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
音乐家相册——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钢琴 家、指挥家,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
代表作有:9部交响 乐曲、5部钢琴协奏 曲 、 32 首 钢 琴 奏 鸣 曲等。
音乐卡片——交响曲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音乐中最大的管 弦乐套曲,一般有四个乐章。
6、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一般有四个乐章。
7、e小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命运)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年,是德国作曲家贝多 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是一 部哲理性很强、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作曲的一首管弦乐作品,由于主旋律完全在小提琴G弦上演奏, 因而得名。
1、海顿: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代表作有《皇帝四重奏》、《伦敦交响乐曲》以及大型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等。
2、弦乐四重奏: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 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
音乐家相册——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 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 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 声乐、器乐各个领域,代 表作有《皇帝四重奏》、 12部《伦敦交响乐曲》以 及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四季》等。
《小夜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海顿
弦乐四重奏: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 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 和一把大提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六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粹—京剧、西南地区的名族歌曲、海南本土风情民歌、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三、教学任务要求: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上把“听、唱、认、写、动”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世界名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音乐《鉴赏古琴曲“广陵散”》人教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三、归纳总结(30s)
师:《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现在,《广陵散》,作为我国现存古琴曲之一,它不仅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对自由和尊严的向往,也是对如嵇康般的英雄名士的礼赞。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努力发扬我国古典音乐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粹,让古老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熠熠生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min)
师:同学,你知道嵇康吗?
师:他可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讲的这里,可能有同学要问了:这是明明是节音乐课,这和历史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嵇康在一次出游中,夜宿在华阳亭,当他弹琴演奏时,忽然有一个自称古人的客人前来求见。嵇康与此人共谈音律,聊得十分投机,后来这个古人用琴弹奏了一首声调绝伦的曲子,并将这首曲子传授给了嵇康。之后嵇康酷爱此曲,但从不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鉴赏古琴曲《广陵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2.聆听古琴曲《广陵散》,体会乐曲中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聆听古琴曲《广陵散》,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难点:
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感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精髓。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就是以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唱词的一首著名古代琴歌。
叠:就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
三叠就是指演唱(变奏)了三次。
《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演奏,钱兆熹作曲。
《哀郢》埙独奏,龚国富作曲。
《楚商》编钟曲,王原平作曲。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流水》古琴曲,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
《杏花天影》宋代歌曲,姜夔词曲。
姜夔:宋代文学家、音乐家,代表作《扬州慢》《杏花天影》。
《广陵散》——嵇康。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梨园:原就是唐代宫廷歌舞艺人集中习艺的地方。
后人加以引申,把梨园一词作为戏曲的代名词,称演员为“梨园弟子”,演出剧本为“梨园传本”。
京剧: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就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其音乐基础就是徽调与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与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
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2006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
《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
梅兰芳演唱。
梅兰芳: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传统京剧《空城计》,马连良演唱。
马连良: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
代表剧目《空城计》等。
《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传统京剧《三家店》,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就是1/4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
住头:就是锣鼓点的一种,通常用于:1、唱段的终止;2、念白的段落或加强语气;3、配合台上的小动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华夏古韵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学目标:一、感受、体验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引发对我国古代音乐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二、通过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分析,体会歌曲忧伤、惆怅的情绪。
教学重点:一、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二、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和好友分别,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寄托你的思念呢?(通信、发邮件、打电话、点歌等。
)2、师:你知道有哪些表达友谊的歌曲呢?(《友谊地久天长》音频)。
二、情感体验。
1、师:你们说得很好。
其实古代也有很多表现友谊的音乐作品。
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首描写友谊的古曲,请你听后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阳关三叠》音频)。
2、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诵读歌词。
1、讲述歌词的来源。
师:这段歌词的前一部分实际上是来自一首唐诗,你们知道这首唐诗是谁的什么作品吗?师:这位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这首诗在语文课上学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时,为诗配乐进行演唱十分盛行,很多古诗都被合乐而唱,《阳关三叠》也是其中之一。
原诗描绘了怎样的情节呢?(《阳关三叠》动画)。
2、讨论“三叠”。
师:我想再问一问同学们,你认为《阳关三叠》名字中的“三叠”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允许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
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
教材中选用的是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
阳关是一个地名,所以歌曲叫《阳关三叠》,曲中还有一个地名——“渭城”,所以歌曲又叫《渭城曲》《阳关曲》。
3、分析歌词。
师:歌词部分比原诗要长,我们来看后面部分的歌词,“遄”这个字念chuán。
齐读一下。
师:“遄行”是指“一路上你要快快地走,快快地走”,寄托了对友人无限关爱之情。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说课稿
《给未来一片绿色》说课稿“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稳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文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个人的幸福!”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其《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中的一段话。
是的,音乐就是这样的一种美的艺术,而我,就愿做这美的传播者,在孩子们的心灵播洒上最美的种子,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的音乐源泉,成为终身爱好音乐的快乐人。
[说教材] (1)教材内容《给未来一片绿》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色的家园》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歌曲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主题,即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呼唤人们保护环境,关爱地球,企盼人类永远美好的生活。
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
本课教学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歌曲将调性对比融于童声合唱之中,设计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谱出一首绿色和平的歌。
第二:通过学唱歌曲,抒发出少年儿童热爱地球的感情,表现出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内化理念](说新课标)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重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因而,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反复聆听音乐,让音乐先感动我自己,然后再感染学生。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辽兹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内化为我今天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实化为:[说目标](1)知识目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懂得怎样处理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音乐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指向单元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检测、表现性、口头等)
目标1
背唱《英雄凯旋歌》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能够自信有感情的背唱《英雄凯旋歌》注意换气
2能够按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目标2
1、欣赏《小夜曲》
2、《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的含义。
初中音乐备课专用【单元方案】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音乐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
所在年级
八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单元课时
3课时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显示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西乐撷英”是系列单元,内容涵盖了欧洲巴罗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的代表作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这个单元主要介绍巴罗克音乐及古典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和聆听音乐的过程种感受作品的不同风格和特点,了解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特点。采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聆听习惯。
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理性的欣赏理念和审美情趣。
八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以前时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学习的自律性也有所提高,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愿意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与同学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还需改进。因此本学期仍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对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进一步加强训练,以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背唱音乐主题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梁山伯与祝英台》课件(21页)
由副部主题变化而来,弦乐为主
❖ 这部分音乐是如何表现出抗婚的场面?音乐情绪有 什么变化?它的速度、力度、音区都有什么特点? 那些乐器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呈示部(结束部):
十八相送 长亭惜别
展开部:
楼台相会
这两段音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它是如何刻画 梁祝二人“分别”和“相会”的情景?
小提琴和大提琴 的对答竞奏
《梁祝》主题音乐
呈示部: 相爱
相遇 相知 相爱
呈示部:主部 (相爱)
爱情主题 小提琴独奏 草桥结拜 (第一次竞奏) 主题再现 乐队全奏
思考:
在呈示部主部中,爱情主题出现了几次? 每次出现都有什么不同?
呈示部: 主部 草桥结拜:
想一想: 大提琴和小提琴分别担
任了什么角色?音乐是 如何刻画“结拜”的场 景的?
再现部 :化蝶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它是否完全再现了引子 和呈示部“爱情主题”它是如何刻画梁祝“化蝶”的 美丽情境?
你知道吗?
全国和《梁祝》有关的戏曲种类有43种。如:京剧、 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
和 《 梁 祝 》 有 关 的 曲 艺 种 类 有 23 种 。 如 : 苏 州 弹 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
各地流传的有关《梁祝》的歌谣、故事更是不计其 数,另外还有小说、电影、电视、动画片等体裁。
副部 同共
结束部 十长
(
境 明 花 情桥题 华 窗读 八亭
媚 香 主结再 彩 三共 相惜 乐
题拜现 段 载玩 送别 )
展开部 再现部
抗楼 哭
( 化
灵
台
、 控
蝶
诉
)
婚会 、
投
坟
呈示部副部——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主题1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共14张ppt)
的性格战胜了困难。
成熟期
•
33岁—43岁是他创作上最光辉和成熟的年代。
•
57岁在维也纳去世。其开辟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道
路继海顿莫扎特后。
复习回顾
谢谢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 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 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 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音乐家相册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9 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 曲等。
听音乐讲故事
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说一说 你知道的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作曲家简介
•贝多芬
是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在年幼时就显示出音乐才能。
•学习期
•
8岁开始登台演出并挑起家庭生活重担。12岁师从
德国音乐大师聂耶费学习创作及管风琴的演奏并熟悉了巴赫、
Hale Waihona Puke 亨德尔的作品。炫技期
•
22岁开始了欧洲巡回演出26岁患了耳聋症他以刚毅
波。四小节后,在伴奏音型陪衬下,奏出沉思的音乐主题I,
犹如吟诵般的歌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响。接着在e小调呈现
音乐主题Ⅱ。中段开始的主题材料在高音区奏响,情绪变得有
些动荡不安。进入再现部时渐渐趋于平静。最后,主题I的音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彩云追月教案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板书设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例题3:《彩云追月》的调式是什么?
答案:《彩云追月》的调式是G大调。这首歌曲采用了G大调的音阶,以G音作为主音,表现出歌曲的明亮和热情。
例题4:《彩云追月》的伴奏特点是什么?
答案:《彩云追月》的伴奏特点是简单、和谐、富有节奏感。伴奏采用了多种乐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等,与主旋律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和谐的伴奏效果。
例题5:《彩云追月》的音乐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案:《彩云追月》的音乐表现手法有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旋律表现了歌曲的优美和流畅,节奏表现了歌曲的轻松和动感,和声表现了歌曲的丰富和和谐,音色表现了歌曲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板书设计
①《彩云追月》的旋律特点:优美、流畅、富有民族风格。
②《彩云追月》的节奏特点:轻松、明快、富有动感。
8. 参加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音乐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 分享音乐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在课后分享音乐学习经验,与他人交流和探讨音乐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10. 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不断拓宽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3)在线工具:使用在线音乐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和练习《彩云追月》的曲谱和节奏。
(4)音乐教材:提供《彩云追月》的音乐教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5)案例资料:提供《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和意义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讲解学习
⼈教版⼋年级下册⾳乐教案讲解学习初⼆⾳乐下册教案第⼀单元百卉含英第⼀课时⼀、教学内容:1、演唱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2、欣赏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东北)《好花红》(布依族民歌)⼆、教学⽬标:1.学会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种唱法)并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2.难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风格特点,进⽽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
3.欣赏童声领唱合唱《茉莉花》,理解⼒度记号与⾳乐表达的关系。
4.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民⽣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5.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热爱⼤⾃然、热爱⽣活、热爱祖国民族⾳乐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茉莉花》是我国⼴为流传的⼀⾸民歌,变体极多。
流⾏于河北的《茉莉花》是诸多变体中的⼀⾸,节拍为四四拍,⾳阶为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曲调⾼亢、嘹亮,加上运⽤⽅⾔演唱,明显地体现出当地的民歌风采。
表现了赏花⼈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情。
江苏《茉莉花》也是诸多变体中的⼀⾸,流传于江苏⼀带。
⼆四拍,五声⾳阶,调式,分节歌形式。
它那优美⾃然、委婉流畅、富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东⽅民族⾳乐风韵,犹如⽢泉沁⼈⼼脾。
它的内容健康淳朴,描绘了⼀个村姑对茉莉花⽆限热爱的感情。
《好花红》是布依族代表性民歌,主要流传于贵州中部。
歌曲柔和优美、清新流畅,内容深邃,借花寓⼈,表达了布依族⼈民对新⽣活的赞美之情。
句头、句尾的装饰⾳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独特风格。
四、教学重点:歌曲学习、⾳乐欣赏五、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材⾳乐七、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宣布上课。
2.⾯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
⼆、导⼊新课在寒假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个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上最为隆重的节⽇——什么节?——对,是春节。
春节过后,春天就开始了,虽然最近还有些许冷意,但春天的脚步已慢慢地⾛近我们。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百卉含英一、要求1、有表情地演唱河北《茉莉花》,并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2、欣赏歌曲《好花红》、《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
3、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4、为散文《二月兰》选配音乐并朗诵。
5、通过为陕西民歌《对花》编配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VD机(盘)、投影仪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1、文字、图片材料有关花卉题材的诗词、散文、图片以及古琴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家画像。
三、教材分析1、意图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
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用国让学生聆听、演唱花卉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
通过学生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与难点(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使其能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音阶、旋法、语言上比较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第1课时课型: 唱歌课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教学难点: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沂蒙山小调》(民歌)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放录音)1、《太阳出来喜洋洋》2、《放马山歌》》3、《川江船夫号子》》4、《无锡景》学生回答。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一、教材分析《原始狩猎图》描绘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里的神秘气氛和捕猎场景。
表现了河姆渡远古先祖聪慧狩猎的生活状态,风格古朴、神秘而粗犷。
乐曲的结构是引子——狩猎——庆功——尾声,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通过各种乐器的特殊演奏手法,从而产生各种独特的音响效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时代原始森林夜幕中狩猎活动的图画。
乐曲还大胆地加上了各种人声,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原始狩猎图》创作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它经久不衰的流行于海内外音乐舞台,它凝聚了老一代音乐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创作的心血,充分体现了作曲家与演奏家成功合作的典范。
《哀郢》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章之三。
所谓“哀郢”,即哀悼楚国首都“郢”被秦国攻陷、楚怀王受辱于秦,百姓流离失所之事,原作情感表达十分沉重,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
《楚商》是以古琴曲《离骚》的乐思作为基本素材,琴曲《离骚》的主题在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
除了曾侯乙编钟真实的先秦遗音之外,这种编创意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传承至后世的先秦楚地音乐风貌。
由于以古乐器演奏,音色深沉拙朴而体现了屈原“行吟泽畔”凝神沉思曲心情。
二、课程标准要求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描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听辨其音色,体会古曲蕴含的深厚情感。
2、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感受古乐器,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欣赏《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
五、教学难点:能分辨骨笛与竹笛,编钟与编磬的音色。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十面埋伏-教案
4.采用创作法,学生结合《十面埋伏》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实践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十面埋伏》,学生将能够: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然而,在琵琶演奏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琵琶演奏技巧:八年级学生对琵琶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演奏简单的曲目,而部分学生则刚刚开始学习琵琶,演奏技巧还不够熟练。这将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十面埋伏》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十面埋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琵琶演奏技巧,学生跟随学习,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2.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十面埋伏》的背景、历史意义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内涵。
3.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十面埋伏》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十面埋伏》的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琵琶曲的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实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 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 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 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 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 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 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 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 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 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 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 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 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 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 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 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 事。
1=F 4∕4
阎肃 填词
第一段
惜别
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 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 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到
到 纯
第二段
化蝶
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三段 及
相爱
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生活的回顾 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1=F 4∕4
阎肃 填词
1=F 4∕4
阎肃 填词
作课:李波
1、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真挚感情。 2、在体验与探究中,学唱歌曲《化 蝶》,体会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表现 的作用。
3、了解《化蝶》的词曲作者,能够 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 途中,邂逅。求学的梁山伯,一见如 故,在草桥亭义结金兰。二人到杭州
越被称为是" 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 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 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 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 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 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 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 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 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 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台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
蝴蝶,蹁跹飞舞。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 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 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 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 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 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 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 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 祝英台》与《罗密欧与茱丽叶》齐名。
拜师,同窗共读三年,情深似海英台
深爱山伯,但山伯不知她是女子。祝 父思女,英台只得回乡。临行前对山
伯表白了自己的身份与情感。山伯家
贫,待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 许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凄然而别, 立下誓言:生不同衾,死要同穴!后 山伯被朝廷沼为县令。然忧郁成疾, 不久身亡。英台被迫出嫁时,绕去山 伯墓前祭奠,就在此时,墓碑崩裂,
阎肃老师 歌曲《化蝶》是词作家阎肃老师 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主题 爱情主题 填词而成的歌曲,而《梁祝》的音乐 音乐又 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的,所以歌曲《化 蝶》也带有浓浓的越剧韵味。
作者简介
• 阎肃 • 出生于1930年,词作家, 剧作家。河北保定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 治部创作员。代表作: 歌曲《红梅赞》、《敢 问路在何方》、《雾里 看花》、《唱脸谱》、 《五星邀五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