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小知识

合集下载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

汉服礼仪知识汉服礼仪是指在穿着汉服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穿着汉服不仅可以展现个人的审美品味,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一、汉服种类1.男士汉服:包括褂、袍、衫等。

2.女士汉服:包括旗袍、对襟衣、长裙等。

二、穿着要点1.上衣:男士穿褂,女士穿对襟衣或旗袍。

上衣应该紧贴身体,不宜过大或过小。

2.下装:男士穿长裤,女士则可以选择长裙或长裤。

下装应该舒适合身,不要过紧或过松。

3.鞋子:男女均可选择平底鞋或布鞋搭配汉服。

鞋子颜色应与汉服相协调。

4.发型:男女均可选择盘发或披肩发型。

发带和头花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

三、礼仪规范1.行走姿态:穿着汉服时,应该保持优雅的行走姿态。

男士应该挺胸抬头,女士则要保持身体挺直,小步轻盈。

2.坐姿:男女坐姿应该端庄,不要跷二郎腿或交叉腿。

女士可以将裙摆向一侧,露出鞋子。

3.拜访礼仪:在拜访他人时,应该先行敲门并等待对方开门。

进入房间后,应该先行拜访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4.用餐礼仪:在用餐时,应该先行等待长辈或地位高的人开口动筷。

用餐时要保持安静、文雅的态度。

5.交流礼仪:在交流中要注意言谈举止。

不要说话过于尖锐或过于低沉。

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语气。

四、注意事项1.穿着汉服时,不宜搭配过多的首饰和配件。

首饰和配件的颜色和款式也需要与汉服相协调。

2.穿着汉服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影响汉服的美观度。

3.穿着汉服时,应该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也要注意汉服的保养和清洗。

总之,穿着汉服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穿着汉服时,我们需要遵守礼仪规范,并注意细节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汉服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1汉服知识

1汉服知识

1汉服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2汉服的基本形制特征:交领右衽、系带隐扣、宽袍大袖。

3汉服常见款式:交领襦裙:汉服女装最常见的款式,也是汉服女装最普遍、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款式。

其款式特征是:上衣和下裙分开,上衣为交领款的短衣,衣长不过膝,上衣可以扎进裙子里,也可以放在裙子外面。

交领儒裙也是变化最多的一种款式,充分的体现了汉服女性对审美的各种创意:长长短短的上衣、单层或夹里的变化、不同形态的袖子、各种风格的裙子……搭配上流苏、玉佩、披帛、长短不同的围裳……伴随着汉民族女性,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和时代。

对襟襦裙:同交领襦裙类似的女装常见款式。

其特征是:上衣左右两边的衣襟平行相对,露出内衣。

搭配抹胸、诃子、吊带背心穿着。

能够体现女性修长的脖颈之美,上身更具层次感和修长感。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一直持续到宋明时期都有汉族妇女喜爱穿着。

五代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到很多对襟襦裙款式的记载。

齐胸襦裙:隋唐五代时期盛行的一种女子襦裙装,在盛唐风行一时,风格也最为华丽多姿。

也简称作高襦、唐高襦。

以其作为一种唐代特征型裙装和裙子高高束起至胸口的穿法而得名。

齐胸襦裙的上衣一般为对襟,也有交领上衣。

裙子高束于胸口、下摆曳于脚面。

多搭配轻薄飘逸的披帛同穿,还可以搭配更为华丽的大袖衫。

勾勒出盛唐女性的丰润与华贵。

是一款非常适合夏季和宴会的汉礼服。

注:现在普遍称呼的高襦,一般特指齐胸襦裙。

而非高腰襦裙。

齐胸襦裙裙束于胸口上方,高腰襦裙裙束于胸下、高于腰部。

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女装襦裙。

半臂: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流行于隋唐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以其衣袖短小,通常不过手肘而得名。

有交领和对领等不同领口风格。

半臂风格俏丽活泼,可搭配多种汉服襦裙,是一种实用并且具备很强装饰性的小外套。

关于汉服的小知识

关于汉服的小知识

关于汉服的小知识一、汉服的概念和起源汉服是指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起源于中国汉代,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绣花工艺闻名于世。

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华夏族,经过多次演变和改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服文化。

二、汉服的特点和分类1. 特点:汉服注重线条的简洁、流畅和舒展,强调衣袖的宽松和裙襟的飘逸。

汉服的设计追求自然、雅致和端庄,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念。

2. 分类:汉服可以根据款式、用途和场合进行分类。

根据款式可以分为男装和女装,男装通常为袍服和褶裙,女装则包括衫裙和旗袍等。

根据用途和场合可以分为日常汉服、礼仪汉服和戏曲汉服等。

三、汉服的发展和演变汉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演变。

在汉代,汉服风格以华丽和庄重为主,衣袖宽大飘逸,裙襟简洁而优雅。

到了唐代,汉服的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华丽,出现了许多绣花和刺绣装饰。

宋代则强调了舒适和实用性,汉服的款式更加简洁明快。

明清时期,汉服的设计趋于庄重和端庄,注重衣袖的宽大和裙襟的飘逸。

四、汉服的传承和复兴近年来,汉服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爱,许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和穿着汉服。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于独立个性和审美追求的表达。

同时,一些汉服爱好者还通过制作汉服、参加活动等方式,推动了汉服文化的复兴和传承。

五、汉服的重要意义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穿着汉服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汉服的复兴和传承,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也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六、汉服的未来发展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和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汉服。

未来,汉服文化有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汉服的设计和材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服文化也将与时俱进,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中。

汉朝服饰讲解版

汉朝服饰讲解版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

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1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二、汉服的特征:v汉服有如下基本特征:v交领v右衽v无扣系带三、汉服形制(1)上衣下裳(衣裳制)冕服、礼服、襦裙(2)衣裳相连(深衣制)深衣就是上下缝合在一起的款式。

它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款式。

有直裾深衣与曲裾两种形式。

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出现,后世以礼服形式存在。

男子袍服与冠履(幻灯片)商周以前多用巾约发,西汉末年发展成为帽箍式的帻。

故秦汉男子多以巾帻裹头。

“崇其巾为屋”指巾帻顶端的隆起部分,形似尖角屋脊,又称“介帻”平顶的巾帻则称“平顶帻”或“平上帻”这两种,是汉代男子的基本首服。

帻:即是包发巾的一种,秦汉时不分贵贱均可戴用,戴冠者衬冠下,庶民则可单着之。

其形似便帽,多平顶的,称“平巾帻”,有屋顶状的,叫“介帻”。

庶人的巾帻只能用黑色或青色。

所以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他们头上的巾帻颜色来区别的。

巾:秦汉时男子头上戴巾,主要有两种。

①葛巾:用葛布制成,单夹皆多用本色绢,后有两带垂下,为士庶男子用。

②缣巾:缣巾:因用整幅细绢做成,又叫“幅巾”通常以缣帛为之。

西汉初多为劳动人民所服,东汉时不分贵贱。

汉末仕宦王公贵戚,不戴冠时,以戴幅巾为雅,后来普及开来。

汉末黄巾起义,即为黄色幅巾,后世将这两种巾通称为“汉巾”。

汉代官员戴冠,冠下必衬帻,并根据品级或职务不同有所区别。

戴冠衬帻时冠与帻不能随便配合,文官的进贤冠要配介帻,而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佩平巾帻。

“卑贱执事”们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

(幻灯片)汉代的冠帽是区分等级差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于汉服的基本知识

关于汉服的基本知识

关于汉服的基本知识现在经常在大街上能看到人穿汉服,有些人可能是觉得它好看,有些人或许能了解一些关于汉服的故事,但是关于汉服深层次的内容和故事,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一些关于汉服的基本知识。

关于汉服的基本知识1、什么才是汉服汉服,并非“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亦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相传始于轩辕皇帝,在明末清初时开始衰落,但未完全绝迹。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绵延四千余年,凝聚着祖先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华夏民族文化风貌。

汉服不单单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伟大文明的缩影,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皮肤。

2、汉服的设计有什么特点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所谓“交领”,就是穿起来之后,衣服左右前襟重叠,衣服两边相交成领。

所谓“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右边短,左边长,穿起来后,前襟向右掩。

3、服饰结构基本结构: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

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

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

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交领右衽: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国风服饰知识点总结图

国风服饰知识点总结图

国风服饰知识点总结图一、服饰概述中国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也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服饰文化不断演变,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国风服饰。

国风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总称,包括了汉服、唐装、宋服、明装等各个朝代的服饰风格。

这些古代服饰非常注重细节和造型,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国风服饰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剪裁合身,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因此备受现代人的喜爱。

二、汉服1、起源: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起源于西汉时期,后经过多次演变和改良,形成了不同的款式和风格。

2、特点:汉服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面料华丽。

男女汉服的剪裁和款式有所不同,但都以体现传统的尊重和礼仪为宗旨。

3、款式:汉服包括上衣、下裳、腰带、饰品等,每种款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比如女性汉服的裙摆宽大、色彩明艳,男性汉服的袍袖宽大、图案简洁。

三、唐装1、历史:唐朝是中国服饰发展的辉煌时期,唐装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唐装以宽袖、大襟、宽袍为特点,款式多样,色彩丰富,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2、特色:唐装注重宽松舒适,以表现出尊贵、典雅的气质。

同时,唐装还注重细节的装饰,如刺绣、宝石、珠花等,体现了唐代人的奢华与时尚。

四、宋服1、特点:宋代服饰的特点是简约、朴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宋服注重体现文化内涵,不追求繁琐的装饰,更注重对身形的体现。

2、剪裁:宋服的剪裁讲究线条流畅、简洁利落,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的身材和气质。

整体风格淡雅而静谧,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雅之气。

五、明装1、特色:明代服饰以腰带、大袖、流苏为特色,注重对古典诗意和传统文化的体现。

明装的款式多样,有貂蝉袄、马褂、龙袍等。

2、色彩:明代服饰的色彩鲜艳而大胆,以红、黄、金等颜色为主,富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和壮丽的气质。

六、国风服饰的发展国风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国风服饰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国风服饰逐渐被淡化和遗忘;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传统服饰失去了兴趣,更倾向于时尚、潮流的服饰。

汉服的小知识

汉服的小知识

汉服是指中国传统的服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着装风格。

汉服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汉服的小知识。

汉服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而今天人们所称的汉服主要指的是秦汉时期的服装风格。

它以宽松的衣袍和闊袖为特点,多用丝绸为材质。

汉服在唐朝和宋朝时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发展,但大体上仍保留了其古典的特点。

汉服的各个部分具有独特的名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部位和衣物名称:1.衫:指上衣,汉服的上衣一般是罩衫式的,没有前襟。

2.背心:也称为裲襠,在汉服中用于保持衣物的干净整洁。

3.袍:指汉服的外套,一般是长袍式的。

袍子有不同的款式,如褙袍、马褂等。

4.挂带:用于系住衣物和腰带的长带子。

5.衲:指汉服的下装,类似于裤子。

在汉代和唐代时期,衲和褶一起使用,但现在一般只使用衲。

6.襦:指女性汉服的上装,与衫类似。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汉服部分和名称,汉服还有各种不同款式的变种和配饰。

例如:1.襦裙:指女性汉服的下装,与衲配套,可以是裙装或裤装。

2.披肩:在寒冷的季节可以搭配的披肩,用于保暖和美观。

3.领巾:在襦和衫的领口处悬挂的巾帕,用于装饰和增添浪漫感。

汉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服装风格,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价值观的象征。

在过去的几年中,汉服逐渐走出了历史,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

很多人在特定的场合,如传统节日、婚礼等,都会选择穿汉服,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然,穿汉服也需要一些基本的搭配和礼仪。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身材和气质的款式和颜色。

其次,还要配饰一些传统的配件,如发饰、帽子、饰品等。

最重要的是,穿汉服的时候要注意穿戴的整洁和得体,尊重传统文化并遵循社交礼仪。

总而言之,汉服作为中国传统着装风格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汉服的特点和搭配技巧,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在特殊的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穿汉服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和情趣。

汉服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汉服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汉服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汉服的起源与发展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殷商文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服饰传统。

汉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与演化,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体系,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服的基本款式与特点1. 衣服(1) 袍:大袖袍、小袖袍、公主袍等(2) 袄:马褂、水袖袄、马褡(3) 衫:长衫、短褂、中衫2. 裙子(1) 裙子:长裙、短裙、片裙(2) 镶边、褶皱等装饰:亦褶、右衽、袖口3. 配饰(1) 头饰:发髻、发簪、发箍(2) 饰品:项链、耳环、手镯三、汉服的礼仪文化1. 着装礼仪(1) 女性着装:嫁衣、妇礼装束(2) 男性着装:冠带、礼服2. 饮食礼仪(1) 餐具使用:铜器、瓷器(2) 饮食节令:二十四节气3. 礼仪活动(1) 婚礼仪式:过门、纳吉、成亲(2) 家庭聚会:祭祀、祭祖、宴席四、汉服的文化内涵1. 历史故事(1) 佳期如梦:李后主、杨贵妃(2) 千古绝唱:霸王别姬2. 文学艺术(1) 《红楼梦》:黛玉、宝玉的衣着描写(2) 《西厢记》:梅妆、衣服饰品的描写五、汉服的传承与创新1. 传统技艺(1) 刺绣:丝绸织锦、蜀锦丝绣(2) 染色:蓝靛、紫色、绛红2. 现代设计(1) 时尚搭配:汉元素时尚、汉服独家定制(2) 设计创新:汉服创意设计、时尚智造六、学习汉服的意义与价值1. 传承文化(1) 了解传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感受中国古代文明(2) 传承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推动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2. 弘扬民族精神(1) 中国精神:汉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底蕴(2) 民族自信:学习汉服可以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3. 个人修养(1) 着装修养:学习汉服可以提高人的仪态风度,培养自身的着装审美和品位(2) 文化修养:通过学习汉服,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总结: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学习汉服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明,还可以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个人修养。

汉服形制科普

汉服形制科普

汉服形制科普汉服基本结构汉服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

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

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

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衣裳】汉服款式之—古人把上半身的衣服叫衣,下半身的衣裙叫裳。

衣裳是汉服的最初形制。

即上衣下裳,上半身穿着上装,下半身穿着下装中的裳。

《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

【交领襦裙】汉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领右衽。

襦裙作为汉服的主要形式,细节一直有变化,有的为深交领至腋下,袖緣很宽,袖根宽于袖口,有腰线,多认为是中衣款式。

也有的为浅交领,袖根和袖口宽度一样,为直袖,袖緣窄,有腰线,多认为是外穿的襦裙。

【对襟襦裙】汉服款式之一。

襦是一种短衣,最长到膝部,搭配间色裙或素裙。

对襟襦裙特征是直领,对襟,衣袖有宽窄两式。

两晋时期襦裙腰间可以配束带,带下有围腰,是比蔽膝短的一种腰饰。

【袄裙,或者叫衫裙】—上袄下裙,汉服款式之一。

长袖袄衫,交领右衽,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

下裙多配马面褶裙或普通褶裙。

马面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两侧裙幅打褶,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上多装饰膝襕纹样,故也称襕裙。

袄裙的款式影响了朝鲜宫样及中国其他民族。

【齐胸襦裙】:是襦裙根据系结位置分出的一种款式。

她是将裙头和系带束在胸上方,顾名思义曰“齐胸”。

起于隋,兴于唐。

裙摆垂坠,飘逸,分对襟和交领,对襟居多。

齐胸襦裙上襦多束于裙内。

很多人容易把齐胸襦裙和韩服弄混,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韩服上衣交领的系带多在胸前,上襦多在裙子外,韩服是由明制衣服发展而来的。

详解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

详解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

详解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多变。

以下是关于汉服的知识点总结,包括起源、演变、主要特点以及不同款式的介绍。

一、起源1. 早期汉服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了最早的织布器和服饰。

到了商、周时期,汉服已初具雏形,主要包括衣、裳、冠、佩等元素。

2. 汉代汉服汉代是汉服的发展阶段,此时的汉服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包括衣裳、冠帽、饰品等。

汉代汉服以华丽多彩、图案繁复、颜色丰富为特点,成为后来汉服风格的重要来源。

3. 唐宋汉服唐宋时期,汉服逐渐演变出了自己的特色,服饰更为典雅,图案和色彩更加端庄大气。

此时的汉服被称为唐装、宋装,成为后来汉服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明清汉服明清时期的汉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注重礼仪和仪态,服饰在设计上更加考究,颜色更加素雅。

同时,明清时期也是汉服在整体造型和款式上有了较大改变的阶段。

二、演变1. 汉服的演变过程从商周时期的简单衣裳,到汉代的华丽服饰,再到唐宋时期的端庄大气,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素雅造型,汉服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吸收并融合外来文化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汉服风格。

2. 外来文化的影响汉服的演变中,外来文化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唐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从而带来了中亚服饰和图案的影响。

3. 礼仪和时尚的变迁汉服的演变还与社会礼仪和时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影响了汉服的设计和款式,使其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三、主要特点1. 难以摹刻的文化底蕴汉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从颜色、图案到款式,都蕴含着丰富的宫廷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礼仪等方面的意义,无法简单地用现代审美眼光去理解。

2. 精致细腻的工艺汉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工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制作才能完成。

同时,汉服的绣花、银饰等装饰也需要精湛的技艺。

汉服文化知识最新大全

汉服文化知识最新大全

汉服文化知识最新大全别看花朝节这个节日由来已久,各式各样的衣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我们如今非常熟悉的汉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服文化知识最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一、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二、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三、袖宽为一尺二寸四、衫无袖五、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六、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

形象十分生动有趣。

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七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汉服文化“天人合一”的形制内涵“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理念和人生理想追求体现在汉服的设计中,表征了汉服的深层意蕴和外在形式的审美。

汉服中的许多细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汉服中的宽大袖口,表征了天道圆融;汉服中的深衣体现出公平正直和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正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汉服特有的意蕴。

知识问答:同学们,学习完以上知识,你对汉服文化有所了解了吗?让我们做几道题测试一下吧!1.汉服的全称是什么?2. 衣裳(cháng)还是衣裳(shang)?3.汉服形制中忌讳什么?A.右衽B.左衽C.交领D.对襟4.凤冠是女冠中最为贵重的妇女礼冠,因冠上饰有凤凰而得名。

以凤凰饰首的风气,早在汉代已经形成。

其制历代多有变更,至( )被正式定为礼服,并列入冠服制度。

规定除皇后、妃嫔、命妇之外,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私戴凤冠。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汉服文化知多少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圆领,对襟直领,右衽,系带,隐扣,每一件汉服的上衣都有一条中线,而这条中线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为人中正;交领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史记》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

在没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汉服最早出现是在殷商时期,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人们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来黄帝他媳妇儿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就差不多完备。

少儿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

少儿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

少儿汉服知识点总结大全导言:中华民族的汉服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粹。

而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少儿也对汉服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少儿汉服知识点,包括汉服的起源、发展、特点、与传统节日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汉服以及穿汉服的意义等内容。

第一部分:汉服的起源与发展1. 汉服的起源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族的传统服饰,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朝。

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夏朝、商朝和周朝时期,但真正成为独立的服饰风格,始于汉朝。

汉代是中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就成为后世“汉服”的来源。

2. 汉服的发展汉服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变迁和发展。

在汉代,汉服以鲜明的风格特色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隋唐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更加豪华华丽;宋元明清时期,汉服逐渐演变成为每个阶层都适用的服饰,同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款式和配饰。

但随着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传统汉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近年来得到复兴。

汉服的复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部分:汉服的特点1. 色彩丰富传统的汉服以红、黄、蓝、绿为主要色调,这些颜色代表了吉祥、祥和、快乐等吉祥寓意,而且在服装上的运用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 布料考究在制作汉服时会选用上好的绸缎、麻布等面料,这些布料质地细腻、光洁、柔韧,并且富有光泽,使得穿上汉服时,感觉非常舒适。

3. 古朴典雅汉服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整体风格古朴典雅。

汉服的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身材的美感,更加凸显人的优雅气质。

4. 注重细节汉服的制作非常讲究细节,领口、袖口、腰带等处会加以刺绣、镶边等装饰,以丰富服饰的层次感和美感。

第三部分:汉服与传统节日的关系1. 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穿上盛装,其中不乏穿着汉服的人群。

穿汉服过大年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能展现出中国传统后裔的尊严与精神。

汉服文化礼仪知识点总结

汉服文化礼仪知识点总结

汉服文化礼仪知识点总结汉服礼仪是指在穿着汉服时应遵循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规矩。

这些规矩类似于西方的礼仪和礼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表现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详述一些汉服文化礼仪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理解汉服文化有所帮助。

一、穿着汉服的礼仪1、穿着汉服时,应当端庄得体,不可随意摆动衣袖或者拖地拖水。

2、女性穿着汉服时,头发应该梳理得整洁,不可乱挽乱扎。

3、男性穿着汉服时,头发应该梳理得整洁,不可披散到额外。

二、走路的礼仪1、穿着汉服行走时,应当小心翼翼,不可大步流星或者踉跄前行。

2、在庄重场合,女性应当小步走路,男子应当手系衣襟走路。

3、在活泼场合,男女都可以自由行走,但需要注意不要拉扯衣角。

三、坐姿的礼仪1、女性穿着汉服时,应当坐得端庄,不可松懈懒散。

2、男性穿着汉服时,应当坐得端庄,不可松懈懒散。

3、在正式的场合,男女均应该端坐不动,不露不乱。

四、交流的礼仪1、在正式场合,应该以言辞谦和,不可语气傲慢。

2、在亲切的场合,应该以言辞谦和,不可言词刻薄。

3、交流时应该注意不可以过于亲密,也不可以太过冷漠。

五、盛宴的礼仪1、在古代,人们在盛宴时会穿着汉服,坐在席上以交谈为主,不可呼朋引伴,声音大呼。

2、盛宴时应当遵循宴席礼仪,不可过于放肆吃喝,也不能挑食挑饭。

3、盛宴时应当慎重举杯敬酒,不可敷衍了事,也不能过于殷勤。

六、参加婚礼的礼仪1、参加婚礼时,应该穿着整洁得体的汉服,不可搭配过于花俏的装饰。

2、参加婚礼应当慎重行动,不可过于欢快张扬,也不可以懒散放纵。

3、参加婚礼时应当尊重礼仪,不可过于干涉和插手他人的私事。

七、参加宴会的礼仪1、参加宴会时,应当穿着得体的汉服,不可过于庄重或者随意。

2、参加宴会时应当尊重礼仪,不可过于随意挑剔宴席上的饮食。

3、参加宴会时应当礼貌待人,不可过于自我中心或者干扰他人交流。

八、参加祭祀的礼仪1、参加祭祀时,应当穿着正式的汉服,不可过于随意或者随性。

2、参加祭祀时应当肃穆表情,不可过于轻松或者随意。

汉服历史科普小知识点总结

汉服历史科普小知识点总结

汉服历史科普小知识点总结汉服历史科普小知识点总结汉服作为中国传统的服装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汉服曾经是人们穿着的主要服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道德伦理以及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汉服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科普,让大家更加了解汉服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服的起源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时代,当时人们主要使用兽皮或草木制作的简单衣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使用粗麻或蚕丝来制作衣物,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服饰规范。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时期,汉族的祖先开始使用包身衣、腰带和发饰等。

这些服饰的形状和样式都与后来的汉服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可以说这是汉服的起源。

二、汉服的演变汉服的演变可以分为多个时期。

初期的汉服以长袍为主要特征,男女通用。

有袍、箭袖、户部等款式。

随着社会制度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中期的汉服出现了一些区别于前期的改变。

男性开始出现细袖的袍子,女性则开始流行齐胸襦裙和长袍相结合的穿着方式。

到了后期,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科技的进步,汉服的款式更加多样化,襦裙、衫裙、腰视裙等都成为了常见的服装。

三、汉服的特点汉服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讲究礼仪:汉服注重衣物的整齐和规范,体现了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思想。

衣袖、衣摆、襦裙、衫裙等的长度、宽度和款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反映了人们对礼仪的重视。

2、注重色彩:汉服的色彩丰富多样,善用色彩搭配来体现个人的品味和身份地位。

婚礼、丧礼等场合,还有特定的颜色要求,以表达对不同场合的尊重和恭敬。

3、注重剪裁:汉服的剪裁非常考究,追求合身舒适的同时也注重衣物的美观。

古人以衣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4、讲究装扮:汉服的装扮讲究简约而不失华丽,通过服饰的搭配来彰显个人的身份和风格。

同时,女性的发饰和男性的腰带也是整体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添了服装的美感。

四、汉服的影响汉服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幼儿汉服知识点总结

幼儿汉服知识点总结

幼儿汉服知识点总结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了解和接触汉服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审美意识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幼儿汉服的相关知识点。

一、汉服的起源和发展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夏、商、周时期。

在周朝以后,汉服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服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和发展,不同朝代的汉服在款式、图案和材质上都有所不同。

二、汉服的基本款式幼儿了解汉服的基本款式是非常重要的。

汉服的基本款式包括上衣、下裳和外套。

在不同的朝代,汉服的款式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三种基本服饰一直延续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服饰发展。

1. 上衣:上衣主要是以袍、褂和衫为主。

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通常是一种长袍式的服装。

褂则是类似于外套的一种服装,常见于秋冬季节。

衫则是一种类似于衬衫的上衣,也有短袖和长袖之分。

2. 下裳:下裳是指下身穿的裤子或裙子。

在汉服中,男性通常是穿裤子,而女性则是穿裙子。

不同款式的下裳也会随着不同的朝代而有所变化。

3. 外套:外套是汉服中的一种装饰性服饰,其种类繁多,如长袍、大褂、斗篷等。

外套的设计通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是汉服的精髓之一。

三、汉服的主要特点了解汉服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幼儿对汉服的整体印象和理解。

1. 质地考究:汉服的面料主要以丝绸为主,丝绸的光泽和质地是汉服的特色之一。

2. 简洁大方:汉服的设计注重简洁大方,剪裁合体。

不同款式的汉服都有着相似的简洁大方的特点。

3. 色彩丰富:汉服在颜色的选择上非常丰富,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例如黄色代表皇权,蓝色代表普通百姓。

4. 花纹装饰:汉服的花纹装饰主要以绣花和刺绣为主,这些花纹装饰富有意境和艺术性。

四、汉服的文化意义汉服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

1. 体现传统美德:汉服在设计和制作上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汉服的小知识

汉服的小知识

汉服的小知识如下:
1.汉服分形制,形是外形特点,制是规制,二者相连,称为形制。

2.汉服形制是按单件算的,袄裙是袄子+裙子,衫裙是衫子+裙子,
襦裙是襦+裙子,并不是一种形制。

上衣下裳,裳和一般的裙子理论上是有区别的,上衣下裙不能称为衣裳。

3.交领不是一种形制剪裁特点,而是一种穿着方式,对襟的衣服可
以穿成交领的。

交领的剪裁严格来说应该叫大襟。

4.飞鱼服、蟒服都不是形制,只是纹样。

5.汉服除了部分直裾袍、大袖衫等极少数形制之外,绝大多数都不
拖地,越往后越短,越日常越短。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点我返回目录
3
2.汉服分类
汉服按形制可分为上衣下裳制、上下 连裳制(深衣制)、上下通裁制、上衣 下裤制等 按其功用,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上衣下裳制:襦裙 *深衣制:曲裾深衣、直裾深衣 *上衣通裁制:圆领袍,道袍 *衣裤制:短打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4
汉服分类图示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襦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12
2.2深衣
深衣为上衣﹑下裳相连 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 诸侯﹑大夫﹑士家居常 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 礼服,男女均可穿着
深衣根据衣襟的不同可 分为直裾深衣与曲裾深 衣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13
直裾深衣图示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14
曲裾深衣图示
汉服文化介绍
目录
• 1汉服概述 • 2汉服分类
• 2-1上衣下裳制 • 2-2深衣制 • 2-3通裁制汉服 • 2-4上衣下裤制 • 2-5罩衫 • 2-6其他 • 2-7中衣、内衣、首衣、足衣、配饰 • 2-8礼服 • 3汉服历史 • 4汉服与和服、汉服的区别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19
半臂、褙心图示
半臂
褙心(比甲)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20
褙子图示
女褙子(襦裙+褙子)
男褙子(上衣+下裳+褙子)
点我返回目录
2021/1/24
汉服文化介绍(精选)
21
2.6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一弹--礼仪一、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

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但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袍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二弹--礼仪二、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héng,.脚胫】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跽【jì】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胡坐:女子坐容,两腿稍偏即可。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三弹--礼仪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

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6.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

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缓缓微屈膝~正式拜礼7.宴请:东道(主人)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四弹--现代汉服体系*标星号为仍存在争议的形制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五弹--内衣、中衣、外衣【外衣】穿在中衣之外的汉服。

外衣是汉服特点和汉服文化意义的最主要承载体,是汉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外衣按照穿着部位和长度分为长装、上装和下装。

(一) 长装长装按照剪裁方式可分为深衣和通裁。

深衣类有曲裾、直裾、朱子深衣、襕衫等,通裁类有圆领袍(圆领衫)、直裰(直身)、道袍等。

(二) 上装类别主要有上襦、上衫、上袄、半臂等。

(三) 下装按照是否有裆可以分为裳(裙)、帷裳、敝屣、袴等。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六弹--汉服配饰汉服配饰是汉服里面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看场合和情况穿戴,大致有以下几类:1、腰带。

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织物类和皮革类,织物类大致为长绳状,皮革类有唐蹀躞(diéxiè)带、明制革带等。

2、宫绦。

系在腰间的悬挂装饰物,中间穿绳子,两端系玉佩、金饰、骨雕、中国结等重物,尾端有流苏。

3、披帛。

长条布巾,通常搭在肩上、缠绕在手背间,用料轻薄,有的带印花或者绣花。

4、首饰。

佩戴在人身上的装饰品,包括发带、发簪、发钗、耳环、手镯、手链、项链、璎珞、戒指等。

5、其他。

广义上汉剑、唐刀也可看做汉服配饰一部分。

【蹀躞(diéxiè)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带有很强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水壶、钱包、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箭袋、笔、墨、纸、砚……等等可以想得到的东西。

多为皮质与金属材质,佩戴在腰带外侧。

古代浪迹江湖的武者并不是把酒壶笛子和剑全塞在腰带里面的,而是使用“蹀躞”固定于腰间。

【宫绦(tāo)】:也作“宫縚”。

【披帛(b ó)】: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

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璎珞(yīng luò)】:装饰于颈上的饰物。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七弹——汉服首服首服也叫“头衣”,为头上的冠戴服饰。

首服的样式大多带有相应的文化典故,许多巾帽由名人创作并成为某种文化思想代表流传下来,如苏东坡发明的东坡巾、孟浩然发明的浩然巾、朱子提倡的福巾、周子巾等。

首服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

1、冠冕类:包括冠和冕,一般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搭配相应礼服。

如翼善冠、玄冠、通天冠等。

2、巾帽类:包括巾帻(zé)和帽子,为平常生活穿戴,如儒巾、逍遥巾、唐幞(fú)头等。

【东坡巾】古头巾名,又名乌角巾,相传为宋苏东坡(苏轼)所戴,故名东坡巾。

其巾制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内墙稍窄小。

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则有角,介在两眉间。

其特点是:1、内胆为桶2、外檐比内桶短3、桶为高桶4、相传当时苏东坡因为贬官入狱,在狱中无法身着官服,故想出此头巾。

东坡巾实为狱服。

(下左图)【浩然巾】明代男子盛行戴巾帽,背后有长大披幅的一种头巾,形如今之风帽。

相传为唐孟浩然所戴而得名。

(上右图)【幅巾】是指用一块帛巾束首。

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一般穿深衣的时候带幅巾,在明代有幅巾深衣一词。

(下左图)【周子巾】(上右图)每日汉服小知识第八弹--汉代着衣七个特点一、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二、.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三、袖宽为一尺二寸;四、衫无袖;五、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六、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

形象十分生动有趣。

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

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

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七、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九弹--汉服款式·袄裙【袄裙(ǎo qún)】是一种上衣在裙外的的襦裙样式,明代女装上袄下裙的合称,非固定术语。

早期汉服上衣多称用“襦”,魏晋后唤作“袄”、“衫”,唐以后“襦”字逐渐被“袄”、“衫”替代。

“袄”为有衬里或夹层的上衣,秋冬穿着;“衫”为不加衬的单衣,夏天穿着。

明制女袄、衫的特点:1、属于襦裙体系,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

2、衣领样式有交领、竖领、方领、圆领等,且衣领上多加护领。

3、上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加缘边,也存在直袖和箭袖。

4、袄有长袄和短袄之分,下裙一般配马面裙或普通褶裙。

早期的袄裙上袄是用腰带固定,至宋元时在腋下系带,下摆在下裳外。

明制和朝鲜王朝制的交领袄裙通常有白色或素色的护领,可以拆下清洗,又分短袄和长袄,长袄又称大袄,长至小腿。

除了交领外,汉服和琉装也有立领式的上袄,其中立领对襟的上袄的袄裙又称褂裙。

交领短袄方领短袄交领长袄圆领长袄竖领【竖领长袄】:明代中后期,女服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纽扣的普遍运用。

这一变革致使一种中国服装史上未曾有过的崭新服装式样的出现,此即装有立领,领口缀有纽扣,使领尖扣合的上衣式样——竖领袄。

在诞生之初,这一式样便是女服的专用形式。

而披风与竖领袄的组合,又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搭配。

竖领长袄,其形制特点在于:突破直领、圆领式样,采用竖领。

领口缝缀纽扣——子母扣,纽扣或金或银,或金银托上嵌宝,其上可为素面,亦可嵌刻各种花样,花样则多取自喜庆的各种题材,如福、禄、寿等吉祥语,梅花、牡丹、兰花等花卉。

立领可也可将两领尖下翻作尖状,与各色的纽扣形成一道独特的“领边秀”。

而立领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女性的秀颈,坐立行走之前,更显出那一份东方女性独有的亭亭玉立。

每日汉服小知识第十弹--汉服款式·曲裾【曲裾(qūjū)】可以直观理解为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

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

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

“衽”是衣襟。

“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

“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续衽并不是一定很长,有的只绕一圈,有的则层层缠绕曲裾。

也就是说,曲裾深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造型千变万化,不可胜数。

变化的奥秘在续衽的那块布料的形状、大小和长短。

有的衣襟展开后是一个倒三角形,有的衣襟展开后是一个半圆扇形,有的展开后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

有的长度拖到地上,有的则刚好遮住大腿。

总之一个模式下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感觉的款式来。

【注意】:深衣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的规定,比如“缘”的颜色的规定,则有: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缘用彩色;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缘用青色;父存母亡,缘用青色;若父亲亡,缘用素色,衣料颜色则避免用素色。

单绕曲裾双绕曲裾三绕曲裾单绕短曲双绕短曲三绕短曲一般比较少了。

很多人以为曲裾深衣就是长长的,拖地的,但是秦始皇兵马俑大多数兵卒所着的是短曲裾深衣,仔细看甲衣下,膝盖处露出的尖角即可证明。

一般认为至少到膝盖。

不仅是曲裾,所有的汉服都没有腰封。

因此在用腰封固定曲裾绕襟的做法是错误的。

曲裾应用腰带来固定。

所谓“三重衣”,应为多件衣服,而不是特指三件衣服。

作为正式服装,曲裾里面需要搭配中衣、裙子来穿着。

一般曲裾外面不搭配其他衣服,顶多搭个斗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