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6d283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f.png)
客观题1、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原理:AHP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又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分组成递阶层次结构。
在每层次按照某一规定准则,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准则的权重。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
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步骤: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单排序权重计算——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2、物流系统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节点的规划与设计(2)物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3)信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物流网络组织的规划与设计3、中心问题与反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根据使得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远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小的原则。
(军队、紧急情况、公共部门)反中心问题:根据一定区域内使得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近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大的原则。
(有害设施,如废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等)4、单一物流节点选址模型重心法(重心法模型、精确重心法模型)、交叉中值模型其他选址方法:图解法、因素评分法5、多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多重心法、覆盖模型(集合覆盖模型、最大覆盖模型)、P-中值模型(精确法、启发式算法)、鲍摩—瓦尔夫模型、奎汉—哈姆勃兹模型、CFLP模型其余常用方法:多准则决策方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仿真方法6、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利润、客户满意率、货物完好率、货物及时配送率等)成本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如:运输成本、货物耗损率、客户抱怨率)7、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客户导向、内部运作、未来发展、财务价值8、不合理运输(1)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单程空驶(2)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3)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4)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违反水路分工、铁路短途运输、水运的过近运输9、物流节点的类型(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水陆联运站、空运转运站、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储备仓库、营业仓库、货栈等(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型仓库、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10、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小系统、大系统和巨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11、物流战略的分类(1)战略对象:社会物流战略、企业物流战略(2)目的和功能:时效性战略、资产生产力战略、技术战略、关系战略(3)战略行为:扩张型物流战略、稳定型物流战略、收缩型物流战略(4)战略重点:生存战略、经营战略、发展战略12、物流需求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法【中长期的预测】:德尔菲法、市场调查法、小组意见法、历史类比法、综合评估法(2)时间序列分析法【短期预测】: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预测法(3)因果关系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弹性系数预测法、投入产出模型、先行指标法13、重心法的基本假设(1)需求量集中于某一点上(2)选址区域不同地点物流节点的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相同(3)运输费用随运输距离成正比增加(4)运输线路为空间直线14、SLP法(系统布置设计)15、物流需求预测的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相关原理、误差原理16、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物流节点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信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组织的规划与设计17、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转运功能、储存保管功能、分拣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提供功能、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18、单回路运输和多回路运输(1)单回路运输:TSP模型(旅行商问题)、最近邻点法、最近插入法(最近插值法)(2)多回路运输:VRP模型(车辆路径问题)、扫描算法、节约里程法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考试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62fada5022aaea998f0fdd.png)
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物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技术设备(如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指满足顾客对从起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服务、信息的需要)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1、是一个人机系统2、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是一个可分系统4、是一个动态系统5、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物流功能:输送、保管、包装、流动信息、装卸、流通加工、物料控制、库存控制、仓库管理、运输物流系统规划: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
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与作用:1、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2、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4、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5、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优化。
6、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消费者的消费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物流系统规划要点: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问题2、供应链分布数据信息的集成问题3、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4、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内部业务流程和组织系统重构5、建立适应供应链管理要求的绩效评价系弹性系数:是物流量的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率之间的比例。
弹性系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区特点、发展战略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弹性系数的确定应综合分析预测地区的历史、状况、发展趋势,通过历史现状资料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弹性系数,并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类比分析等确定。
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是分区域分阶段的弹性系数法。
物流动线优化的原则与内容原则: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内容:物流动线主要是进行配送中心内部物流的移动方向和路径的优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66c7c1941ea76e58fa04dd.png)
影响评价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施建设。 5、物流园区的功能p218: (1)基本功能:停车、配载、仓储保管、中转和衔接、加工、配送、信 息服务。 (2)延伸服务功能:货物调剂中心、物流技术开发与系统设计咨询、 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3)配套服务功能:车辆配套、金融配套服务、生活配套服务、工商 税务海关等服务。
第三章 是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物流活动的载体。是指货物从供应地到
需求地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 2、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接点之处。 3、物流系统网络的组成要素:(1)运输方式 (2)物流节点 4、物流节点的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3)信息功能 (4)管理功能 5、物流节点的种类:(1)转运型物流节点(2)储存型物流节点(3) 流通型物流节点 6、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原则:(1)按经济区域建立网络(2)以城市为中
第八章 1、物流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p187: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方案的可比性、
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 2、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方法p198:德尔菲法、逐对比较法、头脑风 暴法。
第九章 1、物流园区的概念p214: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 点,是物流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多个物流中心的空间集聚载 体。 2、物流园区的特点p214:现代化、社会化、多功能、大规模、经营场 所。 3、物流园区的分类p215: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 合服务型。 4、物流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评审、交通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8902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b.png)
一.名词解释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品、服务及有关信息历来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旳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旳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旳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旳实体流动中,将运送、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旳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旳物、提供服务旳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送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旳人和信息等若干互相制约旳动态要素所构成旳具有特定功能旳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旳一种物旳移动和储存旳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旳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都市各类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区旳统称。
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和物流线路旳交汇点,是以仓储、运送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步还包括一定旳与之配套旳信息、征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旳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旳具有不同样等级、不同样功能、不同样规模、不同样覆盖范围而形成旳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旳发展目旳,以及实现发展目旳旳工程、措施、处理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旳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旳移动线路旳空间体现形式,是物流流线旳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1)宏观:A.空间效益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发明旳收益2.延长时间差发明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C.规模效益(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0. 物流供应:物流供应是物流系统性能旳综合体现,一般指节点与通道旳能力与服务,如运送能力、仓储旳库容量、物流中心旳处理能力、配送旳速度等。
物流系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b043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c.png)
物流系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成本B. 提高效率C. 增加利润D. 以上都是2.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物流的组成部分?A. 运输B. 仓储C. 制造D. 配送3. 以下哪个不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4.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网络的节点?A. 仓库B. 配送中心C. 供应商D. 运输工具5.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网络的线路?A. 公路B. 铁路C. 信息流D. 航空6.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服务的目标?A. 准时性B. 可靠性C. 经济性D. 单一性7. 在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A. 成本领先策略B. 成本回避策略C. 成本削减策略D. 成本转移策略8.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A. 数据收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存储D. 数据销毁9.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设施规划的内容?A. 仓库选址B. 运输路线规划C. 物流设备选择D. 物流服务提供10. 物流系统规划中,以下哪个不是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A. 预防控制B. 过程控制C. 结果控制D. 随机控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2. 描述物流系统规划的一般步骤。
3. 解释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公司计划建立一个新的物流中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列出至少5个,并解释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2. 假设你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规划师,公司需要优化现有的物流网络。
请提出一套优化方案,并解释你的方案如何能够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系统规划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4. D5. C6. D7. D8. D9. D10. D二、简答题1. 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预测、设施选址、运输规划、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服务水平规划等。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6770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7.png)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是指根据物流管理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物流系统的目标确定、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集成等环节。
下面将从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的重点进行详细阐述。
物流系统规划的重点:1.目标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目标通常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配送服务质量等。
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物流系统的规模、布局、运作方式、物流网络架构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目标与实际需要相符。
2.业务流程优化:物流系统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对物流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考虑物流环节间的协调与配合,以确保整个物流系统运作的顺畅。
3.资源评估与配置:在物流系统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对系统所需资源的评估与配置。
这涉及到物流设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的配备。
通过充分评估和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并为系统的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1.系统架构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系统架构。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模块、信息流动与物流在设计中的相互关联等。
通过系统架构的设计,可以将物流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合理组织,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2.信息系统集成: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中,需要考虑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相关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3.性能评估与优化: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效率、物流成本、配送准时率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对系统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551e9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d.png)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第一章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物流设施、物料、物流设备、物料装载器具及物流信息等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什么?(P16)运输功能、仓储功能、包装功能、搬运与装卸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2、简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
(P24)(1)得到良好的服务性;(2)实现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3)获取强大的信息功能;(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第二章物流战略:(P31)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则与保证。
物流网络规划:(P63)就是确定产品从供货点到需求点流动的结构,包括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设施;设施的数量;设施的位置;分派给各设施的产品和客户;设施之间应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服务;如何进行访问;这种网络设计的问题包括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
物流中枢:是指设置于主要的和换装、中转地点,控制货物的销售、集中与发送的基地。
物流战略规划:是指确定区域或城市在物流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目标与措施的过程。
3、简述物流战略的影响因素。
(P32)(1)现代物流正在从单一企业范畴向更大的活动范围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物流合理化。
这种从物流全过程合理化追求物流费用节约,其影响力是长远而深刻的,同时也是相对稳定的。
(2)现代物流系统依托思想与技术上的革新。
(3)第三方物流依赖与支持原材料、物品等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用户间运动的各个要素、环节组成的网络组织结构,因而必须要拥有驱动这一组织运转的动力及相应的机制。
(4)物流追求的是协同运作效益,即在整个物流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各组织单位成员效益目标的实现。
2、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8)(1)物流的发展模式的定位及中长目标的确定;(2)物流基础平台的布局与规划;(3)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3、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及步骤。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期末考试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da4ffc68bd63186bcebbc60.png)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A卷答案考试科目: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每空0.5分,计15分)1. 一般来说,现代区域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有着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区域范围内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合理流动过程,是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几个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从宏观层面来看,现代区域物流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现代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区域间的流动与交换,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的过程。
从微观层面来看,现代区域物流是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使货物从区域内一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的活动。
2.物流园区: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
3.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对城市区域物流用地进行定位、空间布局,对区内功能进行设计、对设备与设施进行配置,以及对物流园区经营方针和管理模式进行策划的过程。
4.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个个的增长极相继出现,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大自身规模,并对周围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
5.行业物流系统规划是在特定的行业,针对其行业特点,对其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规划与蓝图。
具体表现为行业物流战略规划、行业营运规划、行业组织规划、行业设施规划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计46分)1.物流的七要素包括哪些?(5分)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2.物流规划的作用是什么?(4分)(1)指导宏观及微观层面物流的发展(2)推进物流管理技术在不同范围的应用(3)减少政府及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盲目性(4)深入、系统研究政府、企业在物流管理中的问题3.企业物流战略的意义是什么?(5分)指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3分)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物流布局规划与设计方案书期末复习
![物流布局规划与设计方案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4c0506a767f5acfa1c7cdfe.png)
题型:名词解释3个,填空,简答,计算,案例。
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网络:有时简称物流网络,就是把物流系统抽象为由节点与链连成的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3)物流网络布局规划:主要任务就是确定产品从供货点到需求点波动的结构。
包括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节点(如果需要使用),节点的数量,节点的位置,分派给各节点的货品和客户,节点之间使用什么样的运输服务,以及如何进行服务等等。
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就是使物流利润最大化和服务最优化的途径。
4)物流需求:即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各物流职能的整体需要,且需求者具备支付这种需要的能力。
是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消费者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伴随产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物流活动的需要情况。
影响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流通结构的变化等。
物流需求是以物流规模和物流结构综合表示的。
5)物流需求预测:利用历史的资料和市场信息,对未来的物流需求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估算和推断,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在于指导和调节人们的物流管理活动,以便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谋求最大的利益。
6)设施选址:是指企业为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能力或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等目的而决定建造、扩展或兼并一个物理实体的一种管理活动。
7)城市物流系统:就是指物品在城市空间内的实体流动。
它属于区域物流的概念范畴,具有企业行为和社会行为双重属性,是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的物流活动。
8)物流园区:是指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形成物流结点活动的空间聚集体,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业务载体。
物流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
![物流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222a8d96f1aff00bed51e37.png)
08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填空1、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资金、信息2、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管理3、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处理、输出、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4、“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5、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单边治理、双边治理、三边治理、多边治理6、物流规划的层次: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企业的物流规划、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7、物流供需平衡原理物流需求量V可以用经济活动系统A和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特征S的函数D(需求函数)来表达。
V=D(A,S) 物流供给S随物流系统L和需求量V而变化,供给特征S可以用函数J(服务函数)来表示。
S=J(L,V)8、物流供需发展的螺旋推进方式:物流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和促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经历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循环。
实现物流业发展适应与推动经济发展。
两者之间是一种螺旋推进的方式9、物流运输方式的分类: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10、合理运输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运输费用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高,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和运输能力。
合理运输的“五要素”:运输工具、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可能简答)11、运输成本的构成(1)固定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管理成本(2)可变成本:燃油成本、装卸成本等12、仓储的合理化: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13、仓库的组成:存储空间、货物、仓储设施设备(收发设施设备,储存设备,搬运和输送设备)、人员(仓管,搬运,拣货和补货人员)、作业及管理系统等要素14、从产品出发的供应链设计:费舍尔认为供应链的设计应以产品为中心,供应链的设计首先要明白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什么?产品寿命周期、需求预测、多样性,制造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都是影响供应链的重要问题,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这就是所谓的从生产出发的供应链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586e7df33d4b14e8524681e.png)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1)调查分析阶段 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 6)时效评估阶段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1)成本评价指标 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 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按配送组织者不同:①配送中心配送②商店配送③仓库配送④生产企业配送按配送时间及数量:①定时配送②定量~③定时定量~④定时定路线~⑤即时~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①单品种大批量配送②多品种小批量~③配套成套~按价格程度不同:①加工配送②集疏配送按经营方式不同:①销售配送②供应配送③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④代存代供配送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①综合配送②专业配送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 2)资源筹措不合理3)库存决策不合理 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价格不合理 6)送货中不合理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3)加工配送 4)实行送取配合5)推行即时配送 6)推行准时配送系统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 2.配送的客体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 2.及时 3.可靠 4.节约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 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815efc19e8b8f67c1cb91a.png)
选择(10 题) 对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理解不正确的是(D) A、 具有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B、 要素内部之间存在目标冲突 C、 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D、 成为物流系统中的软件
简答(4 题) 1、 简述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的原因 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其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但物流系统各要素存在非常强烈的“悖 反”现象,因此,实际工作中要同时实现物流时间最短、服务质量最佳、物流成本最低这 几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在物流系统中广泛存在,而物流系统又 恰恰要在这些矛盾中运行, 并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显然, 在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中, 必须建立多目标函数,并在多目标中求得系统的整体最佳效果。 2、 简述物流系统中运输与库存要素之间的目标冲突关系 运输功能要素的目标一般是追求及时、准确、安全、经济。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企业 通常会采用最优的运输方案,但是在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导致 存储成本的增加。 从存储的角度来看,为了达到降低库存水平的目的,企业可能会降低每次收货的数 量,增加收货次数,缩短收货周期;或者是宁可紧急订货,也不愿意提前大批量订货。 但这样就无法达到运输的经济规模,因运输次数增加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3、 简述物流网络的 3 种基本形式及特点,并画出它们 A 为物流直送模式,即一个或多个供应地直送到一个或多个需求地 B 为回路运输模式,即从一个供应地提取的货物连续运送到多个需求地,或从多个供应 地连续收集货物后送至一个需求地。 C 为通过物流中心中转的物流网络模式,即多个供应地通过物流枢纽节点处理后配送到 多个需求地
计算(三题) 一、 多节点选址 二、 最短路径
三、 回运输线路优化 四、 系统评价方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 节点选址、配送中心规划等综合知识
物流系统与重点规划期末总结
![物流系统与重点规划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6a5f4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物流系统规划系统是由互相作用而又互相依赖旳若干构成部分结合旳具有特定功能旳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构成旳,物流各要素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旳综合体。
效益背反现象是物流系统中最常用旳现象,不仅物流各部门和各功能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
物流战略指公司或其他组织为了适应将来环境旳变化,为谋求物流旳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旳以及达到目旳旳途径与手段而制定旳长远性、全局性旳规划与谋略。
物流战略目旳:减少成本/减少资本占用/改善服务系统旳特性集合性/有关性/目旳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制定物流战略规划旳影响因素:(1)信息共享/(2)顾客服务水平/(3)供应和分派渠道/(4)设施定位(5)分派部署/(6)库存/(7)运送/(8)信息管理/(9)组织物流规划重要解决四个方面旳问题:客户服务目旳、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和运送战略。
制定物流系统战略规划旳措施:1、自上而下旳方式2、自下而上旳方式3、领导层挂帅与业务部门合伙制定4、邀请外部专家或征询机构制定5、公司与征询单位合伙进行物流节点旳功能及作用(1)物流解决功能(2)衔接功能(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5)配套功能:车辆停靠及辅助服务,金融生活配套服务,工商、税务、海关旳服务。
(6)延伸功能:货品调剂中心(解决库存和新产品展示会),系统技术设计,征询培训服务。
物流节点旳类型按照功能划分: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流通型节点/综合型节点根据物流节点旳功能复杂度分类:单一功能点/复合功能点/枢纽点按规模来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系统旳目旳一)客户服务目旳service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便宜(二)迅速、及时目旳speed按照顾客指定旳时间和地点迅速送达(三)节省目旳saving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旳物流机械,采用多种节省、省力和降消措施。
(四)规模优化目旳scale optimization物流网点旳优化布局,合理旳物流设施规模,自动化和机械化限度(五)库存调节目旳stock control合理旳库存方略,合理旳控制库存量制定物流战略规划旳影响因素(1)信息共享(2)顾客服务水平(3)供应和分派渠道(4)设施定位(5)分派部署(6)库存(7)运送(8)信息管理(9)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2e4e6df7ec4afe05a1df09.png)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1大量化2计划化3短距离化4共同化5标准化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3运用定量方法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 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设计分析期末设计方案1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设计分析期末设计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fcf796d27284b73f24250f3.png)
松宁建材企业车间和办公区布局设计2013180401班目录设计说明: (1)关键词: (1)一、任务背景 (1)(一)松宁建材企业基本情况 (1)(二)松宁建材企业办公区情况 (2)二、设计依据 (2)(一)车间办公区布局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原则 (2)(二)物流设施内部系统布置原则 (3)三、设计过程 (3)(一)将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 (3)(二)办公部门的布置 (5)四、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6)评分细则 (7)松宁建材企业车间和办公区布局设计201318040121设计说明:设施规划是把对象系统的位置选择,平面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方式及运输工具的选择等进行具体的规划与设计,从而使各生产要素和子系统按照工业工程的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布局,组成高效率的生产集成系统。
这是工业工程实现系统整体优化,提高系统整体效益的关键环节,是生产系统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物流从至表;物流相关表;slp法;设施布局一、任务背景(一)松宁建材企业基本情况某建材企业有ABCDE五个车间,布置见下图,其中+为各车间距心。
该企业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下表所示,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个。
表1 产品工艺路线图产品号工艺路线每月产量(件)1 A→B→C→D→E 2002 A→D→E 8003 A→B→D→E 5004 A→C→D→E 60010 26 16 510A B C 2130E 2715 D 96 40 16图1 车间平面布置图试以直角距离计算两两车间的距离从至表;计算物流搬运量从至表F ;计算搬运工作量,并以之作为物流强度表示从至表。
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是5元/米·批,试将上述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
(二)松宁建材企业办公区情况该装建材企业办公区共分成6个部门,计划布置在一个2×3的区域内。
已知这6个部门间的作业关系密切程度,如表1所示。
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考试重点
![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28fdb984868762caaed586.png)
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考试重点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考试重点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物流方案: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物流项目和物流运作的总称。
工业物流方案策划:是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品特点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制定企业物流规划和实现规划的措施和办法。
商业物流:指直接与最终消费者相连接的物流,是物流系统的最末端,它所涉及的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掉。
合作物流:指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商合作共同经营管理企业物流。
商业物流供应链:是以大型商业集团为核心企业,以零售店为链的终点,以生产厂商或供货商为链的起点而形成的一体化物流模式。
物流需求预测:是利用市场信息和历史发生的数据资料,运用适当的方法,对未来的物流需求做出科学的估算和推断,并进行认真分析,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销售物流:是企业在将产品的使用权转移给客户后的物流活动,是产品从企业到客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以实现企业的销售利润为目的的。
项目建议书:是在客户的物流服务的框架要求之下所做出的关于能基本上满足物流服务要求的思想、概念、初步的服务承诺以及实现承诺所具有的服务优势,而且展示自己的物流服务优势是物流项目建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物流配送标准化的内容: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规章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业务开发的标准化;客户开发和维护的标准化;数据库建设标准化;与供应链各企业接口标准化;配送网络和配送节点建设的标准化物流方案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精炼化原则、创新性原则物流方案策划的程序:物流需求分析、方案的目标分析、构思总体方案设计、规划总体方案、物流方案各部分功能设计、对总体方案进行筛选供应物流方案合理化的措施:准确的需求预测、库存合理化、供应模式符合企业物流目标、组织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管理人员的精干化在销售物流方案设计中,库存管理的原则: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标准化、设计合理的库存控制方法、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当前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合理化:问题:废弃物流管理不规范,废弃物流失和利用不当,生产部门兼做回收工作;合理化:建立逆向物流管理部门,做好回收计划,提出实际处理方法,做好退货物流的回收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空间价值)、储存(时间价值)、包装(加工附加价值)、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
(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及网络等。
(5)物流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是方式、节点和连线。
物流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31页)物流战略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创新性、风险性等特点。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订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②内容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长期的总体谋划,即长远规划。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其具体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营运进行规划与设计,即物流运作方案策划,物流营运系统设计,是企业物流战略实施与落实。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是每个小时或者每天都要频繁进行的物流作业及其管理。
其任务在于如何利用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所确定的物流渠道快速、有效地运送产品。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四个阶段(1)建立目标和约束条件在整个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确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
(2)数据收集和方案拟定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中,要进行大量的相关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手机工作,作为系统设计的参考依据。
(3)方案评估与选择对物流系统进行方案评估的目的就是针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技术、操作等层面的可行性做出比较与评价,从而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
主要的评估方法有程序评估法、因素评估法和目标设计法。
(4)方案实施和实效评价物流系统方案的实施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实施者根据决策者选出的最优设计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的要求逐步实施。
物流网络基本特征(1)服务性。
(2)开放性。
(3)信息的先导性。
(4)外部性和规模效应。
(5)整体性。
(6)服从性。
企业物流网络的设计以四个主要规划项目为基础,即顾客服务水平、选址决策、库存规划、运输管理。
顾客服务水平包括产品的可得性、产品的交货周期、收到产品的状况等。
选址决策与供应和需求的分配有关。
库存规划包括建立适当的库存水平和库存补充计划。
运输管理设计包括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路线选择、车辆时间安排、货物拼装等。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按经济区域建立网络、以城市为中心布局网络、以厂商集聚形成网络等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1)符合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要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支持城市或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
(6)符合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布局。
(7)符合并服务于城市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8)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9)有利于整个物流网路的优化。
(10)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形式。
1、区域物流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2、区域物流是适应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特征而建立的物流系统;3、区域物流具有广阔的物流空间结构和物流服务规模;4、区域物流有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5、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
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1)物流园区:综合型大型物流节点。
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的主要物流结点;规模大、处理货物的能力强;储存能力大,调节功能强。
(国际型物流园区、全国枢纽型物流园区、区域转运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等)(2)物流中心:对象货物而言,物流中心在一个领域里面的综合性较强,具有这个大领域的专业性;是特定运输方式的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支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的主要物流结点;规模较大、处理货物的能力较强;有一定储存能力和调节功能。
(3)配送中心:小规模,专业性强的节点,面向最终用户或特定市场,向最终用户提供配送服务,专业清晰,规模适应于需求,多提供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配送服务。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区域物流的特点管理经营主体的多元性区域边界的不确定性物流系统的完整性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物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协调的复杂性区域物流的地位和作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区域物流与区域交通,区域物流与区域交通是共生共存区域物流与城市建设,物流布局与设施建设都集中在城市或与城市相连接,提高物流效率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区域物流与区域环境,物流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副效应,提高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物流领域具有重大潜力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可以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在综合规划的内容中一般包括物流经营主体规划、物流设施平台规划和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等内容,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等。
在专项规划中将所涉及的具体规划进一步细化。
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主体的,围绕城市的需求所发生的物流活动,不论城市地域范围大小,物流活动都有共同的属性。
城市物流所包含的范畴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城市内部范畴的物流;二是广义上包括城市的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即城市内部的物流以及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外部物流,是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是指物资资料在城市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周围农村之间的流动过程。
城市物流中心的作用实现生产力的高度集约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提高物流水平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物流中心要遵循5项原则按经济区域规划的原则规模适当原则位置合理的原则功能需要的原则选择物流技术的原则考虑3方面因素物流规模客户需求交通条件城市物流规划的作用是城市物流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城市物流问题起源于规划,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规划,能够使城市物流管理更为有效;城市物流规划是和城市发展相关的规划,是涉及整个城市的、全面性的规划;城市物流规划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城市物流资源的配置和布局问题;城市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问题;城市物流系统建设时间和顺序问题;城市物流设施完善和配套的问题城市物流规划的原则(两个基本原则)1.必须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不能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有矛盾和相悖之处;2.要和其他领域的分规划边界清楚,或者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归属权,防止不同领域的规划涉及同一事物而有不同的规划结论,不能出现结论不同甚至相悖的多头规划。
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
解决了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使末端物流更加合理,是现代化物流的标志。
论述第四方物流的功能,与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意义答:4Pl的功能如下:(1)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2)对区域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资源整合(3)网上物流的设计和经营管理(4)对整条供应链进行协调和集成管理(5)对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进行可行性论证(6)特种物流的设计发展第四方物流意义如下:(1)有利于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有利于解决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3)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4)有利于加快流通速度,保持经济增长(5)是解决工业企业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6)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7)有利用实现物流的科学发展企业物流:研究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点到消费终点的流动与存储而进行的有效计划、实施和控制。
企业物流的特点:企业物流是单向的企业物流是一种过程物的概念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实现企业物流合理化的一般途径:通过企业选址、设施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的改善,实现物流合理化1、选址阶段:厂房定位、仓库布点、企业内部布局等。
2、设施设计阶段:合理配置生产设施、物流设施3、生产管理阶段:首先,企业各个部门在管理上达成一致;其次,物流结构实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合理化。
具体措施:均衡生产、适当库存、合理运输、计算机化、职工主人化、连续改善。
4、销售阶段具体措施:商物分离,增加从工厂直接发货量,减少输送次数,提高车辆满载率,实现计划输送,开展联合的输送手段逆向物流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
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关系:在正向物流中,决定成本的因素相对比较稳定,成本的计算直接且可控制性强;而在逆向物流中的产品所涉及的成本内容广泛,而且由于产品“返回”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于各种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的核算标准也不尽相同。
另外对于部分产品,在逆向渠道中还要适当的处理之后才能再次出售,这又会生成一部分的附加成本,因此对于逆向物流的成本核算十分复杂且可控性较弱。
逆向物流的战略作用:1)改善和提高顾客价值,增强战略竞争优势。
2)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业效益3)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4) 促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仓储的主要功能如下:(1)调节功能:这是仓储的主要功能,即调节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物料在时间、空间或功能匹配上的矛盾。
(2)保管功能:保护管理商品,使数量不减少,质量不损坏。
(3)增值服务功能:加工、包装、检验、信息处理等多种增值服务。
(4)集散功能:为了实现规模经济,需要将地域或时间上分散的物品先集中起来,然后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