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共44页

合集下载

(优选)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优选)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不错的朋友,既满足了人类交往的需要,同时也能互
相帮助。另外,还有处理自己工作(或学习)、生活的能
力。一个人若是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完全听从别
人的安排,我们可以说此人社会功能是太差了。还要求他
能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一个人若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必须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即使有几个狐朋狗友,还可
二、健全人格的特点

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 首先,他在气质和性格上能被大多数人所接
受。例如:一个人脾气急一些是没有太大妨碍的,
但是若对一些小事也大发雷霆,他就难以算为健
全的人格了;同样一个人若对任何事都无所谓,
从未着过急,其人格恐怕也非健全(除非是圣
人)。一个人自私一点,大多数是可以不计较的,
质的主要区别。性格是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
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因此环境和实践 的重大转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性格。
▪ 性格和气质有区别也有联系。气质本身无优 劣之分,脾气急或慢都是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 急脾气的人就不是好人,或慢脾气的人就是好人。 但性格就有优劣之分了,自私的人一般会遭到人 们的否定,而刚正不阿的人则受到人们的爱戴。 我们对性格的评价往往重视其社会价值取向。如 同样的意志力强,对革命同志,我们说他坚强, 对反动派,我们说他顽固到底。气质也对人的性 格有影响。同样是爱体会人的情绪和爱思考的人, 可能形成深思熟虑的性格,也可能形成多疑的性 格。
▪ ⑵幼儿期“自治自律”与“羞耻和疑惑”。2–3 岁的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 找玩具玩,开始了“自治自律”,如果孩子的这 些还是由别人来做的话,则会出现“羞耻和疑 感”。
▪ ⑶儿童期“自动自发”与“罪恶感”。3–5岁的孩子,有了解外界的 要求,喜欢打开玩具,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自动自发”的心理 状态。但此时的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如果大人阻止,就认为是自 己错了,有时幻想自己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时,也产生“罪恶感”。 如果人格向健全发展的话,要再稍大一些,就能区分幻想和现实,不 会为自己的幻想产生“罪恶感”。一些人格发育不健全的人,成人之 后仍对自己的一些不健康的想法有“罪恶感”,区分不了想法和行动。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05
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以“重塑人生,走向新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 过团体辅导、讲座、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服刑人员认识自身问题,激发改造积极性,
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二
某女子监狱针对女性服刑人员的特殊心理需求,引入了心灵成长课程。通过心理疏导、 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使女性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逐渐走出心理阴影,为回归社会做好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促进积极改造,降低再犯罪率,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自我调 节技巧、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
教育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等,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以提高服刑人员的参与 度和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形式,针 对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服刑人员的实际需求和教育计划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专业教师 、心理咨询师、教育场地、教学设备 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服刑人员提 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根据教育实践的效果和反馈,不断优 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果和教 育质量。
准备。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监狱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未能 充分考虑服刑人员的个性化差异,采 取了“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导致部 分服刑人员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参 与度低,教育效果不佳。
案例二
某监狱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 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导致教育 质量低下。同时,未能建立有效的评 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 整。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案例三
某监狱的心理咨询服务
内容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罪犯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 他们在改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结果
心理咨询服务的开展得到了罪犯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有效提高了他 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实践经验总结
经验一
01
注重个性化差异
内容
02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犯罪类型和心理状态的罪犯,采取不同
为每位罪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 评估其心理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问题。
强化心理辅导与咨询
针对罪犯存在的心理问题,应提供专 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罪犯 解决心理困扰,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
根据罪犯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 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结果
讲座后,罪犯们的心理健 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减 少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二
某监狱的团体心理辅导
内容
组织罪犯参加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互动、分享等 方式,促进罪犯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
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缓解了罪犯的孤独感和社交焦 虑,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支持。
成功案例分享
个人因素
个性特点、心理需求、价值观等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例如,自卑、孤独、缺乏自我控制等可能导致个体做出违 法犯罪的行为。
环境因素
监狱环境、监管方式、社交关系等也可能对罪犯的心理产 生影响。例如,监狱的封闭性、严格的纪律和监管可能导 致罪犯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罪犯心理问题的影响
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罪犯出现身体上的 不适,如头痛、失眠、消化系统问题 等。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5、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当自己实在无法平衡心理时,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大家从入监到出监的心理变化和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一、什么是健康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人类进入到了竞争异常残酷的时代,优胜劣汰成为每一个人面对的现实,人们普遍感到危机、压力、苦闷、焦虑、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似乎笼罩着每一个人,心理疾病正快速地、悄然地、无情的吞噬着许多人的健康,特别是社会的快速前进和人的观念的相对滞后产生的差异带来的压力,使人产生了种种不适应,从生理方面人们产生了本能的反应。所有服刑人员之所以走到监狱来,就是对社会的不适应,而监狱对大家的改造其实就是重新社会化,调整大家的需求观念,树立正确的责任,培养良好的情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调动积极的心态应对高速发展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时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美(从心理、生理、社会)方面,1989年尽一步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将身心健康细化为“五快”、“三良”。“五快”(从生理方面)食得快(牙好,胃口好);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正常;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走的快,行自如,精力旺盛;便得快,说明消化系统好。三良(精神心理)良好的人格,情绪稳定,坦荡胸怀,较强的挫折耐受力;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自称控制能力好,适应社会,在社会变革中能与新环境相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过分计较,与人友善,乐于助人,与人相处多理解、宽容等。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良好的情绪,情绪可以摧毁人的一切。
三、服刑人员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经过三个时期: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

(二)如何制怒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 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它有强弱之分一般由:
不满→生气→愠→忿→激愤→大怒→暴怒→狂怒 产生的原因:①被伤害或利用;②挫折;③改造中的压力;④嫉妒;⑤ 缺乏亲人的关注和同情。 制怒的方法:①理解对方学会克制;②躲避——休战;③转移视线,唱 歌、看电视,乐而忘怒,与其他人宣宣,动而忘怒,给家人写信或记日 记,忙而忘怒;④找恰当宣泄的方式,都是自己的错,认知分析;⑤学 会接受别人的劝告;⑥找警官宣泄。
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 需要三个适应: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 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二)服刑中期——外表平静的心理矛盾期
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 量变中孕育着质变,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种:
在服刑中期大家怎样生活和改造呢?
1、改造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 2、改造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 3、改造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 4、改造其实很简单,取得成绩时要保持冷静。 5、改造其实很简单,在严格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 6、改造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 7、改造其实很简单,团结就行。
①遵从专业人员的建议; ②自我对心理咨询或干预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认识自己, 改变认识,挖掘潜能; ③在今后的改造中树立信心; ④重新出现心理问题时或产生新问题及时申请咨询和干预。
治心疾七味药:
心善、心宽、心正、心静、心怡、心安、心诚
谢谢!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 “让我们以暴风骤雨的掌声迎接”
2021/10/10
3
会动的画
2021/10/10
4
2021/10/10
5
2021/10/10
6
2021/10/10
7
2021/10/10
8
什么是人的心理?
♪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理活动。心理是客 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 大部分。
2021/10/10
18
♪ 2、焦虑:所谓焦虑就是人常会产生一种担心,害怕和紧 张的心理反应,它就是焦虑,焦虑时刻伴你同行,焦虑是 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一定程度的焦虑是必要的使人产生 动机,促使人行动。
♪ 如何消除焦虑:①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②接受别人的安 慰;③可能的情况下娱乐一下;④得到警官的谅解。
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快乐生活
热身小游戏——雨点变奏曲
“微风”――手指摩擦 “小雨”——手指相互敲击 “中雨”——两手轮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 “暴雨”——鼓掌+跺脚 “暴风雨”――呼+鼓掌+跺脚
2021/10/10
2
♪ 现在开始下小雨,小雨渐渐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 雨变成暴风雨,暴
♪ 风雨减弱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 雨过天晴”
的肩膀,一直到队伍调了个。
2021/10/10
14
监狱中常见的心理表现及改造——服刑初期
♪ 1、悲观无助心理 ♪ 2、抑郁心理 ♪ 3、焦虑 ♪ 4、企图蒙混过关心理
♪ 1、要能适应环境 ♪ 2、转变自己的角色 ♪ 3、认同自己的社会责

♪ 4、保持乐观的情绪 ♪ 5、保持积极向上的心

2021/10/10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课件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课件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 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帮助不想帮助自己 的人。即使你能把一个不想爬梯子的人推 上梯子,他也会掉下来,而且摔得很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 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 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 了钱还得花没。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 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 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 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 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死。智者说,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年轻人翻然醒悟, 这就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文档仅供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人生匆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3
三.监狱罪犯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 经过三个时期:
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
4
(一)服刑初期——心理适应期或心理过渡期
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 需要三个适应: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 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12
(三)服刑后期——稳定,巩固与社会适应准备期
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 量变中孕育着质变,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种: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13
(三)服刑后期——稳定,巩固与社会适应准备期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10
监狱人格就是指由于长期的服刑生活所造成的消极 效应,即在一部分监狱罪犯(特别是重刑犯)中有 可能出现的以双重人格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变异。 这种人格的特征是:
一是屈从; 二是卑微; 三是双重人格; 四是缺泛活力; 五是监狱罪犯需求的延续与纪律的约束; 六是好逸恶劳与强迫劳动; 七是常态需要与自由爱限。
11
在服刑中期大家怎样生活和改造呢?
1、改造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 2、改造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 3、改造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 4、改造其实很简单,取得成绩时要保持冷静。 5、改造其实很简单,在严格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 6、改造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 7、改造其实很简单,团结就行。
16
四.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问题
17
在改造过程中对大家最有影响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 (二)如何制怒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辅导课 (1)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辅导课 (1)
身,指着旁边的案板上说,不就在那儿。高玉伦拿起案板 上的长刀,刺向李德月的心脏,停留3、4秒后,抽出再刺。
让李冬梅刻骨铭心的一个细节是,高玉伦在刀被村民夺下
后,两次返回家中取刀到案发现场探头查看,均被村民再 次夺刀架回,直至警车赶到将其带走。1:高玉伦曾说自己 能干大事情; 1:高玉伦妻离子散; 2:高玉伦入狱前一口 气儿给73岁的母亲买了四五套衣服:;3:高玉伦注重过节; 5:高玉伦是个孝子 ;6:高玉伦杀警越狱 ; 7:高玉伦越 狱后在小卖部桌上留了120元钱;8:高玉伦的亲家汤大名 获得奖励金15万元;结论:高玉伦酒后有精神分裂障碍症 状。
新京报报到:高玉伦与李德月二人年龄相仿,是一起长
大的发小,关系曾经好得“穿一条裤子”没有人能解释高玉伦
为何会对李德月痛下杀手,事发当晚,两人都到一个村民 家吃杀猪菜,据冯桂兰描述,席间,大约是李德月说要给女
儿在城里买房子,高玉伦称也要在城里给儿子买,说到谁
家更有能力的问题,两人争执不下。李德月打算离开时, 高玉伦在门口拍了下他的肩膀,问,“刀在哪儿?”李德月转
深呼吸:深呼吸能有效克服悲伤和绝望
运动是最好的医生
有氧运动:骑单车、跑步、游泳等运 动都可以减轻抑郁情绪。
多晒太阳:季节性的抑郁症患者,阳 光对其具有独特的疗效。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转移情绪的方法
• 当一个人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彩 的生活时,就拥有了许多转移不良情绪 的途径,如情绪抑郁时,可以去郊游、 爬山、游泳,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 活动,亦可投入自己的爱好中,使精神 有所寄托 。带小孩、志愿者、楼道长、小组
四 2010年8月,在天河砍死流浪女子 证据不足
五 2011年2月,在惠州博罗县砸死流浪男子 证据不足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作者:襄南监狱方兰教学内容:服刑人员怎样走出心理困境,做好自我调节(二课时)导语:无论是自由公民,还是正在服刑改造的罪犯,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你的服刑改造,而且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促进改造。

相反,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

服刑人员出现心理困境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用理智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以下教大家几个方法会有助于你走出心理困境:一、回避法。

“耳不听心不烦”。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

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

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比如,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看待,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算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

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

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

在你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二、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有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

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

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

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了,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

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

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幸还一位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念该为大儿子高兴。

这么转个看法,就不会发愁了!”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07年9月)酒泉监狱心理咨询室穆红绪各位服刑人员:大家好!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将来新生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我狱目前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监狱从2000年就开设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部分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试,2001年成立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并在服刑人员中间试尝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从2003年开始培训了一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联络员和专职警官心理辅导员,为了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监狱已把心理知识作为服刑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专门从省监狱局订购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书,并已下发到了各监区,这本书可以说是集知识性和实用性於一体,是一本通俗性读本,到现在全监狱所有服刑人员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有近200名服刑人员申请参加了监狱心理咨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就当前调查和咨询情况看,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理解不全面,对心理咨询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而还有人数很多的服刑人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考试,心理测试就是做试卷,心理咨询就是要求相关专职警官给自己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今天及今后大家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目的:1、继续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目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罚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不同程度的在内心深处产生过绝望、痛苦、恐惧、自卑自责、对抗仇视心理。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gaishu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一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同时预防和消除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是指罪犯心理在自身与监狱 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为改造所 能接受的较好功能状态,是不健康心理或 人格缺陷的复健及预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罪犯心理健康的促cu进,是对教育改造质量 的一种提升。相对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直接纳na入罪犯教 育的范畴chou,可以与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以及 职业教育一起,成为罪犯教育的内容。 1、有利于罪犯认识自身心理,培养健康人格 2、有利于提高罪犯综合素质。 (1)能够促cu进罪犯良好品德的形成。 (2)保证罪犯正常健康地生活与改造。 (3)有利于防止各种心理危机和突发事件, 维护监管工作的安定和谐。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按照其性质的不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 分为如下几种: (1)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2)心理辅导。 (3)心理咨询。 (4)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 2、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途径: (1)团体发展性教育: (2)团体补救性教育: (3)个别发展性教育: (4)个别补救性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吐尔逊 伊达里斯
学习内容

1.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