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禁毒课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禁毒课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禁毒课教案优秀3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一、活动目的: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起讨论。

三、活动过程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23年达86万,2023年底达100万人,202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23个,2023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

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_,永世不得再生。

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

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_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辩一辩:曾有一个吸毒者说“吸毒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都带去巨大的危害,但对于这个家庭以外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案例一: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

因为学校曾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

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

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怎么写?透过禁毒宣传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与吸毒的人交朋友,真正从行动上拒绝毒品。

一起来看看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欢迎查阅!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明白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仅危害人民群众个性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潜力,这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认识毒品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透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一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2016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

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1、什么是毒品?学生读。

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

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

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

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2010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仅危害人民群众个性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1教育目标: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安全、法制、禁毒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法制、禁毒意识。

教育难点:1充分认识安全、法制的重要意义。

2、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方式: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创设情景;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1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安全事故等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准备发言稿。

2、准备学习资料《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3、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书写一篇法制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4.准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小品等。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断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以学定教。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由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教学尽量活动化、趣味化和直观化,以求完成〃目标高,立意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佳〃的教学优化效果。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抵制,远离毒害”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拒绝,保护自己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禁毒政策的了解,树立法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的危害及其防范方法。

教学重点: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抵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则真实的禁毒案例,引发学生对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a. 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体产生依赖性、损害身体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的物质。

b. 的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K粉等。

c. 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诱发犯罪、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戒毒成功的人士,分享其亲身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的危害。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的危害,并提出防范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抵制,远离毒害2. 板书内容:a. 的定义、种类b. 的危害c. 抵制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你所了解的种类及其危害。

b. 如何拒绝,保护自己?2. 答案:b. 拒绝的方法:坚定立场、学会拒绝、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真实案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禁毒宣传活动,提高自身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戒毒成功的人士分享亲身经历。

2. 例题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方法。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班会课教案(9篇)

禁毒班会课教案(9篇)

禁毒班会课教案(9篇)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篇一为加强校园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禁毒常识以及毒品的危害,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潜力。

我班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透过禁毒宣传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决做到不与吸毒的人交朋友,真正从行动上拒绝毒品。

认识到只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创造完美的未来。

一、活动目的: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职责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准备1、同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把收集的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全班一齐讨论。

三、活动过程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此刻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6年上升到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达86万,2002年底达100万人,2003年已达105万人。

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02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

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__)、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__、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酷刑,永世不得再生。

珍爱生命远离毒 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 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增强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2)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深刻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如何将拒绝毒品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毒品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2)通过图片和案例,详细讲解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3、小组讨论(15 分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人会尝试毒品?(2)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毒品?4、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等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后果。

5、拒绝毒品技巧(10 分钟)(1)教导学生如何拒绝他人的诱惑,如坚定立场、转移话题、离开现场等。

(2)鼓励学生发现身边有涉毒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报告。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有所加深,但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真正将远离毒品的意识扎根心中。

教案二:“对毒品说不”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绝毒品的坚定信念。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找到抵制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抵制毒品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一个关于吸毒者悲惨生活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中学生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中学生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中学生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篇一: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

2.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3.知道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吸毒。

4.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方法,能够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毒品的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片
(1) 图片中的人身体状况怎么样?
(2)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是呀,毒品正在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什么是毒品,对人体都有哪些伤害?
二、认识毒品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的毒品图片。

(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摇头丸、可卡因、冰毒)
(2)毒品知识抢答
1.你知道“世界禁毒日”是哪天吗?( )
A. 3月3日
B.6月26日
C. 5月31日
2.毒品会使人( )多选
A兴奋 B镇静 C催眠 D至幻
3.毒品对人的( )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A 神经系统
B 血液系统
4.以下哪些是毒品?( )
A大麻 B海洛因 C冰毒
刚刚我们认识了一下毒品,现在我们一起了解毒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三、毒品的危害
1、图片展:多媒体课件展示毒品危害的图片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发生在你身边的事
瑞瑞的故事
静静的讲述
永鹏的眼泪
(故事内容见附一)
刚才我们听了这三名同学的讲述,我们的心情很沉重,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一:
有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接触了许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她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她以身试毒,为他人作榜样。

没想到,她吸食毒品后,同样戒不断,成了海洛因的俘虏。

最后,她自杀了。

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故事二:
一位中年男子在公路上故意撞车的,而被讹诈人是一位年轻女子,她虽然付出了金钱,却拿出一张照片,满脸疑惑。

男子接过钱后,在黑暗的小屋里拿起了针筒扎向了静脉--原来他是一个吸毒者。

钱很快用完了,他再次走上大街撞车讹诈。

但这一次,大卡车来不及刹车,他不幸倒在了血泊中。

倒地时,他的口袋里飘出了一张与女孩手中一模一样的照片。

此时,在不远处守望的女孩冲上前来,泪眼朦胧。

催人泪下的音乐声中,一条脆弱的生命、一个可悲的灵魂带着泪水和遗憾悄然逝去--
故事(三)
阿明15岁,由于父母工作关系,他跟着转学至此地学校。

他的父母忙于生意,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常常给足他零用钱,让他自己照顾饮食衣着。

阿明刚到新学校,很希望能尽快结识新朋友。

为了结交朋友,他出手阔绰,毫不心疼。

一天放学途中,阿明遇到一位学长,他邀请阿明去参加派对,并强调父母出门在外,可以好好的轻松一下。

阿明很高兴地答应了,回家换上一身名牌,买了许多礼物,去参加聚会。

聚会上,有很多同龄人,其中不少人还抽着烟。

那位邀请他来的学长也在其中,他一见到阿
明,就迎上来,顺手递上一支烟。

阿明拒绝道:“我不会抽烟。

”他们听了,哄然大笑起来:“不敢抽吧!小毛孩子!”阿明很不服气,为了体现男子汉气概,硬着头皮接过烟,抽了起来。

他被呛得半死,而他们非但没笑他,还劝他慢慢就会习惯的。

这时阿明才发现抽的烟是手工制作的,不是普通所能见到的香烟,就问他们这是什么烟。

其中的一个用不屑的眼光瞥着阿明,
说:“这也不懂,是大麻!”阿明听后,手一哆嗦,烟掉在了地上,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
3、小结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四、“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1、过渡:刚才我们听了我们班同学讲述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拒绝毒品呢?
2、学生讨论
3、合作完成下题
(1)如果你不小心染上了毒品,你会怎样办?
(2)如果你发现了你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吸毒,你又会怎样做?
4、小结:刚才我们从小故事和讨论中我们知道了,不要随便吃药,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自己买“营养品”等。

当自己不小心染上了毒品,应尽快解毒,而当我们发现了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吸毒时要积极制止并帮助其尽快戒掉毒品。

五、实践活动
1、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了毒品的危害,现在我们一起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决心吧!
2、表决心签名仪式。

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白布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3、宣誓仪式:我们要跟毒品说“不!”
教学反思
一、引入现实情境,感受毒品危害,调动珍爱生命情感
这节课上我注意孩子与自己身边的事相连接,因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郝家桥镇是一个回民聚居地区,这个地区的好多人都吸毒,所以让学生们亲身去体验一下自己身边的事,这样他更能深刻的体会到毒品的危害。

而且当同龄人在讲述自己或亲朋好友的故事时,当场就有好多人哭了,我想此时他们的心灵已经被深深的震撼了,而毒品的危害也深深的扎入了他们那颗幼小的心。

二、立足课堂,开放课堂,延伸课堂。

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学习收获,告诫人们时刻提高警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就扩大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教学向社会延伸。

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里、生命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这堂课中,孩子们通过学习不仅使自己知道了如何预防毒品,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如何帮助自己身边的人,知道了预防
毒品及毒品的危害不是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问题,而是长期、艰巨的问题,从自我做起宣传吸毒的危害,普及毒品的基本知识,唤起人们抵制吸毒的意识,从根本上预防毒品问题的发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