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三章
环境监测 第3章(下)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浓度限值
污染 指数 污染物浓度/(mg· m-3) SO2 NO2 PM10 TSP SO2 NO2 CO O3 (日均 (日均 (日均 (日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API 50
100 200 300
0.050 0.080 0.050 0.120
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空气中的氧在太阳紫 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烃类和NOx的光化学反应。
同时,臭氧又是高空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正常组分,能强烈吸收紫
外线,保护人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是,如O3
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某些植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危害。
测定方法: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 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 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 ,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
使用方便的优点。
根据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特点,以 SO2 、 NOx 和 TSP作为计算API的暂定项目,并确定API为50、100、 200时,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 二、三级标准的污染浓度限值,500则对应于对人体健
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
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
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定电位电解法
二、氮氧化物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 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主要存在形态,为通常所指的氮 氧化物(NOx)。 NO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易被
环境监测复习题3-1
143、用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用
三、判断
39、污水中 BOD 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 58、干灰法适宜用于测定易挥发性物质. ( x ) √ ) ) 5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 0.45 微米。( 61、水温、pH 等在现场进行监测。( √ ) 62、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x ) ) x ) 63、保存水样的目的是减缓生物氧化作用。 ( x
60、BOD 和 COD 都可表示水中的有机物的多少,但 COD<BOD。( x
64、用铬酸钡法测定降水中 SO42-时,玻璃器皿不能用洗液洗。 ( √ ) 65、当水样中 S2-含量大于 1mg/l 时,可采用碘量法滴定测定。 ( 77、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时,会产生干扰,可加入 HgS04 去除。( √ ) 78、在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适中,可以继 续做实验。( × ) 89、样品保存中,冷藏法的作用是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90、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 √ ) 99、CODMn 测定时,KMnO4 和 Na2Cr2O4 可互相滴定。(× ) 100、总铬测定时,用 NO2-还原 KMnO4,然后再用 CO(NH2)2 还原过量 NO2-。(√ ) 101、在测定分析中,分析方法灵敏度越高越好。(×) 102、测定水中 NO2-氮是在中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38、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 ( B.内标法 C. 外标法 49、在水样中加入__d__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2
A、 H2SO4 A、 正干扰
环境监测复习题3-3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三章水体监测175、何谓真色和表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方法?答:真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
表色:没有除去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
铂钴标准比色法适用较清洁、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适应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颜色的测定。
176、底质采样后怎样进行制备?常用哪些分解样品的方法?答:制备:(1)脱水: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2)筛分:样品——过20 目——缩分——80~200目——棕色广口瓶中分解:(1)HNO3—HF—HClO4;(2)王水—HF—HClO4;(3)HNO3;(4)水浸取法;(5)有机溶剂提取法。
177、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答:高锰酸盐指数适用于评估较清洁或污染不甚严重水体中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按溶液介质不同分:酸性高锰酸钾法:Cl-≤300mg/L碱性高锰酸钾法:Cl->300mg/L重铬酸钾法对有机物氧化比较完全,适用于各种水样。
178、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 时,其原理如何?你认为测定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以氧的mg/L 表示。
(2)注意方面:①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 蒸馏水,按同样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②水样+试剂→加热变绿,说明有机物高,废水样稀释至溶液不变绿为止。
③每次实验前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标定。
④实验过程注意之处:加酸、回流、冷却、滴定、终点观察等。
⑤注意浓硫酸和重铬酸钾的安全使用。
179、写出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的过程,实验时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测定过程:注意方面:(1)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氧化程度为90-100%。
华北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3空气和废气监测-3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二)
第十二讲课程名称:《环境监测》第周,第12 讲【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三、一氧化碳的测定来源: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产物,汽车排气,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内火灾等。
危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易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造成缺氧症。
轻度中毒时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中毒严重时心悸亢进、昏睡、窒息等,能导致死亡。
(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原理:当CO、CO2等气态分子受到红外辐射(1—25 m)照射时,将吸收各自特征波长的红外光,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振动-转动吸收光谱,即红外光谱。
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光谱的峰值(吸光度)与气态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因此可确定气态物质的浓度。
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CO监测仪:计算公式:CO(mg/m3)=1.25C其中:C—记录仪记录的CO浓度;1.25—标准状态下由ppm换算成mg/m3的换算系数。
(二)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的基本知识:又称层析分析法,是一种分离测定多组分混合物的极其有效的分析方法。
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按两相所出状态分类:用气体作流动相时,称为气相色谱;用液体作流动相时,称为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2.一氧化碳的测定: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经TDX-01碳分子筛柱分离后,于氢气流中在镍催化剂(360±10℃)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均可经催化加氢转化为甲烷,然后,用FID检测。
(三)汞置换法汞置换法也称为间接冷原子吸收法,其原理为一氧化碳置换等量的汞,反应式为:CO(g)+HgO(s) 180—2000C Hg(g)+CO2(g)。
环境监测---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3.4)
1、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特点 ➢2)原理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 ➢4)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5)注意事项
1)特点: 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
便,灵敏度高,是国内外普遍采用 的方法。可分别测定NO、NO2、 和NOx总量。
2)原理
➢ 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 胺配成吸收液。采样时大气中的NOX经氧化 管后以NO2的形式被吸收,生成亚硝酸和硝 酸,再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 反应,最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 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 NO2浓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
Va—测定时所取气样吸收液体积,mL。
(mg / m3 )
定量分析方法
①标准曲线法:
先配制相同基体的含有不同浓度待测元素的系列标准溶液, 分别测其吸光度,以扣除空白值之后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对应 的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操作条件下测 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得试样溶液的浓度。
➢ 该方法将浸渍吸收液的滤纸自然暴露于大气中采样, 对比前一种方法,不需要抽气动力,并且由于采样 时间长(七天到一个月),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大气 中氟化物平均污染水平。
3.4.5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 硫酸盐化速率:是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
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 测定方法: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
➢一、 来源、存在状态及毒性 ➢1、来源
天然源:闪电,豆类植物的根瘤菌 有固氮作用,森林火灾,火山爆发
人工源:燃料燃烧,汽车尾气 ➢2、存在状态
NOX: N2O, NO,N2O3,NO2, N2O4,N2O5, NO3-
3.4.2氮氧化物(NOx)的测定
环境监测_奚旦立_[3]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 人 <50
50~100 100 ~ 200 200 ~ 400
大气稳定度 最大浓度出现位置(相当于烟囱高度的倍数)
不稳定
5 ~ 10
中性
20左右
稳定
40以上
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
▪ 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器和所用吸收液; ▪ 采样者、审核者姓名。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 物质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 4) 碳氧化合物: CO 、 CO2 ;
▪ 5) 卤素化合物: HF 、 HCl 。
粒子状态污染物
降尘:粒径大于l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 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 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以气溶胶形式存在——微小的固体或液体颗 粒在气体介质中的稳定悬浮体系。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 ( 1 )采样点应选择不同污染物及其同种污染物
高、中、低不同浓度的地方。 ▪ ( 2 )按工业密集的程度,人口密集的程度,城
市和郊区增设采样点或减少采样点。 ▪ ( 3 )采样点要选择开阔地带,要选则风向的上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
例题1.对某拟建企业厂址进行监测时,环境温度为15℃,气压为101.1kPa ,以0.50L/min 流量采集空气中SO 2样品30min 。
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63,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21,SO 2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0623,截距为0.019。
计算该拟建地标准状态(0℃,101.325kPa)下SO 2的浓度(mg/m 3)(暂不考虑采样器的阻力)。
解:采样体积V l =0.5×30=15L 根据L P T T V P V T V P T V P 19.1415)15273(325.1012731.101221112222111=⨯+⨯⨯=⨯=⇒= 标准状态下SO 2的浓度为:320/252.019.140623.0019.0)021.0263.0()(m mg aV b A A C =⨯--=--=例题2.已知25℃、102.5kPa 大气压时,CO 的浓度为2.3mg/m 3,换算成mL/m 3浓度为多少? 解:解法1 由 )325.1010(/84.13.2284.224.223kPa m mL Cm M Cv ℃,=⨯=⨯=将所得浓度转化为题设状态:3112212/99.184.12735.102)25273(325.101m mL V T P T P V =⨯⨯+⨯=⨯=解法233/99.128105.1022.298314.83.2m mL pM mRT V RT M m pV =⨯⨯⨯⨯==⇒=例题3.使用大流量采样器(1.05m 3/min)采集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期间现场平均大气压为101.5kPa ,平均温度为13℃,采样器累积采集时间为23h ,在采样前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采样结束后,滤膜增重436mg 。
(1) 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2) 判断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是否超过二级标准。
(3) 计算TSP 污染分指数。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空气和废气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一、选择题1.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采样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所谓【答案】C【解析】测定烟气浓度时,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等于采样点烟气流速。
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则测定结果偏高。
因此,只有当采集速度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时,气体和烟尘才会按照他们在采样点的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采集的样品中的烟尘浓度才会和烟气的实际烟尘浓度相同。
2.用溶液吸收法测定大气中SO2,采用的吸收剂是(),吸收反应类型属于()。
A.NaOH溶液,中和反应B.四氯汞钾溶液,络合反应C.水,物理作用D.10%乙醇,物理作用【答案】B【解析】在溶液吸收法中,欲提高气体的吸收速率,就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性能好的吸收液。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①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②基于发生化学反应,如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是基于络合反应。
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浓度常用表示方法的是()。
A.mg/m3B.μg/m3C.ppmD.g/L【答案】D【解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
4.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
A.不大于45ºB.45ºC.不大于30ºD.30º【答案】C【解析】依据大气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要求,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和附近最高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该障碍物与采样点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海洋环境监测 第三章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 污染源鉴别:是为了确定污染物排放特征,追 溯污染物的污染途径。 海洋环境中采样目的不尽相同,样品类型及
分析方法各异。 9
4.样品监管
➢ 要求:样品的采集、分析是可追踪的。 ➢ 对样品封条、现场记事本、监管记录和样品
注: 1. 表层系指海面以下0.1~1 m;
2. 底层,对河口及港湾海域最好取离海底2 m的 水层,深海或大风浪时可酌情增大离底层的距离。
18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确定原则: ➢ 如何以最小工作量满足反映环境信息所需
资料; ➢ 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环境要素变化特征; ➢ 尽量考虑采样时间的连续性。
第三章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1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第一节 通则 第二节 水质样品 第三节 沉积物样品 第四节 生物样品
2
第一节 通则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流程)
1、明确监测目的 2、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监测项目 4、设计监测网点 5、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6、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 7、选定分析测定技术 8、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9、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断面设置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 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控制, 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点。
15
16
2.监测断面
➢ 海洋沿岸的采样,可在沿海设置大断面,并在 断面上设置多个采样点。
➢ 入海河口的采样断面应与径流方向垂直布设。 根据地形和水动力特征布设一致数个断面。
开特征区划的系统边界。
环境监测第三章教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页共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第页共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4、注意事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式中:W—阻留在滤膜上的TSP重量(mg);
处于C i,j≤C i≤C i,j+1时,其污染分指数(Ii)按下式计算:
式中:C,I—分别为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值和污染分指数值;
第页共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第页共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第页共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检测。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例题 1.对某拟建企业厂址进行监测时,环境温度为 15℃,气压 为 101.1kPa ,以 0.50L/min 流量采集空气中 SO 2 样品 30min 。 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 0.263,试剂空白吸光度为 0.021, SO 2 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为 0.0623,截距为 0.019。计算该 拟建地标准状态(0℃,101.325kPa)下 SO 2 的浓度(mg/m3)(暂不 考虑采样器的阻力)。 解:采样体积 V l =0.5×30=15L 根据 L P T T V P V T V P T V P 19.1415) 15273(325.1012731.101221112222111=?+??=?=?= 标 准状 态 下 SO 2 的浓度为: 320/252.019 .140623.0019.0)021.0263.0()(m mg aV b A A C =?--=--= 例题 2.已知 25℃、102.5kPa 大气压时,CO 的浓度为 2.3mg/m 3,换算成 mL/m 3 浓度为多少? 解:由 )325.1010(/84.13.228 4.224.223kPa m mL Cm M Cv ℃,=?=?= 将所得浓度转化为题设 状态: 3112212/99.184.1273 5.102)25273(325.101m mL V T P T P V =??+?=?= 例题 3.使用大流量采样器(1.05m 3/min)采集大气中的总悬浮
14.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采样器。采样口抽气速度规定为___________m/s, 单位面积滤膜 24h 滤过的气体量要求在________m3 范围。 15.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包括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 16 . 用 大 流 量 采 样 器 测 定 TSP 时 , 如 标 准 滤 膜 的 称 重 偏 差 __________mg 范围时,则认为该批滤膜称量合格。 17.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时,为消除 NO x 的影响,应在吸收 液中加入____________。 18.采集 PM10 时,采样前应将滤膜在干燥器内放置_______h, 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重后,放回干燥器_________h 再称重, 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______mg 为恒重。 19 . 测 定 空 气 中 NOx 时 用 含 CrO3 氧 化 管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______________ 。 如 氧 化 管 板 结 或 变 为 绿 色 , 表 示 氧 化 剂 _______分子上均具有形成恶臭的原子 团,这些基团被称为____________。 21.测定_____________所用的四氯汞钾吸收液有剧毒;另外一 种 测 定 方 法 称 为 ____________ 比 色 法 , 该 法 显 色 反 应 需 在 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22.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 NOx 时,影响标准曲线斜率的两 大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空气中____________ 使测定结果偏低,臭氧使测定结果偏_____________。
环境监测ppt课件
土壤含水0.005%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9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亿立方 干米;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贮水量的1%。
精品课件
2、水质污染(water pollution )
质三 污门 染峡 严大 重坝
出 水 口 处 的 水
精品课件
2、水质污染类型
精品课件
3、水体自净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
离子发射光谱-质谱(ICP-MS)
精品课件
①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多种有机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可对浮渣环境样品中的微量
组 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其他方法:常规监测中的有机物类别测定、好氧有机物测定 还有生等物,测分定光法光、度放法射、性化监学测法法等和也污有染一物定形应态用分。析
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铍、铊、1,1-二氯乙烯、甲草胺、 滴滴涕、乐果、林丹、五氯酚、氯化氰等62项。
精品课件
(三)废(污)水监测项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第一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 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性的。
精品课件
2、对污染物形态分析常用的方法
直接测定法:使用专一性的化学方法或物理化学方法测定样 品中污染物的各种形态;
分离测定法:将样品中不同形态的待测组分用物理法或物理 化学法先进行分离,然后逐一测定;
干法: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颗粒 状样品或生物样品进行非破坏性的形态分析;
理论计算法:利用被研究体系有关热力学数据进行计算,确 定期形态的方法。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辐射逆温答:平静而晴朗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的现象。
2、硫酸盐化速率答:由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过程生成对人类更为有害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大气中硫化物的这种演变过程的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3、二次污染物答:由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者与空气中的组分发生了物理、化学等作用所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4、山谷风答:山区往往山坡受热强,谷底受热弱,使得地表受热不均,引起局部气流有规律的变化,在白天,山坡受热快,气温上升,谷底的气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冷却较快,重力原因,山坡的空间沿坡下滑至谷底,产生山风。
山谷风转换时往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5、海陆风答:海洋由于大量水的存在,温度变化缓慢,而陆地表面温度变化剧烈。
因此,在白天形成海洋指向陆地的气压梯度,形成海风;在夜间陆地表面温度降低的比较快,形成陆地指向海洋的气压梯度,形成陆风,即海陆风。
海陆风形成所产生的循环作用和往返作用加重环境污染。
6、空气污染指数答:空气污染指数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
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7、光化学氧化剂答:除去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
二、填空题1、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其中,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产生急性危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短时间内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有不利于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条件(如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引起的逆温)。
3、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称为一次污染物,经过发生作用,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物质和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均有很大不同,毒性也比较大,这些新产生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第三章 环境监测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第三章环境监测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重点:采样时间和频率,各种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水、大气、固废)一、采样基础1.1采样总体方案由监测方案确定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采样量1.2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时间a 相应于监测对象的被测定参数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周期。
如一条河流某水质参数可能以天、周、月、年为周期发生变化。
变化:随机随时或有序随时间变化。
需在变化周期内按采样频率多次采样分析。
b 某采样点上进行采样的约定时日和时刻c 采样持续时间,如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做大流量采样时,采样持续时间为24h✓采样频率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如1天、1月或1年内的采样次数。
取决于监测对象的被测参数的内在变异性和评价环境质量所需数据的精确程度。
要求越高则频率越高;连续自动采样能满足很高要求。
二、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以地表水的采集为例)2.1水样类型✓瞬间水样:适用于流量不固定、不连续流动、污染物最高值与最低值都变化的情况;如稳定的工厂废液有代表性;如高峰期采集可间隔一定时间计算平均浓度。
✓混合水样:在同一采样点上的,以时间、流量或体积为基础,按照已知的比例(间隔或连续的)混合的水样。
提供的数值为平均值,可人工也可自动采样。
包括:平均混合水样(隔相同时间采集等量废水样混合,适宜废水流量稳定情况)平均比例混合水样(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综合水样: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得的瞬时水样混合为一个样品,为综合水样。
2.2采样布点2.2.1合适的采样地段(断面):水量大、水面宽、水深大、水流急的较大河流2.2.2所选地段上选择具体采样位置即采样点:对一般水量较小、水深不大、水面宽度不超过10m的较小江河或水渠,可以单点采样,即通常在河流中心的主流线处布设一个采样点。
漓江2月6日上午的水位是一百四十點五米,水流量十三點二立方米/秒。
代表性:在该点可获得特定的条件或参数,用以表征或近似表征水体质量或条件。
基本原则:主要居民区和工业区的河流上、下游;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出口和入口;河流驻留、河口、湖泊和水库的代表性位置;主要用水地区,如公用给水取水处、商业性捕鱼水域和娱乐水域;重要支流汇入主流、河口或沿海水域的汇合口。
环境监测第三章
33333333333.1.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概念: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倾倒等。
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1、环境水体: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监测项目筛选原则: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水质监测的工作程序: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调查→制订监测方案→逐级审批→方案批复→实施方案→监测报告→上报存档水质监测方案: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空气中光化学氧化剂常用硼酸碘化钾分光 光度法。
五、臭氧的测定
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空气中的氧在太 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强 烈的刺激性,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烃类和 NOx的光化学反应。 同时,臭氧又是高空大气的正常组分,能强烈吸 收紫外线,保护人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 但是,如O3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某些植物生 长会产生一定危害。 测定方法: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靛蓝二磺酸 钠分光光度法。
SO2、NOx、NO2、CO
TSP、PM10、B(a)P、Pb
每日至少有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的采样时间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SO2、NOx、NO2、 CO、O3
Pb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 间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 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0.12 0.24 1.13 2.26 3.00
5 10 60 90 120
0.120 0.200 0.400 0.800 1.000
500
2.620
0.940
0.600
1.000
4.00
3.75
150
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
某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Ii)按下式计算:
(ci ci , j ) Ii ( I i , j 1 I i , j ) I i , j (ci , j 1 ci., j )
式中: Ci,Ii——分别为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值和污染分指数值; ci,j,Ii,j ——分别为第i种污染物在j转折点的极限浓度值和污 染分指数值(查表3.8 );
(一)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法
图3.27 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流程示意图
(二)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法
九、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
污染环境空气的烃类一般指具有挥发性的碳氢 化合物(C1~C8),常用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 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THC), 另一种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称为非甲 烷烃(NMHC)。 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炼制、焦化、 化工等生产过程中逸散和排放的废气及汽车尾 气,局部地区也来自天然气、油田气的逸散。 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光电离检测法。
F
植物生长季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 采样仪器
一采样方法
(一)、直接采样法: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平均浓度
1、注射器采样
2、塑料袋采样
3、采气管采样 4、真空瓶采样
图3.4 采气管示意图 图3.6 真空采气瓶抽真空装臵示意图
图3.5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测定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GC)、汞臵换法。
(一)气相色谱法(GC)
图3.25 色谱法测定CO流程示意图
(二)汞臵换法
图3.26 汞臵换法CO测定仪工作流程示意图
四、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
总氧化剂是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显示有氧化 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 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 等。光化学氧化剂是指除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 化碘化钾的物质,二者的关系为: 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
图3.1
网格布点法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图3.3 扇形布点法
三、监测项目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类 别 空 气 污 染 物 监 测 空 气 降 水 监 测 必测项目 TSP、SO2、 NOx、硫酸盐 化速率、灰尘 自然沉降量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 测项目 选测项目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 CO、总氧化剂、总 HCN、NH3、Hg、Be、铬酸 烃、PM10、F2、HF、 雾、非甲烷烃、芳香烃、苯 B(a)P、Pb、H2S、光 乙烯、酚、甲醛、甲基对硫 化学氧化剂 磷、异氰酸甲酯等 K+、Na+、Ca2+、 Mg2+、NH4+、 SO42-、NO3-、Cl-
(一)气相色谱法
图3.28 色谱法测定总烃流程示意图
图3.29 除烃净化装臵示意图
图3.30 用除烃净化空气作载气色谱流程示意图
(二)光电离检测法
十、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的测定
VOCs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的有 机物,如苯、卤代烃、氧烃等。VOCs和甲醛是 人们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有机物,具有毒 性和刺激性,有的还有致癌作用。
七、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气 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 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 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测定方法: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 碱片-离子色谱法。
八、汞的测定
汞属极度危害毒物,具有易蒸发特性,被人体 吸入后可引起中毒,危害神经系统。空气中的 汞来源于汞矿开采和冶炼、某些仪表制造、有 机合成、染料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和逸散的废 气和粉尘。 测定方法: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法、巯基棉富 集-冷原子荧光法。
2. 颗粒物采样器
(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图3.16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三、采样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样记录表
采样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 天气状况:(晴、阴、小雨、大雨) 风力:_____级
编号
采样点
采样时 间 /min
流量
L/min
采样体 温度 积/L 0 C
pH、电导率
四、
污染物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取值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
SO2、NOx、NO2
TSP、PM10、Pb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 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月平均
(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测定 冷冻吸附采样,热解析进样,毛细管色谱法。
图3.31 热解析进样色谱分析流程示意图
(二)甲醛的测定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4-氨基-3-联氨-5-巯基三氮 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十一、其他污染物质的测定
(一)苯系物的测定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 二甲苯、间二甲苯等,可经富集采样,解吸,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 (二)挥发酚的测定 常用气相色谱法或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测定空气中的挥发酚(苯酚、甲酚、二甲酚等)。 (三)甲基对硫磷和敌百虫的测定 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是国内广泛应用的杀虫 剂,属高毒物质。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十二、空气污染指数计算
空气污染指数 (API) 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 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 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 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 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根据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特点 ,以 SO2 、 NOx 和 TSP 作为计算 API 的暂定项目,并确定 API 为 50 、 100、200时,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 值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浓度限值, 500 则对 应于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
1、溶液吸收法
图3.7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
2、填充柱阻留法
填充柱类型:吸附型填充柱 分配型填充柱 反应型填充柱。
颗粒状填充剂:担体+涂层
空气
﹡﹡﹡﹡﹡﹡
。。。。。。。 组分
抽气泵
图3.8 填充柱阻留法示意图
3、滤料阻留法
图3.9 颗粒物采样夹和滤料采样装臵示意图
4、低温冷凝法
图3.10 低温冷凝采样装臵示意图
5、自然积集法
降尘试样采集
图3.11 标准集尘器示意图
二、采样仪器
(一)组成部分 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皂膜流量计
孔口流量计
1.隔板;2.液柱;3.支架
转子流量计
1.锥形玻璃管;2.转子
图3.13 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示意图
(二)专用采样器
1. 空气采样器
流量计 采样泵
收集器 定时器 图3.14 图3.15 携带式采样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大气采样器实物照片
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 库仑法。
图3.22 空气中NO2、NO、和NOx采样流程示意图
图3.23 原电池库仑法测定NOx原理示意图
图3.24 原电池库仑法NOx监测仪气路示意图
三、一氧化碳的测定
一氧化碳(CO)是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 来自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的产物和汽车排气。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燃烧时呈淡蓝 色火焰。它容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输送氧的能力降低, 造成缺氧症。
O3
50 100 200 300 400
0.050 0.150 0.800 1.600 2.100
0.080 0.120 0.280 0.565 0.750
0.050 0.150 0.250 0.420 0.500
0.120 0.300 0.500 0.625 0.875
0.25 0.50 1.60 2.40 3.20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第一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调研及资料收集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 (三)地形资料 (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