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摘要我国开展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政府进行的环境审计为主导,而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却寥寥无几。
本文将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必要性、作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来解读当今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环境审计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一、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师在环境问题中的作用中提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管理部门可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在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规章和内部政策的要求上是否充分。
格兰特莱杰伍德在其所著的环境审计与企业战略一书中指出:环境审计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能力,而且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等各个方面。
上述定义中虽然都把环境审计作为被定义的对象,但都是从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因此,本文将它们作为对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
二、我国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作用用国家或行业的环保标准对企业单位的污染及治理情况、治理成本与治理效益进行审计,将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的重视。
对企业的环境责任进行系统地评价和审计,将是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
1.有利于企业自身进行环境监督国家制定了各种针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但由于监督不力,许多企业在利益驱使下缺乏进行环保的动力,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已制定的方针、政策,使这些环保的纲领变成了空话。
2.有利于企业解决环境法律问题内部环境审计具有监督功能,可自行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违反了国家制定的环保法律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
这不仅可以确保企业遵守各类环保法规,也可使其免遭经济处罚与制裁。
3.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内部环境审计具有监督评价功能,可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在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后,进行改进纠正,节约各种成本,使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最佳利用,也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佳的目的,这样不但达到了环保目的,也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
新时期审计环境现状对策论文
新时期审计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从新时期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审计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衍生出许多问题及新的情况,并作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审计环境审计体制审计发展审计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境况和条件,它涉及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等诸方面。
良好的审计环境有利于保证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搞好审计工作必须营造一个适宜的审计环境,在此,我们就审计环境现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
一、审计环境的现状分析(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一国政局是否稳定、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完善、运行良好、政府管理政治和经济的能力及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最大福利的服务功能的总称,政治环境对审计的组织体制、审计独立性、审计报告形式、审计技术水平、审计范围、程序和方法、审计功能和作用等理论内涵和实践领域都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执行机构,受最高权力机关的委托履行管理国家日常事务的执行权力,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的政治架构并未如设想的那样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经济环境。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自建国以来有几次比较大的改变。
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审计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从审计客体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营、集体企业国家所有,审计没有了客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而现在,审计的客体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国有垄断性质。
其次,从审计的基本概念、范围、程序和方法看:现在中央和地方分权,放权让利,同时中央各部门经济权限也不断扩大,对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本质、审计功能和作用提出了相应要求,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审计从传统的详细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并广泛采用抽样测试。
审计理论论文(5篇)
审计理论论文(5篇)审计理论论文(5篇)审计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一、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客观基础环境绩效一般是指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爱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与无形收益。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张文华和钱凤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指对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责任和企业应担当的环境爱护、环境治理责任及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的审计[1];陈正兴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肯定标准,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爱护、生态循环状况和进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表示看法的行为[2].1999年11月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小组制定了“有关环境效益审计指南”,环境绩效审计开头走向规范化道路。
借鉴各种学者的看法,我们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如下的定义:环境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根据肯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审计活动。
审计客观基础是审计赖以产生和存续的某种存在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的需求,尤其是对审计活动所供应信息的需求。
审计的客观基础打算着该类审计的目的、职能、主体和客体,不同类别的环境审计,有着不同的客观基础。
详细到环境绩效审计而言,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应是检查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责任。
环境资源包括两部分:一是环境的自然存量资源,如物种、生态、大气和水资源等;二是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资源,如资金、技术和设备等。
全部权属于国家和全民的环境资源通过法律托付授权于肯定的政府机关或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经营或使用,这些组织就担当起经济、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环境资源的责任,因而需要通过国家审计来检查其受托管理、使用责任的履行状况。
全部权属于投资者个人的环境资源,则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检查其是否经济、有效地管理、经营和使用了这些环境资源。
论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引言: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它对于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环境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应对这些变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审计师可以通过电子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和提取,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审计数据的复杂性和庞大性。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审计师需要具备更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
因此,审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对策:审计机构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审计师的技术能力。
同时,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审计师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二、法律法规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和完善,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法律法规的变化使得审计师需要不断更新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其次,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带来了审计标准和程序的更新和调整,审计师需要及时了解并应用新的审计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对策: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了解,及时更新和调整审计标准和程序。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宣导机制,加强对审计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审计风险。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也使得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更加谨慎和严谨。
其次,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的调整,这对审计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文范文—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
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行业内外新的关注。
作为从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它适应了新的审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同时,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兴起,也反映了当前审计环境的变化。
审计环境的变化发展不仅仅影响着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而且对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审计理论框架向导和前提条件的审计假设,也必然受到审计环境发展变化的挑战。
一、当前审计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当前的审计环境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发展变化,对审计实践,以及构建审计理论的前提——审计假设,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1、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及其扩大化。
审计期望差距,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破产企业的增多,社会对审计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也不断提高。
问题的焦点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对未发现的舞弊和非法行为负更多的责任?审计方法是否足以有效察觉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表述?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应能毫无遗漏地发现受审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舞弊行为。
但审计人员却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察觉任何舞弊行为。
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人员,也极易为管理人员的舞弊或包括第三方在内的欺诈所蒙蔽。
审计职业界强调,现代审计主要是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是否按公认的会计准则发表意见。
由此,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并且扩大对审计职业界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引发了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的思考。
2、审计目标的新变化。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科恩委员会调查表明:社会公众认为,审计人员应对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关于受审企业管理人员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报告,负有更大的责任;审计人员应增进审计的有效性,即提高对影响会计报表真实性的觉察能力;审计人员应向有关利害各方详尽报告审计过程的发现;为使已审会计报表更具有实用价值,审计人员应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信息。
研究论文: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14521 审计论文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由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当前社会最重要的内容。
我国环境审计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实际情况,当前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其没有落实到位。
本文主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审计工作的几个建议。
1.环境审计的发展环境审计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其主要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整改,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检查与评价,许多企业都将环境审计作为重要内容。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环境的改善带来企业巨大的绿色效益。
我国环境审计工作开展是近几年才引入的,与西方有着一段差距。
其理论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企业普遍经营现状不突出,有的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较薄弱,以及处于为了短期的利润问题而没有重视环境审计的开展,随着近年来转换经营观念,才使环境审计真正步入轨道。
2.我国现阶段开展审计的困难以及问题2.1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从当前环境法律来看,还没有制定关于环境审计法律的规整制度。
我国环境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使环境审计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审计单位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
从企业环境审计的工作来看,还没有制定一套系统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从而使环境审计的工作难以良好的开展。
另外,由于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评价标准不完善,导致无法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影响其科学的计量,因此,对环境审计的绩效有很大的影响。
2.2缺乏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由于环境审计的开展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掌握环境质量、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包括环境学、社会学、统计学等。
因此,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还不够高,导致其无法胜任审计工作。
2.3环境审计主体、内容单一从当前的主体来看,我国环境审计主体较单一,只有国家审计机关参与其中。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及建议论文关于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及建议论文一、前言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针对近年来资源环境加重的严峻形势,中央已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据统批、“十二五”前三年,我国环保的投入力度每年以2000亿元以上的幅度在增加。
从2014年起,节能环保尤其是环保的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
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应当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资源环境的保护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我国资源环境治理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相应的资源环境发展工作比较滞后,资源环境审计的意识和观念还未牢固树立起来,对于资源环境审计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的认知存在着偏差。
往往会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有钱了再投资保护治理环境也不迟,因此对一些污染环境的项目采取放任和容忍的做法。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惜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通过各种途径招商引资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导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2、资源环境审批内容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审批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企业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各种税费;对有关部门掌管的环保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资金挤占挪用或闲置的问题等方而进行合规性审计。
3、缺乏专业的`资源环境审计人员。
资源环境审计是一门融资源学、环境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社会学等几门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科,要求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而我国由于资源环境审批起步较晚,目前审批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审计等经济类专业,缺乏资源环境审计所需的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论审计环境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正文)
论审计环境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正文)论审计环境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写作提纲一、绪论审计环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它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及社会环境诸多方面。
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本论(一)审计环境的涵义及特点1、审计环境的涵义2、审计环境的特点(1)审计环境具有广泛性(2)审计环境具有重要性(3)审计环境具有逻辑性(二)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1、审计环境对审计基本概念的影响2、审计环境对审计目标的影响3、审计环境对审计方法的影响4、审计环境对审计证据的影响5、审计环境对审计报告的影响6、审计环境对审计国际化的影响(三)优化审计环境的对策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含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
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前者产生正面效应,后者产生负面影响,两者综合最终产生一定的审计效果。
它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诸方面,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审计环境应当是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代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和确立息息相关。
几百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其理论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其技术手段也日益先进。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能够满足企业内外不同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和有效,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经营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过程和结果,在其所提供的信息中有无弄虚作假的行为,客观上就需要独立的第三者――审计师来进行鉴证和评价。
现代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是以日益提高的审计质量作为基础,而审计质量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审计环境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矿业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通过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深入探讨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环境绩效审计概述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对组织或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进行审计的方法。
它通过对组织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审计,评估其环境绩效,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现状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
由于长期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矿业城市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一些矿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四、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矿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审计,可以了解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环境绩效审计还可以促进矿业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以某矿业城市为例,该市通过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发现了一些矿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部门提出了改进意见,包括加强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该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六、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不健全、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技术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监管;二是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定期对矿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审计,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环境保护工作。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篇一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背景,并以矿业城市为例,对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和解决策略,并通过绩效审计方式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也为矿业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实证依据。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矿业城市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对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改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工具,对于促进矿业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以环境管理活动为对象,以评估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的的审计方法。
它通过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环境管理绩效的信息,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矿业城市因其独特的产业结构和资源依赖性,往往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
其成因主要是矿业开发过程中的不当管理和过度开发导致的。
四、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的应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审查矿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二是评估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实际影响;三是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四是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些方面的审计,可以全面了解矿业城市的环境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案例分析:某矿业城市的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以某矿业城市为例,通过对其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市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度、加强环保宣传等改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市的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政府环境审计现实价值论文
政府环境审计现实价值论文【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概况,着重分析了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及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理论框架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准则;设想十多年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尝试和成效,为开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中,环境审计是审计学科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开辟的新领域。
环境审计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履行环境责任的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效率性、经济性等进行的审查、监控和鉴证活动。
通过环境审计,能更好地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环境审计的迅猛发展,对于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也已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论界、实务界、政府部门等相关各方在环境审计准则研究方面均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种类似于环境审计准则的标准、准则等已在不同范围内得到执行和采用。
一、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制定概况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企业开始进行内部环境审计。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审计准则,并在一定范围内试验环境审计业务。
1992年,英国标准协会(theBritishStandardsInstitute)制定了全球第一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7750。
欧盟(EuropeanUnion)则于1993年发布了另一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及审核体系(EMAS)。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1995年第15界大会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计,并分别于2001年、2004年制定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以及《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其中《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对环境审计准则有比较成熟的阐述,其从基本原理、基本准则、实务准则和报告准则四个方面阐述了29条审计准则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
环境审计本科论文
环境审计本科论文环境审计本科论文环境审计相关的论文要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审计本科论文,欢迎参考阅读!一、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方式1、资源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健全。
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为资源环境审计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国内对于此方面虽然出台了众多规章制度,但相关资源环境审计法律并不明确,这样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现阶段发展重点就是需要将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审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
在此发展形势下,能够将资源环境审计权限更好的扩展起来,对于资源环境审计范围有所规划,能够明显资源环境审计内容以及方式,组建资源环境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在明确资源环境审计范围之后,才能保证工作质量,降低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保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能够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理论观点。
资源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环境审计是需要全社会人们共同参与其中的。
需要社会各个团体以及企业组织的大力支持。
对于资源环境的监督并不只是政府部门所进行的,社会各个部门都有此项权利。
同时国家对于此项宣传力度也需要增加,加强环保教育,保证环保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同时对于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必要性需要大力的宣传,这样才能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综合性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全面的监督资源环境体系,这样社会人员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知识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需要鼓励社会各个组织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献策,需要通过多渠道以及多角度的对资源审计工作进行扩展,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有利的发展实施。
3、实现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的方式。
社会中介设计组织活动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之间需要加大社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发展,保证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全面性发展。
浅谈环境绩效审计论文
浅谈环境绩效审计论文浅谈环境绩效审计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环境绩效审计论文,欢迎阅读!【摘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应注重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本文通过一个审计实例,举例阐述如何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分析中综合运用各种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作出绩效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审计实务随着我国近年来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逐步递增。
自然而然,投入资金是否实现相应的效益、环境改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方面也成为政府和群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因此,全面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十分迫切和重要。
近些年,国内各界人士对环境绩效审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大多为理论研究,而实务操作指引和案例参考较少。
本文旨在将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结合一个案例简单谈谈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应用。
本文所指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证据收集方法,二是分析方法。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证据收集方法环境绩效审计的证据收集方法与一般的绩效审计方法基本一致,其中专家咨询法是环境绩效审计比其他绩效审计用得多的一种,因为对环境事项的评价涉及专业的监测指标和设备,一般审计人员未能纯熟掌握。
各种证据收集方法的做法和技巧如下:1、审阅法审阅的书面资料一般包括单位管理制度、重要事项会议纪要、项目实施计划、采购招投标材料、合同、各重大事项的申请与批复、财务报表账册等,审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相关、有用的部分进行取证。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察看建设现场,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建设进度、财产物资的真实性、相关管理的有效性;与当地工作人员或周边群众交谈,可以获得最感性、真实的答案,有时还能从他们口中获得线索或灵感。
实地调研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索取笔录和签名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研究论文3
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研究论文(3) 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研究论文1.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也是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独立、客观、公正的从事审计工作的前提。
为此,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事务所应该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结合真实审计案例,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认识到从业中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另外,由于注册会计师是一个注重声誉的行业,因此,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通过建立职业道德档案,进行道德记录并且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情况对外公布,形成外部声誉机制。
由于审计知识与会计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的行业,这样才能符合审计市场的需求,提供满足市场要求的审计结果。
在《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了相应的执业后续教育,但是许多事务所都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使得许多注册会计师对于最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准则的内容都缺乏认识。
因此,笔者建议,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通过举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试来检查注册会计师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
2.改革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职业后续教育改革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职业后续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改革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主要措施有: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设置不够全面,考试的知识内容偏于狭窄,可借鉴ACCA,CGA,AICPA等的经验,通过增加考试科目,修订考试大纲等方式,加强对与注册会计师执业相关的金融、证券、管理和信息科学等知识的考查;既要重视对实务知识的,又要重视理论素养,保证会员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应改革现行的考试全科通过制度,借鉴ACCA的做法,将会员资格考试划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对通过不同层次考试的注册学员颁发相应的证书。
加强职业后续教育的主要措施有:(1)“研究制定行业职业能力框架,为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系统指导完善以中注协,地方注协和执业机构为主体的有分工、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有关培训资源,加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增进业务交流,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推进行业理论与实务研究”。
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分析的审计毕业论文
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分析的审计毕业论文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分析的审计毕业论文一、审计区域与对象选择审计区域要遵循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科学划分,要全面考虑各项污染指标,同时兼顾审计力量配比,提高审计效率。
在划分审计区域时,首先,要分析敏感区域或敏感人群的受污染情况,对其有影响的污染源都要进行筛选,建立污染源与敏感区域或人群的联系。
其次,根据效率原则,将影响敏感区域或人群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污染的区域划为审计区域,同时考虑污染源的叠加效应,适度考虑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第三,根据审计时间、审计力量配比情况,确定采用污染源模式、地面最大浓度模式还是污染迁移轨迹模式。
例如针对雾霾治理效果的'审计,可以采用地面最大浓度模式,将雾霾发生较为频繁的人群聚集地作为调查对象,审查雾霾治理资金投入后的治理效果;对于独立污染源造成的小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则采用污染迁移轨迹模式最为合理,全面分析污染源造成的损失以及治理后的效果;如果审计目标仅确定为污染源资金投入与环境质量达标之间的评价,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安排有限,可采用污染源模式。
二、审计评价审计评价是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的重点。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审计评价的重点和范围应全面具体,在模式选择确定后,应从污染源、污染路径和被污染区域等敏感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应从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敏感区域健康等多个领域进行多层次设计。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原理,设计了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绩效审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对于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评价,由于被审计对象的单一性和特殊性,既不可能确定统一标准,也没有必要确定统一标准。
对于污染源的治理效果,应从治理前后的技术、质量和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污染源治理目标进行评价;对于敏感人群和区域,可从治理政策和措施实施前后的环境质量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并结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
在环境、经济和健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经济综合指标评价污染源对污染区域的影响程度,发现影响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判断污染源治理和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从环境制度层面发现问题。
《2024年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范文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矿业城市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有效解决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提升环境绩效,成为当前审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矿业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及重要性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对组织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审查、评估和监督的审计方式。
其目的是评估组织或项目的环境绩效,发现和纠正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环境绩效审计对于提升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矿业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挑战矿业城市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由于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开采和粗放式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应用面对矿业城市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绩效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矿业城市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审查、评估和监督,可以发现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而言,环境绩效审计在矿业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应用包括:1. 审查矿业城市的环保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2. 评估矿业城市的环保投入与产出比,发现资源利用的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
3. 对矿业城市的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治理效果。
4. 监督矿业城市的环保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策略与建议为了更好地应用环境绩效审计解决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实施策略与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矿业城市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
2. 建立完善的环境绩效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
3.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环境审计论文我们与环境审计姓名:李梦昀班级:审计131班学号:139124132指导老师:郑军摘要:环境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学界探讨的热点。
虽然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从理论研究到审计实践的各个方面尚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
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个人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在发展环境审计事业中具有着独特做,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自身所负有的在环境审计发展中的责任。
本文通过阐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分析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根据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环境审计分析。
关键词:环境审计,我们与环境,责任与义务正文:1.环境审计概述1.1环境审计定义1.1.1定义内容1.1.1.1广义广义来说,环境审计是一个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的过程。
国际商会在专题报告中对环境审计的概念作了陈述,这一陈述得到了的普遍认同:“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是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
1.1.1.2狭义环境审计既有其广义的一面,也有其侠义的一面。
从狭义来看,环境审计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依据环境法规和政策,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环境会计披露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等信息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1.1.1.3地位(1)环境审计既是环境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监控和评价环境管理系统的职能。
因此环境审计与资源环境相联系相作用。
(2)环境审计类似于内部审计,其本身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具有评价内部控制的职能。
环境审计包含于审计,但又是内部审计的扩展。
1.2环境审计背景1.2.1产生背景人类不断带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繁荣,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危及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在最近三十年中召开多次关于全球环境保护会议,并组织许多国家签定共同协议,对整治环境危害取得重要成效。
出于监督环保有效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需要,环境审计继而产生,它体现了审计应有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并取得若干成果。
尽管如此环境审计也只是初步实施,若干重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1.2.2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1.2.2.1理论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
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
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环境管理责任,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2.2.2国内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在获致良好业绩的同时施行环境审计,审计领域正在日益深入。
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开展环境审计方面,亟待针对现实问题解决方法,顺应急需,与时俱进。
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就我国的环境审计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
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环境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作用。
一方面,有了个人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也是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个人消费是国民经济的推动力,由此可以推断个人在国家环境审计失业中的作用。
由此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
因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不能为了环境就压抑发展,人人都穷困潦倒,环境再好也无济于事。
所以环境问题是一个人类社会的选择问题,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
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运用审计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小到企业、大到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监督,以保证国家、人民、企业之间全方位的利益。
1.2.2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1.2.2.1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状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具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环境审计进展。
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
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
2.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
除常规审计方法外,环境审计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
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应用不多。
3.环境审计开展的项目。
主要有: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
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
1.2.2.2我国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各级审计机关要通过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作为环境审计建设事业的一份子,应充分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积极主动有效地帮助政府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既是公民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2.我们与环境审计2.1地球、人类与环境审计无论一个人生活在哪个环境里,对于环境的和谐优美都有着共同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立足的环境优美和谐,人情温暖,景色怡人。
然而大多人的立念都关乎本身喜好的权衡,绝大部分人心里都存在着潜在的个人意识,有时候以偏概全的侧面观摩,往往让事物的本身被质变,就算这不是廉价的调换,也是一次不合格的评审。
每个人的立场基本都偏向个人意识的距离,而资源与环境的论断还没有达到一种危机的风向,纵然给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人心也难达到一致的认同。
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群体的组合,貌似各自为营互不相干,实则都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只要有了彼此的维护,无论一个社会还是一个环境,才会有治安的稳定和人文的和美。
任何一种资源的流失都和人为的意识有关,任何一种环境的变迁都有人心的异化导致蜕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在可容千川百流,但不是无稽之纳,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刚在厚重正直,环境的和美需要采纳不同的建议斟酌进行改善。
人生存在一个社会的某个环境里,都有一个环境的资源共享,建立一种和谐,便是维系着一种安定平衡。
但从工业革命历史以来的人性分析来说,个人意识的膨胀,独立个体思想的无限夸张,无疑是制约资源维护的同步共识的心理因素。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资源错乱流失的悲剧。
个体与非个体的自身认识才是达成资源共享并维护的前提步骤,这关乎一个人对资源分配均衡的侧重,也是思想境界的区域。
2.2中国与环境审计2.2.1我们的环境审计现在环保法第6条明确写到,“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2.2.2中国环境审计概况2.2.2.1 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环境急需改善其一,我国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较迟,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尚未真正建立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不能正确对待;其二,公众对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其三,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时间迟,组织项目少,审计的领域主要以开展财政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为主,使得审计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较少,尚未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2.2.2.2法规不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缺乏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操作指南及相关评价标准尚未制定,导致资源环境审计可操作性较差。
资源环境管理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学科,影响环境质量及环境发展趋势的因素众多,在实践中涉及多个指标和标准才能科学地反映和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
2.2.2.3 审计实践经验欠缺,专业人才匮乏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经验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资源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需要涉及多学科,但目前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经济、工程类专业人员,缺乏资源环境审计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这势必削弱资源环境审计的作用。
2.2.2.4审计主体单一,其他审计力量参予度不高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社会审计组织的参与程度较低。
这就使得政府和审计机关只能把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已出现严重资源环境问题的项目中,不能体现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