出AD BE =,OAD OBE ∠=∠,得到60AFB AOB ∠=∠=︒;(2)证明AOD BOE ≌△△,推出AD BE =,OAD OBE ∠=∠,根据OFA DFB ∠=∠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得90AFB AOB ∠=∠=︒;(3)根据(1)与(2)直接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设AF 交BO 于G ,∵60AOB DOE ∠=∠=︒,∴AOB BOD DOE BOD ∠-∠=∠-∠,即AOD BOE ∠=∠,∵OA OB =,OD OE =,∴AOD BOE ≌△△,∴AD BE =,OAD OBE ∠=∠,∵OGA FGB ∠=∠,∴180180OGA OAD FGB OBE ∠-∠=∠--∠︒-︒,∴60AFB AOB ∠=∠=︒,故答案为:AD BE =,60°;(2)AD BE =,90°证明:设AF 交BO 于G ,∵90AOB DOE ︒∠=∠=,∴AOB BOD DOE BOD ∠+∠=∠+∠,即AOD BOE ∠=∠,∵OA OB =,OD OE =,∴AOD BOE ≌△△,∴AD BE =,OAD OBE ∠=∠,∵OGA DGB ∠=∠,∴90AFB AOB ∠=∠=︒;故答案为:AD BE =,90°;(3)证明:由(1)与(2)可得AD BE =,AFB AOB β∠=∠=故答案为:AD BE =,β.【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江阴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江阴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ABC 中,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E 、F 分别在边AC 和AB 上,BFE ∠与B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若ABC ∠=70°FEC ∠=80°,则P ∠=______.【答案】85°【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在四边形FECB 中∠B +∠BFE +∠FEC +∠BCE =36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得∠1-∠2=15°;再在四边形EFPC 中求出∠1-∠2+∠P =110°即可解答.【详解】解:∵∠BFE =2∠1,∠BCD =2∠2,又∵∠BFE +∠ABC +∠FEC +∠BCE =360°,ABC ∠=70°,FEC ∠=80°,∴2∠1+(180°-2∠2)+70°+80°=360°,∴∠1-∠2=15°;∵在四边形EFPC 中,∠PFE +∠FEC +∠P +∠PCE =360°,∴∠1+80°+(180°-∠2)+∠P =360°,∴∠1-∠2+∠P =100°,∴∠P =85°,故答案为:8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ABC 中,∠B=50°,三角形的外角∠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 =_______°.【答案】65【解析】如图,∵AE平分∠DAC,CE平分∠ACF,∴∠1=12∠DAC,∠2=12∠ACF,∴∠1+∠2=12(∠DAC+∠ACF),又∵∠DAC+∠ACF=(180°-∠BAC)+(180°-∠ACB)=360°-(∠BAC+∠ACB),且∠BAC+∠ACB=180°-∠ABC=180°-50°=130°,∴∠1+∠2=12(360°-130°)=115°,∴在△ACE中,∠E=180°-(∠1+∠2)=180°-115°=65°.3.如图,在△ABC中,∠C=4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_____.【答案】92°.【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由折叠的性质得:∠C'=∠C=46°,根据外角性质得:∠1=∠3+∠C,∠3=∠2+∠C',则∠1=∠2+∠C+∠C'=∠2+2∠C=∠2+92°,则∠1﹣∠2=92°.故答案为:92°.【点睛】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若(a﹣4)2+|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答案】22【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4=0,b-9=0,解得a=4,b=9,①若a=4是腰长,则底边为9,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9,不能组成三角形,②若b=9是腰长,则底边为4,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9、9、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9+9+4=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5.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答案】45°【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度数等于外角和除以边数可得.【详解】∵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是正八边形,∴它的外角的度数等于360÷8=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6.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那么n=__.【答案】10【解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n−2)×180°=1440°,解得:n=10.故答案为:10.7.∠A=65º,∠B=75º,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2=20º,则∠1的度数为 _______.【答案】10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出∠C=180°-∠A-∠B=180°-65°-75°=4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C=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得∠3+∠2+∠5+∠C′=180°,∠5=∠4+∠C=∠4+40°,即可得到∠3+∠4=80°,然后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1.【详解】如图,∵∠A=65°,∠B=75°,∴∠C=180°-∠A-∠B=180°-65°-75°=40°;又∵将三角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C′=∠C=40°,而∠3+∠2+∠5+∠C′=180°,∠5=∠4+∠C=∠4+40°,∠2=20°,∴∠3+20°+∠4+40°+40°=180°,∴∠3+∠4=80°,∴∠1=180°-80°=100°.故答案是:100°.【点睛】考查了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性质.8.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答案】85°.【解析】试题分析:令A→南的方向为线段AE ,B→北的方向为线段BD ,根据题意可知,AE ,DB是正南,正北的方向BD//AE=45°+15°=60°又=180°-60°-35°=85°.考点:1、方向角. 2、三角形内角和.9.如图,在△ABC 中,∠A =60°,若剪去∠A 得到四边形BCDE ,则∠1+∠2=______.【答案】24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2=180°+60°=240°.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0.如图所示,请将12A ∠∠∠、、用“>”排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A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2>∠1,∠1>∠A∴∠2>∠1>∠A ,故答案为:∠2>∠1>∠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11.如图,CD 是ABC 的一条中线,E 为BC 边上一点且2,BE CE AE CD =、相交于,F 四边形BDFE 的面积为6,则ABC 的面积是( )A .14B .14.4C .13.6D .13.2【答案】B【解析】【分析】 连结BF ,设S △BDF =x ,则S △BEF =6-x ,由CD 是中线可以得到S △ADF =S △BDF ,S △BDC =S △ADC ,由BE =2CE 可以得到S △CEF =12S △BEF ,S △ABE =23S △ABC ,进而可用两种方法表示△ABC 的面积,由此可得方程,进而得解.【详解】解:如图,连接BF,设S△BDF=x,则S△BEF=6-x,∵CD是中线,∴S△ADF=S△BDF=x,S△BDC= S△ADC=12△ABC,∵BE=2CE,∴S△CEF=12S△BEF=12(6-x),S△ABE=23S△ABC,∵S△BDC= S△ADC=12△ABC,∴S△ABC=2S△BDC=2[x+32(6-x)]=18-x,∵S△ABE=23S△ABC,∴S△ABC=32S△ABE=32[2x+ (6-x)]=1.5x+9,∴18-x =1.5x+9,解得:x=3.6,∴S△ABC=18-x,=18-3.6=14.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熟练掌握这个结论记以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2.图1是二环三角形,S =∠A 1+∠A 2+…+∠A 6=360,图2是二环四边形,S =∠A 1+∠A 2+…+∠A 8=720,图3是二环五边形,S =∠A 1+∠A 2+…+∠A 10=1080…聪明的同学,请你直接写出二环十边形,S =_____________度( )A .1440B .1800C .2880D .3600【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只看图觉得很复杂,但从数据入手,就简单了,从图2开始,每个图都比前一个图多360度.抓住这点就很容易解决问题了.【详解】解:依题意可知,二环三角形,S =360度;二环四边形,S =720=360×2=360×(4﹣2)度;二环五边形,S =1080=360×3=360×(5﹣2)度;…∴二环十边形,S =360×(10﹣2)=2880度.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本题可直接根据S 的度数来找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表示出二环十边形的度数.13.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6A BC ∠与6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7A ,得7A ∠,则7A ∠=( )A .32αB .64αC .128αD .256α 【答案】C【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可得11122A A α∠=∠=,同理可得2212A α∠=,3312A α∠=,由此可归纳出12n n A α∠=,易知7A ∠.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1111,22A BC ABC ACD ACD ∴∠=∠∠=∠ 111ACD A BC A ∠=∠+∠ 11122ACD ABC A ∴∠=∠+∠ ACD ABC A ∠=∠+∠111222ACD ABC A ∴∠=∠+∠ 11122A A α∴∠=∠= 同理可得21211112222A A αα∠=∠=⨯=,3231122A A α∠=∠=,…,由此可知12n n A α∠=, 所以7712128A αα∠==.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图形的规律探究,灵活的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确定角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ABC 的面积为1.分别倍长(延长一倍)AB ,BC ,CA 得到111A B C .再分别倍长A 1B 1,B 1C 1,C 1A 1得到222A B C .…… 按此规律,倍长2018次后得到的201820182018A B C 的面积为( )A .20176B .20186C .20187D .20188【答案】C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求出第一次倍长后△A1B1C1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7倍,依此类推写出即可.详解: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1BC、△A1B1C、△AB1C、△AB1C1、△ABC1、△A1BC1、△ABC的面积都相等,所以,S△A1B1C1=7S△ABC,同理S△A2B2C2=7S△A1B1C1=72S△ABC,依此类推,S△AnBnCn=7n S△ABC.∵△ABC 的面积为1,∴S△AnBnCn=7n,∴S△A2018B2018C2018=7201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一次倍长后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的7倍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ABC中,角平分线AD、BE、CF相交于点H,过H点作HG⊥AC,垂足为G,那么∠AHE和∠CHG的大小关系为()A.∠AHE>∠CHG B.∠AHE<∠CHG C.∠AHE=∠CHG D.不一定【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AD、BE、CF为△ABC的角平分线可设∠BAD=∠CAD=x,∠ABE=∠CBE=y,∠BCF=∠ACF=z,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2x+2y+2z=180°即x+y+z=90°在△AHB中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HE=x+y=90°﹣z,在△CHG中,∠CHG=90°﹣z,故可得出结论.【详解】∵AD、BE、CF为△ABC的角平分线∴可设∠BAD=∠CAD=x,∠ABE=∠CBE=y,∠BCF=∠ACF=z,∴2x+2y+2z=180°即x+y+z=90°,∵在△AHB中,∠AHE=x+y=90°﹣z,在△CHG中,∠CHG=90°﹣z,∴∠AHE=∠CHG,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有下列说法:①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边长为、、3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③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④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长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①正确;根据三边可知:,,3²=9,因此可知:,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其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由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知其边长为:3,3,4或3,4,4,则周长为10或11,故③不正确;由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长的一半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④不正确.故选:C1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它的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3,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 : 3,则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依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3=1080°.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080,解得:n=8.即这个多边形是正八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18.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处的'A 处,折痕为DE .如果A α∠=,'CEA β∠=,'BDA 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2γαβ=+B .2γαβ=+C .γαβ=+D .180γαβ=--【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 ,∠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 详解:由折叠得:∠A=∠A',∵∠BDA'=∠A+∠AFD ,∠AFD=∠A'+∠CEA',∵∠A=α,∠CEA′=β,∠BDA'=γ,∴∠BDA'=γ=α+α+β=2α+β,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关键.19.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B .7cm ,4cm ,2cmC .3cm ,4cm ,8cmD .3cm ,3cm ,4cm【答案】D【详解】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故选D .20.小明把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90,45,30C F A D ∠=∠=︒∠=︒∠=︒,则a β∠+∠等于( )A .180︒B .210︒C .360︒D .27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α与∠β,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详解】如图所示,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α=∠1+∠D ,∠β=∠4+∠F ,∴∠α+∠β=∠1+∠D+∠4+∠F ,∵∠1=∠2,∠3=∠4,∴∠α+∠β=∠2+∠D+∠3+∠F=90°+30°+90°=210°,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精选试卷】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升初数学单选题专项练习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要比较东东和杰杰6到14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合适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折线统计图B. 复式折线统计图C. 复式条形统计图D. 扇形统计图3.如图,以长方形的边a作底面周长,边b作高,分别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和圆形纸筒,再分别给它们别故一个底面。
这三个图形相比,容积最大的是()。
A. 长方体B. 正方体C. 圆柱4.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框架,双手将它的两个对角慢慢向两边拉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A. 不成比例B. 成反比例关系C. 成正比例关系5.下面三幅图中,图()表示6× 2的意思。
3A.B.C.6.小雨和小慧的家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天两示丽人家出发走向学校,小雨每分钟走75米,小慧每分钟走65米,经过10分钟在校门口相遇。
求她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可能的算式是()。
①(75+65)×10 ②(75-65)×10 ③(75+65)×(10+10)A. ①B. ①和②C. ①和③7.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价30%后,再打7折出售,现在售价是原价的()A. 70%B. 100%C. 109%D. 91%8.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8,这个两位数表示( ) A. a+8 B. 10a+8 C. 8a 9.小明五次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第五次考试成绩是( )分。
次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分 成绩(分) 88 96 93 9993 A. 88 B. 89 C. 90 D. 9110.某项工程实际投资了80万元,比计划节约了2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 )A. 20%B. 25%C. 33%D. 60%11.圆的半径增加到原来的3倍,那么圆的周长增加到原来的( )倍。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B=AC,AB>BC,点D在BC边上,BD=12 DC,∠BED=∠CFD=∠BAC,若S△ABC=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5 B.10 C.15 D.20D解析:D【分析】根据△ABE≌△CAF得出△ACF与△ABE的面积相等,可得S△ABE+S△CDF=S△ACD,即可得出答案.【详解】∵∠BED=∠CFD=∠BAC,∠BED=∠BAE+∠ABE,∠BAC=∠BAE+∠CAF,∠CFD=∠FCA+∠CAF,∴∠ABE=∠CAF,∠BAE=∠FCA,在△ABE和△CAF中,ABE CAFAB ACBAE FCA ∠=∠⎧⎪=⎨⎪∠=∠⎩,∴△ABE≌△CAF(ASA),∴S△ABE=S△ACF,∴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ABE+S△CDF=S△ACD,∵S△ABC=30,BD=12DC,∴S△ACD=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3 3 B5C.1的立方根是1 D.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C解析:C【分析】根据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先得出逆命题,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3的平方根是3的逆命题是:3是3的平方根,是假命题;B 、5是无理数的逆命题是:无理数是5,是假命题;C 、1的立方根是1的逆命题是:1是1的立方根,是真命题;D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及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各知识点的性质定理.3.如图,AB 是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B解析:B【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AD ,BC=BD ,OC=OD ,然后根据”HL”可判断Rt △AOC ≌Rt △AOD ,Rt △BOC ≌Rt △BOD ;根据“SSS”可判断△ABC ≌△ABD . 【详解】解:∵AB 是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AC=AD ,BC=BD ,OC=OD ,∴Rt △AOC ≌Rt △AOD (HL ),Rt △BOC ≌Rt △BOD (HL ),△ABC ≌△ABD (SSS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4.如图,在ABC 中,B C ∠=∠,BD CE =,BF CD =,则EDF ∠等于( )A .90A ︒-∠B .1802A ︒-∠C .1902A ︒-∠D .11802A ︒-∠ C 解析:C【分析】 根据∠B=∠C ,BD=CE ,BF=CD ,可证出△BFD ≌△CDE ,继而得出∠BFD=∠ED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角等于180︒,即可得出∠B=∠EDF ,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B=∠C ,BD=CE ,BF=CD ,∴△BFD ≌△CDE ,∴∠BFD=∠EDC ,∴∠B+∠BFD+∠BDF=∠BDF+∠EDF+∠EDC ,∴∠B=∠EDF ,又∵∠B=∠C=18019022A A ︒-∠=︒-∠, ∴∠EDF=1902A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BFD=∠EDC 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若ABC S 12=,DF 2=,AC 3=,则AB 的长是 ( )A .2B .4C .7D .9D解析:D【分析】 求出DE 的值,代入面积公式得出关于AB 的方程,求出即可.【详解】解:∵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DE=DF=2,∵S△ABC=S△ABD+S△ACD,∴12=12×AB×DE+12×AC×DF,∴24=AB×2+3×2,∴AB=9,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6.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①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②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到三角形的三边所在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三个;⑤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4 B.3 C.2 D.1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各个选项即可.【详解】解:①只有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才在三角形的内部,此选项错误;②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此选项错误;③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满足AAS或ASA,此选项正确;④在三角形内部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交点重合,只有一点;在三角形的外部到三条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是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交点不重合,有三个.则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此选项错误;⑤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此选项错误.正确的有一个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垂心等概念,熟练掌握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近似数232.610⨯精确到十分位;②()2---③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P所表示的数为1-;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⑤如图,在ABC内一点P到这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是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A .1B .2C .3D .4B解析:B【分析】 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定义,可判断①;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可判断②;根据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实数,即可判断③;根据反证法的概念,可判断④;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⑤.【详解】①近似数232.610⨯精确到十位,故本小题错误; ②2,()22--=,382-=-,22--=-,最小的是38-,故本小题正确; ③在数轴上点P 所表示的数为110-+,故本小题错误;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钝角或三个钝角”,故本小题错误;⑤在ABC 内一点P 到这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 是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故本小题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精确度定义,实数的大小比较,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实数,反证法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8.在以下图形中,根据尺规作图痕迹,能判定射线AD 平分∠BAC 的是( )A .图2B .图1与图2C .图1与图3D .图2与图3C解析:C【分析】 利用基本作图对三个图形的作法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在图1中,利用基本作图可判断AD 平分∠BAC ;在图2中,利用基本作图得到D 点为BC 的中点,则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在图3中,利用作法得AE=AF ,AM=AN ,则可判断△AMF ≌△ANE ,所以∠AMD=∠AND , 再根据ME=AM-AE=AN-AF=FN ,∠MDE=∠NDF 可判断△MDE ≌△NDF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则可判定D 点到AM 和AN 的距离相等,则可判断AD 平分∠BA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9.如图,在ABC 和△FED 中,AD FC =,AB FE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F ABC ED ≌△△的是( )A .BC ED =B .A F ∠=∠C .B E ∠=∠D .//AB EF C解析:C【分析】 由AD FC =推出AC=FD ,根据已知AB FE =添加夹角相等或第三边相等即可判定.【详解】∵AD FC =,∴AC=FD ,∵AB FE =,∴当A F ∠=∠(//AB EF 也可得到)或BC ED =时,即可判定F ABC ED ≌△△, 故B E ∠=∠不能判定F ABC ED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添加一个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熟练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B =AC ,点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AD =AE ,BE 、CD 相交于点M .若∠BAC =70°,∠C =30°,则∠BMD 的大小为( )A .50°B .65°C .70°D .80°A解析:A【分析】 根据题意可证明ABE ACD ≅,即得到B C ∠=∠.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DME ∠,继而求出BMD ∠.【详解】根据题意ABE ACD ≅(SAS ),∴30B C ∠=∠=︒∵DME B BDC ∠=∠+∠,BDC C A ∠=∠+∠∴307030130DME B A C ∠=∠+∠+∠=︒+︒+︒=︒∴180********BMD DME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ME B A C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把等腰直角三角板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角顶点C 的坐标为()0,3,另一个顶点B 的坐标为()8,8,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5-5)【分析】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BCP=∠CA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QCQ 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OQ 可得答案【详解】解:作BP ⊥y 轴AQ ⊥y 轴如图∴∠BPC=∠AQC=90°∵BC=A解析:(5,-5)【分析】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BCP=∠CA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Q ,CQ ,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OQ ,可得答案.【详解】解:作BP ⊥y 轴,AQ ⊥y 轴,如图,∴∠BPC=∠AQC=90°∵BC=AC ,∠BCA=90°,∴∠BCP+∠ACQ=90°.又∠CAQ+∠ACQ=90°∴∠BCP=∠CAQ .在△BPC 和△CQA 中,BPC CQA BCP CAQ BC AC ∠∠⎧⎪∠∠⎨⎪⎩=== Rt △BPC ≌Rt △ACQ (AAS ),AQ=PC=8-3=5;CQ=BP=8.∵QO=QC-CO=8-3=5,∴A (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Q ,CQ 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Rt ABC △中,90B ∠=︒,12AB =,5BC =,射线AP AB ⊥于点A ,点E 、D 分别在线段AB 和射线AP 上运动,并始终保持DE AC =,要使ABC 和DAE △全等,则AE 的长为______.5或12【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①Rt △ABC ≌Rt △DAE此时AE=BC=5可据此求出E 点的位置②Rt △CBA ≌Rt △DAE 此时AE=AB=12EB 重合【详解】解:①当AE=CB 时∵∠B=∠EA解析:5或12【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①Rt △ABC ≌Rt △DAE ,此时AE=BC=5,可据此求出E 点的位置.②Rt △CBA ≌Rt △DAE ,此时AE=AB=12,E 、B 重合.【详解】解:①当AE=CB 时,∵∠B=∠EAP=90°,在Rt △ABC 与Rt △DAE 中,AE CB DE AC =⎧⎨=⎩, ∴Rt △ABC ≌Rt △DAE (HL ),即AE=BC=5;②当E 运动到与B 点重合时,AE=AB ,在Rt △CBA 与Rt △DAE 中,AE AB DE AC=⎧⎨=⎩, ∴Rt △CBA ≌Rt △DAE (HL ),即AE=AB=12,∴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CBA 才能和△DAE 全等.综上所述,AE=5或12.故答案为:5或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由于本题没有说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因此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13.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BC 于点D .若3CD =,10AB =,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15【分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首先证明DE=CD=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由作图可知AD 平分∠CAB ∵CD ⊥ACDE ⊥AB ∴DE=CD=3∴S △解析:15【分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首先证明DE=CD=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由作图可知,AD 平分∠CAB ,∵CD ⊥AC ,DE ⊥AB ,∴DE=CD=3,∴S △ABD =12•AB•DE=12×10×3=15,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14.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8,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3OD =,ABC 的面积是______.12【分析】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OF ⊥A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OE=OF=OD=3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OF ⊥AC 于F ∵OBOC 分别平分解析:12【分析】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OE=OF=OD=3,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OB, 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OD=3,∴OE=OD=3,OF=OD=3,∵△ABC的周长是8,∴AB+BC+AC=8,∴△ABC的面积S=S△ABO+S△BCO+S△ACO=12×AB×OE+12×BC×OD+12×AC×OF=12×AB×3+12×BC×3+12×AC×3=12×3×(AB+BC+AC)=12×3×8=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OE=OD=OF=3是解此题的关键.15.已知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l上,点B、D在直线l的异侧,若AB=CD,AE=CF,BF=DE,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AB//CD【分析】先利用SSS证明△ABF≌△CD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E=∠BAF最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解答【详解】解:∵AE=CF∴AE+EF=CF+EF即AF=EC在解析:AB//CD【分析】先利用SSS证明△ABF≌△CD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E=∠BAF,最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解答.【详解】解:∵AE=CF,∴AE+EF=CF+EF,即AF=EC在△ABF 和△CDE 中,,,,AB CD AF EC BF DE =⎧⎪=⎨⎪=⎩∴△ABF ≌△CDE (SSS ),∴∠DCE=∠BAF .∴AB//CD .故答案为:AB//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得到∠DCE=∠BAF 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AC//BD ,OA ,O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OE AB ⊥,垂足为E ,如果OE 5=,那么AC 与BD 的距离是________【分析】过点作于作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M ⊥BD进而可证得MN 为AC 和BD 的距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OE=OM=OE 即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如图过点作于作于∵分别平分和∴又∥∴又∴三点共解析:10【分析】过点O 作OM AC ⊥于M ,作ON BD ⊥于N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M ⊥BD ,进而可证得MN 为AC 和BD 的距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OE=OM=OE ,即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如图,过点O 作OM AC ⊥于M ,作ON BD ⊥于N .∵OA 、O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OE AB ⊥,∴OM OE ON 5===,又 AC ∥BD ,OM AC ⊥,∴OM BD ⊥,又ON BD ⊥,∴M ,O ,N 三点共线,∴ AC 与BD 之间的距离为MN=OM ON 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求平行线间的距离、角平分线的性质、八个基本事实,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出AC 和BD 之间的距离是解答的关键.17.如图所示,己知ABC ∆的周长是22,,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D ∠⊥,于,且3OD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分析】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OF ⊥A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 到ABACBC 的距离都相等(即OE =OD =OF )从而可得到△ABC 的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以3代入求出即 解析:33【分析】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 到AB 、AC 、BC 的距离都相等(即OE =OD =OF ),从而可得到△ABC 的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以3,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OE =OF =OD =3,∵△ABC 的周长是22,∴S △ABC =12×AB×OE +12×BC×OD +12×AC×OF =12×(AB +BC +AC )×3 =12×22×3=33. 故答案为:3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并根据题意合理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18.如图,△ABC 的面积为1cm 2,AP 垂直∠ABC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___.cm2【分析】如图延长AP 交BC 于T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P=PT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AP 交BC 于T ∵BP ⊥AT ∴∠BPA=∠BPT=90°∵BP=BP ∠PBA=∠PBT ∴△BPA ≌ 解析:12cm 2 【分析】如图,延长AP 交BC 于T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P=PT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AP 交BC 于T .∵BP ⊥AT ,∴∠BPA=∠BPT=90°,∵BP=BP ,∠PBA=∠PBT , ∴△BPA ≌△BPT (ASA ),∴PA=PT ,∴BPA BPT CAP CPT S S S S ==,1122PBC ABC S S ∴==, 故答案为12cm 2.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高模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吗,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19.如图,已知点(44)A -,,一个以A 为顶点的45︒角绕点A 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x 轴正半轴,y 轴负半轴于E 、F ,连接EF .当△AEF 直角三角形时,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或【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①如图所示:∴∵∴∵∴∴在△和中∴△△FDE ∴∴②当时同①的方法有:∴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坐标为或故答案为:或解析:(8)0,或(40),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①如图所示:90AFE ︒∠=,∴90AFD OFE ︒∠+∠=,∵90OFE OEF ︒∠+∠=,∴AFD OEF ∠=∠,∵90AFE ︒∠=,45EAF ︒∠=,∴45AEF EAF ︒∠==∠,∴AF EF =,在△ADF 和FOE 中,ADE FOE AFD OEF AF EF ∠=∠⎧⎪∠=∠⎨⎪=⎩∴△ADF ≌△FDE ,∴4FO AD ==,8OE DF OD FO ==+=,∴(40)E ,. ②当90AEF ︒∠=时,同①的方法有:8OF =,4OE =,∴(40)E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 坐标为(8)0,或(40), 故答案为:(8)0,或(40),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直角三角形按角分类讨论分三种情况,不要漏解.20.如图,在△ABC 和△DBC 中,∠ACB=∠DBC=90°,E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F ,AB=DE .若BD=8cm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4cm 【分析】由DE ⊥AB 可得∠BFE=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DEB=90°由∠ACB=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DE解析:4cm .【分析】由DE ⊥AB ,可得∠BFE=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DEB=90°,由∠ACB=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DEB ,然后根据AAS 判断△ABC ≌△ED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D=BC ,AC=BE ,由E 是BC 的中点,得到BE=12BC=12BD=4. 【详解】解:∵DE ⊥AB ,可得∠BFE=90°,∴∠ABC+∠DEB=90°,∵∠ACB=90°,∴∠ABC+∠A=90°,∴∠A=∠DEB ,在△ABC 和△EDB 中, ACB DBC A DEBAB DE ∠∠⎧⎪∠∠⎨⎪⎩===, ∴△ABC ≌△EDB (AAS ),∴BD=BC ,AC=BE ,∵E 是BC 的中点,BD=8cm ,∴BE=12BC=12BD=4cm , ∴AC=4cm .故答案为:4cm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 、ASA 、SAS 、SSS ,直角三角形可用HL 定理,但AAA 、SSA ,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找准全等的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如图,点A ,D ,B ,E 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BC DF =,AD BE =,ABC EDF ∠=∠,求证:A E ∠=∠.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B ED =,再利用SAS 证明ABC EDF △≌△,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AD BE =,∴AD DB BE DB +=+,∴AB ED =.在ABC 和EDF 中,AB ED ABC EDF BC DF =⎧⎪∠=∠⎨⎪=⎩,∴()ABC EDF SAS △≌△,∴A 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点D 在边AC 上,BC 与DE 交于点P ,AB DB =,C E ∠=∠,CDE ABD ∠=∠.(1)求证:ABC DBE ≌;(2)已知162ABE ∠=︒,30DBC ∠=︒,求CDE ∠的度数.解析:(1)见解析;(2)66°【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说明∠CDE=∠CBE ,再证明∠ABC=∠DBE ,根据AAS 可证明△ABC ≌△DBE ;(2)根据∠ABE 和∠DBC 的度数可以算出∠CBE 和∠ABD 的度数,从而得到∠CDE .【详解】解:(1)∵∠C=∠E ,∠CPD=∠EPB ,∴∠CDE=∠CBE ,∵∠CDE=∠ABD ,∴∠CBE=∠ABD ,∴∠CBE+∠CBD=∠ABD+∠CBD ,即∠ABC=∠DBE ,又∠C=∠E ,AB=DB ,∴△ABC ≌△DBE (AAS );(2)∵162ABE ∠=︒,30DBC ∠=︒,∴∠ABD=∠CBE=(162°-30°)÷2=66°,∴∠CDE=∠CBE=66°.【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AD =80°,试求: (1)∠EDC 的度数.(2)若∠BCD =n °,试求∠BED 的度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3)类比探究:已知AB ∥CD ,BE 、DE 分别是∠ABC 、∠ADC 的n 等分线,ABE ∠=1ABC n ∠,1CDE ADC n∠=∠,∠BAD =α,∠BCD =β,请猜想∠BED = .解析:(1)40︒;(2)1402BED n ∠=︒+︒;(3)1()αβ+n【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由AB ∥CD ,BE 平分∠ABC ,推出12BEF ABE n ∠=∠=︒,利用EF ∥CD ,求得∠FED =∠EDC =40°,即可得到 1402BED n ∠=︒+︒; (3)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利用AB ∥CD 推出∠ABC =∠BCD =β,∠ADC =∠BAD =α,求得1ABE n β∠=,111FED CDE ADC BAD n n n α∠=∠=∠=∠=,利用EF ∥AB ,求出1BEF ABE n β∠=∠=,即可得到1()BED n αβ∠=+. 【详解】解:(1)∵AB ∥CD ,∴∠ADC =∠BAD =80°,又∵DE 平分∠ADC ,∴1402EDC ADC ∠=∠=︒;(2)如图,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AB ∥CD ,∴∠ABC =∠BCD =n °,又∵BE 平分∠ABC ,∴12ABE n ∠=︒, ∵EF ∥AB , ∴12BEF ABE n ∠=∠=︒,∵EF ∥CD ,∴∠FED =∠EDC =40°, ∴1402BED n ∠=︒+︒. (3)1()αβ+n.如图,过点E 作EF ∥AB ,则EF ∥AB ∥CD ,∵AB ∥CD ,∴∠ABC =∠BCD =β,∠ADC =∠BAD =α,∴1ABE nβ∠=,111FED CDE ADC BAD n n n α∠=∠=∠=∠=, ∵EF ∥AB , ∴1BEF ABE n β∠=∠=, ∴1()BED nαβ∠=+. 故答案为:1()αβ+n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并正确引出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4.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E =,点D 在直线BC 上,连接CE .(1)若点D 在线段BC 上,如图1,求证:CE BC CD =-;(2)若D 在CB 延长线上,如图2,若D 在BC 延长线上,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又有怎样的结论?请分别写出你发现的结论,不需要证明;(3)若10CE =,4CD =,则BC 的长为________.解析:(1)见解析;(2)图2:CE CD BC =-;图3:CE BC CD =+;(3)14或6【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BCA=45°,得到∠BAD=∠CAE ,利用SAS 定理证明ABD AC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E ,结合图形证明; (2)同(1)的方法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CE ,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1)(2)得到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证明:(1)ABC 、ADE 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AD AE =,BAC DAE ∠=∠.BAC DAC DAE DAC ∴∠-∠=∠-∠.BAD CAE ∴∠=∠,在ABD △和CA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SAS)ABD ACE ∴≌,BD CE ∴=.BD BC CD =-,CE BC CD ∴=-.(2)如图2中,CE CD BC =-,理由如下:∵∠BAC=∠DAE=90°,∴∠BAC-∠BAE=∠DAE-∠BAE ,即∠BAD=∠EAC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 , ∴△ABD ≌△ACE (SAS ),∴BD=CE ,∴CD=BC+BD=BC+CE即:CE CD BC =-.如图3中,CE=BC+CD .理由如下:∵∠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 , ∴△ABD ≌△ACE (SAS ),∴BD=CE ,∴BD=BC+CD ,即CE=BC+CD .综上所述,若D 在CB 延长线上,如图2中,得到结论:CE CD BC =-,如图3,得到结论:CE BC CD =+.(3)∵在图1、图2中:CE CD BC =-(已证),10CE =,4CD =∴=+=10+4=14BC CE CD∵在图3中:CE=BC+CD (已证),10CE =,4CD =∴=-=10-4=6BC CE CD即:14或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ACB 和∠ADB 都是直角,BC =BD ,E 是AB 上任意一点.(1)求证:△ABC ≌△ABD .(2)求证:CE =DE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利用“HL ”证明Rt △ACB ≌Rt △ADB 即可;(2)由Rt △ACB ≌Rt △ADB 得到∠CAB =∠DAB ,AC =AD ,然后利用“SAS ”可证明△ACE ≌△ADE ,从而得到CE =DE .【详解】证明:(1)在Rt △ACB 和Rt △ADB 中,AB AB BC BD =⎧⎨=⎩, ∴Rt △ACB ≌Rt △ADB (HL );(2)∵Rt △ACB ≌Rt △ADB ,∴∠CAB =∠DAB ,AC =AD ,在△ACE 和△ADE 中,AC AD CAE DAE AE AE =⎧⎪∠=∠⎨⎪=⎩,∴△ACE ≌△ADE (SAS ),∴CE =DE .【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根据图形的特点确定对应相等的条件,利用:SSS 、SAS 、ASA 、AAS 或HL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由此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6.已知:直线EF 分别与直线AB ,CD 相交于点G ,H ,并且180AGE DHE ∠+∠=︒(1)如图1,求证://AB CD ;(2)如图2,点M 在直线AB ,CD 之间,连接GM ,HM ,求证:M AGM CHM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射线GH 是BGM ∠的平分线,在MH 的延长线上取点N ,连接GN ,若N AGM ∠=∠,12M N FGN ∠=∠+∠,求MHG ∠的度数.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60°【分析】(1)推出同旁内角互补即可(2)如图,过点M 作//MR AB ,利用平行线性质推出////AB CD MR .得GMR AGM ∠=∠,HMR CHM ∠=∠.利用角的和M GMR HMR ∠=∠+∠代换即可.(3)如图,令2AGM α∠=,CHM β∠=,由N AGM ∠=∠推得2N α∠=,2M αβ∠=+,由射线GH 是BGM ∠的平分线,推得1902FGM BGM α∠=∠=︒-, 则90AGH AGM FGM α∠=∠+∠=︒+,由12M N FGN ∠=∠+∠,求出2FGN β∠=,过点N 作//HT GN ,由平行线的性质22GHM MHT GHT αβ∠=∠+∠=+,求出∠CHG 23αβ=+,利用//AB CD 的性质180AGH CHG ∠+∠=︒,即9023180ααβ︒+++=︒,求出30αβ+=︒,再求()260MHG αβ∠=+=︒即可.【详解】(1)证明:如图,∵180AGE DHE ∠+∠=︒,AGE BGF ∠=∠.∴180BGF DHE ∠+∠=︒,∴//AB CD .(2)证明:如图,过点M 作//MR AB ,又∵//AB CD ,∴////AB CD MR .∴GMR AGM ∠=∠,HMR CHM ∠=∠.∴M GMR HMR AGM CHM ∠=∠+∠=∠+∠;(3)解:如图,令2AGM α∠=,CHM β∠=,∵N AGM ∠=∠则2N α∠=,2M αβ∠=+,∵射线GH 是BGM ∠的平分线, ∴()111809022FGM BGM AGM α∠=∠=︒-∠=︒-, ∴29090AGH AGM FGM ααα∠=∠+∠=+︒-=︒+, ∵12M N FGN ∠=∠+∠, ∴1222FGN αβα+=+∠, ∴2FGN β∠=,过点N 作//HT GN ,则2MHT N α∠=∠=,2GHT FGN β∠=∠=,∴22GHM MHT GHT αβ∠=∠+∠=+,∴CHG CHM MHT GHT ∠=∠+∠+∠2223βαβαβ=++=+,∵//AB CD ,∴180AGH CHG ∠+∠=︒,∴9023180ααβ︒+++=︒,∴30αβ+=︒,∴()260MHG 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和同位角,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来计算是解题关键.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A a a b -+,(),0B a ,且()2320a b a b +-+-=,C 为x 轴上点B 右侧的动点,以AC 为腰作等腰三角形ACD ,使AD AC =,CAD OAB ∠=∠,直线DB 交y 轴于点P .(1)求证:AO AB =;(2)求证:AOC ABD ∆∆≌;(3)当点C 运动时,点P 在y 轴上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作AE ⊥OB 于点E ,由SAS 定理得出△AEO ≌△AE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CAD=∠OAB ,得出∠OAC=∠BAD ,再由SAS 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3)设∠AOB=∠ABO=α,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D=∠AOB=α,故∠OBP=180°-∠ABO-∠ABD=180°-2α为定值,再由OB=2,∠POB=90°可知OP 的长度不变,故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2320a b a b +-+-=, ∴30,20,a b a b +-=⎧⎨-=⎩解得2,1.a b =⎧⎨=⎩∴()1,3A ,()2,0B .作AE OB ⊥于点E ,∵()1,3A ,()2,0B ,∴1OE =,211BE =-=,在AEO ∆与AEB ∆中,∵,90,,AE AE AEO AEB OE BE =⎧⎪∠=∠=︒⎨⎪=⎩∴AEO AEB ∆∆≌,∴OA AB =.(2)证明:∵CAD OAB ∠=∠,∴CAD BAC OAB BAC ∠+=∠+∠∠,即OAC BAD ∠=∠.在AOC ∆与ABD ∆中,∵,,,OA AB OAC BAD AC AD =⎧⎪∠=∠⎨⎪=⎩∴AOC ABD ∆∆≌.(3)解:点P 在y 轴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理由:设AOB α∠=.∵OA AB =,∴AOB ABO α∠=∠=.由(2)知,AOC ABD ∆∆≌,∴ABD AOB α∠=∠=.∵2OB =,1801802OBP ABO ABD α∠=︒-∠-∠=︒-为定值,90POB ∠=︒,易知POB ∆形状、大小确定,∴OP 长度不变,∴点P 在y 轴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8.命题: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条高线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若是真命题,给出证明;若是假命题,请举反例.解析:逆命题是有两条高线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个内角相等,是真命题;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找到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再得出命题的正确性.【详解】解: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条高线相等的逆命题是有两条高线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个内角相等,是真命题;在Rt BCE 与Rt CBD △中,BD CE BC CB=⎧⎨=⎩ ∴()Rt BCE Rt CBD HL ≌,∴DCB EB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证明,根据逆命题的概念来回答: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求出即可.。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是一个()三角形。
A. 直角B. 钝角C. 锐角D. 等边三角形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180°×21+1+2=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21+1+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计算出最大角的度数,然后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2.在下列算式中,比值等于35的是()A. 5:325B. 0.6:1 C. 15:115B解析: B【解析】【解答】选项A,5:325=5÷ 325=1253;选项B,0.6:1=0.6÷1=0.6=35;选项C,15:115=15÷ 115=15×15=3。
所以比值等于35的是0.6:1。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前项÷后项=比值,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值,然后对比即可。
3.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长495cm,宽330cm,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A. 2:3B. 3:2C. 495:33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495:330=3:2,所以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3:2。
故答案为:B。
【分析】化简比时,要用到比例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林场中,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少20%,柏树和杨树的比是()。
A. 4:5B. 5:4C. 1:2D. 1:5B解析: B【解析】【解答】1:(1-20%)=1:0.8=10:8=5:4.故答案为:B。
【分析】柏树的棵树看做单位1,杨树的棵数就是80%,据此写出柏树和杨树的比,并化为最简整数比。
5.六年级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班可能有()人。
A. 30B. 40C. 49D. 52C解析: C【解析】【解答】 六年级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班可能有49人。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条件“六年级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知,把男、女生的人数比看成他们的份数比,则总人数是份数的倍数,据此解答。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分式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分式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八年级数学分式填空题(难)1.已知==x y n 为正整数),则当=n ______时,22101012902018x y xy +-+=.【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有理化把x 、y 化简,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计算即可.【详解】解:221===+-x n221===++y n 1=xy , 2222221010129020181010129020181010+-+=+-+=+x y xy x y x y2222194019421942=+=++=+x y x xy y2()196+=x y ,14+=x y则212114+-++=n n ,解得,3n =,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分式的分母有理化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4433x m m x x---=--无解,则m=________. 【答案】-3或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348m x m +=+,分两种情况:(1)()348m x m +=+无实数根,(2)整式方程()348m x m +=+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分别求解即可.去分母得:()()434x x m m ---+=-,整理得()348m x m +=+,由于原方程无解,故有以下两种情况:(1)()348m x m +=+无实数根,即30m +=且480m +≠,解得3m =-;(2)整式方程()348m x m +=+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即4833m m +=+,解得1m =; 故答案为:3m =-或1m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况,①整式方程本身无解;②整式方程有解,但使得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即为增根).3.若方程81877--=--x x x有增根,则增根是____________. 【答案】7【解析】 ∵分式方程81877x x x--=--有增根, ∴x-7=0,∴原方程增根为x=7,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7.4.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23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结合所给式子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得,30200x x ⎧-≥⎪+≥⎨≠, 解得:-2<x ≤3,故答案为:-2<x≤3.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注意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5.当x =1时,分式x b x a -+无意义;当x =2时,分式23x b x a -+的值为0,则a +b =_____. 【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求出a 的值,再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可求出b 的值,最后将求出的a,b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因为当1x =时,分式x b x a -+无意义, 所以10a +=,解得: 1a =-,因为当2x =时,分式23x b x a-+的值为零, 所以4020b a -=⎧⎨+≠⎩, 解得: 4b =,所以143,a b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6.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3x k x x -=--有一个正数解,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k <6且k≠3【解析】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得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可得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答案,并注意分母不分零. 详解:233x k 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x-3),得x=2(x-3)+k ,解得x=6-k≠3,关于x 的方程程233x k x x -=--有一个正数解, ∴x=6-k >0,k <6,且k≠3, ∴k 的取值范围是k <6且k≠3.故答案为k <6且k≠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能根据已知和方程的解得出k 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7.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7311mx x x +=--无解,则实数m =_______. 【答案】3或7.【解析】解:方程去分母得:7+3(x ﹣1)=mx ,整理得:(m ﹣3)x =4.①当整式方程无解时,m ﹣3=0,m =3;②当整式方程的解为分式方程的增根时,x =1,∴m ﹣3=4,m =7.综上所述:∴m 的值为3或7.故答案为3或7.8.使分式的值为0,这时x=_____. 【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是分式方程,=0,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分解因式后约分可得x-1=0,解之得x=1,经检验可知x=1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案为1.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2x m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m >-6且m ≠-4【解析】 试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x ,根据x 为正数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出m 的范围.试题解析: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m=3(x-2),解得:x=m+6,根据题意得:x=m+6>0,且m+6≠2,解得:m >-6,且m≠-4.考点: 分式方程的解.10.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1x k k x x +-=+-的解为非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答案】k ≤12且k ≠0 【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求出k 的范围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x +k )(x ﹣1)﹣k (x +1)=(x +1)(x ﹣1),整理得:x 2﹣x +kx ﹣k ﹣kx ﹣k =x 2﹣1,解得:x =1﹣2k ,∵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得到1﹣2k ≥0,且1﹣2k ≠1,解得:k ≤12且k ≠0, 故答案为:k ≤12且k ≠0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此题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即为x ≥0且x ≠1.其中x ≠1容易漏掉,为易错点.二、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11.某小麦改良品种后平均每公顷增加产量a 吨,原来产m 吨小麦的一块土地,现在小麦的总产量增加了20吨.(1)当a =0.8,m =100时,原来和现在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各是多少?(2)请直接接写出原来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是 吨,现在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是 吨;(用含a 、m 的式于表示)(3)在这块土地上,小麦的改良品种成熟后,甲组收割完需n 小时,乙组比甲组少用0.5小时就能收割完,求两组一起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多少小时?【答案】(1)原来和现在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各是4吨,4.8吨;(2)20ma ,+2020ma a ;(3)两组一起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2241n n n --小时. 【解析】【分析】(1)设原来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是x 吨,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并验根即可;(2)设原来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是y 吨,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并验根即可;(3)由题意得知,工作总量为m+20,甲的工作效率为:20m n +,乙的工作效率为:200.5m n +-,再由工作总量除以甲乙的工作效率和即可得出工作时间. 【详解】解:(1)设原来平均每公顷产量是x 吨,则现在平均每公顷产量是(x +0.8)吨, 根据题意可得:100100200.8x x +=+ 解得:x =4,检验:当x =4时,x (x +0.8)≠0,∴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 =4,∴现在平均每公顷产量是4.8吨,答:原来和现在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各是4吨,4.8吨.(2)设原来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是y 吨,则现在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是(y +a )吨, 根据题意得:20m m y y a +=+ 解得;y =20ma , 经检验:y =20ma 是原方程的解, 则现在小麦的平均每公顷产量是:202020ma ma a a ++= 故答案为:20ma ,2020ma a +; (3)根据题意得:()20.5202202020.5410.5n n m n n m m n n n n -+-==++--+- 答:两组一起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2241n n n --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根据题意列分式方程并求解,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2.阅读理解:把一个分式写成两个分式的和叫做把这个分式表示成部分分式.如何将2131x x --表示成部分分式?设分式2131x x --=11m n x x +-+,将等式的右边通分得:(1)(1)(1)(1)m x n x x x ++-+-=()(1)(1)m n x m n x x ++-+-,由2131x x --= ()(1)(1)m n x m n x x ++-+-得:31m n m n +=-⎧⎨-=⎩,解得:12m n =-⎧⎨=-⎩,所以2131x x --=1211x x --+-+. (1)把分式1(2)(5)x x --表示成部分分式,即1(2)(5)x x --=25m n x x +--,则m = ,n = ;(2)请用上述方法将分式43(21)(2)x x x -+-表示成部分分式. 【答案】(1)13-,13;(2)21212x x ++-. 【解析】【分析】仿照例子通分合并后,根据分子的对应项的系数相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详解】解:(1)∵()()()522525m n x m n m n x x x x +--+=----, ∴0521m n m n +=⎧⎨--=⎩, 解得:1313m n ⎧=-⎪⎪⎨⎪=⎪⎩. (2)设分式()()43212x x x -+-=212m n x x ++-将等式的右边通分得:()()()()221212m x n x x x -+++-=()()()22212m n x m n x x +-++-, 由()()43212x x x -+-=()()()22212m n x m n x x +-++-,得2423m n m n +=⎧⎨-+=-⎩, 解得21m n =⎧⎨=⎩. 所以()()43212x x x -+-=21212x x ++-.13.“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占领汽车市场,以“北汽”和“北汽 新能源EV500”为例,分别在某加油站和某充电站加油和充电的电费均为 300 元,而续 航里程之比则为 1∶4.经计算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节约 0.6 元/公里.(1)分别求出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单价(每公里费用);(2)随着更多新能源车进入千家万户,有条件的小区及用户将享受 0.48 元/度的优惠专用电费.以新能源 EV500 为例,充电 55 度可续航 400 公里,试计算每公里所需电费, 并求出与燃油车相同里程下的所需费用(油电)百分比.【答案】(1)燃油车0.8;新能源汽车0.2;(2)8.25%【解析】【分析】(1)设新能源汽车续航单价为x 元/公里,则燃油车续航单价为(x+0.6)元/公里,根据等量关系式: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燃油车续航里程=4∶1,列出方程,解之即可.(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得新能源汽车400公里所需费用,再用此费用÷总公里数即可得新能源汽车每公里所需电电费;由(1)知燃油汽车每公里费用,用此费用乘以总公里数可得燃油汽车总费用,再用新能源汽车的总费用÷燃油车相同里程下的所需费用即可得答案.【详解】解:(1)设新能源汽车续航单价为x 元/公里,则燃油车续航单价为(x+0.6)元/公里,依题可得:300x :3000.6x+ =4:1, 解得:x=0.2, ∴燃油车续航单价为:x+0.6=0.2+0.6=0.8(元/公里),答:新能源汽车续航单价为0.2元/公里,燃油车续航单价为0.8元/公里.(2)依题可得新能源汽车400公里所需费用为:0.48×55=26.4(元),∴新能源汽车每公里所需电电费为:26.4÷400=0.066(元/公里),依题可得燃油汽车400公里所需费用为:400×0.8=320(元),∴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相同里程下的所需费用(油电)百分比为:26.4÷320=0.0825=8.25%.答:新能源汽车每公里所需电电费为0.066元;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相同里程下的所需费用(油电)百分比为8.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为了迎接运动会,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短跑比赛”。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锐角三角函数》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国家电网近来实施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了农村供电“最后1公里”问题,电力公司在 改造时把某一输电线铁塔建在了一个坡度为1:0.75的山坡CD 的平台BC 上(如图),测得52.5,5AED BC ︒∠==米,35CD =米,19DE =米,则铁塔AB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52.50.79,52.50.61,52.5 1.30sin cos tan ︒︒︒≈≈≈)A .7.6 米B .27.5 米C .30.5 米D .58.5 米2.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m ,坡面上的影长为4m .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同一时刻,一根长为2m 且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m ,则树的高度为( )A .10mB .12mC .()63m +D .()423m -3.如图,在Rt △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m ,∠A=35°,则直角边AC 的长是( )A .m·sin35°B .cos35m︒C .sin 35m︒D .m·cos35°4.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 的高度,在平地上A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 的仰角为30°,向N 点方向前进16m 到达B 处,在B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 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MN 的高度等于( )A .8(31)+mB .8(31)-mC .16(31)+mD .16(31)-m5.在△ABC 中,若cosA=22,tanB=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BC=3,则sinB 的值等于( )A .43B .34C .45D .357.如图,在Rt ABC ∆中,90C ∠=︒,30BAC ∠=︒,延长CA 到点D ,使AD AB =,连接BD .根据此图形可求得tan15︒的值是( )A .23-B .23+C .36D .328.如图,在△ABC 中,sinB=13, tanC=2,AB=3,则AC 的长为( )A .2B .5 C .5 D .29.如图,在△ABC 中,∠ACB =60°,∠CAB =45°,BC =4,点D 为AB 边上一个动点,连接CD ,以DA 、DC 为一组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DCE ,则对角线DE 的最小值是( )A .2+6B .1+3C .4D .2+2310.如图,学校环保社成员想测量斜坡CD 旁一棵树AB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C 处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60°,然后在坡顶D 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30°,已知斜坡CD 的长度为10m ,DE 的长为5m ,则树AB 的高度是( )m .A .10B .15C .153D .153﹣511.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外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其中116S =,245S =,511S =,614S =,则34S S +=( )A .86B .64C .54D .48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1111D C B A 、1122D E E B 、2222A B C D 、2343D E E B 、3333A B C 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1B 在y 轴上,点1C 、1E 、2C 、3E 、4E 、3C …在x 轴上,已知正方形1111D C B A 的边长为1,1160B C O ∠=︒,112233B C B C B C …则正方形2019201920192019A B C D 的边长是( )A .201812⎛⎫⎪⎝⎭B .201912⎛⎫⎪⎝⎭C .201933⎛⎫ ⎪ ⎪⎝⎭D .201833⎛⎫⎪ ⎪⎝⎭二、填空题13.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 中,AC 为对角线,∠ABC =60°,M 、N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BM =CN ,连接MN 交AC 于P 点,当MN 最短时,PC 长度为_____.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6BC =,4cos 5CAB ∠=, 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过线段BP 上的点M 作EF BP ⊥,交AB 边于点E ,交BC 边于点 F ,点N 为线段EF 的中点,若四边形BEPF 的面积为18,则线段BN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1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OE ⊥AB ,垂足为点E ,AC =4,那么sin ∠AOE =_____.16.如图所示,ABO 中,AB OB ⊥,OA=2,AB=1,把ABO 绕点O 旋转150°后得到11A B O ,则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17.如图,正方形A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BEFG ,EF 与AD 相交于点H ,延长DA 交GF 于点K .若正方形ABCD 3,则AH=__.18.已知ABC中,16,3AB AC cosB===,则边BC的长度为____________.19.如图 1 的矩形ABCD中,有一点E在AD上,现以BE为折线将点A往右折,如图2所示,再过点A作AF CD⊥于点F,如图3所示,若123,26,60AB BC BEA︒∠===,则图3中AF的长度为____.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D,∠D=60°,∠A=105°,∠B=120°,则ADBC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1,在Rt ABC中,∠B=90°,AB=4,BC=2,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接DE.将CDE△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1)问题发现①当α=0°时,AEBD=;②当α=180°时,AEBD=;(2)拓展探究试判断当0°<α<360°时,AEBD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线段BD的长.22.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测教学楼的高度AB 、小刚在D 处用高1.5m 的测角仪CD ,测得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40m 到达E ,又测得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60°.求这幢教学楼的高度AB .(结果带根号)23.计算 (1)cos 451-sin60︒︒(2)(12)-2-(π-3.14)0-│tan60°-2│ 24.理解写作如下图1,在探究锐角A ∠的对边与直角三角形斜边之比的数学实验中包含两个环节,一是通过在A ∠的边AB 上取不同的点B ', B '',分别作高B C '',B C ''''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说明B C B C A AB B ''''''=''',即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固定,与点B '的位置无关. 二是说明A ∠的度数发生变化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会发生变化.请根据下图2简要说明做法并证明第二个环节的结论,并在图3中再构造一种思路证明此结论.25.如图所示,ABC 中,45B ∠=︒,30C ∠=︒,22AB =BC 的长.26.在ABC 中,AB AC =,45BAC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连接BD 、CE ,直线BD 、CE 相交于点F .(1)求证BD CE =. (2)求BFC ∠的度数.(3)若2AB AC ==,当四边形ADFC 是菱形时,求BF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延长AB 交ED 于G ,过C 作CF ⊥DE 于F ,得到GF=BC=5,设DF=3k ,CF=4k ,解直角三角形得到结论. 【详解】解:延长AB 交ED 于G ,过C 作CF ⊥DE 于F , 则四边形BGFC 是矩形 ∴GF=BC=5,∵山坡CD 的坡度为1:0.75, ∴设DF=3k ,CF=4k , ∴CD=5k=35, ∴k=7,∴DF=21,BG=CF=28, ∴EG=GF+DF+DE=5+21+19=45,∵∠AED=52.5°,∴AG=EG•tan52.5°=45×1.30=58.5,∴AB=AG-BG=30.5米,答:铁塔AB的高度约为30.5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难度适中,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延长AC交BF延长线于D点,则BD即为AB的影长,然后根据物长和影长的比值计算即可.【详解】延长AC交BF延长线于D点,作CE⊥BD于E,则∠CFE=30°,在Rt△CFE中,∠CFE=30°,CF=4m,∴CE=2(m),EF=4cos30°3m),在Rt△CED中,∵同一时刻,一根长为2m、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m,CE=2(m),则CE:DE=2:4=1:2,AB:BD=1:2,∴DE=4(m),∴3m),在Rt△ABD中,AB=12BD=1233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得到AB的影长.3.D解析:D【分析】根据Rt△ABC中cos35ACABACm︒==,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在Rt△ABC中, AB=m,∠A=35°,cos35ACABACm︒==,∴AC=cos35m⋅︒,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掌握各三角函数对应边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 4.A解析:A【解析】设MN=xm,在Rt△BMN中,∵∠MBN=45∘,∴BN=MN=x,在Rt△AMN中,tan∠MAN=MN AN,∴tan30∘=16xx+=3√3,解得:,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 +1)m;故选A.点睛:本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考查了仰角和俯角的问题,要明确哪个角是仰角,哪个角是俯角,知道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求边的长.5.A解析:A【解析】试题∵cos A=2,tan B,∴∠A =45°,∠B =60°. ∴∠C =180°-45°-60°=75°. ∴△ABC 为锐角三角形. 故选A .6.C解析:C 【解析】∵∠C=90°,AC=4,BC=3,∴AB=5, ∴sinB=45AC AB = , 故选C.7.A解析:A 【分析】设BC=x ,在Rt ABC ∆中,90C ∠=︒,30BAC ∠=︒,可得,AB=2x ,,由AD AB ==2x ,可得,由AD AB =,可知,∠D=∠ABD=12∠BAC=15°,在Rt BDC ∆ 中,根据锐角正切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 ∵AD AB =, ∴∠D=∠ABD , ∵∠BAC=∠D+∠ABD ,∴∠D=12∠BAC=15°, 设BC=x ,∵在Rt ABC ∆中,90C ∠=︒,30BAC ∠=︒,∴AB=2x ,=,∴=(2x +,在Rt BDC ∆中,tan 2BC D DC ∠===- , ∴°tan15=2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锐角正切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图形,设BC=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 【分析】过A 点作AH ⊥BC 于H 点,先由sin ∠B 及AB=3算出AH 的长,再由tan ∠C 算出CH 的长,最后在Rt △ACH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算出AC 的长.【详解】解:过A 点作AH ⊥BC 于H 点,如下图所示:由1sin =3∠=AH B AB ,且=3AB 可知,=1AH , 由tan =2∠=AH C CH ,且=1AH 可知,12CH =, ∴在Rt ACH ∆中,由勾股定理有:2222151()2=+=+=AC AH CH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如果图形中无直角三角形时,可以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求解.9.A解析:A【分析】设DE 交AC 于O ,作BF ⊥AC 于F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F =12BC =2,AF =BF =3CF =23,求出AC =CF +AF =2+23,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AO =CO =12AC =1+3,DO =EO ,当OD ⊥AB 时,DO 的值最小,即DE 的值最小,则△A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DE 交AC 于O ,作BF ⊥AC 于F ,如图所示:则∠BFC =∠BFA =90°,∵∠ACB =60°,∠CAB =45°,∴∠CBF =30°,∠ABF =45°=∠CAB ,∴CF =12BC =2,AF =BF=∴AC =CF +AF =∵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AO =CO =12AC =DO =EO , ∴当OD ⊥AB 时,DO 的值最小,即DE 的值最小,则△A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AO∴DE =2OD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先根据CD =10m ,DE =5m 得出∠DCE =30°,故可得出∠DCB =90°,再由∠BDF =30°可知∠DBE =60°,由DF ∥AE 可得出∠BGF =∠BCA =60°,故∠GBF =30°,所以∠DBC =30°,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Rt △CDE 中,∵CD =10m ,DE =5m ,∴sin ∠DCE =51102DE CD ==, ∴∠DCE =30°.∵∠ACB =60°,DF ∥AE ,∴∠BGF =60°∴∠ABC =30°,∠DCB =90°.∵∠BDF =30°,∴∠DBF =60°,∴∠DBC =30°,∴BC=tan30CD ==︒m ), ∴AB =BC •sin60°==15(m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分别用AC ,AB 和BC 表示出123,,S S S ,然后根据222BC AB AC =-即可得出123,,S S S 的关系.同理,得出456,,S S S 的关系,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1S 对应ACD ∆的面积,过D 作DH AC ⊥于H ,ACD ∆为等边三角形, 160,,,2DAC AH CH AC AD AC ∴∠=︒=== sin 60,DH AD ∴︒=33,22DH AD AC ∴== 2113,24S AC DH AC ∴=•=同理:222333,,S BC S AB == ∵222BC AB AC =-, ∴213,S S S -=如图2,同理可得:456S S S =+,∴3421564516111454.S S S S S S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点,其中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12.D解析:D【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得出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B 1C 1O=60°,B 1C 1//B 2C 2//B 3C 3,∴∠D 1C 1E 1=∠C 2B 2E 2=∠C 3B 3E 4=30°,∴D 1E 1=C 1D 1sin30°= 12, 则B 2C 2= 2230B E cos= 1= 1(3, 同理可得:B 3C 3= 13= 2(3, 故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边长是:1n -. 则正方形2019201920192019A B C D的边长是:2018.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连接AMAN 证明△AMB ≌△ANC 推出△AMN 为等边三角形当AM ⊥BC 时AM 最短即MN 最短在Rt △ABM 中求出AM 的长在Rt △AMP 中求出AP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连接AMAN ∵ABC解析:52【分析】连接AM ,AN ,证明△AMB ≌△ANC ,推出△AMN 为等边三角形,当AM ⊥BC 时,AM 最短,即MN 最短,在Rt △ABM 中求出AM 的长,在Rt △AMP 中求出AP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连接AM ,AN ,∵ABCD 是菱形,∠ABC=60°,∴△ABC 为等边三角形,∴∠BAC=60°,AB=AC=10,同理可证∠ACN=60°,在△AMB 和△ANC 中,AB AC B ACN BM NC =⎧⎪∠=∠⎨⎪=⎩,∴△AMB ≌△ANC ,∴AM=AN ,∠BAM+∠MAC=∠MAC+∠NAC=60°,∴∠MAN=60°,∴△AMN 为等边三角形,∴MN=AM ,∠MAN=60°,当AM ⊥BC 时,AM 最短,即MN 最短,∵sinB=AM AB, ∴AM=sin60°.∵∠ABC=60°,∴∠BAM=30°,∴∠MAC=30°,∴∠NAC=30°,∴AP ⊥MN .∵sin ∠AMN=AP AM, ∴AP=sin60°=152, ∴CP=10-152=52. 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在△ABC 中求出AC 与AB 的长点P 在AC 上则6≤BP≤8由点N 为线段EF 的中点∠ABC=90º则EF=2BN 根据四边形BEPF 的面积为18利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面积得BN 与PB 成反比例PB 最 解析:154【分析】在△ABC 中,6BC =,4cos 5CAB ∠=求出AC 与AB 的长,点P 在AC 上 则6≤BP≤8,由点N 为线段EF 的中点,∠ABC=90º,则EF=2BN ,根据四边形BEPF 的面积为18,EF BP ⊥利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面积得,PB BN=18,BN 与PB 成反比例, PB 最小时,BN 最大,当PB ⊥AC 时,PB 最小,求出最小值即可.【详解】在△ABC 中,6BC =,4cos 5CAB ∠=, ∵22sin cos 1CAB CAB ∠+∠=, ∴2243sin =1cos =155CAB CAB ⎛⎫∠-∠-= ⎪⎝⎭, 由正弦函数定义BC sin =ACCAB ∠, ∴AC=BC 6==103sin 5CAB ∠,由勾股定理得2222AC 1068BC -=-=,点P 在AC 上 则6≤BP≤8,∵点N 为线段EF 的中点,由∠ABC=90º,∴EF=2BN ,∵四边形BEPF 的面积为18,EF BP ⊥,∴S 四边形EBFP =11PB EF=PB 2BN=PB BN=1822⨯,∴PB BN=18,∴18BN=PB,当PB最小时,BN最大,当PB⊥AC时,PB最小,即S△ABC=11AB BC=AC BP 22BP最小=AB BC8624== AC105BN最大=1815= 2445故答案为:154.【点睛】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与点到直线距离最短问题,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及其之间的关系,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掌握垂线段最短,会利用面积或勾股定理求BP的最小值,解题时要理解BP最小,BN最大是解题关键.15.【分析】由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到AC⊥BD根据∠OAE=∠BAO∠OEA=∠AOB可以判定△OAE∽△ABO进而得到∠AOE=∠BAO再由AO和AB的值即可求得sin∠AOE的值【详解】∵菱形对角线解析:1 3【分析】由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到AC⊥BD,根据∠OAE=∠BAO,∠OEA=∠AOB可以判定△OAE∽△ABO,进而得到∠AOE=∠BAO,再由AO和AB的值即可求得sin∠AOE的值.【详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OEA=∠AOB,∵∠OAE=∠BAO,∴△OAE∽△ABO,∴∠AOE=∠ABO,∵AO =12AC =2,AB =6, ∴sin ∠AOE =sin ∠ABO =AO AB =13. 故答案为:13. 【点睛】 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正弦函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证明三角形相似再利用其性质得到∠AOE=∠ABO .16.或(-20)【分析】需要分类讨论:在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后得到时点的坐标【详解】解:中∴如图1当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过作轴交于点则则可得:即有因为在第三象限则的坐标是;如图2当绕点逆时针旋 解析:()1,3--或(-2,0)【分析】需要分类讨论:在把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50︒和逆时针旋转150︒后得到11A B O 时点1A 的坐标.【详解】解:ABO ∆中,AB OB ⊥,2OA =,1AB =,∴sin 21OB AOB OA ∠==, 30AOB ∴∠=︒.如图1,当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50︒后得到△11A B O ,过1A 作1AC y ⊥轴交于C 点则1150150309030AOC AOB BOC ∠=︒-∠-∠=︒-︒-︒=︒, 则可得:111AOB AOB AOC ≅≅ 即有2222213OC OB OA AB =-=-=,11AC AB ==因为1A 在第三象限,则1A 的坐标是(1,3)--;如图2,当ABO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50︒后得到△11A B O ,则1150********AOB AOB ∠=︒+∠=︒+︒=︒, 即1A 在x 轴上,并有:12OA OAB ==,因为1A 在第二象限,则1A 的坐标是(2,0)-;综上所述,点1A 的坐标为(1,3)--或(2,0)-.故答案是:(1,3)--或(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能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7.1【分析】连接BH 证明Rt △ABH ≌△Rt △EBH (HL )得出∠ABH=30°在Rt △ABH 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解:连接BH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BAH=∠AB解析:1【分析】连接BH ,证明Rt △ABH ≌△Rt △EBH (HL ),得出∠ABH =30°,在Rt △ABH 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解:连接BH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BEFG 是正方形,∴∠BAH=∠ABC=∠BEH=∠F=90°,由旋转的性质得:AB=EB ,∠CBE=30°,∴∠ABE=60°,在Rt △ABH 和Rt △EBH 中,∵BH=BH ,AB=EB ,∴Rt △ABH ≌△Rt △EBH (HL ),∴∠ABH=∠EBH=12∠ABE=30°,∴AH=AB•tan∠ABH=3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得出Rt△ABH≌△Rt△EBH,从而求得∠ABH =30°是解题关键.18.4【分析】过A作AD⊥BC于点D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解答【详解】解:如图过A作AD⊥BC于点D则由已知可得△ABC为等腰三角形BD=DC=∴由cosB=得BC=2BD=解析:4【分析】过A作AD⊥BC于点D,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解答.【详解】解:如图,过A作AD⊥BC于点D,则由已知可得△ABC为等腰三角形,BD=DC=12 BC,∴由 cosB=13得111,62333BDBD ABAB===⨯=,BC=2BD=4,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9.8【分析】作AH⊥BC于H则四边形AFCH是矩形AF=CHAH=CF在Rt△ABH 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AH⊥BC于H则四边形AFCH是矩形AF=CH在Rt△ABE中∠BAE=90解析:8【分析】作AH⊥BC于H,则四边形AFCH是矩形,AF=CH,AH=CF. 在Rt△ABH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AH⊥BC于H,则四边形AFCH是矩形,AF=CH.在Rt△ABE中,∠BAE=90°,∠BEA=60°∴∠ABE=180°-∠A-∠BEA=180°-90°-60°=30°由题意得∠ABH=90°-2∠ABE=90°-30°×2=30°在Rt△ABH中,∠ABH=30°,3,BC=26∴BH=AB cos30°33∴CH=BC-BH=26-18=8.即AF=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20.【分析】沿AB作垂线与C的延长线相交于M点可得到等边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AC并过B点作BM⊥CM设BM=k∵AD=CD∠D=60°∴△ACD是解析:6 2【分析】沿AB作垂线与C的延长线相交于M点,可得到等边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AC 并过B 点作BM ⊥CM ,设BM=k ,∵AD =CD ,∠D=60°,∴△ACD 是等边三角形,AD=AC ,∵∠A =105°,∠B =120°,∠DAC=60°,∴∠MBC=60°,∠BCM=30°,∠BAC=45°,∵BM=k ,∴BC=2k ,MC=BM tan 30=3, ∵∠BAC=45°,∠MCA=45°, ∴AD=AC=MC 3k sin 4522=6k , ∴6k 6==AD B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公式的应用,正确应用公式和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tan 30=,sin45=22. 三、解答题21.(1)552)不变,见解析;(3)3555【分析】(1)①当α=0°时,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点D 、E 分别是边BC 、AC 的中点,分别求出AE 、BD 的大小,即可求出的AE BD 值是多少. ②α=180°时,可得AB ∥DE ,然后根据AC AE =BC DB ,求出AE BD的值是多少即可. (2)首先判断出∠ECA =∠DCB ,再根据EC DC =AC BC 5△ECA ∽△DCB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答案.(3)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1中,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②如图3﹣2中,当点E在线段AB上时,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①当α=0°时,∵Rt△ABC中,∠B=90°,∴AC=22AB BC+=2224+=25,∵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AE=12AC=5,BD=12BC=1,∴AEBD=5.②如图1中,当α=180°时,可得AB∥DE,∵ACAE =BCBD,∴AEBD =ACBC=5.故答案为:①5,②5.(2)如图2,当0°≤α<360°时,AE BD 的大小没有变化, ∵∠ECD =∠ACB , ∴∠ECA =∠DCB , 又∵EC DC =AC BC =5, ∴△ECA ∽△DCB , ∴AE BD =EC DC =5. (3)①如图3﹣1中,当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在Rt △BCE 中,CE =5,BC =2,∴BE =22EC BC -=54-=1,∴AE =AB+BE =5,∵AE BD=5, ∴BD =5=5. ②如图3﹣2中,当点E 在线段AB 上时,BE 22EC BC -54-=1,AE =AB-BE =4﹣1=3,∵AE BD5 ∴BD =35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D的长为5【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2. 1.5【分析】利用60°的正切值可表示出FG长,进而利用∠ACG的正切函数求AG长,加上1.5即为这幢教学楼的高度AB.【详解】解:在Rt△AFG中,tan∠AFG=AG FG,∴FG=tan AGAFG∠3AG.在Rt△ACG中,tan∠ACG=AG CG,∴CG=tan AGACG∠AG.又CG−FG=40,AG=40,∴AG=∴AB=+1.5.答:这幢教学楼的高度AB为(1.5)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求解是常用的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23.(1)+2)【分析】(1)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2)根据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化简然后计算即可.【详解】(1)cos451-sin60︒===︒(2)(12)-2-(π-3.14)0-│tan60°-2│=4-1-(2-3)=1+3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需要熟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见解析.【分析】环节一,我们用相似论证了当A ∠不变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固定不变;环节二,再次为我们论证了当A ∠改变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随之变化,不再固定不变;进而从斜边相等,或直角边相等,两个方面论证即可.【详解】解:环节二证明过程如下:(1)如下图所示:过点A 在BAC ∠内部做射线AB ',截取AB AB '=,过点 B '作BC AC ''⊥,此时构造出了B AC ''∠,显然 BAC B AC ''∠≠∠此时sin BC BAC AB ∠=;sin B C B AC AB''''∠=', 因为AB AB '=,而BC B C ''≠,所以 sin sin BAC B AC ''∠≠∠ 所以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会发生改变.(2)图3中构造另外一种思路证明:由上题我们自然想到控制变量法.环节二我们使斜边相等,现在我们使直角边BC 与B C ''与相等,如图所示:此时sin BC BAC AB ∠=;sin B C B AC AB''''∠=';因为 BC B C ''=,而AB AB '≠,所以 sin sin BAC B A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边与斜边的比,即正弦值,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223BC =+【分析】如图,过A 点作AD ⊥BC 于D 点,把一般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BC 的长度.【详解】解: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如图所示.在Rt △ABD 中,90ADB ∠=︒,45B ∠=︒,22AB = ∴2sin 2222AD BD AB B ==⋅∠==. 在Rt ACD △中,90ADC ∠=︒,30C ∠=︒,2AD =,∴24AC AD ==,323CD == ∴223BC BD 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直角三角形解斜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函数求解.26.(1)见解析;(2)45BFC ∠=︒或135BFC ∠=︒;(3)222BF =-【分析】(1)通过AEC ADB △≌△即可证得BD=CE ;(2)分情况讨论:旋转角小于45︒和旋转角大于45︒两种情况;(3)AB 与FC 相交于点G ,依题意可证得△AGC 和△FB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AG 和FB ,问题可解.【详解】解:(1)∵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CAE BAD ∠=∠,,,45AC AE AB AD BAC DAE ==∠=∠=︒,∵AB AC =,∴AC AE AB AD ===,∴AEC ADB △≌△(SAS )BD CE ∴=;(2)过点A 作AM BD ⊥于M ,AN CE ⊥于N ,当45CAE BAD ∠=∠︒<时,如图,AC AE AB AD ===,1234∴∠=∠=∠=∠,90AMB ANF ∠=∠=︒,在四边形ANFN 中,180BFC MAN ∠+∠=︒ ,MAN 311245BAE BAE BAC ∠=∠+∠+∠=∠+∠+∠=∠=︒18045135BFC ∴∠=︒-︒=︒;当45CAE BAD ∠=∠︒>时,如图,45BAC DAE ∠=∠=︒BAC BAE DAE BAE ∴∠+∠=∠+∠,DAB CAE ∴∠=∠,AC AE AB AD ===,111,222EAN CAE BAM DAB ∴∠=∠=∠∠=∠=∠, 12EAN BAM ∴∠=∠=∠=∠145MAN BAN BAM BAN BAC ∴∠=∠+∠=∠+∠=∠=︒90AMF ANF ∠=∠=︒,180135MFN MAN ∴∠=︒-∠=︒,18045BFC MFN ∴∠=︒-∠=︒,故45BFC ∠=︒或135︒;(3)如图,AB 与EC 交于G ,∵四边形ADFC 是菱形,AC ∴∥BD ,45FBA BAC ∴∠=∠=︒,BFC 45∠=︒,90FGB AGC ∴∠=∠=︒,在Rt △AGC 中,AC=2, ∴2cos 4522AGAC =⋅︒=⨯=, 22GB AB AG ∴=-=-,22222sin 452BG BF -∴===-︒ .【点睛】本题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变换,四边形内角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根据旋转的特征进行分类讨论和正确运用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江阴市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直角重合DFB ∠的度数为( )A .145︒B .155︒C .165︒D .175︒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B .5,12,13C .4,5,10D .3,3,6 3.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4.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木棍搭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搭建1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小木棍,搭建2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5根小木棍,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是( )A .12B .10C .9D .65.在多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多边形分割成8个三角形,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 .8B .9C .10D .116.如图,1∠等于( )A .40B .50C .60D .70 7.一副透明的三角板,如图叠放,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 、CE 相交于点D ,则BDC∠的度数是( )A .65︒B .75︒C .85︒D .105︒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②连接C 、D 两点的线段叫两点之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④射线上点的个数是直线上点的个数的一半;⑤n 边形从其中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画出()3n -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了()2n -个三角形.A .3B .2C .1D .09.如图,△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哪条垂线段.( )A .AEB .CDC .BFD .AF10.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C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 11.如图,在ABC ∆中,80,BAC ∠=︒点D 在BC 边上,将ABD △沿A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B 处,若'20B DC ∠=.则C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5D .4012.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没有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长方形的对称性C .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D .三角形的稳定性二、填空题13.如图是一块正多边形的碎瓷片,经测得30ACB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14.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15.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9条对角线,则n 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16.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则6ABC S =,则BEF S =△______.17.如图,△ABC 的面积为1,分别倍长(延长一倍)AB ,BC ,CA 得到△A 1B 1C 1,再分别倍长A 1B 1,B 1C 1,C 1A 1得到△A 2B 2C 2.…按此规律,倍长2020次后得到的△A 2020B 2020C 2020的面积为_____.18.如图,已知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若8AB cm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则AC =______cm .19.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那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__________. 20.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AE BD ⊥.若30ABC ∠=︒,50C ∠=︒,则CAE ∠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21.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40B ︒∠=,60C ︒∠=,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试说明DAE ∠、B 、C ∠的数量关系.22.已知AB ∥CD ,CF 平分∠ECD .(1)如图1,若∠DCF =25°,∠E =20°,求∠ABE 的度数.(2)如图2,若∠EBF =2∠ABF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求∠ABE 的度数.23.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E=310°,CF 平分∠DCB ,FC 的延长线与五边形ABCDE 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P 的度数24.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E 是AB 边上的高,AD ,CE 相交于点P ,BCE 40,APC 123∠∠=︒=︒,求ADC ∠和ACB ∠的度数.2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 ∠和BCD ∠的平分线交于点O .(1)如果130A ∠=︒,110D ∠=︒,求BOC ∠的度数;(2)请直接写出BOC ∠与A D ∠+∠的数量关系.26.如图所示,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中线,AB =3cm ,AC =4 cm ,BC=5 cm ,∠CAB =90°.(1)求AD 的长.(2)求△ABE 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45E ∠=︒,利用补角的定义可求120FBE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DFB ∠的度数【详解】解:在DEC ∆中∵90C ∠=︒,45CDE ∠=︒∴45E ∠=︒又∵60ABC ∠=︒∴120FB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FB E FBE ∠=∠+∠45120=︒+︒16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互为补角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得A 中,1+2=3,不能组成三角形;B 中,5+12=17>13,能组成三角形;C 中,4+5=9<10,不能够组成三角形;D 中,3+3=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3.D解析: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DAC =∠DAE =60°,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通过对图形观察,思考,得出需要小木棍的根数,然后图形对比,选出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详解】图1没有共用部分,要6根小木棍,图2有共用部分,可以减少小木棍根数,仿照图2得到图3,要7根小木棍,同法搭建的图4,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5摆放,外围大的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到5个等边三角形,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6摆成三棱锥(西面体)就可以得到4个等边三角形,∴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6根.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成图形的边的条数,解答此题需要灵活利用立体空间思维解答.5.B解析:B【分析】逐一探究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得到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再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探究规律: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三角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三角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在四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四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四边形分割成3个三角形,在五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五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五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总结规律: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n边形分割成()1n-个三角形,应用规律:n-=由题意得:18,n∴=9.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规律探究及规律运用,探究“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把n边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直接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160=1301130607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比较简单.7.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CEA=60︒,∠BAE=45︒,∴∠ADE= 180︒−∠CEA−∠BAE=75︒,∴∠BDC=∠ADE=7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对顶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8.C解析:C【分析】分别利用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角的概念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多边形对角线的求法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①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故原说法错误;②连接C、D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原说法错误;④射线上点的个数与直线上点的个数没有关系,故原说法错误;⑤n 边形从其中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画出()3n -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了()2n -个三角形,此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的说法只有1个,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以及角的概念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9.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过B 点向AC 作的垂线段,即为BF .【详解】解:∵BF ⊥AC 于F ,∴△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垂线段BF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解答.10.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可得答案.【详解】A .CE 不垂直AB ,故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B .CE 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符合题意,C .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D .CE 不是ABC 的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关键是掌握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11.D解析:D【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B AB 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 AB D ∠=∠∵80,BAC ∠=︒∴∠B+∠C=100°又∵'='=20B AB D C B DC C ∠=∠+∠+∠∠,∴∠C+20°+∠C=100°解得:∠C=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分析】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判断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详解】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通常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是将其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二、填空题13.12【分析】根据瓷片为正多边形及可知正多边形的外角为进而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如图延长BC 可知∠1为正多边形的外角∵瓷片为正多边形∴AD=DB=BC ∠ADB=∠DBC ∴四边形ACBD 为等腰梯形解析:12【分析】根据瓷片为正多边形及=30ACB ∠︒,可知正多边形的外角为30︒,进而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如图,延长BC ,可知∠1为正多边形的外角,∵瓷片为正多边形,∴AD=DB=BC ,∠ADB=∠DBC ,∴四边形ACBD 为等腰梯形,∴BD ∥AC ,∴∠1==30ACB ∠︒,∴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1230︒︒,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4.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解析: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 15.1800°【分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 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 边形的内角和是:(12-2解析:1800°【分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 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 边形的内角和是:(12-2)×180°=18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掌握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BD=DC ∴S △ABD=S △ADC=×6=3(cm2)∵AE=DE ∴S △AEB=S △AEC=×3=(cm2)∴S △BEC 解析:32【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BD=DC ,∴S △ABD =S △ADC =12×6=3(cm 2), ∵AE=DE ,∴S △AEB =S △AEC =12×3=32(cm 2), ∴S △BEC =6-3=3(cm 2),∵EF=FC ,∴S △BEF =12×3=32(cm 2),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72020【分析】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7S △ABC 由此即可解题【详解】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1BC △A1B1C △AB1C △AB1C解析:72020【分析】连接AB 1、BC 1、CA 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111A B C S △=7S △ABC ,由此即可解题.【详解】连接AB 1、BC 1、CA 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 1BC 、△A 1B 1C 、△AB 1C 、△AB 1C 1、△ABC 1、△A 1BC 1、△ABC 的面积都相等, 所以,111A B C S △=7S △ABC ,同理222A B C S △=7111A B C S △=72S △ABC ,依此类推,△A 2020B 2020C 2020的面积为=72020S △ABC ,∵△ABC 的面积为1,∴202020202020A S B C =72020.故答案为:7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一次倍长后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的7倍是解题的关键.18.10【分析】依据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可得CE=BE 再根据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解:∵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CE=BE 又∵AE=A解析:10【分析】依据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可得CE=BE ,再根据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解:∵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CE=BE ,又∵AE=AE ,△ACE 的周长比△AEB 的周长多2cm ,∴AC-AB=2cm ,即AC-8=2cm ,∴AC=10cm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求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9.直角【分析】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5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三个内角分别是36°54°9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详解】解:设三角分别为2x3x5解析:直角【分析】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5,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三个内角分别是36°,54°,9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详解】解:设三角分别为2x,3x,5x,依题意得2x+3x+5x=180°,解得x=18°.故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6°,54°,90°.故答案为:直角.【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25【分析】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DB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CAE的度数【详解】解:∵∠ABC=30°BD平分∠ABC∴∠DBC=∠ABC=×30°=15°又∵AE⊥BD∴∠解析:25【分析】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DB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CAE 的度数.【详解】解:∵∠ABC=30°,BD平分∠ABC,∴∠DBC=12∠ABC=12×30°=15°,又∵AE⊥BD,∴∠BEA=90°-15°=75°,∵∠AEB是△ACE的外角,∴∠CAE=∠AEB-∠C=75°-50°=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解答题21.(1)11°;(2)∠DAE=12(∠C-∠B)【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由AD是∠BAC的平分线,可得∠DAC的度数;在直角△AEC中,可求出∠EAC的度数,所以∠DAE=∠DAC-∠EAC,即可得出;(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由AD是∠BAC的平分线,可得∠DAC的度数;在直角△AEC中,可求出∠EAC的度数,所以∠DAE=∠DAC-∠EAC,即可得出;【详解】解:(1)∵∠B=40°,∠C=62°,∴∠BAC=180°-∠B-∠C=180°﹣40°﹣62°=78°,∵AD是∠BAC的平分线,∴∠DAC=12∠BAC=39°,∵AE是BC边上的高,在直角△AEC中,∵∠EAC=90°-∠C=90°﹣62°=28°,∴∠DAE=∠DAC-∠EAC=39°﹣28°=11°;(2)∵∠BAC=180°-∠B-∠C,∵AD是∠BAC的平分线,∴∠DAC=12∠BAC=90°-12(∠B+∠C),∵AE是BC边上的高,在直角△AEC中,∵∠EAC=90°-∠C,∴∠DAE=∠DAC-∠EAC=90°-12(∠B+∠C)-(90°-∠C)=12(∠C-∠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生应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这些基本知识,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22.(1)∠ABE=30°;(2)∠ABE=30°【分析】(1)假设CE与AB相交于点G,由题意易得∠DCE=50°,则有∠CGA=∠BGE=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求解;(2)假设CE与AB、BF相交于点M、N,设∠ABF=x,∠DCF=∠FCE=y,则有∠EBF=2x,∠ABE=3x,∠DCE=2y,根据题意可得∠AMC=180°-2y,∠E=2y-3x,2∠CFB-∠CEB=10°,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1)假设CE 与AB 相交于点G ,如图所示:∵CF 平分∠DCE ,∠DCF=25°,∴∠DCE=50°,∵AB ∥DC ,∴∠DCE+∠AGC=180°,∴∠AGC=130°,∴∠EGB=∠AGC=130°,∵∠E=20°,∴∠ABE=30°;(2)假设CE 与AB 、BF 相交于点M 、N ,如图所示:设∠ABF=x ,∠DCF=y ,∵∠EBF=2∠ABF ,CF 平分∠DCE ,∴∠EBF=2x ,∠ABE=3x ,∠FCE=y ,∠DCE=2y ,∵AB ∥DC ,∴∠DCE+∠AMC=180°,∴∠EMB=∠AMC=180°-2y ,∵∠E+∠EMB+∠ABE=180°,∴∠E=2y-3x ,∵∠E+∠ENB+∠FBE=180°,∴∠ENB=180°+x-2y ,∵∠CFB+∠CNF+∠FCE=180°,∴∠CFB=y-x ,∵∠CFB 的2倍与∠CEB 的补角的和为190°,∴2∠CFB-∠CEB=10°,∴()()22310y x y x ---=︒,解得:10x =︒,∴∠ABE=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23.∠P=25°.【分析】延长ED ,BC 相交于点G .由四边形内角和可求∠G=50°,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P 度数.【详解】解:延长ED ,BC 相交于点G .在四边形ABGE 中,∵∠G=360°-(∠A+∠B+∠E )=50°,∴∠P=∠FCD-∠CDP=12(∠DCB-∠CDG ) =12∠G=12×50°=2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外角的性质,熟练运用外角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4.∠ADC 83=︒,∠ACB 64=︒.【分析】由CE 是AB 边上的高,可得∠AEC=90︒,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DC ,∠EAP ,∠B 的度数,再根据AD 是ABC 的平分线,可得∠BAC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CB 的度数.【详解】∵CE 是AB 边上的高,∴CE ⊥AB ,即∠AEC=90︒,∵∠APC=∠BCE+∠ADC=123︒,∠BCE=40︒,∴∠ADC=123︒-4083︒=︒,∵∠APC=∠AEP+∠EAP=123︒,∴∠EAP=12390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2∠EAP=23366⨯︒=︒,∵∠ADC=∠BAD+∠B ,∴∠B=833350︒-︒=︒,∵∠B+∠BAC+∠ACB=180︒,∴∠ACB=180665064︒-︒-︒=︒,即∠ADC 83=︒,∠ACB 6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5.(1)120°;(2)1()2BOC A D ∠=∠+∠ 【分析】(1)先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DCB=12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OBC+∠OCB=60°,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120°即可;(2)方法同(1)【详解】解:(1)∵∠A+∠ABC+∠BCD+∠D=360°,且∠A+∠D=130°+110°=240°,∴∠ABC+∠BCD=360°-(∠A+∠D )=360°-240°=120°,∵OB ,OC 分别是∠ABC 和∠BCD 的平分线, ∴∠OBC+∠OCB=111(221)1206220AB ABC DC C BCD B ∠+∠=⨯+∠︒=∠=︒ , ∴∠O=180°-(∠OBC+∠OCB )=180°-60°=120°; (2)1()2BOC A D ∠=∠+∠ 证明:在四边形ABCD 中,360A B C D ∠+∠+∠+∠=︒∴360()ABC DCB A D ∠+∠=︒-∠+∠∵OB ,OC 分别是∠ABC 和∠BCD 的平分线,∴∠OBC+∠OCB=1111((222)180)2ABC BCD AB D A C D CB ∠+∠=︒-∠∠=+∠∠+ ∴180(1)()2O BOC BC OCB A 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角.26.(1)125cm ;(2)3cm 2【分析】(1)利用“面积法”来求线段AD 的长度;(2)△AEC 与△ABE 是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详解】解:∵∠BAC=90°,AD 是边BC 上的高, ∴12AB•AC=12BC•AD , ∴341255AB AC AD BC ⋅⨯===(cm ),即AD 的长度为125cm ; (2)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BAC=90°,AB=3cm ,AC=4cm , ∴S △ABC =12AB•AC=12×3×4=6(cm 2). 又∵AE 是边BC 的中线,∴BE=EC , ∴12BE•AD=12EC•AD ,即S △ABE =S △AEC , ∴S △ABE=12S △ABC =3(cm 2). ∴△ABE 的面积是3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两个表达式相等,求出AD .。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三角形》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B .5,6,11C .3,3,3D .4,8,12 2.如图,//,40,50,AB CD B C ∠=︒∠=︒则E ∠的度数为( )A .70︒B .80︒C .90︒D .100︒ 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2,3 4.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木棍搭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搭建1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小木棍,搭建2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5根小木棍,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是( )A .12B .10C .9D .65.在多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多边形分割成8个三角形,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 .8B .9C .10D .116.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E 、F 分别是线段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为220cm ,则BEF 的面积是( )2cmA .5B .6C .7D .8 7.用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2,2,4B .3,4,5C .1,2,3D .2,3,6 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3B .4C .11D .12 9.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等于( )A .36°B .72°C .108°D .150° 10.小红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 和8cm 的木棒,他想摆一个三角形,现有长度分别为3cm ,4cm ,8cm ,15cm 四根木棒,则他应选择的木棒长度为( ).A .3cmB .4cmC .8cmD .15cm11.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3、4、5C .2、3、4D .1、2、3 12.如图,在七边形ABCDEFG 中,AB ,ED 的延长线交于点O .若1,2,3,4∠∠∠∠的外角和于210°,则BOD ∠的度数为( )A .30°B .35°C .40°D .45°二、填空题13.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m ,n ,k ,且m 、n 满足2|9|(5)0n 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16.如果点G 是ABC ∆的重心,6AG =,那么B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ABC 的两条中线AD 、BE 相交于点G ,如果S △ABG =2,那么S △ABC =_____.18.如图,在△ABC 中,∠A=64°,∠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A n-1BC 与∠A n-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n ,要使∠A n 的度数为整数,则n 的值最大为______.19.如图,ABC 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结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21112111,,A B A B B C B C C A C A ===,顺次连结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则333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20.如图所示,∠A+∠B+∠C+∠D+∠E+∠F=____.(填写度数).三、解答题21.如图,∠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ABC=∠ACE.(1)求证:AB//CE;(2)猜想:若∠A=50°,求∠E的度数.22.如图,BM是ABC的中线,AB=5cm,BC=3cm,那么ABM与BCM的周长的差是多少?内一点.23.如图,已知:点P是ABC(1)求证:BPC A ∠>∠;(2)若PB 平分ABC ∠,PC 平分ACB ∠,40A ︒∠=,求P ∠的度数.24.如图1,已知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我们容易证明ACD A B ∠=∠+∠,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尝试探究:(1)如图2,DBC ∠与ECB ∠分别为ABC 的两个外角,则DBC ECB ∠+∠_______180A ∠+︒(横线上填“>”、“<”或“=”).初步应用:(2)如图3,在ABC 纸片中剪去CED ,得到四边形ABDE ,1135∠=︒,则2C ∠-∠=_______.(3)解决问题:如图4,在ABC 中,BP 、CP 分别平分外角DBC ∠、ECB ∠,P ∠与A ∠有何数量关系?请尝试证明.(4)如图5,在四边形ABCD 中,BP 、CP 分别平分外角EBC ∠、FCB ∠,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P ∠与A ∠、D ∠的数量关系.25.如图所示,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B=20°,∠C=80°,求∠EAD 的度数.26.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1)已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2)设∠B =α,∠C =β(α<β).请直接写出用α、β表示∠DAE 的关系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A 、1+2<4,不能构成三角形;B 、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C 、3+3>3,能构成三角形;D 、8+4=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最大的数.2.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AB CD ,40B ∠=︒,50C ∠=︒,∴140B ∠=∠=︒,∴ 1801180405090E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14+15>13,∴能构成三角形;∵1+2<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通过对图形观察,思考,得出需要小木棍的根数,然后图形对比,选出最少需要小木棍的根数.【详解】图1没有共用部分,要6根小木棍,图2有共用部分,可以减少小木棍根数,仿照图2得到图3,要7根小木棍,同法搭建的图4,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5摆放,外围大的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到5个等边三角形,要9根小木棍,如按图6摆成三棱锥(西面体)就可以得到4个等边三角形,∴搭建4个等边三角形最少需要小木棍6根.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成图形的边的条数,解答此题需要灵活利用立体空间思维解答.5.B解析:B【分析】逐一探究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得到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再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探究规律: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三角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三角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在四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四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四边形分割成3个三角形,在五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五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五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总结规律: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将n边形分割成()1n-个三角形,应用规律:n-=由题意得:18,∴=9.n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规律探究及规律运用,探究“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是顶点),将这个点与n边形的各顶点连接起来,把n边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数量”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即可.【详解】解:∵点E是AD的中点,∴S△ABE=12S△ABD,S△ACE=12S△ADC,∴S△ABE+S△ACE=12S△ABC=12×20=10cm2,∴S△BCE=12S△ABC=12×20=10cm2,∵点F是CE的中点,∴S△BEF=12S△BCE=12×10=5cm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原理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7.B解析:B【分析】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B、345+>,能构成三角形,故B正确;C、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D、23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进行判断.8.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7-4<x<7+4,计算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x的值即可.【详解】设第三边长为x ,则7-4<x <7+4,3<x <11,∴A 、C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9.A解析:A【分析】根据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每一个外角等于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边数,即可得解.【详解】3601036︒÷=︒,∴正五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3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边数、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设选择的木棒长为x ,根据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即可求出范围,再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设选择的木棒长为x ,则8448x -<<+,即412x <<,∴选择木棒长度为8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D 、4+5>6,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 、3+4>5,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A 、2+3>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12.A解析:A【分析】由外角和内角的关系可求得∠1、∠2、∠3、∠4的和,由五边形内角和可求得五边形OAGFE的内角和,即可求得∠BOD.【详解】解:∵∠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10°,∴∠1+∠2+∠3+∠4+210°=4×180°,∴∠1+∠2+∠3+∠4=510°,∵五边形OAGFE内角和=(5-2)×180°=540°,∴∠1+∠2+∠3+∠4+∠BOD=540°,∴∠BOD=540°-510°=3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利用内角和外角的关系求得∠1、∠2、∠3、∠4的和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19【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解析:19【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2=17,n .∴19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多边形顶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关系.14.【分析】根据求出mn 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k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 为最长边进一步即可确定k 的取值【详解】解:由题意得n-9=0m-5=0解得m=5n=9∵mnk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k 为三角形的最长边解析:914k ≤<【分析】根据2|9|(5)0n m -+-=求出m 、n 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k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k 为最长边进一步即可确定k 的取值.【详解】解:由题意得n-9=0,m-5=0,解得 m=5,n=9,∵m ,n ,k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414k ≤<,∵k 为三角形的最长边,∴914k ≤<.故答案为:914k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偶次方的非负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题意求出m 、n 的长是解题关键,确定k 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k 为最长边这一条件. 15.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解析: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到一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求得DG=3继而求得边上的中线长为9【详解】∵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其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DG=AG=×6=3∴AD=AG+GD解析: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到一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求得DG=3,继而求得BC 边上的中线长为9.【详解】∵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其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DG=12AG=12×6=3,∴AD=AG+GD=6+3=9.即BC边上的中线长为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重心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其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6【分析】根据DE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AG进而得到S△ABG:S△ABD=2:3再根据AD是△ABC 的中线可得S△ABC=2S△ABD进而得到答案【详解析:6【分析】根据D,E分别是三角形的中点,得出G是三角形的重心,再利用重心的概念可得:2GD=AG进而得到S△ABG:S△ABD=2:3,再根据AD是△ABC的中线可得S△ABC=2S△ABD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BC的两条中线AD、BE相交于点G,∴2GD=AG,∵S△ABG=2,∴S△ABD=3,∵AD是△ABC的中线,∴S△ABC=2S△ABD=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心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18.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 =2∠A1同理可得∠A1=2∠A2即∠A=22∠A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解析: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A =2∠A 1,同理可得∠A 1=2∠A 2,即∠A =22∠A 2,因此找出规律.【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 =∠A +∠ABC ,∠A 1CD =∠A 1+∠A 1BC ,∵∠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12∠ABC ,∠A 1CD =12∠ACD , ∴∠A 1+∠A 1BC =12(∠A +∠ABC )=12∠A +∠A 1BC , ∵A 1B 、A 1C 分别平分∠ABC 和∠ACD ,∴∠ACD =2∠A 1CD ,∠ABC =2∠A 1BC ,而∠A 1CD =∠A 1+∠A 1BC ,∠ACD =∠ABC +∠A ,∴∠A =2∠A 1,∴∠A 1=12∠A , 同理可得∠A 1=2∠A 2,∴∠A 2=14∠A , ∴∠A =2n ∠A n , ∴∠A n =(12)n ∠A =642n ︒, ∵∠A n 的度数为整数,∴n =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然后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12是解题的关键. 19.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1B1C1及△A2B2C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 与△A1BB1底相等(AB =A1B )高为1:2(BB1=2BC )故面积比为1:2∵解析:343【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 1B 1C 1及△A 2B 2C 2的面积,再根据两三角形的倍数关系求解即可.【详解】△ABC 与△A 1BB 1底相等(AB =A 1B ),高为1:2(BB 1=2BC ),故面积比为1:2, ∵△ABC 面积为1,∴112A BB S =△,同理可得11112C B C A C A S S ==△△,∴1112317A B C S =⨯+=△;同理可证222111749A B C A B C S S ==△△,所以333749343A B C S =⨯=△,故答案为:343.【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面积的规律探究,准确找到每变化一次之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360°【分析】连接BE 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C+∠D=∠PBE+∠PEB 继而在四边形ABEF 中利用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连接BE ∵∠C+∠D+∠DPC=180°∠PBE+∠PEB+∠解析:360°【分析】连接BE ,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C+∠D=∠PBE+∠PEB ,继而在四边形ABEF 中利用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连接BE ,∵∠C+∠D+∠DPC=180°,∠PBE+∠PEB+∠BPE=180°,∠DPC=∠BPE ,∴∠C+∠D=∠PBE+∠PEB ,在四边形ABEF 中,∠A+∠ABE+∠BEF+∠F=(4-2)×180°=360°,∴∠A+∠ABP+∠PBE+∠PEB+∠PEF+∠F=360°,∴∠A+∠ABP+∠C+∠D+∠PEF+∠F=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四边形内角和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准确识图,熟练应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25°【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CD=∠ACE ,得到∠ABC=∠EC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CE平分∠ACD,∴∠ECD=∠ACE,∵∠ABC=∠ACE,∴∠ABC=∠ECD,∴AB∥CE;(2)∵∠ACD是△ABC的一个外角,∴∠ACD=∠ABC+∠A,∵BE平分∠ABC,∴∠ABE=∠EBC,∴∠E=∠ECD﹣∠EBC=12∠ACD﹣12∠ABC=12∠A=2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22.2cm.【分析】先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MA=MC,再求出两三角形的周长差即可.【详解】解:∵BM是△ABC的中线,∴MA=MC,∴△ABM的周长﹣△BCM的周长=AB+BM+MA﹣BC﹣CM﹣BM=AB﹣BC=5﹣3=2(cm).答:△ABM与△BCM的周长是差是2c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线,熟知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110°【分析】(1)延长BP交AC于D,根据△PDC外角的性质知∠BPC>∠1;根据△ABD外角的性质知∠1>∠A,所以易证∠BPC>∠A.(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140°,由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延长BP交AC于D,如图所示:∵∠BPC 是△CDP 的一个外角,∠1是△ABD 的一个外角,∴∠BPC >∠1,∠1>∠A ,∴∠BPC >∠A ;(2)在△ABC 中,∵∠A=40°,∴∠ABC+∠ACB=180°﹣∠A=180°﹣40°=140°,∵PB 平分∠ABC ,PC 平分∠ACB ,∴∠PBC=12∠ABC ,∠PCB=12∠ACB , 在△PBC 中,∠P=180°﹣(∠PBC+∠PCB ) =180°﹣(12∠ABC+12∠ACB ) =180°﹣12(∠ABC+∠ACB ) =180°﹣12×140° =1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1)= (2) 45° (3)1902P A ∠=︒-∠;证明见解析 (4)1118022P A D ∠=︒-∠-∠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BC =∠A +∠ACB ,∠ECB =∠A +∠ABC ,两式相加可得结论;(2)利用(1)的结论:∵∠2+∠1−∠C =180°,将∠1=135°代入可得结论; (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P =12∠DBC ,∠BCP =12∠EC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P 的式子,代入(1)中得的结论:∠DBC +∠ECB =180°+∠A ,可得:∠P =90°−12∠A ; (4)根据平角的定义得:∠EBC =180°−∠1,∠FCB =180°−∠2,由角平分线得:∠3=12∠EBC =90°−12∠1,∠4=12∠FCB =90°−12∠2,相加可得:∠3+∠4=180°−12(∠1+∠2),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详解】(1)∠DBC+∠ECB−∠A=180°,理由是:∵∠DBC=∠A+∠ACB,∠ECB=∠A+∠ABC,∴∠DBC+∠ECB=2∠A+∠ACB+∠ABC=180°+∠A,∴∠DBC+∠ECB=∠A+180°,故答案为:=;(2)∠2−∠C=45°.理由是:∵∠2+∠1−∠C=180°,∠1=135°,∴∠2−∠C+135°=180°,∴∠2−∠C=45°.故答案为:45°;(3)∠P=90°−12∠A,理由是:∵BP平分∠DBC,CP平分∠ECB,∴∠CBP=12∠DBC,∠BCP=12∠ECB,∵△BPC中,∠P=180°−∠CBP−∠BCP=180°−12(∠DBC+∠ECB),∵∠DBC+∠ECB=180°+∠A,∴∠P=180°−12(180°+∠A)=90°−12∠A;(4)∠P=180°−12(∠A+∠D).理由是:如图:∵∠EBC=180°−∠1,∠FCB=180°−∠2,∵BP平分∠EBC,CP平分∠FCB,∴∠3=∠EBC=90°−12∠1,∠4=12∠FCB=90°−12∠2,∴∠3+∠4=180°−12(∠1+∠2),∵四边形ABCD中,∠1+∠2=360°−(∠A+∠D),又∵△PBC中,∠P=180°−(∠3+∠4)=12(∠1+∠2),∴∠P=12×[360°−(∠A+∠D)]=180°−12(∠A+∠D).【点睛】本题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关键. 25.30°【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BAC ,则由角平分线定义可求得∠EAC ,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DAC 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B=20°,∠C=80°∴∠BAC=180°-∠B -∠C=180°-20°-80°=80°;∵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EAC=12∠BAC=12×80°=40°; ∵AD 是△ABC 的高 ∴∠ADC=90°;又∵在△ADC 中,∠C=80°∴∠DAC=180°-∠C -∠ADC=180°-80°-90°=10°;∴∠EAD=∠EAC -∠DAC=40°-10°=3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26.(1)10︒;(2)1122βα-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得到∠BAE 的度数,求出∠AED 的度数,根据AD 是高线,求得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得到∠BAE 的度数,求出∠AED 的度数,根据AD 是高线,求得答案.【详解】(1)∵∠B =40°,∠C =60°,∴∠BAC=18080B C ︒-∠-∠=︒,∵AE 平分∠BAC ,∴∠BAE=1402BAC ∠=︒, ∴∠AED=∠B+∠BAE=80︒,∵AD 是高线,∴AD ⊥BC ,∴∠DAE=9010AED ︒-∠=︒;(2)∵∠B =α,∠C =β,∴∠180180BAC B C αβ=︒-∠-∠=︒--,∵AE 平分∠BAC ,∴∠BAE=121902B C ︒-∠-∠=121902αβ︒-- ∴∠AED=∠B+∠BAE=121902B C ︒+∠-∠=121902αβ︒+- ∵AD 是高线,∴AD ⊥BC , ∴∠DAE=190212AED C B ︒-∠=∠-∠=1122βα-, 故答案为:1122βα-.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基础知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8AB AC ==厘米,6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为了使BPD CPQ △≌△,点Q 的运动速度应为( )A .1厘米/秒B .2厘米/秒C .3厘米/秒D .4厘米/秒 2.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DEF AB DE ∠=∠=,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 DEF ≌,这个条件是( )A .A D ∠=∠B .BC EF = C .ACB F ∠=∠D .AC DF = 3.如图,点O 是△ABC 中∠BCA ,∠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已知△ABC 的面积是12,周长是8,则点O 到边BC 的距离是( )A .1B .2C .3D .44.如图,在△ABC 中,∠B =∠C =50°,BD =CF ,BE =CD ,则∠EDF 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30°5.如图,若DEF ABC ≅,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9BF =,5EC =,则CF 的长为( )A .1B .2C .2.5D .36.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A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O ,OE AC ⊥于点E ,且3OE cm =,则点O 到AB ,CD 的距离之和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7.如图,在△ABC 中,AB=5,AC=3,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A .1<AD <6B .1<AD <4C .2<AD <8 D .2<AD <4 8.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如果 ab =0,那么a =0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D .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9.如图,ABC 的面积为26cm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21cmB .22cmC .23cmD .24cm10.用三角尺画角平分线:如图,先在AOB ∠的两边分别取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得到OP 平分AOB ∠的依据是( )A .HLB .SSSC .SASD .ASA 11.已知如图,AC ⊥BC ,DE ⊥AB ,AD 平分∠BAC ,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BD +ED =BCB .DE 平分∠ADBC .AD 平分∠EDC D .ED +AC >AD 12.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E ,AD=CB ,要使△ADE ≌△CBE ,需添加一个条件,则添加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判定定理正确的是( )A .AE=CE ;SASB .DE=BE ;SASC .∠D=∠B ;AASD .∠A=∠C ;ASA1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C .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一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1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BAC 的条件是( )A .∠D=∠C , ∠BAD=∠ABCB .BD=AC , ∠BAD=∠ABC C .∠BAD=∠ABC , ∠BAD=∠ABCD .AD=BC ,BD=AC15.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CE △和CDE △面积相;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180B D ∠+∠=︒,AC 平分DAB ∠,CM AB ⊥于点M ,若4cm AM =, 2.5cm BC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cm .17.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若BC =8cm ,BD =5cm ,AB=10cm,则S △ABD =______.18.如图,点D 在BC 上,DE ⊥AB 于点E ,DF ⊥BC 交AC 于点F ,BD =CF ,BE =CD .若∠AFD =145°,则∠EDF =_____.19.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外角∠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若∠D =20°,则∠A =_____.20.如图,AC//BD ,OA ,O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OE AB ⊥,垂足为E ,如果OE 5=,那么AC 与BD 的距离是________21.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AB =8 cm ,AC =6 cm ,S △ABD ∶S △ACD =________.22.如图,ABC 的面积为215cm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过点C 作CD AP ⊥于点D ,连接DB ,则DAB 的面积是______2cm .23.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点P ,已知AD =AE .若△ABE ≌△ACD ,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24.如图,AD 为∠CAF 的角平分线,BD=CD ,∠DBC=∠DCB ,∠DCA=∠ABD ,过D 作DE ⊥AC 于E ,DF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F ,则下列结论:①△CDE ≌△BDF ;②CE=AB+AE ;③∠DAF=∠C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填序号)25.如图,射线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D 是射线OC 上一点,DP ⊥OA 于点P ,DP =5,若点Q 是射线OB 上一点,OQ =4,则△ODQ 的面积是__________.26.如图,在△ABC 和△DBC 中,∠ACB=∠DBC=90°,E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F ,AB=DE .若BD=8cm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在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点E ,交AB 于点F ,连接DF .(1)请直接写出∠CAD 与∠BCF 的数量关系;(2)若点D 是BC 中点,在图2中画出图形,猜想线段AD ,C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8.已知:MON α∠=,点P 是MON ∠平分线上一点,点A 在射线OM 上,作180APB α∠=︒-,交直线ON 于点B ,作PC ON ⊥于点C .(1)观察猜想:如图1,当90MON ∠=︒时,PA 和P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探究证明:如图2,当60MON ∠=︒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 ,PB 之间另外的数量关系.(3)拓展延伸:如图3,当60MON ∠=︒,点B 在射线O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C ,OA 及B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29.在Rt ABC △中,90C ∠=︒,8cm AC =,6cm BC =,点D 在AC 上,且6cm AD =,过点A 作射线AE AC ⊥(AE 与BC 在AC 同侧),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cm/s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连结PD 、BD .(1)如图①,当PD BD ⊥时,求证:PDA DBC △≌△;(2)如图②,当PD AB ⊥于点F 时,求此时t 的值.30.已知4,BC BA BC =⊥,射线CM BC ⊥,动点P 在BC 上,PD PA ⊥交CM 于D .(1)如图1,当3,1BP AB ==时,求DC 的长;(2)如图2,连接AD ,当DP 平分ADC ∠时,求BP 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ACB=13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出∠OBC+∠O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
【详解】
解;∵∠A=50°,
∴∠ABC+∠ACB=180°﹣50°=130°,
∵∠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
∴∠OBC= ∠ABC,∠OCB= ∠ACB,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4=0,b-9=0,
解得a=4,b=9,
①若a=4是腰长,则底边为9,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9,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若b=9是腰长,则底边为4,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9、9、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9+9+4=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和三角形任意两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详解】
解:∵点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
∴O为△ABC的重心,
∴ =4,
∴ =2,
∵OF= AF,
∴ = ,
∴S阴=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重心及重心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
故答案为: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的知识点.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1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BD,CE相交于点O,连接O在AO上取一点F,使得OF= AF若S△ABC=12,则四边形OCDF的面积为()
A.2B. C.3D.
【答案】360 °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5=∠8,∠4+∠6=∠7,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2+∠3+∠7+∠8=360°,即可得∠1+∠2+∠3+∠4+∠5+∠6=36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8.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8、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5<a<11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得8-3<a<8+3,再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8-3<a<8+3,
解得:5<a<11,
4,5,9都不符合不等式5<x<9,只有6符合不等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基础题型,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若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B.5C.6D.7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720°,然后解方程即可.
=45°+15°=60°又
=180°-60°-35°=85°.
考点:1、方向角. 2、三角形内角和.
10.如图,五边形 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外角 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360°÷5=72°.
故外角∠CBF等于72°.
20.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外部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A,根据平角等于180°用∠1表示出∠ADA′,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2与∠A′表示出∠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故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
7.若(a﹣4)2+|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EB=∠A+∠C=65°,∠DFE=∠B+∠AEC,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A=27°,∠C=38°,
∴∠AEB=∠A+∠C=65°,
∵∠B=45°,
∴∠DFE=65°+45°=110°,
∵正五边形的内角=180°-360°÷5=108°,360°÷108°≈3.3,∴正五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正六边形的内角=180°-360°÷6=120°,360°÷120°=3,即3个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六边形可以铺满地面.
故选C.
【点睛】
几何图形镶嵌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
14.长度分别为 , ,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的值可以是()
A. B. C.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判断x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x<7+2,即5<x<9.
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x<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
故答案为:5<a<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9.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答案】85°.
【解析】
试题分析:令A→南的方向为线段AE,B→北的方向为线段BD,根据题意可知, AE,DB是正南,正北的方向 BD//AE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9.如图, 是一块直角三角板, ,现将三角板叠放在一把直尺上, 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D,E,AB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F,G,若∠1=40°,则∠2的度数为()
A.40º B.50ºC.60ºD.70º
13.下列多边形中,不能够单独铺满地面的是( )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镶嵌的条件知,在一个顶点处各个内角和为360°.
【详解】
∵正三角形的内角=180°÷3=60°,360°÷60°=6,即6个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三角形可以铺满地面;
∵正方形的内角=360°÷4=90°,360°÷90°=4,即4个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一个点,∴正方形可以铺满地面;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BE平分∠ABC,CE平分外角∠ACD,若∠A=42°,则∠E=_____°.
【答案】21°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解:由题意得:∠E=∠ECD−∠EBC= ∠ACD− ∠ABC= ∠A=21°.
【详解】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n-2)180°=720°.解得n=6.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这个多边形是( )
A.八边形B.十四边形C.十边形D.十二边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DFG=4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DF∥EG,
∴∠1=∠DFG=40°,
又∵∠A=30°,
∴∠2=∠A+∠DFG=30°+40°=7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21°.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一个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本题根据题意可得:(n-2)×180°=4×360°,解得:n=10.
故答案为:10.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3.如图,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50°,则∠BOC=_____.
【详解】
∵AD、BE、CF为△ABC的角平分线
∴可设∠BAD=∠CAD=x,∠ABE=∠CBE=y,∠BCF=∠ACF=z,
∴2x+2y+2z=180°即x+y+z=90°,
∵在△AHB中,∠AHE=x+y=90°﹣z,
在△CHG中,∠CHG=90°﹣z,
∴∠AHE=∠CHG,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