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胡义杨进一步重视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0707

胡义杨进一步重视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0707

进一步重视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复习和思考胡义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其专业的第一部诊疗指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下称“指南”)。

该指南倾注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和全国各地有关专家的心血。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给该指南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界第一个比较详细系统的指南”。

作者有幸参与了指南编写的全过程。

本文谨对指南所阐述的有关治疗学问题作一复习和思考。

1)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是我国近年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研究的特色领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在2003年杭州工作会议上,讨论确定了编撰诊疗指南的计划,并选择以“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作为本学会的第一部诊疗指南。

其立意在于近20年来,我国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一直得到业界的重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已形成一定的临床和研究特色,虽未完善,但可通过指南的建立,引导和促进发展。

肝纤维化的研究是国际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进入新世纪与新千年之际——2000年6月在美国AASLD召开了肝纤维化专题会议,2001年Seminar Liver Disease杂志继1990年之后第二次出版肝纤维化专刊。

国内2001年9月也在上海召开了首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纤维化专题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国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与发展历程。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如韩经寰的强肝软坚汤研究。

此后有桃仁提取物、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丹参、汉防己甲素等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有关中药复方的研究逐渐兴起。

近10年来,在不断涌现新组方、新组分抗肝纤维化有效的报道同时,部分研究逐步深入到从细胞、分子水平以阐述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和复方配伍原理,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有抗肝纤维化国家新药服务于临床。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中可作为一种病名(K74.001),但主要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

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以及汇管区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

其形成机制主要由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与毒物、血吸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损伤因素长期慢性刺激肝脏,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胶原等ECM成分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促使肝脏ECM 沉积与组织结构重构。

肝纤维化见于大多数不同病因的慢性肝脏疾病中,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

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2.1%;另一项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9年(1~18.4年)的随访研究表明,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3%[1-3]。

因此抗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

20世纪60~80年代,肝纤维化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较明确的阐述,但多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不可逆过程。

近20年来,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体现在:①概念上,明确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是一种主动性的基质增生病理过程;②病理形成机制上,明确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是肝星状细胞活化,基本了解调控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如自由基、ECM环境与细胞因子、尤其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刺激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机制;③诊断方面,对于肝纤维化尤其是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自然进展、发生的危险因子、遗传与环境影响因素等基本了解,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基本建立,血清学综合诊断取得显著进展;④治疗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部分药物可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尤其是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5例

[ ]林秋实 ,陈吉隶 .山楂及 山楂黄酮预防大 鼠脂质代谢紊乱 的分 子 7 机制研究 [].营养学报 ,2 0 J 0 0,2 ( ):11 2 2 3. [ ]祖宁 ,李平.柴胡皂苷 的生 理作用及 临床意 义 [ ].中国 中医 8 J 药信息杂志 ,2 0 ,1 ( ) 4— 6 0 5 2 4 :9 9 .
积极锻炼身体 ,减轻体重 ,即使治 愈 的脂肪 肝 患者也 要养 成
良好 的饮食和生活 习惯 ,以 防病情 复发 。对 于合 并其 他疾 病 的患者还需要病 因治疗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 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 1 肪性肝病诊疗 指南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 J 0 6,1 ( ) 6 4 3 :1 1
3 9 2 .
本研究结果 显示 ,活 血 降脂方 能改 善 N S A H患 者 临床症
状 ,恢复肝功能 ,降低血 清中 T G的含量 ,减轻脂 肪肝的严重 程度 。该方药 源丰 富 ,方 法简单 ,疗 程短 ,价格 低廉 ,无 明
显副作用 。 N S 的 发 病 与 年 龄 、性 别 、肥 胖 、糖 尿 病 、高脂 血 症 等 AH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慢 性 乙型 肝炎 肝 纤维 化 4 5例
叶 志伟 谢 函君
仙 桃市 中医院 ( 湖北 仙桃 ,4 30 ) 3 0 0
肝纤 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 的共 同病 理改变 ,是 可逆性 的 , 各种 慢性 肝损伤 的持 续及后 遗效应 可使 2 % ~4 % 的肝纤 维 5 0 化进 展为肝硬化 ,而后 者一 经形 成则 不可 逆… ,因此 及早 阻
(H C B)肝纤维化 的进展 与炎症 活动及 病毒 因素 密切相关 ,笔 者采用 中西医结合 的方 法治疗 C B肝纤 维 化取 得满 意疗 效 , H

肝病科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肝病科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门诊患者。

一、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积病(TCD编码:BNG043)。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纤维化(ICD-10编码:K74.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13页。

(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8月24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常见证候: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

2.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标准,且未达到抗病毒治疗标准者(e抗原阳性者,HBVDNA<105copies/ml,ALT<2ULN;e抗原阴性者,HBVDNA<104copies/ml,ALT<2ULN)。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乙肝病原学(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甲胎蛋白;(3)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ⅣC、HA、LN及PⅢP含量);(4)腹部肝脏超声或CT。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3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3例临床研究

药 物 性 肝 炎 及 重 叠 HC V、 HD V等 其 他 嗜肝 病 毒 感 染; ( 2 ) 近半 年 内使 用 过 抗 病 毒 药 及 免 疫 调 节 药 物
选择 2 0 1 1 年 1 0月 ~ 2 0 1 2年 1 0月
的 患者 。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料
中 图分 类 号 R5 7 5 . 2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1 4) 0 2 — 0 0 2 9 — 0 2
近 年 来 , 我 们 在 常 规 西 药 恩 替 卡 韦 的 基 础 或 胁 痛 , 纳减乏力 , 面色灰暗 , 5干 , 1 大 便 干 结 或 稀
上 , 应 用 自拟 中 药 软 肝 化 纤 汤 治 疗 慢 性 乙 型肝 炎 溏 , 舌质 紫 暗 、 苔薄, 脉 弦细 。
肝纤 维化 患者 4 3例 。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现 报 道 如 1 . 3 排 除标 准
下。
( 1 ) 自身 免疫 性肝 病 、 脂 肪性 肝 病 、
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 HB V— D N A) ≥1 x 1 0 4 c o p i e s / mL 白( L N) 、 Ⅲ型 前 胶原 ( P C —I I I ) 、 I V 型胶 原 ( I V— C) 1 中
以上 。
D N A 应 答 水平 及 转 阴率 、肝 纤 维 化 指标 ( H A、 L N、
问 我 院住 院 及 门诊 患 者 , 共8 治 疗 组 4 3例 : 男3 1例 , 女 1 2例 : 年 龄 2 . 1 对 照组
予 恩替 卡韦 分散 片 ( 连 云港 正大 天 晴

肝纤维化中医治疗指南(2019)

肝纤维化中医治疗指南(2019)

肝纤维化中医治疗指南(2019)概念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增生与沉积,从而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并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其本质是慢性肝病过程中的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伴随正常肝实质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而ECM不断累积,肝实质逐步被ECM形成的瘢痕组织取代,最终形成肝硬化,甚至门静脉高压或肝癌的发生,导致肝功能衰竭。

慢性肝病包括肝炎病毒、乙醇、药物与毒物、寄生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免疫异常等病因所致的病程超过半年的各种肝病。

因长期病因刺激、异常代谢及免疫炎症反应,可导致肝实质细胞的损伤,启动肝纤维化发生。

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药物(组成及功效依据药品说明书)(1) 扶正化瘀胶囊(片):由丹参、虫草菌粉、绞股蓝、桃仁、松花粉、五味子(制)等组成。

功能:益精养肝,活血祛瘀。

适应证: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用法:口服,胶囊每次1.5g、片剂每次1.6g,1日3次,宜饭后服,早期湿热盛者慎用。

(2)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制)、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组成。

功能: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

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

适应证: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阴亏虚,热毒未尽证候者均可使用。

用法:口服,1次4片,1日3次。

(3) 安络化纤丸:由地黄、三七、水蛭、僵蚕、地龙、白术、郁金、牛黄、瓦楞子、牡丹皮、大黄、生麦芽、鸡内金、水牛角浓缩粉等组成,功能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早、中期肝硬化,表现为肝脾两虚、瘀热互结证候者,症见: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纳食减少、便溏不爽、小便黄等。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陈小桃【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小柴胡汤联合西医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共81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德福韦酯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及TIB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9.3475,7.1545,-3.6441,4.5932,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PV-Ⅲ、IV-C均低于对照组,(t=13.9750,6.7464,4.1195,5.0008,P<0.05).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703,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病毒载量转阴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06)006【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柴胡汤;阿德福韦酯;乙肝肝纤维化【作者】陈小桃【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广东佛山 528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肝纤维化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导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

西方国家导致肝纤维化的原因主要为酒精,我国肝纤维化的原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1-2]。

乙肝肝纤维化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基础,若对乙肝肝纤维化不进行干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如何逆转肝纤维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关键[3-4]。

西医治疗肝纤维化主要利用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是抑制病毒转录的主要药物,主要运用于临床乙肝﹑艾滋病等慢性传染病的治疗[5]。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摘要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在该领域各有优势,如何发挥两种医学的思维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研究是目前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以及以效应评价为基点,解析不同功效中医古典方剂防治肝纤维化机制的新进展,彰显在中医学思维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究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ABSTRACT Liver fibrosis,an early stag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cirrhosis,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various chronic hepatic diseases. Either modern medicin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has its own advantage in anti-fibrotic therap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nti-fibrotic therapy,researches should be recently focused on how to combine TCM and modern medicine and take advantages of each other. In this article,we review the new progresses made in classic TCM formulas with different efficac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evidence releva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This review also highlights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refractory diseases by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iqu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thinking mode so as to provide prospect and methods for anti-fibrotic therapy by combination of TCM and modern medicine.KEY WORDS liver fibrosi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correlation of diseaseand syndrome;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edical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肝纤维化主要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汇管区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小柴胡汤联合西医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共81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德福韦酯联合小柴胡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转阴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及TIB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9.3475,7.1545,-3.6441,4.5932,P<0.05)。

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PV-Ⅲ、IV-C均低于对照组,(t=13.9750,6.7464,4.1195,5.0008,P<0.05)。

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703,P <0.05)。

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病毒载量转阴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小柴胡汤;阿德福韦酯;乙肝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导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

西方国家导致肝纤维化的原因主要为酒精,我国肝纤维化的原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肝纤维化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基础,若对乙肝肝纤维化不进行干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如何逆转肝纤维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关键。

西医治疗肝纤维化主要利用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是抑制病毒转录的主要药物,主要运用于临床乙肝、艾滋病等慢性传染病的治疗。

小柴胡汤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作用,本研究联合利用阿德福韦酯与小柴胡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共81例,纳入与排除标准:(1)临床表现、肝脏B超等辅助检查均满足乙肝肝纤维化相关诊断标准。

【指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

【指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

【指南】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一、概述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增生与沉积,从而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并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其本质是慢性肝病过程中的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伴随正常肝实质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而ECM不断累积,肝实质逐步被ECM形成的瘢痕组织取代,最终形成肝硬化,甚至引起门静脉高压或肝癌的发生,导致肝功能衰竭[1]。

慢性肝病包括肝炎病毒、乙醇、药物与毒物、寄生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免疫异常等病因所致的病程超过半年的各种肝病。

因长期病因刺激、异常代谢及免疫炎症反应,可导致肝实质细胞的损伤,启动肝纤维化发生。

因此肝纤维化可见于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2],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

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3]。

因此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西医学的病因治疗有助于抑制甚至逆转肝纤维化,例如长期抗HBV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

但是,针对病因治疗抗肝纤维化疗效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抑制炎症,而肝纤维化的机制一旦启动往往呈主动进展,因此针对纤维组织增生与降解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十分必要,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5]。

对于缺乏针对病因治疗的慢性肝病,抗肝纤维化治疗则更为重要。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发展的结局,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是其基础治疗方法之一。

由于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复杂,是肝损伤后的机体整体参与的修复反应,针对单一靶标研发的药物在临床很难奏效,因此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化学药物或生物学药物可供临床应用。

中医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
1444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5 7 2019 7 J Clin Hepatol Vol.35 No.7 Jul.2019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 年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诊疗准则(主题) 中图分类号:R575.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 ) 1001 - 5256 2019 07 - 1444 - 06
肝病。因长期病因刺激、异常代谢及免疫炎症反应,可导致肝 医结合诊疗指南》[8]。近10 年来,国内外有关各种慢性肝病的
实质细胞损伤,启动肝纤维化发生。故肝纤维化可见于大多数 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快速进展,加深了对肝纤维化及其逆转
慢性肝脏疾病[2],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 过程的认识,丰富了诊疗手段。因此需对该指南加以更新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 年版)
1445
2 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
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
2. 1 西医学机制 参与肝纤维化过程的细胞中,活化的肝星 振、大便异常、肝区不适或胀或痛、睡眠障碍、舌质暗红或暗淡、
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生成纤维组织的关键细胞。 舌下静脉曲张、脉弦细等。肝硬化患者还可有面色晦暗、蜘蛛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
级别
详细说明
证据级别
推 荐ABC 中 低高强等 质质度质 量量量的产进进且进一一信生一该步步心重步评研研要研估究究影结究不有响果很大可很有可可能可能能对能改改该影变变疗响对效该该评疗疗估效效结评评果估估的结结信果果心,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肝纤维化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肝纤维化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肝纤维化项目编号:SATCM-2015-BZ(179)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池晓玲,叶永安,李勇,李芹,薛敬东,李秀惠,王宪波,李晓东,梁瑞敏,毛德文,赵文霞,周大桥,刘华宝,汪静,郭卉,张明香,萧焕明,谢玉宝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说明一、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起草工作情况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提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在项目负责部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内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并提供指导意见。

本指南负责起草单位为广东省中医院,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陕西省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阳市传染病医院共14家单位,尽可能兼顾地域广泛性。

本指南工作组组长分别是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叶永安。

本指南工作组成员主要是来自临床一线的中医专家,部分参与人员具有较好的循证医学基础。

本指南的主要起草人:池晓玲,叶永安,李勇,李芹,薛敬东,李秀惠,王宪波,李晓东,梁瑞敏,毛德文,赵文霞,周大桥,刘华宝,汪静,郭卉,张明香,萧焕明,谢玉宝,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的原则:以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突出学科优势为原则,中西医诊断参考国内外最新标准并与其衔接,中医诊疗标准结合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及临床实际,同时,基于循证医学研究,在取得充分可靠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优化诊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观察

龙源期刊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观察
作者:祝琴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所收治的62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中西医组,且每组例数均为31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中西医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中西医组患者透明质酸为247.43±64.32(μg/L),IV型前胶原为244.45±34.87
(mg/L),治疗后透明质酸为113.92±33.47(μg/L),IV型前胶原为125.27±22.71(mg/L),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肝病;肝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575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82-02
肝纖维化是肝病的并发症其中之一,肝纤维化最终会导致肝硬化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阻滞肝硬化的形成[1],研究对慢性肝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
一直是重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用于慢性肝病患者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因为我院开展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研究,具体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24《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2024《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2024《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意见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及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等为特征的终末病理阶段。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对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关于肝硬化的西医治疗, 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临床问题1 :肝硬化如何进行病因治疗?推荐意见:明确诊断肝硬化病因后,应尽快采取病因治疗。

(证据等级:A 级;推荐强度:强推荐)临床问题2 :肝硬化腹水如何治疗?推荐意见1 :在针对病因治疗外,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合理限制盐摄入(4 ~ 6 g∕d),并合理应用常规利尿药物。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2 :对于中、大量腹水、复发性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或顽固性腹水患者,当常规利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推荐选择性血管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作为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 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3:腹腔穿刺放腹水是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治疗方法,大量放腹水后可应用人血白蛋白。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4 :特利加压素可作为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 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5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可作为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式。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弱推荐)临床问题3 :肝硬化并发症如何治疗?消化道出血推荐意见1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为:禁食、去除诱因、止血、补充血容量、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治并发症。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2:推荐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血管升压素及其类似物均作为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3 :建议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短期使用抗菌药物。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4:在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基础上,尽早行内镜下检查并治疗,或根据情况考虑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TIPS或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临床观察2023-11-10•引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概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研究现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优势和不足•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前景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其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试验流程患者入组前进行基线评估,随机分组,接受相应治疗,疗程为12周。

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评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02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概述肝纤维化病因肝纤维化的定义和病因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过程01肝星状细胞的活化02胶原蛋白的沉积03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和再生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肝脏疾病。

病因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病因。

肝硬化的定义和病因门静脉高压的形成假小叶的形成肝功能减退肝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0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研究现状中药复方研究中药单体研究中药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010203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研究现状23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疗效,提出了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了中西医结合药物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如中药联合西药抗肝纤维化等。

中西医结合药物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疗效,提出了改进意见。

最新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讲学课件

最新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讲学课件
17
• 哪些细胞因子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 细胞因子是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物质 –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肿瘤
坏死因子叫(TNF-。)、干扰素Y(IFN-)、白细胞介素-1。 (IL-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18
• 细胞因子的主要作用机制?
– 枯否细胞分泌释放的细胞因子 ,释放后作用于Disse间隙内 处于静息状态的贮脂细胞,使其成为活化的脂质细胞(肌成 纤维细胞),然后多种细胞因子再与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膜 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导致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增加 并沉积于细胞外,由I型胶原代替基底膜,使Disse间隙毛细 血管化,以致使肝细胞功能损害及肝内血管阻力改变,肝细 胞解毒、代谢作用减弱
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 疗1.
• 讨论内容
– 研究热点 – 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诊断 – 治疗 – 展望
2
• 流行病学
– 全世界肝硬化人群平均发病率十万分之17.1 – 25% 40%的肝纤维化发展成肝硬化 – 在世界范围内,有数千万肝纤维化患者
7
• 病因分类
• B超: ➢ 肝实质回声增强而不均匀 ➢ 脾脏肿大,肝门静脉主干内径>15mm,左右分支内径
>13mm,并且流速减慢10cm/s,脾门部内径>9mm,常 常提示肝纤维化较重,或开始形成,或已形成了门脉高 压 • CT:值增高,肝包膜增厚,不平,呈结节状
24
• 肝纤维化的诊断
– 病理组织学诊断
• 炎症、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 病理组织学分期 1) 汇管区轻度炎症、扩大、纤维化 2) 汇管区纤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3) 汇管区中度碎屑状坏死,甚至桥状坏死,纤维隔形成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肝包膜厚度、肝实质、肝内血管和胆管、脾脏和脾 静脉以及胆囊等指标的改变, 对纤维化的诊断和评 估病变的活动度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有资 料表明, 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门静脉每分钟血流 量、脾脏厚度、脾静脉宽度及肝右叶最大斜径等参数 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 性 [4]。CT 和 ( 或) MRI 检查, 其肝左叶和脾脏的大小以及肝表面 形态、门静脉侧支血管等的影像学改变, 有助肝纤维 化程度和进展的观察[9]( Ⅱ- 3) 。 1.2.3 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检查: 有助于反映肝脏炎 症和纤维化, 主要有: ( 1) ECM 代谢成分 , 包 括 透 明 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肽或其代谢片段( 包括 PⅢP 或 PCⅢ) 、Ⅳ型胶原或其代谢片段( 包括ⅣC、Ⅳ7S、 ⅣNC1) 及层粘蛋白( LN) ; ( 2) ECM 代谢相关酶及其 抑制物, 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等; (3) 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 如转化生长因子 β1 等。上 述指标的综合应用对判定有无肝纤维化及区分肝纤 维化与肝硬化有指导意义, 但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仍 然缺乏特异性与敏感性, 对纤维化具体分期无直接 指导意义, 宜联合检测与动态观察[4]。 1.2.4 其 他 预 测 指 标 与 相 关 危 险 因 素[10-12]: 包 括 血 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与 AST/丙氨酸氨 基转移 酶 ( ALT) 比 值 , γ- 谷 氨 酰 转 肽 酶 ( GGT) 和 碱 性磷酸酶( ALP) 水平, 总胆红素( TBil) 含量, AST/血 小 板 比 值 ( 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 , α2- 巨 球蛋白与 γ- 球蛋白含量等。其中以 AST/ALT 比值、 GGT、APRI 等数值升高意义尤为重要。相关危险因 素有患者病程较长与年龄较大, 长期大量饮酒、体重 指数( BMI) 增加、胰岛素抵抗与肝脂肪变性、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感染与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血吸虫感 染等。
小叶结构保留
3 中度 PN
融合坏死或见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
BN
3 构紊乱, 无肝硬化
4 重度 PN
BN 广 泛 , 累 及 多个小叶 ( 多 4 早期肝硬化 小叶坏死)
注: PN: 碎屑坏死( 界面肝炎) ; BN: 桥接坏死 1.2.2 影像学检查: B 型超声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 描( CT) 和( 或) 核磁共振成像( MRI) 的合理选用及相 互对照验证, 有助于动态观察纤维化程度。量化或半 定量化标准观察肝脏弹性、肝脏体积、肝脏表面的形
是一种主动性的基质增生病理过程。( 2) 病理形成机 为从事肝脏疾病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制上, 明确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是肝星状细 提供指导性意见, 本学会组织国内专家, 自 2003 年
胞活化, 基本了解调控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 开始, 经多次讨论修改, 编写成该指南, 以供参考。正
- 262-
Drug evaluation, 2007 Vol. 4 No.4
症状。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疲倦乏力、肝区不 适或胀或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舌质暗红或暗淡、 脉弦细等。(3)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 HA, PⅢP 或 PCⅢ, ⅣC、Ⅳ7S 或ⅣNC1, LN) , 以及 AST/ALT 比值、GGT、APRI 等异常升高。(4)影像学检 查: B 超检查发现肝包膜粗糙, 回声增密、增粗、增强 且分布不均匀, 血管走向不清等, 或见门脉内径增 宽、脾脏增厚等。(5)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组织苏木 精- 伊红、Masson 三色染色和( 或) 网状纤维染色, 可 见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 S1~S4) 。(6) 危险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 患者病程较长与年龄较大, 体重指数 ( BMI) 增加 、胰 岛 素 抵 抗 、肝 细 胞 脂 肪 变 性 、HIV 感 染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2 治疗目标与策略
代谢失衡, 生成大于降解, 促使肝脏 ECM 沉积与组 年代末~90 年代初) , 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
织结构重构。肝纤维化见于大多数不同病因的慢性肝 验证, 代表性研究包括强肝软坚汤、丹参、桃仁及其
脏疾病中, 进一步发展, 可形成肝硬化, 严重影响患 提取物、葫芦素 B、齐墩果酸、甘草甜素、汉防己甲素
如自由基、ECM 环境与细胞因子, 尤其转化生长因 文中有关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 3 个级别 5 个
子- β1 等刺激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机制。( 3) 诊断方 面, 对于肝纤维化尤其是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自然
等次( 表 1) , 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进展、发生的危险因子、遗传与环境影响因素等基本
ternational fibrosis group [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4:1214- 1220.
( 收稿日期: 2007- 06- 18
修回日期: 2007- 07- 20)
药品评价 2007 年 第 4 卷 第 4 期
- 261-
表 1 推荐意见的证据质量分级
表 2 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标准
炎症活动度
纤维化程度
级(G)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
期(S)
纤维化程度
0 无炎症
无炎症
0无
1 汇管区炎症
汇管区纤维化扩
变性及少数点
状坏死
1 大, 局限窦周及小
叶内纤维化
汇管区周围纤维

轻 度 PN 或 嗜 变 性 , 点 、灶 状
酸小体
坏死

化, 纤维间隔形成,
肝 纤 维 化 在 国 际 疾 病 分 类 ( ICD- 10) 中 可 作 为 了解, 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基本建立, 血
一种病名 ( K74.001) , 但主要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 清学综合诊断取得显著进展。( 4) 治疗上, 证实肝纤
念。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 ECM) 成分过 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 部分药物可
者健康与生命。前瞻性研究表明,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 等。( 3) 新药临床试验与作用机制研究时期( 20 世纪
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 2.1%; 另一项对HBeAg 90 年代以后) , 即在中药新药研究原则与循证医学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 9 年 ( 1~18.4 年) 的 原理的指导下,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肝活组织检
其在慢性肝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较明确的阐述, 但 医结合防治肝纤维化专题会议, 交流总近 20 年来, 肝 西医结合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 具有标志性意义。
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主要体现在: ( 1) 概
为了充分认识肝纤维化防治的重要性, 对中西
念上, 明确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 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近期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 进一步发展; 远期目标在于逆转肝纤维化, 改善患者 的肝脏功能与结构, 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 生,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生存期。
肝纤维化是一主动进展与动态变化的复杂病理 过程, 涉及多个环节与因素, 治疗策略上应顾及肝纤 维化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治疗原发病或去 除致病因素、抗肝脏炎症、抑制胶原纤维形成与促进 胶原降解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抗肝纤维化综 合疗法。其中, 病因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首要对策, 如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杀灭血吸虫、戒酒等可减 轻肝脏持续损伤, 从而促进纤维化肝组织的修复。慢 性炎症反应是纤维化形成的前提, 抗肝脏炎症是抗 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 病因与抗炎治疗的具体方案 与药物见“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丙型肝炎防治 指南”,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诊疗指南”,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和处理标准” [16- 20]等 相 关 指 南 和 标 准 。 但 是 病 因 与 抗 炎 治 疗 不 等 于、也不能代替针对 ECM 代谢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 狭义抗肝纤维化治疗, 抑制肝脏 ECM 生成与沉积, 促进其降解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对策。 2.1 适应证与疗程: 各种病因引起、符合肝纤维化 诊断的慢性肝病患者, 且应早期治疗。疗程 6m 以 上, 可间断或持续用药, 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设定疗 程, 须定期检测, 长期随访。 2.2 药物治疗 2.2.1 中成药: ( 1) 扶正化瘀胶囊( 片) [21]: 由丹参、虫 草菌粉、绞股蓝、桃仁、松花粉、五味子( 制) 组成。功
- 260-
Drug evaluation, 2007 Vol. 4 No.4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诊疗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治疗; 指南
[中图分类号] R575,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2809( 2007) 04- 0260- 05
[J]. Hepatology, 2007,45:242- 249. [12] McHutchison J, Poynard T, Afdhal N. Fibrosis as an end
point for clinical trials in liver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in-
乙醇、药物与毒物、血吸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 ( 20 世纪 50~70 年代) 。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往往与其
自 身 免 疫 性 肝 病 等 多 种 损 伤 因 素 长 期 慢 性 刺 激 肝 病变结果- 肝硬化相联系, 并参照“癥积”、“胁痛”等
脏, 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胶原等 ECM 成分 中医病证, 辨证论治。( 2) 实验研究时期( 20 世纪 70
随访研究表明, 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 23%[1-3]。 查病理学等方法评价中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 ,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