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经典图片全集
经典国学《山海经》详解北山经之绣山104
![经典国学《山海经》详解北山经之绣山104](https://img.taocdn.com/s3/m/49a0702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经典国学《山海经》详解北山经之绣山104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叫秋乳山,多玉无草木。
水滑出,西流入四面水。
其中,滑鱼。
其形如鲭鱼,背红,声如道,食多疣。
其中的水马,形状像马,手臂像牛尾,听起来像喊。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再往北400英里,叫做乔明山。
水流出,西流入河。
其中有很多鱼,一条有十个身体。
它的声音像犬吠,已经是痈了。
有一种兽,形似蝎子,体红,声如石榴,名为萌槐,能辟邪。
这是一座没有植被的山,它是绿色和黄色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同习>々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再往北一百里,叫边春山,有很多大葱,向日葵,韭菜,桃子,李子。
水流出,西流入池。
有一种兽,其形似于文身,善笑,见人就卧。
它叫游鱼,它自己叫出来的。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
《阿长与山海经》经典课件PPT精选全文
![《阿长与山海经》经典课件PPT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5646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2.png)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 现出什么样的心情?
“我”的反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 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表现出意外、 震惊、感动和喜悦的心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实 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实有伟 大的神力”?
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二
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4.判断正误
(1)《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对 )
(2)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错 )
(3)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 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对 )
• 2、“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先 生在具体的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 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往事。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
“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 慕着绘图的《山海经》。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
因
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
《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因为“我”对她能帮“我”这件事没抱 过希望,但她却记住了“我”的渴求, 并在告假回家时跑了很多路用自己微薄 的工资帮“我”买来了“我”渴慕却无 法得到的《山海经》,这在“我”幼小 的心பைடு நூலகம்中无异于“伟大的神力”。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 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https://img.taocdn.com/s3/m/4a03cc75be23482fb5da4c0f.png)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相关的信息,一起来看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内容介绍《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508a616df12d2af90242e6dd.png)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128只神兽
![山海经128只神兽](https://img.taocdn.com/s3/m/71a2366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2.png)
山海经128只神兽《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该书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亦非一人。
经书里面记载的神兽128种,下面就给大家详情介绍下这128只神兽(包含75种异兽)。
山海经128只神兽 1山海经128只神兽 2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山海经》中有128只神兽。
他们像牛和刺猬,名叫穷奇,他们像狗一样叫。
他们是食人族。
山海经128只神兽 4阴山,有兽焉。
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山海经》中有128只神兽。
它们像红豹,有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声音像敲石头。
他们的名字叫郑。
山海经128只神兽 6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山海经128只神兽 7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128只神兽 8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山海经128只神兽 9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在《山海经》的128种神兽中,有许多神秘的乌龟,它们的形状像乌龟,鸟的头是尾巴。
他们的名字叫扭龟,他们的声音就像判官木,所以他们不是聋子,他们可以是底层。
《山海经》中有128只神兽,又名黑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
山海经128只神兽 12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
山海经128只神兽 13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
山海经128只神兽 14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原形有,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
《山海经》中有128兽,古代传说中有15兽。
它看起来像一只老虎,有长长的头发,老虎的脸,猪的嘴和牙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山海经》有128个神兽,16个喜欢残忍的人,所以称是非人为乱。
山海经128神兽17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个虚构的神秘怪物。
山海经128只神兽 18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山海经128只神兽 19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2b8fb852336c1eb91b375d09.png)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异兽图鉴
![山海经异兽图鉴](https://img.taocdn.com/s3/m/ca337425a26925c52cc5bfe0.png)
返回
穷奇
• 【原文】 邽山,其上有兽 焉,其状如牛,猬毛,名 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 人。 【译文】 邽山,山上有一
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 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 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 狗叫,吃人。
返回
天狗
•
饲声 袋 种 【 其其 【
养与 , 野 译 音状 原
它“ 名 兽 文 如如 文
可榴 称 , 】 榴狸 】
• 角端 • 陆吾 • 鸣蛇 • 钩蛇 • 天马 • 朱厌 • 诸怀 •兕 • 飞廉
山海经异兽图鉴
• 三足乌 • 重明鸟 • 祸斗 • 诸犍 • 鲲鹏 •蜚 • 独角兽 • 夫诸 • 凿齿
山海经异兽图鉴
• 九婴 • 乘黄 • 猰貐 • 巴蛇 • 陵鱼 • 雷神 • 屏蓬 • 火光兽 • 九凤
• 化蛇 • 相柳氏 • 山膏 • 冉遗鱼 •犼 • 长右 • 玄蜂 • 呲铁 • 山臊
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 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 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 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 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 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返回
肥遗(鸟)
• 【原文】 英山,有鸟焉, 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 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 杀虫。 【注释】 ①鹑:即“鹌鹑” 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 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 有黄白色条纹。雄性的鹌鹑好 斗 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 英山,山中有一 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 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 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 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返回
横公鱼
•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 恒冰。长七八尺,形 如鲤而赤,昼在水中, 夜化为人。刺之不入, 煮之不死,以乌梅二 枚煮之则死,食之可 却邪病。
山海经经典图片全集
![山海经经典图片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2712b9680b4e767f5acfcedb.png)
1【异兽】犼本北方食人之兽,状如犬,传为海中神兽,状如马而有鳞,口中喷火,骘猛异常,食龙脑。
其说多见于宋以后。
2【异兽】蠃鱼【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3【异兽】穷奇【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或4 【异兽】天狗【原文】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5【异兽】狰【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
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6【异兽】肥遗(鸟)【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
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7【异兽】凤凰【原文】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最经典十首诗
![山海经最经典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543253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a.png)
山海经最经典十首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诗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作者:陶渊明(东晋)诗文: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天问》诗题:《天问》作者:屈原(战国)诗文: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山海经异兽75种
![山海经异兽75种](https://img.taocdn.com/s3/m/797ede5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7.png)
山海经异兽75种山海经异兽1: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山海经异兽2:穷奇,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山海经异兽3:天狗,阴山,有兽焉。
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山海经异兽4:狰,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山海经异兽5:肥遗(鸟),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山海经异兽6: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异兽7:蛊雕,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山海经异兽8:九尾狐,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山海经异兽9:旋龟,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海经异兽10: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
山海经异兽11:白虎,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
山海经异兽12:玄武,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
山海经异兽13:朱雀,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原形有,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
山海经异兽14:梼杌(táow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梼杌很像虎,毛长,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
山海经异兽15:混沌(hùndùn),喜欢残暴的人所以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
山海经异兽16:饕餮(tāo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山海经异兽17:水麒麟,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山海经异兽18:白泽,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山海经异兽19:毕方,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山海经异兽20:獬豸(xièzh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山海经异兽21:横公鱼,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94e0cdec0912a21615792953.png)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国学书目免费珍藏:《山海经》原文及插图,卷二西山经
![国学书目免费珍藏:《山海经》原文及插图,卷二西山经](https://img.taocdn.com/s3/m/386378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1.png)
国学书目免费珍藏:《山海经》原文及插图,卷二西山经《山海经》系古代地理类史书,十八卷,撰者不详。
西汉刘歆校书时,有三十四篇,歆并为十八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三篇;今本为十八卷,计山经五,海经十三。
记大小名山五千三百七十,河流大泽三百馀,动物一百二十七种,异国九十五,所载地理、博物、故事、巫术、神话极为丰富,自古号称奇书,影响深远。
近代玄奇小说《镜花缘》,大部分素材即取自《山海经》。
《山海经》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是以《中山经》所在区域为中心,四周由南、西、北、东山经所在区域构成的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大陆,再外还有荒远之地。
这反映了周秦时期的地理观,是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现特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呈现《山海经》原文及插图,由于篇幅原因,将分多次分享,喜欢《山海经》的朋友可关注本号,后期陆续更新。
卷二西山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咸羊,其脂可以已腊。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
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
有鸟焉,其名曰螐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有蛇焉,名曰肥,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又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牜乍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琈之玉,鸟多赤鷩,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
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
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
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
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鬛。
其鸟多民,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楠,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
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铜。
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
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
逐页解析——《山海经》深度解读
![逐页解析——《山海经》深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0da0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e.png)
逐页解析——《山海经》深度解读简介《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地理著作,收录了丰富的地理、历史、民俗等内容。
本文将逐页解析《山海经》,深度解读其中的奇闻异事、神秘景观以及文化背后的内涵。
第一页第一页介绍了《山海经》的起源与作者,由黄帝时期的神农氏编纂而成。
它是一部总结了古代人们对于地理环境的认知和想象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这一页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海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第二页第二页开始了《山海经》的内容解读,首次介绍了东海的神奇景观。
描述了巨大的海兽、神兽等奇特生物。
这些描述既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未知海域的猜测和好奇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第三页第三页继续介绍了《山海经》中的神秘生物和景观。
这一页中描述了南海的珍禽异兽、山岳川泽等自然景观。
这些描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神话和民俗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敬畏之情。
第四页第四页开始介绍《山海经》中的山川地理。
这一页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山川地貌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这些地貌的名称和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地理环境的观察和理解。
第五页第五页继续介绍了山川地理的内容,描述了各种神奇的山峦和河流。
这些描述中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元素,使得这些山川变得更加神秘和有趣。
第六页第六页开始介绍《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这一页中,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们对于神话人物和神灵的描述。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宇宙起源、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的思考。
第七页第七页继续介绍了神话传说的内容,描述了各种神灵、妖怪和仙人。
这些描述中既有威严庄重的神灵,也有善恶难辨的妖怪,还有飘逸自由的仙人。
这些形象丰富多样,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总结通过对《山海经》逐页解析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地理、历史、神话等方面的认知和想象。
《山海经》不仅是一部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山海经》深度解读的逐页解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8a43d21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6.png)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
就《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来说,鲁迅的论断是确定不移的。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
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
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
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主要充当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奴隶主的高级顾问。
为了让一般的人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师们就要尽量表现得见多识广。
于是,他们努力积累文化知识,采掇奇闻异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识代代地增加。
后世的人把巫师们口耳相传的知识加以整理记录,就成为《山海经》所依据的原始资料。
到了战国时期,有人把这些性质相似而杂乱无章的资料编撰成文,《山海经》就产生了。
到了汉代,又经人增删润饰,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
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山海经》情有独钟,在1923年10月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对《山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年,鲁迅在西安作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讲演,在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中,他认为,虽然《山海经》只记载了一些“零星的神话”,但它却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古书。
30多年之后,鲁迅在1926年3月25日发表了题为《阿长与〈山海经〉》的散文,回忆了长妈妈为他购买插图本《山海经》的感人故事。
此后,鲁迅为抗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写的那些“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似的杂文,与他钟情的《山海经》有很大关系。
那么来看看山海经重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神兽们吧~异兽:《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
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
2024版山海经(图片与原文)ppt课件
![2024版山海经(图片与原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28d7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f.png)
定义与背景定义《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包含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植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著作。
背景产生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作者不详,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是由不同时代的多人所作,最终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校订而成。
历史地位及影响历史地位《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影响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价值《山海经》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研究意义通过对《山海经》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民族关系、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和奇特想象,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01创世神话讲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创世神话,揭示古代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
02洪水神话描述大禹治水等洪水神话,反映古代人对自然灾害的抗争精神。
03战争神话描绘黄帝战蚩尤等战争神话,展现古代部落间的战争与融合。
神话传说03描绘凤凰、麒麟等神奇动物,象征吉祥和美好。
神奇动物描述食人花、不死草等怪异植物,展现古代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想象。
怪异植物介绍鲛人、羽人等神秘生物,反映古代人对未知世界的猜测与向往。
神秘生物奇异动植物描述描绘山川河流、海洋湖泊等自然景观,呈现古代地理概貌。
地理景观民族分布异国风情介绍华夏、东夷、南蛮等民族分布及特点,反映古代民族格局与文化交流。
描述异国殊方、海外奇谈等异国风情,展现古代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想象。
030201地理知识及民族分布古代绘画作品欣赏古代山海经图卷展示古代山海经手绘长卷,呈现古代艺术家对山海经中神怪形象的想象与描绘。
明清山海经绘本展示明清时期山海经的绘本作品,分析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古代山海经碑刻拓片展示古代山海经碑刻拓片,探究碑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鲁迅读的山海经版本
![鲁迅读的山海经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af4cea0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a.png)
鲁迅读的山海经版本鲁迅与《山海经》那可是有着一段奇妙的缘分,而他读的到底是哪个版本,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我们去探寻。
我自己对古籍版本就特别感兴趣,有一次去一个旧书集市,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各种旧书摊像一个个小宝藏堆,摆满了形形色色的书籍。
我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几本不同版本的《山海经》,这可把我兴奋坏了。
我拿起一本翻看起来,心里想着鲁迅当年读的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呢?鲁迅在他的文章里提到《山海经》时,那文字里都透着对这本书的独特情感。
我仿佛能看到小时候的鲁迅,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读着手中的《山海经》。
他读的那个版本啊,据一些学者推测,可能是那种带有古朴插图的本子。
我在旧书集市上看到的一本老版《山海经》,里面的插图就特别有意思。
那些奇奇怪怪的神怪形象,有的长着人面蛇身,眼睛画得大大的,仿佛在直勾勾地盯着你;有的是三头六臂,手里还拿着各种奇怪的武器,看起来威风凛凛。
我想,鲁迅看到这些插图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被这些神奇的形象深深吸引,脑海里不断地想象着那些远古的神话故事呢?我记得有一次我给一群小朋友讲《山海经》里的故事,我特意找了一本有精美插图的版本。
当我讲到精卫填海的时候,我指着插图里那只小小的精卫鸟,它虽然身形不大,但是眼神坚定,嘴里衔着树枝,向着大海飞去。
小朋友们都围了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
我就想,鲁迅小时候给弟弟们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绘声绘色呢?他读的版本里的故事文字,一定是简洁而又富有韵味的,就像一把把小钩子,能把人的好奇心勾起来。
我还和一位研究古籍的老先生探讨过鲁迅可能读的《山海经》版本。
老先生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拿着放大镜,仔细地看着他收藏的几本旧书。
他说,从那个时代的出版情况来看,鲁迅读的也许是经过一些学者整理校注的本子,这样的本子在文字准确性和注释方面会更完善一些。
我听着老先生的讲解,不禁想象着鲁迅在翻阅书页时,对那些生僻字和难懂的神话典故,借助注释一点点理解的情景。
《山海经》十一位女神
![《山海经》十一位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6947f3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8.png)
《山海经》十一位女神分享收藏1.西王母出自一:《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的玉山原文: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出自二:《山海经》第十二卷——《海内北经》原文: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
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在昆仑虚北。
译文:西王母靠倚着小桌案而头戴玉胜。
在西王母的南面有三只勇猛善飞的青鸟,正在为西王母觅取食物。
西王母和三青鸟的所在地是在昆仑山的北面。
出自三:《山海经》第十六卷——《大荒西经》中的昆仑山原文: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译文:有人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名叫西王母。
西王母(来自网络)西王母是掌管刑罚与灾难的神,她头戴玉胜、豹尾虎齿,身边有三青鸟做她的使者。
传说西王母和她居住的瑶池就在昆仑山上,曾经还在瑶池宴请过周穆王和汉武帝。
昆仑山是众神聚集之地,一般人无法登上。
据说只有射日的后羿登上过一次。
后羿原是天上神人,因射杀了九个太阳,天帝就把他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打下凡尘。
身在凡尘就免不了生老病死,为了长生不老,后羿便登上昆仑山找西王母求取不死药。
西王母同情他的遭遇,就给了他两人份的不死药。
而嫦娥却趁后羿不在偷偷把药吃了,结果她独自升上了月宫,留下后羿一个人在凡间受苦。
2.精卫出自:《山海经》第三卷——《北山经》的发鸠山原文: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译文: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山海经第一页的内容
![山海经第一页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7ad44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4.png)
山海经第一页的内容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文化经典,共分为18卷,记载了大量关于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动植物、神兽等内容。
以下是山海经第一页的内容概述:
第一页的内容主要包括《大荒东经》和《大荒西经》两篇。
《大荒东经》记载了东方的神话传说和山川地理;《大荒西经》则记载了西方的神话传说和山川地理。
《大荒东经》中,首先是介绍了大荒东方的地理特征,描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荒野,其中包括了无尽的沼泽、河流和湖泊。
接着,记载了东方的神话传说,其中包括了关于神仙、神兽和神鸟的故事。
例如,记载了玄鸟、白蛇、蛟龙等神话生物的形象和传说。
同时,还描述了神话中的山川地理,如九女山、华山、泰山等。
《大荒西经》中,同样首先是介绍了大荒西方的地理特征,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戈壁沙漠和险峻的山脉。
接着,记载了西方的神话传说,包括了关于神仙、神兽和神鸟的故事。
例如,记载了麒麟、穷奇、泰山鸟等神话生物的形象和传说。
同时,还描述了神话中的山川地理,如西岳华山、太岳华山等。
这些记载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和山川地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想象力,对后世的文化和文学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北方食人之兽,状如犬,传为海中神兽,状如马而有鳞,口中喷火,骘猛异常,食龙脑。
其说多见于宋以后。
【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或【原文】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
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6【异兽】肥遗(鸟)【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
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原文】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
②膺:胸。
【译文】丹穴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
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各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原文】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
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
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原文】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原文】杻阳之山。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①,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②底。
【注释】①虺:毒蛇。
②为:治理。
这里是医治、治疗的意思。
底:这里与“胝”的意思相同,就是手掌或脚底因长期摩擦而生的厚皮,俗称“老茧”。
【译文】杻阳山。
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宪翼水。
水中有众多暗红色的龟,形状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名称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愈脚底老茧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
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
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
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
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
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
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
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
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
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
它的原形有很多种。
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
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
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
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
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
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
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15【梼杌】拼音táo w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梼杌很像虎,毛长,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
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16【混沌】读音:hùn dùn古书《神异经》说:浑沌外表像犬,四足无爪,有目而不见,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负善良,喜欢残暴的人所以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17【饕餮】读音tāo 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
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
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21【獬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22【横公鱼】生于石湖,此湖恒冰。
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
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23. 【狴犴】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天禄识余&#8226;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24【夔】读音:kuí(二声)《山海经&#8226;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
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
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
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
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
可以预见丰年。
27【异兽】应龙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
应龙处南极①,杀蚩尤与夸父②,不得复上,故下数旱③。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注】①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
②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
③数:屡次,频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之于禺谷②。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③,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注】①景:“影”的本字。
②逮:到,及。
③又杀夸父:先说夸父因追太阳而死,后又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神话传说中的分歧。
28【异兽】赤鱬(rú)传说中异鱼名。
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
其说始见于先秦。
【原文】《山海经&#8226;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29【异兽】灭蒙鸟,禽类,青色羽毛,红色的尾巴,也叫孟鸟。
30【天狐】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
《玄中记&#8226;说狐》:“狐,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31【异兽】辟邪辟邪南方人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
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32【异兽】刑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又称形天。
据《山海经&#8226;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 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
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即咏此事,借寓抱负。
33【神魔志异&#8226;妖兽篇】:赤眼猪妖猪头狗身,身躯巨大,黑毛,硬刺,赤目,能暗中视物。
喜食腐物,喜居阴暗潮湿处。
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