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流程;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问题。
二、教学内容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和意义;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4.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3.解决实际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2.实践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与互动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流程1.第一阶段:导入与概念讲解(2学时)a.了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背景和现实意义;b.介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c.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第二阶段:方法与流程介绍(4学时)a.介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工具,如流程图、数据分析等;b.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6学时)a.提供不同行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b.分组进行实际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制定等步骤;c.学生小组展示并讨论设计成果。
4.第四阶段:总结与评估(2学时)a.提问与回答,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检测;b.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c.对学生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包括物流管理相关教材和案例分析资料;2.教学工具: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等;3.教学平台:搭建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思想交流。
物流规划与设计知识点

物流规划与设计知识点物流规划与设计是物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布局与优化,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以下将介绍物流规划与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概述物流规划与设计是在明确物流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物流环境、物流过程和物流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物流布局方案,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它包括物流网络规划、设施布局、运输方式选择、库存管理等内容。
二、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是指建立起合理的物流运输网络,使得供应链中的物流节点之间能够高效地协同运作。
在进行物流网络规划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生产厂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当的配送中心、仓库和运输线路,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三、设施布局设施布局是指对物流设施和仓库的合理布局,以实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
在进行设施布局时,需要考虑仓库的类型和规模、设备的选型、货物流动的路径和流量、货物储存的方法等因素,从而使得物流活动能够顺畅进行,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和空间。
四、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方式选择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距离、交货时间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货物运输。
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可以大大影响物流的效率和成本。
五、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存放在供应链中的物料和成品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库存水平。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造成的损失,提高物流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
在进行库存管理时,需要考虑需求预测、补货策略、存储空间的利用等问题。
六、信息系统支持物流规划与设计中,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物流活动的实时数据和分析,帮助管理者做出准确的决策。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物流跟踪系统等。
七、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物流规划与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品、服务及有关信息历来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旳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旳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旳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旳实体流动中,将运送、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旳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旳物、提供服务旳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送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旳人和信息等若干互相制约旳动态要素所构成旳具有特定功能旳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旳一种物旳移动和储存旳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旳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都市各类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区旳统称。
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和物流线路旳交汇点,是以仓储、运送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步还包括一定旳与之配套旳信息、征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旳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旳具有不同样等级、不同样功能、不同样规模、不同样覆盖范围而形成旳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旳发展目旳,以及实现发展目旳旳工程、措施、处理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旳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旳移动线路旳空间体现形式,是物流流线旳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1)宏观:A.空间效益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发明旳收益2.延长时间差发明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C.规模效益(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0. 物流供应:物流供应是物流系统性能旳综合体现,一般指节点与通道旳能力与服务,如运送能力、仓储旳库容量、物流中心旳处理能力、配送旳速度等。
0772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考点详解

0772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考点详解第一章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领会:系统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分类:1)按物流功能不同分:运输物流子系统、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2)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和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系统、供应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
系统的一般模式: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转换部分和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反馈环节构成的。
物流系统的模式;p83.简单应用: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行,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点和线。
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及管理;标准化。
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
功能要素: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物流系统是指在物流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解决方案。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是为了满足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更好地实现物流流程中的各项任务,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的重点。
1.需求分析和目标设置: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了企业的物流业务范围、运输需求、客户服务要求等。
需要对该企业的物流流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企业物流规划的重点和目标。
2. 流程优化和设计:在分析企业的物流流程时,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
这包括了物流工作的流程规划、流程分析和改进。
可以采用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等方法,对物流流程进行建模和仿真,以便找出瓶颈和改善的空间,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系统,它能够实现物流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
在设计物流信息系统时,需要结合物流业务需求和流程优化结果,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4.技术环境与设备选择: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还需要考虑技术环境和设备的选择。
这包括了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和软件工具(如数据库、应用软件)。
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业务量和预算等要素,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环境和设备。
5.业务规则与流程管理: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业务规则和流程管理。
这包括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运输合同、运费计算、客户服务等业务规则的制定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对这些业务规则进行流程化管理,以实现物流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6.运输网络和资源协调: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运输网络和资源协调。
这包括了货物的配送路线和节点选择,以及车辆和人力资源的调度。
需要借助优化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运输网络和资源的协调和优化,提高物流效能。
(完整)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大量化 2计划化 3短距离化 4共同化 5标准化 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 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一个涉及组织、管理、流程和技术的综合性项目。
为了有效地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需要考虑一系列关键要素。
本文将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物流网络设计、仓储布局、运输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物流网络设计物流网络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核心。
一个优化的物流网络设计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要素包括:1.1 运输模式选择:根据货物种类、数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运输模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或海运。
1.2 运输路径规划:根据运输需求和货物流向,确定最优的运输路径,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1.3 运输节点选择:确定物流网络中的运输节点,如仓库、配送中心和转运站等,以实现高效的货物流转和分配。
二、仓储布局仓储布局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另一个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到货物储存和流转的效率。
关键要素包括:2.1 仓库位置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物流网络要求,选择合适的仓库位置,使得货物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2.2 仓库容量规划:根据货物种类和需求量,确定合理的仓库容量,以避免仓库过载或货物滞留。
2.3 仓储设备配置:选择适当的仓储设备,如货架、叉车和自动化系统,以提高货物储存和取货效率。
三、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配送和交付过程。
关键要素包括:3.1 运输计划制定:根据货物种类和运输需求,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保证货物按时、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
3.2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性质、运输距离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直接运输、中转运输或多式联运。
3.3 运输效益评估:通过运输成本和服务质量的评估,不断改进运输管理和流程,提高运输效益和客户满意度。
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和信息,支持物流管理和决策。
关键要素包括:4.1 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和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享,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重点第一章物流系统与规划设计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由物流活动所需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料、物流线路及物流信息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目标(1)服务——提供方便的服务(2)快速、及时(3)库存控制(4)低成本(5)规模优化3、分类(1)按功能分:运输系统、仓储系统、流通加工系统、装卸搬运系统、包装系统、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2)按业务分:供应物流系统(企业外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外)、回收物流系统(外)、废弃物流系统(2)按范围分:企业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4、物流系统的特征(理解)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5、物流系统构成与要素1)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搬运与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加工2)支撑要素:政府政策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及网络3)物质基础要素:设施、装备、工具、信息4)网络元素:点:物流过程中供流动商品储存、停留的场所。
如工厂、商店、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等。
线:连接物流网络中节点的路线。
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而形成的。
线的性质1、方向性:同一条线上两个方向物流同时存在2、有限性:每条线都有起点和终点3、多样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线路、管道4、连通性:不同类型的线必须通过载体的转换才能连通,并且任何不同的线之间都是可以连通的、线间的转换一般在点上进行5、选择性:两点间具有多种线路可以选择,既可以在不同载体之间选择,也可以在同一载体的不同具体路径之间选择6、层次性6、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1)得到良好的服务性(2)实现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3)获得强大的信息功能(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第二章物流系统战略规划1、特点: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指导性、稳定性2、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1)战略目标:由物流系统宗旨引导、表现为物流系统目的并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成果或期望值2)战略导向:物流系统生存、成长与发展的主导方向3)战略优势: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4)战略态势: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5)战略类型: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聚集战略3、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1)降低营运成本:可变成本——运输、仓储(2)提高投资效益:对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3)改进服务水平(4)形成物流战略优势4、物流系统战略控制的内容(1)设定绩效标准 (2)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 (3)设计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4)监控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5)激励战略控制的执行主体第三章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1、选址模型的分类1)根据被定位设施的维度及数量根据设施的维数体选址:定位三维物体面选址:定位二维物体线选址:定位一维物体点选址:定位零维物体根据设施选址的数量单一设施选址: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多设施选址:需要考虑设施间需求分配、设施成本与数量间的关系2)根据选址问题目标区域的特征连续选址:待选区域是一个平面,不考虑其他结构,可能的选址位置数量无限。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是指根据物流管理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物流系统的目标确定、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集成等环节。
下面将从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的重点进行详细阐述。
物流系统规划的重点:1.目标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目标通常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配送服务质量等。
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物流系统的规模、布局、运作方式、物流网络架构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目标与实际需要相符。
2.业务流程优化:物流系统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对物流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考虑物流环节间的协调与配合,以确保整个物流系统运作的顺畅。
3.资源评估与配置:在物流系统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对系统所需资源的评估与配置。
这涉及到物流设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的配备。
通过充分评估和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并为系统的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1.系统架构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系统架构。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模块、信息流动与物流在设计中的相互关联等。
通过系统架构的设计,可以将物流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合理组织,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2.信息系统集成: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中,需要考虑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相关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3.性能评估与优化: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效率、物流成本、配送准时率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对系统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物流需求与挑战(上)1. 物流需求的定义物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对物流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运输方式、服务时效、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等方面。
2. 物流需求的现状(1)全球物流需求增长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物流需求增长。
- 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全球供应链物流需求的上升。
- 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对快递和配送服务的需求。
(2)我国物流需求特点- 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与GDP增长同步。
- 物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 区域间物流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需求量大于中西部地区。
3. 物流需求面临的挑战(1)物流成本问题-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高,影响企业竞争力。
- 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均有优化空间。
(2)物流基础设施挑战- 物流基础设施总体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
- 现有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高效物流需求。
(3)物流服务能力挑战- 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限,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 物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物流需求与挑战(下)1. 物流需求趋势(1)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
- 企业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 消费者对环保物流服务的需求上升。
(3)供应链整合- 企业追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物流服务需与其他供应链环节紧密协同。
2. 应对物流需求的策略(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物流网络覆盖面。
- 推动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2)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
-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智能物流。
(3)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 推广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和优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和优化现代物流系统是各类企业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多个环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于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和优化物流系统的关键要素至关重要。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1. 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是物流系统的基础。
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应考虑产品流向、仓库和分销中心的合理布局、货物运输路径等因素。
合理的供应链网络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 仓库管理:仓库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仓库管理涉及到仓库的选址、仓库容量的规划、仓库布局、仓库设施的配置等。
合理的仓库管理可以实现货物的高效存储、快速装卸、减少货损和提高库存周转率。
3.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工具的运营管理等。
合理的运输管理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4. 信息技术支持:现代物流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提高物流的可见性和协调性。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企业的具体需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5.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库存管理涉及到库存控制策略、订单管理、安全库存的设定等方面。
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优化思路1.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物流系统中的各项关键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找出瓶颈和优化的空间。
例如,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运输路线优化模型等方法来进行改进。
2.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智能运输车辆等。
这可以提高物流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 优化供应链协同: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应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为了优化物流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成本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以确保系统能够顺利运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1. 货物流转流程:物流系统的核心是货物的流转流程。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货物的流转路径,包括货物的来源、存储、运输、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
同时,还需要考虑货物在不同环节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确保货物能够高效、准确地流转。
2. 信息流的集成与管理: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流也是十分重要的。
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信息的集成与管理,以确保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实时、准确地共享信息。
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使用物流追踪技术以及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来实现。
3. 仓储与配送设施:仓储与配送设施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仓储和配送设施,并合理布局,以满足货物的存储、分拣、配送等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的容量、设备的选择以及作业流程的优化等因素。
4. 运输方式与路线选择:不同的物流系统可能面临不同的运输方式选择和路线规划。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运输成本、交货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这可能涉及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不同的选择。
5. 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与管理:物流系统的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伙伴的支持。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链伙伴,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这包括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运输公司,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机制。
6. 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化:在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在选择运输方式、设施布局、作业流程以及供应链伙伴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的平衡,以确保系统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效率。
7. 安全与风险管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也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期末重点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空间价值)、储存(时间价值)、包装(加工附加价值)、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
(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及网络等。
(5)物流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是方式、节点和连线。
物流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31页)物流战略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创新性、风险性等特点。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订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②内容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长期的总体谋划,即长远规划。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其具体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营运进行规划与设计,即物流运作方案策划,物流营运系统设计,是企业物流战略实施与落实。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是每个小时或者每天都要频繁进行的物流作业及其管理。
其任务在于如何利用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所确定的物流渠道快速、有效地运送产品。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物流需求,制定合理的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方案,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素需要被充分考虑和分析。
本文将重点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1. 工作流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分析和优化物流的工作流程。
这包括从订单生成到物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整个流程。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例如,可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或信息化系统来提高物流效率。
2. 仓储布局与优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对仓储布局进行分析与优化。
合理的仓储布局可以减少物流环节中的摩擦和等待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考虑到货物的特性和仓储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仓库类型和布局方案,如单一仓库、分散仓库或综合仓库等。
此外,还可以运用仓储设备和工具来优化货物存储和取货过程。
3. 运输模式与路线规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合理的运输模式和路线规划。
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距离,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或空运。
同时,还需要通过分析运输距离、货量、交通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4. 信息化系统与技术支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和技术来支持物流运作。
通过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例如,可以引入物流管理软件、GPS追踪系统、自动化分拣机等技术设备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实现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快速信息交流。
5. 供应链协同与合作: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供应链的协同与合作。
在实施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时,需要与供应商、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密切合作。
通过共享信息、协同规划和协同决策,可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优化和协同效应。
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实现准时交货和库存降低。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重点

系统一般具有4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目的性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复杂、动态性系统3)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现象4)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5)物流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物流系统的构成1)物流要素物流要素是指人、财、物、设备、任务和信息这6个内部要素以及制度、法律、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等外部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包括了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两大部分。
(1)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
(2)信息子系统:2)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以物流系统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物流系统划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是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系统。
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训物质的调运系统等。
(2)企业物流系统:包括3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组成。
②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简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③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流,它具有流的5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组织功能、延伸功能3方面内容。
1)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满足物的位移及其服务的需要,是物流系统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2)物流系统的组织功能是一般物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也是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和组织管理环节。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必背知识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特征:整体性、层次性、边界性、目的性、相关性、最优性。
物流系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物流目标而设计的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流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目标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5S”:优质服务、快速及时、节约空间、规模优化、合理库存。
效益悖反现象:仓库的高层堆码可以提高仓库利用率但降低了货物拣选的效率。
物流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按活动空间范围分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按作用分类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按流向分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按空间位置分地下物流、地上物流。
物流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
物流系统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组织与管理。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社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形式:直送形式、经节点形式。
单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单个物流中心。
多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若干物流中心。
简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即确定物流网络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包含线路规划和选址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即确定物流设施内部各种功能区域的平面布局方案;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即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并根据方案布置;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方法:运筹学方法(线性规划、网络与图论、存储论、排队论、动态规划、决策论)、启发式算法(模拟退火法、禁忌搜索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计算机仿真算法。
第二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按结构分为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装结构(物流效率最高)、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LD-CED模式:以物流中心加配送中心为核心、以收集、交换、发送为运作机制的网络构建模式。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必背知识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特征:整体性、层次性、边界性、目的性、相关性、最优性。
物流系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物流目标而设计的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流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目标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5S”:优质服务、快速及时、节约空间、规模优化、合理库存。
效益悖反现象:仓库的高层堆码可以提高仓库利用率但降低了货物拣选的效率。
物流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按活动空间范围分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按作用分类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按流向分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按空间位置分地下物流、地上物流。
物流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
物流系统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组织与管理。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社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网络企业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形式:直送形式、经节点形式。
单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单个物流中心。
多中心多层次:若干配送中心若干物流中心。
简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即确定物流网络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包含线路规划和选址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即确定物流设施内部各种功能区域的平面布局方案;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即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并根据方案布置;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方法:运筹学方法(线性规划、网络与图论、存储论、排队论、动态规划、决策论)、启发式算法(模拟退火法、禁忌搜索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计算机仿真算法。
第二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按结构分为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装结构(物流效率最高)、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LD-CED模式:以物流中心加配送中心为核心、以收集、交换、发送为运作机制的网络构建模式。
第五章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要点

第五章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要点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是为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的要点。
一、规划阶段1.目标制定:明确系统规划的目标,如提高配送效率、优化仓储管理、提高供应链可视性等。
2.系统需求分析:对物流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3.数据采集与整理:收集和整理与物流相关的数据,包括货物信息、运输信息、仓储信息等。
4.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系统开发所需的技术和资源,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5.组织结构调整:根据系统规划的需求,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二、分析阶段1.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2.流程分析:对物流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瓶颈和优化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3.系统流程图设计:根据流程分析的结果,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流程图,明确各环节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4.风险评估:评估系统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阶段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流程图设计,确定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
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
3.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管理系统。
4.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
5. 测试与优化: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及时修复和优化系统中的问题和bug。
四、实施阶段1.系统安装与配置:根据设计阶段的结果,安装和配置物流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
2.数据迁移:将现有的物流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并进行数据清洗和验证。
3.培训与推广:为用户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用户能够熟练地操作和使用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考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领会:系统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分类:1〕按物流功能不同分:运输物流子系统、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2〕按物流活动的围和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系统、供给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
系统的一般模式: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局部、输出局部、转换局部和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反响环节构成的。
物流系统的模式;p83.简单应用:系统的根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展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行,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到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点和线。
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及管理;标准化。
物质根底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
功能要素: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系统的增值服务部分。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拓展空间的服务
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物流系统合理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目标:要以用户(即需方)为中心,树立“用户第一”的观念,将商品按照用户的要求,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送到用户手中。
(2)节约目标:这种节约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流通时间的节约,二是流通费用的节约。
(3)及时目标:及时性并不等于快速性,也就是说它并不只是简单的时间节约,而是指让物品在最恰当的时间送到用户手中。
(4)规模化目标: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提高物流集约化的程度,就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此外,物流企业之间还通过重组整合,实现小物流系统向大物流系统的转变,实现更深层的规模化目标。
物流规划主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和运输战略。
在制定物流战略时,通常要考虑到的环境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等。
物流战略实施原则
①战略协同原则
②力求优势原则
③区域平衡原则
④有限合理原则
⑤阶段发展原则
⑥系统优化原则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①对企业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企业的物流战略规划与设计通常表现在5个层次上,分别是物流战略层、物流经营层、物流结构层、物流职能层和物流执行层。
物流战略层:确立物流对企业战略的协助作用,建设两大平台和两大系统。
物流经营层:通过顾客服务建立战略方向。
物流结构层:物流系统的结构部分,包括渠道设计和设施网络战略。
物流职能层:物流战略规划的职能部分主要是对企业物流作业管理的分析与优化。
5)经济性原则:指在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低。
6)社会效益原则:指在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节约等因素。
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
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
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
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1)调查分析阶段
2)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
(6)仿真实验设计
(7)模型的仿真运行
(8)仿真结果的输出与分析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一些基本组成元素
①实体。是指组成系统的物理单元。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永久实体和临时实体两大类。
②属性。是实体特征的描述,一般是实体所拥有的全部特征的一个子集,用特征参数变量表示。
③活动。是占用一定时间和资源导致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一定过程。
(1)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
(2)信息子系统:
2)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以物流系统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物流系统划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是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训物质的调运系统等。
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
模型:模型是系统某种特定性能的一种抽象形式。模型具有3个特征:
①显示系统的抽象描述;
②由一些与所分析的问题有关的主要因素构成;
③表明了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一般可以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所有分析方法均可归为3个类别,即:
调查类
实验类
假设类
假设的种类
物流系统需求分析是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物流系统要进行的运输、存贮、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量进行预测分析。
选择物流需求的量化指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绝对量与相对量互补的原则
绝对量反映客观事物的规模、水平、大小。它必须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表示。
系统一般具有4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目的性
④系统状态。是指在某一时刻,系统中所有实体的属性和活动的描述。
⑤事件。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它是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瞬间行为。
⑥进程。是由若干个事件或若干个活动组成的,一个进程描述了它所包含的事件及活动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⑦队列。处于等待状态的实体序列就成为队列。一般按先到先服务的原则。
⑥企业对物流系统发展的需要。
物流系统规划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时,必须对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设计。
2)战略性原则:指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必须对物流规划中的各种要素进行长期的、战略性的思考与设计。
3)科学性原则:科学调查,科学分析,科学规划。
4)可行性原则:指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必须使各种规划要素定位、目标和措施适合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流,它具有流的5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组织功能、延伸功能3方面内容。
1)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满足物的位移及其服务的需要,是物流系统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2)物流系统的组织功能
是一般物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也是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和组织管理环节。
(2)企业物流系统:包括3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
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组成。
②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简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③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BCG提出,一个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是决定它的整个业务包内某一特定业务单位应当采取某种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
BCG把企业内部的业务单位划分为以下4种战略类型:“金牛”型、“瘦狗”型、“问题”型、“明星”型,
明星型:这种类型的业务部门或单位具有高业务增长率和高市场份额
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3)库存战略
库存战略是指管理库存的方式。将库存分配(推动)到储存点与通过捕获自发拉动库存,代表着两种战略:拉动式库存管理法、推动是库存管理思想。
4)运输战略
运输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以及路线的选择。
物流任务的完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速度:完成周期的速度是指从订货起到货物装运再至实际抵达的这段时间。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管理职责划分,企业战略可以分为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3个层次。
2)企业战略的类型
根据企业战略行为的各自特点,可以将企业战略划分为四大类:扩张型、稳定型、紧缩型和混合型。
①扩张型战略:也称进攻型或发展性战略。特点是不断地开发新市场,扩大经营规模,使自己的能力超过竞争对手。
3)规划阶段
4)评价与实施阶段
战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全局性
长远性
抗争性
纲领性
风险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充分研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作的长远的、总体的谋划。具体地讲,就是把企业的方针目标、政策和行动综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结构或计划,或者说是实现长期的目标的方法。
1)企业战略的层次
(3)数学模型
一般来说,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对象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单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
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1)问题的描述与定义
(2)建立仿真模型
(3)收集数据和信息
(4)模型的确认
(5)模型的编程实现与验证
物流执行层:包括支持物流的信息系统、指导日常物流运作的方针与程序、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维护,以及组织与人员问题。
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领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客户服务目标
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要大。物流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
2)设施选址战略
存储点及供货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规划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这样就确定了产品到市场之间的路线。
②稳定型战略:指企业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战略形势式,通常为处于波动或下降之中的企业所采用。
③紧缩型战略:又称撤退战略,指企业采取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企业的投入、封存或出卖部分设备等措施,谋求摆脱困境的一种战略形式。
④混合型战略:指企业在一个战略时期同时采取稳定、扩张、紧缩等几种战略,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阶段中采用不同的战略。
物流网络结构是指产品从原材料起点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包括:物流节点的类型、数量、位置,节点上资源的数量、种类,节点所服务的客户群体;节点之间的链路的负载能力、物理特性以及节点之间所采取的运输方式等。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复杂、动态性系统
3)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现象
4)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
5)物流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要素
物流要素是指人、财、物、设备、任务和信息这6个内部要素以及制度、法律、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等外部支撑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