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研得来确实费功夫
特色语文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校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开展了特色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我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市、区语文教学专家及我校优秀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活动期间,教师们观摩了多节优质课,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学研讨在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教师们就如何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进行了探讨。
(2)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3)课堂评价与反思:教师们就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进行了交流。
3. 教学经验分享活动期间,我校优秀语文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内容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们分享了如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
4. 教学资源建设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本次活动还开展了教学资源建设活动。
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观摩优质课、教学研讨、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教师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2.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教研工作
以上所谈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当然每个学校的教研组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适合本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真正达到教研兴校、教研强校的目的。
版块二:加强学科教研,促进教研组建设
原作者:教重庆市巫溪县研室 日期:2008年9月12日
教研室为了在“教育管理质量年”中更进一步的凸显“研究、服务、指导”的工作职责,积极改变工作方式。在加强对学校集体视导的同时,加强学科个别指导。促进各学科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调研、指导,了解学科教学现状以及教研组工作情况,使得教研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走特色教研之路
怎样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其实教研组的建设最主要的是文化建设。这里的文化建设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1、所谓精神文化:是说教研组主要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一所学校有自己的校训,那么一个教研组也应该有自己的组训。我在桐城中学读高中时,就知道桐城中学数学组有自己的组训:备课要深、讲课要清、作业要精、辅导要勤。后来我们的江兴代局长还在后面加上一条:反思要敏。组训是一个学科组的灵魂,是一个口号,只要组长一声令下,就能很快的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这样开展起活动也就得心应手了。
⑶教研员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进行了逐一点评,在点评中针对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①对于新教材把握不准确,教学中不得要领,照本宣科,“死教教材”不能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整合,教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运用,重、难点知识不突出等问题。要求年轻教师做到:ⅰ向老教师学习,尽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ⅱ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ⅲ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利用好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说明。
一、对学校教研工作的集体视导引发对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语文教研活动的成效(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语文教研活动的成效。
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1. 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能力的提高语文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1. 教师素质的提升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更加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如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团队协作能力的加强在语文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
这种团队精神有助于教师们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语文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
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1. 学习兴趣的激发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加强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 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2. 教学成果的显现语文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等。
凸显“三性”提高教研实效
凸显“三性”提高教研实效教研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教研活动在实际中却面临着效率不高、成果不明显等问题,如何提高教研实效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进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凸显“三性”即实效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将有助于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教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一、实效性提高教研实效的第一步是保证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指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所产生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是教研活动的关键指标之一。
要提高教研实效,首先需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教研课题的选取和研究重点,使教研成果更加符合学校教学发展的实际需求。
要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确保教研活动的全程可控,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研工作。
要注重教研成果的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教研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只有让教研成果经得起检验,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引领教学改进的作用。
要重视教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教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为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要注重教研成果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向校内外进行广泛传播,使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并促进教学改进,从而实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提高教研实效的第二步是凸显教研成果的实用性。
教研成果的实用性是指教研成果能够促进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进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教研成果的实用性,即要确保教研成果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要提高教研实效,首先需要注重教研成果的问题导向,将教研成果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选取与实际教学活动相关的课题,深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要重视教研成果的实践效果,即要确保教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取得实际效果,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研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推动教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实现教研成果的实践效果,从而实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语文特色教研组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研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目标1.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1)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邀请其他教师进行听课、评课。
(2)针对公开课进行研讨,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研讨活动(1)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
3. 教学论文撰写(1)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2)组织论文评选活动,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
4.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组织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案例等。
(2)推广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实践活动(1)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读书分享、成语接龙等。
(2)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学技能。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公开课、研讨活动等,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2. 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学资源得到丰富。
教师们共同开发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教师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2. 教师参与方面:要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实用文_听课调研活动总结(精选3篇)
听课调研活动总结(精选3篇)听课调研活动总结1秋季,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在常主任、孙副主任的带领下,在七所初级中学开展了听课调研活动,共聆听十三节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苏州园林》、《故乡》、《中国石拱桥》、《看云识天气》、《湖心亭看雪》、《成长的烦恼》、《故宫博物院》、《在山的那边》等),全面了解了叶集教育语文课改的面貌,现总结如下:一、值得肯定的方面1、新课改精神得以全面贯彻实行。
在十五节课中,绝大多数授课老师(主要是青年教师)均能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注重合理选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做到了“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在课程教学组织方面,更新了教学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程评价方面,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
特别是能够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这些,充分说明了新课改开展至今,课改精神已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和组织自己的教学。
2、教学方法灵动多样。
在大部分课堂中,授课教师除了运用传统教学(板演法、诵读法、发现法等),还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相机运用多媒体法、合作讨论法、完形压强法、比较阅读法等,特别是能够广泛地将现代教学技术引进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教学呈现出融视、听、读、赏为一体的动感之美,另外,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也在课堂教学中时而出现,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广度、厚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语文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之中。
3、教学基本功厚实。
听课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定位得当,教学重难点突破有法,教学程序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有条不紊,教学内容解读科学,教态自然,能适时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探究问题意识,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错。
特别是有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颇有创意,即便运用传统的诵读法,也将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领读、伴读、小组读等等有效地组织于一体,使课堂充满了浓烈的“语文味”。
抓实“三字诀”提升园本教研质量
抓实“三字诀”提升园本教研质量作者:石英来源:《成才》 2018年第3期抓实“三字诀” 提升园本教研质量■武汉市江岸区珞珈山街幼儿园石英建立和完善园本教研制度,是抓牢抓实教研组这一最基层的专业组织,推进教师间、教研组之间合作性实践不可或缺的保障。
只有将教研文化植根于教师心中,才能更好地引导教师研究幼儿,解决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认同,凝聚团队价值理念,更好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园所持续发展。
近几年,围绕园本教研这一课题,我们从“管、效、活”三字诀抓起,不断健全教研机制,助推了园本教研质量的逐步提升。
一、抓实一个“管”——强化常规教研的规范管理园本教研最大的特点就是解决现实中的教育教学问题。
幼儿园管理者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应紧紧结合幼儿园特点与实际,建构完整、科学的分级式管理模式,形成园长统领、教学园长主管、教研组长主抓、班组落实的整体格局。
园长、业务园长要对保教管理制度进行科学构建,形成“现场诊断——提出问题——分析反馈——寻找对策——调整改进”的保教质量管理流程,使每位老师有参照、能自检,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信。
在管理中,园长及业务园长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随时了解课程实施情况、教师教学行力、幼儿发展情况等,通过多方了解和及时反馈分析,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有效达成对课程的调控管理、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管理。
1.建立健全园本教研网络要对教研活动进行规范、系统的管理,就必须要构建一个包含机构管理规范、常规管理条理、资料管理系统等内容的管理框架,自上而下认真落实。
在园本教研组织建设中,从领导参与,到组织协调,再到每位教师的研究实施,要做到“全园有课题,班班有专题,人人都参与,个个显特色”,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主体作用。
如:我园每周二为固定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日,教师会提前一周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张贴在“问题栏”中,由组长和教学园长一起梳理出共性问题发布到网上。
教育科研,应从实效上下工夫
教育科研,应从实效上下工夫作者:原绿色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第10期教育科研是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提升内涵的必由之路。
作为校长,要想使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乐此不疲,最好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道路。
研究,会让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精彩、更有魅力。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教科研摆在足够重要的位置,甚至有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育教学,只要搞好教育教学就行了。
殊不知,教育科研能帮助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帮助我们冷静、理智地审视教育,寻找解决问题的更佳路径,从而不断求得新的突破。
真研究,让教科研不再成为负担教科研原本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可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教科研却成了负担。
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抓实干,而是流于形式,成为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的另一种“工作”、一种点缀。
研究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获得所谓的荣誉,获得成果证书,创造晋级或评先的条件,这就严重背离了从事教科研的初衷,自然也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负担。
教科研立项、申报各级课题和获奖,只是对教科研的一种外在强化和鼓励,和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并无太多的关系。
关键在于通过教科研能够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但是,如果不是为了促进教科研、提升教科研水平、加强教科研管理、鼓励教师搞教科研,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甚至一味追求功利性的东西,那就反而会成为制约教科研发展的一个因素,从而挫伤教师和学校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
开展教科研应该成为教师的共识,但真开展和假开展效果却大相径庭。
教科研要真正成为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推动力,就需要搞真研究,研究工作中的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让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因为研究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高效,要让教师尝到甜头,感觉有用。
比如,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认真研究了,就会发现一个个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一个个问题,课堂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效,教师也会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就会更好地去研究。
让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实效
让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实效作者:陈菊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8年第11期作为教学管理者,组织园本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是常规工作。
有段时间,我总觉得这项工作的效果不是很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不是很大。
特别是教研式听、评课,听课者往往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仿佛看一场与自己不相关的演出。
评课时,“情商高”的教师,优点提了一大堆;“情商低”的教师,问题提了一大堆;还有的只听不评,生怕当事人不高兴。
真正给出的解决问题方法寥寥无几,而这寥寥无几的建议,由于后期没有跟进实践,到底是否适宜也不得而知。
听、评课,就在一次次的试误中浪费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宝贵时间。
因此,我经常拷问自己:听、评课到底能够给教师什么?教师希望在活动中得到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教师们在听、评课后得到收获?如何通过听、评课帮助教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升?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堂没有教案的即兴公开课”似乎让我找到了答案。
那天,不当班的教师集中于活动室,为参加市级优课展示活动做进一步优化。
其中一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报纸”,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教师的教学以幼儿探究为主,辅以总结和点拨。
活动环节包括:认识材料、猜测、三次探究及展示与总结(挑战一次比一次小的纸条)、师幼制作纸绳秋千进行游戏、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因为已经是第三次优化了,听课教师觉得,活动设计得不错,但执教老师的总结语比较啰嗦,孩子探究的热情也不是很高,课堂气氛有些沉闷。
其实这些问题从第一次优化时就一直存在,每次都要求执教老师改掉啰唆的毛病,并告知“不一定每次探究后都要总结,即使要总结,必须简单明了”,但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
怎么办?看着执教老师焦虑的目光,想著孩子们的表现,我突然有了亲自上课的冲动,简单整理了准备提的问题,换了一批孩子,即兴展示了活动。
为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开始认识材料环节,由原来的出示报纸,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看(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平时我们用它来做什么?还可以用它干什么”,再出示桶装水,细碎、简单提问“这是什么?里面装了什么?提一提,有什么感觉?今天,老师想用这张报纸提起这个桶,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改为有一定深度的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用多大的报纸才能提起这个水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感知水桶的重量上,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判断需要多大的报纸,兴趣顿时被吸引到报纸上……整个活动,孩子兴奋,我兴奋,教师们也兴奋。
小学特色教研活动效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小学纷纷开展特色教研活动,以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小学特色教研活动的效果。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 教师观念的转变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课程观。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特色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这种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评价能力等,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特色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有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培养科研兴趣,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课程设置1. 课程内容的丰富化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结构的优化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课程难度,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3. 课程评价的多元化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探索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评价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特色教研展评活动总结发言(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特色教研展评活动总结大会,共同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教研团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此,我谨代表教研团队,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参与活动的同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一、活动回顾本次特色教研展评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1. 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本次教研展评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涵盖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等多个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2. 活动形式多样,富有实效。
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案例分享、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老师们在活动中受益匪浅。
3. 活动组织严密,保障有力。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教研组认真筹备,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成果展示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本次教研展评活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老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活动期间,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基本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教学资源丰富。
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分享教学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经验总结1. 强化领导,明确目标。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工作,明确了教研工作目标,为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注重实效,创新形式。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激发了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 营造氛围,鼓励创新。
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鼓励老师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活力。
四、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教研活动在下功夫(3篇)
第1篇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教研活动在下功夫,不仅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需求,也是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
本文将从教研活动的内涵、重要性、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研活动的内涵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和实践。
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研究:教师对教材、教法、学法等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交流: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教学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5. 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活动的重要性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教材、教法,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有助于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
4.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研活动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5.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1. 制定合理的教研计划: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明确教研活动的要求、考核标准等,确保教研活动有序开展。
3.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组织教研队伍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4. 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初中语文特色教研组特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特色教研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研模式。
本文将介绍我校初中语文特色教研组的特色及其取得的成果。
二、特色教研组概述1. 组建背景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成立于2008年,由一群热爱语文教育、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
教研组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2. 特色教研组目标(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2)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三、特色教研组特色1. 创新教学理念我校初中语文特色教研组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研组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深化课程改革教研组紧密围绕国家课程改革,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
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开展教学研讨: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3)实施导师制:教研组实施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4. 丰富教学手段教研组积极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教研组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强化学生评价教研组注重学生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研课领导总结发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语文教研课总结会议,回顾过去一段时间语文教研工作的成果与不足,共同探讨今后的教学发展方向。
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过去一段时间,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研氛围浓厚。
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大家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3. 教研成果丰硕。
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部分教师在市、县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4.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反思不足,明确方向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校语文教研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1. 教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部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 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
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更新。
4. 教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部分优秀教研成果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研活动管理。
明确教研活动目标,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确保教研活动取得实效。
2. 创新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
4. 推广优秀教研成果。
充分发挥优秀教研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展望未来,共谋发展展望未来,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继续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教研活动及成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教学反思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邀请了资深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对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进行了学习与借鉴。
此外,观摩课后,教师们还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专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
讲座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指导。
通过专题讲座,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
4. 教学反思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们撰写教学反思。
反思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活动成效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师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活动,教师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四语组教研工作成效总结
一、背景介绍四语组教研工作是指针对汉语、英语、日语和韩语这四种语言的教学研究活动。
本学期,四语组全体教师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本学期四语组教研工作的成效总结。
二、主要成效1. 教学质量提升(1)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各年级各科目平均分较上学期有显著提高。
2. 教研活动丰富(1)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会等。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3)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3. 教学资源丰富(1)教师们积极整理、收集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校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
(2)与其他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教研成果转化不够。
(2)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有待加强。
(3)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设计有待改进。
2.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重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总结本学期四语组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研组特色汇报
一、教研组简介小学语文教研组是我校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协作的教研团队。
教研组成员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语文教师组成。
教研组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致力于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研组特色1. 主题式教研活动教研组以主题式教研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能够深入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1)专题研讨:围绕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
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
(2)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取长补短。
(3)案例分析: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课题研究教研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教研组承担了多个市级、校级课题,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等。
(1)课题申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申报质量。
(2)课题实施:对已立项的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3)课题成果: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学资源建设教研组注重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1)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2)校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案例: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
4. 教学评价改革教研组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1)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果展示等。
(2)评价内容全面化: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3)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参与评价。
教研活动不要流于形式
教研活动不要流于形式关东小学:况小琴现在我觉得很多学校参加教研组活动,如果是听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也开始上课了,除了领导几个,却不见其他听课老师。
过了一会,陆陆续续有老师进来,脚步声、桌椅声连绵不断。
应到几十人,可只到了一半。
这还不算,手机铃声、交头接耳声不绝于耳,弄得上课的学生不时侧目,上课的老师尴尬不敢言。
上课的老师强作精神,听课的老师漫不经心。
接下来的评课,基本上是泛泛而谈,匆匆了结。
教研活动就这样成为这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冷了教师们的教研心肠。
作为一名教师,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研究必不可少,而教研组活动是其中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满怀信心和希望去参加教研活动的,试图通过教研活动来掌握信息、学习方法和互相帮助,以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如果一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变为纯粹的应付和完成任务,可有可无,久而久之,教师的参与热情逐渐降低,教研的积极性慢慢减退,教研的劲头也就越来越差了。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伤了学校的教研风气。
本来,教研活动最讲究科学性和真实性,来不得弄虚作假,否则,教研活动也就失去生命力和存在的意义。
假如教研活动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和布置的任务,每期一次的量是得到了保证,可教研活动的质又在哪里呢?假如教研活动仅仅是做做样子,谁还会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去准备、去钻研、去参加?长此以往,哪里还有严谨、求真和协作的教学研究氛围?大家都迫于形式的需要和无奈,没有心思进行教研活动,也就失去了教研活动的收获,学校的良好教研风气又如何建立?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浪费了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教研活动放弃了实效,每次活动都会追求长度,演变为走过场,所达成的目的性越来越弱,其结果令他们疲倦不堪、烦不胜烦,白白地浪费了专业生命。
不过,倘若教研活动能够给人以启迪和借鉴,具有探索的趣味和研究的快乐,那教师们还是舍得投身其中,无怨无悔,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是相对而言。
教学研讨,练的是外功;常规检查,促的是内功。
教学研讨,练的是外功;常规检查,促的是内功。
教学研讨和常规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教学研讨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反思,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而常规检查则是针对教学秩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估,旨在确保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执行。
教学研讨更多地关注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属于外部功夫。
而常规检查更多地关注的是教学秩序、教学流程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属于内部功夫。
通过教学研讨和常规检查,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
如何当好基层教研员
如何当好基层教研员如何当好基层教研员“新课改”引动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又必然会引动着县乡教研员角色与工作行为的转变。
这就要求基层教研员在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定位的同时,应主动从工作数量到质量的结合上做到“六勤”。
要做到“眼勤”“眼勤”,就是教研员要多读书、多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教研员就是一个区域内某个学科的“教头”。
教研员凭什么去当“教头”?当然不能只凭学历、经历、经验、热情或关系,只有凭真才实学。
教研员的真才实学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学习和实践中来。
教研员的学习,不在形式,重在效果。
有效果的学习,一般是那种结合本职工作、带着具体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进行的学习,尤其是那种采取“直接法”进行的学习。
比如,在上公开课前、课题研讨前、学术讲座前、论文写作前的准备性学习;在教改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经验总结后的反思性学习等,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
教研员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要读好各种有字之书。
比如,应有系统或有选择地学好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各种来自报刊和网上的相关教研文章、本学科的课标和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等。
二是要善于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
比如,通过各种教研工作会议或网络,去观察了解同行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改革动态,多关注各个学科及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变化。
一个教研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与实际工作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后发优势。
要做到“耳勤”“耳勤”,就是教研员要多听课,多听别人言谈。
善于听课或听别人言谈的教研员,很多工作智慧和灵感,往往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如听课,教研员不仅要多听,而且要会听。
一般听课有五种类型:研究性听课、指导性听课、检查性听课、总结性听课、观摩性听课。
听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研究性听课,就要注重去发现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态度有何不同;不同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思维投入和情感投入有何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来确实费功夫——绥德县辛店中学开展有效教学改革纪实[编者按]绥德县辛店中学的前身是辛店乡办中学,只有一座三层教学楼,五间平房,办学条件艰苦。
学生都是基础极差,升学无望,进不了县办中学到辛店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孩子,家长对孩子都没抱多少的希望。
师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是上轻松班挣钱额工资,每年升高中人数都是个位数。
学校地处城郊,城内有4所县办中学,还有两所私立中学,用学校教师的话说,辛店中学先天营养不良,不死就是好造好。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辛店中学不停摸索实践,最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2009年开始,学校中考升学率一年一个台阶,2011年开始,学校已经进入了有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所学校起死回生呢?我们又能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起步篇面对学校的种种困难,学校领导下定了决心要改变。
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并向全校教师借款,重新启动学生公寓楼等项目建设,解决最起码的信校生宿舍及教师办公室问题。
另一方面,确定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三常规’管理,加强校本教研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一个愿望:摆脱困境。
从2004年上学期开始,校委会成员分管各教研组,落实责任,全程参与各组的活动。
通过公开课、观摩课、推门听课、竞赛课、评课等方式,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课时(中期前18课时,中期后12课时)。
教师不少于20课时(中期前12课时,中期后8课时)。
中期、期末检查听课笔记并公布于众,与经济挂钩。
第一学期最后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校长问了一句:“通过这一学期的听课,大家的胆儿大了没?”不少老师会意上笑了。
从那儿开始,每学期都把课堂教学竞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竞赛前,先集体备课,确定上课方向,评课标准,让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上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然后各组人人过关讲课、评课,尽量同科目同年级上同一堂课,有的上两三次,直到较满意为止。
最后确定参赛教师参加全校的竞赛。
学校竞赛,当天赛讲当天评课,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2004年到现在,竞赛了16次,每学期必搞),绝大部分教师参加竞赛不止两三次。
经过几年的磨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明显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责任意识得到了加强,职业道德有了提升,为后来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摸索篇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关注“教师”为主,那么他们那几年的功夫确实没有白费。
教师的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课堂板书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等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学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像他们这样生源的乡办中学,看了课堂让人心酸:教师在讲台上讲,下面的学生表现的是五花八门,有爬在桌子上打盹瞌睡的,有画娃娃的,有互相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有看小说的,有的神情呆滞,看上去什么也不懂。
老师讲完问大家:“会了没?”少数几个学生说“会了”。
大部分不回答。
教师提高嗓门再问:“会了没?”说“会了”的人多起来。
懒洋洋的。
教师第三次强迫地问:“会了没?”这时,连画娃娃的同学也跟着说:“会了。
”这种自欺欺人的一问一答,教师心理也明白,但无数个45分钟就这样重复着。
县上来查学的说,他们的课堂教学是活跃的小分队,沉默着大部队。
最后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越来越多,转学的也不少。
教学生了广种薄收的教学,办学成了蝶形的粗放式办学。
课堂教学真正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洋思中学的这些词语和理念,让他们深受启发,顿然醒悟。
洋思中学过去的校情和他们学校差不多,所以马上产生共鸣。
他们多少年苦苦思考的问题,这下让人家说出来了。
让人振奋,给人壮胆。
乡教办请时任县教研室主任冷永良介绍洋思经验,为了借专家的力同一教室的行为,我们动员全校教师都去听讲座,去的每人补助20元。
回来后,他们决定,所有班级的所有科目,在上课前,必须先预习。
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师检查预习完成情况,而且要求教师把预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把预习任务交给学生检查、督促。
规定学生不预习的课不能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提前把学习内容作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爱钻研的学生基本能把文本看懂,需要的学具能提前准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过不去,可以问同学,看课本。
学生看不懂的地方也可能正是课堂上老师需要突破的难点,学生提前就有了准备,不至于卡主。
学困生即使不能完全看懂文本,但最起码对所讲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不至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打盹瞌睡。
当然,有的老师也提出困惑,说有的学生预习了以后一知半解,老师再讲的时候就心不在焉。
这也是事实,是一种现象。
2008年上学期快放假的时候,教研室查学,冷永良主任来学校检查工作后,对他们说:“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很有特色,也比较具体,你们可以在网上下载的学一学”。
网上下载的内容很多,什么“三.三.六自主探究”,“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预习、展示、反馈”。
没有身临其境,确实云里雾里,不知如何操作。
可就是一篇《数学课如何进行预习、展示、反馈》的文章,引起了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兴趣,印发给全体教师,要求各教研组集体学习,反复讨论,借鉴人家的做法,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
行动篇2008年下学期,学校第一次在七八年级各两个半进行实验,撤走了讲桌,挂满了小黑板。
改变了学生的常规坐法,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人,以组为单位,面对而坐。
教师走下讲台,真正走到了学生中间。
这“一撤”、“一挂”、“一分”、“一下”,打破了多少年课堂教学的老传统。
一开始,有的教师埋怨:“乍教案、教具放哪?”不管怎么说,学校校委会、教研组的同志看法一致,都认为比过去那种教师高高的站在讲台上讲效果要好很多。
经过反复听课、讨论、实践、否定、再实践,并经专家指点,最后确定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留个学习环节加一条主线”,即“6+1”教学模式。
六个学习环节是:课前预习、以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一条主线是:教师导学贯穿始终。
(一)三个基本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学习”。
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必须按照学生的性格、各科的基础、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面对而坐。
选定一个能关爱学困生,顾全大局、公道、正派、集体荣誉感强的本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该组组长,这个组长很重要,是组内的核心。
不同小恶学科组长可以不同。
有的班级采取双向选择制,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
二是“10+30”。
教师导学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少于30分钟。
三是“课前预习”。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
课前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问题。
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比如:阅读文本,复习旧知识,接通新旧知识的“焊接点”,准备学具,查阅资料,提出疑难,小疑难同伴互动解决,大疑难留到课堂解决。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①预习检测。
②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要具体可测,一节能达到,而且要学生大声读,让每个学生都明确。
③出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或“自学提纲”。
这个提纲很关键,是教师备课时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梳理、细化列出的具体问题或内容。
它是学生自学交流的线索,内容必须具体可操作,学生要大声一条一条读,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④依标自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不同,情趣、性格、爱好不同,因此,课堂个体自学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阅读时间,留足全神贯注的凝神思索的自我内化的时间。
这一步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出声读课本的哪几页,哪部分,反复读,直到读通、读懂,边度边思考,不会的问,这时候不讨论,教师在教室巡回,解决疑问,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切忌不看文本一窝蜂就讨论。
⑤各组对照“提纲“开始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讨论、释疑。
⑥小组展示。
组长按内容的难、中、易,派不同的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订正。
需要写的展示在自己组的黑板上,需要说的记在本子上或勾画在课本上,需要动手做的,用准备好的学具做。
有的内容分块预习,分块展示,有的内容全部预习,分块展示。
这一步视内容、科目不同,可以让全班各组都一一展示“提纲”所列的内容,也可以共同预习,各组重点展示不同的内容。
⑦讲解、订正、质疑。
李镇西说:“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
”由小组长派人讲解,组员随时补充完善,其他组订正,提出不同意见。
对一些探索规律性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生成性德问题,教师往往不可预料。
所以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正是这种课可能出现的亮点,教师要充分重视和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这一步,一是让学生大胆讲解自己展示的成果,其他组员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十必须站在自己组的黑板前,借助学具、例题、板书等,直观、具体、有理有据的讲,切忌学生站在座位上空对空讲解,其他学生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
这时,教师画龙点睛,适时点拨,统一意见。
⑧达标检测。
教师和学生(最好是学生)用小黑板或小纸条出示该节课的练习题,测试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这一步可能因时间问题,检测不成可放到辅导课上完成)。
最后回过头来,看着节课学了什么,目标达到了没有。
这里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各科任教师必须对各族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写在自己教案的前面。
我们听课时,常常发现,每组总有一两个学生入不了群,其他学生讨论、争吵,而这些学困生在旁边眼神漠然,不言不语,一看就知道不会。
辛店中学校长杨东明常说:“我们看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就看学困生,学困生会了,其他学生自然会了”。
他经常给教师们说:“大家都是学生出身,在我们学生时期,大部分人在课堂上都有过困惑,每一位教师都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当学生时,因为课前没预习,因为一个新旧知识的‘焊接点’过不去,因为一个门槛绊住了,你的思维赶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是何等的着急。
现在自己当了老师,不能忘本啊!”他有一个观点:“一个好学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一个差学生,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原因就在这里”。
患有一个评价问题也很重要。
学生建立“一帮一”和分组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计分,形成“共同体。
”中期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作为基础分,期末考试看进步情况,相对进步1分记正1分,相对退步1分记负1分,然后进行奖励,这样有效地缩小好学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其他行为自觉规范的过程,把班上的卫生、纪律及其他日常事务轮流分组负责管理,进行综合评比,不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自己管自己且事半功倍的事吗?成功篇2009年上学期,是教研室耿永君主任来学校查学,听了实验老师郝玲玲的一堂语文课后说:“我查学一路走来,今天终于听了一堂精彩课,真正的语文课”。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