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总概况

合集下载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惠州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惠州

惠州一、城市概况惠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毗邻香港,东至汕尾,南临南海,西南与深圳、东莞交界,西连广州,北接河源。

惠州市现辖惠城区、惠阳区两区和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陆地总面积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6%,常住人口约470万。

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

惠州,古称循州、祯州,因府城南门外一里有飞鹅岭,“势若飞鹅”,又得名“鹅城”,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历来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素有“岭南名郡”之誉,是广东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5年10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惠州正式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惠州市历史悠久,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有先民在境内的东江流域繁衍生息,从事渔猎采集和农耕,创造了惠州的史前文化。

从考古发掘的博罗县葫芦岭、苏屋岗、何屋岗和潼湖等地的贝丘遗址中,出土有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饰有绳纹、方格纹、云雷纹的夹砂、泥质陶。

先秦时期,惠州属百越之地。

据史料记载,在今惠州市区及博罗县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名叫“缚娄”(符娄)的小国。

秦统一岭南后,于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缚娄”地置傅罗县,隶属南海郡。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博罗县处于南越国治理之下。

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后,仍承旧制。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博罗县等仍属南海郡。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东官郡为梁化郡,郡治设在梁化屯。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梁化郡置循州。

隋开皇十年(590年)总管府迁至归善梌山,即今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公园附近。

这是惠州城成为州、府治所的开端。

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增置祯州,州治在今惠州市区。

惠州介绍资料

惠州介绍资料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

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全市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截止至200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2.7万人。

惠州市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惠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惠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是一座“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魅力之城。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2%,有省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1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

连续7年在广东省城市环保责任考核中名列第二,全市空气质量长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乡环境十分舒适宜居。

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

惠州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素有“粤东门户”之称。

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0多万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自然概况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市。

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气温22℃。

广东省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和西枝江横贯全市,北部多山地,中部和沿海地带多横积小平原,东、西部为丘陵台地。

惠州资源丰富,物产丰饶。

地下蕴藏有铁煤、钨、钛等30多种矿务。

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

沿海出产优质食盐,山区富藏山珍野味。

惠州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223.6公里,海域面积达4520平方公里,水产品种达640多种。

人文历史惠州为广东省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传说中仙人乘木鹅翩然而至故得名“鹅城”。

惠州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故享有“岭南名郡”之美誉。

惠州自然景色迤逦,集湖、山、泉、海、江、瀑、岛于一身,有远近驰名的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大亚湾、巽寮湾和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

广东各市县概况

广东各市县概况

广东省广东有21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43个县,3个自治县,43个市辖区(2005年)广州市:(10区2市)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深圳市:(6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珠海市:(2区)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江门市: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遂溪县徐闻县茂名市:茂南区茂港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电白县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梅州市: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汕尾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河源市: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东源县阳江市:江城区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清新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东莞市:32镇街(4个街道、28个镇)中山市:24个镇街(即18个镇、6个街道)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县饶平县揭阳市: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具体相关信息广东省人口截至2011年,人口总数约为10440万人。

广州市总面积7263平方千米。

总人口1270万人(2011年)。

市人民政府驻越秀区,邮编:510130。

行政区划代码:440100。

区号:020。

深圳市总面积2050平方千米。

总人口1036万人(2011年)。

市人民政府驻福田区,邮编:518027。

行政区划代码:440300。

区号:0755。

珠海市总面积1653平方千米。

总人口156万人(2011年)。

市人民政府驻香洲区,邮编:519000。

行政区划代码:440400。

区号:0756。

汕头市总2064.4面积。

惠州市概况以及惠州西湖的简介

惠州市概况以及惠州西湖的简介

惠州市概况‎以及惠州西‎湖的简介景区:惠州西湖发布时间:2007-05-28 字号:[大中小]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北与河源相‎接;西与东莞市‎和增城市为‎邻;东接汕尾市‎;全市总面积‎11158‎平方公里,人口240‎万人。

惠州市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

下辖一市(惠阳市)三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二区(惠城区、大亚湾区)。

惠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

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

迄今为止,全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县;到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公元917‎年)这里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

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元代置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

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从唐到清末‎一千多年间‎,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96‎处遗址和2‎100多件‎文物。

北宋年间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在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被朝延贬谪‎到惠州。

他寓惠三年‎,创作了大量‎诗文,筹办了很多‎有益百姓的‎好事。

惠州因东坡‎的到来而闻‎名遐迩。

惠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其中著名的‎有: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1895――1931年‎,惠城区三栋‎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家、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877――1925年‎,惠阳市陈江‎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新四军军‎长叶挺(1896――1946年‎,惠阳市秋长‎镇人);还有马来西‎亚的传奇人‎物,开发吉隆坡‎的先驱叶亚‎来(1837――1885年‎,惠阳市秋长‎镇人)。

惠州港发展现状分析

惠州港发展现状分析

惠州港发展现状分析(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惠州市港口发展现状分析一、惠州港概况惠州港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部,海港跨大亚湾和红海湾两个海区,东江内河港区处于辖区内东江河道沿岸。

以荃湾港区为界,惠州港陆路距惠州市48km,距深圳74km,距广州211km;水路距香港47n mile,距广州125n mile,距厦门300n mile距汕头180n mile,目前拥有沿海港口岸线公里。

集疏运方面,目前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可通过惠大铁路进港线与港区相连。

目前,惠州港分为荃湾港区、东马港区、碧甲港区和东江内河港区四大港区。

全港2011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吨,比2010年增长%,历史性跨入5000万吨港口行列。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万TEU,比2010年增加%。

截止2011年底,惠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3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最大码头泊位为30万吨级。

惠州港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建成亿吨大港,迈进全国港口前20名。

惠州港目前有三条航道:1.荃湾港区进港主航道。

该航道长,底标高,底宽110m,可满足3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

目前惠州港正在实施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主航道扩建工程,项目投资亿元,开挖段全长,航道水深从目前浚深到-,航道底宽从110m拓宽到130m-160m。

单向通航5万吨级集装箱船、兼顾乘潮单向通航7万吨级散货船。

2.东马港区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

该航道长10km,底标高, 底宽为132m,可满足3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

3.东马港区马鞭洲作业区进港航道。

长,底标高-,底宽为251m,可满足2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30万吨级船舶减载进港。

惠州港主要港区布局图二、惠州港主要港区码头情况㈠荃湾港区荃湾港区目前主要包括惠州港业码头(已建成)、集装箱码头(即将建成)和纯洲岛煤炭码头(在建)。

惠州介绍-惠州简介PPT(经典版)

惠州介绍-惠州简介PPT(经典版)

2、城市概况
惠州
惠州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 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等。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西湖风景名胜区
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 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 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 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惠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 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 品集散地。 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 之誉。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惠州城市概况
别 名:鹅城、惠民之州、客家侨都 ;下辖地区: 2个区、3个县;面 积: 11599平方公里; 人 口 :48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4103.05亿元。
酿豆腐
酿豆腐是一道客家名菜,常见于广东、广西、 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
制作材料需要豆腐、大葱、猪肉等,口味清淡, 是客家地区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
谢谢大家
惠州城市介绍
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 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 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 纵队。 从 唐 到 清 末 1000 多 年 间 , 共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 或临履惠州,留下了许多 让世人为之骄傲的历史文 化遗产。
3、旅游景点
合江楼
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 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 江楼等齐名。

惠州物流用地建设指标

惠州物流用地建设指标

惠州物流用地建设指标一、前言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用地建设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的焦点。

惠州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物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惠州物流用地建设的背景、需求、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指标。

二、背景分析1. 惠州市概况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

其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在广东省排名前列。

同时,惠州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2. 物流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惠州物流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惠州市物流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4%。

3. 物流用地建设需求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壮大,对于物流用地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惠州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强物流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三、指标分析1. 总体规划指标(1)物流用地总面积: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规划,合理确定惠州市物流用地总面积。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以充分保障物流业的发展。

(2)物流用地分布: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物流用地分布。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 建设指标(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要求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的物流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2)场地平整度:要求场地平整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能够适应各类货车进出。

同时要注意防止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3)建筑面积:根据市场需求和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物流用地的建筑面积。

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的高度、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3. 环保指标(1)污水处理设施:要求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以保护周边环境和水资源。

(2)垃圾处理设施:要求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以保护周边环境和空气质量。

惠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惠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惠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惠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惠州水资源的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与惠州的经济发展规模极不相称。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资源配置惠州市1惠州水资源概况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总国土面积为11356 km2,辖惠城区、惠阳区(含大亚湾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5个县区。

地域包括东江、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的部分地区,在气候分类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环流特征,秋季由于台风的影响,降水量常迅猛增加。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为2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97 mm。

境内最大河流东江,全流域面积为35340km2,其中惠州市境内面积为8900 km2,河长187 km。

其余集雨面积超过1000 km2的河流还有西枝江、淡水河、公庄河、沙河和增江,集雨面积超过100 km2的河流有34条。

惠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7.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3500 m3,再加上入境水量180.3亿m3,全市水资源较为丰沛。

2惠州水资源利用现状据统计,2011年全市总人口397.21万,人口密度356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61.3%。

全年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5%。

全年用水总量达22.2亿立方米,下降1.4%。

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8%,工业用水下降0.7%,农业用水增长0.9%。

很多人认为,惠州不缺水,但由于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年内降水及径流均集中在汛期,且多以暴雨和洪水的形式出现,再加上水土资源不平衡和水利化程度的差异,不仅会出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且旱、洪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

3惠州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3.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惠州总概述1、地理位置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

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

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惠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前提。

2、自然和人文资源惠州的旅游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惠州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在历史人文资源方面。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简称鹅城。

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3、人口构成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惠州市普查登记人口3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75万人。

居住在城市、城镇的人口166万人,占52%。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155万人,占48%。

人口分布如下:惠城区59万人,博罗县78万人,惠东县71万人,龙门县27万人,惠阳市79万人,大亚湾7万人。

惠州市人口密度为288人/平方公里,市区密度达到1412人/平方公里。

另外,惠州与深圳、香港毗邻。

惠州是著名侨乡,祖籍惠州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超过80万人。

4、综合实力改革开放30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培育出TCL、德赛、华阳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

2009年,惠州GDP达到1410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7%,越过人均3000美元这一国际上划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分界线。

农业上,惠州为供给香港蔬菜、生猪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业上形成了“2+4”的工业支柱产业格局,即数码、石化两大支柱和服装、制鞋、水泥和汽车及零部件的四个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

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和支持作用。

二、惠州特产及美食1、惠州特产惠州特产众多,其中梅菜是享誉海内外的一种特产,也是我的家乡“横沥镇”的一个特产,横沥镇享有“中国梅菜之乡”的美誉,每到冬季,便会看到大片大片的绿生长在田间,甚为壮观!另外,惠州还有许多地域性很强的特产,比如罗浮山系列的甜茶、百草油;东江糯米酒;南昆山的观音菜;龙门的竹笋;博罗的酥糖等。

2、惠州美食说到惠州的美食,首要的肯定就是惠州三宝,也叫东江三宝了。

即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梅菜扣肉。

这三样菜具有浓厚的东江气息和客家风味,在历史和今天都深受当地民众和外来旅客的喜爱。

也是惠州人迎客的重要菜肴。

另外,沙糕板、狗肉煲、发糕等都是惠州传统的特色美食。

2、惠阳区惠阳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亚太经济增长带,南临大亚湾,毗邻香港,西依深圳、东莞,北部与惠城区相接。

虽然客家风情在整个惠州都无处不在,但惠阳对传统客家文化的保存是最完整的。

随便走入惠阳的某个村寨都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客家围屋,从中能品味到客家先民的勤劳与智慧。

保存相对完好的碧滟楼、会龙楼以及崇林世居、南阳世居等“大户人家”,都象一个个落魄的富家公子,虽无昔日气焰,却依旧气度不凡,人们还能凭此依稀想象得出过去那一幕幕如梦如幻的繁华。

3、惠东县惠东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畔,全县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71.8公里,总人口73万人。

祖籍惠东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有17万人。

惠东县还拥有全国唯一的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东御景峰国家森林公园(梁化)、九龙峰祖庙、古田自然保护区、西来古刹和百丘田、中洞红色旅游区等景点4、龙门县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东,地处珠江三角洲边缘,在九连山、罗浮山两大山系之间。

东江支流——增江河上游龙门河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县。

县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总人口31.7万。

龙门县有国家、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5处,其中“古代桃源今日传”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天然氧吧”,不少人专程上南昆山“洗肺”,呼吸清新的空气。

值得推荐的还有中部沙迳香溪堡旅游区,那里的田园风光和古民居建筑群,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

此外,龙门还有“亚洲第一泉”之称的龙门温泉、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天堂湖和桂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蓝田瑶族风情等等都是游客向往的好地方。

5、博罗县博罗县东邻惠州,南临东莞,西接广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

全县总面积2982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名山可谓多矣。

博罗的罗浮山之所以能在名山中占一席之地,盖因占尽仙气。

据当地人的传说,罗浮山是浮山泛海嫁罗山。

有诗这样记到:“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

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

6、大亚湾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濒临南海,与深圳接壤,与香港隔海相望,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其水域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2公里,海水清澈,沙滩绵延曲折,近百个岛屿和岩礁散落其间,呈弯月状分布,被誉为“海上小桂林”。

大亚湾星旗罗布的岛屿和山岭,大都奇形怪状,不但风光旖旎,而且饶有趣味,流传不少动人的传说,如象征美丽爱情的双蓬岛,象征财运的黄鱼涌狮子庵等(传说狮子眼望香港,只有拜过此庵的人,才能在香港“发达”)四、惠州交通打开惠州地图,不难发现今天的惠州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海运方面,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30多公里,年吞吐量可达1.2亿吨,现已建成2座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座3.5万吨级的原油油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规模。

铁路方面,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即将建成通车的惠澳(惠州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将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

公路方面,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211公里,公路密度65公里/百平方公里。

惠州至深圳黄田机场1个小时车程,至广州白云机场只有2.5个小时车程。

五、惠州热门酒店近年来,集商务会议,旅游住宿,休闲娱乐的各式酒店在惠州遍地开花,大大吸引了各地的旅客前来惠州,促进了惠州旅游业的发展。

其中,著名的酒店有如下:康帝国际酒店惠州西湖大酒店天悦(嘉柏)大酒店惠州三阳酒店惠州凯旋假日酒店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惠州大亚湾中海酒店惠州大亚湾假日酒店惠阳淡水万汇徕酒店龙朝大酒店Ⅲ、未来旅游产业规划和建议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整体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各行各业各部门乃至全体市民的配合,各方一起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自觉地为提升惠州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具体可从以下几部分着手:一、加大发展旅游业宣传力度。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面前,没有有力的对外促销攻势,旅游资源再独特、旅游产品再多再好,也不会为人所知。

因此,要加大宣传的力度,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如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广告等,尤其是采用因特网等现代信息传递途径,广泛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致力拓展海外市场。

提高惠州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有效地吸引旅游的客源。

二、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旅游业之所以被称之为“无烟工业”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仍是因为其存在的经济价值,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促进于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设事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惠州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小,说明旅游业的潜力和作用仍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产业政策上适度倾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和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三、建设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和邻近各市相比,惠州的旅游业发展在自然条件上具有其相对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对外宣传工作不够,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并留住客源。

据相关旅游网站的统计,1998年惠州接待的过夜国际游客的停留天数为1.48天,过夜国内游客的停留天数为1.25天,如果算上一日游的旅客,停留天数就更少了。

留住旅客,可以学习其他城市一样,去组织各类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包括文化特色、经营特色、服务特色、娱乐特色,如现代工业园区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项目,使惠州的旅游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以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四、加大培训旅游人才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各旅游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游客,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搞好“软件”建设。

首先要发展旅游教育,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从而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对管理人员的挑选和培养,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总之,在惠州优秀的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只要各方齐心协力,从不同的角度为惠州的旅游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惠州的旅游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自己独特的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