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必考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必考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必考知识点1.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药理作用,包括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等。

例如,中药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转运和释放来产生镇静和镇痛作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抗氧化作用来延缓衰老等。

2.中药的药效物质:中药的药效物质是指中药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

这些药效物质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或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等方式产生药理作用。

例如,川芎中的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防治血栓疾病。

3.中药的作用机制:中药产生药理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作用于蛋白质的机理,如靛蓝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作用于离子的机理,如天麻中的麻黄碱通过影响大脑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来产生镇静作用;作用于信号传导的机理,如鲜白菜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来起到抗炎作用。

4.药物相互作用: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常与其他中药或西药同时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增效作用、拮抗作用或相互影响吸收、代谢、排出等。

例如,黄芩和金黄合用可具有增强杀菌作用的效果,而黄连和紫草合用则会出现拮抗作用。

5.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其毒性与安全性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药的毒性通常与其有效成分、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等因素有关。

了解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学的必考知识点包括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机制,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药理学重点

中药药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P1)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机体对中药的药动学过程;阐明中药药性、中药药效、中药配伍和单味药、方剂、中成药应用的科学内涵,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评价中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减毒原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发现创新中药,科学评价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揭示中药药理学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推进中西医结合,为中医药学、医药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二章中药药性(P6)1.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作用多数温热药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效应,寒凉药具有抑制性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而实现。

2.辛挥发油甘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昔类酸有机酸、鞣质苦生物碱、甘类咸无机盐第三章中药药效学(P33)1.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多样性、选择性、复杂性、非线性、双向性2.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1)药物因素:①品种(正品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结合性蒽昔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而非正品大黄(华山大黄、天山大黄)结合性蒽甘含量较低,泻下作用差)②产地(四川的黄连、川贝母、川芎)③采收季节(花类药材多在含苞欲放或开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皆在花蕾时采收)④炮制(生大黄为泻下作用,酒炙后则突出其活血作用,炒炭后则表现为止泻作用)⑤贮藏(刺五加在日照、高温的条件下贮藏6个月,其所含的丁香甘几乎完全损失)⑥剂型和制剂工艺(枳实或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具有强大的升压作用)⑦剂量(人参小剂量对多数动物心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⑧配伍(相须和相使配伍,在药效上发挥增效协同,相畏和相杀配伍能减低和消除毒性)(2)机体因素:①生理因素:❶体质(阴虚质患者应慎用人参、附子等温燥之物,阳虚质者慎用苦寒之品)❷年龄(老年人体质多虚弱,祛邪攻泻之品不宜多用)❸性别(经期使用峻泻药、活血化瘀药等,可导致月经过多或出血不止)❹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穿心莲对发热动物模型具有显著退热作用,但临床退热作用不明显)❺肠道菌群(番泻叶昔在肠道经肠道菌群作用后,转化为昔元,吸收加快,从而形成泻下作用)②病理因素(营养不良者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肝脏微粒体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缓慢。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概念整理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概念整理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概念整理1. 中药学概述中药学是中国特有的药学学科,研究中草药的来源、性状、性质、药理及其加工、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评价。

中药学的研究对象是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的中草药。

2. 中药药理学概述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物质对机体的作用和内在机制的科学,旨在揭示中药的药效成分、作用靶点以及其药理作用的发挥途径,为中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中药的药效成分中药的药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挥发油、多糖、甙类、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在中药中起着主要的药理作用,并对人体产生相应的疗效。

4. 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分为疏风散寒、宣通达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通阳气等多种类型。

不同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的疾病治疗。

5. 中药的药理途径中药的药理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给药、外用给药和注射给药。

口服是最常见的中药给药途径,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机体;外用是将中药直接施于皮肤或黏膜表面,常用于皮肤病治疗;注射是将中药溶液注射到体内,快速发挥药理作用。

6. 中药的药理评价中药的药理评价主要包括体内外实验、分子对接和临床研究等方法。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验证中药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适应症等,并为其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7. 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包括药材的鉴定、炮制工艺、提取工艺和指纹图谱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中药的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符合标准,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8. 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如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药的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配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9. 中药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和现代药学相结合,可以使中药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加速中药的提取和分离,揭示中药的药理机制,提高中药的药效和质量。

10. 中药学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和需求,中药学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PTCM):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

20世纪初,陈克恢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3.当归龙荟丸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成分为青黛中的靛玉红。

第二章中药药性1、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势。

2、四气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寒证患者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温热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热证患者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寒凉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

(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3)中药四气与对内分泌系统功能(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2)甘味药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能力。

(3)酸味药化学成份:单酸味要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4)苦味药化学成份: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

(5)咸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4、中药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5、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一、中药药效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类别
重点知识
中药药理学定义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人体、动物及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研内容
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药药效学
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中药药动学
中药药性理论
四性(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归经、升降沉浮、有毒和无毒
中药四性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
中药五味
辛味药(含挥发油,能行能散);酸味药(含有机酸类,止泻止血);甘味药(含糖类、蛋白质等,能补五脏);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抗菌抗炎);咸味药(含无机盐,化痰补肾)
研究机体对中药作用的规律,包括中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
中药基本作用
1. 整合调节作用(调节机体的反应水平和反应能力)2. 祛除致病因素(祛邪作用)3. 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 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2. 药物作用的效应随药量变化而变化3. 调整用量配比能够改变药物作用的方向4. 时效关系受复方中药味配伍配比、药物代谢过程及机体功能状态影响
中药不良反应
1. 副反应(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2. 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3. 特异质反应(遗传原因导致的病理反应)4. 后遗效应(停药后残存的药理效应)5. 停药综合征(突然停药后引起的反效应)6. 过敏反应(体内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反应)7.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最全中药药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中药药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中药药理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理学概述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生理、生化、病理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中药的药理学知识对于中药的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和药物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药药理学内容涉及中药药效、作用机制、药动学、药代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二、中药药效中药药效是指中药对人体所产生的生理和药理效应,包括中药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中药的药效主要通过其活性成分对机体产生作用,但是由于中药成分众多、作用方式多样,导致其药效复杂多变。

1. 中药药效的基本类型(1)兴奋作用:指中药对机体产生兴奋、激动或增强器官和系统功能的作用,如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心肌收缩力的作用等。

(2)镇静作用:指中药对机体产生镇静、安定、使机体放松、减轻紧张状态的作用,如镇静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大脑皮层抑制作用增强的作用等。

(3)抑制作用:指中药对机体产生抑制、减弱或抑制某一生理、生化过程的作用,如对细菌、病毒或真菌的抑制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等。

(4)兴奋作用:指中药对机体产生除抑制作用外的生理、生化活性的作用,如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

2. 中药药效的表现形式中药的药效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生理作用、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它们与中药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物代谢等都密切相关。

三、中药作用机制中药的作用机制是指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的特定部位或产生特定效应来发挥其药效的方式和机理。

中药的作用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如化学成分、作用位点、作用途径等。

1. 中药作用机制的基本方式(1)受体作用:中药的药效作用会受到机体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的调节和影响。

中药的很多活性成分会选择性地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2)酶作用:中药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选择性地干扰或影响机体酶的活性和功能,进而改变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

(3)离子通道作用:中药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选择性地影响细胞内外的离子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影响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和细胞兴奋性等。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效学的基本概念1.药效: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2.药效学: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与效应的科学学科。

3.药理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机制、作用程度、药效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学科。

二、中药药效的分类1.主治效应:指中药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2.健胃效应:指中药药物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3.抗菌效应:指中药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4.解毒效应:指中药药物对毒物的解毒作用。

5.平喘效应:指中药药物对支气管痉挛的解除作用。

6.抗炎效应:指中药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7.维持平衡效应:指中药药物对机体内平衡状态的调节作用。

三、中药药效的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机制:中药药物通过与靶点结合,调控生理和生化过程。

2.间接作用机制:中药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调控气道、调节胃肠功能等,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中药药效的评价方法1.动物实验评价:通过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药物对病理变化的影响,如抑制肿瘤生长、调节免疫功能等。

2.细胞实验评价:通过体外培养细胞,观察中药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如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等。

3.临床实验评价: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中药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等。

五、中药药理学中的重要概念1.作用靶点:指中药药物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特异受体或分子靶点。

2.剂量效应关系:指中药药物与机体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越大,效应越明显。

3.有效浓度:指中药药物在机体内达到使其产生作用的最低浓度。

4.半衰期:指中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5.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互相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6.药物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连续或持续使用后逐渐降低对药物敏感性的现象。

六、中药药理学与中药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1.中西医结合:通过对中药药理学知识的研究,结合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一、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理学是指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与西药药理学不同之处在于,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是中药复方或中药方剂,而西药药理学研究的是单一的化学药物。

中药药理学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毒理学等内容。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方法: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切片和离体器官等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研究中药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2.动物实验方法:利用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对动物体内器官、系统的作用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给小鼠建立实验性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3.人体试验方法:人体实验主要是指用健康人或疾病患者进行中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实验。

例如,在健康志愿者中观察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研究中药对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探讨中药的药效和药理机制。

三、中药药理学的分类1.中成药药理学:研究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中成药是指经过提取、加工、配制等工艺而成的药物,如葛根汤、清热解毒片等。

2.方剂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方剂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方剂是指由多味中草药合理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如四逆汤、小柴胡汤等。

方剂药理学研究方剂的药理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是否改变了中药单味药物的药理效果等问题。

3.单味药药理学:研究中药中的单味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单味药是指中草药中的一种成分,如黄芩中的黄芩素、苦参中的黄酮等。

单味药药理学研究了单味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等。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药效、药物代谢与个体差异等药理学知识的学科。

通过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等方法,对中药的药理学特点进行研究。

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中药药理学分为中成药药理学、方剂药理学和单味药药理学三个方面。

中药药理考点整理

中药药理考点整理

中药药理考点整理中药药理学中药的基本作用一、整合调节作用1.调节机体反应水平2.调节机体反应能力二、祛除致病因素(祛邪作用)1.直接抑杀病原微生物2.调节机体反应状态三、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1.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 增强机体对不利环境的应激能力3. 增强损伤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一、中药作用是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1.中药多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协同作用2.中药多成分作用于不同环节发挥协同作用3.伴行成分可提高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和吸收率4.提取物中的几种成分作用相互拮抗,使药效降低、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5.增敏作用,降低或逆转病原体的耐药性二、中药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生物效应相对缓和的特点三、中药的量效关系1.药物作用的效应随药量变化而变化2.调整用量配比能够改变药物作用的方向3.整方服用剂量随主症变化而变化四、中药的时效关系中药时效关系难以用时效曲线来表达五、中药的时辰关系机体生理功能随昼夜交替、四时变更而呈现周期性、节律性变化,因此中医对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了明确的要求,如“晨服参芪”、“夕用六味”等。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答:1.从饮片配伍过渡到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复方丹参方的研究实现了从饮片配伍过渡到组分配伍,明确了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阐明了组分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

①遴选合适的中药小复方;②选择合适的药理学研究指标;③明确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④组分配伍比的优化;⑤组分中药的机制阐明2.从药对出发探讨中药复方的配伍原理以四逆散的研究为例。

①选择合适的方剂;②建立接近临床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CCl4肝损伤模型、迟发型变态反应致小鼠肝损伤模型)3.从系列化合物出发探讨方剂的整合调节作用以桂枝汤的苯丙烯类化合物研究为例。

①选取桂枝汤解热活性部位A中主要活性成分苯丙烯类化合物作为工具“系列物”;②选择PGE2的释放作为苯丙烯类化合物解热的终末效应;③选择以白细胞介素-脑血管内皮细胞组成体外反应体系,考察苯丙烯系列化合物对PGE2系列代谢酶的影响。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1.请用现代医学语言说明四气的的基本作用(并举例说明)问答题中药四气(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根据药性,中药分为寒凉药和温热药两大类。

四气对机体的影响具体如下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B.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①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②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③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D.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E.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人参问答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①增强学习记忆功能: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和Rg1.作用机制是:A.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B.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

C.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D.促进脑内神经递质Ach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脑内M受体数目,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

E.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增加脑重量及大脑皮层厚度,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上层的突触数目,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的可塑性。

②中枢神经功能双向调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得到平衡。

中药药理期末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期末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期末重点总结引言:中药是我国独特的宝贵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和疗效。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学科,对于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中药药理学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科目的重点知识。

一、中草药的药效分类1.阳性药效:促进生理功能的药效,如补益药物、兴奋药物等。

2.阴性药效:抑制生理功能的药效,如镇静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3.平衡药效:达到生理平衡的药效,如调和药物、助消化药物等。

二、中草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免疫调节作用:中草药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保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2.抗氧化作用:中草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和抗炎作用。

3.抑菌作用: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4.抗肿瘤作用: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抑制肿瘤的发展。

三、中草药的药效评价方法1.治疗效果评价:通过观察中草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评估其治疗功效和安全性。

2.药效物质评价:通过分离、提纯和鉴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确定其主要药效物质。

3.药理学评价: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评估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机制。

4.药理学指标评价:通过测定中药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其药效表现。

四、中草药的药物相互作用1.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2.药物-食物相互作用:饮食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中草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3.药物-病理状态相互作用:某些疾病状态可能影响中草药的代谢和效果,需要警惕这种相互作用。

五、中草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1.中草药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适等,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和监测。

2.中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具有毒性作用,需要掌握药物的毒理学知识,并合理应用中草药。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的组成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往往由多种化学物质组合而成。

药理研究常关注中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等。

药物成分的复杂性使得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二、药效和作用机制中药的药理作用分为散寒、散风、解毒、行气、活血、祛痰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中药成分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机体的特定靶点,改变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治疗疾病。

例如,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来抗病毒,通过增加胆汁分泌来解毒,通过抑制组织炎症反应来消炎等。

三、中药与受体结合中药的药理作用常通过与机体的受体结合来发挥。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学信号传导。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其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

四、中药与酶的相互作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通过与特定酶的结合,干扰酶的催化过程,从而影响代谢途径。

例如,一些中药成分可以抑制组织中的酶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另一些中药成分则可以激活一些酶的活性,促进代谢过程。

五、中药对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水平,改变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

中药常通过影响蛋白激酶、核受体、离子通道等来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

六、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中药作为药物,它的应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和毒性。

这些副作用和毒性的产生往往与中药中的一些成分有关。

例如,一些中药成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者对一些特定器官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在中药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副作用风险评估,进行合理用药。

总结: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特性以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中药的组成成分、药效和作用机制、中药与受体结合、中药与酶的相互作用、中药对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以及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都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理学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中药是以天然药材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制剂方法制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药效:中药药效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包括调节阴阳、益气健脾、祛瘀止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里散寒、敛肺止咳等作用。

3.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根皮、茎叶、茎皮、花、果、种子、仙人掌、地上菜、果皮、果肉、根茎等。

4.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剂方法将中药进行加工和炮制制成的药物。

常见的中药制剂包括煎剂、散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外用贴剂、膏剂、注射剂等。

5.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

生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如益气健脾、温里散寒等作用;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病理功能的影响,如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作用。

6.中药的贮存和使用:中药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曝晒、防潮湿等,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7.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一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砒霜、雄黄、硫磺等,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药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功能的影响。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来研究中药药物对特定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则主要通过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来研究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3.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物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致,不断揭示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1.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科学。

2.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
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抗炎作用:中草药中的许多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 抗氧化作用:中草药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 免疫调节作用: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

- 抗肿瘤作用:中草药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 降血压作用:部分中草药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中草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中草药与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如:
- 增强作用:某些中草药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 抑制作用:某些中草药可能减弱或抑制药物的作用。

- 不良反应:某些中草药与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4. 药物代谢和中草药
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

例如,某些中草药可以诱导或抑制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从而影响药物的清除速度和药效。

5. 中草药的质量控制
中草药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
- 品种鉴定:通过检验中草药的外观、性状、组织结构等来确定其是否为正品种。

- 有效成分分析:通过对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来评估其药效。

-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检测中草药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 质量标准制定:制定中草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稳定一致。

以上是中草药药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药理学(重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重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麻黄:1.麻黄发汗机制:钠离子重吸收。

2.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 平喘特点:较慢,温和、维持时间长。

3.利尿作用成分:D-伪麻黄碱柴胡:1.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柴胡多糖); 3.保肝利胆(柴胡皂苷)桂枝:现代应用:风湿性关节炎葛根:1.降血糖、降血脂; 2.降糖有效成分:葛根素; 3.现代应用:突发性耳聋细辛:毒性成分:黄樟醚清热剂黄芩:1.对免疫有双向调节功能;2.抗凝血作用;黄连:1.抗菌成分:小檗碱;2.镇静、催眠:四氢黄连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3.降血糖,降血脂;4.抗溃疡:机制:抗幽门螺旋菌;5.对心血管作用:正性肌力作用、抗心律作用、抗心肌缺血金银花:现代应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青蒿:现代应用:①疟疾;②皮肤真菌病和神经性皮炎栀子:1.含有京尼平苷;2.镇静作用:熊果酸 3.保肝利胆鱼腥草:1.急性呼吸道感染 2.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苦参:抗肿瘤知母: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泻下剂大黄:1.泻下:部位:大肠; 2.保肝利胆; 3.保护胃粘膜机制:促进胃粘膜前列素生成4.抗炎机制: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5.利尿机制:抑制肾髓质的Na-K-ATP酶6..对心血管系统作用:①止血成分:α-儿茶素、没食子酸②改善血流流变性③降血脂7.现应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8.不良反应:停药后继发性便秘(含鞣质)芒硝:1.容积性泻药泻下成分:硫酸钠 2.现代应用:急性乳腺炎芫花:1.兴奋子宫 2.现代应用:治疗闭经祛风湿药秦艽:抗炎;成分:秦艽碱甲机制:增加肾上腺皮质的功能而抗炎防己:现代应用:矽肺雷公藤:1.有免疫抑制作用 2.抗生育作用 3.应用:肾病综合症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药药理作用: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 4.抗病原微生物厚朴:1.抗溃疡机制: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2.保肝:主要成分:厚朴酚3.中枢抑制和肌松主要成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属于非毒箭样的肌松剂)4.现代应用:①防止龋齿②肌强直苍术:抗胃溃疡利水渗湿药茯苓:1.利尿主要成分:茯苓素2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 3.抗肝硬化(成分:茯苓醇)4.现代应用:①婴幼儿腹泻②精神分裂症泽泻:1.抗实验性肾结石2.现代应用:高脂血症猪苓:猪苓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温里药附子:1.强心主要成分:去甲乌药碱 2.对血管既有升压(去甲猪毛菜碱)又有降压(去甲乌药碱)效应 3.抗休克 4.镇痛作用(有效成分:乌头碱)理气药青皮:1.松弛肠胃平滑肌 2.祛痰(有效成分:柠檬烯 3.现代应用:①休克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枳实与枳壳:1.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 2.肠胃平滑肌双向作用 3.现代应用: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香附:1.抑制子宫 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3.现代应用:月经不调和痛经消食药山楂:1.助消化(有效成分:脂肪酶)2.对心血管作用:①抗心肌缺血②降血压3.调节脂质代谢4.应用:①消化不良②冠心病、心绞痛③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止血药三七:1.止血(有效成分:三七氨酸)2.抗血栓(有效成分:三七皂苷:人参三醇苷Rg1)3.促进造血4.扩血管、降血压机制:阻止Ca内流有关5.镇痛(人参二醇皂苷)6.现代应用:脑血栓白及:保护胃黏膜活血化瘀药丹参:1.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2.冠心病 3.应用:化脓性感染川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益母草:1.兴奋子宫(各种动物不同状态的子宫均有兴奋作用;成分:益母草碱) 2.应用:急性肾炎延胡索:1.镇痛(成分:延胡索乙素/左旋四氢巴马丁) 2.应用:①各种疼痛②镇静、催眠水蛭:药理作用:促纤溶红花:兴奋子宫莪术:抗肿瘤化痰、止咳、平喘药桔梗:1.应用:急性偏桃体炎 2.不良反应:桔梗皂苷静脉注射有溶血作用半夏:1.镇咳机制:抑制咳嗽中枢 2.催吐(生半夏)、镇吐(制半夏)平肝息风药天麻:改善学习记忆有效成分:天麻苷元钩藤:降血压(作用最强:钩藤碱)地龙:1.解热 2.平喘(成分:琥珀酸)开窍药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冰片:1.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2.抗炎 3.抗病原体4抑制中枢补虚药黄芪:1.物质代谢:向双调节血糖2应用:.高血压甘草: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2.解毒(有效成分:甘草甜素) 3.镇咳4.现代应用:阿狄森病5.不良反应:水肿当归:有抗血栓作用(阿魏酸)冬虫夏草:慢性肾炎及肾功能衰竭收涩药五味子:急慢性肝炎。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一、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研究和概貌,初步掌握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基础。

任务:(1)探讨中药防治疾病机理2.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复方配伍,改良剂型,分析传统的炮制原理,改革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3.发现心得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扩大药源或发现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

二、中药四性药理作用表现哪几个方面? 五味所含成分与药物功效?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三、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药物因素:1品种: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药理作用差异大。

如青蒿,石斛,大黄,贯众等。

2. 产地:不同产地,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

如怀地黄,川黄连等。

3. 采收季节:不同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其不同入药部位的不同生长期而异,故采药时间应随中药品种和入药部位有所不同。

金银花在未开花时采集,而菊花等要在开花时采集。

4.贮藏条件:如刺五加中丁香甙寒凉,储存时间超过三年或在高温,高湿度,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储存6个月,几乎消失。

5.炮制:酒制提升,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经,蜜制补益,土制入脾等。

6.剂型和制剂: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人体生理、病理过程及相关机制的影响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揭示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及推动中药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总结中药药理学的重点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药药理学的概览。

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一般是指中药中存在的能够对人体产生药理学效应的化学物质。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对于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指导药物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活性成分、挥发油、生物碱等。

其中,对于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重点之一。

2. 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质谱技术等。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确定中药中的主要成分,揭示中药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生物活性评价可以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估中药对特定生物指标的影响;质谱技术则是一种有效的分析中药中活性成分的方法,可以通过质谱图谱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

3. 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是通过与生物大分子(如受体、酶等)进行特异性的结合,从而发挥药理学效应。

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多个层次的研究来揭示,如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细胞信号传导路径的调控、组织和器官水平的影响等。

4. 中药的组方合理性研究中药的组方合理性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药的组方合理性研究可以从寻找中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中药的配伍效应、探索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展开。

这种研究有助于揭示中药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指导中药方剂的合理应用。

5. 中药药理学的临床应用中药药理学的临床应用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药药理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中药的剂型优化、剂量选择、药物配伍、临床疗效评价等。

这些研究对于中药的合理应用、临床疗效的评估和提高中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中药药理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的组方合理性研究以及中药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中药药理学总结(考试重点)

中药药理学总结(考试重点)

麻黄1、发汗:水煎液、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2、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2,3,5,6-四甲基吡嗪、萜品烯醇3、利尿:D-伪麻黄碱4、解热、抗炎:挥发油(解热),伪麻黄碱(抗炎)5、抗病原微生物:挥发油6、镇咳、祛痰:麻黄碱、萜品烯醇(镇咳)、挥发油(祛痰)其他药理作用(l)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碱(2)强心、升高血压:麻黄碱桂枝1、发汗:桂皮油2、解热、镇痛3、抗炎、抗过敏4、抗病原微生物5、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其他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利尿柴胡1、解热:柴胡皂苷、皂苷元A、挥发油(丁香酚、己酸、γ-十一酸内酯、对-甲氧基苯二酮)2、抗病原微生物:3、抗炎:粗皂苷、皂苷、挥发油4、促进免疫功能:柴胡多糖、皂苷5、镇静、镇痛、镇咳:总皂苷、皂苷元6、保肝、利胆、降血脂:柴胡皂苷、柴胡醇、α-菠菜甾醇(保肝)、利胆(黄酮类物质)、皂苷、皂苷元a,b、柴胡醇、α-菠菜甾醇(降血脂)7、兴奋内脏平滑肌其他药理作用(1)影响物质代谢:柴胡皂苷(2)抗辐射:柴胡多糖(3)影响肾脏葛根(1)解热:黄酮类(2)降血糖、降血脂:葛根素(3)对平滑肌作用其他药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葛根素(2)抗心律失常:黄豆苷元、葛根素(3)扩血管、降血压: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4)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5)促进记忆黄芩(1)抗病原体:黄芩素、(2)抗炎:黄芩素、总黄酮(3)抗过敏:黄芩苷、黄芩素(4)解热:总黄酮、黄芩苷(5)保肝、利胆:黄芩素、总黄酮(6)镇静作用(7)对血液系统其他药理作用(1)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2)抗氧自由基损伤(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黄连(l)抗病原体:小檗碱(2)抗细菌毒素:小檗碱(3)抗炎、解热: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4)抗溃疡:小檗碱(5)镇静催眠:小檗碱(6)降血糖:小檗碱其他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正性肌力作用(2)负性频率作用(3)抗心律失常(4)降压作用(5)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其他:抗脑缺血、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金银花(1)抗病原微生物:绿原酸、异绿原酸(2)抗内毒素(3) 抗炎(4)解热(5)提高免疫功能大青叶与板蓝根(1) 抗病原微生物:靛蓝、靛玉红(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3)保肝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靛玉红有抗白血病作用知母(1)抗病原微生物:芒果苷、异芒果苷(抗单纯疱疹病毒)(2) 解热、抗炎: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3)降血糖:知母聚糖A、B、C、D其他药理作用(1)改善学习记忆(2)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3)抑瘤青蒿(1)抗病原微生物:青蒿素(2)抗炎:莨菪亭(3)解热、镇痛(4)对免疫功能:青蒿素、青蒿琥酯(5)抗疟原虫:青蒿素大黄(1)泻下: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
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研究和概貌,初步掌握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基础。

任务:(1)探讨中药防治疾病机理2.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复方配伍,改良剂型,分析传统的炮制原理,改革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3.
发现心得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扩大药源或发现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药物因素:1品种: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药理作用差异大。

如青蒿,石斛,大黄,贯众等。

2. 产地:不同产地,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

如怀地黄,川黄连等。

3. 采收季节:不同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其不同入药部位的不同生长期而异,故采药时间应随中药品种和入药部位有所不同。

金银花在未开花时采集,而菊花等要在开花时采集。

4.贮藏条件:如刺五加中丁香甙寒凉,储存时间超过三年或在高温,高湿度,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储存6个月,几乎消失。

5.炮制:酒制提升,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经,蜜制补益,土制入脾等。

6.剂型和制剂: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

如枳实青皮水煎灌胃或口服未见有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却明显有升压作用。

7.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一般说解表药火力要强,补益药火力要温和,牡蛎龙骨先煎,薄荷后下。

1.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
(1)麻黄碱,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
(2)生姜挥发油和辛辣成分能使血管扩张,改善体表循环;
(3) 桂枝也能扩张末梢血管,促使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黄麻黄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通过发汗,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抗病等作用促使体温下降,有效成分有柴胡皂苷,桂皮醛,桂皮酸钠。

3.抗菌抗病毒作用:多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4.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许多药有明显中枢抑制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以及对抗中枢兴奋药,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有明显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

利尿,可用于慢性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者,抗炎:对许多环节如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都有抑制作用。

1) 发汗解表作用:L-麻黄碱均有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是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吸收;
2) 解热降温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对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使体温降低
3) 平喘:主要是麻黄碱,化学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受体而产生平滑肌松弛作用。

虽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持久,口服有效,用于哮喘。

4) 利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最显著,是由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结果,也可能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

5)
抗原病微生物:麻黄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表现不同程度抗菌作用。

麻黄挥发油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6) 其他:1、对心血管作用:麻黄碱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皮肤粘膜内脏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麻黄碱作用是通过兴奋a, B-肾上腺素受体实现的,特点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反复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2、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使神经兴奋,过量则引起失眠。

1) 促进发汗,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向体表,利于发汗解热。

2)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桂皮醛有中枢抑制作用,使动物自主活动减。

【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