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检查目的1. 保障教职工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学校提供健康管理工作依据。
3. 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检查范围1. 全体在职教职工。
2. 退休教职工(自愿参加)。
四、检查内容1. 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
2. 心理健康评估:了解教职工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 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
五、检查时间1.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2. 特殊情况下的健康检查,如教职工出现健康问题时,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六、检查程序1. 学校制定体检方案,明确检查时间、地点、内容等。
2. 教职工按照学校安排,参加体检。
3. 学校设立健康档案,记录教职工体检结果。
4. 学校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教职工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七、检查结果处理1. 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教职工,学校将及时提供医疗救治建议,并跟踪治疗情况。
2. 对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异常的教职工,学校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协助其调整心态。
3. 对健康知识普及情况,学校将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
八、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健康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
2. 学校定期对健康检查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检查质量。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健康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学校将切实保障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从业人员每日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从业人员每日健康检查制度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查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教师、保育员、厨师、保安、保洁员等。
二、检查内容1. 体温检查:每日早晨上班前进行体温检查,体温正常(不超过37.3℃)方可进入幼儿园。
2. 健康状况询问:每日早晨上班前,从业人员应主动向负责人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
3. 手部卫生检查:每日早晨上班前,从业人员应进行手部卫生检查,确保手部清洁、无异味。
4. 着装检查:每日早晨上班前,从业人员应检查自己的着装是否符合幼儿园规定,包括服装、鞋帽等。
5. 精神状态检查:每日早晨上班前,负责人应对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确保从业人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
三、检查流程1. 每日早晨,幼儿园应设置专门的健康检查点,由专人负责进行体温检查和健康状况询问。
2. 从业人员在检查点排队等待检查,保持安全距离,不得拥挤。
3. 检查点应配备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从业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防疫支持。
4. 检查点应设置明显标识,提醒从业人员遵守检查规定,确保检查秩序井然。
四、检查结果处理1. 体温正常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从业人员,可正常进入幼儿园工作。
2. 体温超过37.3℃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上级领导。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就医治疗等。
3. 存在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上级领导。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就医治疗等。
4. 手部卫生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进行洗手消毒,直至手部卫生达到要求。
5. 着装不符合规定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进行更换,确保着装符合幼儿园规定。
6. 精神状态不佳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进行沟通了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检查记录1. 每日健康检查负责人应做好检查记录,包括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检查时间、检查结果等。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5篇)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教职工要有健康检查卡,每年检查一次。
二、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事先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教师资格条例》中所列疾病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录用。
三、教职工要按防疫部门要求,及时预防接种。
四、教职工家人中如有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者时,必须报告校医或学校负责人,再酌情处理。
五、教职工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衣着整洁。
六、教职工若本人有病,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如患传染病应停止工作。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2)是针对教育行业的职工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旨在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健康体检:定期对教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
2. 职业卫生检测:对教育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测,确保工作环境健康。
3. 职业病防护:制定并落实教育工作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针对特定职业病的防护要求和培训。
4. 工伤保险和康复:教育机构应为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发生工作相关伤害时,提供相应的康复和赔偿服务。
5. 健康教育和培训:开展健康知识和职业健康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和职业保健意识。
6.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确保教职工的休息和休假权益。
7.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教职工应对工作压力和精神健康问题。
8. 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教职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范围,具体制度可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和不同岗位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是指针对教职工群体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旨在保护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这个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健康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教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和工作安全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教工体检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我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
三、体检内容1. 内科检查: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
2. 外科检查:视力、听力、身高、体重、脊柱弯曲度等。
3. 眼科检查:视力、屈光度、眼底检查等。
4. 口腔科检查:口腔卫生、牙齿状况等。
5. 妇科(女教职工):乳腺、妇科检查等。
6. 男科(男教职工):前列腺、睾丸等。
7. 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四、体检时间1. 新入职教职工: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2. 在职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3.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教职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体检。
五、体检流程1. 教职工持身份证到校医务室领取体检表。
2. 按照体检表上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
3. 根据体检项目,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
4. 检查完毕后,将体检表交回校医务室。
5. 校医务室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并将结果通知教职工。
六、体检结果处理1. 体检结果异常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及时通知本人,并建议其到指定医院进行复查。
2. 对体检中发现患有慢性病、传染病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体检结果良好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定期跟踪其健康状况。
七、保障措施1. 学校将加大对体检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校医务室要加强对体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体检质量。
3. 对在体检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教职工,学校将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4. 对违反体检制度、弄虚作假的教职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医务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学校职工健康检查制度范本

学校职工健康检查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保障学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健康检查管理工作。
第二条健康检查的对象和周期(一)健康检查的对象:全校在职教职工、退休教职工及临时工。
(二)健康检查的周期:在职教职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退休教职工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临时工入职时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期间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
第三条健康检查的内容(一)在职教职工:一般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妇科检查、肿瘤筛查等。
(二)退休教职工:一般体检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筛查、肿瘤筛查、骨质疏松症检查等。
(三)临时工:一般体检项目、传染病筛查、职业病筛查等。
第四条健康检查的组织实施(一)学校设立健康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职工健康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学校工会、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等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健康检查的相关工作。
(三)健康检查由学校统一安排,教职工应按时参加。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学校请假。
(四)健康检查结果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汇总,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条健康检查结果的处理(一)对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的教职工,学校应督促其及时治疗,并关注其治疗进展。
(二)对患有重大疾病的教职工,学校应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其得到及时救治。
(三)对因病不能坚持工作的教职工,学校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予以处理。
第六条健康档案管理(一)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职工健康档案,定期更新健康检查结果及相关信息。
(二)健康档案应严格保密,仅供学校和相关人员查阅。
(三)学校应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分析,为教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第七条健康教育与宣传(一)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学校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生讲解健康知识。
(三)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健康知识。
师生员工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对象1. 全校在编教职工;2. 全校学生;3. 外聘教师、临时工等非在编人员。
三、监测内容1. 体温监测:每日对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检测,确保体温正常;2. 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3. 疾病筛查: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如流感、肺结核等;4. 疫情防控: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时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监测方法1. 体温检测: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温度计,每日早晨、中午、晚上各检测一次;2. 健康状况调查:通过填写健康登记表、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3. 疾病筛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4. 疫情防控:通过校园广播、微信群、海报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监测程序1. 体温异常处理:发现体温异常者,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保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2. 健康状况异常处理:发现健康状况异常者,立即通知保健医生进行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3. 疾病筛查结果处理:对筛查出疾病的人员,及时通知并指导其进行治疗;4. 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发展,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停课等。
六、责任与义务1. 师生员工有义务配合学校进行健康监测,如实提供个人信息;2. 保健医生负责组织实施健康监测工作,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监测情况;3.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健康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4.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监测设备和物资。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冲突,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准。
教职工健康体检制度

教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为使每位教职员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并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学校制订教职员工健康体检制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及外调教师。
二、体检类别:(1)新入职体检:新招聘、调转的教师、职员及工人在录用前,自行到指定医院进行指定项目体检,体检项目:乙肝五项(乙肝检查)、肺X线(肺结核检查)、心脑血管检查(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2)常规体检: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按以下安排进行体检:女教职员工:34周岁以下的每三年体检一次;35周岁至44周岁的每两年体检一次;45周岁至退休每年体检一次。
男教职员工:39周岁以下的每三年体检一次;40周岁至49周岁的每两年体检一次;50周岁至退休每年体检一次。
三、体检项目和经费:1、体检项目:见附件.2、体检经费:体检费用由学校负担,复查及其他附加费用由本人承担;本人在体检时间内放弃体检机会的,学校不另行安排,也不予任何形式补助.四、具体程序1、学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由分管校长、工会、妇委会、办公室、人事科、医务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学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策划、指挥、协调、安排与监督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体检持续时间:每次体检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每次体检从开始到结束为1个月。
4、体检地点: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5、新入职的教职员工体检后持中心医院有效体检合格证明方可录用.6、常规体检健康检查结果由中心医院统计,结束后体检档案返回学校,由学校医务室登记备案,把体检结果交到学校工会和妇委会,体检档案留医务室备存,并通知教职员工到医务室查询体检结果。
本制度经教职工代表会通过。
通知今年6月11日___7月11日进行全校在编在岗及外调教师进行体检,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体检项目在下一页附件:体检项目。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首先,制定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是必要的。
教职工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他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
然而,由于长期的教学工作,教职工往往会面临工作压力、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困扰。
而制定健康检查制度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发现并及时处理这些健康问题,避免潜在的风险,提高教职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次,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是身体状况的检查,包括常见疾病的筛查,如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其次是人体功能的检查,如肺活量、视力、听力等。
还应包括心理健康的评估,包括心理压力、抑郁症状等方面的考察,以及体重、身高等基本的生理指标的测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检查,既可以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又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最后,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教职工健康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职工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
其次,建立并完善健康档案,记录和管理教职工的体检信息和健康状况。
同时,可以结合健康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帮助教职工改善体质和健康状况。
最后,建立健康检查的长效机制,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健康状况的跟踪和评估,实施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的制定对于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以及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而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健康检查制度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模板

幼儿园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幼儿园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健康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所有教职工,包括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健康检查制度1. 新入职员工必须在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部X光、肝功能、乙肝五项、梅毒血清学试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
2. 在职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根据幼儿园要求和员工健康状况确定。
四、健康证明1. 所有员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工作。
2. 健康证明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需重新进行健康检查并更新健康证明。
五、传染病防控1. 患有传染病的员工必须立即报告幼儿园,并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直至完全康复并取得医生的复工证明。
2.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个人卫生1.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2. 幼儿园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和培训。
七、环境卫生1. 幼儿园应定期对园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2. 后勤人员应按照规定对玩具、教具、餐具等进行定期消毒。
八、健康教育1.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教育内容应包括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营养与健康、急救知识等。
九、健康档案1. 幼儿园应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健康检查结果、疫苗接种情况、健康教育参与情况等。
2. 健康档案应由专人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十、监督检查1. 幼儿园管理层应定期对健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员工,应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教育或处罚措施。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管理层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幼儿园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后的制度应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教职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管理,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上岗前健康检查档案:包括教职工的体检报告、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单位及岗位等。
2.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档案:包括教职工的年度体检报告、定期体检报告、职业病筛查报告等。
3. 离岗健康检查档案:包括教职工离职前进行的健康检查报告、离职原因等。
4. 应急健康检查档案:包括教职工突发疾病、工伤等情况下的健康检查报告。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教职工健康检查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 学校医务室负责教职工健康检查的实施,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人力资源部门,并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 教职工本人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健康检查,并确保提供准确、完整的个人信息。
四、档案管理要求1. 档案资料应真实、完整、规范,填写内容应准确无误。
2. 档案资料应分类存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阅和管理。
3. 档案资料应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4. 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和泄露。
五、档案使用与保密1. 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医务室及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保密原则,不得随意泄露教职工个人信息。
2. 教职工本人因个人原因需要查阅档案时,应出示有效证件,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3. 档案资料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应经学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应定期对教职工健康检查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
2. 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教职工体检管理规定

学校教职工体检管理规定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教职工体检是学校推行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并为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职工体检管理规定。
第二部分:体检的重要性身体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对于教职工来说,身体健康更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慢性疾病和潜在健康问题,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对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体检的内容与频率教职工体检的内容应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项目。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还可以增加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前列腺检查等项目。
体检的频率一般为每年一次,特殊岗位的教职工如实验室人员、厨师等可能需要更频繁的体检。
第四部分:体检的报告与解读体检结果由专业医疗机构出具,并由专业医生解读给教职工,体检报告应详细记录体检项目的结果和健康指标,为教职工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建议。
第五部分:体检异常情况处理体检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学校应及时向教职工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并推荐到专业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同时,学校还应确保教职工的个人隐私,对体检结果进行保密处理。
第六部分: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维护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免费疫苗接种、卫生健康培训等,促进教职工身体健康。
第七部分:应对特殊情况对于特殊情况,如怀孕教职工、正在接受治疗的教职工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体检管理规定,做到合理合法。
第八部分:体检结果影响的用途教职工体检结果将用于配备岗位、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等方面,有助于学校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岗位安排。
第九部分:教职工自费体检此外,学校应鼓励教职工自愿并提供必要的支持,进行自费体检。
自费体检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个人健康状况,还能提高健康意识和主动预防疾病的能力。
幼儿园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一、上岗前健康检查
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见习人员)上岗前,必须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并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
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制度,确保检查率达到100%。
二、定期健康检查
1.幼儿园工作人员要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体检过程中发现异常者,由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通知患病工作人员到相关专科进行复查和确诊,并追访诊治结果。
患有精神病者当立即调离岗位。
2.凡患有下列症状或疾病者须离岗,治愈后须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并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回园工作。
(1)发热、腹泻等症状。
(2)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3)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4)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
(三)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1.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并接受定期健康检查。
2.食堂从业人员一旦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或患上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应立即离岗,不得继续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工作。
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在编教职工,包括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
第三条健康检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制定详细的健康检查计划,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学校应当为教职工提供健康检查所需的相关设施、设备和物资,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健康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健康检查内容第七条教职工健康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二)内科检查:包括心脏、肺部、腹部等器官的听诊和检查。
(三)外科检查:包括四肢、脊柱、关节等部位的检查。
(四)五官科检查:包括视力、听力、口腔等五官的检查。
(五)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查。
(六)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心电图等项目的检查。
(七)其他检查:根据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的特殊检查或专项检查。
第八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职工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等因素,合理安排检查项目,确保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健康检查程序第九条学校应当提前通知教职工健康检查的时间、地点和检查项目,确保教职工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检查准备。
第十条教职工应当按照学校的通知要求,按时参加健康检查。
因病或其他原因无法参加检查的教职工,应当提前向学校请假,并在规定时间内补检。
第十一条健康检查过程中,教职工应当遵守检查纪律,服从检查人员的安排,如实反映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十二条检查结束后,学校应当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教职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
教 职 工 健 康 检 查 制 度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一、目的监测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保障教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的健康检查。
三、职责(一)学校校医院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
(二)学校健康保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
(三)校医院负责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1、人事处负责组织学校正高职称教职工的健康检查。
2、工会负责协助组织学校在职教职工的健康检查。
3、离退处负责协助组织学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检查。
四、工作程序(一)学校健康保健领导小组1、人员组成:由分管校长、总务处、校医院、工会、人事处和离退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学校健康保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督工作。
3、学校健康保健领导小组应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用于健康检查工作。
(二)健康检查1、正高职称教职工健康检查。
1)学校正高职称教职工的每年健康体检由重庆市人事局统一安排时间与地点。
2)学校人事处负责正高职称教职工每年健康的策划、实施、运行和总结。
3)每次健康检查结果送校医院存档。
2、女教职工健康检查女教职工健康检查工作由校医院进行策划、实施和总结。
(1)工会负责组织学校在职女教职工参加健康检查。
1)学校教职工每2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由学校安排时间与地点。
2)校工会负责在职女教职工每次健康检查的策划、实施、运行和总结。
3)每次健康检查结果送到校医院进行健康档案存档。
(2)离退办负责组织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参加健康检查。
1)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每2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由学校安排时间与地点。
2)学校离退处负责女离退休教职工每次健康检查的策划、实施、运行和总结。
3)每次健康检查结果送校医院存档。
3、校医院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1)校医院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2)校医院应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体检工作的策划与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为了提高健康检查质量,可以聘请上级医院的知名专家到校医院指导工作。
学校教职定期身体检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了解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2. 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3. 为教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4. 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职教职工。
四、体检组织与实施1. 体检时间: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2. 体检机构:选择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3. 体检项目:(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皮肤、淋巴结等。
(2)生化检查: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常规等。
(3)器官检查:心电图、肺功能、B超、X光等。
(4)其他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相关检查项目。
4. 体检结果反馈:体检结束后,学校将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教职工,并对异常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5. 体检档案管理:学校建立教职工体检档案,对体检结果进行长期跟踪管理。
五、教职工体检费用1. 教职工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
2. 教职工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体检,不得擅自更改。
六、异常情况处理1. 教职工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2. 学校将密切关注教职工的病情,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教职工因病不能正常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七、制度监督与考核1. 学校成立教职工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教职工体检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对未按规定参加体检的教职工,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体检机会,关注自身健康,共同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在幼儿园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身体健康的工作。
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职工的身体健康,许多幼儿园都实行了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本文将对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制度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幼儿园教职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职工需要与幼儿长时间密切接触,而儿童是易感人群,容易传染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因此教职工的健康状况需要得到保障。
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和精神状态,身体健康是保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定期健康检查有助于发现教职工身体健康问题,及时干预,保障教育质量。
2. 检查内容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通常包括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健康检查两个方面。
身体健康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测量,如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常见传染病的筛查。
心理健康检查则主要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心理问卷等方式进行,以了解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实施效果通过实施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教职工的健康意识,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保障了幼儿园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也有助于促进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通过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4.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而保障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素质,而定期健康检查能够帮助教职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使教育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我认为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是非常有益的。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对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幼儿园教职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教职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保障教育质量。
我强烈建议各个幼儿园都要认真执行这一制度,为教职工的健康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职工在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因此保障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许多幼儿园开始实行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实施背景、必要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背景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幼儿园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必要性1. 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教职工在幼儿园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走动和弯腰等动作,身体负担较大。
定期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教职工身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教职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
定期健康检查能够确保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良好,保证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3.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幼儿园教职工是幼儿园的核心力量,定期健康检查能够让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应注意的问题1. 定期健康检查的频率。
定期健康检查的频率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最好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2. 健康检查的内容。
健康检查的对于那些确诊或疑似患有某些传染病的教职工,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比如将其暂时隔离或者提前安排医院治疗。
如果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学校应该暂时关闭,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排查、检测和隔离。
教职工应该配合学校进行相关工作,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等。
此外,为了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学校还应该定期进行教职工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
定期召开业务培训会,针对幼儿园教育的新发展、新思路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
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员工健康

检查制度对于维护幼儿园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必要性、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一、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教职工身体健康幼儿园教职工工作强度大,需要长时间站立、跪坐、弯腰等动作,容易导致腰椎、颈椎等部位的损伤;与幼儿密切接触,易感染传染病。
定期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和预防职工身体潜在的健康隐患,保障教职工身体健康。
2.维护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教职工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不健康的教职工难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容易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定期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职工健康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已建立了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身体检查。
具体实施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项目,较全面地覆盖了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2.检查频率合理普遍为每年一次,有的幼儿园还会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简单的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教职工的健康问题。
3.检查结果公示大多数幼儿园会将教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公示,以便教职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健康状况。
4.配套措施针对检查结果,幼儿园会对检查出的健康问题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者治疗帮助,以便教职工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保障。
三、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有一定的实施情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检查项目不够全面有的幼儿园虽然建立了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但检查项目相对简单,缺乏针对性,不能全面反映教职工的健康状况。
2.检查结果处理不及时有效有的幼儿园对于检查结果的处理比较被动,没有及时给予教职工相应的帮助和治疗,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3.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于幼儿园教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督促,导致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模版(3篇)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模版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教职工要有健康检查卡,每年检查一次。
二、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事先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教师资格条例》中所列疾病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录用。
三、教职工要按防疫部门要求,及时预防接种。
四、教职工家人中如有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者时,必须报告校医或学校负责人,再酌情处理。
五、教职工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衣着整洁。
六、教职工若本人有病,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如患传染病应停止工作。
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模版(2)1.导言教职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辛勤的教学任务。
为了保障教职工的职业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以规范教职工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管理措施。
2.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保障教职工的职业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基本原则3.1健康优先:将教职工的职业健康作为首要任务,以保障其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2防治结合:结合教职工的职业特点,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措施,全面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3.3全员参与:全校教职工都应参与到职业健康管理中来,形成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职业健康管理措施4.1健康档案管理4.1.1学校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病防护措施接种情况、职业病监护情况等内容。
4.1.2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4.1.3对于出现职业病相关症状的教职工,学校要及时安排病假,并组织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辅导。
4.2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4.2.1学校要开展职业病危害辨识和评估,明确教职工可能面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三十七中2008年教职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教职工健康检查制度
一、为了规范学校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健康监护管理,保护教职工健康,根据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主要包括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健康监护制度,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四、学校应当组织从事接触病危害作业的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教职工接受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五、学校不得安排有禁忌的教职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六、学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教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七、学校应当组织接触病危害因素的教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发现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相关的健康损害的教职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八、劳动者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学校承担。
九、本学校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十、学校应当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教职工。
十一、学校应当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十二、学校当按规定妥善保存健康监护档案。
十三、教职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健康监护档案
页脚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