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PPT
合集下载
腹主动脉瘤 CTA 评估要点ppt演示课件
. 26
并发症
内瘘:在人造血管内支架腔外且在腹主动脉瘤腔
及临近动脉腔内出现持续性血流的现象称为内瘘。 发生率10%~40%之间。 Ⅰ型内瘘:又称为移植物周围内瘘或移植物相关内 瘘。因人造血管内支架近端或远端与病变动脉之间 未能完全封闭,或者相互重叠的人造血管内支架之 间出现空隙,导致血流持续性流入动脉瘤腔内。 Ⅱ型内瘘:又称为反流内瘘或非移植物相关内瘘, 从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或其他侧枝血管逆行灌 注动脉瘤。
. 19
(2)髂总动脉长度:髂总动脉总长度>3 cm 时, 支架可以不延伸至髂外动脉。
.
20
(3)髂总动脉的直径和钙化情况:钙化较重或管 腔较细时,腔内修复术困难。
.
21
(4)髂总动脉的弯曲指数,角度。 弯曲指数 <1.25 时,手术较易;>1.6 时,手术较难。 角度越大,表示越平直,手术较容易。
.
2
背景知识
1. 腹主动脉瘤的定义 异常扩张的主动脉直径超过近端正常主动脉 50%, 或者扩张超过 3 cm。 2. 腹主动脉瘤的直径与破裂风险的关系
3.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a.直径超过 5.5 cm 或者超过正常管径的 2.5 倍;
b.动脉瘤扩张速度 ≥ 1 cm/ 年。
. 3
腹主动脉瘤分类
1. Siegfried 根据AAA与肾动脉的关系分为三型: (1)肾动脉上型(Suprarenal aortic aneurysm): AAA波及肾动脉开口或以上者
图 1 绿色: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红色:肾动脉瘤累及肾动脉上方。 . 4
(2)肾动脉旁型(Juxtarenal aortic aneurysm):动 脉瘤上缘至肾动脉距离<1 cm。
并发症
内瘘:在人造血管内支架腔外且在腹主动脉瘤腔
及临近动脉腔内出现持续性血流的现象称为内瘘。 发生率10%~40%之间。 Ⅰ型内瘘:又称为移植物周围内瘘或移植物相关内 瘘。因人造血管内支架近端或远端与病变动脉之间 未能完全封闭,或者相互重叠的人造血管内支架之 间出现空隙,导致血流持续性流入动脉瘤腔内。 Ⅱ型内瘘:又称为反流内瘘或非移植物相关内瘘, 从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或其他侧枝血管逆行灌 注动脉瘤。
. 19
(2)髂总动脉长度:髂总动脉总长度>3 cm 时, 支架可以不延伸至髂外动脉。
.
20
(3)髂总动脉的直径和钙化情况:钙化较重或管 腔较细时,腔内修复术困难。
.
21
(4)髂总动脉的弯曲指数,角度。 弯曲指数 <1.25 时,手术较易;>1.6 时,手术较难。 角度越大,表示越平直,手术较容易。
.
2
背景知识
1. 腹主动脉瘤的定义 异常扩张的主动脉直径超过近端正常主动脉 50%, 或者扩张超过 3 cm。 2. 腹主动脉瘤的直径与破裂风险的关系
3.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a.直径超过 5.5 cm 或者超过正常管径的 2.5 倍;
b.动脉瘤扩张速度 ≥ 1 cm/ 年。
. 3
腹主动脉瘤分类
1. Siegfried 根据AAA与肾动脉的关系分为三型: (1)肾动脉上型(Suprarenal aortic aneurysm): AAA波及肾动脉开口或以上者
图 1 绿色: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红色:肾动脉瘤累及肾动脉上方。 . 4
(2)肾动脉旁型(Juxtarenal aortic aneurysm):动 脉瘤上缘至肾动脉距离<1 cm。
(医学课件)主动脉夹层影像PPT幻灯片
23
24
25
主动脉夹层真腔与假腔的鉴别
真腔
腔的大小 多较小,走形呈螺旋状
密度
增强早期较高
分支血管
有
附壁血栓
少见
血流速度
正常
假腔
较大 稍低 少见 多见
慢
26
三、主要分支血管与夹层的关系 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头臂动脉、腹
腔内脏器动脉及髂动脉起源于真或假腔、 是否受压推移。如果受夹层累及,可见 内膜片线状充盈缺损影自血管开口处伸 入分支血管腔内。
胸前及背部放射,随夹层波及范围可延 伸至腹部、下肢、臂及颈部。 二、休克与血压变化 约1/3患者发生休克, 两侧肢体血压脉搏明显不对称,常高度 提示本病。
9
三、其它系统症状
① 心血管系统 脉搏异常;主动脉根 部扩张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 神经系统 晕厥;主动脉夹层侵及 脑、脊髓供血动脉或血肿压迫神经血管 或休定诊断,证实主动脉夹层的存在。 2、确定主动脉内膜破口位置,内膜片的起止位
置。 3、确定夹层累及范围,即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4、真假腔的判定,真假腔形态及显影情况,假
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5、评定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如冠状动脉、头
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髂动脉等 有否受累,评定终末器官缺血的证据。 6、随访检查。
主动脉夹层自然病程难以确切估计,死亡 率随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和时期有所不同,Ⅰ型 大约为15%,Ⅱ型大约为5%, Ⅲ型大约为12%,总 的10年存活率约35%。
死因多为夹层血肿向外膜破裂引起心脏压 塞、左侧血胸、腹腔大出血休克、心肌梗死、 肾功能衰竭及肠道坏死等。
11
主动脉夹层CTA成像(CT Angiography)
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者为Ⅲ甲型,同时 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乙型。
24
25
主动脉夹层真腔与假腔的鉴别
真腔
腔的大小 多较小,走形呈螺旋状
密度
增强早期较高
分支血管
有
附壁血栓
少见
血流速度
正常
假腔
较大 稍低 少见 多见
慢
26
三、主要分支血管与夹层的关系 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头臂动脉、腹
腔内脏器动脉及髂动脉起源于真或假腔、 是否受压推移。如果受夹层累及,可见 内膜片线状充盈缺损影自血管开口处伸 入分支血管腔内。
胸前及背部放射,随夹层波及范围可延 伸至腹部、下肢、臂及颈部。 二、休克与血压变化 约1/3患者发生休克, 两侧肢体血压脉搏明显不对称,常高度 提示本病。
9
三、其它系统症状
① 心血管系统 脉搏异常;主动脉根 部扩张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 神经系统 晕厥;主动脉夹层侵及 脑、脊髓供血动脉或血肿压迫神经血管 或休定诊断,证实主动脉夹层的存在。 2、确定主动脉内膜破口位置,内膜片的起止位
置。 3、确定夹层累及范围,即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4、真假腔的判定,真假腔形态及显影情况,假
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5、评定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如冠状动脉、头
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髂动脉等 有否受累,评定终末器官缺血的证据。 6、随访检查。
主动脉夹层自然病程难以确切估计,死亡 率随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和时期有所不同,Ⅰ型 大约为15%,Ⅱ型大约为5%, Ⅲ型大约为12%,总 的10年存活率约35%。
死因多为夹层血肿向外膜破裂引起心脏压 塞、左侧血胸、腹腔大出血休克、心肌梗死、 肾功能衰竭及肠道坏死等。
11
主动脉夹层CTA成像(CT Angiography)
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者为Ⅲ甲型,同时 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乙型。
最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PPT】 .幻灯片课件
其它罕见的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 上呼吸道阻塞 吞咽困难 咳血或呕血等
影像学检查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对AD的诊断帮助不大 ,胸部平 片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目前可用于此的诊断方法包括
主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磁共振 (MRI) 经胸或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UCG) 血管内超声。
二是抑制心脏左室收缩 ,降低dp/dt,使搏动性张力下降。
药物治疗
较理想的药物为
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同时具有负性肌力药物 其他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
CCB 利尿剂 ACEI ARB α受体阻滞剂
镇静剂 通便药 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指征: 无并发症的 DeBakey Ⅲ型AD 稳定的孤立的主动脉弓夹层 稳定的慢性夹层 病情已不可能实施手术
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系夹层引起瓣环扩大 或瓣叶受累 ,或撕裂的内膜片突入左室流出道 所致
易误诊为其他病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开口受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右冠 梗阻多见
这种情况可能掩盖AD的诊断,如进行溶栓治疗 会引起严重后果,早期死亡率高达71% ,因此 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特殊情况。急性心肌 梗塞尤其是下壁梗塞的患者,在进行溶栓或抗 凝治疗前,首先要除外AD
病程分类
急性期 起病2周以内为急性期
慢性期 起病超过2月为慢性期
亚急性期 主动脉夹层 2周~2月以内
未经治疗的患者,发病第一个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约1%,半 数以上一周内死亡;约70%二周内死亡;约90%一年内死亡。
AD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是当前最复杂、 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近端夹层动脉瘤的病人疼痛位于胸骨的中下部; 远端夹层动脉瘤则位于肩胛间区。DeBakey Ⅰ型 夹层动脉瘤的病人,疼痛从前胸到颈部,传到肩 胛间区。
最新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课件
CT平扫对夹层的诊断有限
CTA表现
• 真、假腔 • 低密度内膜瓣影 • 破口 • 病变范围 • 分支、主动脉瓣与真假腔关系
entry re-entry
内膜瓣与真假腔形态
DSA血管造影
• 真、假腔与隔膜 • 破裂口 • 范围 • 分支、主动脉瓣与真假腔关系 • 血流
金标准!?
优势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目的
• 封闭破裂口 • 压迫假腔,使其缩小、消失 • 恢复真腔形态 • 恢复远端血流
B型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
主动脉壁内血肿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谢谢
2013年5月17日
• 普通X线平片 • 超声心动图 • CT • MRI • DSA血管造影
普通X线
• 两上纵隔或主动脉影增宽,边缘清楚或不 清楚,或呈波浪状
• 主动脉结明显增大、升高 • 钙化内移 • 心包或左胸腔积液 • 病变部搏动减弱或消失
超声心动图表现
• 主动脉双腔 • 内膜片 • Doppler技术可探及内膜破口的血流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课件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 最常见的紧急的主动脉病变,常致死。 • 死亡:破裂、分型、病变范围、分支受累
等有关。
• 影像学:诊断、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法的选 择提供可靠依据(探查破裂口、测量、分支 与真假腔的关系)。
• 治疗:外科、介入、内科
影像学检查方法
• 真、假腔与隔膜 • 内膜破口 • 夹层与主动脉分支关系 • 假腔内血肿 • 测血流流速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MRI表现
黑血技术
白 血 技
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新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表现幻灯片课件
平扫还易于观察人工瓣膜或植入物
主动脉破裂时,平扫可见高密度急性出血, 位于纵隔、心包、胸膜腔
主动脉夹层
增强表现
标志:内膜片,区分真假腔 入口通常位于内膜片最近端 CT诊断入口的敏感度82%,特异度100% 假阴性原因
入口偏小、主动脉搏动伪影 插管或静脉强化所致伪影
准确判断入口助于外科计划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分支受累
主动脉分支受累,则危险性增加 表现
夹层延续至分支 内膜片覆盖分支,相应器官缺血或坏死
累及AA近主动脉窦处时,冠脉可受累 累及AA横部,主动脉分支可受累导致头臂缺血 累及腹主动脉时,肾动脉、SMA、腹腔干可受
累引起肾衰或腹腔脏器功能不全
壁内血肿
一般情况
即主动脉壁内出血,可能是夹层的早期阶段 或变异,滋养血管自发破裂所致?
主动脉夹层
CT扫描参数
80~150ml 4~5ml/sec 软件跟踪、30sec延时 一次屏气、平静呼吸 2.5~3.0mm层厚 pitch1.3~1.7 1.5mm间隔 MIP CPR VR SSD
主动脉夹层
平扫表现
钙化的内膜片移位 表现类似主动脉瘤附壁血栓钙化
平扫的主要作用是显示IMH,表现为 主动脉壁内窄的高密度缘,偏心或环周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死因 典型破裂部位:近内膜撕裂口处 内膜破口位于AA者,主动脉破裂后,血
液聚集于心包腔内,大量者致命
AA破裂,也可引起血液沿外膜撕裂 AA与肺动脉干有共同外膜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不同解剖部位积血提示最可能的破裂部位
纵隔积血提示主动脉弓破裂 左侧血胸提示胸降主动脉破裂 腹腔积血提示腹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表现
主动脉破裂时,平扫可见高密度急性出血, 位于纵隔、心包、胸膜腔
主动脉夹层
增强表现
标志:内膜片,区分真假腔 入口通常位于内膜片最近端 CT诊断入口的敏感度82%,特异度100% 假阴性原因
入口偏小、主动脉搏动伪影 插管或静脉强化所致伪影
准确判断入口助于外科计划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分支受累
主动脉分支受累,则危险性增加 表现
夹层延续至分支 内膜片覆盖分支,相应器官缺血或坏死
累及AA近主动脉窦处时,冠脉可受累 累及AA横部,主动脉分支可受累导致头臂缺血 累及腹主动脉时,肾动脉、SMA、腹腔干可受
累引起肾衰或腹腔脏器功能不全
壁内血肿
一般情况
即主动脉壁内出血,可能是夹层的早期阶段 或变异,滋养血管自发破裂所致?
主动脉夹层
CT扫描参数
80~150ml 4~5ml/sec 软件跟踪、30sec延时 一次屏气、平静呼吸 2.5~3.0mm层厚 pitch1.3~1.7 1.5mm间隔 MIP CPR VR SSD
主动脉夹层
平扫表现
钙化的内膜片移位 表现类似主动脉瘤附壁血栓钙化
平扫的主要作用是显示IMH,表现为 主动脉壁内窄的高密度缘,偏心或环周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死因 典型破裂部位:近内膜撕裂口处 内膜破口位于AA者,主动脉破裂后,血
液聚集于心包腔内,大量者致命
AA破裂,也可引起血液沿外膜撕裂 AA与肺动脉干有共同外膜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不同解剖部位积血提示最可能的破裂部位
纵隔积血提示主动脉弓破裂 左侧血胸提示胸降主动脉破裂 腹腔积血提示腹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表现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课件PPT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主动脉夹层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 病例分析 • 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01 主动脉夹层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 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状态。根据破口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DeBakey I型、II型和III 型。
病例二:慢性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慢性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主要依赖于MRI和MRA。
详细描述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形态、范围和累及的血管分支,同时还可以 评估夹层动脉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MRA则可以无创地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动 力学变化。
病例三:特殊类型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特殊类型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需要结 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剧烈的疼痛,常常被描述 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 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此外,夹层 可能压迫邻近的器官和神经,导致相应的症状,如呼吸 困难、声音嘶哑等。诊断主动脉夹层需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 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MRI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 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征, 如真假腔、内膜片和血流动力 学变化。
MRI对于慢性主动脉夹层的诊 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是对于需要详细了解夹层 解剖结构的患者。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心血管 造影、X线平片和核医学检查等。
目录
Contents
• 主动脉夹层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 病例分析 • 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01 主动脉夹层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 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状态。根据破口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DeBakey I型、II型和III 型。
病例二:慢性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慢性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主要依赖于MRI和MRA。
详细描述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形态、范围和累及的血管分支,同时还可以 评估夹层动脉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MRA则可以无创地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动 力学变化。
病例三:特殊类型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特殊类型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需要结 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剧烈的疼痛,常常被描述 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 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此外,夹层 可能压迫邻近的器官和神经,导致相应的症状,如呼吸 困难、声音嘶哑等。诊断主动脉夹层需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 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MRI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 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征, 如真假腔、内膜片和血流动力 学变化。
MRI对于慢性主动脉夹层的诊 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是对于需要详细了解夹层 解剖结构的患者。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心血管 造影、X线平片和核医学检查等。
动脉夹层与动脉瘤PPT课件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 是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
咳嗽或屏气动作。
康复指导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 动康复计划,逐步恢复体力活动。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 高盐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水果。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基因治 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方法在动脉夹 层与动脉瘤的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目前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辅助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05
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降低动 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案例二:某患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患者因腹部疼痛就诊,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医生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动脉瘤切除和人 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案例三:某患者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预防措施
总结词: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患者在确诊动脉夹层与动脉瘤后,医生建议其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心率、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方案。
药物治疗虽然不能根治动脉夹层 与动脉瘤,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 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进一步
治疗争取时间。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 方式。
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和血管搭桥手术等,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但疗效确 切。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PPT
收缩期压缩
位置 常位于主动脉弓内圈 常位于主动脉弓外
圈
血流速度 多数正常
常减慢
附壁血栓 少见
常见
4.确定有无AD外渗和破裂预兆: 夹层外渗导致的心包腔积液是急性AD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MRA和CTA检查中经常能发现 纵隔和胸膜腔积液。夹层进行性外渗常常是 其破裂的预兆,也是急诊行手术或腔内隔绝 术的主要指征。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AD分为两型: A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
主动脉者称为A型; B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
脉者称为B型。 两种方法相比Stanford分型更为简捷实用。
0区:裂口位于升主动脉; 1区:裂口位于无名干与左颈总动脉开口
之间; 2区:裂口位于左颈总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之间; 3区:表示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
传统AD分型方法目前国际通用的主动脉夹层分型法
Debakey(德贝基)分型和Stanford分型。
Debakey 将AD分为三型: I型: AD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 II型: AD局限于升主动脉 III型:AD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
动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IIIB。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主动脉CTA断层扫描
CTA断层扫描可观察到夹层隔膜将主动脉分 割为真 、假两腔,重建图像可提供主动脉 全程的二维和三维图象,是目前最常用的 术前影象学评估方法,其敏感性达90%以上, 其特异性接近100%。其主要缺点是造影剂 产生的副作用和主动脉搏动产生的伪影干 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腔内血管技术 的出现使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微创治疗成为 可能,方法是从股动脉将大血管支架输送 到内膜破口处,将主动脉内膜破口封闭, 阻止血流从破口进入“假腔”,从而达到 闭合或修复“假腔”的目的,这弥补了一 部分患者行外科手术创伤性大的缺点。主 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成为继人工血管 置换术后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与人工血 管置换术相比,动脉覆膜支架术创伤小, 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课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总结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早期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肠系膜上动脉 栓塞的征象,无主动脉夹层表现。
详细描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受阻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可伴随 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征象,如血管内血 栓形成等。无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表现。
分类
根据夹层累及部位,主动脉夹层可分 为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夹层和降 主动脉夹层。
发病机制与诱因
发病机制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传因素、外伤等因素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 斑块侵蚀主动脉内膜,高血压使主动脉壁承受压力增大,遗传因素如马方综合征等增加发病风险,而外伤可直接 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
个体化影像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影像评估方案,提高诊断的
针对性和准确性。
精准手术导航
利用影像学数据为手术提供精准导 航,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
实时监测与反馈
通过影像学手段实时监测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疗 效。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合作研究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开展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研究,共
诱因
常见的诱因包括突然的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度用力、高血压未控制等。这些诱因可导致血压骤然升高,使主 动脉内压力剧增,内膜撕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的胸痛或背痛,可伴有呼吸困难、出汗 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并发症。
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CT血管成像(CTA )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夹层的真假腔、内膜 撕裂口及受累的血管分支。
主动脉夹层影像学分析PPT课件
• CT平扫与增强,识别血管分支起源于真假腔,根据主动脉 真假腔与未形成夹层的主动脉之间的延续性,必要时行三 维重组
• 借助CT增强的征象如,鸟嘴征,真假腔大小密度比较,内 膜片弯曲方向,腔内血栓,偏心性内膜钙化帮助诊断。
谢谢
2019/10/20
38
• 升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左、右侧窦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
• 是升主动脉的延续,呈弓形弯向左后方,至第四胸椎体下 缘移行为降主动脉
• 凸侧向上发出3个分支,自右向左依次是头臂干、左颈总 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 降主动脉以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 胸主动脉是胸部的主动脉干,腹主动脉是腹部的主动脉干
女 64岁
真假腔强化特点
三维重组寻找内膜撕裂
女 30岁
男,81岁 剧烈腹痛一天
鉴别诊断
• 胸主动脉瘤 •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 急腹症
小结
• 结合临表:胸部或胸背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放射性疼痛应 该考虑AD
•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升主动脉夹层有很大 意义
• 体检偶发无症状患者多为慢性期主动脉夹层。
•
临床表现
• 90%患者以突发前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沿肩胛区向胸、腹 部以下肢等处放射。
• 95%患者可有高血压
• 心血管系统:1)主动脉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 2)心肌梗死 3)心脏压塞
• 神经系统
• 夹层动脉瘤破裂可破入左侧胸腔引起胸腔积液, 也可破入食管、气管内或腹腔,出现休克及呕血 ,咯血等症状及相应体征。
• 降主动脉在第四腰椎体下缘水平分出左、右髂总动脉
临床与病理
• 定义: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 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 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因通常继发 瘤样改变,故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病机制:粥样斑块溃疡穿透内膜/ 内弹力板,破入中膜
– 病因:
高血压 粥样硬化
19
20
分期
急性期:〈2周 亚急性期: 2~4周 慢性期 :〉4周
21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剧烈胸背痛: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 –高血压:部分双上肢血压不同
其它
–休克样表现(苍白、冷汗…):30%~50% –晕厥:高血压危象、累及颈总动脉 –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型AD –分支受累缺血表现:
39
急 症 指 征
胸 腔 积 血
A型AD,降主动脉真腔(↑示)小,假腔大,左侧
胸腔高密度积血,应警惕外穿。
40
读片要点
高质量的CT图像:前提
– 主动脉全程扫描:头臂动脉近段~双侧股动脉近 段
– 薄层:0.625MM – 合适的窗宽、窗位 – 有断层图像、有标尺
41
读片要点
升主动脉~股动脉的横断图像 真、假腔 内膜破口部位
10
主动脉疾病分类
▪ 狭窄性主动脉疾病
▪ 先天性 :瓣上狭窄 、主动脉缩窄 ▪ 后天性 :大动脉炎
▪ 扩张性主动脉疾病
▪ 真性主动脉瘤 ▪ 假性主动脉瘤 ▪ 主动脉夹层
11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
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疾 患,主要表现为典型“主动脉性疼痛”
心绞痛、无脉或搏动减弱 、急腹征表现、肾功能不全 、双下 肢缺血等
约5%的病人无症状。
22
辅助检查
心电图: X线平片: 超声心动图: CTA: MRI: 血管造影:
23
CTA
敏感性:>90%
特异性接近100%
优点:
– 扫描快,适合急诊患者
– 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直观
不足:
急症指征 :
– 心包积血 – 胸腔积血…
27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破口
破口
28
29
. 判断累及分支的真、假腔供血
30
主要分支受累表现
主要分支受累缺血分型
– 动力型:
真腔狭窄、塌陷
– 静力型:
内膜片剥离至分支开口或分 支腔内
分支起自假腔; 分支夹层
S
S
D
D
D:动力型;S:静力型
31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见内膜片影
32
A型夹层,累及主动脉根窦部,右冠状动脉开口受累,手术证实主 动脉瓣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处撕脱,右冠开口部撕脱。
33
头 臂 动 脉 受 累
34
肋间动脉受累
假腔
35
腹
腔
A
B
干
C
及
CA
A
肠
真
系
腔
膜
上
动
A,B: 术前CA主要起自假腔,术后主要起自真腔,明显改善
脉
受
腹主动脉真腔塌陷近闭塞,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狭窄。
– 不能判断主动脉瓣返流、心室壁运动功能。
首选检查方法
24
DSA
上世纪60年至80年代首要技术和金标准 不作为首选方法 监测和指导主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手段
25
B型AD,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破口
26
降主动脉上段和 中段PAU
破口
AD 的CT征象
真假双腔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主要分支受累情况
Type III Type B
16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IMH:
– 发病机制:
主动脉滋养血管、中膜营养血管自发破裂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血液渗中膜层
– 病理学特点:
血肿位于中膜与外膜之间 无内膜破裂,无血流交通
– 病因:不明确
高血压 主动脉粥样硬化
17
18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PAU:
13
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预后差
急性期病死率高达 22.7%~68.0%;存活转 为慢性期患者,长期随 访病死率为31%~66%
药物治疗只是姑息性疗 法,约有20%的患者会在 药物治疗期间死亡,生 存出院的患者约有1/3的 人面临病情恶化的危险
真腔
假
14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典型AD:
– 病理改变 :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瘤 CTA影像学
1
胸主动脉解剖
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左颈总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正面图
侧面图
2
正常主动脉解剖
3
解剖异常
4
正常胸部CT解剖
胸骨切迹层面(纵隔窗)
5
胸锁关节层面
8
气管分叉层面
9
断 层 解 剖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AD)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 IMH)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PAU) –动脉瘤破裂 –创伤性主动脉离断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血流通过内 膜破裂口进入主动 脉壁,在主动脉壁 内形成血肿,同时 将主动脉壁剥离为 内外两层。当主动 脉夹层局部不断扩 大,形成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
中层囊性坏死 内膜撕裂
– 病理学特点:
内膜撕裂 真假“双腔” ,存在交通 远段同时存在再破口
– 病因:仍不明确
高血压 ( >70%患者) 遗传因素:Marfan综合征 医源性以及外伤 主动脉瓣狭窄等
15
De Bakey: Type I Stanford: Type A
分型
Type II Type A
45
46
主动 脉弓 降部 溃疡 ,A 型I MH ,左 侧量 胸腔 积液。
47
CT示B型IMH
3月后复查CT示降主动脉IMH基本吸收
48
PAU的影像学征象
主动脉腔 外“龛影”
常伴周围 壁内血肿
CT 示:B 型PAU 伴 IMH
49
– 近段破口的位置(居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大弯侧? 小弯侧?)
– 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勿漏诊 – 远端破口:腹腔动脉开口部
内膜片:支架两端内膜片完整? 分支受累情况 测量:支架锚定区直径,长度,股动脉直径
42
43
29mm
34mmTALENT主 动脉覆膜支架
44
IMH的影像学征象
主动脉壁呈新月或环形增厚,>5mm 无内膜片 主动脉管腔:正常 or 轻度受压 内膜钙化移位 壁内血肿厚度动态变化
累
腹腔干起自真腔
夹层内膜片剥离至肠系膜上动脉近段,
局部血栓形成,致其近段狭窄
36
肾动脉受累
双肾动脉“内膜片”
A
术术
B
前后
A、B:术前RRA重度受压,术后恢复,右肾灌注明显改善
右肾起自假腔
37
髂 动 脉 受 累
双侧髂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片 右髂动脉可见真假双腔
38
急症指征
心包积液(血)
A型AD,中等量较高密度心 包积液,CT值51Hu。
– 病因:
高血压 粥样硬化
19
20
分期
急性期:〈2周 亚急性期: 2~4周 慢性期 :〉4周
21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剧烈胸背痛: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 –高血压:部分双上肢血压不同
其它
–休克样表现(苍白、冷汗…):30%~50% –晕厥:高血压危象、累及颈总动脉 –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型AD –分支受累缺血表现:
39
急 症 指 征
胸 腔 积 血
A型AD,降主动脉真腔(↑示)小,假腔大,左侧
胸腔高密度积血,应警惕外穿。
40
读片要点
高质量的CT图像:前提
– 主动脉全程扫描:头臂动脉近段~双侧股动脉近 段
– 薄层:0.625MM – 合适的窗宽、窗位 – 有断层图像、有标尺
41
读片要点
升主动脉~股动脉的横断图像 真、假腔 内膜破口部位
10
主动脉疾病分类
▪ 狭窄性主动脉疾病
▪ 先天性 :瓣上狭窄 、主动脉缩窄 ▪ 后天性 :大动脉炎
▪ 扩张性主动脉疾病
▪ 真性主动脉瘤 ▪ 假性主动脉瘤 ▪ 主动脉夹层
11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
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疾 患,主要表现为典型“主动脉性疼痛”
心绞痛、无脉或搏动减弱 、急腹征表现、肾功能不全 、双下 肢缺血等
约5%的病人无症状。
22
辅助检查
心电图: X线平片: 超声心动图: CTA: MRI: 血管造影:
23
CTA
敏感性:>90%
特异性接近100%
优点:
– 扫描快,适合急诊患者
– 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直观
不足:
急症指征 :
– 心包积血 – 胸腔积血…
27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破口
破口
28
29
. 判断累及分支的真、假腔供血
30
主要分支受累表现
主要分支受累缺血分型
– 动力型:
真腔狭窄、塌陷
– 静力型:
内膜片剥离至分支开口或分 支腔内
分支起自假腔; 分支夹层
S
S
D
D
D:动力型;S:静力型
31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见内膜片影
32
A型夹层,累及主动脉根窦部,右冠状动脉开口受累,手术证实主 动脉瓣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处撕脱,右冠开口部撕脱。
33
头 臂 动 脉 受 累
34
肋间动脉受累
假腔
35
腹
腔
A
B
干
C
及
CA
A
肠
真
系
腔
膜
上
动
A,B: 术前CA主要起自假腔,术后主要起自真腔,明显改善
脉
受
腹主动脉真腔塌陷近闭塞,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狭窄。
– 不能判断主动脉瓣返流、心室壁运动功能。
首选检查方法
24
DSA
上世纪60年至80年代首要技术和金标准 不作为首选方法 监测和指导主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手段
25
B型AD,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破口
26
降主动脉上段和 中段PAU
破口
AD 的CT征象
真假双腔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主要分支受累情况
Type III Type B
16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IMH:
– 发病机制:
主动脉滋养血管、中膜营养血管自发破裂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血液渗中膜层
– 病理学特点:
血肿位于中膜与外膜之间 无内膜破裂,无血流交通
– 病因:不明确
高血压 主动脉粥样硬化
17
18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PAU:
13
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预后差
急性期病死率高达 22.7%~68.0%;存活转 为慢性期患者,长期随 访病死率为31%~66%
药物治疗只是姑息性疗 法,约有20%的患者会在 药物治疗期间死亡,生 存出院的患者约有1/3的 人面临病情恶化的危险
真腔
假
14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典型AD:
– 病理改变 :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瘤 CTA影像学
1
胸主动脉解剖
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左颈总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正面图
侧面图
2
正常主动脉解剖
3
解剖异常
4
正常胸部CT解剖
胸骨切迹层面(纵隔窗)
5
胸锁关节层面
8
气管分叉层面
9
断 层 解 剖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AD)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 IMH)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PAU) –动脉瘤破裂 –创伤性主动脉离断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血流通过内 膜破裂口进入主动 脉壁,在主动脉壁 内形成血肿,同时 将主动脉壁剥离为 内外两层。当主动 脉夹层局部不断扩 大,形成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
中层囊性坏死 内膜撕裂
– 病理学特点:
内膜撕裂 真假“双腔” ,存在交通 远段同时存在再破口
– 病因:仍不明确
高血压 ( >70%患者) 遗传因素:Marfan综合征 医源性以及外伤 主动脉瓣狭窄等
15
De Bakey: Type I Stanford: Type A
分型
Type II Type A
45
46
主动 脉弓 降部 溃疡 ,A 型I MH ,左 侧量 胸腔 积液。
47
CT示B型IMH
3月后复查CT示降主动脉IMH基本吸收
48
PAU的影像学征象
主动脉腔 外“龛影”
常伴周围 壁内血肿
CT 示:B 型PAU 伴 IMH
49
– 近段破口的位置(居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大弯侧? 小弯侧?)
– 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勿漏诊 – 远端破口:腹腔动脉开口部
内膜片:支架两端内膜片完整? 分支受累情况 测量:支架锚定区直径,长度,股动脉直径
42
43
29mm
34mmTALENT主 动脉覆膜支架
44
IMH的影像学征象
主动脉壁呈新月或环形增厚,>5mm 无内膜片 主动脉管腔:正常 or 轻度受压 内膜钙化移位 壁内血肿厚度动态变化
累
腹腔干起自真腔
夹层内膜片剥离至肠系膜上动脉近段,
局部血栓形成,致其近段狭窄
36
肾动脉受累
双肾动脉“内膜片”
A
术术
B
前后
A、B:术前RRA重度受压,术后恢复,右肾灌注明显改善
右肾起自假腔
37
髂 动 脉 受 累
双侧髂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片 右髂动脉可见真假双腔
38
急症指征
心包积液(血)
A型AD,中等量较高密度心 包积液,CT值51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