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农作物生产技术》-油菜的形态特征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油菜的形态特征教案

【课程】农作物生产技术【课题】油菜的形态特征(第5章 油菜生产技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油菜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为后续学习油菜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理解领会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

【教学重点】油菜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主要构造特点。

【教学难点】油菜的株型、叶的类型、花的构造、角果的组成及着生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预习和练习相结合,归纳要点,掌握细节。

【课程导入】复习三大类油菜的主要特征,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第5章 油菜生产技术任务3:油菜的形态特征一、根1.直根系,由主根,侧根和细根组成2.冬油菜主根肉质多汁,上部膨大成萝卜状,为越冬贮藏养分3.按侧、细根着生密度分为密生根系和疏生根系二、主茎和分枝主茎由胚芽发育而来,分枝由腋芽发育而来。

幼苗时茎节紧缩,茎叶密生其上;抽苔后茎迅速生长,直到终花期。

开花前茎柔嫩多汁,开花后由下而上木质化。

(一)茎由下向上可分为三段:1.短缩茎段(缩茎):位于茎基部,茎节短缩,着生长柄叶;2.伸长茎段(长茎):位于缩茎段上方,茎中部,节间生长,下有棱起,着生短柄叶;3.薹茎段(薹茎或花茎):位于茎最上部,棱起明显,着生无柄叶。

(二)分枝和茎的形态相似,但可分为一次、二次等分枝。

(三)油菜的三种株型1.下生分枝型:分枝较多、集中下部2.匀生分枝型:散生分枝型,分枝多3.上生分枝型:分枝较少、集上部三、叶1.真叶和子叶两种2.子叶为肾形,一对3.真叶为不完全叶,因着生部位不同形态各异,可分为长柄叶、短柄叶和无柄叶三组4.长柄叶:着生于茎基部,具有明显叶柄,叶柄基部两边无叶翅,叶身整齐或有琴状缺刻;功能期在冬前和越冬期,主要为根提供营养。

5.短柄叶:着生于茎中部,叶柄不明显,叶柄基部两侧有叶翅,全缘、锯齿状或缺裂;功能期在春季,为根、茎、叶、分枝、花蕾、角果和籽粒提供营养。

6.无柄叶:着生于茎上部,形状为戟形,鞋形或三角形,面积较小。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生产要素1.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组成要素–光照–温度–湿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技术–温室栽培–水培技术–施肥技术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处理与育苗技术1.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种子消毒–种子浸种–种子处理剂的使用2.农作物育苗技术–定植容器的选择–基质选择和消毒处理–温湿度调控第三章农作物栽培技术1.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水稻–小麦–玉米2.一些特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蔬菜–水果–草坪草第四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农作物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病害的认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2.农作物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虫害的认识–灭治技术–生态防治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供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农田考察,了解农作物生产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价1.学习笔记: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完成学习笔记,收集、整理、归纳要点;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3.实践评估:对学生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进行评估;4.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五、教学资源1.电子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教程》2.实验设备和器材:温湿度计、测光仪、显微镜等3.实地考察的农田资源时间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第1周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生产要素理论授课第2-3周农作物种子处理与育苗技术理论授课第4-5周农作物栽培技术实践操作第6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理论授课第7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第8周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第9-10周教学回顾和复习综合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1章第一节学时:3班级:1、1教学目标:1、了解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2、理解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3、掌握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重点:1、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2、农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教学难点:农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农作物布局一、耕作制度、农作物布局的概念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二、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一)需求原则需求原则包括自给性的需求、市场需求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求。

(二)生态适应性原则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

一种农作物(或品种)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农作物可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生态适应性原则要求在进行农作物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种植,这样可以收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其次要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三)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是进行农作物合理布局的主要目标之一。

三、农作物布局的内容(一)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首先应根据生活经验和家庭人口、经济变化预测家庭的自给性需要,同时还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加工、贮藏及农村政策等,以了解农产品的商品性需求。

(二)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查清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地形地貌、土地等自然条件,还要查清当地的施肥、灌溉、劳力价格、市场行情及当时当地农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1章第五节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1章第五节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1章第五节学时:4班级:1、19教学目标:1、了解土壤耕作、少耕、免耕的概念;2、理解土壤耕作的目的,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3、掌握土壤耕作的类型与应用。

教学重点:1、土壤耕作、少耕、免耕的概念;2、土壤耕作的类型与应用。

教学难点:1、土壤耕作的目的2、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一、土壤耕作的概念和目的(一)土壤耕作的概念:土壤耕作是利用农机具的机械力量来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和地表状况的技术措施。

(二)土壤耕作的目的( 1 )为农作物播种和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

( 2 )调节土壤水分,保证旱时能蓄水、保墒,湿时可散墒。

( 3 )消灭作物残茬,翻埋肥料,加速土壤中养分的转化与循环。

( 4 )消灭病虫害及防除杂草。

( 5 )避免养分在土壤的还原过程中损失,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

二、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1、松碎土壤2、翻转耕层,混拌土壤3、平整地面4、压紧土壤5、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作畦三、土壤耕作的类型与应用1.基本耕作技术基本耕作又称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翻耕翻耕的主要工具有铧犁和圆盘犁。

作用在于翻土、松土、碎土。

耕翻后的土壤水分易于挥发,这项措施不适于缺水地区。

一般大田耕翻深度,以旱地20—25cm、水田15—20cm较为适宜。

(2)深松耕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田的或间隔的深位松土。

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

此法分层松耕,不乱上层,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盐碱、白浆土地区。

(3)旋耕使用旋耕机进行。

一次旋耕既能松土,又能碎土。

水田、旱田都可使用。

旋耕深度一般在10—12cm,应作为翻耕的补充作业,与翻耕轮换应用。

2.表土耕作技术表土耕作也叫次级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的耕作措施,旨在改善0—10cm表土状况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生产技术。

2. 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简介2. 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3. 农作物管理技巧4. 病虫害防治方法5. 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教学准备:1. 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种植工具和材料(如种子、肥料、农药等)3. 农作物管理技巧的相关教材或资料4. 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的示范材料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农作物生产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 讲解农作物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并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3. 讲解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10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包括土地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并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活动:种植农作物(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种植工具和材料,按照讲解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亲自动手种植农作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讲解农作物管理技巧(5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管理技巧,包括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水分管理等内容,并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6. 讲解农作物收割和储存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方法,包括收割时间、收割工具、储存条件等,并强调储存方法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种植方法、管理技巧和收割储存方法的掌握程度。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b.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c.了解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兴趣和热爱;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c.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三、教学重点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四、教学难点1.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

五、教学准备1.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2.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实验器材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或实例,引入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a.讲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b.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不同农作物生产技术在具体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和效果。

3.实践操作与实验(40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土壤改良试验、水肥管理实验等;b.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操作的经验和结果,进行讨论并与理论知识相对照。

4.深入拓展(20分钟)a.分组或个人自学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包括精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等;b.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或个人陈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5.综合评价(15分钟)a.出示评价表格,让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b.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1章第二节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1章第二节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1章第二节学时:3班级:1、1教学目标:1、了解复种、熟制、复种指数的概念;2、理解复种的条件,我国北方主要的复种方式3、;掌握复种技术。

教学重点:1、复种、熟制、复种指数的概念;2、掌握复种技术。

教学难点:复种的条件。

一、复种及其相关概念(一)复种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有接茬复种、移栽复种、套作复种和再生复种4种形式。

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复种指数来表示,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式为:复种指数=年农作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 国际上通常用种植指数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其含义与复种指数相同。

(二)熟制熟制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收获农作物的季数。

用符号“→”表示年间复种。

其中对一块田地上收获一次以上的熟制,称为多熟制。

(三)休闲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

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二、复种的条件(一)热量条件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积温、生长期和界限温度。

(二)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农田灌溉设施等。

(三)地力与肥料条件在光、热、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力不足、肥料少时,复种的效果不好;地力高、肥料充足时,复种效果就好。

(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五)经济效益三、复种技术(一)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熟制确定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有利于解决复种与所需热量和水、肥条件的矛盾。

一年两熟区,当热量资源紧张时,选用生长期较短的农作物比较稳产,如选用谷子与小麦组合,就比小麦—玉米复种稳产。

(二)套作和育苗移栽套作和育苗移栽是我国北方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前、后茬农作物季节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

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冬作物行间套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水稻套种绿肥或其他粮食作物等。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4.增强学生的农作物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和原理;2.农作物的选种和繁育;3.种植技术:地块准备、播种和栽培管理;4.施肥技术:肥料种类、用量和施肥方法;5.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6.农作物生产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要点等内容。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农作物生产技术概述1.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3.农作物生产技术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农作物的选种和繁育1.农作物选种的原则和方法;2.农作物繁育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

第三节:种植技术1.地块准备:土壤改良、翻耕和平整等;2.播种技术:播种密度、深度和排列方式等;3.栽培管理:浇水、除草、松土、保土等技术要点。

第四节:施肥技术1.肥料种类和营养元素的作用;2.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确定;3.施肥方法: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技术要点。

第五节: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2.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3.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六节:农作物生产的环境保护问题1.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农作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如课堂测试、作业考察等;2.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估,包括种植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3.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一章:农作物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长周期。

2. 掌握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周期调控方法。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3.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水、肥、光、温等)。

4. 生长周期调控方法(播种时间、栽培技术等)。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讨论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周期调控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实例。

第二章:农作物播种与育苗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农作物播种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育苗技术的要点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播种的方法和技巧(播种深度、密度等)。

2. 育苗技术要点(温度、湿度、光照等)。

3. 常见农作物播种和育苗实例。

教学活动:1. 演示播种方法和技巧。

2. 操作练习:学生自行进行播种和育苗操作。

3. 讨论常见农作物播种和育苗的实例。

第三章: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水肥管理、修剪、除草等)。

2.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实例。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学习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实例。

3. 讨论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第四章:农作物产量提高与品质调控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技术。

2. 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教学内容:1. 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原理和方法(合理施肥、种植密度等)。

2. 农作物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方法(品种选择、栽培环境等)。

3. 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

教学活动:1. 讲授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3. 案例分析: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实例。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1. 教学内容•农作物生产技术概述•农作物种子•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采收与贮藏技术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中职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具备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 教学重点•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农作物种子的选育和保存方法•熟悉农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措施•熟悉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防治方法•掌握农作物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点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地实验和农田观察,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实践操作,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资源•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教程》•视频: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操作视频•农田:提供实地授课和实践操作的农田6. 教学活动安排6.1 第一课时:农作物生产技术概述•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操作视频,加深理解。

•学生讨论和提问,梳理所学知识点。

6.2 第二课时:农作物种子•课堂讲解:讲解农作物种子的选育和保存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农作物种子选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种子的保存实验。

6.3 第三课时:农作物栽培技术•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措施。

•外出实地教学,带领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实际工作流程。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农作物栽培技术手册,进行交流和分享。

6.4 第四课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堂讲解:讲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防治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病虫害案例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农田调查,收集农作物病虫害的样本,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6.5 第五课时:农作物采收与贮藏技术•课堂讲解:介绍农作物采收与贮藏的技术要点。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教案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目标:1. 了解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关键要素;3. 学习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应用方法;4. 培养学生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述a.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定义和意义;b.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分类和特点;c.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2.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关键要素a. 土壤要素: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土壤改良;b. 水分要素:灌溉、排水、节水技术;c. 光照要素:光周期、光强度、光质;d. 温度要素:生长温度、适宜温度范围;e. 气候要素:降水、风速、湿度;f. 营养要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和管理。

3.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应用方法a. 种植技术: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整地施肥等;b. 病虫害防治技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c.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有机肥料的应用、肥料的施用时机等;d. 灌溉技术:适时适量、滴灌、喷灌等;e. 收获和储存技术:适时收割、储存条件控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成功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述、关键要素和应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典型的农作物,让学生分析其生产技术要点和应用方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设计一套农作物生产技术方案。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到实验室或田间地头,实际操作一些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

6.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农作物生产技术的要点和应用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实践任务,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述、关键要素和应用方法的PPT。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包括: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包括农作物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热爱农业、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特别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课程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农业现象,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导入课程内容。

2. 知识点讲解:通过对农作物的基本概念、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框架。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与互动: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外拓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影像资料等,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实习教案(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实习专业:种植教师:实训项目一小麦种植技术(一)实训方式:专项集中实训(二)实训课时:8课时(三)实训主要内容小麦要丰收,种好是关键,“七分种、三分管”是目前小麦高产和管理经验的总结。

去年降雪、降温早,严重影响晚播小麦的生长发育。

据国家气象局专家预测,今年冬天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因此,必须做到适期足墒播种,实现小麦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促进小麦正常生长,构建合理群体。

一、选用抗冻性比较强的品种。

生产实践证明,济麦22是抗冻性、丰产性比较好的品种。

我县以推广济麦22为主,高产田可搭配种植良星99、良星66,中低产田可搭配种植潍麦8号。

二、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培肥地力。

玉米秸秆还田时,一般要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打两遍,秸秆长度在5厘米左右,每亩增施尿素10-15公斤,浇足底墒水,补充氮素和水分,促进玉米秸秆分解腐烂,防止与小麦生长争氮、争水,影响麦苗生长。

结合我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行配方施肥。

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6公斤,磷(P2O5)7.5~12公斤,钾(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中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4公斤,磷(P2O5)7公斤,钾(K2O)5~7.5公斤。

中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及氮的50%,全部的磷、钾肥均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再施50%氮肥;高产田应将有机肥全部、氮肥的40%~50%,全部的磷、锌肥和50%钾肥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末期再施50%~60%氮肥和50%钾肥。

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三、耕耙镇压相结合,严把整地质量关。

针对旋耕田块过于疏松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春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地块一定要边耕边耙边镇压,耕细、耙实、耙平、踏实土壤。

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

同时要根据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格要求和下茬作物直播或套种的需求,合理整畦。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10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第10章其他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第一节马铃薯生产技术马铃薯也称洋芋、土豆、地蛋等,具有高产、早熟、营养价值高、粮菜兼用的特点。

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一般要经过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最后形成马铃薯的产量。

马铃薯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结薯重构成。

在生产条件和品种不同时,其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有所不同。

在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马铃薯单株产量低,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生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种植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应充分发挥单株的增产潜力。

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北方一熟区以每667 ㎡3 800~5 500株为宜。

马铃薯高产技术要点如下:一、良种选择目前生产中可选择的马铃薯良种有:(一)晋薯7号一般鲜薯产量为每667 m 2 1 900 kg 。

适宜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土壤种植,山西省北部以4月底5月初播种为宜。

密度以每667 m 2 4 000万株为宜。

(二)宁薯7号鲜薯产量每667 m 2 1 600~2 200 kg 。

生产中,半干旱区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每667 m 2 3 500穴;阴湿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每667 m 2 4 000穴。

采用小整薯或选健康薯切块播种,平种垄植。

适应宁夏南部山区及青海、甘肃两省的类似地区栽培。

(三)坝薯10号鲜薯产量每667 m 2 1 000~1 500 kg 。

适应于一季作区种植。

密度以每667 m 2 3 000~3 500株为宜。

(四)东农303鲜薯产量每667 m 2春播1 800~2 000 kg ,秋播966。

7~1 000 kg 。

生产中,东北地区于2月上旬播种,地膜覆盖可提前到1月底播种;秋播8月下旬播种。

适宜密度4 000~4 500株,地膜覆盖栽培密度可增至6 000株。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耕作制度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耕作制度

农作物生产技术孔昭益耕作制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耕作制度的含义,明确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间作套作、轮作、换茬的概念及增产原因,掌握其在生产时间中的应用;2、明确土壤耕作的概念和任务,掌握土壤跟做的措施;3、了解耕作制度发展规律,明确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含义,掌握多熟高产耕作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种植制度2、土壤耕作3、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由常见本地种植情况引入种植制度、土壤耕作的概念—分析植耕作制度的性质、内容—讲解学习方法—目标检测—小结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式、Internet、课件、黑板图等讲授的内容:引言:问题1自各个乡镇的同学,大家想想你们所在的地区,田地里面都种了些什么,大概种了多少亩,那些地里种着什么,老百姓都是怎么在种的?问题2大家想想,假如我现在我们有10亩地,我要怎么来种呢?我们要怎么来规划呢?是不是应该先考虑土质、地形、水源、交通等等这些因素,然后……耕作制度:指人们利用土地以及温、光、水、等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以种植模式为中心,配合土壤耕作、管理、施肥、灌溉以及志保等环节组成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体系。

包括:种植制度、农田土壤管理制度第一节种植制度作物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

它主要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哪里、怎么种的问题。

其基本内容包括: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作及轮作与连作等。

一、作物布局(一)作物布局的概念(1)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它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

作物布局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是一种作物生产的布署。

(2)作物布局的内容:包括种类布局、品种布局、熟制布局、秧田布局。

(3)作物布局的意义:合理的作物布局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及有利于生态平衡和解决各种矛盾。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一章:农作物种植基础知识1.1 农作物概述介绍农作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农作物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2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解析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阐述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3 农作物种植制度讲解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农作物种植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处理与播种2.1 种子处理介绍种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讲解种子消毒、拌种等处理技术的操作要点2.2 播种技术阐述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关键技术介绍播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第三章:农作物田间管理3.1 灌溉与排水讲解灌溉的重要性、时机和方法阐述排水措施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2 施肥技术介绍施肥的原则、方法和肥料种类分析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3 除草与治虫讲解除草和治虫的重要性介绍除草剂和农药的选择、使用方法及其安全间隔期第四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4.1 病虫害识别与诊断介绍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及其识别方法讲解病虫害诊断的重要性和方法4.2 病虫害防治方法阐述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分析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4.3 常用农药及使用技术介绍常用农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机理讲解农药的安全使用、合理轮换和间隔期第五章:农作物收获与储藏5.1 收获技术阐述收获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收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2 农作物干燥与储藏讲解农作物干燥的方法和设备阐述储藏条件对农作物品质和保存期限的影响5.3 粮食储藏技术介绍粮食储藏的方法、设备和注意事项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六章:农作物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6.1 农作物种植模式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如单作、间作、套作等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6.2 栽培技术讲解土壤改良、作物轮作等栽培技术阐述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七章: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7.1 农业生物技术介绍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作用7.2 农业信息技术讲解遥感、物联网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阐述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第八章:农作物生产与环境保护8.1 农作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讲解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8.2 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介绍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环保型农作物生产技术分析环保型技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九章:农作物生产与市场运营9.1 农作物市场分析讲解农作物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方法阐述农作物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9.2 农作物营销策略介绍农作物品牌建设、线上线下销售等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策略对农作物销售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第十章:农作物生产政策与法规10.1 农作物生产政策讲解国家对农作物生产的支持政策,如补贴、扶持等分析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农民利益的保障10.2 农作物生产法规介绍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如土地使用权、农药使用等阐述法律法规对农作物生产和市场秩序的规范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农作物概述补充说明:深入讲解农作物对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北方本)(第二版)》——第八章甘薯生产技术第一节甘薯的生产技术(高教版)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北方本)(第二版)》——第八章甘薯生产技术第一节甘薯的生产技术(高教版)

◆教学内容第8章甘薯生产技术第一节甘薯的生长发育一、甘薯的一生甘薯的一生是指从栽插到收获的生长发育过程,也称作甘薯的生育期。

甘薯从种至收获的日期称为当地的甘薯生长时期或自然生育期。

在我国华北地区,春薯生育期一般为150~190天,夏薯为110~120天。

甘薯的一生分为苗床期、发根缓苗期、分枝结薯期、薯蔓同长期和回秧收获期。

(一)苗床期从下种至剪苗栽插为甘薯的苗床期。

从下种至出苗为发芽出苗期,从出苗至第一次剪苗栽插为幼苗生长期。

苗床期一般历时1~2个月。

(二)发根缓苗期从栽插秧苗到主茎开始发生分枝为发根缓苗期。

此期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也是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

此期春薯需30~35天,夏薯需20天左右。

(三)分枝结薯期从主茎发生分枝到地上茎叶封垄,地下块根雏形形成,叫分枝结薯期。

此期茎叶生长逐渐加快,腋芽迅速发展为分枝,春薯分枝数达最高值的80%,夏薯90%。

正常情况下,茎叶盖严地面,即封垄。

春薯鲜重达最大值的15%,夏薯10%~15%。

此时,是新器官建成并壮大的时期,生长中心由单纯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养分积累并进。

从块根形成到块根数基本稳定的时间,春、夏甘薯分别需要35天和20天左右。

甘薯的根可分3种:须根、梗根和块根(图8—1),它们都由地下部不定根分化形成。

图8—1甘薯根的3种形态A块根;B梗根;C须根由于形态不同,功能也不一样(表8—1)。

表8—1 甘薯根的类型比较形态特点生理功能须根呈纤维状,细而长,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梗根一般粗1~2cm,长约30cm,整条根上下粗细基本均匀徒耗养分,无经济价值块根纺锤形、圆筒形、椭圆形、球形贮藏营养物质(四)薯蔓同长期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期称薯蔓同长期。

此期以茎叶生长为中心,同时薯块膨大也较快。

茎叶迅速生长至高峰,叶面积指数达最高值(约4左右),茎叶鲜重占全生育期总鲜重的60%以上,薯块膨大增重占总重的30%~50%。

在黄淮春夏甘薯区,一般春薯从7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夏薯从8月上旬至9月上旬。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章电子教案课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章电子教案课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章电子教案课教学进程:绪论学时:2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一、农作物(一)农作物的概念1、狭义概念: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2、广义概念: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二)农作物的分类通常最要紧的分类法是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来分类。

按照这一方法可将作物分成4大部分:1、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等3个类别。

2、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

3、饲料和绿肥作物包括豆科绿肥作物,禾本科饲料、绿肥作物,水生型饲料、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按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分类:1、依照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2、依照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3、依照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4、依照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5、按种植密度和田间治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二、农作物生产技术(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概念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依照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农作物生产的特点( 1 )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 2 )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 3 )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专门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阻碍,人类不易操纵。

( 4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截了当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1 )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doc 以下是一份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的示例:教案标题: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目标:1. 了解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生产的概述a. 农作物生产的定义和分类b.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挑战2. 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a. 土壤管理b. 水资源管理c. 植物保护d. 施肥管理e. 农作物品种选择和培育3. 农作物生产的方法与技巧a. 合理的田间管理b. 病虫害防治方法c. 施肥和灌溉的技巧d. 农作物的采摘和储存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图片引入农作物生产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逐一介绍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解释其作用和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真实的农作物生产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作物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关于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经验和观点。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学习。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或农业科技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了解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并与农民或专业人士交流。

6. 总结:总结课程中学到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农作物生产中的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与农作物生产技术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的成果来评估学生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

通过作业的评分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材或参考书籍2. 农田图片3. 实地考察地点的安排和相关信息4. 练习题和作业教学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或农民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农作物生产中的经验和技术。

2. 组织学生参加农作物生产实践活动,例如田间实习或志愿服务项目。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农作物生产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农作物的种类和特征:介绍常见农作物的种类、生长特点、适应环境等。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环节: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农作物生产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农作物生产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介绍农作物生产的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

三、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农作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学习。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案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种植、观察等,让学生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操作技能。

小组讨论和汇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难点:理解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实践中。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或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

反馈方式:对学生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反馈和指导。

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茎 玉米茎的高矮,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
……


1、一生分哪几个生育时期?
2、说各时期的生育标准?




学员积极配合完成课程,纪律良好


农作物
生产
技术
第四章 玉 米
第二节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班 级
一班
Hale Waihona Puke 二班三班授课日期教学目的
了解玉米生长环境的要求
教学重点
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规律
2)种肥 以速度效化肥为主,忠肥施用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用量而定。
3)追肥 玉米是需要较多和吸肥较集中的作物,出苗后单靠基肥和种肥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因此,必须在玉米生育期间追肥,以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按照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追肥的肥料,可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4种。
3、优良品种的选用
春玉米出苗后,幼苗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生长。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并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在一定
2'
2'
82'
教 案 用 纸 (一)2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 案 内 容、方 法 和 过 程
附记
的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2、光照 玉米属日照作物,但不典型,在长日照(18h)的情况下仍能开花结实。同时,它还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要想达到高产,就要求光合作用面积大和光合作用时间长。如果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或阴天较多,即使玉米种在土壤肥沃和水分充足的土地上,也会造成植株软弱,使空杆率增加,产量降低,因此,在栽培技术上,通风技术上,通风透光,获取较充足的光照,是保证玉米丰产的必要条件。
附 记
1、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2、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
3、新课:第四章 玉 米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播前准备
一、播前准备
1、选地与选茬
(1)选地 以黑土最适宜,白浆土、盐碱土上种植玉米产量低下,为获得高产应注意增施肥料。
(2)选茬 玉米比较耐连作,年限不得超过2年。玉米良好前茬有小麦、大豆和马铃薯。在谷子、高粱和甜菜上种植玉米减产。
小结
布置作业
3'
1'
教 案 用 纸(二)




第四章 玉 米
第二节 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整个生育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但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玉米种子一般在10~12℃发芽较为适宜,25~35℃时发芽最快。生产上把土壤表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
3、水分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为3000-5400立方米,而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有所不同。
苗期需水较少,适当干旱有增产作用,一班不需浇水;穗期需水较多,但干旱减产不明显,因其生殖器官保水能力较强,如干旱靠临近抽雄期则减产明显,特别是“卡脖旱”,抽雄一灌浆需水达一生高峰,缺水减产最多,灌浆一成熟期需水逐渐减少,缺水减产的原因是减少了穗粒重,因此后期不应过早停水。玉米需水临界期为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
教学难点
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规律
教 具
计算机、教科书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 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附 记
1、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2、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
3、新课:第四章 玉 米
第二节 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整个生育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但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玉米种子一般在10~12℃发芽较为适宜,25~35℃时发芽最快。生产上把土壤表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


农作物
生产
技术
第四章玉 米
第一节玉米栽培学基础




班 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授课日期
教学目的
了解玉米的生育期
教学重点
玉米生育期的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
玉米生育期的几个阶段
教 具
计算机、教科书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 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附 记
1、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
2、新课:第四章 玉 米
第一节 玉米栽培学基础
2'
2'
83'
教 案 用 纸 (一)3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 案 内 容、方 法 和 过 程
附记
2、整地和施肥
(1)深耕整地
(2)合理施肥 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旱施,追肥分期施”等原则。
1)基肥 又称底肥,播种前施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
教 案 用 纸 附 页
教 案 内 容、方 法 和 过 程
附记
(3)叶 玉米叶着生在节上,呈互生排列。
(4)花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化生物,依靠风力传粉。
(5)种子 玉米的种子实质上是果实,其形态、大小和色泽多样。
2、玉米的生育时期
在玉米的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生理特性,均会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
(1)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为2~3cm的日期。
(2)拔节期 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2~3cm,叶龄指数为30左右。
(3)大喇叭口期 植株外形大致是棒3叶,在叶鞘部位能摸出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为60左右。
(4)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5)开花期 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6)吐丝期 植株雄穗的花丝从苞叶伸出2cm左右。
(7)成熟期 玉米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削掉尖冠出现黑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籽粒经过干燥脱水变硬呈现显著的品种特点,称为成熟。
小结
布置作业
3
1
教 案 用 纸(二)




第四章 玉 米
第一节 玉米栽培学基础
一、玉米的一生
1、植物学特征: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


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规律是什么?




学员对所讲内容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农作物
生产
技术
第四章 玉 米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播前准备




班 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授课日期
教学目的
了解玉米的选地与整地
教学重点
玉米的施肥技术
教学难点
玉米的施肥技术
教 具
计算机、教科书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 型
新课
教 学 过 程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米、玉茭、玉麦、棒子及珍珠等,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
一、玉米的一生
1、植物学特征: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1)根 玉米根系和其他禾谷类作物一样,是须根系,有胚根和节根组成。
(2)茎 玉米茎的高矮,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
2'
82'
教 案 用 纸 (一)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