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范文

合集下载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人生的境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

因此,如何让学生了解并领悟人生的境界,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人生的境界,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增强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人生的境界”,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命。

2. 人生的境界:通过文学、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和讲述不同人生境界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境界,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坚持与选择: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经验,向学生阐述坚持与选择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提高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知识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诗歌等形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互动交流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3. 剖析法:通过分析、解读和评价经典文化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人生的境界,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

4. 实践体验法:通过组织实验、观察、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生的种种境界,提高自我认知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PPT、图书、教学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加强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作业安排:1. 完成课堂笔记和反思,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不同境界,并认识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境界与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密切相关。

3. 培养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的能力,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生境界的定义与分类2. 各境界的特点及差异3. 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和方法4. 人生境界与个人成长的关系5. 实例分析:伟人的人生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生境界的定义、特点及提升途径。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激发他们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境界的定义、特点及提升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伟人的人生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

4.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人生境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生境界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生境界的定义、特点及提升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伟人的人生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

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自己的人生境界,并制定提升人生境界的计划。

2. 搜集有关人生境界的名言警句,进行整理和分享。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人生的境界》相关章节。

2. 辅助材料:伟人的人生境界案例、名言警句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人生境界概念,讲解各境界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伟人人生境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3. 第三课时:讨论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分享人生感悟。

4.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思考深度。

《人生的境界》教案(通用7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通用7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通用7篇〕《人生的境界》教案〔通用7篇〕《人生的境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考虑,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大概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如它既是人世的也是出世的,它的任务是进步人的精神境界。

3.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联络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

2.在阅读理解的根底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3.独立考虑、质疑课文,对自己的见解可以做到自圆其说、持之有据。

教学方法:1.学生默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老师设计考虑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才能的进步。

3.讨论交流,开拓思路。

4.老师以漫谈式的讲解提升学生的认识,使之确有所得。

教学设计:理念课文的题目为“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场考虑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但文章的内容比拟深奥,语言又平实,所以学生难有浓重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在学术概念上兜圈子,那样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贴近生活,联络实际方能激发兴趣、搞活教学。

至于课文内容,有些应该吸收消化,用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假设用今天的目光来审视,有些似有可商榷之处;有些比拟深奥的,大致理解即可,不必深究。

要求学生全面地透彻地理解课文,既无必要,也难以做到。

不可脱离课文,也不可拘泥于课文,可以把考虑和讨论延伸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上去。

步骤一、学生默读朗读二、归纳提要1.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2.请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

3.请说明全文的构造特点。

这三个问题互相关联,可以放在一起考虑。

文章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文章阐述的主要问题,假如循着它去找主旨句和段落构造,就会走人误区。

本文主要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进步人的精神境界的。

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

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案6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6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6篇人生的境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传授目标:1.理解__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__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熟练默读__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理清__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

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

--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二、介绍作者: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__形式上,力求搞清__的结构;2.从__内容上,力求搞懂__的主题;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提问:__是怎么开头的?--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提问:__分为几个自然段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

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

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__的脉络,把握__的结构,进而理解__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五、分析__思想内容: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第一章:人生的理解1.1 教学目标了解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掌握人生的各种理解和观念1.2 教学内容人生的定义和本质不同文化和哲学对人生的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的定义和本质,介绍不同文化和哲学对人生的理解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讨论人生意义的追求第二章:人生的目标2.1 教学目标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学会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2.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设定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实现人生目标的策略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设定、实现方法的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第三章:人生的价值3.1 教学目标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创造和贡献人生价值的方法3.2 教学内容人生价值的定义和意义创造和贡献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法人生价值评估的标准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创造和贡献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生价值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第四章:人生的面对4.1 教学目标学会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掌握应对人生挫折的策略和技巧4.2 教学内容人生挑战和困难的类型和特点应对人生挫折的策略和技巧积极面对人生的方法和原则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挑战和困难的类型和特点,介绍应对人生挫折的策略和技巧角色扮演法:模拟人生挑战和困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章:人生的成长5.1 教学目标理解人长的意义和过程学会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方法5.2 教学内容人长的概念和意义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方法和步骤人长中的自我提升和改变的策略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长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方法和步骤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实现自我提升和改变第六章:人生的关系6.1 教学目标理解人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良好人生关系的方法6.2 教学内容人生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建立和维护良好人生关系的方法和技巧人际沟通和冲突解决的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介绍建立和维护良好人生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角色扮演法:模拟人际沟通和冲突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会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第七章:人生的责任7.1 教学目标理解人生责任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承担和履行人生责任的方法7.2 教学内容人生责任的定义和意义承担和履行人生责任的方法和步骤人生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责任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承担和履行人生责任的方法和步骤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生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第八章:人生的抉择8.1 教学目标学会面对人生抉择和决策掌握影响人生抉择的因素和原则8.2 教学内容人生抉择的类型和特点影响人生抉择的因素和原则有效决策和选择的策略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抉择的类型和特点,介绍影响人生抉择的因素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面对人生抉择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决策能力的培养第九章:人生的实践9.1 教学目标理解人生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将人生理念付诸实践的方法9.2 教学内容人生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将人生理念付诸实践的方法和步骤人生实践中的自我反思和调整策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实践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将人生理念付诸实践的方法和步骤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人生实践计划,实现人生理念的付诸实践第十章:人生的意义10.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人生意义的追求学会探索和实现个人人生意义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人生意义的哲学探讨探索和实现个人人生意义的方法和步骤人生意义与个人成长的关联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探讨,介绍探索和实现个人人生意义的方法和步骤个人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探索个人人生意义,制定实现人生意义的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中的人生理解和不同文化和哲学对人生的理解。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范文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范文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人生的境界》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的境界》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人生的境界》一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

是一篇哲学论文,思想有深度,理论有高度,作者对“人生的境界”和“哲学的任务”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见解。

这些见解,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哲学素养和人生境界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零星地接受了各种道德观、世界观的教育,现在他们踏入人生旅途中的第十八个驿站,不知不觉将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这就很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

《人生的境界》就安排在这阶段,对学生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形式上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简明,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是学生做议论文阅读训练的好教材。

作为单元的第一篇,不仅对以前所学具有承继、归结作用,而且学好了本篇也是学习后几篇的基础,可与后几篇的学习融会贯通。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三大教学目标:1、知识传授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使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2、能力培养目标: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哲学论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适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质疑思辨法,采取探究性的阅读,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讨。

3、情感教育目标促使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由于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疑点较多,特别是天地境界很难达到,难以找到更多事例来印证,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境界概念,认识到不同的人生境界。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3.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激发学生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人生的境界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2. 人生境界的分类:介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物质境界、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等。

3. 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探讨如何通过学习、实践、修心等途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4. 人生价值实现:分析人生价值与人生境界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人士的人生境界与价值实现经验,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境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提升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人生境界与价值实现经验。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升人生境界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生的境界》相关章节。

2. 课件:人生境界图片、成功人士案例等。

3. 视频:成功人士的人生境界与价值实现经验短片。

4. 讨论题: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关讨论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引入主题。

2. 讲解人生境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提升途径。

3. 分析成功人士的人生境界与价值实现经验。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

5. 总结讲解,强调人生境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动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于人生境界理解的应用,通过课后作业的质量来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分享观点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1《人生的境界》是人教版高中选修3中的一篇语文课文。

这篇教案设计将围绕着这篇文章来开展,旨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并掌握相关的情感、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学生能理解、分析、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式。

2.语言能力:学生在写作中能运用本篇文章中所涉及的词汇、短语和语言知识,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探讨如何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真谛,通过思考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进入《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的话题。

2.阅读(20分钟)让学生在10分钟内独立阅读这篇文章,并完成一些预备工作,如画出关键词、概括文章主旨等。

接着,让学生进行阅读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互相讨论,并汇报结果。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举一些例子来解释和理解下文中提到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感悟。

3.词汇和语言点梳理(20分钟)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分析,了解和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和短语,并掌握一些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点,如比喻、排比、句式等。

4.写作(25分钟)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尝试写一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假设王峰写了一篇文章,表现出他对“人生的境界”的认识和理解。

让学生通过阅读王峰的文章,理解怎样表达才是深刻的表达。

然后,让学生在从王峰的文章中获得启示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写作能力。

5.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探讨,回顾了学生在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并强化了学生对人生境界和人生感悟的理解。

最后,要求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感悟,以此作为本次教学的结束。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思考创造性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如阅读、讨论、写作及分组活动等。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生境界(5篇范例)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生境界(5篇范例)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生境界(5篇范例)第一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生境界——第三单元人生境界——岳阳楼记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人生的境界》说课稿1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学情;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程序;四、说预期、反思。

第一个环节,说教材、学情。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

本篇课文处于高教版语文课本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是第三课。

本单元主要学习关于人性美的一组文章。

本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

具体来说,本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生四种不同境界;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2)方法与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探究阅读进行理解,再通过联系现实,深入探讨领会人生不同意义;(3)情感与价值观:促进思考,明白做平常事情也应有精神追求,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者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难点,品味作者笔下含义隽永的词句,体味其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语言艺术。

学情分析:1、知识经验。

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零乱、能力水平偏低,高一下半年,阅读、理解、表达能力都有提升;2、技能态度。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与兴趣不高,文学功底不深,涉猎不广;但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解;3、特点风格。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富有个性,活泼聪明,自控能力差;钟爱于网络和多媒体,善于质疑思辨。

第一个环节,说教材、学情。

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特点风格。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案第一篇:《人生的境界》教案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主要内容,探究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课文言简浅深的写作手法,了解哲理论文思辨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读、质疑、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人生的深层认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能够熟悉并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进行深入探究,深化并丰富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一些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读、质疑、探究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教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山区放羊娃的人生!有一个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

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 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

” 记者问:“娶了媳妇呢?” 放羊娃答:“生孩子。

”记者问:“有了孩子呢?” 放羊娃答:“放羊。

”二、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

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

著有《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

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三、探究新课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论述了哲学的任务。

(2.)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帮助人达到道德。

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2、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成几个等级?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境界的具体内涵。

自然境界:被动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懵懂无知,纯人。

功利境界:主动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俗人。

道德境界:主动做对社会有利的事,事事讲道德,贤人。

天地境界:主动顺应宇宙自然的法则,与宇宙同一,圣人。

3、讨论以上问题。

第二课时一、质疑讨论1.文中有一个词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深刻理解“四重境界”“觉解”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哲学知识;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讨,对“觉解”“四重境界”等进行鉴赏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促使学生对人生的精神境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四种境界的内涵;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教学难点认识“觉解”的深刻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解话题1、小故事引入:有一个笑话,说下雨天,大家都拼命的在雨中跑,有一个人却慢慢的走,别人问他为何不跑,他说,你没看见前面也在下雨吗,跑那么快有用吗?他说的没道理吗?在下雨天,在空旷的野外,没有避雨的地方,跑那么快和慢慢在雨中走,反正都是要淋湿,有什么区别?别人认为他傻,也有人觉得他是大智若愚。

笑过之后想想,那人何尝不是一个豁达之士啊,平静地面对风雨,既来之则安之。

或许这是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人生境界。

2、我国的漫画家丰子恺曾说: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

法国的雨果也认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追求一种高品质的人生境界。

3、古人有关于用山水来谈人生三境界的,它是禅宗开创者慧能一则著名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几经阅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4、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他是用串联古诗名句来描述的。

《人生的境界》教案(优秀3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优秀3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人生的境界》教案(优秀3篇),欢迎借鉴。

《人生的境界》教案篇一《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河南省南阳市二中郭成杰473055师:今天我们学习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

谁知道冯友兰是什么人?生无言。

师:冯友兰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哲学大家。

是我们南阳人,他出生在南阳市唐河县祁仪乡,他和他弟弟妹妹,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冯氏三兄妹”。

这么亲近的名人,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我们对哲学非常陌生,我们所接触的哲学只有马克思基本原理,它是我们的官方哲学。

相比之下,冯友兰只是民间哲学。

现在改革开放程度深入到哲学了,我们才能够接触到像冯友兰这样的哲学家。

师: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考虑一个问题: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师:第二个问题:冯友兰认为精神境界可分为几种?都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生:冯友兰认为人的精神境界可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它们的关系是依次从低到高。

师:第三个问题:各种境界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是觉解的不同。

师:“觉解”的意义是?生:觉解的意义是人对自己做的事情的了解,并且从而使他做事情有了意义。

师:冯友兰把他的四种人生境界分为两个层次,怎么分的?这么分的依据是什么?生: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层次,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第二层次。

划分的依据是前者人们现在就是的,后者是人应该成为的。

前者是现实,后者是理想与追求。

师:关于课文的内容,问较后一个问题:什么是出世?什么是入世?生:入世是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出世就应该是超脱人世,看破红尘吧。

师:《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阅读理解并不难。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冯友兰说哲学的任务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如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按理说,他应该给我们举一些例子,可是他在文章中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地举例说明。

2024年《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设计2

2024年《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设计2

一、教案概述《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不同境界,并认识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重点:1. 人生的不同境界及其含义。

2. 如何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1. 理解并领悟人生的境界。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的境界及其含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人生境界。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和追求经验。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引出人生的不同场景和境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人生的不同境界,如物质境界、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等,并解释每个境界的含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案例,如成功人士、道德楷模等,引导学生分析和感悟他们的人生境界。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和追求经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 总结:总结人生的境界及其重要性,强调追求更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感悟程度,通过报告或口头汇报来评估。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通过报告或口头汇报来评估。

四、教学延伸1. 开展人生境界主题的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或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境界追求。

2. 组织学生进行人生境界相关的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 引导学生进行人生境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或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1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湖北省监利县汪桥中学(433318)张见亭--------------------------------------------------------------------------------教学设想程序安排延伸阅读学习卡片备课资料教学设想本篇课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

课文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金量,学习它有助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

课文的题目又是“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

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

基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台。

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深文浅教,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抓住课文的紧要处、精彩处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设置几个通道,使学生透过课文繁难的、深奥的说理处能联系实际,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交融起来,这样就有了亲切感,具体感。

披文以人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课文内容,而要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语言走进课文,这样就更要选好教学的切人点,点准穴道,实现一穴得气,百穴皆通。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注重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试图弄清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势必要造成少慢差费。

事实上课文中有些东西,需要穷其一生的经历来体验。

因此在深文浅教的原则下,不必花用大量的课时。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第一章:人生的定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1.2 教学内容人生的定义:介绍人生的基本含义,探讨人生的本质属性。

人生的价值:分析人生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人生的意义:探讨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对人生的定义、价值和意义进行讲解。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在报告中对人生意义的阐述和思考。

第二章:人生的目标与方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引导学生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

2.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确立:介绍如何确立人生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探讨如何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提供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2.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对确立人生目标和找到实现方向的方法进行讲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方向的思考。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在报告中对实现人生目标的策略和方法的阐述。

第三章:人生的挑战与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人生挑战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人生挑战的种类:介绍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挫折、压力等。

应对人生挑战的方法:探讨应对人生挑战的方法,如积极心态、调整目标等。

3.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对人生挑战的种类和应对方法进行讲解。

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应对人生挑战的场景。

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人生挑战的认知和应对方法的思考。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应对人生挑战的技巧和态度的表现。

第四章:人生的成长与提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成长与提升的重要性。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

《人生的境界》教学教案范文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1.2 教学内容人生的定义与意义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生的目标与价值观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他们对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观的看法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学生对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观的思考和表达第二章:人生的阶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和挑战2.2 教学内容人生的早期阶段:童年、青少年人生的成年阶段: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转型阶段:毕业、就业、退休等2.3 教学方法讲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阶段感受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和挑战2.4 教学评估学生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对自己人生阶段目标和挑战的思考和表达第三章:人生的价值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3.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核心价值观的类型与作用确定个人核心价值观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探索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核心价值观并互相交流3.4 教学评估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确定第四章:人生的目标设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设定个人的人生目标4.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概念与重要性设定人生目标的方法与步骤实现人生目标的策略与技巧4.3 教学方法讲解人生目标的概念和设定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设定个人的人生目标小组讨论,分享人生目标并互相提供建议4.4 教学评估学生对人生目标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的思考和表达第五章:人生的挑战与机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人生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5.2 教学内容人生中的挑战:困难、失败、压力等人生中的机遇:机会、挑战、机遇的识别与把握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技巧5.3 教学方法讲解人生中的挑战与机遇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小组讨论,探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技巧5.4 教学评估学生对人生中挑战与机遇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对自己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思考和表达第六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理解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了解人生的境界的概念•能够分析和理解不同境界对人生的影响•学生能够找到提高自己境界的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境界的定义–境界的种类2.消极的境界–常见的消极境界–消极境界的影响–如何从消极境界转换为积极境界3.积极的境界–常见的积极境界–积极境界的优势–如何保持积极境界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分组讨论•观看短片•个人思考教学过程1.课堂讲解首先,老师简要介绍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已经境界的种类。

境界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水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境界分为两种:积极境界和消极境界。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

这个小组的任务是让学生讨论一个人的境界可能对他/她的生活和生命的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

最后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

3.观看短片观看短片:“用心生活,用爱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世界”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积极的境界。

4.个人思考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境界,以及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教学流程图graph LRA[课堂讲解] --> B[分组讨论]B --> C[观看短片]C --> D[个人思考]总结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了解了人生的境界的概念及其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自己可能有的不良境界。

通过分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见解和建议。

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两则.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两则.

人生的境界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生的境界”的概念与内涵;2.掌握“情感、思维、行为”的概念和相互作用;3.启发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生的境界”概念解析•“情感、思维、行为”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人生的意义思考教学步骤1.引入:“人生的意义”问题的讨论;2.讲解“人生的境界”的概念和内涵;3.谈论“情感、思维、行为”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以个人为例,自我分析;4.启发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意义。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果;2.学生对“人生的境界”概念的掌握程度;3.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意义的质量。

二、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了解“精神境界”与“物质境界”并能区分;2.掌握“物质境界”的影响因素及方法;3.探究“精神境界”的内涵,提高自我内心世界的修养。

教学内容•“精神境界”与“物质境界”的区分和特点;•影响物质境界的因素和方法;•探究精神境界的内涵和修养方法。

教学步骤1.引入:“名车”与“名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2.介绍“精神境界”和“物质境界”,进行区分与解析;3.谈论影响物质境界的因素和提高的方法,以生活为例进行思考;4.探究精神境界的内涵和修养方法,分享一些生活中可行的实践方法。

教学评价1.对“精神境界”与“物质境界”的区分能力;2.学生对提高物质境界的方法的理解和转化;3.学生对“精神境界”的理解和可行实践方法的掌握。

以上是两个关于“人生的境界”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启发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意义,并提高学生的生活修养。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树立健康、远大的人生目标。

2.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层次清晰、思路严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预习】导入:在语文里,我们邂逅大师。

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为我们讲一讲人生的境界。

默读课文,做批注朗读课文一、理解人生境界的含义1.课文的题目为“人生的境界”,那么什么是人生的境界?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第1段)2.作者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哪4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划分依据: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

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自然境界:对自己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功利境界:觉解到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觉解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要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天地境界:觉解到自己也是宇宙的一员,要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

4.“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阅读第7,8段,回答这一问题。

通过哲学,觉解到他的行动和生活中的道德原理,达到道德境界。

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达到天地境界。

二、把握文章思路1.本文是一篇学术随笔,也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要理解文章思路,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

第1段:人生境界的含义及分类。

第2段:最后一句。

第3段:最后一句。

第4段:最后一句。

第5段:最后一句。

第7段: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方法。

第8段:最后一句。

第9段:强调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

第10段:进一步总结人生最高境界的特点。

第一部分(1-6):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总(1):人生境界的含义及分类。

分(2-5):分别阐述人生的四种境界。

总(6):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及价值。

第二部分(7-10)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

2.写作特色:层次清晰,思路严密。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方法采取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

”假如林语堂先生看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lw/Index.html>论文《人生的境界》,他会不会这样说呢?我想,他绝对再也发不出这样的感慨吧。

(学生初读哲学/lw/Index.html>论文,一般会为哲学的深奥玄妙而望而生畏。

这样导入,可以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激发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二、简介作者(略,并让学生看插图)三、阅读课文,回答思考练习一。

四、研读课文1、整体把握(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明确:文章论述哲学的任务。

(还可以继续这样发问:文章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为题,而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明确:前者比较抽象玄妙,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

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3)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四种,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自然境界,是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

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

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4)请用自己的话说上四境界的内涵(略)2、关于四境界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吗冰河入梦来。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这题意在加深学生对四境界内涵的理解)明确: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

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

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是道德境界。

D句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

3、质疑讨论主要有:(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明确: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

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明确: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

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

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明确: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

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

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人是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明确: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6)儒家所提倡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冯友兰先生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的一致才现实?明确: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

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

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正其义”就绝对不能“谋其利”,反而使某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口是心非,导致人格分裂。

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说得合情合理:“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7)“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明确: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

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中,又只是一个小小的整体。

从“天地境界”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之中,除了社会利益之外,确实还有自然界的利益,宇宙的利益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明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

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所谓“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

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9)“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何谓“超道德价值”?明确: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

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明确: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