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为更快适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以及医院未来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1.病房MDT制度:(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T专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讨论会,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MDT专家组如下:组长:业务院长副组长:医务科科长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副主任3.职责(1)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决定权。
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总责。
4.工作制度(1)申请MDT应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
如患有其他科室疾病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2)对于需进行MDT的病人,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经所在科室向MDT小组提出申请。
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协调各组员,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疾病不同类型制定最佳的综合诊治方案,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申请科室要做好记录,积累临床证据和经验。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2-3天通知医务科并明确会诊主持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及时通知会诊专家。
(4)MDT以病例讨论形式进行。
(5)下列情况原则上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MDT:①临床诊治困难的疑难、危重患者;②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的病例;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④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5.监督管理(1)MDT的实施可使患者接受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治疗,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目的。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院感染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院内感染的复杂性增加,感染控制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医疗管理难题。
传统的感染控制模式主要依靠医院感染控制科和感染科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医院感染涉及多学科,单一学科往往难以完全解决问题。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不同学科的专家和管理者通过协作,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优势,形成强大的联合作战力量,从而全面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
本文将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意义、运作机制、案例分析、管理策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探讨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管理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发展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深入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运作机制,分析不同医院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管理策略,并评估该模式在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揭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价值,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该研究,我们将为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意义多学科协作可以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不同学科专家的协作,可以更好地制定感染控制策略,确保医院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行,避免感染传播。
多学科协作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和能力。
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增加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三、MDT的目标: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1。
主管院领导:杨明辉2.中心主任:杨瑞萍3.专家组成员:(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书:陈雪丹5.记录员:杨月梅6.参加MDT人员:(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五、MDT组织人员职责1. 中心主任职责: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⑷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⑸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如本人不能参与MDT会诊,需委托另外一位专家代为主持。
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
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提高诊疗效果,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案。
下面将从多学科团队建设、门诊流程优化、信息化支持等方面介绍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
多学科团队建设是MDT多学科门诊实施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学科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各个临床科室的专家医生、护士、临床药师、营养师等。
其次,要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多学科团队的高效运转。
最后,还需要加强团队成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门诊流程优化是MDT多学科门诊实施的重要内容。
首先,需要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然后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简化流程、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其次,要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确保患者在多学科门诊中能够得到全面、连贯的诊疗服务。
最后,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指导,提高患者对MDT多学科门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信息化支持是MDT多学科门诊实施的重要保障。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实现多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其次,要引入先进的医疗信息技术,如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系统等,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MDT多学科门诊实施方案涉及多学科团队建设、门诊流程优化、信息化支持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考虑和实施。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落实,MDT多学科门诊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提高诊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医疗机构的多学科门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推动MDT多学科门诊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 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时论: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时论:1.糖尿病足病例;2.甲状腺结节病例;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其他有需要进行MD时论的病例。
三、M DT t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1.目的与意义1.1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1.2逐步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
2.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定义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临床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模式。
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3.1住院患者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 MDT 讨论3.1.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3.1.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1.3肺结节病例;3.1.4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3.1.5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3.1.6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3.1.7出现并发症≥3个专业学科的病例3.1.8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3.1.9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3.2门诊患者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办申请组织 MDT 讨论3.2.1糖尿病足病例;3.2.2甲状腺结节病例;3.2.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2.4肺结节病例3.2.5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3.2.6出现并发症≥2个专业学科的病例;3.2.7一月内在门诊就诊≥3次的病例(同一系统疾病);3.2.8其他有需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4.管理机制4.1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门诊患者 MDT 由门诊办负责管理,住院患者 MDT 由医务科负责管理。
4.2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时,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协作,达到更为全面、高效的治疗效果。
这一制度在现代医疗领域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成为医疗机构提高治疗质量的必备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多角度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意义、作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意义和作用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出现,旨在实现更全面、更个性化、更安全、更有效的患者治疗。
在此制度下,患者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治疗模式,而是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制订出更加细致、全面的治疗计划,逐步达到最佳治疗成果。
具体来说,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使检查、评估、治疗等过程更加的完整和科学,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全方位的治疗。
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将多学科的治疗模式相结合,对于一些难治性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
2.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实施,医疗机构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系统的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3.为医疗行业合规化发展提供指导: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出现,有助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联合治疗制度对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模式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因此也为医疗机构的合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二、现状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实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总体来看,这一制度的发展趋势良好。
一些在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办理等方面比较优秀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多学科联合治疗制度。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发布指南,强调了多学科联合诊断和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同时,一些医疗机构也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应用前景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应用前景很广泛。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采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和医疗科技的共享,更好地发挥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效用。
多学科综合门诊制度
1.扩展服务:根据患者需求和医院发展,逐步扩展多学科综合门诊的服务范围和病种。
探索与其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2.区域协作:积极参与区域医疗协作,推动多学科综合门诊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远程医疗、联合诊疗等方式,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十、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
3.职业发展: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包括晋升、培训、学术交流等,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七、患者教育及沟通
1.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形式,普及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合作度。
2.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诊疗进程和结果。
十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质量监控:建立多学科综合门诊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服务流程、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监控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
2.持续改进:根据监控结果和患者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出创新意见和改进建议。
确保各专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培训与发展:定期组织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十、患者权益保障
1.保障患者隐私:在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过程中,严格保护患者隐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知情同意: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向患者详细解释诊疗方案,取得患者的同意。
多学科综合门诊制度
一、制度背景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1XXX领导:XXX2.中心主任:XXX3.专家组成员:(1)核心团队成员:XXX、XXX、XXX、XXX、高艳、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秘书:XXX5.记录员:XXX6.参加MDT职员:(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五、MDT组织人员职责1.中心主任职责: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2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⑷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⑸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如本人不能参与MDT会诊,需委托另外一位专家代为主持。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引言安宁疗护是一种专注于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服务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安宁疗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综合性医院中,实现优质的安宁疗护服务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案管理的完善实践。
本文将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指在医疗服务中,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以提供更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患者通常需要面对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实现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每位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和服务。
通过多学科协作,医护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贴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专长和优势。
在安宁疗护中,需要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如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
每个专业的人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让不同专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帮助。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
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
这种沟通和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还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和延误,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个案管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个性化评估和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个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个案管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安宁疗护中,患者通常需要面对多种病症和问题,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
通过个案管理,医护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针对性的照顾和服务。
MDT管理制度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管理制度一、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MDT 团队人员组成与职责1、MDT 团队组长:主要职责:1)负责主持MDT 讨论并形成诊断结论及治疗方案(对讨论结论具有最终决定权);2)定期组织制(修)订MDT 诊疗规范(含随访体系);3)建设本MDT 学术团队;4)对本MDT 病种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及发展规划;5)组织对本MDT 病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关键领域的攻关。
2、MDT 团队秘书(助力/协调员):王**主要职责:①负责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料完整性的初步审核,并提前将所有相关信息交至团队专家审阅;②MDT 团队各专家(时间)协调,组织衔接工作;③MDT 讨论情况的记录和汇总,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记录和整理;④患者资料和讨论相关文件和数据备案及存档(包括在院级管理部门存档或线上留存);⑤MDT 患者随访,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由指定的人员协助完成。
3、MDT 团队讨论专家:主要职责:1)准时参加MDT 讨论,对诊断和诊疗方案提出本专业的判断及意见;2)对于跨专业与MDT 患者有关的就诊流程给与必要的协助;3)参与制(修)订MDT 诊疗规范(含随访体系);4)参与本MDT 病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二、患者纳入原则1、诊断不明或有待确认的患者;2、规范化治疗失败的患者;3、治疗不规范的患者;4、指南规范没有覆盖的病情;5、病情危重需要多学科协作患者。
三、MDT 患者就诊流程1、首诊科室(急诊科、消化科等)主管医师根据患者问诊或初步检查检验情况,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本院相关MDT 患者原则。
2、征得患者同意,直接联系MDT 团队秘书。
3、由MDT 团队秘书整理患者病史资料(包括病史摘要、临床检验、检查的文字、数据及影像等资料),并通知团队专家。
4、患者在相应科室,接受专家的问诊、体格检查等。
6、专家集中讨论,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回避。
7、讨论结束后,专家须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或医嘱形成书面意见,保存在信息系统里。
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二、多学科协作的思考
1、强化跨学科培训
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学科协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医院应 加强医护人员的跨学科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术交 流、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宽医护人员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
参考内容二
肝癌,被称为肝脏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并 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病情的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 统的单一学科治疗方法在肝癌面前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多学科协作诊疗 逐渐成为了肝癌治疗的新趋势。
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肝炎病毒、酗酒、遗传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 球范围内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生存率却无明显改善。因此,肝癌的多学 科协作诊疗显得尤为重要。
2、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诊疗可以集思广益,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 疗方案。例如,外科医生可以与放射科、化疗科等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 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3、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肝癌的发展,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降低医疗成本:多学科协作诊疗可以避免单一学科治疗导致的重复检查、 过量用药等问题,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3、建立沟通渠道:有效的沟通是多学科协作的关键。需要建立各种沟通渠道, 如定期会议、电子邮件、在线平台等,以保持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4、资源共享和知识转移:团队成员需要愿意共享自己的资源,包括设备、技 术、数据等。此外,还需要将知识和经验进行转移,以提高团队整体的技能水 平。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指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以下将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
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团队通过定期会议、研讨会和讨论组等形式,可以分享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共同解决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问题和挑战。
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加强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和质量。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整合和协调。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传染病学、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等。
通过多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协作,可以将各个学科的优势和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提高防控的效果和可行性。
多学科协作模式还能够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和评估能力。
通过多学科合作,可以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医院感染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持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管理中,需要明确各学科专家和团队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每个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必须明确自己在感染控制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并与其他学科密切配合,协调工作进程和进展。
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的顺畅进行。
还需要建立定期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机制,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综合效果。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1.主管院领导:杨明辉2.中心主任:杨瑞萍3.专家组成员:(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书:陈雪丹5.记录员:杨月梅6.参加MDT人员:(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五、MDT组织人员职责1. 中心主任职责: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为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宗旨,提高医务人员对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促进各学科融合,协调多学科(亚专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规范、高效地开展临床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多学科联合诊疗”来自三个及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即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团队,以下简称MDT团队。
MDT是医疗业务协作组织不属于二级业务科室,不具备独立人事权,不作为独立经济核算单元,原则上不新增工作场地和人员编制。
团队的运行实行负责人负责制。
第二条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1、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患疾病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或综合解决者;2、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者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3、恶性肿瘤患者;4、其他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患者。
第三条申请或成立MDT团队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团队负责人应为本院内本专业领域的权威,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他相关学科参与MDT的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特殊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也可参与,参与科室之间有较强的专业互补性,其合作预期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二)团队有明确的建设与发展计划,对诊疗相关病种有明确界定,制定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治疗方案及事情流程。
(三)团队成员自愿参加,人员相对固定,定期、按时、定址进行会议,提出诊疗意见。
第四条MDT团队的申报和审批遵循以下流程:(一)团队负责人填写并提交《XXX疾病MDT团队申请表》;(二)医务处初审;(三)院内公示;(四)医务处组织专家评审;(五)院长办公会审议核准,各类疾病的多学科结合诊疗团队在院内只设置一个;(六)在医院网站上发布公告。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定期对多学科协作诊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
开展质量评估和反馈
定期对多学科协作诊疗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 估结果反馈给团队成员,促进持续改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某医院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团 队,明确各学科的职责和任务,实现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诊疗效率和 质量。
探讨。
输标02入题
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应用中,如何平衡各方 利益和资源分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01
0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多学 科协作诊疗模式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
结合,进一步提高诊疗的精准性和效率。
04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应用 领域,如慢性病、罕见病等,并探索更加有效的组织 和管理模式。
03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学科协作诊
疗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未来将有更多的医院和医生加入到
这一模式中,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03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
实施流程
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
根据疾病类型和诊疗需求,组建由不 同专业背景的医师、护士、药师等组 成的诊疗团队。
特点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强调跨学科的交 流与合作,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 知识和经验,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 疗服务。
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重要性
提高诊疗质量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够集合各 学科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为患者 提供更全面、专业的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院感染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不但增加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还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建立科学、高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需要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形成多学科协作模式。
这种模式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责任分担给不同的学科,使其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专业技术和知识优势,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效果。
1. 医院感染监测: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共同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感染科的专家可以进行感染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微生物学专家可以进行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和鉴定,流行病学专家可以进行感染病例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2.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感染的风险,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使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评估工作,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手术风险,护士可以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得出更准确的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3.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设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体层面的手卫生、消毒和预防性用药,以及环境层面的清洁和消毒等。
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将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协调,共同设计适合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4. 医院感染预防培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需要全院人员的参与,因此需要进行相关培训。
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使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培训工作,医生可以进行感染预防的理论讲解,护士可以进行感染预防的操作示范,从而提高全院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的认知和技能。
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以保证协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1. 设立多学科协作小组: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多学科协作小组,由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
这些专家应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保证协作的顺利进行。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个案管理则可以通过建立病人个性化的医疗计划,并跟踪、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更为细致的关怀和治疗。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安宁疗护的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研究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病人治疗效果和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并总结出有效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安宁疗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安宁疗护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了解多学科协作模式和个案管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的融合对安宁疗护的影响,并总结出最优的应用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总结出提高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综合性医院提供更好的安宁疗护服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并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宁疗护是综合性医院重要的医疗服务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痛苦、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可以为提高安宁疗护的效果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多学科协作模式和个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通过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整合和协调,可以更好地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安宁疗护领域,多学科协作模式和个案管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疗效和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MDT案例
• 但是上述三个地方的MDT有个共同点,就是不涉及病人的“抢夺”,因为医 生的工作量和他们的收入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分工非常明确,肿瘤内科——化 疗;肿瘤外科——手术;放疗科——放疗。 • 而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你懂的,外科要抢病人去手术而且外科也要化疗,除肿 瘤科外若干科室都在化疗,都在争夺化疗病人等等。
资料完善
• 病史 • 体检 • 实验室检查
通知会诊
• 会诊时间 • 会诊患者 • 会诊专家
会诊
• 诊断 • 治疗方案
• 解释会诊的诊 断和治疗计划 • 诊疗计划进度 • 疗效 • 并发症 • 副作用 • 生活质量 • 随访
医患沟通
跟进与随访
病人数量 疾病谱 诊疗空间 转 归
门诊筛选:10人次/周 专家或科室推荐:2-4人次/周 会诊:4-6人/次
国外MDT案例
•日本:
日本医院定期全院病历讨论制度执行得非常好,很多医院每个月会选10份典型病例,由医院专 家委员会讨论票后选出其中两份,由大科主任轮流主持,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病历大讨论,各相 关科室做好处分准备,包括此病例诊疗过程中的不足、相关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诊疗方案及 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问题,所有的医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专 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对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年轻医生的培养非常有益,可以让医生的进步很 快。 日本很多医生基本都是晚上八九点才会回家,医院没有明文规定要加班到几点,但很多医生白 天处理临床事务,晚上在医院做实验、写论文。我们每天参加的多学科讨论,无一例外都是下 午六点开始,由主治级的医生主持,全科所有医生参加,对临床病历进行跨学科的讨论,大家 各抒己见,各专科主任总结点评。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节,在每所医院多学科讨论的过程中,看 不到任何一位医生拿着手机翻看,所有的人都很投入的讨论。这就是日本医生的敬业精神。
医学 发展需要
•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整体诊疗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综合医院“专”与“全” 的矛盾,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 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臵。
患者
就医要求
•多学科联合协作模式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病患量 身定做的诊治方案, 能更好地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服务,并改善患者的临 床预后,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
日本 MDT
顺天堂大学创办于1838年,其名字来源于中国易经,“取义天道自然,尊重生命,守护尊严”
静冈癌中心
国内MDT的发展
城市 北京 上海 南京 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MDT模式特色 胰腺内分泌肿瘤 早期诊断,联合器官切除 门诊MDT中心
南京
……
南京鼓楼医院
CONTENT
02
国内外MDT情况
Bibliography
Ex:直肠癌的MDT
Your 1982年
著名英国前皇家 结直肠外科学会 主席Bill Heald教 授 1982 年提出了 著名的全直肠系 膜 切 除 手 术 ( TME ) 后 积 极 倡导临床多学科 综合治疗。
text
here 2003年
建立固定的内镜——病理讨论会
消化道早癌MDT的整体设计
• • • • • 内镜-病理的规范及衔接制度; 早期癌数据库的建立; 讨论登记制度; 质量控制体系评价制度; 建立消化道早癌生物样本库;
规范和改进标本预处理
• 大头针充分伸展标本,固定于平直的泡沫海绵板、橡胶板等上;
• 更换大头针(细针) • 充分伸展 • 标注标本方向(在体内的相对位臵) •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 及时固定、固定时间(离体后须保证标本润湿,10-30分钟以内放入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时间6-48 小时)
早期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T1a+T1b癌)总体内镜检出率0.95%-1.00%;
2014年早癌诊疗邀请的专家
序号 1 2 3 4 5 姓名 辻修二郎 五十岚公洋 系井隆夫 小林清典 小野裕之 国籍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单位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北里大学东医院 静冈癌症中心 交流内容 消化内镜诊治 消化道早癌诊断 消化内镜诊治 肠癌的内镜诊治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治
6
7 8
赵伟仁
浦钢俊夫 Fujishiro
香港
日本 日本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
东京医疗中心医院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内镜切除
下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 早癌内镜诊治
9
Tsuji
日本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早癌内镜诊治
未来提高早期癌诊疗水平的计划
• • • • • • 进一步完善内镜与病理的结合; 拓展早期癌的诊治到更多相关科室; 加强对内镜医生的培训及操作的质控; 开展更多的临床科学研究; 打造国家级的早癌内镜诊疗培训中心; 通过网络向周边地区覆盖EPC;
例,至今共约会诊800例,负责人张鑫。
• 腹部影像联合读片:肝胆多学科会诊,每周一次,每次10例,2013.3.14-2015.8.18,至今月 1240例,负责人何健;普外科会诊,每周一次,每次4-6例,2014.6开始,至今约60例,负责
•
总结“疑难病” 书籍出版
TEXT HERE
LOGO
请在这里添加您的标题
国内规模最大的急诊中心,“急诊医疗街”的模式
39 http://sunny_/
急诊MDT
医学影像学MDT
联合读片会诊制度
• 神经影像联合读片: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每周二/三联合会诊,2014.4开始,每次8-10
医学越分越细,但医学的专科化、亚专科化分工不代表学科的分割,相反,从临床实际看,特别是以患 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是根据疾病诊治的需要,专科的综合合并虽然不可能,显然也没有必要,但多学 科协作诊疗(MDT)则越来越重要。
医学模式 改变的要求
• “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以“治愈疾病”为目标,多学科联合 协作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摒弃传统的单学科治疗的模式,更加符合“生 物-心理-社会”基本医学模式。
著名专家会诊中心消化疑难病MDT中心
国内MDT文献
国内发表的MDT文献
MDT基本由各个专科自行推动
CONTENT
03
鼓医MDT实践
消化道早癌MDT
建立固定的内镜-病理讨论会
• • • • • • 早癌诊疗的亚专科化—早癌学组(组长:凌亭生); 术前病例讨论及术后病理回顾(每周二下午5点 凌亭生) EEC(每两周三中午12:30pm 王雷) EPC(每2-4周,周三中午12:30 樊祥山-王雷) 设立早癌内镜、病理交流秘书 (杨天、王轶) 与日本内镜专家的交流(每年2-3次)
• 适当、适量的固定液(固定液体积应为标本体积的5-6倍)
• 预处理后标本检查
口侧
肛侧
配手绘图标示标本方向,并标记、 提示病理医师须重点观察的部位。
30d-33d:30d处为SM期癌
近来DTH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数据
图表标题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4月 5月 2014 2015 列1 6月
各临床科室或亚专业水平普遍发展较高,仍无法满足医患双方 对高效率医疗流程和高质量整体疗效的需要 医疗纠纷较多
MDT模式
定义: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临床多个学科针对一个临床疾病,依托多 学科团队,通过多学科的讨论,重点讨论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 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国外MDT案例
• 美国MAYO:
我了解有如下几个MDT团队:乳腺、胃肠、胸部肿瘤(肺、食管、胸腺癌), 妇瘤。也都是在每周固定时间,每周一次(不同的MDT不同的时间)有专门 的秘书负责安排及给相关人员发邮件通知。如果某周某个病种没有病人秘书会 邮件我们通知MDT取消。具体形式也和上面差不多,美国讨论的更为激烈, 可能是因为MAYO的医生个个都比较牛,有的时候一些复杂病例是不会得出一 致结论的,主治医生会把讨论结果及分歧所在告诉病人,然后和病人商量决定 下一步治疗意见。这种情况下病人的意见就往往占了主导地位。
国外MDT案例
• 德国:
我了解的两个MDT团队,一个是乳腺癌(一周一次MDT),一个是其他肿瘤 (一周两次)。都在会议室举行,固定时间包括病理、影像、肿瘤内、肿瘤外、 放疗等科室负责相关讨论病种的医生及科室轮转规培医生参加,先是负责医生 汇报病理,然后病理图片、影像图片展示及解读,然后各科室医生发表意见, 讨论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德国的这个MDT主要倡导者是肿瘤内科的主任, 因为她很获得院长的支持,所以他们MDT开展的比较好。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Multidisciplinary Team来自CONTENT01
MDT背景
02
国内外MDT
03
鼓医MDT实践
CONTENT
01
MDT背景
目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 治疗中最佳时机和最佳手段选择的问题 专科治疗为主,综合治疗较少 医生业务知识和技能狭窄,缺乏综合治疗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患者对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意度不高
Nowadays
德国、英国、法 国、瑞士及意大 利等医疗中心相 对集中的国家, MDT模式已经成 为医院医疗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直肠癌的多 学科综合治疗在 国际上非常普遍。
国外MDT情况
• MDT在任何国家的实施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中国由于牵涉到利益和病人的争 夺实施尤为困难。
• 德国,意大利、美国,以德国和意大利的MDT开展的比较好,这是由于院方 和医疗政策的原因保证了这一制度的实施。美国MAYO CLINIC就某些病种有 MDT,但他们的医生也承认有时坚持的不是特别好,原因主要是大家都很忙 因此难以保证每次都参加。