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3□ 徐越倩 马 斌Ξ摘要:地方治理是治理权威在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分化和扩散,以及在政府体系内部通过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来增进地方(下级)政府的积极性、灵活性、回应性,其实质是治理权从国家中心主义向多中心化和多层次化的变迁过程。
理解地方治理可以从两种纬度去把握,即横向的多中心治理和政府间分权与治理。
中国单一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地方治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是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即中央向地方的权力下放和上下级政府间权力的合理配置,以启动和提升地方组织公共事物管理的参与能力。
因此,以权力转移和权力配置为中心的分析模式,为分析中国的地方治理建构了基本的分析路径。
关键词:治理;地方治理;政府间关系;中国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5-0047-07一、治理与地方治理:内涵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地方治理变革运动。
它在达成某种国家最低标准和政策优先权的共识框架内,将权力和资源从中央集中控制向一线管理者、地方民主实体和地方消费者及社区转移。
①在内涵上看,地方治理是当代治理理念为思维和基础,将治理思想贯穿于地方政治与行政改革和地方公共事物管理模式再造的发展过程。
当代地方治理思想和实践首先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英国,紧接着向欧洲大陆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扩展,逐渐成为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成为西方国家政治舞台上引导改革潮流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地方治理模式突破了联邦制与单一制这一传统国家结构性质的界分,打破了以往府际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地方分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开始寻求一条府际间(interg overnmental)合作、政府与公民社会间合作的新型发展道路。
构建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者的物质利益相关联 , 但实质上体 现出的却是公共
管理水 平 的低下 , 我们所 提 出的 “ 务 型 政府 ” 与 服 的
理念和要求是不相符的 , 属于一 种公共权力运作 的
[ 收稿 日期 ] 00— 5— 8 2 1 0 1 [ 作者简 介] 李恩 巍(9 8~) 男 , 17 ,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 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 室副主任 , 师。 讲
在的制度予以保证。这种外在的制度不是各个制度
要 素简单 的相 加 , 而是 各个 制度要 素 的相互 联 系 、 相
( ) 共权 力异化 的原 因分 析 二 公
经 法 济・ 律
面要强化公共权力主体道德 自律机制 的作用 , 特别 是要形成一套完备 的公共权力 主体道德规范 , 明确
其 道德 界 限和道 德 准则 , 要 与社 会 其 他 群 体 的道 并 德 规 范相 区别 , 现 出 自己 的特色 , 体 使公 职人 员对 照 其 道德 规范 自觉 约 束 自己 的言 行 ; 一 方 面 要有 外 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键词 ]公共 权 力 关
制 约 与监督
机 制
[ 中图分类号 ] 6 1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62— 4 3 2 1 )4 0 1 — 4 D 3 .3[ A[ 17 37 (0 1 0 — 0 4 0 对策构建公共权力 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 保证党 和 国家各 级 领导 干部 恪尽 职守 、 秉公 用权 , 心全 意 全
一
l 一 4
李 巍 恩
变质 , 种 类 型 的 公 共 权 力 的 异 化 称 作 “ 共 悖 这 公 论” 。公共 权 力 异 化 的第 二 种 类 型 是 : 共 权 力 的 公 运作 背离 了公共 服 务 的本 质是 为 了最 大 限度 地增 进 每一个 社会 成员 的福 祉 的价 值 目标 , 公 共 权 力 变 将 相为权 力拥 有者 “ 租 ” 寻 的工 具 , 而 使公 共 权 力 成 从 为掌权 者个 人 的私有 物 , 为利 益交 换 的一种 商 品 。 成 很 大程 度上 破坏 了 社会 的 良好 秩 序 , 害 着 社 会 的 损 公 平与 正义 , 这种 类 型的权 力异 化 叫做权 力腐 败 。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现状与路径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现状与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行政学作为研究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学科,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
通过深入分析本土化研究的内涵、特点、成就与不足,本文旨在为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共管理和治理实践。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动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现状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本土化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研究。
现状来看,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国学者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如“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电子政府”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的公共行政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学者逐渐摆脱了单纯的西方理论套用,开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加贴近中国的实际。
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然而,尽管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本土化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需要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
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加强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论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制度路径
的矛盾只 有在 公民 充分参 与公共 政策 过程且 政策 结果 体现 和维 行动迟缓的繁文缛节的另一种形式呢?” 公众复杂的政策要求,
使政府组织不可能按照“ 效率最 护 公民利 益时 才能真 正获 得解 决。但 我 国公共政 策 决策存 在着 政策过程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民意基 础薄 弱的现 象 。 民事实上 只是 政策 的执行 者、 公 服从者 。 政治现代 化促进 公民主体 意识的觉醒 , 经济 市场化导致 利益 多元 化格局 的形成 , 公共政 策过程 向利益 平衡方 向发展 以及 信息 网络 大 化” “ 和 最优 化 原则” 性 的行动 。 理
即使能参 与, 与 的效果 也要大 打折 扣。 参
二 、 因分 析 原
( ) 一 尚待 完善 的市场 经济 , 碍 了公 民 参与 的实现 妨
我 国市场 经 济 尚未 完全建 立, 完全或 发育 未成熟 来讲 , 公 由于我 国许多社 团对政 府 的
依赖 性大 , 务活动受主 管行政 部门的指 导 , 业 履行职 责不 到位, 受 济 , 容易 导致市 场 失灵 , 这就 在客观 上 需要政府 的管 制。政 府与
到政府 的控 制 , 使得 公 民集 体参 与也受 到 了影u 。 这就 l
( ) 与共识 的 困境 二 参
市 场发生 了千丝万 缕 的联 系 , 不可 避免 的就会存 在一些权 力寻租
( ) 度 化 缺 失 四 制
政府 有关 公 民参与 的制度 化 建没与 公 民的利 益表达 需求之 间存 在着 矛盾 。从 目前来 看, J投 票选举 、 参J u 昕证 、 信访等 是公 民
技术 的发展 , 使得 公 民参 与 问题 成为 一个越 来越 突 出的 问题 。 都
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分析
2019年 第 09 期各界前沿理论— 171 —作者单位:何保东,菏泽市行政学院。
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分析何保东摘要: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也是维系公共秩序、整合社会利益的必然途径,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政府权力建构了政治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路径分析一、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一)公众参与渠道不够畅通虽然我国宪法、法律、法规赋予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并规定了公民进行公众参与的多种途径,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公民利益渠道表达不够畅通。
1.协商制度不完善,导致公众参与不畅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对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公众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力度不够,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还不完善,以及民主党派自身的政党意识、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导致了公民利益通过政党制度表达不够畅通。
2.我国的信访制度不完善导致公众参与不够畅通。
由于信访制度中信访机关功能定位不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信访职能过于宽泛,导致了信访类案件多但结案率低下,社会大量矛盾仍无法解决,信访立案与结案缺乏明确的标准,信访终结程序还存在随意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利益的表达。
(二)传统公众参与渠道资源分配不均1.利益群体力量不均衡。
弱势群体的群体意识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联系的纽带而处于个体分散和游离状态,导致其利益要求表达不充分,限制了其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中间阶层人数庞大,组成复杂且自我意识虽然相对成熟,但是群体意识却难以形成。
强势群体的群体意识较为成熟,他们不仅明确认识到群体的共同利益,而且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的走向。
2.公众参与机会分配不均等。
由于不同利益群体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公众参与机会的分配不均等,由于强势群体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因而其公众参与空间比较宽裕,拥有较多的影响公共政策的话语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以我国行政法治的完善为视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版的“治道变革”。
“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鉴于此,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亦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囿于我国的行政法治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必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一、概念剖析:三个概念之内涵(一)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指多元治理主体依法履行其角色所规定[1]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5日。
的治理职能,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之目标的有机系统,其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进一步建设人民民主和以法治为基础建立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等目标,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另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3]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形成秩序的主体、功能、规则、制度、程序与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包括自发秩序的生成体系和组织秩序的生成体系两个基本方面。
国家治理的艺术在于把握好两种秩序生成模式的耦合与平衡,而不可重蹈计划经济年代以组织秩序取代自发秩序导致社会发展僵化的覆辙。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及改进路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及改进路径作者:杨小卜何东升杨兴雨王佩瑶来源:《管理学家》2021年第17期[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程。
公共服务关乎社会公正和公平正义的发展,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短板和弱项问题明显,如何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真正的平衡和均等化,是当前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文章对当前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运行机制,提出了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实现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影响因素;改进路径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7-0091-0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治理现代化强调地方政府转变单一发展型价值取向,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想实现均等化,是需要政府、市场及群众等各个主体进行配合产生共同作用和互相影响才能实现的,是需要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的[1]。
一、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情况分析据专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均等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我国自2009年实施新医改政策后,各个省市都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基本医疗卫生方面条件得到明显提升,均等化水平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更慢一些[2]。
天津、山东等省份具有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这些省份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因本身所具备的雄厚物质,能很好地满足本地及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
同时,专业型的人才聚集也为这些省份提供了较好的资源,这也是这些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完善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完善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代,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新途径和新方式,而在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
然而,随着中国政治参与环境的变化,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公民参与政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完善路径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完善的途径,推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分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
(2)寻找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3)推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水平。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和完善途径展开研究,主要包括:1.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分析,包括参与人数、参与方式、参与效果等方面。
2.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分析,包括公民参与意识不足、参与渠道受限、信息发布和获取不足等方面。
3.完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探索,包括加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宣传、拓展参与渠道、提供更多公共信息资源、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等方面。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1.对网上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关于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况和公民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态度。
3.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我国现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4.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计划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清晰化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最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限制公共权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摘要]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仍然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医治政治体制的弊端,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推动权力结构理性化,确保公共权力科学、高效、公正履行职权,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基本路径。
本文认为应该从党政关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等方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权力结构理性化。
[关键词]权力结构;理性化;政治体制改革;路径权力结构是权力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集权和分权,是权力结构的两个面向,也是政治体制的两难问题。
权力过分集中,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权力过度分散,又会导致相互掣肘,影响制度执行力。
破解政治体制两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权力结构的理性化。
所谓权力结构理性化,是指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仍然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医治政治体制弊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分权,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但又不是简单分权,而是要推动权力结构理性化,确保公共权力科学、高效、公正履行职权。
本文认为应当从党政关系、横向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关系、纵向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等方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我国权力结构理性化。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推进党同国家政权组织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制度是党的领导活动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和程序等。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影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第一, 要明确治理和管理的关系。国家治理意味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标志着我国
生影响的地区性事务或跨地区的事务。多样性是指国家 治理 的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 的各个层面 , 包括经济 、 政 治、 文化、 社会、 生态、 国家安全等。治理的主体应该多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 体现了我们党治国
理念的新变革,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极大拓展 了现代化的含义, 深化了我们对社会
性。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 的能力, 包括党执行各项 方针政策、 促进对外开放、 提高
知识 , 各机关和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全社会共
同维护法律权威。我们必须要把道德治理和法. , ' L 。 - x . ' , L 。 - x 理有
机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第三 , 中央治理和地方治理的关系。中国是个大国 , 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 关系。从 以前的行政管理来看, 过度的中央集权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对当地事务处理的权力, 但是也得 避免地方权力过大, 造成地方的过度自由权 , 对中央的治 理 方针贯彻落实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调动地方 政府的积极性进行地 方经济建设, 中央进行了持续性的
理解 国 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这 个概念 的 内涵 , 以及本 文 时推进 国家治理 体 系和 治理 能力现代 化 的实现. 路径进行 了 初 步探 讨 。 关键阑 : 国家治理体 系 观 匕 内涵 , 国 家治理能 力明 . 内涵 , 实现正 备 径
作者及单位 : 陈天琪 ,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 0 1 3 级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0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与权力监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与权力监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治理和权力监督作为重要的议题备受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同时也需要加强权力监督来保障公平公正。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和权力监督。
一、制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与权力监督首先需要依靠制度建设。
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能够有效规范政府行为,保障人民权益。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分立和制衡机制,实现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二、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新时代治理和权力监督的重要方面。
通过广泛开展民主选举、参政议政、社会监督等形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人民的积极参与意识以及对政府决策的监督能力。
政府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地为公众提供信息,与公众建立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
三、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权力行使的廉洁性和公正性,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必要的。
监察机关的建立和加强是推动治理和权力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察,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的廉洁度和透明度是重要任务。
此外,还需要建立独立的法律和监察机构,确保监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与权力监督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制度建设、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是推动治理和权力监督的重要方面。
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民主参与和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权力的有效监督,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
论我国权力制约监督的障碍与途径
治领导人提出了 “ 内圣” 的政治伦理要求,以期控制和约束权力。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最重要 的问题是政治的领导,而政治领导的准绳是道德精神,具有圣王精神的政治领导人是实现 “ 治平” 社会理想的关键。正如孔子所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因此,儒家对政治领导提出了 “ 为政以德” 、 “ 仁者爱人” 、“ 人人皆可为圣人” 等较高的道德要求。这种强调政治权力主体自律和内约的以德 制权思路,为制约与监督权力提供了伦理学视角。 ( 二) 以权力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在不同国家机构中或权力系统内部以分权制衡原则合理地 配置权力,在防止形成绝对权力的基础上促使权力运转协调高效。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 阿克顿曾写下千古不朽的警句— “ 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 ,为分权制衡 《 岭南学刊》 2 0 1 5 年第 1 期 · ·7 9
义观点也暗合了毛泽东权力制约监督思想,他认为民主的实际意义就在于社会利益群体、政治组 织和自治团体广泛分享参与决策的权力,形成大众广泛参政的多头政制,促使政府通过谈判、说
4 ] 2 6 , 1 0 4 服等协商方式与民众共同决定政策,从而达成制约监督政府权力的目的 [ 。这种强调权利保障
制约的以民制权思路,为制约与监督权力提供了社会学视角。 ( 四) 以法律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权力运行边界、活动范围、 流程程序等,从而有效地防止公权力的蜕变与滥用。法治的本义就是法律至上和法的统治,在法 治社会绝不能拥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从历史上来看,法治在制度上是为满足制约权力的需要 而诞生。1 2 1 5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制定了 《 自由大宪章》 ,开创了以法律约束国家最高权力 的先例。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的使命就是为了规制权力,故而成为制约监督权力的最有效力量。 邓小平对法律控权理念深表认同并明确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
控制公共权力非公共运行的路径分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控 制公 共权 力非公 共运 行 的路 径分 析
— —
以公 共 选择 理 论 为 视 角
张 华 荣
(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太原 00 2 ) 30 4
[ 摘
要 ]公 共 选 择 理论 从 “ 经济 人 ” 设 出发 , 假 分析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中 的行 为 特征 , 为揭 示我 国公 共 权 力 非 公 共
和 运 行过 程 实施 强 有 力的 制 约 与监 控 , 终 实现控 制 公 共 权 力 非公 共 运 行 的 目的 。 最
【 关键 词 ]公 共 选择 理 论 ; 公共 权 力 ; 公 共 运行 ; 因 ; 制路 径 非 原 控 [ 图分 类 号 ]D 3 . [ 献 标识 码 ]B [ 章 编号 ]1 0 中 60 1 文 文 0 8—6 8 ( 0 9 0 2 5 2 0 ) 5—0 3 0 0 9— 3
偏 离 了公 共权力设 置 初衷 的方 向 , 出现 了违 背公 共 利 益 的现 象 。公 共 权 力 的非公 共 运 行 就 是 权 力 腐 败 。具体 而 言 , 权 力腐 败 是 指 公 共 权力 主体 为 了 “
个 人 目的 , 违背法 律 规范 , 用手 中公 共 权 力 , 过 利 通
的行为和现象 提供 了一种 理论范式 。公共选择 理论 中的一些观点 对于分析我 国存在 的公 共权力非 公共 运 行的原 因并 找到切实可 行的解决路 径提供 了富有 启 发性的思路 。
一
违背人 民意志 , 离法制 轨道 , 离维护和 追求公共 偏 背
利益 的 目标时就会 形成公 共权力 的非公共 运行 。 公共 权力 的非 公共运 行是指公 共权力 在运行 中
共事务 所必需 的 , 具有造福 社会 的趋 向 ; 当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路径选择
外延 , 对社会 管理 的主体 、 目标 、 原则 、 方式 、 程 、 段 、 过 手 内
容 进 行 系 统 的 阐述 和 说 明 ,进 而 建 构 起 具 有 一 定 特 色 的 社
会管理学说体系。 在实践层面 , 需要全面认识 中国社会管理
体制 的既往进程和现实状况 ,深刻 了解现 实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关 键问题 和紧迫 需求 ,借鉴世界各 国社会管理 的现
最 成 功 的 经验 之一 。
摘 自《 中共党史研 究>o 1 > l 年第 3 2 期
推 进 社 会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与 创 新 的 路 径
在现 阶段 ,推进社会 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可在两个 层 面展开 。 在学理层面 , 需要 细致梳理 中外社会管理思想的 发展脉络 , 特别 是总结中外社会管理实践 的沿革转变 , 包括 蕴含在福利 国家 、第三条道 路治理与善治等理论 中的社会 管理理念 ,由此 出发从学理上 阐明社会管 理概 念的内涵与
而 制 度则 是 政 治 发 展 的重 要 手 段 。也 可 以说 体 制转 型 过 程
法的精神一致 , 避免 出现所制定 的法律 、 法规等违背《 宪法》
或彼此矛盾 ;要 明确立 法主体的立法范 围,划定立法 的界
体, 遵循知识 发展规律 、 学学 习规 律和政 治调控规 律 , 科 用 马克 思主义创新 的理论 和知识武装党 、 建设 党 、 发展党 , 实 现党 的建设知识化 、 科学化的过程。 知识创 新建 党进 一步凝 聚和 凸显政党价值观念 ;知识创新建党是知识经济 时代实 现政党文化创 新的体现 和有 力抓手 ;知识创新建党为学 习 型政党建设“ 遵循历史线索 , 透析 当今 流变 , 把握未来走 向”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获得最大 成功的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对非市场决策的分析思路:
① 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假设(理 性的、功利主义的个人) ;
② 通常把偏好显示过程描述为类似于市场;
③ 提出与传统价格理论相同的问题。
根本目的: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 使国家结构的缺陷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的限 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 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二、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
分析法作为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和 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的政策分 析和政策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矛盾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中的 应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 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 分析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首先要善于抓 住重点,抓住关键,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 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 盾,学会“弹钢琴” 。
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 方面:
一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 二是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 影响: 强调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 强调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
二、政治学视角
公共政策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 领域,其研究的语境离不开政治学这个大框架。
在我国,公共政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 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一致的;在具体分析方 法上,有很多是共同的;
西方学者同样重视社会形态的研究, 只是他们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最有代 表性的观点是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后 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提出的社会发展三 阶段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 工业社会。
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路径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初探
一
、
公共 决 策作 为 一种 对 社会 资源 作权 威 分 配 的手段 , 是 公共 管 理 过程 中最 为重 要 的 一环 , 从 某 种 意义
上说 , 管理 就是 决 策 , 公共 管 理始 终是 围绕 着公 共决策 的制 定 、 调整 、 实施 进行 的 。在人 民 当家作主 的社会 主义 社会 , 人 民 民主是 社会 主 义 的生 命 , 国家 的一 切权 力属 于人 民 , 发 展更 加广 泛 、 更 加充 分 、 更 加健 全 的
主 的 一 个 重 要 考 量 就 是 要 完善 公 共 决 策 机 制 , 提 高 决策 的科 学化 、 民主化程度 , 这 是 公 共 决 策 最 重 要 的价 值 取 向。 协 商 民主 能 够 帮 助 实现 。 协 商 民主 在 中 国的 运 用及 实践 主 要 体 现 在基 本 政 治制 度— — 多 党合 作 的 政 治协 商 制度 . 以及 以 温 岭 民 主 恳 谈会 为代 表 的 基层 民 主 实践 。
人 民 民主是我 国政 治 体制 改 革 的一 大 目标 。 因此 。 公 共决 策 的首要 目标 是 要充 分 地反 映 和实 现最 广大人
民群 众 的利益诉 求 , 处 理好 各 种具 体 的 利益关 系 , 实 现政府 与公 民的 良性互 动 , 共 创 和谐 。公共 决 策 民主
化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 内容 。 是指“ 公共决策主体最大限度地让人 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 ,
[ 作者简介 】 张智文 ( 1 9 8 0 一 ) . 男. 福建省漳州市人 . 漳 州 市 委 党 校讲 师 。
・
3 4・
张 智 文 :公 共 决 策 民主 化 的 路 径 分 析
行政管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方向性选题
行政管理学本科毕业论文方向性选题行政管理学本科方向性选题1、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2、国外行政决策机制研究3、权力制约与反腐败机制问题研究4、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与民主政治5、扶贫政策研究6、绩效考评的研究与应用7、激励理论在我国行政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8、我国领导者素质形状的调查研究9、公务员培训规律与管理制度的研究10、政府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调查研究11、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12、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案例研究13、社会贫富分化的控制14、社会人口流动15、城市化进程研究16、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7、政府应对危机管理研究18、如何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19、如何加快行政程序建设20、公共物品及其配置效率21、公共选择与政府治理22、基层政府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23、行政会议与行政效率24、民主监督与知情权问题25、领导班子集体廉政机制26、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与对策27、转型社会政府职能定位问题28、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9、论村级行政组织工作30、浅析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角色31、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32、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33、浅议入世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34、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35、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36、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37、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38、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39、论政府上网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0、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41、政府公务用车改革探索42、官本位的透视与根治43、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44、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45、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46、当代西方。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公共政策评估是指相关部门根据规范的评估标准,经过严格的评估过程,检验一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是判断政策目的一项重要的根据。
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的价值化和民主化;而当前的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健全的评估体系,评估主体结构单一、素质过低,评估标准不明确和一些消极因素的抵制等。
对此也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建立完善政策评估制度体系、加强对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建设、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过程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标签:公共政策评估;评估主体;制度化公共政策评估,从广义上讲,是指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是专指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政治行为。
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形成、规划及合法化、执行以后的又一个环节,也是公共政策动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项目与目标、汇总信息资料、综合分析与沟通论证这三个部分。
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政策价值进行判断,以确保公共政策的效果。
公共政策评估是检验公共政策质量和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决定公共政策延续、改进或终止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基础,另外,对政府等公共部门组织成员责任感的增强也存在一定作用。
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发展在我国现代的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很多政府部门已经有了评估意识和评估制度,开始自行或者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公共政策评估。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还是以绩效评估为主,预评估和政策执行评估较少。
总体来看,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评估方式。
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还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评估方法比较落后,评估人才有缺口等。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路径分析_集权_分权_规范
【收稿日期】2009- 04- 30 ①1958 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我国访问时,问毛泽东的治国经验,毛泽东同志回答“我没有什么经验,就是中央集权多了,我们就下放一点; 地方分权多了,我们就收上来一点”。 【作者简介】石涛(1 976- ),男,陕西临潼人,经济学博士,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规制经济学。
3.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既要关注中央和地方的纵向 权力调整,还应注意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协调。由于地方政府 自主权的不断增强,其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在横向 维度上展开相互竞争,目前形成了以若干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的区域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一方面加快提升了相关地区的 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从缩小 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来讲,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横 向协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极其重要,同时这种横向协调也是对 纵向权力配制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髊髜骳
达、贯彻、执行中央的政策,地方建设所需要的财力和物力主要 依靠中央调拨,而作为公有制体现的国有企业则只是政府机构 的延伸,有关统购统销的政策使得企业没有自主权,只要完成 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就可以了。在这个时期,由于完全的市场 还没有出现,因此企业还谈不上自负盈亏,既而在以往的中央 和地方纵向权力的配置中,只是就政治权力进行适调,企业自 主权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还没有被顾及,从而使政治权力和经济 权力高度统一。由于企业的自主性没有明确,市场还未发育,因 而中央向地方权力的转换就会引发地方政府肆意扩大自身的 利益,这也正是出现“循环”的根本原因。在这一阶段,地方的自 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但资源配置方式尚未有根本性 转变,“集权和分权”的范围仅限于纵向维度,并没有涉及经济 基础,市场微观基础格局尚没有形成。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央 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表现为中央的集权程度高一些,地方的 分权程度低一些,中央和地方对各自的权限并没有明确的制度 规范,只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由上至下进行纵向权力的 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基本路径
1、我国现行公共权力运行存在的缺陷:
一是公共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不透明,缺乏公共监督。中国 “一把手犯罪”现象的屡治不绝其根源即在于此; 二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方面是原 来公共权力架构的失效,另一方面,新的公共权力架构又没有完 全到位或还没有发生作用,这也是中国公共权力腐败存在的深层 次原因,作为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腐败,并不在于中国现实的 公共权力本身,而在于两种体制交替的过程中,致使“公权”与 “私权”发生交易的机会相对较多所导致的公共权力价值取向的 迷失; 三是国家公共权力干预全面减少的同时,社会范围内新的协作模 式发展的停滞所造成的制度真空。 四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与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缺乏相应的和谐, 利益关系未能得到圆滑的调节与制度保障,进而导致公正与效率 的双重落空。
三、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基本路径
⒊公开。腐败害怕“阳光”,公开是公共权力最理想 的防腐剂。在我国各级政府中所推行的政务公开、厂 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三公开”活动,被视为公共权 力公开透明的“测量器”。今后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要把“三公开”与民主评议制、检查通报制、以及乡 镇、街道聘请群众监督员等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结 合起来,使群众关心的问题,能够通过“三公开”得 到回答和解决。其次,政府要公开人事管理权、财权 和重大事情的决策处理权,各级政府的负责人,尤其 是“一把手”对个人的重大活动、生活待遇、工作情 况等都应最大限度予以公开,使自己时刻暴露在“阳 光”下接受群众监督。最后,要允许公共领域存在 “异议”,甚至要为其存在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一、当代公共权力的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
何谓公共权力,就是政府治理的权力。现代政府的“治理权力”主要聚焦于对 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上。而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消费”(nonrivalrous consumption)。 非排他性是说不可能排除那些不付费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非竞争 性消费是指即使不付费者享受了某种物品或服务,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也 不会增加成本,更不会减少付费者所得到的享受份额。 私有产品首先是“排他性”(excludability)的,即它是对私有产品的占有权 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分配且具有独占性;其次是一种“竞争性消费” (rivalrous consumption),即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权是通过竞争性的付费 而获得的。在市场合约条件下,私有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在交 易过程中,掌控交易的私人权力不可遏制的欲求交易结果的效益(利润)最大 化。高效率才会有高效益,效率与效益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私人权力的价值取 向只能是一元化的效率原则。 公共产品的特征则要求公共权力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是普适的。这一权 力的普适性决定了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追求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公正。 其次,公共权力的载体──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和其他的管理 活动一样,其终极目标只能是效率。这种二元化的目标诉求决定了公共权力的 价值取向是公正与效率。
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再造政府行政的改革就是针对传 统公共行政下官僚制的效率低下展开的。改革特征是: 其一,在管理模式上,兼顾市场与政府,减少行政干预。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以绩效为本的 管理方法,运用新的激励机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带来的问题是:是公共权力在追求管理效率的同时而导致了社会 公正的失衡。
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公共权力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的研究, 揭示了其二元化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及其实现 途径:在动态博奕中获得“次优选择”。认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诉求 与实践轨迹都是致力于通过对公共权力的改革, 追求管理效率或社会公正的平衡。我国公共权 力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二元化的公正与效率。公 共行政中的种种问题与弊端的根源是公共权力 运行机制导致公正与效率失衡的结果。进而针 对我国公共权力所存在的机制缺陷提出了“压 缩、规范、公开”的改革路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基本路径
⒈压缩。市埸经济要求,政府公共权力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度, 这是压缩公共权力的内在动因。要压缩公共权力,首先要确立公共
权力的主要范围;其次,公共权力的压缩意味着政府的权力运作必须从 市场领域退出,这样才能将政府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中 解脱出来最后,压缩公共权力要在不影响党和政府的总体调控能力的前 提下,尽量压缩公共权力的总量和类型,结合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收紧权力运行的程序。为此,在工作内容上,将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的 各种权力综合在一起,总体研究实施方案
结论三:
公共权力本身也存在着公正与效率缺失的可能性,由 于公域是一个非交换的领域,是市场原则的永恒禁区, 公共权力所具有的不可交换性,决定着政府及其公务 员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亦是不具有交换性的。权力寻租 所导致的腐败正是违背了这一原则,它是公共管理者 为一己私利而运用手中的公权与私权交易的结果,并 由此丧失了公共管理的公正性。同时,公共权力的主 体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公共权力为政府所垄断,垄 断的词义是“排他性控制”和“独占”,这与市埸竞 争是根本对立的,垄断排斥竞争,缺乏竞争的垄断必 然是低效率的。这就是当政府介入市场而导致“政府 失败”的根源。
90年代发韧于美国的“新公共服务范式” 的修正:
他们提出:在民主社会里,公共权力的治理框架, “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应该是极为重要的。效率和生 产力等价值观不应丧失,但应当被置于民主、社区和 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
其主要的观点是:⑴公共管理是“服务”而非“掌舵”,且是服 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权力的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 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驾驭社会;⑵公共利益是目 标而非副产品;⑶公共权力的责任并不是单—的,它不应当仅仅 关注市场,也应该关注公民利益,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⑷贯 彻人本主义,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在管理和组织的方法方面,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依靠人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公共组织 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 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结论二:
对于公共权力而言,一方面公共管理自身需要追求效 率,另一方面社会对公共权力的期望和要求则是尽可 能地实现社会公正。实际上,公共权力所肩负的公正 与效率的双重任务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体。从整个 近代公共行政实践的历史看,当它因应社会的要求而 追求公正时,往往牺牲了效率;当它突出了效率指向 时,往往丧失了公正。所以,在实践中,公正与效率 是公共权力无法兼得的矛盾着的两极。从实质上认识,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所同时追求的公正与效率只不过是 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它对公正与效率双方而言 都不是一种最优抉择,而是一种次优选择。且这种 “次优选择”总是通过动态的博奕来实现。
一、当代公共权力的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
结论一:
私人权力与公共权力无论其性质、存在的前提,还是 其活动方式都是根本不同的,因而对二者活动范围的 规范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被限制于“私人领域” (私域);后者被限制于“公共领域”(公域)。这 是没有交集的“两域”,所以两种权力在活动范围上 是不能相互进入的,当私人权力进入公共领域或者公 共权力进入私人领域,都将导致权力的异化而错位, 进而破坏社会秩序,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⒉规范。由于政府压缩公共权力有一个限度,所以通过压缩权力 来完善公共行政同样有一个限度。对存留的公共权力必须通过法 律法规和工作制度加以规范,使公职人员难以滥用自己的权力。
它首先就意味着公共权力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政府活动必须遵循一定 的规则;这些规则应是由公意决定并为民众所熟知的。其次,人与人之 间在法律上应是平等的,公共权力应严格限于制定和执行针对所有人的 形式规范,而不应针对特定群体制定特别政策,即法治下的政府所制定 的规则必须是普适性的规范。最后,问题还不在于仅仅考虑如何通过法 律来规范权力,更重要的在于如何用法律规则约束各种各样的公共权力。
二、实现公共权力的路径依赖:公正与效 率的动态平衡
完善公共权力的过程,就是追求公正与效率“次优选 择”动态博奕的过程。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权力 的运行始终围绕着公正与效率这一对核心矛盾,旨在 谋求其二者的结构性平衡,并成为其永恒追逐的价值 目标。 当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解构与重建无不是围绕着这两大 目标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