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2023年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及勘设通过1.1任务依据***经**至**公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任务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认设计单位的, ******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中标承担本项目勘察设计任务, 重要依据有以下有关文献:①**县交通运送局与我公司签定的《***经**至**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
③《***经**至**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经**至**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工可批复);⑤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⑥******区现行有关技术规定及有关会议纪要、规定。
1.2测设通过在接到《中标告知书》后, 我公司立即成立了“***经**至**公路工程项目组”, 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工可》及相关资料, 通过现场踏勘, 贯彻大体线位走廊, 初拟桥梁方案。
通过现场踏勘后, 运用1: 2**数字化地形图进行选线, 定出较为合理的线位;向业主提交路线初步设计方案, 路线比选方案。
初步设计方案取得了业主的认可, 对路线比选方案进行确认并提出了路线设计方案进行局部优化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人员进场后, 外业选线组对线位内的相关公路、学校、河流、村庄等影响路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进行实地穿线检查, 收集相关资料, 然后对线形作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基本完毕协议段的定测外业调查工作;2023年11月下旬, 我公司完毕外业验收资料。
**县交通运送局于2023年11月28日在**县组织召开了***经**至**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外业勘察成果验收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设计单位详测路线方案基本采用《工可报告》推荐路线方案;所采用的重要技术指标符合部颁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详测资料收集基本齐全, 经自检及各专项外业验收小组抽检, 各项测量精度基本符合规定, 批准验收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2023年12月底, 根据《外业验收会议纪要》精神再次进场对平、纵线形进行优化, 补充收集及完善有关资料, 并完毕了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二级公路线形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长安大学)
前言毕业设计就要结束了,两个月来,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非常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并把我们从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去,锻炼和提高了我的能力,特别是对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本设计是山西大同新建二级公路设计,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形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拟建成两车道二级公路,全长3176.094m。
设计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专业课教材、部分基础课教材以及交通部部颁规范和部分国内外先进理论经验。
虽然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初次进行如此全面的综合设计,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内容摘要:该设计是山西大同地区的公路设计。
该路段处于公路区划Ⅲ1区,土质为粉质土。
道路等级的确定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和远景交通量,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性质综合确定,由此确定为二级路。
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设计。
本路线的设计车速为60km/h,路线总长度为3176.094米,平面线有4个交点,纵断面有8个交点,曲线的半径为规范要求的值。
有6个涵洞,其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有桥梁一座,跨径为90M,其形式采用简支梁。
路面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关键词:粉质土、公路网规划、远景交通量、自然情况、设计车速、纵断面、涵洞、钢筋混凝土、跨径、简支梁、沥青混凝土。
目录第一章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5)1.1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 (5)1.2 沿线地貌,地形,地质,及自然地理特征 (5)1.2.1 气候特点 (5)1.2.2 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 (5)1.2.3 地形与地貌 (5)1.2.4 地质与土质 (6)1.2.5 植被作物等情况 (6)1.3 道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6)1.3.1 公路等级的选用 (6)1.3.2 主要技术指标 (7)1.3.3 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 (7)第二章路线设计 (9)2.1 路线选线 (9)2.1.1 选线的一般原则 (9)2.1.2 此地区选线要点 (10)2.1.3 路线方案 (10)2.2 路线平面设计 (12)2.2.1设计原则 (12)2.2.2此路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13)2.3路线纵断面设计 (14)2.3.1纵断面线形设计原则: (14)2.3.2本设计路段纵断面设计要点 (15)2.3.3 本设计中的纵断面设计: (16)第三章路基设计 (18)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8)3.2横断面设计 (19)3.2.1路基横断面组成 (19)3.2.2填方路基 (20)3.2.3挖方路基 (21)3.2.4填挖结合路基 (21)3.2.5路基高度 (22)3.2.6路基边坡坡度 (22)3.2.7超高设计 (22)3.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4)3.3.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24)3.3.2地表排水 (24)3.3.3本路段的排水系统的安排 (25)3.3.4路基路面排水的综合设计 (28)第四章路面设计 (28)4.1路面设计基本要求 (29)4.2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29)4.3设计理论与方法 (30)4.4路面设计 (30)4.4.1标准轴载换算 (30)4.4.2结构层组合与材料选取 (32)4.4.3结构层厚度确定 (35)第五章小桥、涵洞 (37)5.1小桥和涵洞 (37)5.1.1小桥涵设计原则: (37)5.1.2涵洞型式选择 (37)第六章其他沿线设施以及环境保护 (39)小结 (40)附:主要参考资料 (41)第一章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1.1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山西大同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储量大,煤质优良,是重要的动力煤产地。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1 工程名称:龙泉至夷陵二级公路设计2 工程概况龙泉至夷陵二级公路主要位于山区地带。
地形复杂,山脉水系分明,山体陡峭,海拔悬殊。
山谷之中有较长的河流经过,农田少,植物以灌木林为主。
有部分房屋建筑群,居民居住集中。
该路段地质状况较好,山体稳定,盛产石料,其中以以花岗岩为主,土壤以粘性土为主。
公路路段经过的地区烈度为Ⅵ度,大中桥考虑地震烈度,按七级设防。
该地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春早夏长,温暖湿润。
将混合交通折算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11000辆/昼夜。
3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主要设计指标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 路基宽度:9m 桥面宽度:9m5 工程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充分考虑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保证公路线形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之达到顺畅美观;方便施工,节约投资,使工程经济合理;依据公路规划的要求,使之充分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的出行;合理安排公路的支挡维护设施,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使公路达到设计的服务水平;满足未来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
6 编制的内容及范围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公路的路线方案设计;公路平、纵、横的设计;支挡防护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综合排水的总体布置方案设计;工程量的计算与统计;初步施工方案的简述。
7 主要设计内容7.1 路线几何设计本设计的起点位于地形图北方向山脉以西,河流北岸k0+000。
二级公路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古碑至金寨二级公路起、终点桩号为K0+000.000~K4+767.051 ,全长4.767公里。
金寨县位于东经115°22′19″~116°11′52″与北纬31°06′41″~31°48′51″之间,地处安徽省西部。
年均气温14.6℃,海拔60~400米,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1℃。
年均降水量为1150mm。
充分调查地形、地质、水文、人口等。
然后从交通量分析入手,计算确定公路交通等级,设计速度为60km/h。
接着依次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其中路基宽度10m,车道宽度3.50m,硬路肩宽度0.750m,土路肩宽度0.75m,硬路肩横坡2.00%,土路肩横坡3.00%,路拱横坡2.00%。
为了满足排水、路基稳定等要求,还进行了圆涵洞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设计、排水设计、防护工程设计。
最后编制了工程预算,本项目总造价为1309.5260万元。
关键词:二级公路设计;平、纵、横断面;边坡稳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预算ABSTRACTGuBei to JinZhai secondary roads, pile end for K0 + 000.000 ~ K4 + 000.000, 4.767 km. Jin Zhaixian 22 '19 "is located in east longitude 115 °~ 116 °52' 11" and latitude 31 °~ 31 °48 '06' 41 "51", located in the west of anhui provinc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14.6 ℃, 60 ~ 4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33 ℃, the lowest temperature 1 ℃.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of 1150 mm. Fully survey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population, etc.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ffic flow analysis, calculate and determine the highway traffic level, design speed of 60 km/h. Then in turn to road alignment design,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roadbed width of 10 m, lane width 3.50 m, the hard shoulder width 0.750 m, dirt road shoulder width 0.75 m, 2.00% hard shoulder horizontal slope, road shoulder horizontal slope 3.00%, hump cross slope of 2.00%. Finally the preparation of project budget, the project total cost of 1309.5260 million.Keyword:secondary road design; Flat,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ection; Slope stability;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Projectbudge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1.2公路设计控制要素 (1)第二章总体设计 (3)2.1基本要求 (3)2.2设计要点 (3)2.3其他相关技术标准 (4)第三章平面设计 (5)3.1选线 (5)3.2路线方案比选 (7)3.3平面设计 (8)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13)4.1纵断面设计原则 (13)4.2纵断面设计一般规定 (13)4.3竖曲线 (14)4.4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6)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7)5.1横断面设计基本要求 (17)5.2横断面设计步骤 (17)5.3路拱 (18)5.4加宽 (18)5.5超高 (18)第六章一般路基设计 (20)6.1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 (20)6.2路基设计要求 (20)6.3路基防护 (20)第七章涵洞设计 (22)7.1概述 (22)7.2小桥涵的分类 (22)7.3圆管涵 (22)7.4暗板涵 (23)7.5涵洞计算书 (24)第八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26)8.1边坡稳定性分析依据 (26)8.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6)8.3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书 (26)第九章挡土墙设计 (31)9.1挡土墙作用 (31)9.2挡土墙设置 (31)9.3挡土墙验算 (31)9.4设计指标 (31)9.5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32)第十章路面设计 (40)10.1路面的作用及要求 (40)10.2路面的分类 (40)10.3路面结构层划分 (41)10.4基本资料 (41)10.5沥青路面设计 (42)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49)10.7方案比选 (58)第十一章排水设计 (60)11.1设计原则 (60)11. 2排水设施 (60)第十二章概预算文件编制 (62)12.1工程概况 (62)12.2概预算文件编制 (62)附录 (66)参考文献 (68)外文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设施说明(二级公路)
安全设施说明(二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二级公路)S2-1一、设计简介1、概况本项目全长xxx km,采用4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标准路基宽14.00m,设计速度为40~60km/h。
2、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5)《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JTG/T D82-2009)(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8)《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指南》(9)《广东省二、三、四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暂行规定》(10)《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 446-2001)(11)《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二、标志1、布设原则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给司机提供明了、准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
在标志的布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以不完全熟悉该路段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作为设计对象;(2)标志版面设计以司机以每小时40~6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
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应使版面布置美观、醒目;(3)标志信息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为基础,根据项目的特点及需要,尽量做到各类标志完善、齐全;(4)版面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掌握“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尽量降低造价并适当考虑美观”的原则,尽量采用较小尺寸,同时避免标志结构基础易破坏;结合以上布设原则,本路段布设一下标志:(1)与国道、省道、县道及城市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路口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路口预告标志及交叉路口告知标志;(2)根据平曲线半径的取值情况,设置线形诱导标志;(3)在急弯、陡坡、村庄、学校、村道(机耕道)交叉等需要警告车辆驾驶人、行人前方有危险的路段设置警告标志;(4)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规范及土建设计文件,设置禁令标志及指示标志。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一.概述本设计为某二级公路,设计长度为1.380公里,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路基的总宽为10米。
1.沿线所在地区地形图及拟建公路起始控制点,起点DJ0坐标为(10000,12000)标高为(236.00);终点坐标DJ3为(10448.414,12908.124),标高为(249.94)。
2.综合考虑全线总共设了3个竖曲线,最大纵坡为1.818%,最小纵坡为0.097%,最大坡长740m,最小坡长200m。
3.路基排水设施设有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边沟为梯形,高、宽为0.4m,排水沟为梯形排水沟,高、宽为0.6m,坡度为1∶1;截水沟也设为梯形,高、宽为0.6m,坡度为1∶1。
二.路线设计1、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路线设计在考虑保证汽车公路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同时,考虑了线形对地形、地物、景观等条件具有适应性,按总体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桥梁、排水工程和沿线设施等诸多因素,在工程量增加不多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做到平纵线形组合适当、线形顺适、视觉诱导良好、与环境配合协调,做到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二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2、路线布设情况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选线时,要考虑到尽可能少占耕地,不破坏农田水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河堤,利用河堤好处较多,除了节省耕地,不破坏水系外,还有以下一些好处:①利用老路,这个地区以前的低等级公路大多数在河堤上建筑的,长期的自重作用和车辆荷载作用使路基沉陷趋于稳定,在路基处理时可以节省费用;②可以减少拆迁,由于有老路的存在,沿线的拆迁量减少;③由于河堤较高,可以节约土地用量,减少耕地的开挖,节省了耕地;④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河网地区城镇、乡村多倚河而建,各乡镇间距距离较小,大多不超过10km,多为一些低等级砂石路相连且人口较多,当道路等级提高后,可以带动沿线许多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由于交通的便利,经济发展大为加快;⑤有利于公路网路建设,利用老的低等级公路网进行技术改建,提高技术标准,改造成新型的高等级网络,可以加快路网建设的速度。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对地区的二级公路进行设计和改造,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并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本文将对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参数和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设计具备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减速带和避险设施等。
2.通行能力原则: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确保道路设计具备较高的通行能力和疏导能力。
3.环境适应原则:充分考虑道路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处理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设计参数:1. 设计车速:根据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和道路等级确定设计车速,通常为60~80km/h。
2.设计交通量:根据道路所处位置和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设计交通量。
3.设计路基宽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路基的宽度,包括路肩宽度和路堤宽度。
4.设计车道数目:根据设计交通量和通行能力要求确定车道数目,通常包括正常车道、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
5.设计横断面参数:包括道路在纵向和横向的坡度,以及道路的超高、超宽等参数。
四、设计内容:1.道路线形设计:通过地形分析,确定道路的线形,包括平直段、纵坡、平曲线、缓坡、急坡等。
2.横断面设计: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包括路肩和路堤宽度、路面宽度、车行道交通标线和车行道横向坡度等。
3.路基处理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道路所处土质的特点,确定路基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土、挖土和加固等。
4.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设计交通量和预计车辆类型,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案,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或复合结构。
5.排水设计:设计路面的排水系统,确保道路在降雨天气时能够把水排除干净,避免积水情况的发生。
6.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设计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减速带和避险设施等,提供良好的交通安全保障。
7.绿化与环境处理设计:设计合理的绿化措施和环境处理,确保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一致,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 XX至XX二级公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系别道路与桥梁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6月9日教务处制摘要:本设计是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方案设计,公路全长1836.286米。
设计要求在给定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平纵横配合与地形特点进行纸上定线,方案比选后对所选方案进行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工程设计(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表格与图纸。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rom JIA NAN to FENG JIANG of hills area Class II highway design.The highway is whole long 1836.286 meters.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 given band of 1:2000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set, considered-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alignment, the programme after the election than the selected programme-ping, vertical, Wang design,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embankment road drainage project design (a roadbed design,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design), Pavement Engineering (for asphalt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but also given the relevant forms and drawings.Keywords:road-grade,alignment,flat surface design,longitudinal section,horizontal section,roadbed,pavement,design目录1.前言 (1)1.1设计条件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过程 (1)1.4公路修建的意义 (2)1.5主要参考文献 (2)2.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3)2.1设计资料 (3)2.1.1交通量(辆/日)资料 (3)2.1.2汽车折算系数 (3)2.2交通量计算 (3)2.2.1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 (4)2.2.2远景规划交通量计算 (4)2.3道路等级的确定 (4)3.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 (5)3.1直线 (5)3.1.1直线的最小长度 (5)3.1.2直线的最大长度 (6)3.2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 (6)3.2.1公式与影响因素 (6)3.2.2最小半径计算 (7)3.2.3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9)3.3缓和曲线 (9)3.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9)3.4行车视距 (9)3.4.1停车视距 (9)3.4.2超车视距 (9)3.4.3会车视距 (10)3.5平面视距的保证 (10)3.6纵断面技术论证 (10)3.6.1最大纵坡 (10)3.6.2最小纵坡 (10)3.6.3最小坡长 (10)3.6.4最大坡长 (11)3.6.5缓和坡段 (11)3.6.6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11)3.7.1路基宽度 (12)3.7.2道路路拱 (12)3.7.3道路边沟 (12)3.7.4道路边坡坡度 (13)3.8路基技术论证 (15)3.8.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5)3.8.2路基宽度 (15)3.8.3路基高度 (16)3.8.4路基压实 (17)3.8.5边坡坡度 (17)3.9路面技术论证 (18)3.9.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6)3.9.2路面等级 (18)3.9.3路拱坡度 (19)3.9.4路面排水 (19)3.9.5桥涵 (19)3.10技术指标汇总 (19)4.初步选线与定线设计 (19)4.1路线初步选线 (19)4.1.1选线的主要依据来源 (19)4.1.2选定路线 (19)4.2路线初步定线 (19)4.2.1纸上定线 (19)4.3平曲线初步设计 (21)4.3.1缓和曲线设计 (21)4.3.2路线的转点和转角的确定 (21)4.4纵断面的初步设计 (22)4.4.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22)4.4.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3)4.4.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3)4.4.4方案比选 (24)4.4.5平面曲线要素的确定 (25)4.4.6缓和曲线的设计 (25)4.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25)5.纵断面的详细设计 (26)5.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6)5.1.1平纵线形组合的设计原则 (26)5.2纵断面详细设计 (27)5.2.1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 (27)5.2.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8)5.2.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8)6.1横断面的组成 (30)6.2路拱的确定 (30)6.2.1弯道的超高 (31)6.2.2弯道的加宽 (31)6.2.3陡坡路堤的稳定性检验 (38)6.2.4土石方量计算和调动 (32)6.3路基边坡设计 (32)6.3.1路堤边坡 (32)6.3.2路堑边坡 (32)6.4沟渠设计 (33)6.4.1边沟设计 (33)6.4.2边沟的断面形式 (33)6.4.3边沟断面尺寸 (33)6.4.4沟渠加固 (33)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4)7.1交通资料分析 (34)7.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35)7.3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 E 及混泥土路面交通等级的划分 (36)7.3.1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 (37)7.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38)7.4.1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38)7.4.2荷载应力分析 (41)7.4.3温度应力分析 (42)7.4.4综合疲劳应力分析 (43)7.4.5水泥混凝土纵缝设计 (44)7.4.6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设计 (45)8.沥青路面设计 (46)8.1路面设计计算 (46)8.1.1路面设计年限 (48)8.1.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49)8.2选用原材料 (49)8.3预估路基回弹模量 (51)8.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52)8.4.1路面结构初步拟定 (52)8.4.2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52)8.4.3容许层底拉应力计算 (53)8.4.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53)8.4.5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55)8.4.6最少防冻层验算 (56)8.7.2确定最佳沥青路面结构方案 (57)致谢 (59)参考文献 (60)附录 (61)1.前言1.1设计条件设计为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常规设计,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本省的二级集散公路之一,其设计车速为60km/h,车辆增长率γ为 3.7% 。
(整理)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 XX至XX二级公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系别道路与桥梁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6月9日教务处制摘要:本设计是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方案设计,公路全长1836.286米。
设计要求在给定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平纵横配合与地形特点进行纸上定线,方案比选后对所选方案进行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工程设计(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表格与图纸。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From JIA NAN to FENG JIANG of hills area Class II highway design.The highway is whole long 1836.286 meters.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 given band of 1:2000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set, considered-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alignment, the programme after the election than the selected programme-ping, vertical, Wang design,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embankment road drainage project design (a roadbed design,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design), Pavement Engineering (for asphalt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but also given the relevant forms and drawings.Keywords:road-grade,alignment,flat surface design,longitudinal section,horizontal section,roadbed,pavement,design目录1.前言 (1)1.1设计条件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过程 (1)1.4公路修建的意义 (2)1.5主要参考文献 (2)2.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3)2.1设计资料 (3)2.1.1交通量(辆/日)资料 (3)2.1.2汽车折算系数 (3)2.2交通量计算 (3)2.2.1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 (3)2.2.2远景规划交通量计算 (3)2.3道路等级的确定 (4)3.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 (5)3.1直线 (5)3.1.1直线的最小长度 (5)3.1.2直线的最大长度 (5)3.2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 (5)3.2.1公式与影响因素 (6)3.2.2最小半径计算 (7)3.2.3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8)3.3缓和曲线 (8)3.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8)3.4行车视距 (9)3.4.1停车视距 (9)3.4.2超车视距 (9)3.4.3会车视距 (10)3.5平面视距的保证 (10)3.6纵断面技术论证 (10)3.6.1最大纵坡 (10)3.6.2最小纵坡 (10)3.6.3最小坡长 (10)3.6.4最大坡长 (11)3.6.5缓和坡段 (11)3.6.6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11)3.7.1路基宽度 (12)3.7.2道路路拱 (12)3.7.3道路边沟 (12)3.7.4道路边坡坡度 (13)3.8路基技术论证 (13)3.8.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3)3.8.2路基宽度 (14)3.8.3路基高度 (14)3.8.4路基压实 (15)3.8.5边坡坡度 (15)3.9路面技术论证 (16)3.9.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6)3.9.2路面等级 (16)3.9.3路拱坡度 (16)3.9.4路面排水 (17)3.9.5桥涵 (17)3.10技术指标汇总 (17)4.初步选线与定线设计 (19)4.1路线初步选线 (19)4.1.1选线的主要依据来源 (19)4.1.2选定路线 (19)4.2路线初步定线 (19)4.2.1纸上定线 (19)4.3平曲线初步设计 (21)4.3.1缓和曲线设计 (21)4.3.2路线的转点和转角的确定 (21)4.4纵断面的初步设计 (22)4.4.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22)4.4.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3)4.4.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3)4.4.4方案比选 (24)4.4.5平面曲线要素的确定 (25)4.4.6缓和曲线的设计 (25)4.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25)5.纵断面的详细设计 (26)5.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6)5.1.1平纵线形组合的设计原则 (26)5.2纵断面详细设计 (27)5.2.1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 (27)5.2.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8)5.2.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8)6.1横断面的组成 (30)6.2路拱的确定 (30)6.2.1弯道的超高 (31)6.2.2弯道的加宽 (31)6.2.3陡坡路堤的稳定性检验 (30)6.2.4土石方量计算和调动 (32)6.3路基边坡设计 (32)6.3.1路堤边坡 (32)6.3.2路堑边坡 (32)6.4沟渠设计 (33)6.4.1边沟设计 (33)6.4.2边沟的断面形式 (33)6.4.3边沟断面尺寸 (33)6.4.4沟渠加固 (33)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4)7.1交通资料分析 (34)7.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35)7.3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 E 及混泥土路面交通等级的划分 (36)7.3.1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 (37)7.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38)7.4.1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38)7.4.2荷载应力分析 (41)7.4.3温度应力分析 (42)7.4.4综合疲劳应力分析 (43)7.4.5水泥混凝土纵缝设计 (44)7.4.6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设计 (45)8.沥青路面设计 (46)8.1路面设计计算 (46)8.1.1路面设计年限 (48)8.1.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49)8.2选用原材料 (49)8.3预估路基回弹模量 (51)8.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52)8.4.1路面结构初步拟定 (52)8.4.2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52)8.4.3容许层底拉应力计算 (53)8.4.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53)8.4.5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55)8.4.6最少防冻层验算 (56)8.7.2确定最佳沥青路面结构方案 (57)致谢 (59)参考文献 (60)附录 (61).................1.前言1.1设计条件设计为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常规设计,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本省的二级集散公路之一,其设计车速为60km/h,车辆增长率γ为3.7% 。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是江阴市二级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5343.071m。
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80km/h,双向两车道。
本设计是在对交通量进行分析,查找相应的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定出公路的技术等级以及设计需要的各种参数,最终确定采用二级公路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
结合周围的地形情况进行了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中有四个交点。
纵断面的设计中有两个竖曲线,满足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的各种要求。
在横断面的设计中,确定了横断面组成及各种要素后,绘制出横断面图。
本设计中路面设计采用沥青路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层的拟定和设计层厚度计算。
涵洞设计主要是在拟定结构尺寸后进行强度的验算。
设计中结合地形及周边环境条件,通过两条线路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关键词:二级公路;纵断面;横断面;沥青路面;涵洞AbstractTwo highway is the design of Jiangyin City,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section is 3054m. The design speed is 80km/h and the road has two lanes.The parameters which are needed in the design are defined by analyzing the traffic and searching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inally the secondary road’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terrain, the alignment of the highway is designed, which has three corners. There are three vertical curves in the design of vertical alignment, which all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the linear combina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the cross section diagrams are drawn after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 and cross section el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ly contains the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ayer thickness. The intension of the structure is checked after the selec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culvert design. The design is combined with the terrain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wo line programs, the best solution is ultimately determined.Keywords:Secondary road, vertical section, cross section, Asphalt pavement,culvert目录1总说明 (6)1.1设计内容 (6)1.2 目的要求 (6)1.3 设计原始资料 (6)1.3.1区域概况 (6)1.4设计任务 (7)1.5设计依据 (7)1.6 设计要求 (8)1.7 公路等级的确定 (9)1.7.1公路技术等级规范 (9)1.7.2 交通量资料 (9)1.7.3 折算系数表 (10)1.7.4交通量计算 (10)2 平面设计 (10)2.1 选线的一般原则 (10)2.2 选线方法及步骤 (11)2.3 公路技术标准 (11)2.3.1 公路设计规范 (12)2.3.1直线 (13)2.3.3 缓和曲线 (13)2.4 方案的比较 (14)2.5 平面曲线要素计算 (15)2.5.1 导线要素计算 (15)2.5.2 曲线要素 (16)3 纵断面设计 (18)3.1纵断面设计原则 (19)3.2 纵坡设计要求 (19)3.2.1最大纵坡 (20)3.2.2最小纵坡 (21)3.3 坡长限制 (21)3.3.1最小坡长限制 (21)3.3.2最大坡长限制 (21)3.4竖曲线设计 (21)3.4.1竖曲线设计 (22)3.5竖曲线计算 (22)4 横断面设计 (23)4.1 横断面设计原则 (24)4.2 横断面的组成 (24)4.2.1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 (24)4.3路基挡土墙设计 (26)4.3.1 挡墙概述 (26)4.3.2 挡墙设计 (26)4.3.3 挡墙的验算 (26)5 路面设计 (29)5.1 路面设计原则 (30)5.2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30)5.2.1设计资料 (30)5.2.2 轴载分析 (30)5.2.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33)5.2.4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确定 (33)5.2.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4)5.2.6 设计指标确定 (34)5.2.7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34)5.2.8 设计资料总结 (35)5.2.9计算基层厚度 (36)6 排水设计 (37)6.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37)6.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37)6.3 地面排水设施 (38)7桥梁、涵洞设计 (39)7.1桥涵布设原则 (39)7.2 桥梁计算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3)外文翻译 (44)1总说明1.1设计内容本设计为江阴市公路新建工程,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段路线总长为5343.071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80km/h。
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
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1.2 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
技术指标选取表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
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
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
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路线线形设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
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
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1]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目录第 1 章绪论 (1)公路发展概况…………………………………………………设计概况………………………………………………第 2 章平面设计…………………………………………………公路等级的确定…………………………………………………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选线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第 3 章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原则…………………………………………………纵坡设计的要求…………………………………………………纵坡设计的步骤…………………………………………………竖曲线设计…………………………………………………第 4 章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原则…………………………………………………超高的确定及过渡方法…………………………………………………超高值的计算…………………………………………………路基设计的内容…………………………………………………横断面的绘制…………………………………………………第5章排水设计…………………………………………………排水设计的原则…………………………………………………排水设计的具体步骤…………………………………………………路面排水设计…………………………………………………排水系统分析…………………………………………………第6章路面设计…………………………………………………路面设计的内容…………………………………………………路面设计步骤…………………………………………………路面设计…………………………………………………第7章设计总结…………………………………………………主要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强国,无一不是公路发达的国家。
设计说明书总长5165KM二级公路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在此基础上,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并推荐一个最佳方案进行详细技术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和排水设计,给出环境评价, 并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字:交通量,公路等级,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排水, 环境评价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e design is a new highway on plain in Si chuan district.According to the given traffic volume,service level and attribute of the proposed highway, the highway is d efined as the second–grade road.With the local natural cond ition and main technical standard,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 ision of several feasibleplans,the most proper one of these i s recommended and subsequently carried out in detail, includi ng the design of alignment,surgrade,pave-ment,drainage,culver t and bridge.Keywords:Traffic volume, natural conditions, technical standard, second-grade,subgrade, pavement, plan curves, vertical curves, drainage, culture, bridge.目录第一章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2)第一节该公路的设计意义 (2)第二节沿线地貌,地形,地质,及自然地理特征 (2)第三节道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2)第二章路线设计 (4)第一节路线方案确定 (4)第二节路线平面设计 (4)第三节路线纵断面设计 (5)第三章路基设计 (6)第一节路基横断面设计 (6)第二节路基排水设计 (6)第三节路基防护设计 (7)第四章路面设计 (8)第一节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8)第二节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8)第五章桥涵布置 (10)第六章其他沿线设施及环境保护 (10)第七章小结 (11)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1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该公路的设计意义南宁市地处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座落在四周环山的小盆地中心,地形南北高、中间低,东部略高于西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 XX至XX二级公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系别道路与桥梁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6月9日教务处制摘要:本设计是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方案设计, 公路全长1836.286米。
设计要求在给定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平纵横配合与地形特点进行纸上定线,方案比选后对所选方案进行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工程设计(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表格与图纸。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rom JIA NAN to FENG JIANG of hills area Class II highway design. The highway is whole long 1836.286 meters.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 given band of 1:2000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set, considered-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alignment, the programme after the election than the selected programme-ping, vertical, Wang design,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embankment road drainage project design (a roadbed design,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design), Pavement Engineering (for asphalt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but also given the relevant forms and drawings.Keywords: road-grade,alignment,flat surface design,longitudinal section,horizontal section,roadbed,pavement,design目录1.前言 (1)1.1设计条件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过程 (1)1.4公路修建的意义 (2)2.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3)2.1设计资料 (3)2.1.1交通量(辆/日)资料 (3)2.1.2汽车折算系数 (3)2.1交通量计算 (3)2.1.1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3)N=1750×1.0+100×1.5+(150+100+150)×2.0+100×3.0= 3000辆/日 (3)o2.1.2远景规划交通量计算 (3)2.2道路等级的确定 (4)3.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 (5)3.1直线 (5)3.1.1直线的最小长度 (5)3.1.2直线的最大长度 (5)3.2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 (5)3.2.1公式与影响因素 (6)3.2.2最小半径计算 (7)3.2.3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8)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地物等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曲线半径。
但是,当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几何性质与直线区别不大,而且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判断上的错误,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8)3.3缓和曲线 (8)3.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8)3.4行车视距 (9)3.4.1停车视距 (9)3.4.2超车视距 (10)3.4.3会车视距 (10)3.5平面视距的保证 (10)3.6纵断面技术论证 (10)3.6.1最大纵坡 (10)3.6.2最小纵坡 (11)3.6.3最小坡长 (11)3.6.4最大坡长 (11)3.6.5缓和坡段 (11)3.6.6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12)3.7横断面技术指标论证 (12)3.7.1路基宽度 (12)3.7.2道路路拱 (13)3.7.3道路边沟 (13)3.7.4道路边坡坡度 (13)3.8路基技术论证 (13)3.8.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3)3.8.2路基宽度 (14)3.8.3路基高度 (14)3.8.4路基压实 (15)3.8.5边坡坡度 (15)3.9路面的技术论证 (16)3.9.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6)3.9.2路面等级 (16)3.9.3路拱坡度 (16)3.9.4路面排水 (17)3.9.5桥涵 (17)3.10技术指标汇总 (17)4.初步选线与定线设计 (19)4.1路线初步选线 (19)4.1.1选线的主要依据来源 (19)4.1.2选定路线 (19)4.2路线初步定线 (19)4.2.1纸上定线 (19)4.3平曲线初步设计 (21)4.3.1缓和曲线设计 (21)4.3.2路线转点和转角的确定 (21)4.4纵断面初步设计 (22)4.4.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22)4.4.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2)4.4.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3)4.4.4方案比选 (24)4.4.5平面曲线要素的确定 (25)4.4.6缓和曲线设计 (25)4.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25)5.纵断面的详细设计 (26)5.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6)5.1.1平纵线形组合的设计原则 (26)5.2纵断面详细设计 (26)5.2.1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 (26)5.2.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8)5.2.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8)6.横断面设计 (30)6.1横断面的组成 (30)6.2路拱的确定 (30)6.2.1弯道的超高 (30)6.2.2弯道的加宽 (31)6.2.3陡坡路堤的稳定性检验 (31)6.2.4土石方量计算和调动 (31)6.3路基边坡设计 (32)6.3.1路堤边坡 (32)6.3.2路堑边坡 (32)6.4沟渠设计 (32)6.4.1边沟设计 (32)6.4.2边沟的断面形式 (33)6.4.3边沟断面尺寸 (33)6.4.4沟渠加固 (33)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4)7.1交通资料分析 (34)7.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34)7.3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 E 及混泥土路面交通等级的划分 (35)7.3.1其他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 (36)7.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38)7.4.1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38)7.4.2荷载应力分析 (41)7.4.3温度应力分析 (42)7.4.4综合疲劳应力分析 (43)7.4.5 水泥混凝土纵缝设计 (44)7.4.6 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设计 (44)8.沥青路面设计 (46)8.1路面设计计算 (46)8.1.1路面设计年限 (46)8.1.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46)8.2选用原材料 (50)8.3预估路基回弹模量 (52)8.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52)8.4.1路面结构初步拟定 (52)8.4.2路面设计弯沉值的计算 (53)8.4.3容许层底拉应力计算 (53)8.4.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54)8.4.5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56)8.4.6最小防冻层验算 (57)8.4.7确定最佳沥青路面结构方案 (57)总结 (58)致谢 (59)参考文献 (60)1.前言1.1设计条件设计为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常规设计,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本省的二级集散公路之一,其设计车速为60km/h,车辆增长率γ为3.7% 。
路基属于粘质土,平均稠度为0.97。
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
两点间多山岭,沿线无不良工程地质,其他地区无法绕越,故可供选线的地区比较单一。
1.2设计要求1.2.1说明书及相关计算表格(具体标准见广州大学对毕业设计的相关规定)。
1.2.2路线平面图;比例1:2000。
1.2.3路线纵断面图;横向1:200,纵向1:2000。
1.2.4路线横断面图(包括典型涵洞、挡土墙的断面形式,图纸采用A3纸);比例1:200。
1.2.5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图。
1.2.6沥青路面横断面设计图。
横向:1:50,纵向:1:10。
1.2.7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图、剖面图。
1.2.8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缝设计图。
1.3设计过程本人在设计的过程中独立完成设计的全部内容,并接受指导老师的阶段性检查,并作出及时的修改。
在设计中,首先浏览了大量的相关课本和规范,熟悉一下设计的要求。
然后,进行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
确定直线的最小长度、最大长度、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行车视距、及纵断面技术论证、横断面技术论证、路基技术论证、路面技术论证等相关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内容。
其次就开始进行初步选线与定线设计,完成路线平面设计。
并完成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完成路线部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熟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设计方法、拟定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厚度计算、拟定水泥路面结构进行厚度计算。
最后进行的工作就是撰写完整设计说明书,打印图纸,和查漏补缺,递交老师检查。
1.4公路修建的意义佳凤公路的修建解决了XX至凤山的交通运输问题,提高车速,使车辆快速流通,缩短物资交流周期,使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快速、高效、便利,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付现。
它不仅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佳凤公路对改变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出行的效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佳凤公路促进信息、物资及人员的流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公路建设,勘察设计先行,搞好设计是第一步,佳凤公路设计意义重大,我会全身心投入做好设计工作的。
2.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2.1设计资料2.1.1交通量(辆/日)资料经调查该地区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资料如表2-1。
表2-1 交通量资料2.1.2汽车折算系数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小客车和中型载重汽车折算系数如表2-2。
表2–2 汽车折算系数2.1交通量计算2.1.1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o N =1750×1.0+100×1.5+(150+100+150)×2.0+100×3.0= 3000辆/日2.1.2远景规划交通量计算d N =o N ×(1+γ)1 n (2-1)其中,车辆增长率γ为3.7%,n 为预测年限(年),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知,高速公路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规划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