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秋天》教学实录
《秋天》教学实录一、联系生活,初识秋天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们找到秋天了吗?(师出示学生画作)生:我在外公家旁边的一片树林里发现树叶黄了。
生:我在外公家发现柿子红了,柿子树的叶子掉了下来。
生:我在田野里发现南瓜、玉米都成熟了。
生:有一首赞美秋天的诗《山行》。
师:我们看到了秋天,感觉到了秋天,还从古诗里读到了秋天,一起来写写“秋”“天”这两个字。
(师板书:秋天。
提示:“秋”左边是个“禾”字,右边是个“火”字。
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题目就叫《秋天》。
(出示)师:除了《秋天》这个题目,课文是由一个一个的自然段组成的。
什么叫自然段呢?(出示学习小提示: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师:比如说,第1自然段前面有两个空格,我们可以标上序号①,表示這是第1自然段(演示第1自然段前两个空格,标上①)。
请你打开课本,找一找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在哪里,像老师一样标上序号。
(生寻找自然段,标序号,师巡视指导。
)师:有同学找出了第2、第3自然段,你找对了吗?找错的马上改过来。
这篇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课文,有的是一个自然段的,有的有好多个自然段。
师:想读课文吗?(出示:读正确,读通顺)读正确,就是要读准字音。
读通顺,就是要把词语连在一块儿读,不能添字,也不能漏字。
先仔细听老师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自由读。
)【评析:陈老师在课前安排找秋天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联结。
对课文的认识,尊重学生的零起点,通过指出要点、示范引领、鼓励尝试,学生初步建立了自然段的概念和对朗读课文的初印象。
】二、分类识字,发现偏旁师:课文里藏着很多生字宝宝,它们排着队来找我们了。
(出示:大个)请一个小老师带大家拼一拼。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大”和“个”的字形?生:“大”是一个“人”字加一横,“个”是一个“人”字加一竖。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熟字加笔画的好办法。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王燕(一)课前热身——猜谜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叫做“听儿歌猜季节”。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这是哪个季节呀?你说。
生:冬天。
师:冬天雪花飘,再来一首。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这又是哪个季节?你说。
生:秋天。
(二)初步感知秋天变化师:哎呀,秋天红叶落。
当我们看到红叶满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秋天来了。
那么,你还从哪里知道秋天来了?你说。
生:因为秋天大家都在加衣服。
师:你从生活中感受到了秋天,真好,还有谁说?你来。
生:秋天的天空会变得蓝一些。
师:秋天的天空多么蓝呀!你来说。
生:而且秋天的叶子也会黄。
师:啊,你观察到了秋天的植物。
你来说。
生:秋天的时候,大雁往南飞了。
师:你观察到了秋天的自然现象,我们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会观察秋天,那就让我们走进秋天的课文吧!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认识课文师:看,这就是我们的课文,《秋天》是课题,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1、秋天)“秋”是一个生字,“禾”“火”一碰就是“秋”,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我们在这里写个“1”,表示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呀?那个男生你来读。
生:1、秋天。
师评价:字音读得很准,还有谁想读?好,你来读。
生:1、秋天。
师评价:字音读得准,声音还很响亮呢!全班一起读题。
师:老师很喜欢秋天,我想把这篇课文读给你们听听,好吗?和我一起,拿起书,翻到54页。
(师范读)师:你们想读吗?生:想。
师: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吧!(生读,师提示自己读自己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师:大家再来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课文里面有2个空格。
师:你真会观察发现,真不错。
听一听我们的快乐小伙伴,他是这样说的。
(ppt配音“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看,“天气凉了”前面有2个空格。
《秋天》优质课名师教学实录
《秋天》优质课名师教学实录一、唤起生活经验,找准学习起点师:同学们好!现在已是秋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秋天》,请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课题。
生:(读课题)《秋天》。
师:说说你了解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生:秋天有点儿凉。
生:也有点儿热。
师:我们这里的秋天早晚很凉,不过这几天中午还是很热。
你能把话说得再完整些吗?生:秋天的中午还有点儿热。
师:秋天除了天气变凉了,特别是早晚的时候,还有什么特点呢?生:秋天的树叶黄了。
生:有的叶子红了。
师:谁能把他们两个人说的话合起来说,秋天的树叶有的……有的……生:秋天的树叶有的黄了,有的红了。
师:同学们太棒了,不仅说出了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还描述了落叶的样子,真是善于观察,会表达。
秋天还会有什么特点?生:秋天花开了。
生:老师,他说的不对,春天才开花呢。
生:秋天就是有花开,我们小区的花就开着呢,我看见了。
师:春天里百花开,春天是花绽放的季节,但也有一些花秋天开,比如秋菊;还有的花在冬天开,比如梅花;还有一些花从春天开到秋天,所以大家最好说清楚秋天看到的是什么花开了。
生:秋天,地雷花开了。
师:加个“还”字,把“了”换成“着”,因为这种花春天就开了。
生:秋天,地雷花还开着。
【评】教师抓住契机进行点拨,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规范说话的能力,让课堂有生成,学生有成长。
师:人们常说春华秋实,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到处瓜果飘香,你们一定发现了吧!能说说你们见到的情景吗?秋天的天空又有什么变化呢?生:秋天会下雨。
生:秋天下雨还刮风。
师:秋天下过雨后天气会更凉些,一场秋雨一场寒,你们能用心观察体会,谁还有发现?看看外面的天空,有什么感觉?生:天很蓝很蓝。
师:还可以怎么说?生:天蓝蓝的。
生: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
生:老师,没有白云。
师:是啊,今天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
不过,有时候会飘着雪白的云朵。
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你再说说吧。
生:有时天空蓝蓝的,没有一丝白云。
有时蓝蓝的天空会飘着雪白的云朵。
课文《秋天》的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秋天》的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板书:秋天小鸟图:蓝色;小牛图:金色;小鹿图:红色教学过程:一、揭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文《秋天》,秋天是怎么样的.,它有些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是、蓝色、小牛、金色、山、田野、火红火红指名读,开火车读,集体读。
3、让学生带着以上生词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一句话:1、指名读,集体读。
2、提问:小朋友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些什么?师板书:蓝色。
3、再看图,认识“晴朗的天空”。
4、指导朗读:“蓝色”、“碧蓝碧蓝要重读。
三、同法学习第二、三、四句话。
四、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秋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秋天的田野是金色的,秋天的枫叶是火红的,那么我们小朋友生活在校园里,我们所见到的校园秋天有些什么特征?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说出秋天的特征。
2、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填空:秋天的天空是()。
辽阔的田野是()。
满山的枫叶是()。
2、复习生字,找朋友游戏。
五、作业。
指导写字。
2、课文《秋天》的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诗歌《秋天》(板书)。
那看到秋天这两个字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出现一幅画面,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吗?生:我喜欢秋天,因为菊花盛开了,叶子变黄了,是个金色的季节。
生:秋天果实都成熟了。
师:是啊,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收获的季节。
现在周老师就带大家到秋天的田野上去看一看,再次领略秋天的迷人风光。
(播放秋天田野视频录象)师:大家刚才欣赏的是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秋天的美丽,那我们的儿童作家王宜振先生看到秋天田野的美丽景象后忍不住有感而发,也用他手中的笔描述了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诗歌《秋天》。
师: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轻声地问自己,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秋天,你认为“秋天是个(……)的季节。
”生:师:真不简单,读书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宝贵的,而且我们只读了一遍就能把七个小节的诗歌概括成一个词语,这叫会读书!但是,这样读书对学习语文、对欣赏诗歌、对感受秋天还不够。
我们必须走进语言文字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读出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师:这就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读书方法——诵读想画面。
我在这样品读诗歌的第二小节后,有了和大家不一样的感受:活泼可爱、香气袭人(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师:周老师读书有个习惯,遇到好的诗文喜欢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并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一些笔记。
大家看看,能猜猜我为什么在“打滚”等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吗?生:我想老师是喜欢这几个词语。
生:我认为老师在读这几个词语时觉得秋风想个调皮的孩子,因为我发现你在旁边做了批注:秋风像个调皮的孩子,活泼可爱。
师:那这里的“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老师想提示大家,我们读书不仅要读眼前的文字,还要注意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合加深理解。
所以在我被桂花的香气陶醉的同时就想到了这个民间俗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说的一点都没错啊!师:刚才我们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
《秋天》教学实录
蛙声一片”对应的是第一诗节 。这句 诗表面上写的是夏天 ,实际却写出对 秋天丰收情景的展望 , 这与第一诗节 中的 “ 饱食 ” 、“ 肥硕 ”等词表现 出 来对秋天的喜悦之情是一致 的。
生2 : “ 竹喧归 浣女 ,莲 动下渔
师: 正确 ,还有吗? 生2 :还有 “ 背篓 ” 、 “ 竹篱” 、
“ 瓜果 ”
师 :找得准 确,这些确实 是极具 农家特色的物品。 生3 :“ 露珠” 、 “ 幽谷 ” 、“ 伐 木声 ”说明这是一个 山区的农 家。 师 :看书真仔细 ! ( 课 件显示 ) :露 珠
篓 瓜果 幽谷 背
第一诗节) ( 简略讲 解节奏 和重音) 师:大家听一 听第 一诗节 录音 , 看看是 不是应该这么读。 ( 播放 第 一诗 节 无配 乐 朗读 录
会动听。 ( 课件 显示 已划好节奏 和重音 的
生3 :第三诗 节 中的秋天梦寐 在 牧羊女的眼里 。 ( 课件显示秋天的三幅画面) 师:这三节诗描写的三幅画面与 这三句古诗的情感是相对应 的,你觉 得那一节对应那 一句古诗? ( 课件显示)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稻花香晨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 片
生1 : “ 稻 花香里 说丰年 ,听取
( 学生齐读第一节 )
师 :大家读得已经不错 了,要想 读得再好一些 , 就需要加深对诗句 的 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我们这节
诗的秋在哪里了? 生 :农家里 。最后一句说 “ 秋天
栖息在农家里” 师: 还有哪里可以看出? 生1 : “ 稻香” 、“ 镰 刀” ,农 民用
教 学 方 案
何 胜 锋
《秋 天 》 教 学 实 录
一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课文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欣赏短片,看完短片后告诉老师,短片为我们所呈现的是哪一个季节?看完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或者谈一谈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秋天的词语)2、秋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秋水长天,让人们感觉非常的舒服;同时,她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实累累,秋桂飘香,让人们体味到收获后的喜庆。
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也非常喜欢秋天,下面我们将要走进课本,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到底是怎样的。
二、整理感知,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并且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象和丰收景象)2、出示生字。
A、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内容的?)B、脚印儿稻穗儿蝉声儿牛儿羊儿红着脸儿(指导读好儿化音)C、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理解“羊肠小路”“柔韧”“井井有条”的意思)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走进诗歌中,想一想划一划,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4、(指名读诗歌)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5、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些什么?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老师也诗性大发,想在这里吟诵几句。
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们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老师创作的怎样?2、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诗歌,谈谈你的感受。
第1课《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的农作物和农业活动:了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认识常见的秋季作物和农业活动,如收割稻谷、采摘果实等。
-秋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掌握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
-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词语: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述秋天的词语和句型,如“金秋时节”、“层林尽染”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秋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树叶变色、候鸟南飞的原因,我会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详细解释。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秋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秋天的农作物、农业活动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树叶变色的过程,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秋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秋天的变化?”比如,树叶变色、天气变凉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秋天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象。秋天是季节变化的重要时期,其气候特点是温度逐渐降低、湿度适中、风力加大等。这些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等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和候鸟,了解秋天对它们的影响,以及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
2.教学难点
-气候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湿度、风力等气候概念,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生活体验来加深理解。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
学生反馈
学生1
我觉得这节课学到了很多关于诗歌的知识,特别 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这对我很有启发。
学生2
我对诗歌的意象和语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 会了如何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能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 诗歌了,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下节课预告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著名 诗人的诗歌,深入了解不同诗人
总结词
拓宽学生思路
03
总结词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05
02
详细描述
学生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需要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04
详细描述
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问题,Hale Waihona Puke 互启发,拓宽思路,培养 创新思维。
06
详细描述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和想法,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 能力。
语言特点
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如简练、生动、形象等, 以及这些特点对表达主题 思想的影响。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
讲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如“ 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首 歌”,并分析它们在表达主题思
想中的作用。
拟人
讲解诗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如“雁 儿在天空中写诗”,“落叶在空中 跳舞”,并分析它们在表达主题思 想中的作用。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详细描述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词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详细描述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共 同探讨问题答案,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1 / 6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秋天》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今天阳光明媚,又是美好的一天,向窗外望一望,秋天已经来了很久,现在请拿出笔,写写你今天眼中的秋天,或者你曾经眼中的秋天。
学生写作,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教师巡视,发现合适点拨的例子。
学生黑板例子: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优美,老师可以把黑板上这位同学的文字变一下魔术,使它从散文变成诗歌: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xx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xx,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形式上看,诗歌和散文的最大不同是,诗歌是——生:分行的!2 / 6师:是不是分行的,就叫着诗歌呢?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样式,不仅在于它的分行分节所造成的的节奏感和错落感,还在于诗歌的语言的精美含蓄的。
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把这首“诗”变成真正的诗。
学生和老师字斟句酌,形成如下结果:秋天,是落叶的舞台当xx飘落便感觉自己也生出了翅膀在空中舞蹈褪去稚嫩的面孔换上深沉的模样秋天,不是凋零而是成熟。
师:我们xx诵读一遍。
生xx诵读。
师:变完这个魔术,老师还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叫着“秋天大汇聚”,因为我刚才看的时候,发现了同学们的秋天惊人地相似。
请写了“秋天来了”的同学举手!十几个人举手。
师:再请写了“枫叶红了”的同学举手! 十几个人举手。
师:最后请写了“树叶落了”的同学举手! 二十几个人举手。
3 / 6师:我再给你们加上一个结尾,就成了一首绝妙的打油诗:“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树叶落了,我的诗写完了!”同学们看,你们的思维多么雷同啊。
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太缺少观察和思考了。
那么,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
《秋天》课堂实录
《秋天》课堂实录一、说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生1:我认为秋天是金黄色的。
生2:我眼中的秋天是喜悦的,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生3:我认为秋天是凄凉的,秋风一吹万物都凋落了。
生4: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凉爽。
师:秋天在同学们眼中是多变的,在老师的眼中秋天是优美的,多姿多彩的。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走进这五彩缤纷的秋天。
(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树林、农家、山谷、高山、河流、红叶、菊花等)生:边欣赏图片,边称赞惊叹。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别样的秋天。
二、预习检测师:多媒体出示何其芳资料(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
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使用的文学样式。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所以,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生:了解作者资料。
师: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生:准确朗读三、读秋师:范读诗歌(配乐《雨的印记》)师:同学们听的很投入,你们想不想展示自己呢?生:想师: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生:自由朗读师:请同学们朗读展示,每个同学读一节诗。
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品评。
刘鑫博读第一节,梁鸿岩读第二结,许睿泽读第三节诗。
生1:我喜欢刘鑫博的朗读,她读的很有感情,很投入。
生2:我喜欢许睿泽的朗读,他的停顿很恰当。
但声音不够洪亮。
生3:梁鸿岩的朗读声音洪亮,感情投入。
师:同学们的品评很全面,这三名同学读的各有千秋,感情很饱满。
但有的诗句感情把握的不是很到位,例如“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一句句末是问号,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
老师再来范读这个句。
师: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感情全班朗读诗歌四:品秋师:我们在何其芳的诗中读到了秋之美,我们接下来仔细的去品一品这其中的美。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秋天》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秋天》教材解读:《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
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
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设计理念:“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
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初步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 初步感受诗人对秋天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学习第一节,体会出秋天太阳和空气的宜人特点。
流程设计:一、诗文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疏通词语三、走进秋天,感受秋景四、指导写字,临写入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一、起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
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天》课堂实录(通用13篇)
《秋天》课堂实录(通用13篇)《秋天》课堂实录篇1师:我国闻名女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悲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
但是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颜色,丰收喜悦。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师:信任大家已经都预习过了,那现在谁情愿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呢?(生都低头不语)这么大方么?那好吧,咱们大家一起推举一个同学来给我们朗读好吗?大家看推举谁比较好呢?生:许悦!师:我就知道你们要说她的名字!(大家笑)大家认真听有没有读正确。
好,开头吧!(许悦朗读,师生共同仔细听。
)师:许悦的朗读里老师听出了三处错误,你们找到没有?生1:她的“满披”读成了“披满”。
师:对,听得很认真,那还有没有呢?生2:其次节里的“枯见石”,她念的是“枯而见石”师:哦,多了一个“而”字。
生3:还有,“乌桕叶的影子”这里她漏掉了“叶”字。
师:大家都很仔细地在听。
许悦刚刚的朗读重音停顿都还把握得不错,就是语速还微微快了一点。
现在请全班同学齐读,一边读一边思索:诗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生齐读)师:嗯,感情很到位,我都忍不住要被沉醉了。
现在谁能告知老师,你觉得一共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试试看能不能用比较美丽精练的语言把它归纳出来。
生1:农舍丰收图。
师: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是农家丰收?生2:肥硕的瓜果。
师:很不错啊,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词。
生3:渔家打鱼图生4:渔船归泊图师:那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情呢?生:早晨,从冷雾可以知道。
师:第三幅图画要归纳略微难了点,老师提示一下,这一节的仆人公是谁呀?生:牧羊女,是秋天牧羊女图。
师:预习提示上说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生1:有“镰刀”,还有“瓜果”师:嗯,不错,是秋天乡村才有的景物。
其他同学呢,找到没?生2:“稻香”生3:“渔船”生4:还有“牧羊女”“牛”“草野”“蟋蟀”师:嗯,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全部这些画面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呢?生1:对秋天的宠爱。
《秋天》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课前学生唱歌二、导入师:描绘秋天,你会选择哪些景物、词语?生1:秋高气爽。
生2:叶子下落。
生3:菊米飘香。
生4:肥硕的果实,叶子由绿变黄。
三、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师:你们认为读得怎样?生1:“青鳊鱼似的乌桕叶”读得不整齐。
生2:没有感情。
生3:“丁丁”读错字音。
师:我们该怎样朗读这首诗呢?请看导读:“……深情絮语”(“深情”就是“有感情”,“絮语”就是“轻声诉说”)四、闭上眼睛,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师:听了这首诗后,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1:肥硕的果子:桔子、苹果。
生2:露珠披在荷叶上。
生3:一片金黄色的稻田。
生4:绿油油的草野。
生5:芦苇在微风中摇晃不定。
生6:一条清晰的小河。
生7:渔人捕了很多青鳊鱼,脸带微笑。
生8:湖面上飘着一条条渔船。
师:“飘”字用得好。
生9:小河里有许多美丽的小鱼。
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品味语言:你觉得哪些诗句美,美在哪里?或看到了什么?(可以边独立思考边写)生1:1、2句露珠很美,伐木声很优美,环境清静。
“满披”、“丁丁”、“飘出”用得好。
师:“丁丁”为什么用得好?生:用声音来表现静。
师:“飘出”能否改成“传出”?生:不能。
因为“飘”有“轻轻地、慢慢地”的意思,更能体现出清静。
学生齐读这两句。
生2:3、4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丰收的好季节,有肥硕的瓜果,“饱食”说明镰刀割稻谷割得很多。
学生齐读这两句。
生3:9、10句“轻轻”写出了渔人:依依不舍、看风景(描述:岸上长着芦苇,湖里游着小鱼,湖面上飘着小船。
),渔人不忍打破幽静的气氛。
学生齐读第二节,抽读“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一句,再齐读。
生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小鱼在捉迷藏。
生5:“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读这两句。
师:谁在吹笛?生齐答:牧童。
生6:3、4句吃穿不愁,为农民带来幸福。
生7:11句蟋蟀在跳来跳去。
师:有没有听到过蟋蟀的声音?生8:12句水清、浅,鱼往上跳。
小学语文作文《秋天》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作文《秋天》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同学喜欢秋天因为可以品尝到成熟的水果,有的同学则喜欢秋天因为可以欣赏到漂亮的景色。
比如,树叶变红、白浪河两边的绿化带里开满了红、紫、白色的花。
但是也有同学不太喜欢秋天,因为会被蚊子咬。
不过,我们可以从秋天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比如和家人一起秋游、去公园采摘苹果、品尝柿子等等。
今天的课堂,我们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先来积累一些秋天的好词佳句。
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好词,比如层林尽染、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景色宜人、XXX、秋雨绵绵等等。
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秋天的词语,我们可以进行词语记忆大赛,看谁记得最多。
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分享了自己搜集到的秋天佳句,比如“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等等。
这些佳句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
最后,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关于秋天的信息和感受。
让我们一起写出一篇生动的《秋天》的文章,描绘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景象。
师:在这篇短文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生:我最喜欢的是“XXX花开了,红的、黄的、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牵牛花吹着快乐的小喇叭向人们宣告秋天到来的消息。
”我觉得这句话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牵牛花的颜色和形状,就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在吹奏着快乐的音符,向人们宣告秋天的到来。
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牵牛花比作小喇叭,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牵牛花的美丽。
还有没有其他的比喻句呢?生:“鸡冠花也开了,像一个个鲜红鲜红的鸡冠,美丽极了。
”师:没错,这句话也用了比喻的方法,把鸡冠花比作鲜红的鸡冠,让我们更加形象地感受到了它的美丽。
除了比喻,还有一种修辞方法叫做拟人,你能找到文章中的拟人句吗?生:“各色的菊花在秋风里快乐地舞蹈。
”师:对,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方法,把菊花比作跳舞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菊花在秋风中欢快的舞蹈。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秋天》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今天阳光明媚,又是美好的一天,向窗外望一望,秋天已经来了很久,现在请拿出笔,写写你今天眼中的秋天,或者你曾经眼中的秋天。
学生写作,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教师巡视,发现合适点拨的例子。
学生黑板例子: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优美,老师可以把黑板上这位同学的文字变一下魔术,使它从散文变成诗歌: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形式上看,诗歌和散文的最大不同是,诗歌是——生:分行的!师:是不是分行的,就叫着诗歌呢?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样式,不仅在于它的分行分节所造成的的节奏感和错落感,还在于诗歌的语言的精美含蓄的。
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把这首“诗”变成真正的诗。
学生和老师字斟句酌,形成如下结果:秋天,是落叶的舞台当叶子飘落便感觉自己也生出了翅膀在空中舞蹈褪去稚嫩的面孔换上深沉的模样秋天,不是凋零而是成熟。
师:我们齐声诵读一遍。
生齐声诵读。
师:变完这个魔术,老师还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叫着“秋天大汇聚”,因为我刚才看的时候,发现了同学们的秋天惊人地相似。
请写了“秋天来了”的同学举手!十几个人举手。
师:再请写了“枫叶红了”的同学举手!十几个人举手。
师:最后请写了“树叶落了”的同学举手!二十几个人举手。
师:我再给你们加上一个结尾,就成了一首绝妙的打油诗:“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树叶落了,我的诗写完了!”同学们看,你们的思维多么雷同啊。
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太缺少观察和思考了。
那么,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
师: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小学语文作文《秋天》教学实录
运用总分,妙用修辞,让《秋天》鲜活起来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引入秋天。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吧?生1:喜欢,因为秋天有很多好吃的水果都成熟了。
生2:喜欢,秋天有很多漂亮的景色。
师:具体说说有哪些漂亮的景色吗?生2:有的树叶红了,白浪河两边的绿化带里还开了很多漂亮的花,看上去红的、紫的、白的很好看。
师:你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生3:我不是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好的蚊子,咬的特别痒痒。
师:这个同学说出了自己对秋天的特别感受,除了蚊子,你对秋天还有什么感受呢?生3:其实,我也挺喜欢秋天的,秋天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可以去公园采摘苹果,可以吃到大柿子,要是没有蚊子咬就更好了。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精彩,既说出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也说出了自己对秋天的小小的期待。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今天习作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更多的感受秋天的美丽吧!(欣赏课件中田野里、果园里、花园里的场景图片,感受秋天的美丽。
板书秋天)二、习作热身,训练点分析。
1.好词积累师:课前请大家搜集了秋天的好词佳句,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分享自己的积累?生:层林尽染、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景色宜人、秋收冬藏、秋雨绵绵。
生:一叶知秋、秋高气爽、春华秋实、天高云淡。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秋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记得最多!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搜集的秋天词语。
师:我们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进行词语记忆大赛,看谁记得最多。
师生共同快速积累词语。
2.佳句分享师:除了好词,还有佳句,谁来分享?生: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
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摆,默默祝福着秋的收获。
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湖水清了,清的可以见底,可以照人,宛如明镜;菊花开了,那样绚丽、娇艳,真是别具风姿。
还有那沉甸甸的玉米、黄橙橙的柿子、红艳艳的苹果,无不向我们大喊着“秋天来了!” 师:从你积累的句子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老师想问问你,你从哪里搜集的这段文字?生:我从主题阅读从书上看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秋天》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阳光明媚,又是美好的一天,向窗外望一望,秋天已经来了很
久,现在请拿出笔,写写你今天眼中的秋天,或者你曾经眼中的秋天。
学生写作,请一
位同学上黑板,教师巡视,发现合适点拨的例子。
学生黑板例子:秋天的象征无非是
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
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优美,老师可以把黑板上这位同学的文字变一下魔术,使它从散文变成诗歌:
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
当xx 从树上飘下来时,
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xx,
挣脱了稚嫩的面孔,
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形式上看,诗歌和散文
的最大不同是,诗歌是——
生:分行的!
师:是不是分行的,就叫着诗歌呢?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样式,不仅在于它的分行分节所造成的的节奏感和错落感,还在于诗歌的语言的精美含蓄的。
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把这首“诗”变成真正的诗。
学生和老师字斟句酌,形成如下结果:
秋天,是落叶的舞台
当xx 飘落
便感觉自己也生出了翅膀
在空中舞蹈
褪去稚嫩的面孔
换上深沉的模样
秋天,不是凋零
而是成熟。
师:我们xx 诵读一遍。
生xx 诵读。
师:变完这个魔术,老师还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叫着“秋天大汇聚”,因为我刚才看的时候,发现了同学们的秋天惊人地相似。
请写了“秋天来了”的同学举
手!十几个人举手。
师:再请写了“枫叶红了”的同学举手!
十几个人举手。
师:最后请写了“树叶落了”的同学举手!
二十几个人举手。
师:我再给你们加上一个结尾,就成了一首绝妙的打油诗:“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树叶落了,我的诗写完了! ”同学们看,你们的思维多么雷同啊。
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太缺少观察和思考了。
那么,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
师: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因此,我们读《秋天》的时候,要读出内容的美,也要感受形式的美,并进而感悟情感的美。
二、读好最喜欢的一节诗
师:接下来,两个组合作,练习朗读,读出你们的理解。
注意角色的分配,齐诵、分诵、领诵;重音、轻读和声音的延长等。
学生组与组合作练习。
依次朗读,教师配乐,组与组互评。
教xx 读,读好学生没有体会到的地方。
将三节诗概况为三个画面,板书如下:
农家丰收图
秋天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三、提出最关键的一个问
师:诗歌是一种朦胧的语言,经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
意象,就是带有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所以,我们学习诗歌,要尽量抓住意象来体会,而要尽量避免琐屑的分析。
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从哪里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幅“农家丰收图”?
生:竹篱和肥硕的瓜果。
生:伐木声。
生:稻香。
生:镰刀。
师:并且是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试着这样比比看——放下收割过稻谷的镰刀。
生:没有那么美了。
师:是的,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形式,每一个词语都是诗人精挑细选的结果。
继续。
师:“栖息”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感觉秋天好像有翅膀一样,像小鸟一样。
生:感觉到秋天好像有了生命。
师:是啊,这里,没有了喧闹的打谷机的隆隆声,也没
有激昂的劳动号子声,没有挥汗如雨,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这里有的只是安宁的清净的农家生活。
对了,我突然有一个疑问:既然这里有伐木声,为什么还说他清净呢?
生:因为只有很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得见伐木声,太吵了,是听不到的,就像我们下课的时候,就不可能听得见很小的声音。
师: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就叫着以动衬静,这里,有两句非常著名的古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所以,这里用了一个飘字,更显出了伐木声的
隐隐约约,也更显出了环境的安静。
关于第二节诗,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生:渔民收起的到底是什么?
师: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讨论一下看。
生:因为渔民把乌桕叶的影子当做了青鳊鱼,所以他什么也没有收到。
师:渔民为什么会把乌桕叶的影子当成了青鳊鱼呢。
生:因为它们很像,颜色上像,可能样子也像吧。
所以,渔民发生了错
觉。
生:我觉得渔民收起的是满足,因为他把网收起来却看到网里不是鱼,而是乌桕叶的影子时,并没有丧气,想想刚才的误会,不禁觉得好笑,得到了满足的快乐。
生:收起的是热情,因为渔民喜欢这里,才会一直停留在这里,不愿回家,即使没有鱼也没有关系。
生:我觉得渔民收获的是乐趣,我认为他能够在渔船上游戏,自然而然也就收获了乐趣,所以,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
师:至于渔民收起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渔民怎么对待他没有收起鱼的这个结果的。
生:他觉得无所谓,因为他还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很悠闲的样子。
生: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因为他把撒网捕鱼当做了一种游戏。
师:所以啊,这在渔船上游戏的,既是秋天,也是渔民啊。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捕到鱼,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篇印象深刻的课文《钓胜于鱼》,讲一个老人,每天去钓鱼,傍晚的时候又把鱼放掉的故事。
我们来仿照
“钓胜于鱼”这个词语,造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渔民—
生:渔胜于鱼!
师:棒!这个渔民,很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和高人啊,这幅图画里,充满了一种清远的生活情趣。
看第三幅图景,想想看,这个牧羊女梦寐的眼睛里,都有什么样的景物呢?
生:草野。
师:能不能化用诗歌的语言,让我们的表达更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