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化学】蛇莓化学成分研究
【关键字】化学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ZHANG Lan-Tian1*, DUAN Hong-Quan2, LU Xin-Hua1, ZHENG Zhi-Hui1, ZHANG Hua1,HE Jian-Gong1(1. North China Pharmaceutical Group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Hebei ,Shijiazhuang 050015, China; 2. Basic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Methods: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Toyopearl HW-40C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ten compou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follow: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1),2α-3α-dihydroxyurs-12,19-en-27-oic acid (2), Corosolic acid(3), Ursolic acid(4), Pomolic acid acetate(5), Pomolic acid(6), Euscaphic acid)(7), Doianoterpene D(8), 4-hydroxy-trans-cinnacic acid(9), 3-hydroxy-4-methoxy-trans-cinnacic acid(10).Conclusion: compound 1,2,5,6,8~10 were first isolated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Key words]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triterpene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张兰天1*,段宏泉2,路新华1,郑智慧1,张华1,贺建功1(1.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5;2.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药学院,天津300070)[摘要] 目的:研究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中的化学成分。
抗癌性中药材蛇莓、无花果、蒲公英脂肪酸组成研究
抗癌性中药材蛇莓、无花果、蒲公英脂肪酸组成研究冉乾鸿,姜波,谭凯升,罗艺,刘月洋,徐志芊(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蛇莓、无花果、蒲公英是南方较为常见的植物,容易获取并且价格低廉,同时也作中药使用。
现代药理学对蛇莓、无花果、蒲公英的抗癌作用有研究且有一定进展。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有效地测定了中药材蛇莓、无花果、蒲公英3种中药材的脂肪酸组成,同时对3种中药材中不同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计算,通过其峰面积计算各脂肪酸组分的相对量。
比较3种中药材中的脂肪酸,分析3种中药材的药性相关联性,记录3种中药材中各自的脂肪酸主要成分并分析其中的相同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脂肪酸;蛇莓;无花果;蒲公英厂;BSA1245型分析天平(万分之一感量),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DHG-9036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50mL 索氏提取器,上海豫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蛇形冷凝管,上海豫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2中药材的脂肪酸的测定1.2.1样品处理。
试验步骤参照姜波等[6]论文内容进行,中药材蛇莓、无花果、蒲公英采购于贵州铜仁药店。
首先将3份样品在70℃的烘箱中烘干,干燥后分别放入研磨机粉碎成粉末,然后将已粉碎的样品分别过60目筛,并放入袋中密封储存。
1.2.2中药材油脂的提取。
精确称取干燥粉碎后3种中药材样品各10g (精确至0.0001g )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80mL 石油醚(30~60℃),在42℃恒温水浴回流6h ,在37℃(水浴温度)下蒸发至无溶剂,然后在60℃水浴中使溶剂完全蒸发,得到蛇莓油脂、无花果油脂和蒲公英油脂。
1.2.3油样品甲酯化。
分别精确量取0.2mL 已提取的3种中药材油脂,分别放入3个10mL 塞管中,分别添加2.0mL 5%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立即摇匀。
将装好反应溶液的塞管放入60℃恒温水浴中反应30min ,待冷却至室温,加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1.0mL 至塞管,摇匀。
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3 白喉 余光开等[29]在对149例白喉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发现,单用蛇莓流浸膏与用抗生素联合白喉抗毒血清的疗效并无差异,治愈率为82.98%,在退热时间,脱膜时间,细菌转阴时间上也无统计学差异。
【Key words】Duchesnea Inidca,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是民间常用的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纲目》引《日用本草》云 蚕老时熟红于地,其中空者为蚕莓 中实极红者为蛇残莓,人不啖之,恐有蛇残也。蛇莓之名由此得之。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等[1]。《别录》云 主胸腹大热不止。《药性考》云 热病可施,伤寒狂躁,口噤口糜。《纲目》云 傅汤火伤,痛即止。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萜类、糖苷类、有机酸、酚性物质、内酯类、甾体等,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最早记载于《别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在民间亦有广泛的应用。蛇莓成分复杂,对其研究多用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其单一成分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相对广泛,但缺乏相对系统深入的研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鲜见单用的临床研究。该文就近30多年来,蛇莓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蛇莓中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病毒感染 的症状。
蛇莓的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蛇莓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 缓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抑制脂质过氧化
蛇莓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 胞膜和组织器官免受氧化损伤。
抗衰老作用
蛇莓的抗氧化能力还可以延迟衰老过程,保持机 体的健康和活力。
蛇莓的药理活性
抗氧化作用
01
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
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抗炎作用
02
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炎症症状。
抗菌抗病毒
03
蛇莓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抵抗多种细
菌和病毒的感染。
蛇莓制剂和药物开发
蛇莓已被用于开发多种药物和保健品,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主要用于治疗感冒 、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蛇莓药用研究的挑战
01
蛇莓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蛇莓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是药用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提取和分离
技术的优化和提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02
蛇莓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蛇莓前景展望
随着蛇莓药用研究的深入,其制剂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
06
研究总结与展望
研究总结
1
蛇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活性成分具有多 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2
蛇莓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且已有许多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 方面的药理作用。
蛇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Kim,In Gyu,Jung,IILae,Oh,Tae Jeong.Polysaccharide—riched frac-
tion is01ated from Duchesnea chrysantha protects 89ainst oxidatiVe dam—
age,8如把c危no如盯厶把碍,2002,24(16):1299~1305.
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痫、咽
到5种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 acid),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原儿茶酸(pmto_
烫火伤等¨’21。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活性∞一。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对 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 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3
Lee H, Lin J Y.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 extracts fmm anticancer
dmgs in Chinese medicine.肘M£n£ion M5e口rc^,1988,204(2):229~
关键词:蛇莓皱果蛇莓抗氧化抗肿瘤
蛇莓(Duc矗emeo indico(Andr)Focke)为蔷薇科 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 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绝大区域包括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 尽管对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都不够
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都有广泛分布¨。。与蛇莓同
万方数据
[矸白以矗sc据咒ce ond z|e是玎ozogy/^,Ddem五口fjD玎矽?k也£西n口z C点i乃∞e肼edicine。站d丑z口≠er;。』№dic口],07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作者:王海英张翠来源:《上海医药》2009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2-0067-03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与蛇莓同属的还有另一植物皱果蛇莓。
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厥、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烫火伤等[1]。
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国内外对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蛇莓生药学研究1.1 生药性状全草多缠绕成团,全株有白色毛茸,有匍匐茎,叶互生。
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 ~ 10 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 ~ 4 cm,宽1 ~ 3 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疏毛。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
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
气微,味微涩。
1.2 显微鉴定1.2.1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弯曲,垂周壁念珠状增厚。
下表皮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为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 ~ 900 μm,基部直径18 ~ 38 μm,壁厚6 ~ 12 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头部有2个细胞,直径25 ~ 32 μm;柄部有2 ~ 3个细胞。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有4 ~ 5个。
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2.2 根横切面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木栓化。
皮层由5 ~ 6层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处有一圈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
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
维管束外韧型,射线由3 ~ 4列细胞组成;韧皮部窄,由薄壁细胞及少量筛管伴胞群组成;木质部宽阔,导管呈径向排列,导管间有增厚的木薄壁组织细胞。
蛇莓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蛇莓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陈 途,陈 明,朱荣平,徐 怡(咸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咸宁437000)摘要:目的 研究蛇莓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铁氰化钾还原法、螯合Fe2+评价法比较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结果 蛇莓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提取蛇莓总酚、总黄酮含量高达17 8%和35 6%。
结论 蛇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肿瘤资源,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
相关系数表明,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乙醇可以作为蛇莓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
关键词:蛇莓;总酚;总黄酮;抗氧化;超声提取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3 0053 04作者简介:陈 途,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质量控制。
StudyonAntioxidantPropertiesofDuchesneaIndicaFockeCHENTu,CHENMing,ZHURong ping,XUYi(PublicInspectionandTestingCenterofXianNing43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studytheantioxidantactivityofDuchesneaIndicaFocke ThecontentsoftotalphenolsandflavonoidsindifferentextractsweredeterminedbyUVspectrophotometryMETHODS UVspectrophotom etrywasusedtodeterminethecontentsoftotalphenolsandflavonoidsindifferentextracts TesetwasconductedtoclearDPPHradicals,ABTSradicals,thereducingabilityofpotassiumferricyanide,andthechelatingcapacityFe2+,usinghalfclear/reducingconcentrationvalueasevaluationindexestocomparetheantioxidantactivitiesofdifferentextracts Therelationshipbetweentotalphenols、flavonoidsandantioxidantactivitywasinvestigated RESULTS TheresultshowedthatallextractsofDuchesneaIndicaFockehadgoodantioxidantactivity,thecontentsoftotalphenolsandflavonoidsareashighas17 8%and35 6%CONCLUSION Asanaturalanti tumorresource,DuchesneaIndicaFockearewidelyusedinclinicaltherapyandhasagoodcurativeeffect 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ssuggeststhattherewasagoodcorrelationbetweentotalphenolsandantioxidantcapacity,75%ethanolcouldbethebestforsolventstoextractantioxidantingredientsfromDuchesneaIndicaFocke KEYWORDS:DuchesneaindicaFocke;totalphenol;totalflavonoids;antioxidantactivity;ultrasonicextraction 蛇莓(DuchesneaindicaFocke)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是民间常用于治疗热病惊痫、咽喉肿痛、咳嗽吐血、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烫火伤等〔1〕。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Rubus alceaefolius Poir)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莓、蚂蚁莓等,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丛林、田野边沿,以及溪流旁。
蛇莓果实呈鲜红色,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山珍”、“保健圣品”。
除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蛇莓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蛇莓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
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蛇莓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芦丁、槲皮素-3-O-植酸酯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槲皮素能够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MAPK和Wnt/β-catenin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芦丁也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基于蛇莓所含的丰富生物活性物质,其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目前,蛇莓已被开发成多种抗肿瘤药物,广泛用于肿瘤的预防、治疗及辅助化疗等领域。
1. 蛇莓提取物蛇莓提取物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已经被开发成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用于肿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
蛇莓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2. 蛇莓口服液蛇莓口服液是以蛇莓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口服药物,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肝癌等各种肿瘤的治疗。
蛇莓口服液可改善肿瘤患者的食欲、消化功能,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小方晶。叶表皮 细胞壁 略弯 曲 , L 定式 。淀粉粒较多 , 气孑不
以单粒居 多。
1 蛇莓 生药学研究
1 1 生药 性状 .
全 草多缠 绕成 团 , 全株有 白色毛茸 , 有匍 匐茎 , 叶互生 。
三出复叶 , 生叶的 叶柄长 6 ~ 1 m, 叶多皱 缩 , 整 基 0e 小 完 者倒 卵形 , 15 ~4c 宽 1 ~ 3c 基部偏 斜 , 缘有 长 . m, m, 边 钝齿 , 表面黄绿色 , 面近无 毛 , 面有 疏 毛。花单 生 于叶 上 下
列, 射线宽窄不一 。韧皮 部窄 , 可见筛管群 , 成层不 明显 。 形 木质部导管径 向排列 。髓部较宽 , 中有草酸钙簇 晶分 布。 其
1 2 4 粉 末 特征 .. 全草粉末灰绿色 , 气微 。非腺 毛较 多 , 均为单 细胞 , 长 8 ~8 6 0 1 m, 5 ~2 m。具腺毛 , 宽 8 腺头多为单 细胞 , 腺
柄 2 ~6个细胞 。螺纹或梯 纹导管 , 直径 2 — 10 2 9 m, 草 酸钙簇晶众多 , 直径 3 ~9 m, 6 8 棱角大多短钝 , 有散在的
痢疾及烫火伤等…。近年来 因发现 蛇莓具 有显著 的抗肿瘤
活性而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 文就国 内外对 蛇莓 的 化学成分 、 药理活性 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 述 , 旨在为蛇莓 的 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ceieB 。此外 , hs ) d 从蛇 莓中鉴 定出的酸性成 分还有 短叶苏
木酚 ( r i l ) be f i 没食 子酸 。 von 2 2 三萜 类 .
叶亮等 和彭江南等 先后从 蛇莓干燥 全草 中分离 出
6个五环三萜 类化 合 物 , 别鉴定 为乌 苏酸 ( 分 又名 熊果 酸 , usl cd 、 r i ai) 委陵菜 酸 (o et c ) 野 蔷薇 苷 (uau— oc 1 ni ai 、 m c d rsn l
中药蛇莓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合欢素_ 7 - o L 一 鼠 李糖基- ( 1 - 6 ) ・ C 2 8 H 3 2 0 l 4 D . 葡萄 糖苷 山 奈索- 3 — 0 " 鼠李糖 基- ( 1 — 6 ) 哥 D . 半乳糖苷 山 奈酚0 - o - 芸香苷 山 奈酚_ 3 . 0 . 刺槐二糖 翻白叶苷 芦丁 C 2 7 H 3 0 0 1 5 C 2 7 H 3 o 0 j 5 c 2 7 H 3 o 0 1 5 c 3 0 H 2 8 0 l 3 c 2 7 H 3 0 0 1 6 C 3 3 I t 4 0 0 1 9
8 9 1 0
2 a , 3 . 二羟基乌苏烷・ l 2 , 1 9 一 二烯・ C 3 o H 4 6 0 4
2 8 . 酯
2 d . 羟基齐墩果酸酸 2 a , 3 卢 - 二羟基乌苏烷・ 1 2 - 烯一 1 8 a ,
1 9 a . 环氧_ 2 8 - 酸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序号 5 6 7 8 9 1 0
续表 1
化合物名称 山 奈素- 3 - 0 - D ・ 半乳糖苷 紫云英苷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山奈酚_ 3 , 7 . 二 L - 鼠李糖苷 分子式 分子量 参考文献 C 2 1 H 2 o 0 1 1 4 4 8 . 1 [ 8 ] c 2 1 H 2 0 0 1 1 4 4 8 . 1 [ 5 ] c 2 I H 2 0 0 I 2 4 6 4 . 1 [ 8 ] C 2 1 F I 2 0 0 1 2 4 6 4 . i [ 8 】 c 2 7 H 2 0 0 1 4 5 7 8 . 2 [ 2 】 5 9 2 . 2 [ 8 ]
c 3 1 H 5 2 0 4 C 3 2 H 5 0 0 5 C 3 9 H 5 4 0 7 C 3 9 H 5 4 0 7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与蛇莓同属的还有另一植物皱果蛇莓。
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厥、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烫火伤等[1]。
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国内外对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蛇莓生药学研究1.1 生药性状全草多缠绕成团,全株有白色毛茸,有匍匐茎,叶互生。
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 ~ 10 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 ~ 4 cm,宽1 ~ 3 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疏毛。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
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
气微,味微涩。
1.2 显微鉴定1.2.1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弯曲,垂周壁念珠状增厚。
下表皮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为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 ~ 900 μm,基部直径18 ~ 38 μm,壁厚6 ~ 12 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头部有2个细胞,直径25 ~ 32 μm;柄部有2 ~ 3个细胞。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有4 ~ 5个。
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2.2 根横切面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木栓化。
皮层由5 ~ 6层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处有一圈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
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
维管束外韧型,射线由3 ~ 4列细胞组成;韧皮部窄,由薄壁细胞及少量筛管伴胞群组成;木质部宽阔,导管呈径向排列,导管间有增厚的木薄壁组织细胞。
近中心处有少量的薄壁细胞。
形成层不明显。
1.2.3 茎横切面直径1.2 mm,表皮细胞层呈类圆形,排列紧密,细胞壁略增厚,皮层由3 ~ 4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内有草酸钙簇晶存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Rubus chingii Hu),又名黑莓、黑秋莓,是一种生长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植物。
在传统中医药中,蛇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蛇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了一种备受期待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蛇莓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酚类、苯丙素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包括蒽酮类、黄酮类、酚醛类、酚酸类、聚糖类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蛇莓抗肿瘤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1. 抗氧化作用蛇莓中的黄酮类、酚类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抗氧化作用是蛇莓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因为氧化应激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蛇莓中的酚类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细胞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
蛇莓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蛇莓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乳腺癌、肝癌、胃癌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三、蛇莓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 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 蛇莓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蛇莓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是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蛇莓的药理学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蛇莓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应用;而毒理学研究则可以评估蛇莓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四、蛇莓在抗肿瘤领域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尽管蛇莓在抗肿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蛇莓的活性成分结构复杂,提取纯化困难,制约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蛇莓的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深入;蛇莓的安全性和毒性研究还需要加强,以更好地评估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风险。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即莓类植物蛇莓属的果实,又名草莓蝗、红莓、山莓等。
蛇莓不仅味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纤维素和多种矿物质。
蛇莓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其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蛇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这些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起到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是防止肿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蛇莓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蛇莓中的花青素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花青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断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发展。
蛇莓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
研究发现,维生素C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有许多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研究发现,蛇莓对多种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蛇莓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靶向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转移,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除了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外,蛇莓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辅助食物。
蛇莓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蛇莓还可以作为化疗和放疗的辅助治疗,减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蛇莓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开发更多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蛇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蛇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予祺;常琪;唐劲天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卷),期】2007(009)002
【摘要】蛇莓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功效,民间多与其它中草药配合使用,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近年发现该植物中含有酚酸和三萜类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对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及其同属植物皱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Zollinger&Moritzi)Miquel]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王予祺;常琪;唐劲天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蛇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李晔;刘娜
2.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张帅;刘胜
3.蛇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李燕锋;赵晶
4.中药蛇莓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明;赫军;马秉智;梁莹莹;张淑君;张相林;崔刚
5.蛇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高延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莓化学成分研究
蛇莓化学成分研究
王强;杜晨霞;马念春;常俊标;段宏泉
【期刊名称】《河南科学》
【年(卷),期】2006(24)4
【摘要】以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研究蛇莓中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学成分.经过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反复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叶绿醇(Ⅰ,phytol),生育酚(Ⅱ,dl-α-Tocopherol),5a-Ethoxy-α-tocopherol(Ⅲ),2,5-Cyclohexadiene-1,4-dione(Ⅳ)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蛇莓中分离得到.
【总页数】3页(P502-504)
【作者】王强;杜晨霞;马念春;常俊标;段宏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郑州,450002;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郑州,450002;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蛇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李晔;刘娜
2.蛇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予祺;常琪;唐劲天
3.中药蛇莓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明;赫军;马秉智;梁莹莹;
张淑君;张相林;崔刚
4.蛇莓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J], 许文东;林厚文;邱峰;陈万生
5.中药蛇莓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J], 徐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蛇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晔;刘娜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4(000)021
【摘要】蛇莓属系蔷薇科植物,为民间常用草药,其果实可食,种子含油,全株
供药用,有消肿化淤,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
蛇莓属植物主要下属4种,研究报道多为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和皱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inger&Moritzi) Miquel,从蛇莓中分离得到的三萜及黄酮类化
合物是本属植物中特征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乌苏酸类衍生物含量尤为突出。
其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菌、中枢神经抑制等,研究得最为广泛的则是其抗肿瘤生物活性,对其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关作用机制均有报道。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蛇莓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的代表性单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194-195,198)
【作者】李晔;刘娜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药剂科,福建龙岩 364000;福建医
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药剂科,福建龙岩 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9
【相关文献】
1.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2.巴戟天属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亚菊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黄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又名蛇皮果、蔓越莓、响莓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浆果植物。
蛇莓果实呈深红色,口感酸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蛇莓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类黄酮、苯甲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蛇莓中的花青素被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成分。
研究表明,蛇莓中的花青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蛇莓中的苯甲酸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机体清除有害物质,防止细胞损伤和DNA突变,减少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二、蛇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蛇莓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蛇莓中的花青素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
蛇莓中的花青素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阻断肿瘤的迁移和转移。
蛇莓中的苯甲酸也被发现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体积和负荷。
除了细胞实验外,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蛇莓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表明,给予动物蛇莓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减轻肿瘤给动物带来的痛苦。
这些研究成果为蛇莓的抗肿瘤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三、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探索基于蛇莓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医生开始尝试将蛇莓及其提取物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目前,蛇莓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将蛇莓提取物与传统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蛇莓提取物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结肠癌和肺癌的治疗中,蛇莓提取物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减少肿瘤相关症状。
蛇莓的研究进展
香豆素等化学 成分 。 2 . 1 三 萜类 吴培楠 等『 6 从 石油醚 和醋酸 乙酯提 取物中分离 l
5 34
医学科学. 2 0 0 7 , 1 6 ( 1 2 ) : 1 0 6 0 — 1 0 6 3 f 2 8 1孙健 , 刘健华 , 王谦 , 等. 电针对抑郁症 大鼠海马组织A C — c A M P — P K A 信号通路 的影响[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 0 1 0 , 3 0
2 0 1 3年 4月
Ap r i l . 2 01 3
得到5 个三萜类化合物 , 通过有机波谱解 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
分别为 乌苏 酸 ( u r s o l i c a c i d , I) 、 2 一 羟基乌 苏酸 ( C O r o s o l i c a c i d , Ⅱ) 、 蔷薇酸 ( e u s c a p h i c a c i d , m) 、 3 - 0 一 乙酰坡模醇 ( D o — m o l i c a c i d a c e t a t e , 1 V) 、 2 一 羟基齐墩果酸 m a s l i n i c a c i d , V o 化合物Ⅳ 、 V为首次从蛇莓属植物 中分得。 2 . 2 黄酮类 许文东等 从蛇莓 中分离6 个黄酮类 , 均为首次
到9 个 化合物 , 其 中6 个 化合物 为首次分离得 到 , 经光谱 鉴定
为 短 叶苏 木 酚 酸 ( 1 ) 、 短 叶 苏 木 酚 酸 甲酯 ( 2 ) 、 短叶苏木酚( 3 ) 、 山
【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p h a r m a c o g n o s y , c h e mi c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p h a ma r c o l o g i c a l , a c t i o n p l a n t i n g a n d r e s o u r c e
蛇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介绍
蛇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介绍
蛇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介绍
蛇莓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甲氧基去氢胆甾醇(methoxydehydrochlesterol),低聚缩合鞣质(lowercondensedtannin),并没食子鞣质(ellagitannin),总蛋白,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otalnonstructuralcarbonhydrate),没食子酸(gallicacid),已糖(hexose),戊糖(pentose),糖醛酸(uronicacid),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鞣质多糖(proteintannicpolysaccharide),
酚性物质(phenolicsubstance),又含熊果酸(ursolicacid),委
陵菜酸(tormenticacid),野蔷薇葡萄糖酯(rosamultin),刺梨甙(kajiichigoside)F,6-甲氧基柚皮素(6-methoxynaringenin),
杜鹃素(farr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
酸(stearicacid),白桦甙(betuloside),蛇莓并没食子甙(duchesellagiside)A、B,山柰酚-3-O-芸香糖甙
(kaempferol-3-O-rutinoside)及山柰酚-3-O-刺槐二糖甙(kaempferol-3-O-robinobioside)。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ZHANG Lan-Tian1*,DUAN Hong-Quan2, LU Xin-Hua1, ZHENG Zhi-Hui1, ZHANGHua1, HE Jian-Gong1(1.North China Pharmaceutical Group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Hebei ,Shijiazhuang050015,China; 2. Basic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Tianjin Medical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Methods: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Toyopearl HW-40C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alysis. Results:ten compou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follow: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1),2α-3α-dihydroxyurs-12,19-en-27-oic acid(2), Corosolic acid(3), Ursolic acid(4), Pomolic acid acetate(5), Pomolic acid(6), Euscaphic acid)(7), Doianoterpene D(8), 4-hydroxy-trans-cinnacic acid(9), 3-hydroxy-4-methoxy-trans-cinnacic acid(10).Conclusion: compound 1,2,5,6,8~10 were first isolated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Key words]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triterpene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张兰天1*,段宏泉2,路新华1,郑智慧1,张华1,贺建功1(1.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5;2.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药学院,天津300070)[通信作者] *张兰天,Tel:(0311)85992995,E-mail:zlt_m@作者简介:张兰天,(1977- ),女,河北沧州人,博士,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采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蛇莓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1),2α-3α-dihydroxyurs-12,19-en-27-oic acid(2),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3),乌苏酸(Ursolic acid)(4),3-O-乙酰坡模醇(Pomolic acid acetate) (5),坡模酸(Pomolic acid)(6),蔷薇酸(Euscaphic acid)(7),Doianoterpene D (8),4-hydroxy-trans-cinnacic acid(9),3-hydroxy-4-methoxy-trans-cinnacic acid(10)。
结论:化合物1,2,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蛇莓;乌苏烷三萜蛇莓为蔷薇科龙吐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蛇泡草,蛇果藤等,分布于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
中药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为蛇莓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的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热病、咳嗽、痢疾、惊痫、湿疹等[1]。
近年的文献研究表明,蛇莓全草中有三萜、黄酮、香豆素、甾醇等化学成分,另外药理研究表明,蛇莓具有抗癌、抑菌、增强免疫的效果,对心血管、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也有一定的作用[2-12]。
鉴于蛇莓中的化学成分未见系统报道,且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采用一系列现代的提取分离技术,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各种有机波谱解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1),2α-3α-dihydroxyurs-12,19-en-27-oic acid(2),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 (3),乌苏酸(Ursolic acid)(4),3-O-乙酰坡模醇(Pomolic acid acetate)(5),坡模酸(Pomolic acid) (6),蔷薇酸(Euscaphic acid)(7),Doianoterpene D(8),4-hydroxy-trans-cinnacic acid(9),3-hydroxy-4-methoxy-trans-cinnacic acid(10),其中化合物1,2,5,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试剂及药材核磁共振仪: Bruker A V ANCE 300 instrument(TMS内标);质谱仪:日本电子JEOL JMS-SX102A;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PU-2089 (泵), RI-2031 和UV-2075(检测器) (日本分光公司(JASCO));制备HPLC色谱柱:YMC-Pack ODS-A SH-343-5 (20 mm X 250 mm,YMC)。
凝胶色谱柱:Toyopearl HW-40C (Tosoh);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硅胶均系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所用试剂均为分药材采自湖北(2004年12月),由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定荣教授鉴定,标本(D2*******)存放于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2提取分离取自然干燥的蛇莓全草4.5 kg,粉碎后用95 %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6 h。
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870g,浸膏加水混悬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乙酸乙酯提取物109 g。
乙酸乙酯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分离,制备高压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8(21.3 mg),9(17.2 mg),10(9.1 mg),正丁醇提取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40.0 mg),2(35.0 mg),3(7.0 mg),4(30.0 mg),5(10.0 mg)6(7.0 mg),7(15.0 mg)。
3 结构鉴定化合物1 白色无定形粉末。
根据ESI-MS+ m/z:493 [M+Na]+,推测分子式为C30H46O4。
1H-NMR ( CD3OD ) 高磁场可以观察到7个角甲基峰δH :0.87,0.92,0.99,1.01,1.04,1.73 ( each 3H,s ),1.09 ( 1H,d,J = 7.0 Hz );低磁场可以观察到δH :3.31 ( 1H,overlapped ),δH :3.93 (1H,m),烯氢信号δH :5.38 (1H,br s ) 。
13C-NMR( CD3OD ) 和DEPT可以观察到:化合物1共有30个碳,其中高磁场观察到7个角甲基δC:17.8,18.6,19.2,19.9,22.4,22.6,29.7;中低磁场观察到8个亚甲基CH2 ( δC 19.2,24.3,27.5,29.4,32.3,35.6,35.7,43.0 ),5个次甲基CH ( δC 35.9,48.7,49.3,67.1,79.9 ),5个季碳C ( δC 39.3,39.5,40.3,45.8,49.0 );2个双键( δC 127.0,139.9 ;δC 134.3,137.0 )和1个羰基碳δC180.3峰。
其中2个次甲基碳CH ( δC:67.1,79.9 )推测连接有吸电子基团羟基。
由化合物其中一个甲基的化学位移[1.73 ( each 3H,s )]可推测该甲基和双键相连。
以上波谱数据推测该化合物为三萜类化合物。
由化合物的1H-NMR 和13C-NMR,结合化合物的HSQC,HMBC可以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为乌苏烷型三萜结构,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我们测定了化合物1的NOESY 谱图,得到:H-3与H-23,H-2与H-25分别呈现很强的NOE相关性,推测2、3位羟基的空间构型分别为2α,3α。
结合以上波谱解析和文献检索,化合物1与文献[4]报道的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的13C-NMR数据一致。
鉴定该化合物为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化合物2 白色无定形粉末。
根据ESI-MS+ m/z:493[M+Na]+,推测分子式为C30H46O4。
1H-NMR (CD3OD ) 高磁场观察到7个角甲基峰δH :0.85,0.87,0.97,0.99,1.01,1.52,1.54 ( each 3H,br s ),;低磁场显示δH :3.43(1H,s ),δH : 4.01 (1H,m ),δH : 5.46 (1H,br s )。
化合物2的13C-NMR (CD3OD) 和DEPT的波谱数据与化合物1的波谱特征一致,推测化合物2也为乌苏烷型三萜,并且有两个双键。
比较这两个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可知,化合物2和1具有相同的A,B,C环,最大差异是化合物2的双键位置发生了变化。
为了进一步确定其结构,我们测定了化合物2的2D-NMR:HSQC,HMBC,为了进一步确定化合物2的立体结构,测定了NOE,波谱数据显示:H-3与H-23,H-2与H-25分别呈现很强的NOE相关性,推测2、3位的羟基空间构型分别为2α,3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