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淮中晚泊犊头15页PPT

合集下载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翻译及全诗赏析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翻译及全诗赏析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翻译及全诗赏析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翻译及全诗赏析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⑵,时有幽花一树明⑶。

晚泊孤舟古祠下⑷,满川风雨看潮生⑸。

注释⑴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参考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

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

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赏析《淮中晚泊犊头》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作者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不能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作者欣赏,这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共25张PPT).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共25张PPT).ppt

琼枝璧月:借指奢华糜烂的 生活 狎客:陪伴权贵游乐之人 纤儿:犹小儿,含鄙视意 明慧:聪明 重:重复
不堪重听耳。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一边是孤舟行客萧索凄迷,一边是酒 筵歌席纸醉金迷,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境对比之中, 诗人前面写景的 忧愁彻底引爆,他一扫之前的低沉,言辞 激烈地发出悲愤的慨叹:“若仍醉生梦死, 国家必然万劫不复”。诗人仿佛已经在灯 红酒绿中,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的结 局。
杜 牧
听朗读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听朗读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词
夜泊/秦淮/近酒家。 词组
商女/不知/亡国恨,
音节 内容
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二三
审题目
泊①秦淮②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③近④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夜泊秦淮”四字点明了时间、 地点,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④ 这里的“近”应该是仅仅隔河 相望”。这时诗人所处的位置十分 微妙:如果说,这首诗的第一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更像是远景的 话,那么,随着船的行驶,诗人逐 渐接近,并停在酒家门口。诗人寒 江孤舟,或许想解酒来一解风尘之 苦,酒家里人声鼎沸、乐声嘈杂, 那么,诗人为什么不踏入其中,共 同欢愉呢?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悬 念。
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 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 后庭花,花开不久复。”时人以歌谶, 此其不久兆也。
—— 《隋书五行志》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

晚间将小舟独泊在古庙下边,只见满河风雨,潮水渐渐上涨。

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淮中晚泊犊头》课件

《淮中晚泊犊头》课件
5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苏舜钦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子美。 •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 称"苏梅"。
2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四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 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他由水路南 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这首诗是其旅途 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3
当堂检测
1.本诗描写了
季节的景象。
2.本诗前两句写行舟所见,动中有静,“动”

,“静”指
。后两句写诗
人静观春潮,静中有动,“静”指

“动”指

3.诗人不仅仅赏景,还从方生的春潮中联想到,展现了。 Nhomakorabea4
当堂检测 1.本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2.本诗前两句写行舟所见,动中有静,“动” 指行船上的人,“静”指野草幽花。后两句写 诗人静观春潮,静中有动,“静”指泊船边的 人,“动”指风雨潮水。 3.诗人不仅仅赏景,还从方生的春潮中联想到 宦海风波、人生起伏,展现了历经沉浮、淡看 风雨的旷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苏教版
生操情,,踌写躇下满了志这,首意壮 气曹丽 昂的 扬操诗 ,篇 雄。心勃得胜勃,而一归的心曹想
着统一天下的宏伟事业。
向东 登临
水波动荡 的样子
多么
秋风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把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壮丽景象,
小结
《观沧海》
《天净沙·秋思》
秋天傍晚 凄凉冷落 的景象
我国古典诗歌关于夕阳和秋天的诗句:
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
商隐
4、夕阳西下几时回.
5、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 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 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 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 生平、思想。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还有 “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 代表作:杂剧《汉 宫秋》。因小令 《天净沙·秋思》脍 炙人口,被称为 “秋思之祖”。
给下面的图片配上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有下 天, 涯
秋思
赏析
枯枯 藤 老老树 昏昏鸦
衰亡、肃杀的秋色
这景色有没有藏着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作者的什么感情呀?
景中有情
生机盎然

古诗四首 PPT课件

古诗四首  PPT课件

浑(hún) ——简直
胜(shēng)——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译文: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 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 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 ,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头发早就百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 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见课文注释)
根据诗的结构分析感知诗的主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 自国己家走危上急仕,途勤,王抗元 铺
颔联:国家分裂,命运艰辛 垫
颈联:
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 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 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 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 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 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到山阴 (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也已68岁, 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从这首诗中可以 明显看出这点。
此诗要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两个背景: 一个是唐王朝晚期的社会状况,一个是 《玉树后庭花》的历史典故中包含的寓意。 同时,对“商女”的理解普遍不正确,要 加以解释。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 dǐ )—— 值得
兄弟姐妹们,我戴 上眼镜仔看你读书

古诗《淮中晚泊犊头》《溪居即事》

古诗《淮中晚泊犊头》《溪居即事》

系:拴,捆绑。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柴门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小童疑是有村客, 疑:怀疑,以为。 急向柴门去却关。
柴门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柴门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宋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春阴垂野
草青青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cί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淮中晚泊犊头
宋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溪居即事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崔道融
晚唐诗人, 自号东瓯散 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 。 他的诗大多自然明快、通俗易 懂。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溪边村舍
三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 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 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 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 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世达官贵人 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 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 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 了这首《泊秦淮》。
创作背景 《泊秦淮》,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六朝古都金陵的 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 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 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 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 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绝唱。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后之咏秦淮者,更从何处措词? 清·李锳、李兆元《诗法易简录》:首句写秦淮夜景。次句点明夜泊,而以“近酒家”三字引起后二句。 “不知”二字感慨最深,寄托甚微。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叹为绝唱。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盱目刺怀,含毫不尽。“千里枫树烟雨深,无朝无暮听猿吟”,凄不过此。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阮亭司寇删定洪氏《唐人万首绝句》,以王维之《渭城》、李白之 《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为压卷,韪于前人之举“蒲萄美酒”、“秦时明 月”者矣。近沈归愚宗伯亦效举数首以续之。今按其所举,惟杜牧“烟笼寒水”一首为角。 [ 清·赵彦传《唐绝诗钞注略》:何焯云:发端一片亡国恨。王尧冲云:“近酒家”,歌声所由来矣。 清·朱宝莹《诗式》:首句状景起。烟、水色青,故“烟笼水”;月、沙色白,故“月笼沙”:此秦淮景色 也。次句点“泊秦淮”。泊近酒家,为下商女唱曲之所从来处,已伏三句之根。三句变换,四句发之,谓杜 牧听隔江歌声。知《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亡国之音,足动兴亡之感,而商女不知曲中有恨,但唱曲而已。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庭》一曲,在当日琼枝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无愁之天子, 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商女重唱,可胜沧桑之感?……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 堪重听耳。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写夜泊之景。三句非责商女,特借商女犹唱《后庭花》曲以叹南朝 之亡耳。六朝之局,以陈亡而结束,诗人用意自在责陈后主君臣轻荡,致召危亡也。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感受诗人心中的愤懑及爱国主义情怀。
诵读诗歌
泊秦淮 杜牧
lǒnɡ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读懂诗意
笼罩
烟笼寒水月笼沙,
停泊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 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 反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用典,表面上是斥责“商女”,实际上是讽刺那些纵情声色、醉生梦死 的统治者。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之情,表现诗人的忧 患意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写作背景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南京),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城内 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 地方。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 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 秦淮》。
泊秦淮
(唐)杜牧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尝居樊川别业, 世称杜樊川。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读 兵书,为人刚直不阿,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
彩,照耀后宫。

淮中晚泊犊头

淮中晚泊犊头

淮中晚泊犊头作者:〔宋〕苏舜钦来源:《月读》2017年第03期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集》)【品读】苏舜钦,字子美,曾有汉书下酒之趣典。

不意,诗写得亦如此有味。

此诗首句就十分惊人:“春阴垂野”之“垂”字,用得甚为奇绝。

“垂”,本是笼罩之意,但不直用笼罩,一“垂”,天就低了,云亦浓了。

想象一下,什么情境?大有帘帷遮目之况味。

隔帘望物,“草青青”也不是草青青了,约成了黑布隆冬的暗青青了。

接下去,“时有”一句中的“明”字,用得亦甚为奇绝。

再想象一下,灰漆漆阴沉沉的天里,概唯有纯白、纯黄的花朵,还必得是“一树”,方能耀眼夺目,使人眼前一亮。

再回来看,先是春阴垂野,灰麻麻的。

接着是幽花耀眼,明乍乍的;前番是死气沉沉,后来是鲜气泼泼。

这前后间的对比与跨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感受,叫人不得不拍手叫好。

苏舜钦、梅尧臣齐名,合称“苏梅”。

苏舜钦作诗,遣词造句,多生僻艰涩。

钱锺书《宋诗选注》里就讲:“苏舜钦的观察力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只是修辞上也常犯粗糙生硬的毛病。

”不过,就我读来,倒觉苏舜钦用字,似总能出奇。

如上之“垂”之“明”,是例。

其另有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之“生(有分娩之意)”之“弄(有游戏之意)”,亦是例。

再回来说此诗。

前两句,纯描景,且看其下如何续。

“晚泊孤舟古祠下”之“晚泊”,既点了题,又佐证了前两句所云忽阴忽明,实乃舟行水上所见,遂才“时有幽花”,也才变化多端;还交代出了作者是旅人,且身单影只。

想来,一个人买舟独渡,本就是很凄惶的事,偏又遇着“春阴垂野”的天气,就更添了无限的凄冷了。

好在水畔时有白一树黄一树的花儿闪现,偶尔点缀一下冷冷又长长的行程。

至晚,雨势将至,遂泊舟岸边古祠下。

作者大约还未及细想什么,风就起了,雨也来了。

羁旅之人无可去处,且就湿漉漉着身,潮漉漉着心,借着满川的风雨,看潮水由远及近,涌将上来……“晚泊”二句,明是叙事,实则说的全是心情。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淮中晚泊犊头宋代: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标签写景、闲适、春天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优质课件)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泊秦淮》

(优质课件)语文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泊秦淮》
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表面上是斥责 “商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 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 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诗歌鉴赏
总结: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 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 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 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 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全诗内容深厚,感情 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泊秦淮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导入新课
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 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 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唐朝末年, 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 浅,不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 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面对此种景象, 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的愤 慨。
学习目标
2、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3、商暗女示不晚知唐亡国国事恨衰颓,隔统江治犹者唱还后沉庭溺花于歌舞升平之中的
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谢谢!
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 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但是统治集团还在尽情享 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 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是南京城里最有 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酒楼上正 在唱着《玉树后庭花》,触景生情,由过去的历 史想到当前的现实,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思考探究
2、第二句写了“近酒家”之后看到的景象吗?这句在全诗 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
没有。这里只点明了看到了“酒家”,至于酒家是灯 红酒绿,还是顾客癫狂暴饮,这些都留给读者去联想,去 补充。

淮中晚泊犊头注释

淮中晚泊犊头注释

淮中晚泊犊头注释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淮中晚泊犊头》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探讨诗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手法
4.总结诗的主旨和价值
正文
《淮中晚泊犊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淮河景象的诗歌。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淮河晚泊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羁旅之情。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首诗的意境、象征意义和艺术手法。

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淮河畔的犊头渡口,宁静的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光。

诗人通过“淮水东流无尽期,犊头渡口柳依依”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淮河壮阔的景象和渡口的优美景色。

这里,诗人运用了意境的描绘手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

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羁旅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诗句“沙上并禽汀上足,水边跳蛙草里鳞”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描绘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象征意义。

例如,“犊头渡口”象征着人生的转折点,而“柳依依”则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通过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诗人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哲理。

总之,《淮中晚泊犊头》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诗人白居易巧妙地运用意境、情感和象征意义等手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
的境界,展现了淮河晚泊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羁旅之情。

《古诗词欣赏》PPT课件模板

《古诗词欣赏》PPT课件模板
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__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灾难;_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__
名题强化
三、(2014·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习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 __要点:柳条微曳,新芽初绽,嫩黄点点,尚未均匀。__ 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__①反衬。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清景”,表达对早春的喜爱。 ②虚实结合。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 是虚写,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③对比。“看花人”对“上林花 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 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__
经典回放
3.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川早发”的“早”? 【答案】 月落、残星、露湿、天光。 【点拨】 所选景物必须能体现出“早”。 4.“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达自己 孤独的心境,表达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 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涯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开螺川 的依恋之情。 【点拨】 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 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 得正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5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淮中晚泊犊头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