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质量标准化的发展

我国煤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从探索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将近40年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1985年,为质量标准化的初步探索阶段。早在1964年,原煤炭部就在平顶山四矿指导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标准化样板矿井即平顶山四矿。遗憾的是受政治影响,质量标准化活动没能坚持下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煤炭行业对质量标准化工作重新认识。但当时,面对调整采掘失调、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煤炭供应等方面的繁重任务,大多数煤矿没能把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到重要日程。

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为典型引路和启动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中期,煤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安全生产和质量方面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1985年和1986年,我国煤矿进入又一个事故高发期,事故死亡人数由1982年的不到5000人,上升到1985年的6659人。为此,原煤炭部党组于1986年作出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的决定,强调要狠抓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并在肥城矿务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掀起了大搞质量标准化热潮。1992年,原能源部在大雁矿务局召开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把质量标准化的内涵拓展到井上下各个方面,实行动态达标和质量否决,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到1992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到了5000人以内。

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为全面铺开、取得明显成效阶段。1993年煤炭部恢复之后,把质量标准化工作摆上“生命工程”、“形象工程”的高度。建立健全了责任制,明确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制定了质量标准化工作规划,提出了“九五”期间进度目标。这一阶段,通过抓质量标准化,带动煤矿技术面貌的巨大变化,使煤矿顶板、机电、运输、水灾等方面的伤亡事故均降低了25%左右。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促进了企业管理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

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为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适应新情况、取得新进展的阶段。199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煤炭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对煤矿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加上思想认识出现偏差,质量标准化工作出现滑坡,投入减少,标准降低,导致安全状况恶化,各类事故多发。反过来又加剧了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的困难。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建以来,围绕着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实施,为提高办矿标准,严格安全条件,深入开展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深入进行,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现象,为煤矿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的提出

和贯彻实施,明确了现阶段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各类煤矿改进安全管理,加强基础工作。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围绕着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在调查研究、指导推动、协调服务以及修订完善安全质量标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严峻现实,使煤矿企业再次认清了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多数单位把这项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坚定不移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下,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从政府部门三令五申提出要求,变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凡是质量标准化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的单位,无一不是自找差距,自我加压。这一本质性的变化,标志着质量标准化工作已经进入了企业自主进行的发展阶段。二是更加注重实效。这一阶段所有坚持大搞质量标准化的煤矿,都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企业达标、升级,而是为了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做好基础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紧紧抓住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

三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继续坚持质量标准化工作核心内容的同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调整充实安全、质量各项标准;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外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的评价系统,使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更加趋于科

学完善。

经过努力,各类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明显得到加强。国有煤矿特别是45户重点监控煤矿企业,“一通三防”系统和设施普遍有所改善,综合防灾能力有所提高。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稳步下降:2000年为6.096;2001年为5.07;2002年为4.64。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有的单位标准化工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完善、相当规范的阶段,不仅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的监督、检查和保障体系。但个别单位工作进展则比较缓慢,生产秩序混乱,技术落后,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各种安全事故,不断重复发生。1990年-2002年,仅工人在井下私自拆卸矿灯所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就多达20余起。一些国有煤矿现场管理松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极个别矿井仍然处于“在事故的间隙中生产”的被动状况。这些单位的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广泛深入程度还很不够;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管理粗放、技术装备和手段落后等深层次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因此,我们对质量标准化工作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质量标准化能为安全生产做些什么

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实践证明,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就能稳产高产,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矿井安全生产有直接关系,许多事故的

发生,是有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工程质量、这是煤矿生产的特殊要求,要坚持执行各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严禁用行政命令强制工程验收,以确保安全。

我觉得质量标准化工作能为安全生产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推动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必然选择。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煤炭工业必须彻底改变现阶段事故多发、管理粗放、工作标准低下,井上下环境脏乱差等现状,向着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是把质量标准化作为煤矿基础性工作,自觉树立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许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质量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把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要在抓好质量标准化,练内功、提素质的基础上,打造安全矿区、科技矿区和小康矿区。我们也只有抓好质量标准化,做到强根固本,煤矿企业才能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三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赋予质量标准化工作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