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方法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方法和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农村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农村。下面是出guo的为你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方法和措施”,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内容都在出guo,欢迎关注与阅读。
通过实施农村环境项目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越来越多的乡村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等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笔者发现,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村民群众思想意识有待提高。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村民卫生习惯较差,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开展的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环境整治项目建成以后,使用效率不高,对于公共设施不予爱护甚至破坏,部分村民缺乏基本的公共卫生意识,随意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堆杂物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差距大,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置不均、经济性差。村、组、自然寨缺乏必须的垃圾清运车辆,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有的村寨虽然配置了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但运转和维护不到位,导致垃圾清运不及时,农村垃圾污水恶臭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运行费用得不到有效保障。重建设、轻管理情况没有得到改变,设计时只预算初建投资,没有预留运行、维护、管理所需经费。加上各县、乡财力比较薄弱,拿不出资金支付运行所需经费,极大影响整治项目使用效果。
四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乡村重视集中整治项目建设,却轻视长效机制的建立,往往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反弹。
针对上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单、小册子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宣传,组织群众代表参观已运行的环境整治示范工程,让其亲身体会到环保的益处,不断提高环境意识。
积极争取部门配合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工程中,要积极主动取得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组织职能部门整合资源,进行有力配合。比如,县财政局的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县交通局乡村道路建设改造项目资金,县林业局产业、绿化配套项目资金,县卫计局的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资金,使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达到综合整治的明显效果。
坚持多模式筹集经费,保障设施运行。鼓励乡村打开思路,多
想办法,既要凭借“外援”,充分利用各项奖补政策,又要做足“内功”,积极发动群众,充分挖掘内在潜力,采取政府补助、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等形式,建立起财政补贴、集体投入、群众捐款、市场化运作等多种融资模式,确保环保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加强对项目建设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按照
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立村级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县城附近的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县处理”模式;
少数偏远、有条件村寨可直接收集处理,防渗掩埋,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县城和城镇周边村寨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规模较大的村寨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相对集中的多
个村庄统一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连片治理;相对偏远、分散村寨建
设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确保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完善制度,建立环保设施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制定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处置制度》等。创新乡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等物业管理机制,定期清除垃圾、清扫公共场所、维护项目设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乡镇环保所机构编制问题,乡镇成立环保所,村寨成立环保队,村寨配备环保义务监督员和宣传员。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结合我村实际,将农村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农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 发展情况
**村位于**县**镇的东面,地处括**西端苍岭段山腰的丘间平畈,距**镇15公里,距**县城约45公里,海拔600多米,村舍呈点状散列,因处苍岭岧峣的“百丈岩”下而得名。全村设有5个村民小组,辖**、底坑、齐坑3个自然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279户,685人,多姓朱。全村耕地面积有491亩,林地面积有5916亩,主产水蜜桃、茭白、香榧。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村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河道、道路整治、屋前屋后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乡村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按村庄建设规划实施,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全村饮用水清洁卫生,饮用自来水的农户达到100%。
三、生活污水排放情况
随着我村经济增长,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尚未健全,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通过对家庭抽样调查,生活污水主要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沐浴废水和冲厕水。
四、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村内生活垃圾以厨房垃圾为主,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个别
地方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健全,收运-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池塘边、河岸边。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一处现象,给村民
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 * 。
五、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
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
增大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负荷,地表水因叠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质急剧下降。虽几经治理,但仍污染严重,水体严重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污染问题突出。
六、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
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村民的生存环境。
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