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ppt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ppt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 教材没有学好。 知识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对某段教材的学习将持续一个长时 间,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 而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 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 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 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 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不随意注意应当与随意注意相结合。当学 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 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 一点“思维的引火线”,也就 是说,在所讲 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在 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 来就越轻松。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 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只 要在课堂上能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 结合起来,他们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
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要思考,不要死记
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 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 保持的。
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 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 和现象,这条真理概括的事实的范围越广,那 么,要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就在更 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 巧之所在。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 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 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在 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 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 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 知的愿望。 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 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 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PPT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 体会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阅读体验与感受 • 教育理念与方法探讨 • 师生关系与沟通技巧 • 教师职业素养与提升途径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深化教育理念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以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情境教学法
作者建议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体 验知识。
合作式学习
作者强调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 同学习和进步。
与自身教学实践的对比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教师应该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支持。
跨学科整合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具备跨 学科教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育国际化
06
总结与展望
对本书的总结和评价
实用性
本书提供了大量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涵盖 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启发性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启发性的想法和思考。
指导性
本书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建议,还通过案例分 析和理论阐述,指导教师如何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这些建议。
持续学习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 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阅读体验与感受 • 教育理念与方法探讨 • 师生关系与沟通技巧 • 教师职业素养与提升途径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深化教育理念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以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情境教学法
作者建议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体 验知识。
合作式学习
作者强调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 同学习和进步。
与自身教学实践的对比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教师应该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支持。
跨学科整合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具备跨 学科教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育国际化
06
总结与展望
对本书的总结和评价
实用性
本书提供了大量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涵盖 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启发性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启发性的想法和思考。
指导性
本书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建议,还通过案例分 析和理论阐述,指导教师如何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这些建议。
持续学习
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 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汇报PPT

❖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50条 ,下篇50条。上篇重点论述 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教 师应具备的素养以及治愈的 主要任务和方法;下篇主要 论述教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 力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 发展。
❖ 书中每一个条目谈一个问题 ,计100个条目,每个条目 都极有生动的案例,又有精 辟的理论分析。
一、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有感
原文:如果你想 有更多的空闲时 间,不至于把备 课变成单调乏味 的死抠教科书, 那你就要读学术 著作。……一些优 秀教师的教育技 巧的提高,正是 由于他们持之以 恒地读书,不断 地补充他们的知 识的大海。
感想:时常听到教师抱怨时间太少,可以用 来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自己也感觉的确 是这样,上班时间全被工作占满,回到家里 ,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孩子,这些繁杂琐碎 的事往往令我感到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去 读书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然而长期以 这样的理由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对教师来 说,是万万不可取的。社会在前进,新时期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停滞不前,吃 “老本”,那就是退步!所以,作为教师, 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 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 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水平。
-----《给教师的建议》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 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 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读书吧!
全书的基本框架结构及条目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阅读能够吸 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 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 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 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 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 作用。
❖ 书中每一个条目谈一个问题 ,计100个条目,每个条目 都极有生动的案例,又有精 辟的理论分析。
一、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有感
原文:如果你想 有更多的空闲时 间,不至于把备 课变成单调乏味 的死抠教科书, 那你就要读学术 著作。……一些优 秀教师的教育技 巧的提高,正是 由于他们持之以 恒地读书,不断 地补充他们的知 识的大海。
感想:时常听到教师抱怨时间太少,可以用 来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自己也感觉的确 是这样,上班时间全被工作占满,回到家里 ,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孩子,这些繁杂琐碎 的事往往令我感到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去 读书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然而长期以 这样的理由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对教师来 说,是万万不可取的。社会在前进,新时期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停滞不前,吃 “老本”,那就是退步!所以,作为教师, 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 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 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水平。
-----《给教师的建议》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 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 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读书吧!
全书的基本框架结构及条目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阅读能够吸 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 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 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 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 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 作用。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ppt课件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 不足,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激发学生兴趣方法探讨
0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 学情境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设置悬念等 方式,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互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 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 感和主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困难原因分析
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导致阅读进度缓慢。
教育背景与理念差异
对部分理念存在理解障碍。
实际应用中的制约因素
如学生差异、教学资源等。
针对性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阅读计划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确保进度。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讨论
与同行交流,深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
02
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
Chapter
对教育理念的新认识
教育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通过阅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 学生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
面对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应该保持 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采取适当的 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03
具体建议解析及实践应用
Chapter
课堂管理优化策略
确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纪 律要求
制定合理、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学生了解 并遵守,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 学效果。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 不足,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激发学生兴趣方法探讨
0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 学情境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设置悬念等 方式,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0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互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 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 感和主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困难原因分析
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导致阅读进度缓慢。
教育背景与理念差异
对部分理念存在理解障碍。
实际应用中的制约因素
如学生差异、教学资源等。
针对性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阅读计划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确保进度。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讨论
与同行交流,深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
02
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
Chapter
对教育理念的新认识
教育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通过阅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 学生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
面对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应该保持 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采取适当的 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03
具体建议解析及实践应用
Chapter
课堂管理优化策略
确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纪 律要求
制定合理、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学生了解 并遵守,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 学效果。
教师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共25张PPT)

学生通过课前质疑、读中释疑、学后小结,这样全程参与,学生主动性、积 极性怎能不高呢。我认为,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做为教师,就必须 学会“放弃”。常说放弃是一种美丽,而教师如果放弃的是一直以来主宰的地位, 我想这也是一种美丽。
作品赏析
那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呢?还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不是。苏霍姆林斯 基在书中这样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爱,点 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这与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 创新、个性发展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想只要教师主动从“首席指挥”退居 到“幕后策划”,把发展的空间全部留给学生,将心 比心,以情换情,那我们的课堂内外就将永远如沐春 风,充满欢笑了。
教师读书分享
汇报人:XXX
01 作品简介
目 02 推荐理由
录 03 作品赏析
04 读书简介
作者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三 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师们提出的一百 条建议。
作品简介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 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 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
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
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 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02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 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 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 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
作品赏析
那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呢?还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不是。苏霍姆林斯 基在书中这样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爱,点 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这与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 创新、个性发展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想只要教师主动从“首席指挥”退居 到“幕后策划”,把发展的空间全部留给学生,将心 比心,以情换情,那我们的课堂内外就将永远如沐春 风,充满欢笑了。
教师读书分享
汇报人:XXX
01 作品简介
目 02 推荐理由
录 03 作品赏析
04 读书简介
作者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三 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师们提出的一百 条建议。
作品简介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 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 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
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
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 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02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 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 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 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ppt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 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 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 的学生呢?
片 段 导 读(1)
❖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 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 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44调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76、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77、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78、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79、教育和自我教育 80、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8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83、“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84、我们的“家长学校” 85、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86、致未来的教师 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88、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92、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教学PPT)

2
作者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8
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 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 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 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 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 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 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 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 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6
读: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感想:教师是否热爱读书,精神生活是否充
实,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渊 博,教师的谈吐不凡,会让学生对教师充 满敬佩之情,对知识充满渴望。所以,要 想成为一位好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读书, 和学生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在知识的海 洋里遨游!
7
读: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 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 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 不感兴趣"等。
9
读: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感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 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 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 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 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 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 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 迷地酷爱这门学科"。我们教师要具备高尚的 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 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来吸引学生。
感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 天总是写教案、制作课件、上课、写教学反思,批改作 业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在各个方面给教师提出了一些 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 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 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 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 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 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 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 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 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 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10Fra bibliotek结语:
作者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8
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 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 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 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 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 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 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 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 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6
读: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感想:教师是否热爱读书,精神生活是否充
实,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渊 博,教师的谈吐不凡,会让学生对教师充 满敬佩之情,对知识充满渴望。所以,要 想成为一位好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读书, 和学生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在知识的海 洋里遨游!
7
读: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 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 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 不感兴趣"等。
9
读: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感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 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 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 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 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 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 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 迷地酷爱这门学科"。我们教师要具备高尚的 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 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来吸引学生。
感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 天总是写教案、制作课件、上课、写教学反思,批改作 业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在各个方面给教师提出了一些 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 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 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 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 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 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 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 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 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 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10Fra bibliotek结语: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总结
本次读书分享对《给教师的建议 》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多个角度 挖掘了书中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 法。
反思
在分享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教育 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需要 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
行动
我们决定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 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对未来的展望
目标
希望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将《给教 师的建议》中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采用 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及时反馈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 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与思考结合
计划
计划组织更多的教育交流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 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经验。
期望
期望未来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 识。
多元化评价
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多种方式,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03
重点章节解读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01
02
03
04
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能够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 习效果。
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特 定的学习氛围中,引起学生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80%
终身学习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 惯,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持续 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 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 实例,能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 水平。
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 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 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 的学生呢?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 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 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 白魂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ppt
100条建议目录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56、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59、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60、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61、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6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6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66、劳动和智力发展 67、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68、—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69、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70、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71、教学方法问题 72、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3、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75、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一定要爱自己所选的职业
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 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 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爱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愿意为它 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 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 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 的重要特征。
76、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77、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78、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79、教育和自我教育 80、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8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83、“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84、我们的“家长学校” 85、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86、致未来的教师 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88、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92、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 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 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 座沟通、理解、关爱的心桥。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 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 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