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

合集下载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132 CPP的诊断CPP的治疗 概 述CONTENTS概述01一、概述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是 指 由 于 下 丘 脑 - 垂 体 - 性 腺 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 8 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发病率约为 1/5 000~1/10 000,女孩约为男孩的 5~10 倍 。

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性发育过早,引起女孩早初潮;由于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终身高;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一、概述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 GnRHa)治疗 CPP。

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CPP 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CPP 的诊断02二、CPP的诊断(一)、临床诊断根据患儿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首先确定患儿是否为 CPP。

性早熟按 HPGA 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GnRH 依赖性、真性、完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非 GnRH 依赖性、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

二、CPP的诊断CPP 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 8 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以女孩出现乳房结节,男孩睾丸容积增大为首发表现。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1 岁或 1岁以上。

(4)性腺增大:盆腔 B 超显示女孩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 mm 的卵泡;男孩睾丸容积≥4 ml。

最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最全版

最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最全版

最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最全版)中枢性性早熟(CPP)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主要的治疗药物[1]。

2009年,劳森•威尔金斯(LaWSon WiIkinS)儿科内分泌学会和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ESPE)邀请来自北美和欧洲的30位儿科内分泌学科专家,探讨和达成《GnRHa在儿童中应用的共识声明》[2]o 2016年,ESPE和国际临床指南委员会(iCGC)发起共识更新项目,并于2019年发布了≪GnRHa 在儿童中的应用:国际联盟更新》,相关主题内容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治疗获益的考虑、治疗监测、不良事件和长期结果数据,为GnRHa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清晰、明确的指导建议[3]。

现结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制定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1]和国内外文献,以及新的一些循证医学证据, 对上述几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为GnRHa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CPP的诊断意见《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提出CPP的5大诊断标准包括: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骨龄超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岁或1岁以上;性腺增大,盆腔B超显示女童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 mL ; HPGA功能启动, 通过激发试验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达青春期水平⑴。

1.1 CPP诊断的年龄界定性发育提前似乎是一个全球普遍趋势,对性早熟的诊断带来了挑战。

最新发表在JAMA Pediatr上的一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共检索到2019 年6月20日前评估健康女童性发育启动时间的3 602个研究,最后共入选30个研究评估性发育年龄提前的情况结果显示1977年至2013年, 青春期乳房发育的年龄平均每10年缩短3个月[4]o新共识强调,非洲裔和拉美裔的青春期发育较早,在诊断CPP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标准。

滋阴泻火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的临床研究

滋阴泻火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的临床研究

滋阴泻火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的临床研究作者:徐海霞张菲菲孙海英耿利娜时毓民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时毓民教授经验方滋阴泻火颗粒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性早熟女童患儿82例,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予滋阴泻火颗粒,对照组予知柏地黄汤治疗,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

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乳房Tanner分期、阴毛Tanner分期、阴道分泌物、月经初潮、主症总积分)、次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耳赤、咽干口燥、烦躁易怒、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次症总积分)、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 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泌乳素(prolactin, PRL)]、子宫容积、卵巢容积、骨龄指数、卵泡大小等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临床不良反应事件。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主症(乳房Tanner分期、阴道分泌物、主症总积分)、次症(潮热盗汗、咽干口燥、颧红耳赤、次症总积分)、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大小、骨龄指数、血清性激素(LH、FSH、PRL)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乳房Tanner分期、主症总积分、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大小、血清性激素(LH、FSH、PRL)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阴道分泌物、次症(潮热盗汗、咽干口燥、颧红耳赤、次症总积分)、骨龄指数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次症(烦躁易怒、五心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积分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阴毛Tanner分期、月经初潮、E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
(2)McCune-Albright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骨纤 维发育不良,多见于女性,是由于Gs基因缺陷所 致m]。本综合征以性早熟、皮肤咖啡斑、多发性骨 纤维发育不良三联征为特点。多数患儿可仅表现有 一种或两种体征,可伴有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内 分泌异常,还可出现卵巢单侧囊肿。但其性发育过 程与cPP不同,常先有阴道出血发生;乳头、乳晕着 色深;血雌激素水平增高而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 GnRH激发试验呈外周性性早熟。随病程进展,部 分可转化为CPP。
3.生长加速:在性发育的过程中可出现生长加 速,一般女孩9—10岁,男孩11~12岁出现生长加 速,但具有个体及种族差异,且与性发育分期相关。 在Tanner II~Ⅳ期,女孩出现生长加速的比例分别 为40%、30%、20%,而男孩出现生长加速的比例则 分别为8%、60%、28%。甚至有10%的女孩在乳腺 开始发育前出现生长加速,4%的男孩在Tanner V期 始出现生长加速'9j。若缺乏患儿生长速率的资料, 则需监测生长情况3~6个月,以进一步评估是否出 现生长加速,以及评估是否为快进展型性发育[川。
万方数据
生堡』b型盘查垫!i生i旦筮ii鲞筮!塑垦!i!』里鲤堕!:』!堕!!!i:!!!:ij:塑!:!
或其他疾病所致。
表1 CPP的分类及病因
分类 特发性CPP 继发性CPP
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肉芽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获得性损伤: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
先天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男孩睾丸:睾丸容积≥4 m1(睾丸容积=长× 宽×厚×0.71)或睾丸长径>2.5 am,提示青春期 发育‘7I。
5.正确评估HPGA功能是否启动:(1)黄体生 成素(1uteinising hormone,LH)基础水平。在CPP

中枢性性早熟诊治

中枢性性早熟诊治

预测 成年身高 性征发育 进程迅速
骨龄/年龄>1, 骨龄/身高年龄>1 女<150 cm,男<160 cm 或<遗传靶身高-2SD 骨龄增长/年龄增长>1 每个发育期约1年,B2-初潮应>2年
中枢性性早熟治疗
• 慎用: 改善成年身高疗效差 • 始治BA 女≥11.5岁 男≥12.5岁 • 遗传靶身高(THt) < -2SD • 不宜治疗: • BA 女≥12.5岁 男≥13.5岁 • 女孩初潮、男孩遗精后1年 • 不应治疗: • 性成熟缓慢 BA<CA PAH>THt • 虽BA>CA 但HA>BA PAH佳
BV
GV
BV
GV
女孩BA和GV的关系
男孩BA 和GV的关系
BA加速(PBV)先于PHV 2年 PHV 后GV下降→骨骺融合→停止生长
BAV/GV平衡规律的启示 PBV-PHV的线性交叉点(男13,女11岁) 生长/成熟平衡点
交叉点后 BA进展慢,GnRHa治后更慢
BA ≥ 12岁(女),14岁(男):GV↓↓ GnRHa后GV↓↓是内在必然规律 骨龄抑制效果,GV维持
5 7 9 11 13 15 治疗开始时的骨龄(岁)
r= -0.54 P=0.00 7
第二年生长速度(cm/年)
6 5 4 3 2
r =-0.58 P=0.000
第二年生长速 度(c m/年)73456
7
8
9 10 11 12 13 第二年始年龄(岁)
图 GnRHa治疗中生长速度 与治疗开始骨龄相关图
GH是药理作用而非补充替代 要用药理量
GnRHa+蛋白同化类固醇
★ 司坦唑醇(ST),oxandrolone 对GnRHa作用下生长板: 增加高度,部分经上调IGF-1/IGF-R 介导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促进生长 ★ 临床有进一步探讨必要、二线选择 Turner综合征E2低下 ST不引起BA↑ GnRHa→E2↓ ST BA↑??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指导家长和孩子正确面对性早熟 ,提供生活建议,如饮食调整、 运动等。
04 中枢性性早熟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减少长时间使用 电子屏幕的时间。
均衡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 物,尽量少吃含有激素的食品。
定期检查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 疗共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 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 • 中枢性性早熟的预防与护理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一种常 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儿 童早期出现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分
03
出现腋毛、阴毛生长, 乳房发育,骨龄提前。
04
性激素水平升高,尤其 是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 水平升高。
诊断方法
阴道黏膜涂片检查
观察阴道黏膜细胞形态和分泌 情况,判断是否进入青春期。
X线骨龄测定
通过拍摄手腕部X光片,评估 骨骼发育情况,判断骨龄是否 提前。
基础体温测定
通过连续监测基础体温变化, 判断是否有排卵。
用于降低雄激素水平,缓解性征发育 和骨骼加速成熟。
手术治疗
01
针对肿瘤引起的中枢性性早熟, 手术切除肿瘤是首要治疗方法。
02
对于非肿瘤引起的中枢性性早熟 ,手术通常不作为首选,仅在药 物治疗无效时考虑。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针对因性早熟引发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焦虑等,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
生活指导
03
定期带孩子去看医生,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孩子的病

性早熟临床路径

性早熟临床路径

性早熟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性早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E30.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华儿科杂志,2015,53(06):412-418。

临床表现:1、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3、骨龄超前1年以上;4、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l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性早熟诊断标准。

2、8岁以后出现第二性征,但是骨龄进展过快,生长潜能受损。

(四)标准住院日。

1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LH(0’,30’,60’,90’,120’),FSH(0’,30’,60’,90’,120’)。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酌情选择)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孕酮、OGTT、生化全项、皮质醇、ACTH、甲状腺功能、骨龄,盆腔B超,垂体MRI+增强。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注射用水5ml+戈那瑞林100ug/ m2或曲普瑞林针2.5ug/kg普瑞林针(0.1g/支,最大量100ug)静脉推注或皮下注射st 。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完善LHRH激发试验后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发热等感染情况,可能影响化验结果,需待体温正常以后才能进行上述检查。

二、性早熟临床路径执行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10:E30.100);患者姓名: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门诊号:_______住院号:_______住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2__天。

年最新性早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年最新性早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性早熟(2016 年版)一、性早熟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 :E30.100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 )》,中华儿科杂志,2015,53 (06 ):412-418 。

临床表现:1、女孩8 岁前、男孩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3、骨龄超前1 年以上;4、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l ,并可见多个直径〉4ml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符合性早熟诊断标准2、8 岁以后出现第二性征,但是骨龄进展过快,生长潜能受损。

(四)标准住院日。

1 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LH(0 ' ,30 ' ,60 ' ,90 ' ,120 '),FSH(0',30',60',90',120 ')。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酌情选择)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孕酮、OGTT 、生化全项、皮质醇、ACTH 、甲状腺功能、骨龄,盆腔 B 超,垂体MRI+ 增强。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注射用水5ml+ 戈那瑞林100ug/ m2 或曲普瑞林针2.5ug/kg 普瑞林针(0.1g/ 支,最大量100ug )静脉推注或皮下注射st(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完善LHRH激发试验后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发热等感染情况,可能影响化验结果,需待体温正常以后才能进行上述检查。

、性早熟临床表单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10 : E30.1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w 2天的风是有灵性的,依着风的眼眸, 我看到了那一株株桃花读信的倩影,在桃林深处,紫色的青藤爬满那个小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e-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发病率约为1/5 000-1/10 000,女孩约为男孩的5-10倍。

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性发育过早,引起女孩早初潮;由于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终身高;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 analogs,GnRHa)治疗CPP。

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CPP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为规范儿童CPP的诊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早在2007年即制定了《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GAGGAGAGGAFFFFAFAF2010年卫生部也组织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但关于CPP的诊断及GnRHa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颇具争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再次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以指导儿科内分泌医师对CPP的诊疗。

【CPP的诊断】一、临床诊断根据患儿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首先确定患儿是否为CPP。

性早熟按HPGA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GnRH依赖性、真性、完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非GnRH 依赖性、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

CPP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以女孩出现乳房结节,男孩睾丸容积增大为首发表现。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岁或1岁以上。

(4)性腺增大:盆腔B超显示女孩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男孩GAGGAGAGGAFFFFAFAF睾丸容积I>4 ml。

(5)HPGA功能启动,血清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达青春期水平。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性早熟的年龄界定: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调查显示,乳腺发育的年龄呈现明显提前趋势,但初潮年龄仅略为提前,且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

美国Lawson Wilkins儿科内分泌学会建议将性早熟的年龄界定为白种女孩<7岁,非裔女孩<6岁,但存在争议。

性发育开始的时间与遗传、环境、肥胖等因素有关。

因此,有学者提出性早熟的年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标准进行。

目前国内外仍广泛沿用既往年龄标准。

因此,有学者提出性早熟的年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标准进行。

目前国内外仍广泛沿用既往年龄标准。

肥胖等因素有关。

因此,有学者提出性早熟的年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标准进行。

目前国内外仍广泛沿用既往年龄标准。

<-->肥胖等因素有关。

因此,有学者提出性早熟的年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标准进行。

目前国内外仍广泛沿用既往年龄标准。

<--> 2.性发育的顺序及进程:性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且具有一定规律。

CPP是由于HPGA功能提前启动所致,性发GAGGAGAGGAFFFFAFAF育的顺序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

女孩青春期发育顺序为:乳房发育,阴毛、外生殖器的改变,腋毛生长,月经来潮。

男孩性发育则首先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4 ml时即标志青春期开始),继而阴茎增长增粗,阴毛、腋毛生长及声音低沉、胡须,出现遗精。

性发育的速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一般性发育过程可持续3—4年,女孩每个Tanner分期的进展历时约1年。

男孩Tanner分期进展与女孩类似,但从睾丸开始增大至遗精历时比女孩稍长。

在性早熟的诊断过程中,对于典型的界定年龄(女孩8岁,男孩9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的患儿较易诊断,但在重视性发育开始年龄的同时,还应考虑性发育的顺序及进程,性发育顺序或进程异常,可为性早熟的不同表现。

对进一步诊断和处理有重要提示意义。

性发育顺序异常时需注意排除外周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等。

其中不完全性性早熟又称变异型青春期(pubertal variants),包括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肾上腺功能早现(premature adrenarche)、单纯性阴毛早现(premature pubarehe)和单纯性早初潮(premature menarche)。

GAGGAGAGGAFFFFAFAF性发育进程异常时,应警惕以下情况:(1)慢进展型性早熟(slowly progressive precocious puberty):部分儿童在界定年龄前(7-8岁)出现性发育征象,但性发育过程及骨龄进展缓慢,线性生长亦保持在相应百分位数。

(2)快进展型青春期(rapidly progressive pubeay):部分儿童虽然在界定年龄后才开始出现性发育,但性发育进程迅速,从一个发育分期进展到下一分期的时间较短(<6个月)。

生长速率增加、骨骼成熟迅速,短期内出现骨龄明显超过实际年龄,由于骨骺早期愈合而影响最终成人身高。

对慢进展型性早熟应坚持随访,必要时每半年复查骨龄,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干预。

对于快进展型青春期则可能需按性早熟方案处理。

<span="">3.生长加速:在性发育的过程中可出现生长加速,一般女孩9—10岁,男孩11-12岁出现生长加速,但具有个体及种族差异,且与性发育分期相关。

在Tanner II-Ⅳ期,女孩出现生长加速的比例分别为40%、30%、20%,而男孩出现生长加速的比例则分别为8%、60%、28%。

甚至有10%的女孩在乳腺开始发育前出现生长加速,4%的男孩在TannerV期始出现生长加速。

若缺乏患儿生长速率的资料,GAGGAGAGGAFFFFAFAF则需监测生长情况3-6个月,以进一步评估是否出现生长加速,以及评估是否为快进展型性发育。

4.性腺发育评估:女孩盆腔B超:子宫长度3.4-4.0cm,卵巢容积1-3ml(卵巢容积=长×宽×厚cm×0.5233),并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提示青春期发育。

子宫内膜回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稍低(42%~87%),可作为CPP与正常女孩及单纯乳腺早发育女孩的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之一,但不能作为与其他外周性性早熟的鉴别手段。

男孩睾丸:睾丸容积≥4 m1(睾丸容积=长×宽×厚cm×0.71)或睾丸长径>2.5 cm,提示青春期发育。

5.正确评估HPGA功能是否启动:(1)黄体生成素(1uteinising hormone,LH)基础水平。

在CPP的诊断过程中,LH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更具有临床意义。

但基础LH水平意义有限,因LH为脉冲式分泌;其水平受检测方法的影响而差异较大;缺乏相应的正常值资料;且约50%左右Tanner 1I期的女孩LH基础值可在青春期前的水平。

(2)GnRH激发试验:GnRH激发试验是诊断CPP的金标准,也是鉴别CPP和外周性性早熟的重要依据。

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依据GnRH激发试验结果进行诊断,GAGGAGAGGAFFFFAFAF在结果评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激发药物:激发试验应用的药物为GnRH,所用剂量为2.5ug/(kg·次),最大剂量100ug。

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GnRH强数十倍,峰值在60~120 min出现,一般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如用GnRHa替代,则应有各实验室自己的药物剂量及试验数据。

②检测方法:应用不同的方法检测时,诊断临界值不同。

免疫荧光法(IFMA),LH峰值>9.6 U/L(男孩)或>6.9 U/L(女孩);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LH峰值≥5.0U/L均提示性腺轴启动。

因此,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宜采用同一临界值进行结果评判。

有条件的中心和实验室宜建立自己的诊断界值。

③正确评估LH峰值/FSH峰值:LH峰值/FSH峰值>0.6,考虑青春期启动,但应注意同时要满足LH峰值≥5.0U/L。

单纯以LH峰值/FSH峰值>0.6作为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

LH峰值/FSH峰值还有助于快进展型与非进展型CPP的鉴别(快进展型CPP患儿的LH峰值/FSH峰值比值较高)。

④在GnRH激发试验中,FSH的基础值和峰值对性早熟诊断无明显临床意义。

⑤另外,在判断结果时,尚需结合患儿性发育状态、性征进展情况、身高和骨龄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部分病程较短的患儿,在乳房开始发育的早期、未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骨龄未出现明显超前时,GnRH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1.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异常:CPP以女孩多见,其中80%-90%为特发性CPP。

但6岁前出现性发育的CPP女孩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比例约为20%,且年龄越小,影像学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男性性早熟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25%-90%的患儿具有器质性原因,约2/3的患儿有神经系统异常,50%左右的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因此,对年龄小于6岁的CPP女孩以及所有男性性早熟患儿均应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6-8岁的CPP女孩是否均需行头颅MRI检查尚有争议,但对有神经系统表现或快速进展型的患儿则应行头颅MRI检查。

GAGGAGAGGAFFFFAFAF2.排除其他继发性疾病:在CPP的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明确性早熟是否继发于下列疾病。

(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本病大多为21羟化酶缺乏,是导致男孩外周性性早熟的最常见原因。

表现为阴茎增大、增粗,阴囊色素沉着,睾丸容积不大或睾丸容积与阴茎发育水平不一致。

早期身高增长加速,骨龄提前显著。

血17羟孕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水平升高。

长期未经诊断治疗者可转变为CPP。

(2)McCune-Albright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多见于女性,是由于Gs基因缺陷所致。

本综合征以性早熟、皮肤咖啡斑、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三联征为特点。

多数患儿可仅表现有一种或两种体征,可伴有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内分泌异常,还可出现卵巢单侧囊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