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公开课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31张)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fa435be35fbfc77da269b1d7.png)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C.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机关,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长 官为大理寺卿。 D.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 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分析]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4组 下列对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 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 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C.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 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D.明清时,称会试中试者为“举人”,中了举人叫 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联系课内,学会牵引 (2018·高考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问题。 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 .. “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 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 .. 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 . 才 ,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 . 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 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3组 下列对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 天干地支纪年法。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 “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年。 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每个季 节的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D.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 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3讲)课件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3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4d5804af45b307e871974f.png)
一、“以今律古”不可取
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 文言文翻译 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 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
[例 1] 稍安。
(谭澄)至则葬暴骸,修焚室 ,赈饥贫,集逋亡,民心 ..
(《元史· 谭澄传》)
[考现代色彩的词汇,
[例 9] 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
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 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 (《明史》)
[考生翻译]
[失分评析]
“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混杂,读者还是不知
道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认为是‘至行’感应 的结果”中的“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 这样阅卷老师就 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
“ 以待凶岁 ” 的 “ 待 ” 字面意思确实是 “ 等
待”,但将“以待凶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 因为“等待灾年”的潜台词是“希望灾年到来”, 这样于情于理 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待”应酌情译为“防备”。
[参考答案]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
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
[ 总结 ]
[参考答案]
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
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
[总结]
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
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 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 “孤 ( 幼而丧父 )”“妻 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 偏义复词 如“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死生 ,昼夜事也”等,互文 .. .. .. 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 克服以今律古,关键要做到两点:一要有严谨的态度,碰到 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 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概率将大为 降低。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130e5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0.png)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学设计XX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打破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剖析一览表:年份体裁选材考察角度 XX 人物列传《宋史·朱昭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明史·花云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宋使·何灌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命题特色 1. 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人物列传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不选作者特别著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色上看,整体趋势是稳固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踊跃健康,内容相对陌生,表现了考试材料的公正性。
4.从考察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固,一般为 3 个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重视,试题仍旧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内容主要波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剖析、挑选与归纳、句子翻译等。
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旧备受喜爱;重视考察文言文知识的迁徙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剖析、归纳能力。
对“言”的重视本质是考察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显然趋势于主观题,主要考察对文言文内容重点的归纳,即考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基于上述特色, 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为主,适合关注散文。
题型趋于稳固,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察的重点。
第一节文言翻译【备考攻略】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一)审。
在翻译以前,第一要审清文言词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能够先在底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词句,而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惹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词句以词为单位逐个切分开来,而后逐个地加以解说。
(三)连。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个解说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文言文二轮复习公开课定稿
![文言文二轮复习公开课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bb6adc0912a216157929c4.png)
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 亦鲜矣。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原则与方法
•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 “、“ ”、” ” • “信”: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 • “达”:译文要通顺晓畅,符合现代语法规范。 • “雅”:译文要生动形象,优美自然。 • 2.翻译的原则是字字落实, 为主, 为辅。 • 3.翻译的具体方法 • 字字落实,“留”、“删”、“换”、 • 句意通顺,“补”、“调”、“变”
• 《史记•管晏列传》 • 13(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
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 国君能行正道时,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 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 此,他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 名声显扬于诸侯。
• (“顺”“衡”“世”各1分,句意1分)
作业《旧唐书•李光弼传》
•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封蓟国公,以骁勇闻。李 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 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玄宗眷求良将,委以河北、河东 之事,以问郭子仪,子仪荐光弼堪当阃寄。天宝十五年, 光弼兼河北节度使,拔赵郡。自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 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 以慰其心。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 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 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 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 丞。光弼曰:“众有罪,系之矣,今只斩侍御史。若使者 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 三军。
• 评分细则:“以”,“趣”,“所司”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一分,译出大意给一分。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古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古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83699cf84b9d528ea7af6.png)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古文专项复习教案(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3—26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从击黥布军,为都尉。
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
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
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
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通恐,入言文帝。
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
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
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
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
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
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
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
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
”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至舍,因欧血而死。
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①绌:不足,此处指不满。
②堧垣:宫外的墙。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②其意常在沛公b.①不来,且斩通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c.①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共13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古诗鉴赏 课件 (共62张)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古诗鉴赏 课件 (共6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ba85d457fd5360cba1adb3b.png)
三是在测试和评价的维度上,必须能够使情境化试题在考试 中发挥更科学和公平的作用。情境化试题设计在促进学生提升认 知水平、展现综合素养水平的同时,也要在难度控制和科学选拔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符合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要求。根据 考查的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观的层次差异,由难到易设计若 干情境类型,设计新的难度层次体系。如相对复杂情境的试题侧 重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本或简单情境的试题侧重考查学 科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将或复杂或简单、或丰富或单一的情 境与试题、试卷难度进行一定的联结,可以探索设计基于情境难 度观的试题,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进行 不同维度属性的编码标志,构成含纳考查内容、考查形式、情境 表现等的多层多维命题框架,构建全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全面推 进考试内容改革的深化发展。
2015年在高考全国卷中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如全国卷Ⅰ要求考生 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卷Ⅱ要 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作文的任 务指令更强调从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角度拓展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通
异乡 过材料,在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其写作欲望的基础上,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
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
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 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 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 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 的传播。
叁
精
准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dfab0826c85ec3a86c2c55f.png)
②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 靠什么来勉励呢? (宾语前置句)
四、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 通读语句、结合语境,整体理解 第二步: 落实关键词,洞悉得分点 第三步: 关注并理清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第四步 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 调整至答卷
【实战2: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孝公既用卫鞅,鞅 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 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关键词:苟、强、法其故、利、循
方法:语境推断法、课本迁移法、成语联想法、
字形字音推断法、结构句式推断法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实战1】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除南清河太 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 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 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纲纪①谓 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 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①纲纪:古代公府 及州郡主簿。)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请你来当一次评卷者,给下面两个同学打个分 纲纪①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 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①纲纪:古代公府及州 郡主簿。)
1分
2分
【得分点】(1)矜:怜悯;(2)饥馁:饥饿的人;(3)累: 连累;(4)活:使~~活,救活。(5)大意1分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0fa0b804d2b160a4ec038.png)
贤士不可以骄恣屈也。昔赵宣孟之绛,见骫①桑之下 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 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 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 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 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
39
24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今义:袒护某一方。 (9)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25
(10)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11)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因结婚形成的夫妻关系。 (1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 今义:购买。
40
解析:(1)句中的第二个“食”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供养”。注意“乘”“礼”等词的翻译。
(2) 句 中 的 第 二 个 “ 王 ” 为 名 词 活 用 作 动 词 ,“ 称 王”。
(3)句中的“下”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喂下”。 (4)句中的“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仆隶”。
41
答案:(1)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 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 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目”,故“目”活用为动词,译为 愿动词修饰
“使眼色”。(2)“能”是能愿动词,一 的名词活用
般是修饰动词。这里修饰了名词
作动词
“水”,故“水”活用为动词
35
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而(表修饰)+名词
分析:“而”表修饰关系时, 当连词“而”表修
说明后面“歌”的行为的状 饰关系时,其后面的 态。故句中“歌”为名词,需 名词表动作行为的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c26ec51eb91a37f0115c2c.png)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练习4班级姓名评价七、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清)施闰章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
”意者太左计。
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
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
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
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
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
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①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
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
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
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
先人后己,亦夷亦惠②,忧谗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
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③者也。
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
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
搜讨旧籍,累椟连车,寸缣尺楮,并蓄兼储。
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
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
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④,而窃附有道之林。
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
”于是酌酒别去。
明日,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鼎食而覆餗:意即由富变穷。
②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
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4ca2d601f69e31433294f7.png)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练习4班级姓名评价七、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清)施闰章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
”意者太左计。
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
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
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
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
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
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①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
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
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
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
先人后己,亦夷亦惠②,忧谗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
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③者也。
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
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
搜讨旧籍,累椟连车,寸缣尺楮,并蓄兼储。
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
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
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④,而窃附有道之林。
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
”于是酌酒别去。
明日,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鼎食而覆餗:意即由富变穷。
②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
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件201901191655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件201901191655](https://img.taocdn.com/s3/m/5b2d1e8db0717fd5360cdcfa.png)
C
目 录
ONTENTS
读文 整体理解
文言文阅读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对文意的理解 分析等考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对考生而言,文言文阅读 备考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它贯穿于备考的整个过程。这里仅 从总体阅读.重视课文的朗读,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文言文是生 活中不再使用的语言,考生只有通过朗读典范的文言文,才能 养成语感。因此,文言文要经常读,哪怕考前时间再紧,也应 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进行重点朗读,做到朗 朗上口,自然,流畅。有了好的文言语感,考试中生疏的文章 也就比较容易解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状语后置:即“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即“嘉为先(于秦王)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一方有警,让各路都听到消息,共同做好防备。现在都不想让人知 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为朝廷分忧,出谋划策,有担当。) 3.他上疏弹劾宰相陈执中奸邪的情形,仁宗退还他的奏疏。吕溱说:
“用口舌去议论他人,是在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出示我的奏章给陈 执中,让他能够自我辩解。”不久,陈执中被罢免,
(揭发奸人,嫉恶如仇,做事坦荡光明磊落) 4.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身份任徐州知州。皇上在资善堂赏赐酒宴,
方法指导
一、观全局 判结构
1.定主谓结构。语言表达靠句子,而句子多以主谓成句,因而准确判断主谓结构并 划出成分,不仅对正确翻译句子十分重要,而且也有益于于此相关的文言断句。
判断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谓结构
(1)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
主谓句1.主语“执中”,谓语“去” 主谓句2.主语“溱”,谓语“知”,宾语“徐州”
8.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 字舍人”云。
然而他又自视甚高,在杭州接待宾客,经常只说短短的几句话,当 时的人因此称他为“七字舍人”。
三、析其事 知其人
课堂练习 2 .分析事件,归纳人物形象
1.因参与进奏院宴饮而获罪,被贬出京任蕲、楚、舒三州知州
(性格豪放,做事不太在意)
2.侬智高侵犯岭南地区,皇帝诏令不能擅自通报奏章。吕溱上奏说:
侬智高侵犯岭南地区,皇帝诏令不能擅自通报奏章。吕溱上奏说:“一方有警, 让各路都听到消息,共同做好防备。现在都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3.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 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曰:“以口舌论人,是阴中 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未几,执中去,他上疏弹劾宰相
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课堂训练
1.梳理出《吕溱传》中,吕溱的事迹
1.通判亳州--复修起居注 在这个时间段,传主的事迹: 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因参与进奏院宴饮而获罪,
被贬出京任蕲、楚、舒三州知州
2.复修起居注--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 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 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
时的人因此称他为“七字舍人”。
(性格高傲受人诟病)
四.“扣”文解 “题”
(一)解分析综合题
1.题目的特点:着眼于整篇选文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概括,并对这些 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作者对事件的 看法和主张。 2.题目的设计:选择题,四选一,三项正确,一项错误。没选项由作者的 态度评价+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
(二)明手法。传记手法主要是指叙事的手法,传统传记 最经典的写法是横铺直叙。 直叙:即指按照时间自幼而老将传主生平贯穿写来。 横铺:即指将传主某个人生阶段的主要事件铺开叙写。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纵有线,横有面。纵横,点面相 结合,可以使传主的人生轨迹和所经历的重大事件 历历在目。 二、知传主,“理”其事。 传记的正文就是传记的主体(记载传主生平事迹), 利用传主的生平事迹,为传主画出一条人生轨迹,以此 了解传主的品格是传记的目的。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 线索贯穿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 为行文标志,以事迹片段为表意载体。我们如何条理清晰 地梳理传主的事件呢
(一)“记”的布局。要明了古代人物传记的体例 结构。高考人物传记一般是节选的,有删改的,篇 幅有规定,字数在650个左右,一般分为三部分: 开篇、正文、结尾。 开篇主要介绍传主的(1)姓名,字号;(2)祖籍 族望;(3)学识性情;(4)举荐或举功名情况;(5) 最初任职情况;(6)有时也简介传主的特殊才能。 如三月诊断性测试文言文阅读中: 吕溱(姓名),字济叔(字号),扬州人。(祖籍) 进士第一(举功名)通判亳州(初任职)。
平均
5.31 0.59
8.8 0.73
5.44 10.33 3.47 0.36 0.54 0.38
3.32 11.79 39.81 0.55 0.59 0.63
难度
题号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2 13-1 13-2
3 5 5
0 0 0
1.66 3.12 1.31
PART
一、通读全文,明白“记”的体裁特点
3.这道题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可以扣文解题,同时也可以借题解文。
方法指导
1.比对时间。命题者故意将时间顺序颠倒、混淆。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 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时间,识破 “时间错误”的陷阱。 2.比对地点和职位。比对选项中的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与原文 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3.比对人物。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件, 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4.比对关键词。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的意义,从而干扰我们。 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添枝加叶。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者故意添加的内容,防止无中生 有。 6.比对因果关系。命题者故意把原因结果混淆,造成因果倒置和强加因果。
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
之,以答天戒。
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 内铨,参劾其借官麹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 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过 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
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时为京
7.起知池州、江宁府…知开封府--改枢密直学士、提 举醴泉观 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 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
当时任京尹的人多不称职,吕溱精明见识超出常人,判理讼案当机立 断,豪强奸恶之人都收敛行迹。曾经在朝廷上奏对职事,神宗观察到 他有病色,就劝他去看病服药,不久果然生病。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物传记阅读 南昌市第五中学焦文立
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考情分析
试题均分难度值表
平均分:88.55(理科)84.82(文科)
题号 考点 一(一) 一(三) 一(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论述类 实用类 文学类 文言文 古诗 默写 三 语用 四 作文
翻译的原则: 信 达 雅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必须具备一下几种意识: 1.文本意识。忠实于原文及作者即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坚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 2.得分意识。我们不能判定试题的得分点在哪里,所以我们必须 字字落实,并且要准确判断句子包含哪些重要实词、虚词、句式, 并做到精准翻译。 3.方法意识。翻译句子不能误打误撞,要讲究战略战术。
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 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
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曰:
“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 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 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溱开敏,善 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溱敢于坚持原则而违背圣意。侬智高侵犯岭南时,皇帝诏令不 能擅自通报奏章,吕溱认为此举不妥,应当共同防御敌人。 B.吕溱敢于揭发奸邪。他上疏弹劾宰相陈执中,结果皇帝退还了奏 章,吕溱不屈不挠坚持让皇帝将奏章给陈执中看,希望他能够自我 辩解。 C.吕溱性格豪放,对很多事情不太在意。他曾经把私货运到河东去 交易,还违法接受馈赠,不过皇帝念其功劳,对其从轻发落。
并派使臣告诉他说:“这是特地为你所设的,应当尽情一醉。”
(性格人品深受皇上器重) 5.恰逢地震,吕溱请求取消这一工程以应对上天的警戒、 (关心国家时事,寻找应对方法)
6.李参弹法接受馈赠,其事被交由大理寺审议。吕溱本来不曾受贿,但是外廷 议论纷纷认为他有死罪。皇上知道他的过失轻微,只是降低了他的官 秩,任和州知州。
理事要点 (1)什么时间?注意年号或相关的具体年代。 (2)什么地点?要特别注意专注的官籍(在哪里做 官)。 (3)做了什么事?和哪些人有关系?事情的经过、结 果如何?(理清事件发生的 原因、经过、结果、态度、处理后的反映,得到的评 价等。)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
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
正文部分主要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大多由具有典
型性的生活片段组成。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索贯 穿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为 行文标志,以事迹片段为表意载体。 《吕溱传》的正文部分围绕传主着重写了七个典型 事例。 结尾交代传主(1)官位所至(2)朝野名望(3)人生 结局(4)卒年赐谥等。 以《吕溱传》结尾为例,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 观,(官位所至)遂卒,年五十五。(卒年)赠礼 部侍郎(赐谥)..。帝悼念之,诏中书曰:“溱立 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 人无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 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 以厉臣节。”(结局)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 推许。(朝野名望)
陈执中奸邪的情形,仁宗退还他的奏疏。吕溱说:“用口舌去议论他人,是在暗地里中伤 大臣。希望出示我的奏章给陈执中,让他能够自我辩解。”不久,陈执中被罢免,
4.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徙成德军 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
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身份任徐州知州。皇上在资善堂赏赐酒宴,并派使 臣告诉他说:“这是特地为你所设的,应当尽情一醉。”
(受人诬陷,皇上体察实情,予与轻判,体现皇上对传主的厚爱) 7.当时任京尹的人多不称职,吕溱精明见识超出常人,判理讼案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