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学习古诗

合集下载

巧抓“诗眼”,细品诗歌——以统编版教材古诗为例

巧抓“诗眼”,细品诗歌——以统编版教材古诗为例

-073-2021年第33期(总第285期)摘 要:针对古诗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化、学生理解浅表化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带领学生品味古诗中的地名以及情思、双关、精妙之词,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语言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文素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谢海林(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竞潮小学,浙江 杭州 311215)巧抓“诗眼”,细品诗歌一、教学现状笔者发现,教学参考书上基本建议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学习两首古诗,虽然有其安排的理由,但是每个学校的学生基础不同,这从时间上就很难保证用一节课让学生把两首诗歌学得深入,特别是古诗的语言精练,很多字词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

在匆忙地串讲诗句意思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古诗词独特的意蕴和诗人丰富的情感,也很难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向深进阶。

二、应对策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阅读教学中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的方法来改进我们的古诗教学。

在古诗教学中笔者把这些重点字词叫作“诗眼”,诗眼是古诗中的点睛传神之词,是关键字词,是我们理解诗意、感悟诗歌意蕴的抓手,抓住这些字词进行理解就可以达到理解诗歌意蕴的目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操作措施(一)品“地名”之词在统编版教材中,有不少古诗中出现了地名。

这些地名看似平常,但如果结合这些地名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我们就发现,这些地名对于我们理解诗歌意蕴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抓住这些地名进行仔细推敲,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好友元二出使安西时的情景。

诗歌中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写情。

教师要深入地感悟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抓“阳关”和“安西”这两个地名。

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阳关”和“安西”这两个地方在哪里吗?咱们一起来看唐朝的疆域图。

怎样掌握学习古诗词技巧_学习古诗词

怎样掌握学习古诗词技巧_学习古诗词

怎样掌握学习古诗词技巧_学习古诗词怎样掌握学习古诗词技巧初中语文课本中,每册教材都有一个古诗单元,加上每周一诗,一学期要学二十多首古诗。

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对于主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积淀古典文化、提高鉴赏古诗能力很有意义。

那么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古诗、了解诗人、体悟意境、把握鉴赏要领。

一、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

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

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

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诗眼或词眼,以及特定的意象。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读”能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

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等多种类型。

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朓、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

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容。

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了解当时李白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就在诗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时,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当时诗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难了。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
二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记忆法来帮助记
忆和理解:
1. 朗读法:大声朗读古诗词,通过声音的节奏和韵律来加深记忆。


读时注意诗词的平仄和停顿,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图像联想法:将诗词中描述的景象或情感转化为图像,通过视觉记
忆来帮助记忆。

比如“床前明月光”,可以想象月光洒在床前的画面。

3. 故事串联法:将诗词内容编织成一个个小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串
联记忆。

例如《静夜思》可以想象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4. 关键词记忆法:找出诗词中的关键词或短语,通过关键词来记忆整
句或整段诗词。

如“春眠不觉晓”,可以记住“春眠”和“晓”这两
个关键词。

5. 分组记忆法:将诗词分成几个部分,每次只记忆一个部分,逐步完
成整首诗词的记忆。

这种方法适合较长的诗词。

6. 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记忆,可以是每天复习,也可以
是隔天复习,根据个人记忆习惯来定。

7. 应用实践法:将学到的古诗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写日记、作
文时引用,或者和家人朋友分享,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记忆。

8. 音乐辅助法:有些古诗词配有音乐,可以边听边记忆,音乐的旋律
可以帮助记忆诗词的节奏和情感。

9. 互动学习法: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学习古诗词,通过互相提问、讨论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10. 定期复习法:定期对已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习,避免遗忘。

可以设置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计划。

通过这些记忆法的结合使用,二年级的学生们可以更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古诗词,提高学习效率。

古诗词鉴赏中如何抓住关键词句?

古诗词鉴赏中如何抓住关键词句?

古诗词鉴赏中如何抓住关键词句?中国古代诗词⼤都篇幅短⼩,有学者⽤“闪电战”来形容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语⾔⾼度凝练、概括、含蓄⽽有跳跃性,因⽽,阅读古诗词千万不能⼀扫⽽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应该⼀个字、⼀个词地品读,边读边思考其寓意,⼒求还原诗词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关键的诗词句,迅速定位感情基调。

⼀.抓关键词1.情感词。

直接表明情感或者暗⽰情感的词语。

如:悲、喜、愁、苦、忧等。

诗词中的⼀两个词往往能揭⽰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词”,如果能抓住这些“情感词”,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准。

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也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词,它揭⽰出了诗⼈的孤独感。

“独⾏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也是情感词,表现出诗⼈的孤独和⽆聊。

2.修饰词。

指冷暖⾊调的形容词等。

“墨分五彩。

词含七情。

”冷暖是从⾊彩学的⾓度将词汇分为两⼤情感⾊系,⽤来体味诗词⽂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该深加体味。

3.表现景、⼈、事、物等特点的词语。

注意景的时令性以及景物本⾝的暗⽰性,⼈的动作⾏为的暗⽰性,特别注意描写⼈的细节性词语。

⼆.抓关键句关键句多指⽤典故句和诗词的尾句。

⽤典可以丰富诗词的内容,装点诗词的门⾯,增加诗词的意蕴。

诗词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把握⼗次的尾句,有利于把握诗词的主旨。

尾句和其他表明诗眼、词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词的主旨。

如:王维的《⼭居秋暝》最后⼀联“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就是诗眼句,⽽“留”字则为诗眼词,全诗要表达的对⼭⽔⽥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古诗词鉴赏中,抓住关键词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事半⽽功倍。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记忆法速记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记忆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这些内容。

以下是一些记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方法:1. 理解记忆法:首先,要理解诗词或文言文的含义和背景。

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好地记忆。

2. 分段记忆法:将长篇幅的文言文或诗词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记忆。

每段记忆熟练后再进行下一段,逐步推进。

3. 关键词记忆法:在每句或每段中找出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回忆整句或整段的内容。

4. 图像联想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转化为图像,比如描绘场景、人物等,通过视觉记忆来加强记忆。

5. 反复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但要注意语速和语调,以帮助记忆。

6. 故事串联法:将诗词或文言文的内容串联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

7. 首尾记忆法:先记住每句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再填充中间的内容。

8. 对比记忆法:将相似的诗词或文言文进行对比记忆,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深记忆。

9. 音乐记忆法:将诗词或文言文配上旋律,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记忆。

10. 定期复习法:记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复习来巩固记忆。

可以制定复习计划,比如每周复习一次,每月复习一次等。

11. 应用记忆法:在写作或日常对话中尝试使用所学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实际应用可以加深记忆。

12. 分组学习法: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测试和讨论,通过交流来提高记忆效果。

13. 利用工具:使用记忆卡片、手机应用等工具辅助记忆。

14. 情感投入法:在记忆时,尽量投入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更容易记住内容。

15. 睡前复习法:在睡前进行复习,因为睡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策略,从而更有效地记忆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穿越最佳路径步入诗意丛林——"点击"古诗词教学的四大"关键词"

穿越最佳路径步入诗意丛林——"点击"古诗词教学的四大"关键词"
的瑰 宝 , 此 , 学生 亲近 古 诗 词 , 因 让 师 :可 我 怎 么 感 到 这 不 仅 仅 只
可 谓 “ 的 事 业 、 的 工 程 ” 然 而 , 是 一 杯 酒 ,这 里 面 分 明 还 有 点 别 的 “ 及 林 间 自在 啼 ” 花 根 。 不
由 于 古 诗 词 在 教 材 中 所 占 比 例 甚 滋 味 !你 们 品 出来 了 吗 ?
在 家 常 的 古 诗 词 教 学 中 ,老 师

少 , 在题 材 、 裁 、 趣 、 蕴 等诸 且 体 旨 意
方 面 毕 竟 有 别 于 一 般 课 文 , 因 此 老
生 : 出来 了 , 悲 伤 的 滋 味 。 品 是
送 别 你 的朋 友 , 落 实 的 ,不 少 教 师 甚 至 还 会 让 学 生 这
情 的 老 师 们 ,却 常 常 在 教 古 诗 词 时 读 , 着 乐 曲 曲 调 来 唱 , 这 两 种 混 直 气 壮 的 步 骤 。 用 于 永 正 老 师 的 话 和 把
仅 满足 于 “ 通 ” 读 。不 少 课 都 有 一 个 在 一 起 就 叫 做 一
奇 怪 的现象 , 即前 十 分 钟 书 声 琅 琅 , 叫 吟 ? 就 是 半 读 半 唱 。 诗 是 情 感 讲 学 生 不 懂 。 且 看 于 老 师 在 上 《 》 也 吟 ” 草 而 后 三 十 分 钟 则 书 声 寥 寥 。 学 生 一 最 丰 富 的 体 现 ,吟 诗 是 自我 陶 醉 的 时 的 做 法 :
的语言 无 疑更艰 深古 朴一 些 , 因此 ,
中 尚 能 注 重 朗读 指 导 、 做 到 以读 悟
师 : 同 学 们 ,按 照 平 仄 规 律 来 “ 解 字 词 、 通 文 句 ” 是 一 个 理 理 疏 应

古诗词鉴赏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是同学们在初、高中阶段要掌握的能力,也是比较难的一个能力要求。

有许多同学在这方面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本刊特邀上海市光明中学高级教师李新从古诗词鉴赏的若干个关键词入手,为同学们介绍一些鉴赏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1知人论世【知识导航】鉴赏古诗词,要做到知人论世,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懂读透具体作品。

比如,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了解了杜甫其人及写作此诗的背景,就有助于读懂读透它。

杜甫,具有治国的理想。

其诗,往往与反映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

《春望》作于“安史之乱”这一特殊时期。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感时伤别,连本无情感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感时伤别,与诗人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相近,所体现的诗风也是沉郁顿挫。

知人论世,要求鉴赏者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

唯其如此,才能由“知人论世”而读懂读透作品。

在具体鉴赏时,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作者,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要尽可能调动我们平时的积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不少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老师在教学时会对他们的身世、思想及创作风格有所介绍;对于我们不熟悉的作者,命题人往往会提供一些注释,有时作品前面会有一段小序,帮助我们对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些都是我们解题时特别要关注的。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1、注意诗的题目。

2、抓住关键词(句)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重难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重难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重难点梳理一、古诗词鉴赏在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古代文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1. 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来学习古诗词。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赏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2. 古诗词的常见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学生需要学会辨认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3. 名句的赏析名句是古诗词中的精华部分,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道理。

学生要学会细读并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二、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和其他阅读材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 抓住关键词在阅读理解题中,学生要注意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指向答案,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对解题至关重要。

2. 按顺序寻找答案有些阅读理解题目是按照顺序出现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按顺序进行阅读,从中找出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事实细节进行查找。

3. 理解上下文有时,阅读理解题中的答案可能并未直接出现在文本中,而是需要通过推理或者从上下文中推断得到。

学生要学会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找到正确答案。

三、写作技巧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的写作技巧包括作文的结构、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1. 合理安排结构作文的结构要有层次感,包括开头、承接段落、中间段落和结尾等。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连接词和过渡词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2. 特定的写作要求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求,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学生需要掌握每种写作类型的特点,且在写作时恰当运用相关知识和技巧。

3.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技巧

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技巧

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技巧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背古诗三首的一些技巧:
1. 了解诗意:在背诵古诗之前,要了解古诗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划分节奏:古诗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划分好节奏后,读起来会更加顺口,容易记忆。

3. 寻找关键词:每首古诗都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记忆。

在背诵时,可以特别注意这些关键词。

4. 多次重复:重复是记忆之母,多次重复背诵可以帮助你记住古诗。

5. 联想记忆:将古诗中的景象、情感与生活中的事物、经历相联系,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6. 尝试回忆:在背诵过程中,不时地尝试回忆整首诗的内容,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并巩固记忆。

7. 听录音或音频:可以听一些古诗的朗读或音频,这不仅可以帮助你熟悉古诗的韵律,还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8. 配合讲解:如果有条件,可以听一些古诗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记忆。

通过以上技巧,相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背诵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_(2)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_(2)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导语】“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以下是©<达达文档#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画面引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古诗词主题关键词顺口溜

古诗词主题关键词顺口溜

古诗词主题关键词顺口溜古代汉语有着许多妙不可言的文学艺术。

其中,古诗词尤以活泼多姿、深刻韵律、抒情优美而称得上是文学之佳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至今仍然受到众多欣赏者的喜爱。

雪消梅疏春无言,春晓月影正斜斜。

墙外春色似醉人,斜阳照莺声落花。

满山桃李把春装,一枝桃花醉春风。

桃李幽香早春静,桃花娇艳吐晚间。

芙蓉出水湿青衫,荷叶盖头泛青沙。

青衫红裙金臭袂,缠绵情把心缠扰。

春雷震动江山色,春华繁花满芳菲。

江山万里春满国,红艳芳菲犹不尽。

柳梢青青拂江边,芳草浅浅走马钱。

轻舟已过万重山,青山夹道意何全。

霜叶换芳菲晚日暮,落花雪中拥宿灯。

金屋银锁千重叠,玉山玲珑把宫花。

叹情别离江边村,泣愁初心受秋风。

林花何处把心催,月影沙洲待残红。

大江东去浪淘尽,小洞天上月色阑。

梦断浮云亦无恙,一曲回首忆青山。

离歌时常有归思,春节里唱醉故乡。

旧梦萧瑟唤江水,开门觅友待春光。

从古诗词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美丽自然领域的热爱,以及对于以美丽的手法来唱咏家园之情的美好意境。

古诗词不仅以迷人的韵脚、抒情的文字书写,还在其中塑造出不可复制的诗意,将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和感悟,深深地展现给当今人,让当今人给古诗词以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许多古诗词都有一个很明显的主题关键词,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自然美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表达对爱情的热情和思考。

几千年来,这些诗歌的题材也演变了很多,但是这些主题关键词以不同的顺口溜形式展现,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在思考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人所编写的诗句的魅力。

比如山路绿荫:“山穷路曲折迢迢,绿树村边照古径。

”比如雨夜吟:“夜深枝头随雨滴,酒家灯火照湖山。

”比如春日田园:“早谷禾稻夹城郭,春风草木似碧流。

”比如游子思乡:“桃花流水酿酒酒,江山犹如故乡春。

”比如好月圆:“花枝招展随秋风,月下笙歌尽夜长。

”有一种比古诗词更加现代的文学形式,即顺口溜。

顺口溜是一种带有朗朗上口的旋律节奏,它在古典文学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因其流畅易记、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古诗教学应抓住三个关键词-古诗关键词

古诗教学应抓住三个关键词-古诗关键词

古诗教学应抓住三个关键词:古诗关键词由于古典诗歌离我们年头较远,加上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使得古诗教学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需指导学生在“读”、“品”和“悟”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反复品尝,让他们自然而然步入诗的意境,最终悟出诗歌中的意蕴,获得思想的启迪,到达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读”。

富有“音乐美”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织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

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展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自由读、背诵……。

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

如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当然,无论采纳什么样的诵读方式,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展科学的诵读指导。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爱好,而且为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二、“品”。

富有“意境美”是古诗的又一特点。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是一种感性的形象,它须要感性观照和情感的体验。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就是诗的“意境”。

要想进入诗歌的意境,必需引导学生学会品尝诗歌。

“品”即让学生深化地对古诗进展读解和情感体验,披文入情,由浅入深,因形体会。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宏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高雅。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在诗词丛林中徜徉——点击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在诗词丛林中徜徉——点击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尽致。
二 、 象—— 羽翼 扇 动 , 想 直抵 肺 腑心 灵 , 直 达诗 词本真 意蕴
1 象 促 字 词理 解 . 想 古 诗 词 教 学 中 的 词 语 教 学 一 直 都 被 看 做 “ 肋 ” 软 。
那 么 , 古 诗词 教 学 中 如 何 “ 想 ( 象 )呢 ?窦 桂 梅老 在 推 想 ”
中 品味 诗 词 的节 奏 美 , 抑 扬 顿挫 中渐 人 诗词 情 境 。 在

三 、 接—— 珠 联璧 合 , 富 文化 内涵 , 链 丰 丰 润 诗词精 神滋 养
1 接 在 背 景 不 明 时 . 链
大 多 数 诗 词 内容 与 小 学 生 的认 知 水 平 相 差 较 远 , 制 约 着 学 生 对 古 诗 词 的 阅读 与 理 解 。教 师 不 妨 为 学 生 提 供 与 该 诗 词 有 关 的 背 景 材 料 , 展 学 生 的 文 化 视野 , 拓 为 学 习诗 词作 知 识 铺 垫 。当 然 , 料 的填 补 在 一 定程 度 资
应关注 “ 读 ”“ 象 ”“ 诵 、想 、链 接 ” 关 键 词 。下 面 , 者 择 等 笔 要 浅 谈 古 诗 词 教 学 中 的 几 点
策略。
生诵读文本。如王 自文老师在《 独坐敬亭 山》 的教学中 ,
引导 学 生 聚 焦 李 白与 敬 亭 山这 一 人 一 物 ,想 象 二 者 深 情 对视 时 的对 话 。在 此 基 础 上 , 引导 学 生 对 文 本进 行 回 环 复 沓 的 诵读 , 在逐 层 推 进 中 , 生 的感 受 得 以深 入 。 学 3 象促 情 感提 升 . 想 教 学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 诉 ” 更 多 的 是 学 生 自己 的 告 ,
两者共生 。戴建荣老师在执教《 送元二使安西》 一改 时,

《暮江吟》教学反思(精选)

《暮江吟》教学反思(精选)

《暮江吟》教学反思《暮江吟》教学反思1一、设计理念积极创设情境,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始至终坚持学习兴趣和探求热情,充沛激发学生的潜能;充沛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战略,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不时加强语言积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设计特色通过“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鼓励学生复习平日积累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古诗内容时,采用“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提出自身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学法指导;采用“闭上眼睛用心听,想像古诗画面”的方式,鼓励学生畅谈自身对古诗的理解。

“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美读”,背诵古诗自然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大胆采用“学一首古诗,放一首古诗”的教学方法,积极设计“学古诗挑战赛”反馈形式,在由易到难的“三星题――四星题――五星题”设置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补充,体会合作学习和相互竞争的乐趣;“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向你推荐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拓展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懂得借月抒情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更好地激发课下搜集查阅资料和了解明月诗句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流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古诗的学习来自于平日知识的积累。

“看图猜、背古诗”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动身,拉近了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暮江吟”就表示歌咏黄昏江边的美景。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17课的古诗三首笔记
一、《望天门山》
1.作者:李白
2.主题: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3.重点词解:中断、至此、回、出、日边。

4.诗意:第一句写天门山,第二句写江水,第三、四句写行船的
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背诵技巧: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1.作者:苏轼
2.主题:赞美西湖美景。

3.重点词解:潋滟、空蒙、奇、西子、淡妆浓抹。

4.诗意:前两句写西湖水光山色和晴雨多变的景象,后两句用拟
人和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背诵技巧: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联想记忆。

三、《望洞庭》
1.作者:刘禹锡
2.主题: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3.重点词解:和、潭面、镜未磨、遥望、白银盘、青螺。

4.诗意:第一句写湖光秋月相映成趣,第二句用比喻的手法把潭
面比作未磨的铜镜,第三、四句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
比作青螺,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秋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背诵技巧: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联想记忆。

以上笔记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

同时,还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理解和记忆古诗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古诗的精髓和韵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古诗三首》(六上)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古诗三首》(六上)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古诗三首》(六上)文本教学解读本单元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明确清晰,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才有说服力”,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大地在心’环保倡议活动”。

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精读课文,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其中《浪淘沙(其一)》描绘了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春》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江南春景,《书湖阴先生壁》描绘了湖阴先生家清幽闲适的居住环境。

虽然三首古诗都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自然景色,但非要把这三首古诗归到“环境保护”的主题中,着实有点牵强附会,介于上述想法,笔者没有把本课归到大单元教学里,而是采取了独立的单篇教学。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山,到处莺啼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水村山郭酒旗风”,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

“四百八十寺”是一个虚数,直言佛寺数量众多,勾连了历史上江南地区佛教盛行的风貌。

“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这句的意思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

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分享:轻松背诵古诗文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分享:轻松背诵古诗文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分享:轻松背诵古诗文
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一、掌握关键词并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二、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三、整对联背诵法
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关键词学习古诗
---------《夜宿山寺》教学片断及反思教例:
在弄清诗歌题意、了解作者后。

教师:(出示挂图):这个山寺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很高。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老来的?
学生1:山寺建在高山上。

寺顶都伸到云里去了。

学生2:山寺有三层,显得很高。

教师:是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读后说说你从诗中中的哪里感受到山寺的高?
学生自由读,思考。

学生1:我从“危楼高百尺”感到山寺很高。

教师:“危楼”是怎样的楼?
学生:很危险的楼。

教师:“危楼”在这儿不是指很危险的楼,而是说楼很高。

你能把它的高读出来吗?
学生试读第一行,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2:我从:“手可摘星辰”感觉到山寺很高,在这楼上手都可以摘到星星了。

教师:说得好,你能把很高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个别试读,齐读。

学生3:我从“不敢高声语”感觉到山寺很高。

教师:“不敢高声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存3:就是不敢大声说话。

教师: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
学生3:因为怕惊动天上的仙人。

教师:多高啊!站在山寺上都不敢大声说话,都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了。

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个别学生试读,然后比赛读。

教师:齐读古诗,读出山寺的高。

学生齐读。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在这四行诗中,只有哪儿直接写了诗的高。

学生:“危楼高百尺”。

教师:是的,就只有一委直接写了山寺的高,其他三行都间接写的。

这首诗虽然只有20个字,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山寺的高,你们佩服李白吗?
学生:惊讶地:佩服。

教师:我们也要向李白学习,在描写一个地方的景色时,可以直接描写景色怎么美,还可以从侧面描写,比如说看景色的人怎么被陶醉了。

反思: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没有按传统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解释,而是
抓住关键词“高”,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理解了诗意,又体会了诗歌的意境,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在学习完古诗后,我又向学生渗透了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势爱古诗、喜爱大诗人的感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