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合集下载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博士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博士生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领域的重视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博士生培养存在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导师资源有限,很多导师负责的学生过多,导致指导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适度增加导师的数量,合理配置导师与学生的比例,以保证每位学生获得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在一些学校中,博士生培养存在专业对口不足的问题。

有些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不匹配,导致指导不够精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进行专业优化调整,合理安排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研究方向对接,确保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紧密相连。

第三,博士生培养中还存在培养方案不够灵活的问题。

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过于死板,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学校可以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培养进度和内容,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不足的问题。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提升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有些学校的博士生培养中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增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与导师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最后,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科研经费是支持学生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但有些学校的科研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

学校应该加大对博士生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进行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导师资源不足、专业对口不足、培养方案不灵活、学术交流与合作不足、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

为了改进博士生培养,我们建议增加导师数量,合理配置导师与学生的比例;优化专业方向,确保学生与导师研究方向对口;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增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提升学术水平;加大对博士生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lg s a nie ste e e nd u v r iis.a d p o w o d s m e p o o as f ri p o i g t e tani uaiy o n utf r r o r p s l o m r v n h r i ng q lt fPh. D . K e r : c le e nd u v r iis Ph. D . tani y wo ds o lg sa nie s t ; e ; r i ng; p e e iu to r s ntst a i n; c u e m e s r s o nt r a u e
国高 校 博 士 生 的科 研 素 质 和 科研 能 力 及 有 关 状 况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提 高博 士培 养 质 量 的 建 议 。 [ 键 词 ]高 校 ;博 士 ;培 养 ;现状 ;对 策 关 [ 图分 类号 ] 中 .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7 —7 72 0 )40 0 —3 文 6 20 1 (0 60 —130
别 是博 士生 培养 的质量 ,是高校 人才 培养 中最 重要
的环节 。
本 文将 围绕 高校博 士 生质量 这个 主题 ,在对博 士 生 导师广 泛调 查 的基 础 上总结 目前 高 校博 士生 在 科 研 素质 、创新 能力 等方 面 的情 况 ,从 而使 我们 从 个 侧 面 更 具 体 地 了解 当 前 博 士 生 培 养 工 作 的

个 国家 的 “ 国际竞 争力 ” 与高等 教 育密 切相
和现 代化 经营 管理水 平 的高级 经 营管理 人 才 ( 业 企
关 ,而高等 教育 国际竞 争力 的核 心要 素是科 学 研究 和人 才培养 ,特别 是高 层次 科技 人才 的培 养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 于进 一步 加强 人才 工作 关 的决 定》 指 出 :当前 ,我 国 “ 才 的总量 、结 构 和 人 素质 还不 能适 应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需要 ,特 别 是现代 化建 设 急需 的高层 次 、高 技能 和复合 型人 才 短缺” 。 那 么 ,具 体来 说 ,新世 纪 我 国究 竟 需要 什么样 的高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摘要]结合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有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士;培养;现状;对策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那么,具体来说,新世纪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这些都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从未来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看,具体有以下几类:为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培养世界前沿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的科学家、高级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培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御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更是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博士生质量这个主题,在对博士生导师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高校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具体地了解当前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现状。

2004年5~7月,我们对34所高校(包括“985工程”建设学校、重点高校、一般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目的是听取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了解目前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的普遍性的优势和长处、问题和不足。

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新入职博士(博士后)培养策略探析

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新入职博士(博士后)培养策略探析

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新入职博士(博士后)培养策略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林类本科高校在培养博士(博士后)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林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行业需求与培养方向不匹配等。

研究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培养现状、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策略和建议,可以为提升我国农林领域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新入职博士(博士后)培养的策略,明确如何更好地培养这一群体,提升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的现状,深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探讨新形势下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的策略,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3. 提出相关建议和实践探索,为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4.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农林类本科高校新入职博士(博士后)培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策略,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发展。

1.3 意义在当今社会,农林类本科高校博士(博士后)培养策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些高校培养的博士和博士后学生将成为未来农林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将在农林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博士和博士后学生,这些高校可以提升自身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

加强博士(博士后)培养还有助于推动农林科学的创新和进步,为解决我国农林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

首先,完善课程设置,以达到考核要求。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制定出最符合专业实践的课程设置,增强其学习的实践性。

其次,提升教师师资水平,建立高效的课程授课环境。

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的知识,建立高效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能力。

学校也需要定期开展老师的培训,使他们更新知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第三,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考核。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将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及时给出改进建议,确保学生的毕业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再者,建立科研项目考核制度。

完善科研项目考核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科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得心应手,提高科研能力。

最后,加强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造就。

学校应当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讲座,接受现实中新进展和发现,更好的推动学术发展,丰富学生的学术经历。

同时,学校也要维护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所提供的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完善培养环境,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博士生的学术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

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其实施以上措施的管理,以便使其能够得到满足,最终达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借此机会,希望我们大家在管理上多作努力,共同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博士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建议

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建议

博 士 生 教 育 是 学 历 教 育 的 最 高 层 次 ,博 士 生 培 养 质 量 是 一 个 国 家 教 育 和 科 技 发 展 水 平 的 重 要 标 志 。 目前 我 国 的
不 仅在 一些 博 士 生 中 甚 至 在 一 些 导 师 中 也 很 流 行 。在 这 一
观念的影响下 ,课 程学 习就 简单地 等 同于拿学 分 ,尽 快地 修满学分进入课题或论 文研 究成 了一些 博士 生进行课 程学 习的主要 目标 ,因此 出现 了博 士生 不是 根据 自身 的实 际需
要 来 选 课 而 是根 据 获 得 学 分 的难 易 程 度 来 选 课 ,在 学 习 目
博士生数量已位居 世界前 列 ,而博 士生 的培 养质 量与先 进 国家相比还有 较大 的差距 。博 士生 培养 质量 要靠整 个培 养
过程 来 保 证 ,而博 士 生 培 养 过 程 又 可 分 为 课 程 学 习 和 论 文
[ 关键词 ] 博 士生 ;培养 ;质量 [ 中图分类号 ]G 4 6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17-84 (0 9 403 . 6287 20 )0-050 2
An An lsso he Pr b e n h Ed c to n o u g s o s a y i ft o lms i P D u a i n a d S me S g e t n i
课 ,但到最后 只要交 一篇 小论 文也算修 到了这 门课 的学 分 ;
CENG i Hu
( dct n eat z , aoa n e i e n e nl y E uao prrn N tnl i rt o f s Tc o g , i D r t a i U v sy fD e e h o

W大学博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

W大学博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


1 . 质量 有待提高 , 生源 选拔 环节 有待改 善 w 大 学作 为“ 8 9 5工程 ” 校 . 高 多年 来在 中国管 理
w 大 学地 处湖 北 省 的省会— —武 汉 ,是 国家教 科 学 研 究院 科学 研 究所 发 布 的 中国大 学 评价 中处 于 育部 直 属 的全 国重 点大 学 . 批 被 列入 国家 “ 1 ” 首 2 1 工 前 1 的位 置 。但 是 , 0名 由于其 地处 武汉 市 , 既没 有北
务 院学 位 委 员会 、 育部 、 事 部决 定 在所 有 具有 博 和访 谈 的结果 。可 以看 出 w 大 学博 士培 养 中存 在 的 教 人 士 学位 授 予权 的 高等 学校 和 科研 院 所 开展博 士质 量 问题主要 有 :
调查 工作 。 W 大学博 士培 养 中存 在的 问题
表 1 W 大 学博 士生 来源情 况表 ( 本科 学校 )

表 2 指 导在 学博 士 生数
Cu lt 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uai v
F e u n y Pe c nt Vai r e t rq e c re l Pe c n d Vai l d .0 O
维普资讯
决策与思考
28 0 年第1期 邕f 鞘 攀j 0 5 豫
W 大学博 士培养存在 的问题 与改进对策
— —
基于调查的实证 分析
● 赵 映 川
摘 要 : 着研 究生教 育 的快 速发展 , 一步提 高博 士质 量 已经成 为 当前 我 国 高等教 育 面 临的 随 进 主要 任务 。 为此 , 国具 有博 士学位授 予权 的 高等 学校和 科研 院所都 开展 了博士质 量调 查工作 。 大 全 w 学作 为教 育部 直属 的全 国重 点 大学 , 通过 这 次博 士质 量调 查 现其 博 士培 养 中存 在 着诸 如 生 源质 发 量 不 高、 导师 指导博 士 生过 多、 士 生的 科研 能 力不 强 、 师对博 士论 文 的指导 不 力等 问题 。为 了提 博 导 高博 士 质量 , 大 学在 今后 的博 士生培 养 中, w 必须 切 实提 高 生源质 量 、 严格 导师 负责制 、 革人 才培 改 养 方式 、 严格 博 士论 文标准 。 关键词 : 士 ; 量 ; 师 博 质 导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现状及对策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现状及对策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现状及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正逐渐成为全球学习的热点。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中文教育的需求,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成为全球中文教育行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的现状1. 人才供给不足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前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全球不断增长中文学习需求。

虽然中国大学的中文教育硕士和博士专业已经发展多年,但由于相关专业从业者的相对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2. 培养方案不完善现有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计划缺乏一致性和标准性,培养方案相对不完善。

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培养标准。

3. 师资力量不足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中文教育相关的博士导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培养需求。

许多中国高校的中文教育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

二、对策1. 加强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建立全球统一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确保培养质量和水平的统一性。

2. 增加师资力量加大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导师队伍的规模和质量。

同时,建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

3. 推动合作交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项目。

通过设立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项目或联合研究课题,利用各国优势资源共同培养和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提高中文教育跨国合作的水平和质量。

4. 提高相关学科发展水平加强国内相关学科建设,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和研究平台。

增加中文教育专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推动该领域的学术进步。

5. 拓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领域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论新形势下博士研究生的综合培养

论新形势下博士研究生的综合培养
第 3 卷第 1 O 期
21 0 0年 3月
பைடு நூலகம்
西北 工 业大 学 学报 ( 会 科学 版 ) 社
J RN F NO T OU AL O R HWE T RN P L C NIAL U VE S S E O YI H C NI R Sca cecs I E 兀 {oilSin e
生进行学术交流并给予耐心指导。 但是, 前导师队 是“ 目 精深” 渊博 ” 和“ 知识 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 敏锐 的 伍 中也存在很 多问题。 一些导师业务不强 , 学术发展 学术洞察力是其学术生命所在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 停滞, 缺乏理论创新 , 有些甚至连像样的科研项 目 也 教育 强调 对坚 实宽 广 的基 础 理论 和 系统 深入 的专 门 没有; 一些导师责任心不强 , 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关 知识的掌握 ,目的就是能够让其独立并创造性地开 心不够, 难以做到“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 关心学生” 展科学研究工作。 , 综合来看 , 博士研究生不论是解决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教
2 培养速度与培养基础不相适应 。 . 近年来, 了 为
育 , 于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 、 对 科技腾飞 、 社会 进步有 促进研究生教育 的大发展, 许多学校竞相 申报博士 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 。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经济社会飞 点。有些博士点缺乏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缺 我 速发展 , 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 日俱增 。 对 进入 2 世 少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 ;有些博士点则属于临时拼 l 纪以来 , 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 精英教育” 大众化 凑, 向“ 实际上并不具备博士点 的实力; 更有一些学校不
界 上位 居前 列 ,我 国 已成为 仅 次 于美 国的研 究 生 教 科生一样上大班的专业课; 有些专业课 内容过于陈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人才培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当前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滞后、实践教学不足、就业压力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分析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问题1. 教学方式滞后当前高校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听讲,缺乏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受到挫伤,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实践教学不足高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他们毕业后面临着实际工作中的适应困难。

3.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和毕业后不适应职场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应该推动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可以在这些基地进行实习或者参与项目实践,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 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信息。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4. 加强素质教育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这包括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除了通识教育以外,高校还需要重视学科专业教育。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的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得到充分锻炼。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现实中,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就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问题
1. 专业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专业过于细分,导致学生学习范围过窄,另一方面是专业重复、重叠,导致资源浪费、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2. 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高校教学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实践环节不足
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培养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不用说创新和发展了。

4.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建议高校优化专业设置,避免过于细分,合理规划专业方向,避免专业重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水平。

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建立更多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更好地接触和了解实际工作,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博士培养质量调查及几点思考

博士培养质量调查及几点思考

博士培养质量调查及几点思考摘要: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博士培养质量调查方法、总体评价、培养质量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以资参考。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因素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体现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博士毕业生应具备宽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善于梳理和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研究工作能力,并做出创造性贡献。

近期我们对本单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对于促进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过程与方法对本单位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一)博士论文质量调查:以每三年为一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选取1篇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国外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

学科内部成立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价,形成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评阅意见综述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外比较评阅意见综述。

(二)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按毕业生总人数30%抽取)进行问卷调查。

(三)针对博士博士生导师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总人数的20%)进行问卷调查。

(四)针对往届毕业博士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在本单位已经毕业的所有往届毕业博士生中,分别抽取已毕业博士总人数的30%进行调查,根据文件要求,抽取时尽可能考虑样本的职称和毕业时间的分布。

(五)博士质量调查访谈:分别对本单位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做访谈,并做好记录。

二、博士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一)对毕业博士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本单位毕业博士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博士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培养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当前博士生培养的困境。

一、缺乏全面评估机制目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一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倾向。

以发表论文数量为唯一考核指标,忽视了博士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很多学校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博士生培养评估机制,导致培养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博士生培养评估体系。

除了考核发表论文数量外,应该评估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学术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建立起评估的具体指标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学术导师不当行为的存在博士生培养中,学术导师在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一些学术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存在不当行为,如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过度要求或者过度控制学生的研究方向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发展,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学术导师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科研指导和教育能力。

建立学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估机制,确保学术导师履行其职责,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三、学术能力培养不足博士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博士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上存在不足。

部分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项目的锻炼,导致博士生在面对实际科研问题时较为薄弱。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博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过程应该注重博士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项目的参与,使其在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时能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学校和导师也应该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增强其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四、博士生就业压力和就业前景不明朗当前,博士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同时就业前景也不是很明朗。

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我中心于4月28日召开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全体博士生导师座谈会。

会上大家交流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做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达成六点共识。

一、把好招生质量关招收博士生,考试仅是一个最低门槛,绝对不能仅凭或主要凭初试成绩决定录取哪个考生。

考生应事先向所报考的导师提交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成果和博士研究计划,没有任何研究成果或者硕士论文或研究计划质量平平的考生,即使初试成绩比较好,也无需录取。

在导师对考生的人品不熟悉,对考生的推荐人也不熟悉的情况下,对于似乎有研究潜力的考生,导师可以让考生试着做一个题目,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彼此的了解,认定确实是好苗子后,再录取。

这样做可以避免将人品或心理素质欠佳的考生录取进来。

对考生的复试一定要坚持两位博导共同实施的制度。

二、加强博士生基础课程的建设,做好部分博士生补修硕士课程的工作中心自2005年以来,一直为所有博士生开设两门必修课,即“语言学名著解读”和“语言哲学”;此外,中心还为应用语言学的博士生开设了相关的必修课。

这些课的开设为博士生开拓学术视野,了解本学科重大理论的发展,培养批评眼光和批判思维能力,掌握学术写作的规范,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些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学的不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虽学的是这一学科,但其所在学校没有开设一些必不可少的相关专业课。

对于这些学生,导师应要求他们选修所缺的硕士课程。

这些硕士课程成绩不合格者(80分以下),不得进入博士研究的开题和中期考核。

三、把好博士生论文的选题关一篇博士论文的成败,首先在于选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义,能否找到某一领域的研究空缺。

在这一方面有两种做法。

一种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导师对学生提议的课题进行审查,选择既有学术价值,又贴近自己研究兴趣的课题。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其可能的缺点是,有的学生有可能迟迟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题目,导致培养期拖长。

对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状况或者科研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对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状况或者科研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对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状况或者科研提出自己的意见建

我认为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状况仍需要改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
出建议:
一是要加强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水平,要丰富和完善其学习资源,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是要拓宽学术研究视野,深入研究国内外理论发展趋势,推动学术
发展,同时要注重科技进步,及时利用最新技术和资源,推动科学研究。

三是要加强博士研究生的交流和学术交叉,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正反馈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
的学术资源,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和融入社会。

总之,我认为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状况仍有待改善,加强科研水平,
增强针对学术研究的关注,扩大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教学水平和
正反馈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将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状 原因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大学延期博士生情况调查为例

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状 原因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大学延期博士生情况调查为例

参考内容
博士生延期毕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知名高校中。最近,我 们对北京大学的一些延期博士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其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概述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大学博士生的延期比例较高,约有40%的博士生存在 延期毕业的情况。从专业角度来看,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博士生延 期比例相对较高,而工程类专业的博士生延期比例相对较低。在延期时间方面, 大部分博士生的延期时间为1-2年,但也有少部分博士生的延期时间超过了3年。
5、建立毕业预警机制:学校应建立毕业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博士生在 学业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博士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学业。
6、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为博士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帮助他们了 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应鼓励博士生在完成 学业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或其他领域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优化管理机制,给予更多指导与支持: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博士生管理体系, 为博士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可以设立学术导师制度,为每个博士 生配备专业的导师团队,为其提供科研、学术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
3、加强心理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应博士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 辅导和关怀。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博士生,应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以解决其 实际问题。
解决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还有利于推动我国 科研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高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博士生延期毕业 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内容二ຫໍສະໝຸດ 在当代教育环境中,博士生的培养和毕业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 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影响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因素更为复杂。本次演示旨在探 讨影响博士生,特别是国外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各种因素,希望通过深入理解这 些因素,为改进博士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博士培养的举措

博士培养的举措

博士培养的举措近年来,博士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为了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本文将从导师制度、培养计划、科研支持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探讨博士培养的具体举措。

导师制度是博士培养的重要保障。

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严格的导师选拔制度,确保博士生能够与优秀的导师进行合作和指导。

导师要求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博士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指导。

同时,导师也要积极参与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培养计划是博士教育的核心。

高校和科研机构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科研项目和学位要求等。

培养计划旨在全面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培养计划要求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第三,科研支持是博士培养的重要保障。

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博士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支持。

博士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和图书馆资源进行科研工作。

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为博士生提供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

科研支持的加强,为博士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术交流是博士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为博士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

博士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优秀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合作。

学术交流的加强,有助于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博士培养的举措包括建立导师制度、制定培养计划、加强科研支持和促进学术交流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博士生提供了更好的学术环境和培养机会,有助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博士人才。

期望未来在博士培养方面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

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开发人才潜力,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就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学校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充分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博士生入学、培养、毕业等管理规定,提高培养质量。

其次,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招聘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为博士生提供优质的指导教学和科研服务,提升博士生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术成果的产出。

再次,应完善学生管理,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及时安排有效的培养活动,提高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学术水平的提高。

此外,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为博士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促进学术科研成果的产出,提高学术水平。

最后,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和考核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制定有助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不断改进培养机制,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加强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生管理,设立科研机构,建立考核机制等。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博士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点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博士点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博士点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引言博士点培育工程是指通过对已有博士生培养计划的调整和改进,来提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博士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博士点培育工程的实施对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博士人才以及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博士点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需求。

一、博士点培育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博士点培育工程的实施是对当前博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以促进博士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当前,我国博士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博士生培养质量不高。

由于博士生招收门槛较低、导师指导不够到位等原因,导致一些博士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养,导致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难以提升。

2. 博士生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偏重于从事科研任务和项目,对于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

3. 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需求急迫。

我国当前对于高层次、高水平的博士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各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对于博士人才的供给情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博士点培育工程的实施对于解决当前博士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校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博士点培育工程的总体目标博士点培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博士生培养计划,提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1. 优化博士生招生政策。

通过调整博士生的招生政策和条件,提高博士生的招生门槛,确保招收到的博士生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 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计划的调整和改进,提高导师指导、学术环境和科研条件,确保博士生在培养期间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培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摘要]结合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有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士;培养;现状;对策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那么,具体来说,新世纪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这些都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从未来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看,具体有以下几类:为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培养世界前沿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的科学家、高级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培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御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更是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博士生质量这个主题,在对博士生导师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高校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具体地了解当前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现状。

2004年5~7月,我们对34所高校(包括“985工程”建设学校、重点高校、一般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目的是听取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了解目前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的普遍性的优势和长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84份博士生导师返回意见的归纳整理,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和分析如下。

在调查中有多位导师谈到在职工作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应届毕业硕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之间的差别,认为“在职生”由于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经历,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相对于“应届生”更强些;“应届生”的知识面、视野相对较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独立工作能力等相对差些;相反,“在职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外语基础相对差些。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博士生导师的评价意见比较分散,但是我们的调查也显示出,当前高校博士生比较明显的、比较普遍的优势是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高,其它方面则反映得不太明显。

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学风、知识面、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要指标的负面评价的比重却相对较高,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评价频次占84位导师人数的26%。

以上结果虽然只代表少数博士生的现状,但从整个调查统计表中看,84位博士生导师对当前博士生质量并不是很满意,比较起来,导师们反映博士生的问题和不足的比重相对大一些(长处:不足=60:105)。

对博士生的培养应该是满足我国未来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教学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一是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

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
力。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

”更宽泛地讲,博士生走向社会后应该是掌握一定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愿意献身科学事业、作为国家栋梁的后备人才,必须对科技工作具有一定的兴趣、热情和动力,具有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

只会被动地学习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缺乏求实、严谨、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具备团队协作、合作能力的人才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能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根据社会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和以上对博士生科研素质等方面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高校还需要在博士生招生、培养模式以及授予学位等环节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

首先,在招生环节,不能片面重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关键是考察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治学态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事业心、对待工作的责任感等等)和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考核的重要内容是一次考试不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才可能完成。

因此,要想提高博士生招生的质量,必须严把生源关,这个环节导师应该起主要作用,从硕士生或在职人员中跟踪遴选优秀生源,严守“宁缺勿滥”原则,这是保证博士生质量的第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